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循环经济范文

2023-10-02

德国循环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大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

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文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技能性文盲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长时代进入多元化成长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长、是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加,文化素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品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应用科技大学大致相同,但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更具特色。由于采用双元制,两个学习地点的分离与协调。在企业或社会机构第一线,学生能在现实的职业氛围中获得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才能学会各种职业的和社会的能力、态度与行为方式。在双元制大学,通过符合教育学和教育论要求的专业知识传授,能够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训练系统的思维能力和跨专业的理解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双元制大学开放的理论教学课目没有应用科技大学多,学习内容、应用性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也没有应用科技大学宽,毕业生也没有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范围宽,担起时间较多,并对所在的培训企业具有针对性。她们呢曾在本企业学习实践教学内容,比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更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和管理,所以学生收到企业的欢迎,绝大数毕业生培训结束后将被培训企业留在本企业中。他们工作起来更顺手,跳过了入门阶段,这就大大减少了人才使用上的盲目性和人才的不适应性。

双元制大学并不仅仅培养学生在学完学业后具有结局某一专业任务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上特别强调:宽而深的理论基础;技术上和方法上的经验;整体的思考机构以及小组中的行为方式。双元制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框架教学计划来实施的。一是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大纲,一时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的培训大纲。课程开发及教学大纲的编制均由专业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成员来此经济界、文化节,并充分考虑到高校对教学内容的发言权。同时,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还有专门协调委员会负责。

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面临许多的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德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教育较好的国家,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它的许多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高职院校的设立,打通了中等职业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道路,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而且还要发展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作用,进一步构筑纵横交错的教育立交桥。要让企业和社会更多的介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政府要制定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法规和机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企业和社会,教育部门与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要对校企联合办学采取激励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他们的工作环境大多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其工作行为经常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他们往往是现场技术人员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等非技术性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中,要注重教育过程和教师角色转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充分注重教育过程,即教学方法,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新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聘请那些在职业实

践领域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人员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我国高职的教学内容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0-2第1页《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第23页《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8月20 日第24页 鲁昕:《要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 《职业教育研究》2010 #9第14页 《高职应渗透行业文化教育》

《教育与职业》

德国循环经济范文第2篇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其研究视角为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从七个方面来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践要求:领会、贯彻国家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方针路线;分析生态取向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确立发展目标;构建管理系统;培育社会机制;传播思想理念;倡导新型个人行为。以人为本、生态约束、追求和谐、社会调节、崇尚知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特点。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

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建立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将生态经济理论的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相结合,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形态。这一宏大的理论工程,在刘思华教授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这本专著中,已经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当这一社会科学的新路开通之后,接下来的发展研究(参照自然科学的惯例)应该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继续前进,在应用研究领域中开创局面,在技术研究领域积累、集成。于是,有志于发展、实践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士,将从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在理论上推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二是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三是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付诸实际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分别对上述三方面的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在理论上推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有两条研究路线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科学发展观来论述。有关研究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时指出:生态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科学发展观绝不仅仅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绝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任务。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认识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挖掘其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二是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研究。生态文明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变革现实的社会关系,确立新的全球伦理价值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1]。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涵盖着竞生、共生、自生三类机制的协调,体现了硬件(科学、技术、资源、资金)、软件(体制、规划、组织、管理)、心件(思想、伦理、认知、信仰)三方面手段的共赢。追求可持续发展与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复兴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二)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有一个研究方向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当中,包含着一系列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规范。这些价值规范的实现,不可能简单地通过“维护生态”的宣传教育来达到,而需要在人们的整个社会行为中走向更高的文明。只有探讨理论中所含价值规范的实施可行性与应用途径,才能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而这样的可行性与应用途径,是在应用研究中解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就是这个领域应用研究的方向。

为此,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课题,就是依据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实践要求,将价值规范体系转化为简明的社会行为准则,寻求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

我国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正是从基本的社会发展方向上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生态经济领域主要涉及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利益与认识上的障碍,涉及到人们深层次的社会观念问题。克服这些障碍与改变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同等的价值。从理论上概括各种为克服利益与认识障碍、改进社会行为的努力,都体现着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

(三)在对策上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付诸实际,有一个行动方向

这个行动方向,就是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经应用研究的概括之后,再回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较为具体的建议。人们所能提出的对策建议,无非是上述两类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思想引导,或者针对现实问题以创新思维提出新颖方案,在实际中试验;或者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形成可操作的措施。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研究的视角

可以说,当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社会行为问题。社会行为主要出现在“四生”领域,即生产、生活、生态、生育。由于生态(在狭义上)的社会行为主要依靠环境科学来研究,生育的社会行为主要依靠人口科学来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就只探讨主要依靠经济科学的生产、生活领域的社会行为。

在生产、生活两大领域,落实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归结于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与生活是人的主要社会实践,人们社会行为的改进是由生产发展与生活方式更新的实践推动的,这是一个客观趋势发展与主观努力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样的大课题,是需要学术理论界长期研究探索的问题。

我们面对的大量社会行为都是与生产方式有关的,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首先是一个制度问题。在国际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西方资产阶级很清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而他们通过经济国际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外转移生态代价。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所见到的也是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因此,不能把否定市场经济当作塑造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制度前提。但通过人的社会行为,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进行调节,确实是不可忽略的[2]。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这种调节,必定有资本主义制度调节所没有的独特之处。科学发展观正是这种调节的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传导到社会实践中,需要有相应的社会行为起中介作用。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引擎,也与建立生态文明息息相关。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文明孕育了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于物质财富的消费方式,这种方式也在相当程度上作为从贫穷中走过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追求的榜样。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从根本上来说不能也不应当成为我们的消费目标。尽管我们这一“追求”的时间较短暂,但是反思这种物质财富消费方式,探索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对于许多社会群体来说,这是超前的,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是不可延误了。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践要求的发生领域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社会生产与消费生活中,如何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践要求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客观发展趋势与主观努力的统一方面揭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为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从如下领域来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

(一)领会、贯彻党和政府相关的方针路线、战略与策略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固然受到国际上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启发,但主要还是国内生态取向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在推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中,陆续出台一系列标志性决策,主要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等。这些生态取向的发展实践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以概括,这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发展的实践基础。同时,所有领会、贯彻这些决策的实际行动,都体现着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当然,这方面的实践行为并不简单地通过照章办事来完成,这是包括观念更新、认识提高、政策及方针制定、法律规章配套、规划计划贯彻、相关建设实施的系统工程[3]。

(二)从理论上分析生态取向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

实践中的应用理论问题,总体上可概括为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回顾历史,我们懂得历史发展要螺旋式上升,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进行高度自觉的调节;展望未来,大趋势是进入生态社会,建设生态社会是我们应有的前景。纵观社会现实,我们深感创建生态文明的理想与人们因循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需要探索在理想与价值规范引领下改变现实的可行性,即论证生态经济的社会行为的可行性。我们要发展既能说服自己、又能说服别人的有关对人、自然与社会进行调节的思想。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建立直接的理论前提。

我们更要直接分析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生态经济的价值规范之间的矛盾,揭示实践行为难以实现的重要根源。当前,理论上总共需要分析四个矛盾:1.中国追求经济发展成效与履行世界环保责任的矛盾。2.中国经济发展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生活水平与实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社会行为的矛盾。3.中国开展工业化所处阶段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矛盾。4.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与打造生态型经济发展机制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认识前提,首先在于正视这些矛盾,进而正确认识与评价这四对矛盾中各自矛盾的两个侧面,确立平衡的正确思路,努力锻造有利于双赢的手段。

(三)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

人们必须根据生态经济的规范来调整发展目标,目标端正将影响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合理。对于一直使用的发展目标,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来重新评价,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该构建的就要构建。中国应当调整现代化目标,注重发展的综合效益。以GDP作为发展目标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应当放弃,并选择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来代替。综合发展指标要包含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系统的发展成果与综合成本。为此,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统一起来计量、评估与统筹安排。在国内发展中,要科学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经济循环纳入自然循环中,以产业与技术的升级为前提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价值非减条件下的经济价值增加。在国际发展中,要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关系,对外开放中坚持生态维护的原则。这些都是发展目标新的着眼点。

(四)构建合理的管理系统

宏观经济领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重要的实践行为。国民经济管理中如何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有以下突出问题需要深入探讨:1.实施绿色GDP核算。绿色GDP 核算的全称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它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2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了这样的核算体系,不仅能够比较科学地衡量国家与各地真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能为抵制、消除掠夺自然资源与环境资产的经济增长行为提供依据。这项管理行为,不应由于核算方法暂时不完善、利益集团反对而取消,而应当坚持推行。2.按生态文明要求规划国家建设,包括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市建设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乡协调面临两个结合:一是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相结合。二是把工业文明视角下的城乡公平发展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3.产业因素影响下的主体功能区划分问题。国家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实际上就是以不同区域的经济、生态条件为依据,对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城市化与各类产业发展的分布作出限制性安排。这样的主体功能区划必须要有一个生态型产业政策来支撑。4.政府履行环保职能的体制改革问题。由于这类职能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依靠关门式的环保审批已经无法使政府有效履行环保职能,构建有公众参与决策、各种社会监督与法治保障的综合体制势在必行[4]。

(五)培育有效的社会机制

社会领域中的机制,是指一种社会行为导致另一种社会行为的制度安排与建设安排。培育有效的社会机制来推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面临多种社会经济课题。比如:如何使农民克服短期逐利行为,自觉实施集约型的、符合生态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如何使生态化经营成为企业自觉的经营战略选择;如何提高旅游生态化程度并让人们接受;如何构建应对生态灾难与环境风险的社会保险机制;如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如何创造物种保护的社会条件;通过哪些途径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观念;如何发动与引导环保社会力量等等。这些方面,要有不断的问题探究、对策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方案试验。

(六)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前景已经由理论界指出,而作为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离不开社会主体——人的社会行为。新的行为来自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反映新的社会文明。现有人类的社会行为多半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其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制度所联系的利益结构所致。但引领社会行为的思想观念也是重要的。社会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应当是观念的进步。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许多新型的社会行为。当先进的理念出现时,就应当得到传播[5]。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临近,为进步思想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现有的文化形式如理论研究、科学普及、新闻、宣传、文艺、教育、考核、网络等,都能成为新理念的传播工具。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我们要使社会价值标准向生态文明靠拢,当新文明形态替代旧文明形态之际,确实要有这样一次“世纪大传教”。

(七)倡导新型的个人行为

社会观念与个人行为是有差距的,个人行为可能超越、也可能滞后于得到普及的社会观念。社会观念支配与制约着个人行为,但滞后的个人行为不断蔓延,将破坏现存的社会观念;而超前的个人行为不断推广,将推进现存的社会观念。当生态文明为社会呼唤时,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成为更新的道德规范,这就需要一方面弘扬这方面的道德意识,一方面倡导体现生态道德意识的个人修养。在这方面,第一步是让社会鼓励个人注重与加强这类修养,第二步是让符合生态道德意识的个人行为逐渐从依靠道德修养支撑转变为社会习惯。当社会成员都由“经济人”、“社会人”向“生态人”转变的时候,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规范就得到很强的贯彻,从而完成了实践行为的进程。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特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的实践要求,就是在新的领域、新的条件下,探索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行为的指导。这里说的新的领域,是生态经济领域;新的条件,是人类面临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选择。而作为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它作为指导思想,就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建设基准,对更新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提供了思想动力,对社会和人生的理念提供了价值规范。

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属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现阶段我国更新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进行的。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而生态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不可分离的。这一宏大的道理要从人的主要社会实践的系统性来理解。为此,这一实践必定超出纯经济学的范围,涉及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站在马克思主义各个学科相关理论的立场和角度上,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我们将以人为本、生态约束、追求和谐、社会调节、崇尚知识概括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实践特点。这些特点的内容概括来说是:1.任何社会发展举措,都要以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具备提升社会成员健康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需要的作用,不应偏离这个目的[6]。2.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力限度,人的各种福利追求要符合科学指明的生态标准。3.社会发展涉及到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必然面临多种矛盾,要在客观矛盾中追求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大和谐有内在联系。和谐不是消除矛盾,强行消除矛盾只能引起更坏的矛盾,和谐是使矛盾的对立双方受到科学的调节,处于平衡状态。4.社会发展是客观世界多种合力的结果,是客观规律作用的表现。人是能够通过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来获得理想规范的,也是能够通过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来引导社会发展的。从部分人的先进意识到社会共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否认这个过程,一切“顺其自然”,在改变现实状况上无能为力,是不可取的。5.获得理想规范与正确开展行动,都是一个知识积累与知识应用积累的过程。为使这一过程顺利和有效,人们应当善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善于按照理性认识而不是跟着感觉来办事。

上述实践特点集中体现在经济生活中,人的社会行为的改进是在一系列社会经济矛盾中、为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而发生的。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分析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生态经济的价值规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探寻改进人的社会行为的客观依据与实施途径。尽可能以“正视客观矛盾—依托主观调节—预测情况变化”为基本研究逻辑,将人们的社会行为如何符合生态经济规范要求这一重大难题的解答提到学术领域上来。这就是本文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纲[ J ]. 理论月刊, 2006(2): 21-23.

[2] 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向度 [ J ]. 江汉论坛,2009(6):11-19.

[3] 诸大建.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6-27, 81-91.

[4] 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环境政治[DB/OL]. http://user.qzone.qq.com/622007836/blog/1194164409.

[5] 叶红. 怎样认识生态伦理及其教育[N]. 中国环境报,2009-01-13.

[6] 李欣广. 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 [ J ]. 改革与战略, 2010(1):1-4.

责任编辑莫仲宁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Ecological Marxist Economics

——A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Marxist economics

LI Xin-guang

(Guangxi UniversityNaningGuangxi530004)

德国循环经济范文第3篇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8.长期来看,(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 )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 )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低碳经济实验区

B.低碳农村

C.低碳工业

D.碳汇减碳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A.报纸

B.化肥

C.钢材

D.塑料瓶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酸钾

D.粉煤灰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A.再利用

B.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18.( )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A.无害化技术

B.环境监测技术

C.再利用技术

19.(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20.(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21.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销售的低碳化

D.消费的低碳化 2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技术创新

B.设备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23.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

A.二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氧化亚氮、六氟化硫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

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

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

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 2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终止阶段

2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E.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答案】 ×

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答案】 ×

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答案】 ×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 【答案】 ×

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答案】 ×

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答案】 × √

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答案】 ×

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答案】 ×

39.“可持续消费”, 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答案】 ×

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答案】 ×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 )

【答案】 × √

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 ( ) 【答案】 ×

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 ) 【答案】 ×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 ) 【答案】 ×

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 【答案】 ×

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 ) 【答案】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答案】 ×

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 【答案】 ×

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 ) 【答案】 ×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 【答案】

德国循环经济范文第4篇

该冶炼造纸节能减排循环项目应用的专利技术为:

能量梯级利用:冶炼排出余热温度1200度—排出1000度高温空气,用于制浆;排出余热温度100度高温水蒸气用于造纸;置换出的热空气,可蒸发废液。

废物循环利用:冶炼产生的废气SO2,可以用制浆废碱水NaOH中和,实现治污的目的。治污废水中含有机物(C+H)化合物,蒸发浓缩后可用作冶炼的还原剂,可节约冶炼过程添加的还原煤,实现生产工艺技术节能。

本项目与传统工艺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节能,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幅度降低重污染工业的治污成本,实现清洁生产;能吸引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德国循环经济范文第5篇

股市的大范围波动,一方面是受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说明投资者的信心还存在不足。

《人为事物科学》写道,经济规律实际是人的行为规律,经济学是典型的人为事物科学。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把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视为重要经济因素。换句话说,抓住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就是抓住了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就是抓住了经济规律作为人为事物规律的核心。管理经济就是管理人,管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从这个角度上说,信心是一个国家特殊的经济财富。

说白一点,公众信心决定社会投资和消费,社会公众对未来经济预期越好,信心越强,就越敢于投资、敢于消费;社会公众越敢投资、越敢消费,经济就越有活力,社会财富反而会因此不断积累。所以,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信心的不断强调,是整个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反过来,就会成为恶性循环。

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国家国民的经济信心只能依靠每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海,而且是自我实现。

例如,有些市场人士或者媒体非常关注“北上资金”,甚至把它当作A股市场风向标,认为流出就是“不看好”,流入就是“看好”。

实际上,按照深股通、沪股通的规则,境外投资者是在香港开设账户,然后通过券商通道直接购买A股。因此,只要是境外投资者卖出股票,钱立即回到香港账户,这样的流入流出就如同境内投资者账户,在资金与股票之间的转化是一样的道理。

目前,A股市场每日交易金额8000亿元左右,它意味着8000亿元现金变成股票、8000亿元市值的股票变成现金,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8000亿元交易金额当中有个几十亿元的境外投资者净卖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笔者认为,中国投资者要适应股市开放下的新情况,不要被一叶障目,看不到A股市场交易量从4000亿元增长至8000亿元的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可以把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当作非常重要的经济要素和财富,管理者就应该重视这一要素和财富,拿出更多的耐心、长一张更絮叨的“婆婆嘴”去和市场、社会公众沟通,这或许正是事半功倍、成本最低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

责编:周琦

德国循环经济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1 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从广义上讲,是指围绕资源充分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经济活动按照 自然 生态系统的 规律 ,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走 中国 特色的新型 工业 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的先进经验

2.1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2.1.1 制定相关 法律 法规。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废弃物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确立了循环经济“三步走”原则:避免废物产生——废物的循环利用——废物的无害处理。

2.1.2 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德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如双元回收系统(DSD)和绿点计划开展的包装废物回收行动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 就会尽量简化产品的包装,并使包装材料方便回收和循环再生,以降低生产成本。

2.1.3 培养社会环保意识,提倡企业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企业是废弃物产生的主要源头,德国政府明确废物处理的企业问责制,所有企业都有分离垃圾的装置,以保证废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①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②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系统。③企业承担生产者责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生产模式曾是推动日本企业发展的方式。然而,随着世界性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资源成本的攀升,日本企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研究开发清洁技术,并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了企业责任,要求企业采取必要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循环资源进行处理。④公众强烈的环境理念。

3 我国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首先,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步,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市场开放,全球制造业不断的向我国转移,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大,对能源的需求激增,给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循环经济难以获得大的发展空间。

3.2 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对行为主体的导向作用,就会造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足,缺乏主体的参与和互动,而与开展循环经济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并且缺乏可操作性。

3.3 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支撑不到位。循环经济要求贯彻“3R”原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够高,未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使得循环经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设备尚

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都无法落到实处。

3.4 相关的财政政策、 金融 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税收政策不配套,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保证循环 经济 这种 发展 模式既“循环”又“经济”是形成循环经济市场运作的内在动力。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出现只“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配套的机制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必定会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配套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行为主体丧失了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利益驱动力, 企业 缺乏参与意愿。只有行为主体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有动力去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政策机制的缺失或者不配套不协调,导致了“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

3.5 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还不强。当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主要依靠政府的倡导、政策上的强制来实行,企业和公众仅是被动参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和 法律 意识,另外,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不 科学 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如: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等,全民节约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4 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4.1 建立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体制。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可以制定多个层面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法》等。

4.2 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技术与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行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有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4.3 探索建立与我国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同一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全国推广。因此,分析区域发展状况和经济特色,因地制宜,探究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可以选择典型企业进行生态 工业 试点,选择一批工业园区,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等。

4.4 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既有引导责任,又应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激励措施,给予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践主体,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建立污染者付费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负责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生产、使用、收集、回收、再生利用和处理处置。

4.5 加强宣传 教育 ,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全民的主动和积极参与是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政府对社会民众循环经济意识的培养和宣传。公众的积极参与对循环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

上一篇:出纳岗位会计范文下一篇:待客做客礼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