永远的焦裕禄范文

2023-09-20

永远的焦裕禄范文第1篇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焦裕禄同志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应该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1962年冬天来到了兰考,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焦裕禄同志不等不靠,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他坚持生活简朴、勤俭办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做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焦裕禄同志诚恳待人,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心中始终发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工作作风;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始终把保持着埋头苦干,事必躬亲的做事态度;始终保持着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事业新丰碑而奋斗,尽己所能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永远的焦裕禄范文第2篇

作为女儿和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宣讲人, 焦守云在2016年出版《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 力图拨开迷雾, 引领读者寻找集体记忆中的真实。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描写焦裕禄波澜壮阔的一生, 其中既有革命建设的宏大背景, 也有细腻柔软的私人化叙事。

一、叙事时间和视角的私人式安排

本书虽然是一部回忆式传记作品, 但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叙事时间的安排上, 打破历史时间的禁锢, 不强调面面俱到, 事无巨细, 而是运用心理时间来讲述。焦守云用私人化的处理方式选择时间节点, 只截取记忆中最难忘的, 自己亲身经历的和以后无法弥补的。时间的大框架与集体记忆同步, 但从节点的情节安排看, 体现出心理时间的张弛。

在卷首引言颇有《百年孤独》开头的妙处, 寥寥数言将今天和过去镶嵌在历史中, “这天的兰考多云有雾气, 视线不好。清晨起来, 我沿着记忆中的砂石老路, 走过斑驳的邮政局, 路过低矮的县委大门, 又转了个弯, 就到了兰考火车站。”时间回转到十三年前和五十二年前的场景, 三个时空已经物人皆非, 为随后的回忆拉开大幕。

第一章《颜山孝水走出个革命人》共三节, 讲述焦裕禄从小家道中落, 长大后被日本人抓壮丁、逃荒事件。作者在前两节中延长叙事, 介绍家乡的美丽, 民风民俗, 奶奶的骄傲和父亲的幸福。这种心理时间的延宕, 无疑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域和作者的心理需求。第二部分《革命路上》讲述焦裕禄走上革命道路, 灵活的工作思路及智斗黄老三事件, 因作者的缺席和对这段历史的“他者”视角, 所以采用客观化叙事, 心理时间相对紧凑。第三、四部分《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又饮贾鲁水》展现焦裕禄解放初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的忘我工作经历。但作者却穿插谈到父亲忙中偷闲, 与母亲的趣事和与子女的玩闹。在集体记忆的时间洪流中, 择取私人化片段, 延长心理时间。第五部分《有一棵桐树叫焦桐》是全书的高潮, 展示他为工作奉献生命的壮举。作者通过“苦难兰考”、“临危受命”、“树典型除三害”、“亲手种泡桐”几个典型事件串联时间, 追叙、插叙和倒叙手法营造紧张有序、干劲十足的迫切时间感。最后一部分《穿越时空的怀念》再现焦裕禄的最后生命历程, 这是全书最真实感人也是心理时间最痛苦漫长的部分。作为“在场”和“参与者”, 她亲历了父亲的离去, 奶奶的痛苦, 母亲的崩溃, 用私人化的视角讲述失去家人的悲哀。这种私人化的怀念和叙事方式无疑能把读者从集体记忆的洪流中短暂拖拽出来, 带来心理时间的延宕式体悟。

二、历史真实中私人化场景的再现

传记作品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人生的重新诠释, 要求作者既要具备“其文直、其事核”的文化素养, 又要有“发于情、肆于心”的艺术追求, 焦守云两者兼备。

《我的父亲焦裕禄》源于真实的史料, 最大的特征是可信性。在写作过程中, 作者“编年缀事, 文非泛论, 按实而书”, 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材料, 包括党史、文件到县志、地图册, 以及区域水利研究、家族宗谱等文献;重走焦裕禄革命工作之路, 多次到山东、河南、安徽以及洛矿、兰考等地考察;再次辨析确认档案中的字词语句, 首次公开了一些原始珍贵资料。在写作过程中, 作者时常驱车走访于村民之中, 有时雪天几个小时的访谈只为验证一个时间或地点。诚如文中所言:“寻访推过的独轮车, 工作过的车间;在兰考踏遍黄河两岸、重访大风口、再挖盐碱地……甚至在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的帮助下, 我们又一页一页、一字一句地辨识了我父亲的档案材料, 从那里我对父亲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对作品细读后, 不难发现作者对历史细节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种“文章不写半句空”史家之笔的精神, 使它具有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用宏大叙事讲述集体记忆中的历史是传记作家常用的笔法, 但作为焦裕禄最亲近的人, 作者焦守云要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还原焦裕禄的真实工作生活, 不虚美, 不掩饰, 用日常叙事和私人化叙事衬托焦裕禄伟大中的平凡, 平凡中的伟大。她多次澄清国内描写焦裕禄的作品多有夸大其辞的艺术虚构, 如把焦裕禄写成武林高手, 与日本人肉搏, 徒手斗杀鬼子的恶犬等。她在书中也指出了媒体话语建构中的失实部分:“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有一个镜头说父亲忙于厂里的工作, 来不及送奶奶, 等忙完之后赶紧往火车站跑, 那个时候火车开了, 父亲看着远去的火车心里不是滋味。他们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表现的, 但事实上, 父亲是不可能那样做的。父亲的孝深入骨髓, 这一方面是家风和风俗的影响, 另一方面父亲也尊老爱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不可能只顾工作不管奶奶的。”在写焦裕禄得病之后的经历, 许多文学影视材料都大张旗鼓地宣扬抱病工作, 为了人民不顾惜身体, 但在焦守云的叙述里, 我们知道了真相:“当父亲听说一副药得三十元钱, 就嫌贵没买。”从母亲那里得知”一到晚上, 你爸爸那肝疼起来, 从床这头滚到床那头, 也不让医生打止疼针。其实晚上也有值班的, 但他是怕麻烦别人, 怕多花钱。”怕花钱导致贻误病情, 这是困顿时代的悲剧, 也是历经苦难的人无奈之举。

作品中她还写到父亲“一点五书记”的由来, 父亲去尉氏县工会借钱时的无奈、父亲安排大姐焦守凤工作时的顾虑, 特别在最后的章节中描写父亲去世后家人的反应, 奶奶的深明大义, 母亲的隐忍坚强, 儿女的天真纯洁都跃然纸上, 让人唏嘘垂涕。这种将英雄还原成平凡人的做法, 不但无损焦裕禄的形象, 反而更加震撼人心。

三、私人式文化探寻和私人式话语

真正具有历史意识的传记作者会沉入到思想、文化角度考量人物和事件。《我的父亲焦裕禄》注重挖掘人物背后的历史意识和人文情怀, 揭示焦裕禄伟大奉献精神的文化来源。焦裕禄与当地百姓情同骨肉, 亲如一家, 作者说“父亲喊人民群众爹娘, 从来不勉强。”焦裕禄来自孔孟之乡, 自小深受家庭伦理和传统文化的熏染, 所以他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是经过文化积淀后凝结成的人生信念。在他身上融汇了孔孟之乡“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 华夏家庭伦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 以及革命理想主义“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志向。这种语境下, 焦裕禄表现出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此外, 本书语言朴实无华, 通俗易懂。讲述父亲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和亲密无间时运用乡间土话。父亲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圈要跑圆, 理要讲全, 心平气和, 抓紧时间”;父亲的“治三害要诀”:贴膏药 (翻淤压沙) 、扎针 (栽树保持水土) 、“挖穷根种花生, 想要富种桐树”;兰考人民“兰考大爷”“蹬大轮”诨号的由来;父亲强调领导干部作风时强调干部不领, 水牛掉井”;父亲从秦有礼老人得到启发, 干劲儿倍增时“盐碱地别说铁锹翻, 就是蚕吃桑叶, 也能一口一口把它吞掉;就是土地爷的肠子, 也得把它翻出来晾晾”。

不同于政治话语的庄重严肃和媒体用语的夸张渲染, 这种接地气的私人式话语更能展现历经苦难的兰考历史场景、干部群众斗志高扬的革命理想以及紧密和谐的鱼水之情, 展示焦裕禄勤政为民、甘于奉献的一生。但《我的父亲焦裕禄》就打破了这种常规, 展示出丰赡厚重的伟大人性。这本书以亲情为基调叙述了女儿眼中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 避免了扁平化、同质化的创作, 进行了可信的人性书写, 再现焦裕禄高尚的人格。通过他可以看到, 只有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 时刻融入时代奋进的浪潮, 才能奏响盛世的强音。

摘要:不同于传记文学中常见的宏大叙事和集体叙事, 《我的父亲焦裕禄》采用细腻生动的私人化叙事方式怀念“父亲”。特殊的女儿视角使得这种还原最真实、直接。它为读者呈现有血有肉, 全面立体又颇接地气的“焦裕禄”。对于感怀焦裕禄精神, 遵循焦裕禄思想践行的后来者而言, 阅读本书更是拨开历史迷雾, 走近精神偶像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我的父亲焦裕禄》,焦守云,私人化叙事,宏大叙事

参考文献

[1] 何香久.焦裕禄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2.

[2] 焦守云.父亲焦裕禄留给我们的家风[J].党建, 2018, No.368 (08) :40-43.

[3] 焦守云.我的父亲焦裕禄[M].北京:人民日报出报社, 2016.

[4] 杨长兴, 刘俊生, 张万青, 刘相礼.焦裕禄一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5] 周长安, 赵永祥, 吴玉清.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

[6] 孙翔.质朴的信仰——电影《焦裕禄》中焦裕禄的形象分析[J].大舞台, 2011 (4) :161.

永远的焦裕禄范文第3篇

信像雪片飘向东飘向西飘向四周

纷纷纷纷

有一日我的船驶向港湾

那时那刻我将收拢树枝

采集那太沉太沉的果子

连同我无数雪片拼成的

雪白的祝愿

奉献向东奉献向西奉献向四周

奉献给我的导师

永远的焦裕禄范文第4篇

题目: 悲惨的故事,深刻的教训

引言:本章记述的是三个人的故事,我们都以为那个“神人”可悲可叹。其实耶罗波安和那同样不知名的老先知又何尝不是可悲可叹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同来思想这三个人物,从中得到教训。

妄自尊大的耶罗波安 一 耶罗波安之其人

耶罗波安是以色列国分裂后北以色列的第一个王。 他原来是所罗门的臣仆,负责监管建殿工程

王上 11:28 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罗门见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监管约瑟家的一切工程。

先知亚希雅曾奉命预言他将要得着以色列中的十个支派为王,

王上 11:38 你若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谨守我的律例诫命,象我仆人大卫所行的,我就与你同在,为你立坚固的家,象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 二 耶罗波安的失败

但耶罗波安王立国之后,很快就踏上失败的路。主要原因是 1 忘记了得国乃是神恩

前面说到神借先知预言他必要得国,并且应许也警戒他:你若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谨守我的律例诫命,象我仆人大卫所行的,我就与你同在,为你立坚固的家,象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其实这些条件就是他得国以后可以保持王位至永久的方法。 2 为巩固政权敬拜偶像 王上12:26-31(经文略)

由于以色列人每年必须上耶路撒冷守节,并要到圣殿献祭;耶罗波安惟恐他的百姓经常上耶路撒冷而日渐归向犹大,因而在伯特利自设祭坛,另立祭司,又造了两个金牛犊,代表所敬拜的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向牛犊献祭,不必到耶路撒冷去。这就铸成耶罗波安的大错,也成了以色列国无穷的祸患。以后历代的以色列王,几乎都深陷在这罪中,此后圣经屡次称这罪为“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

王上15:26,30 拿答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他父亲所行的,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这是因为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惹动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怒气。

王上16:13, 19 这是因巴沙和他儿子以拉的一切罪,就是他们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以虚无的神惹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怒气。„„这是因他犯罪,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

他竟藐视神的方法,自己去设立牛犊,来维持他的国权;这是何等的无知! 3 不听从警戒被神废弃

王上13:33 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邱坛的祭司;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邱坛的祭司。 神并没有因为他的倒行逆施而废弃他,所以差遣神人来警戒他。然而他并没有悔改离弃罪恶,反而变本加厉。以至造成个人,家庭以及民族极大的悲剧。耶罗波安所设的牛犊和祭坛,似乎是一种聪明的政治手段,其实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掘了一个绊跌人的深坑。 功成身败的神人 第二个人物,圣经只说他是神人,无名无姓。最令人惋惜的是一开始他是何等的得胜。但后来却落得身败名裂。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教训?

(一)神人的得胜 1 他的能力

①信息的权柄 2 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向坛呼叫,说:“坛哪,坛哪!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 王下23:16节 约西亚回头,看见山上的坟墓,就打发人将坟墓里的骸骨取出来,烧在坛上,污秽了坛,正如从前神人宣传耶和华的话。

20节 又将邱坛的祭司都杀在坛上,并在坛上烧人的骨头,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3节 当日,神人设个预兆,说:“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这是耶和华说的预兆。” 5节 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华的命所设的预兆。 ②祷告的能力

4节 耶罗波安王听见神人向伯特利的坛所呼叫的话,就从坛上伸手,说:“拿住他吧!”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 6节 王对神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上帝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仍如寻常一样。 这位不知名的神人所说的预言,十分准确地应验在约西亚王年间(王上13:

2、王下23:15-20),并且他当时所说的预兆,也立即应验在耶罗波安王眼前。这一切说明他的话十分有能力,有权柄,有神作后盾,这是一个先知最值得告慰的事。 2 他的忠心

试问向一个骄傲而背离神的王说咒诅的话,没有胆量能行吗?没有忠心能行吗?

伯特利不是没有先知,问题是伯特利的先知没有胆量,没有忠心。所以神差遣他远道而来。他来了,他毫无惧怕地咒诅耶罗波安所设的坛,和预言耶罗波安的结局。可见他的勇敢和忠心,实在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保罗说: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什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 3 他的圣洁 (王上13:7-10)

他看重神的命令过于人所应许他的好处。他保持一颗向神单纯清洁的心。他信守神的吩咐。不被今世的虚荣所牵引。许多人在工作上虽然成功,但在生活上却失败。这位神人不但在工作上忠于神的吩咐,在生活上也忠于神的安排。

(二)神人的失败

1 失败的过程(王上13:5;16-24)

这是十分悲惨的一幕。一位完成了神的托付的神人,竟因为小小的疏忽而违背了神的命令,很可怜地死去!这样地死去,虽然并不能表示他灵魂的灭亡,但毫无疑问他已经失去旧约的人十分重视之安然去世的福分,并且在他那被人看来十分成功的工作和生活上,有了严重的缺陷和亏损。 2 失败的原因

他为什么抵挡不住老先知的诓哄? 圣经并没有指明神人疏忽的原因,但我们不妨留心他为何失败,这对我们会有很实际的帮助。 首先是对神知之不深,神的话是不会朝令夕改的。如果他知道这一点,他就不会轻易上当了。 第二是太相信人的话,虽然说话的也是先知,更不可能所传的与神的话相反。今天所谓的教会领袖,传道员,无论你曾怎样有才华,讲道有能力,若讲的与神的话不同,我们就不能信。当然尊敬主的仆人是应当的,敬爱主内的长辈也是基督徒的美德;但决不能尊重主的仆人过于神。

第三是过于注重人的经历,常使人轻忽神话语的权威。人们很容易以为既然这是某人所经历过的,当然可靠了,于是便会不自觉地曲解圣经的意思去迎合人的经历。其实人的经历未必可靠,人们对自己的经历的描述也常常不准确,甚至可能故意夸大。为什么老先知的话那么容易使“神人”相信?因为它是被夸大的,它被加上神奇的描述,当作一种“经历”叙述出来。在这充满异端邪说的世代中,基督徒对于人们所“见证”的超自然经历,切勿囫囵吞枣地不先用真理辨别便接受,否则很容易落在错误中。 不知敬虔的老先知 为什么说他是不知敬虔的呢?

(一)妄借神名无敬畏

一个先知他肯定知道十诫中的第三条:

出20:7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他要诓骗 “神人”,不惜假借神的名。 王上13:18 老先知对他说:“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有天使奉耶和华的命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叫他吃饭喝水。’”这都是老先知诓哄他。

(二)乱说戏言不敬虔

这是何等重大的事呢?他竟是如此轻慢,可见他是怎样的缺乏敬虔和敬畏之心。 是否神吩咐他这样去欺骗他?神绝不会叫一个先知去欺骗另一个先知。那么是否出于老先知恶意的陷害?从下文的记载看来,也不像是恶意的陷害,那么只能说是恶作剧了。戏言误人误事。他虽无恶意却因此害人害己,真是值得我们吸取教训啊! 神的仆人们啊,这个老先知真是带血的教训啊!我们应当谨慎对待那些因为我们是主的门徒,主的仆人或主内的长辈而尊敬并信任我们的人,不要随便指点他们,而轻忽地伤害了他们对神那种单纯的心。

我们是否只体贴肉体的意念,把那些十分听从我们引领的人引到只注重吃喝享乐的路上,而轻忽了神的话语呢?

我们是否不忠实地向他见证自己的经历,或是为要多得人的敬佩而故意夸大自己,以致使人误信,陷入灵性的岐途上呢? 我们是否已经被神摆在一边,却不肯安静地在神前自省,反而用错误的的观念去教训刚刚被神兴起来的“后辈”呢?

恐怕有一天我们也会像那位老先知一样,为着把别人绊倒了而抱恨终身,为着那无法挽回的过失而惭愧和良心不安的。

永远的焦裕禄范文第5篇

初冬的夜心里有点潮,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呼吸声,静静的想你……

似乎已经好久不曾听你唤我一声“姑娘”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称呼了。可我却想念那个称呼了,似乎像梦境般的出现过。其实知道你从未将我放入过你的心底,却还是那样执着的想念着你。

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是我们忘不了的,与时间,记忆,人和景都没有关系。因为爱过,所以长久的留在脑海中。即使会模糊,都会有烙印,深深的印在心底……

一直以来都掩饰着对你的思念,思念的越深疼得越厉害。这是我无法控制的。爱情有点雾,雾散了会留下露珠,这露珠会撒在心里,伴随着阵痛,这种阵痛会让我们成长。

记忆里的天空,无风、无雨,平平淡淡的日子,简简单单的生活,欢笑时刻挂在脸上;纯的梦幻、纯真的无暇,一直牵着手,走向永远。每天醒来,都会去镜子面前,看着梦中遗留的笑容,心中默念,我的时光,庆幸有你。

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越过,人生没有轻易的放弃,只要坚持,就可以完成优雅的转身,创造永生的辉煌。这些道理自己真的明白,可是,此刻,依旧还是那么的想念你。

记忆里的时光,轻风吹过,充满着激情的岁月。好似遥远前世的约定,我轻声在你耳边轻喃,你是我永远的牵挂。

天空依然无风、无雨、只是所有一切慢慢灰色,也许依旧笑容满面,却是泪的苦涩,模糊的视线中,幻现着洁白的身影,对你的思念依旧存在。我没有很想你,只是在每天早上醒来,看看有没有你发来的短信。我没有很想你,只是听歌时,会被莫名的歌词击中,脑海里出现短暂的空白。我没有很想你,只是想看看你的样子,听听你的声音。

看过我文字的人,似乎每个人都问我。真的有你这个人存在吗?我总是笑而不语,其实从神情看,她们似乎都已经知道了事实。很庆幸,我把你留在了我的文字里,如果没有未来,我也会用文字美丽我们的曾经及未来。似乎对于你的爱及想念,我太过于执着。

我一直认为你是我生命中的启明星是我航程中的探照灯。我们之间的回忆已在心底深深烙印让我们忘记彼此除非我们能忘了自己。或许我一无事处,你天真纯洁的那段时光建立的感情是最真的!这也是我把它放在心底深处默默封存的理由吧!

人生是一条寂寞的长廊,心总是在偶然与必然之间找到回声,找到无奈,找到伤感。我想这也许是真的吧!毕竟我恍惚之间所经过的心声竟与此如此的相似。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我好想可以心止如水,有一片静静的天空不抗不争;直面恩怨情愁,人世苍凉;不随波逐流,在一个人的世界深深思索。让生活归于平淡。秋时我在外奔波做市场看到片片的落叶,想起那句叶的离开是风儿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曾挽留,心底难免有些惆怅!那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痛。或许,我仍然 要独自奔波却无法抚平那兔跳的归心! 从毕业到现在,近7年的时间。可就在这长长的路途中,没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就是有时真的,真的好想你所以我会尽可能的利用一切能见到你的机会去见你一面,看你一眼!即使你从没为此感动过!好想停下脚步,深深沉湎,但身后却没有了归途,这就是人生的无奈!淡淡的哀愁,有谁能懂?花开是一种绚丽,花落是一种销魂;在静谧的夜晚我总是会想很多很多。我想我仍然走不出爱的宿圆。却也走不出现实无奈的圈。

在山豪迈,在水温柔。在你我转身的瞬间,就已注定我要背负一世感伤,茫茫旅程为爱漂泊。哪怕这只是单厢情愿,因为有爱世界才如此的美丽。爱过,也无遗憾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并不见呢喃的燕子,只见那无边的落叶,和即将到来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心,如止水。在静寂的天空,俯瞰尘世的苍凉。那无法抹去的伤痛,那已结痂的疤痕,已被时光磨去了痕迹,仿佛沙滩上的足印,再也不见了痕迹。再不会隐隐地痛,亦不会在午夜梦回时突然惊醒,让泪湿了枕头。那些零零星星的回忆,那些曾经的心动的感觉和淡淡的哀愁,都随青春的翅膀,远远飞走,澄净的天空,再不见半点阴霾。花开时美丽,花落时销魂。待到无心时,就只有欣赏,让眼半睁半闭,人半梦半醒。静观这红尘曼舞,细听这流年沉醉,心不动,意不飘。

是谁说:叶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曾挽留?风追得缠绵,叶离得潇洒,树也不曾挽留,只有当面真诚地微笑,静静地面对,而心却见一次痛一次。也许还爱着,也许是不舍,也许是心有不甘,也许并不曾淡去。但心分明会痛,隐隐的一痛数天。分明是说好的,分明是自愿的,分明是深思熟虑过的,为什么当面笑,背后痛?是为了面子的虚荣?是为了维护尊严的潇洒?是为了掩饰心底的不甘?也许什么都不是,爱了就会痛,除非没有爱过。酒喝多了,就会醉。爱过头了,就会伤。谁有千杯不醉的酒量?谁又练出了爱过了不会痛的绝世神功?也许只有风流浪子。

是谁说:爱是生命的启明星,是人生的探照灯?那照亮过你夜空的人,又去了何方?那你曾经照亮过的人,又在何处哭泣?也许已正在她爱的人的怀里缠绵,也许已花落人亡两不知。谁又是最后的赢家?谁又最后放弃了所有?岁月是幽深的小巷,谁又能从中找回点什么?是遗落的钟声,是迷茫的足音,亦或只有风的痕迹。回忆是沉寂的小院,那尘封的往事是小院里的繁花,花儿上的蜂蝶,依然在昨天飞舞。我心无痕,谁能看见明镜上的花影?我心无尘,谁能读懂虚空里的幻象?我心无言,谁能听见庄子睡梦中的蝶语? 曾记那个雨后初晴的下午,你在秋日的阡陌,款款走来。雨后的清新,淡淡的诗意。你走来,从诗经里,从唐诗宋词里走来,轻轻的,静静的,带着淡淡的纯,带着淡淡的韵,带着淡淡的馨香。那个珍藏在岁月深处的黄昏,是如此美丽。销声匿迹的,是伤痕累累的心,是晃动着的青春的悸动与不安。那斜阳浅浅,余晖脉脉,那收割后的田野,空旷而静美。忘不了那双深情眼,忘不了那静力立不动的倩影。在流逝的岁月里,依然怒放。我那怒放的青春,都已经去了何方?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错,我原是那错里美丽的花。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乱,我是那乱里怒放的芬芳。黄昏明媚而亮丽,渐渐有了忧伤的氛围,渐渐有了颓废的色彩。

谁错过了花期?又带走了芬芳?当余晖爱抚着大地,斜阳摩挲着晚天,花谢了。在潇洒转身的瞬间,我听见花哭的声音。那曾经美丽的怒放,那曾经绚烂的芬芳,渐渐凝结成心底最晶莹的泪滴,流走了。清风拂过,不留一丝一点痕迹。忍痛放弃,忍痛忘记,痛的不是我,是风声。忍的不是我,是岁月。缓缓坠落的秋叶,模糊了记忆,也淡去了伤痛,也许在下一个轮回,也许在岁月的尽头,我仍能看见你,静立成一朵秋菊,任思念洒满回乡的小路。永远被遗忘的风,孤独地吹过,又有谁会记起呢?人生注定要爱很多的人,也被很多的人遗弃。人生注定要被许多人爱,也要背叛很多人。每一段关于爱的遭遇,都会成为最珍贵的记忆。花开时已经开过,花落时已经落过,只剩这秋叶飘零,潇洒随风。

忘了爱,忘了你,忘了自己,在岁月的空寂里,我仍是那不染尘埃虚空,梦醒时开成一朵清静的白莲,无色无香亦无尘。

永远的焦裕禄范文第6篇

毛概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感触尤深,现以此表达下心中的感慨。

电影讲叙的是一个小兵王瑞全家四口人参加长征以及在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整部电影从小人物的 角度出发,给了我们一个看待长征的视角,通过瑞伢子的经历给我们再现了当年那段让人至今难忘的人类史诗。

故事开始于湘江突围,那是,我们的红军正处于迷茫阶段,前途渺茫,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犹如无头苍蝇,没有方向的到处乱窜。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许多士兵对于红军的前途十分担忧,他们不断的相互询问:我们往哪走?我们的主人公王瑞此时也产生了相同的疑惑。同时,很不幸的是,也是在这场战役中,他的父亲也离他而去,临终前,却坚定的告诉他:跟着走。这无疑相当于是给了正处于大海中没有方向的瑞伢子一个罗盘,让他第一次有了前进的方向。遵义会议上,懵懵懂懂的瑞伢子因打扰了毛主席办公而被骂,但鉴于毛主席的立即道歉,严厉中又不柔情,这让主人公切身感受到了领导人的热情。在路过彝族区的时候,主人公又目睹了主席、贺子珍为坚守党组织的纪律而弃子的全过程,这中领导人以身作则的精神风尚,更加坚定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在这里,红军解放了被封建统治压迫的彝族同胞,,通过羹火会与少数民族的感情加深,主人公也结识了勇敢而彪悍的达尔火与美丽而热情的彝族女子索玛。然而,突发事件陡生,姐姐竹妹子遭意外而亡,让主人公失去了第二位亲人。同时,剧中的重心也在这个时候来临了,处于战情的需要,红军四度赤水,需要在一天的时间里赶到铁索桥,并强度大渡河。还差半年才十六岁的瑞伢子也提前入了党。连长为了救瑞亚,不幸掉崖。但瑞伢子却一直没有忘记连长告诉他的话,用于跟着党走。强度大渡河过程中,体现了无数壮士为了我们党而敢于奉献的英勇精神,也展现了我们党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战役中,瑞伢子的姐夫英勇牺牲……战后,毛主席犒劳诸将士,了解了瑞伢子为革命的牺牲后,安慰道:“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

在这样的血与火的磨练中,我们的主人公一步一步的走上成熟!

上一篇:挑战杯创业策划范文下一篇:经理总结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