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

2023-12-25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第1篇

传染病防控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组 组长:李清周校长

督导:冉茂文书记

副组长:冉旭刚、安锐副校长

成员:全体教师

二、分工职责

校长——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调动全校所有力量确保此项工作高效落实。

书记——负责全校突发事件及传染病防控的保障落实,指导、监察各处各部门工作,确保各处环节紧凑有效实施。

副组长—冉旭刚副校长是学校防控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主要负责防控工作的制度、方案的制定指挥,卫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调配及后勤物资保障,及具体执行;

安锐副校长主要负责防控工作中对全体教职工的管理、保护,协调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正常实施的直接责任人。

员:

各班班主任老师职责:各位班主任老师全面负责本班防控工作。是本班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学校防控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也是本班疫情报告责任人。班级晨检应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协助校医做好因病排查工作及各类资料填写上报工作;搞好班内卫生、消毒、通风等工作;积极学习传授各类传染性疾病特征、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

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来,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观察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由班主任逐级汇报。

三、具体实施 学校防控:

1、做好日常学生的晨、午检,在各类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做好防护,指导各班学生和家长做好防护。严格按照免疫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努力提高预防接种率,学期初做好预防卡证的查验及登记工作。

2、做好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做好学校的日常防护,疫情流行期间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严格把关,确保安全。

3、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措施到位,积极制定相关制度、方案,确保措施得当,有力到位。日常应做好各类防控物资的储备,疫情期间要确保各类物资满足供给,人员到位,群策群力。

4、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及疫情报告体系。学校发生疫情时,法定报告人必须按照报告实效和途径进行上报,不得隐报、瞒报、迟报和漏报。建立起由学生到教师;由教师到疫情报告人(校医);由疫情报告人(校医)向校领导和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疫情报告体系。

5、对已发生疫情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做好监测和处理。做好全体教师的教育培训和家长的交流沟通,确保和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班级防控:

1、严格执行学校开窗通风制度,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班主任每日晨检、晨报,对因病缺勤学生问清发病时间、起因、主要症状及是否就诊等,在校医晨检时口头将上述信息汇报做好登记和进一步帮助其进行病因排查,以便及时提出相关意见和采取相应措施。

2、采用家长记录或家长定时报告等适当的措施做好患病学生的跟踪随访,认真填报班级《因病缺勤跟踪随访记录》,通知家长在学生病愈后需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具已过传染期或已愈诊断证明,学生返校时将随访记录和诊断证明交由卫生室存档备查。

3、班内出现传染病,严密观察其他学生健康,对可疑感染者劝其及早就医。教育学生增强防护,做好教室消毒:领取消毒液、掌握消毒浓度(调配和操作最好亲自进行)并填报班级消毒记录,提前放学通知卫生室进行紫外消杀。

办公/活动室防控:

1、严格执行学校开窗通风制度,保持各室环境卫生。

2、掌握各类传染病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宣传教育。

3、对出入人员特别是疑似病例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带其到卫生室进行排查,并对其接触地进行消毒等相关措施。

四、措施保障

上级部门要求学校传染病防控与工作绩效、年终考核、评优奖励挂钩,工作到位,责任细化,措施职责明确,并将此列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与实施。

五、责任追究

责任倒查追究责任制,各自分工负责,谁出问题谁承担负责,责任到人,层层把关。针对各人负责的环节认真开展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第2篇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和病毒污染物品传播。主要症状: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等。预防措施: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

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接触传播;病人污染物传播。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6-21天;症状为发热,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自耳后、面部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3-5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预防措施:避免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按时接种麻疹疫苗;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属于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传染。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有大约2周的潜伏期,前期症状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继而出现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避免与病儿接触;儿童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四、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四季常发;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淡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预防措施:接种风疹疫苗;春季风疹高发期,儿童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避免接触病人;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为主,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主要症状: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和其它唾液腺肿大、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可引发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并发症。整个病程约7-12天。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 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预防措施:接种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第3篇

一、经常性预防措施

1.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消毒、通风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擤鼻涕的纸巾,不抠鼻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

3.提高幼儿的免疫水平:预防接种、体格锻炼、生活习惯。

二、幼儿园出现疫情时的预防措施

1.五"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2.消毒:物表消毒、空气消毒。

三、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流感病毒

潜伏期1-7天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班级隔离期无新病例出现起隔离一周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流行特点1.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线传播。通常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率。2.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

临床表现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防疫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频繁有效的对流通风至关重要),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及时隔离流感样病例及与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返园条件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二)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潜伏期8~30天,平均14~21天

传染源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21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

流行特点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较多,发病呈流行或散发,在集体儿童机构或易感成人聚集的地方可呈暴发流行。对易感者进行免疫预防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临床表现:发热1~2天后有单侧或双侧的腮腺肿大,胀痛,在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耳垂的前后下放有边缘不清的腮腺肿块伴有触痛,口腔内的腮腺管开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红肿。

防疫措施给予儿童麻风腮疫苗接种,发现病人及早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幼托机构留检三星期。

返园条件腮腺肿退后一周

(三)水痘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21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流行特点无周期性流行,全年均有发病,但有冬春发病高峰。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腹背,四肢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成充满透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防疫措施1~6岁儿童给予水痘疫苗接种,发现水痘病人及早回家隔离治疗。室内加强通风,换气,玩具,用具采用爆晒或用消毒药揩擦,不让易感儿与病人接触。

返园条件痂皮硬结干燥,无新疹出现。

(四)手足口病

病原体柯萨奇病毒

潜伏期3~6天一般4天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7天

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流行特点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4月开始上升,高峰在夏秋季。2.发病以儿童为主,其中主要侵袭幼儿。3.托幼机构是本病好发场所。

临床表现1.发热(体温38~39℃),伴有咳嗽、流涕、倦等症状。2.口腔粘模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后变为疱疹,患者咀嚼时疼痛,拒食3.及少数病例可出现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并发症。

防疫措施1.平时措施: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加强晨检,注意儿童身体、手、足、皮肤变化,做好幼儿日常卫生管理与玩具、用品、便器等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疫情处理措施:及时离园,隔离治疗病人,做好玩具、用品、粪便等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传播机会。

返园条件脱痂无新皮疹、疱疹出现,或自确诊日起10天。

(五)麻疹

病原体麻疹病毒

潜伏期潜伏期约10天(6~18天)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18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流行特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由有病例发生。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第4篇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发生、流行、蔓延和爆发,预防学校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避免或减少对师生的损害,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晨午检

班级里保证经常具备几支体温计,供学生测量体温使用。晨午检时间,班主任一定要亲自过问寻查,班级内有无因病缺席的同学,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联系他的家长,弄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学生在家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观察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各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发现本班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大、出皮疹疱疹、咳嗽咳痰频繁、口和手出现疱疹等症状,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校医向学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同学感觉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出皮疹、出水痘、两腮疼痛肿大、腹泻等传染病症状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同学出现发热(体温≥37.5℃)(≥38℃),要及早向校长报告,校医重新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患病的学生要尽早隔离去医院治疗,彻底治愈后,持医院诊断书才能返校。

晨午检时,班主任要把班级当时因病缺席和在校发热学生的情况尽早报到校长室,早发现、早隔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把疫情

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至于大面积流行蔓延。

班主任老师对因病没来上学的同学要随时与之联系,追踪该学生的患病情况,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早向学校报告,返校时也要持医院诊断证明。

班主任对每个在校发热离校的学生和因病缺席的学生都做好登记。

由专人(专职校医)负责对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学生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进行收集、汇总与报告,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知道学生的晨检工作。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本能感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做好登记,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漏报、谎报、瞒报、缓报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二、疫情报告

由专人负责对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

按照以下要求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当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报告: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校领导、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说明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等内容,不得隐瞒、拖延、阻挠、慌报、不报。

2、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

3、隔离: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之前,尽可能将患传染病者隔离。

4、打120电话,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患者。

5、协助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消除师生恐惧心理。

6、报告电话:

左店中心校:0551-66821185

乡疾病预防中心:0551-66821342

长丰县教育体育局:0551-66676640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551-66671332

7、消毒:通知学生把教室的门窗经常打开通风,使空气经常保持流通。室内通风,使空气流通是最好的消毒方式,加强教室、办公室、宿舍、活动场地等室内的通风换气,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学校配备各类必需的卫生器材和消毒药械,各办公室、教室要配备洗手液、喷雾器,水龙头处要放置杀菌肥皂,进一步改善师生在校的卫生状况。

由学校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工作,或班级学生进行消毒,做到定期消毒,学校将配好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或84消毒液),学生随时领取消毒液,对教室、走廊、门把手、宿舍、食堂、厕所、办公室的空间、地面、物品等进行喷雾消毒。

三、病愈返校规定

痊愈返校时必须持有关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先到学校,交诊断证明,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才能回班级。对发热同学返校的要求:按照县政府、县疾控规定,发热超过38度(含38度)的同学,自发热之日起7天后(第八天)才能返回测体温、登记,(交诊断证明),最后才能回班,请班主任老师把住关。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第5篇

近些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 制定了相应的可行性的法律制度, 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也非常重视,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很多困难, 例如:传染病的隔离时间一般都较长, 学生、家长甚至老师怕耽误课都不愿意被隔离, 有的家长怕学生自己在家去网吧等地方不放心, 还有的家长工作忙不愿意请假并且对传染病隔离的重要性不理解等原因, 给学校传染病的隔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人曾在小学、中学、职业中专做校医工作20多年, 以前学校虽然有传染病流行, 但一般不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自从2003年“非典”以来, 几乎每年都有不同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发生。2006年我校患水痘23人, 占全校在校人数712人的3.2%;2007年上学期我校患风疹15人, 占全校在校学生人数681人的2.2%;2008年下学期患腮腺炎29人, 占全校在校学生人数681人的4.2%;2009年9月1日至9月30日, 患流感78人, 占全校在校学生679人的11.5%;10月9至10月29日患流感160人占全校在校学生679人的23.5%;11月有50人下车间, 患病人数为11人占全校在校学生629人的1.7%。

我个人认为我校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中疫苗 (尤其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的Ⅱ类疫苗) 接种率低, 易感人群聚集停课隔离不及时措施不到位, 各方面重视不够, 是学校传染病流行甚至爆发的主要原因。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据统计从小接种疫苗的人很少, 学生从小对传染病防治方面常识的很少, 有很多学生家长对传染病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多, 因此, 重视的不够等原因, 再加上学校有走读生和住宿生, 学生的流动性较大, 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就会大面积传播。因此, 我个人认为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是防控结合,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没有疫情时要加大对传染病的疫苗的接种, 这项工作城市的学校都做的非常好。农村相对要弱一些, 因此要加强对农村的小学、中学的疫苗接种工作。希望国家能加大给农村传染病疫苗接种补贴, 再降低一些如:风疹、水痘、腮腺炎、流感等常见传染病疫苗的成本, 争取让农村的每个幼儿都能接种。

(2) 要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方法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 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 特别是要提高幼儿家长对传染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 了解了传染病的特点, 掌握一些简单易懂的传染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等。

(3) 如果有传染病疫情发生就要做到“控重于防”。早发现是控制传染病的关键, 首先是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加强晨检工作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热、不适等情况, 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校医。早隔离是学校控制传染病蔓延的进一步有效举措, 学校应尽早采取有效、有力的隔离措施, 发现传染病最好能实行一个寝室、一个班级甚至一个楼层的分开上课, 同时加强学校通风、消毒等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学校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生晨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重要的要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随访, 班主任应每天与家长联系, 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有疫情发生还要坚持每天消毒制度、宿舍及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 学校要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 规范学校各部门、各教职员工的防病工作, 做好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

(5) 在有疫情发生时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 了解了传染病的特点, 掌握一些简单易懂的传染病的症状, 消除师生的恐慌情绪。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不与传染病人接触, 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 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更要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 严防食堂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将疫情播散给全校师生。校医要坚持对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每日晨午检, 发现传染病患者, 立即停止上岗, 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在日常检查中还要注意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 在工作中要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 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 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 做好检查落实。

(7) 学校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接到疫情报告后, 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确认、处置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摘要:目的 通过3年来我校传染病发病的情况,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探讨学校预防、控制传染病爆发的原因与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 对我校2006年至2009年在校学生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才能更有效地控制传染病, 阻断传播途径, 防止疫情在学校传播及蔓延。结论 学生中疫苗 (尤其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的Ⅱ类疫苗) 接种率低, 易感人群聚集隔离不及时, 措施不到位各方面重视不够, 是学校传染病流行甚至爆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职业学校,传染病,防控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范文第6篇

传染病防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聂宗权(校长)

副组长:赵亚洲(副校长) 邹剑(副校长)

组 员:陈华祥(后勤主任) 冯宪平(教导主任) 余海光(办公室主任) 秦 艳(教导副主任)李 瑜(后勤副主任)秦亚强(办公室副主任)及各班主任

1.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学校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处理工作。 3.后勤处主任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4.校卫生室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6.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组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校园保安严格执行学校出入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根据上级指示酌情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校医室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后勤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①班主任对缺课学生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后勤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上级有关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校医室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有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司机待命应急出车。

⑥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四、传染病预防

(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1.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后勤处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校医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食堂、直饮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三证”齐全,先办证,后上岗,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使用的仪器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应持有正规的进货发票,禁止向学生提供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直饮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8.学校依法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储、使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

3.督促和组织师生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上一篇:村民自治规章制度范文下一篇:传媒行业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