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7

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千百年来,真正在中国人的精神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宗教观念是以“天”“祖”崇拜为核心的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系统。但是,三代以降,以“天”、“祖”观念为核心的宗教信仰系统始终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原因就出在儒学身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宗教观念的发展具有“二重性”:既有对天命、鬼神和祭祀的肯定,又有对人文和理性精神的张扬。这就决定了儒家文化同宗教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利玛窦入华宣教遭遇的尴尬和窘境,在于基督教的反偶像崇拜与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敬天祭祖思想之间的排拒和不容。当代祭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就其实质来说,是中国传统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结果。

关键词:儒学 儒教 敬天 祭祖 宗祠 信仰

作者:肖雁,1964年生,中国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儒学与儒教关系的论争一直是近年来学界的热门话题。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儒学在多大程度上、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称作宗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同宗教的关系是什么?它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先生主张,儒学就是儒教,但持此一观点者,却有一个不能回避和难以说清的问题,这就是儒学的确和大家公认的一些宗教的规定和特性存在较大的距离。于是,从康有为开始,许多知识分子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但一直收效甚微。我们不禁要问,儒学成为宗教的历程为什么如此坎坷和困难,这里面深层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教。

一、中国人最核心的宗教观念是什么

夏商周三代迄于今,真正在中国人(尤其是广大百姓)的精神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宗教观念是什么?我们认为,上天和祖宗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礼记’表记》说:“夏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夏代以天命为尊,同时敬事鬼神。牟钟鉴先生说,夏道远鬼神并非不尊天敬祖,而是不过分崇尚占卜和巫术。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不但有山川崇拜的习俗,而且还有山川祭祀、凡事都要向上天请示的习俗。在殷人的甲骨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国王想建造城邑,天帝答应了(“王封邑,帝若”)。天帝命令刮风了吗?天帝命令下雨了吗?(“帝令其风?”、“帝令其雨?”)天帝要赐给我们吃的并且保佑我们(“帝降食授又”)。可以说,殷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了天帝的干预。三代之中宗教色彩之浓,以殷代为最。殷人认为,殷王祖灵“宾于帝”,是帝与人之间的中介,故敬天必祭祖。周人继承了尊天敬祖的传统,并对它进行了人文化的改造。“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宗教祭祀仍然是礼的重心所在。礼乐文化最早的表现形式就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这是一个神祭的传统,也是上古时期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特点。

《诗》、《书》中所信仰的天,大多是充满了情感意志的主宰之天。《诗·小雅·正月》云:“天之杌我”,《信南山》云:“受天之祐”,《小宛》曰:“天命不又(祐)”;《尚书》中记载武王问事于箕子,箕子陈天地之大法,作洪范九畴,从中也可看出,无论是自然法则还是社会秩序,都是上天的安排。祭祀这种宗教信仰,为礼的各种规范秩序注入了文化价值和理想精神,体现着人们的终极关怀,培养着人们敬诚的品格,起着教化人心、稳定秩序的作用。

从西周开始,祭天的宗教祭祀活动就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如西周天子祭天分为四种形式:郊祭、封禅、报祭和明堂祭。其中以郊祭和封禅影响较大。祭天一直是王权的象征,直至清后期,民间才有祭天的权利。北京的天坛和地坛,曾经就是清王朝举行郊祭的地方。北京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原来就是明清皇家祭祖的地方。今天的民间还保存着敬天祭祖的宗教传统。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方还有敬天、祭祖的仪式。麦收以后,每家每户都要“敬天”。每年麦子割完后,农民见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敬天了吗?”他们敬天的仪式很简单。人们往往选择麦收的某一天(他们自己认为合适的一天。哪一天不重要,关键要做这件事),备上菜肴和馒头,于中午时分在自家的院中举行答谢和敬奉上天的仪式,人们把这一活动叫做“敬天”。秋收后也要举行“敬天”活动。但是,秋后的“敬天”活动在时间上很不统一,有的人家在秋收后马上举行敬天活动,也有的人家把秋后的敬天活动放到除夕晚上或年初一早上进行。在山东农村,除夕的敬天活动每家每户都要进行。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俗称小年。过小年时,人们往往要在纸上画马,然后烧掉,举行这一活动的人口中还要喋喋不休地说:“灶王爷爷上西天,再过七天来过年。”让灶王爷骑马到天上去见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的工作,民间把这一活动叫做“辞灶”,即祭祀灶王爷。“辞灶”时还要放一些枣、糖果等甜甜的东西,目的是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只说好话,报喜不报忧。上天一高兴,就会在来年降吉祥于人间。腊月二十三的“辞灶”活动,实际上也是民间敬天思想和活动的表现,因为灶王爷在这一天去天上拜见玉皇大帝,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一年来的情况。这一点和基督教似有较大的不同。对于基督信奉者来说,面对上帝的忏悔是必须的,尤其是当自己做了不妥和错误的事情时,而中国民间的辞灶活动则希望灶王爷把自己一年中做的不妥和错误的事情隐瞒下来,不去报告给上天,这大概也算是两种宗教观念之间的一种不同吧!

祭天如此,祭祖亦如是。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中国的宗祠或称宗庙、祠堂是宗族供奉先祖的地方。宗祠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称的牌位)、进行祭祀的场所,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中国的宗祠文化已在马来西亚生根。当今在马来西亚,寻根问祖、缅怀祖先、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风气日渐兴盛,宗祠成为加强海外华人华侨联谊宗亲、巩固友谊的重要场所。目前海外宗祠也与过去旧的宗祠有了变化和不同。由宗祠牵头举办的“义学”有着勃勃生机。许多宗族都在祠堂中设有小型的初级学校,聘请老师讲课,规模比普通的小学小,收费极其低甚至免费,办学经费由族产收入开支,教学质量也不错,使许多家境不宽裕的华裔子弟有机会上学,所以又称义学。除宗祠外,中国人的祭祖活动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墓祭、家祭。中国人把某人逝世的那一天称为某人的“祭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他的子孙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俗称“上坟”。此外,每年的清明节、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春节前夕,都要举行祭祖活动。每家遇到结婚等喜庆大事时,也要祭祖,把喜事禀告祖先。许多家庭在接连遇到不幸时也要祭祖,祈求祖先保佑自己。

总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东西是最神圣、最重要的:一个是上天,一个是祖宗。上天不能违,祖宗不能违。正如《礼记·郊特牲》所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返始也。”报本返始,不忘其初,始终保持对生命本源的敬意。

但是,我们想指出的是,以“天”、“祖”观念为核心的宗教在中国始终是以朴素的形式存在着,也就是说,它始终没有成为真正意义的宗教。原因是什么呢?若仅仅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

看,或许就出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的身上。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宗教观念的颠覆

千百年来,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客观上起了精神支柱的作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思想信仰的核心内容。但是,作为宗教的儒家文化却有先天的不足和局限,为什么这样说?儒家文化既讲人,又讲神,但它在本质上所倡导的是一种与神道对立的人道的观念和人道精神,其基本性质是人文的、世俗的和非宗教的。不能讳言,儒家文化中也存在较多的宗教观念,但遗憾的是,这些宗教观念并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这是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宗教观念的发展具有二重性。在孔子思想中,既有对天命、鬼神祭祀的肯定,又有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张扬,这种“二重性”既是对殷商时期宗教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其思想的新开展。孔子秉承三代以来的思想传统,既讲天,又讲人。孔子讲主宰或命运之天的次数很多。譬如,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天何言哉?四时生焉,百物生焉!”(《阳货》)《论语·雍也》载,孔子去见南子,南子声誉不好,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予所否也,天厌之!天厌之!”假如我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论语·述而》载,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上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桓魅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对于祭祀之仪,孔子也予以肯定。如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祭祀礼仪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鬼神是存在的,“吾不与(去)祭,如不祭。”我若是不能亲自参加祭祀,是不请别人代替的。又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这是献媚。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孔子儒学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他既承认鬼神的存在,却又自始至终对鬼神保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楚昭王病重,拒绝祭神,孔子赞美他“知大道”。(《左传·哀公六年》)子路曾经问孔子如何服侍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在这里,孔子又强调现实的事情,而不谈死后的事情。对天和鬼神不否认,而又强调人的生的问题,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在孔子思想中,神和人这两个东西并不是半斤和八两的关系。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孔子最为关心的是现实的人和人生,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要求君子要进德修业,追求道德自觉。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坚持讲仁(人),而不讲神。《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宋代大儒谢良佐对这句话的解释可以说是颇得孔子思想之真意,他说:“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这就是说神是存在的,但与人相比,孔子显然更关注后者,语人而不语神;死也是难免的,但与生相比,圣人更关注生。因此,孔子虽然也仰望信仰的蓝天,其思维的触角也时常驰骋在理想的天国,但是,相比而言,他更为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生,他脚踏的是现实的土地,所倡导和高扬的是人的主体意识,他要在此岸世界,而不是彼岸世界中寻找人类精神的家园和自我心灵的安顿处。因此,孔子是一个既仁且智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大教主。孔子是人而不是神。

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学说关注社会和人生,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精神传统,决定了它既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同宗教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儒学和宗教千百年来一直是一对冤家,既互相渗透,又互相对立,两者之间始终保持着适度的张力,但始终难以实现一种实质性的融和或互相替代。这是儒学不能成为宗教的关键原因。

三、利玛窦人华宣教对中国宗教观念的影响

利玛窦是第一位来中国传教的天主教士。他致力于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经典,利用儒家学说阐释基督福音,试图使基督教更易于让中国人接受。利玛窦“确信基督教和儒学之间存在着并行不悖之处,特别是早期孔子教诲中对至高存有的崇敬和高尚道德的劝勉,更与基督教多有相近之处。”在利玛窦看来,儒学不但和基督教并行不悖,而且“还可以为基督教填补空白”,儒家还是基督教“潜在的同盟军和皈依者”。正如利玛窦在其著名的《天主实义》中所说的:“儒家经典的表达方式虽然原始,但暗合了神和来世生活等基督教的观念。”

在利玛窦看来,儒学与基督教完全有可能相互吸纳与互补,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是否允许皈依的基督徒继续敬拜祖先以及孔子的亡灵,这类礼仪是人神化的象征还是仅仅是崇敬的象征?这样的发问最终导引了一场“礼仪之争”,问题集中在中国传统的“祭祖祀天”是否具有宗教性上。以戴德生为代表的大多数基督教徒把中国的祭祖一事看作是异教行为,他们认为,除了耶和华外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崇拜。但是,基督教的这一观念很难为中国的信徒所接受。像花之安等十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教士,在祭祖问题上则持守中立的态度。大多数中国本土的基督教信徒则认为,祭祖乃“报本追远之大礼”,乃“先王之法”,不祭祖则“有违三纲五常”,甚至沦丧“中国之文教”。在他们的心目中,祭祖压根不是什么迷信及偶像崇拜的行为,而是道德伦理的体现。还有一部分中国基督信徒在承认敬天祭祖的前提下,认为中国的祭礼有其优美的精神,并能够体现孝亲之道,遗憾的是现今流行的祭祀,已经严重扭曲了这些“本义”,成为“俗祀”,沦丧了昔日良善的精神。因此,惟有上帝才是真正的祖宗,也只有皈依基督教,方能体现真正的孝亲之道。

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国本土基督教信徒是把古代祭礼看作是本质上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相冲突的具有伦理及宗教性的双重意义的行为。甚至一部分人意识到,只有基督精神才能拯救日趋沦丧的孝亲之道,这就使他们能够在信仰上接受基督上帝,在行动上可以践行儒家的“仁义”和“礼仪”。当时的康熙皇帝也认为,尊孔是尊他为师,而不是奉他为神;祖宗牌位仅仅表示子孙的孝心与忠心而不是崇拜。因此,敬天祭祖和信仰上帝并不矛盾。然而,中国上层和大众对上帝和天祖观念的认同,利玛窦对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和儒家文化的宽容态度,并没有得到所有传教士的理解和认可。罗马教廷依然认为,中国的祭祖礼仪传统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这与基督教的信仰是格格不入的。最终还是颁布了禁止教徒“敬孔”、“祭祖”等事的禁令文告。传教士内部观念的冲突以及罗马教廷对礼仪之争的干涉,最终伤害了基督教的宣教事业,又加上朝廷的倾轧使得情况进一步复杂化,随后出现的宗教迫害,结束了中国传教活动的黄金时代,到1800年,以往所有的宣教收获和进展都丧失殆尽。

我们想说明的是,这场论争的主旨并非是基督教教义与儒家文化的内容是否能够互补的问题,可以说,基督教所具有的人世精神和儒学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处恰恰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文意识和“博施”“济众”精神。这场论争的焦点在于,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和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敬天祭祖的信仰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基督教的上帝崇拜和儒家敬天祭祖崇拜的相遇,可以说是东西方两种不同信仰的相遇。尽管本土的基督信徒,甚至康熙皇帝自己都没有意识

到中国传统的敬天祭祖的礼仪所具有的宗教意味,很明显的例子是:康熙皇帝一方面对基督教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对上天和祖宗表现出了巨大的忠诚,积极致力于敬天祭祖活动。据于本源先生《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一书统计,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亲自参加祭天活动八十三次;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亲自参加祭天活动一百零八次。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最终形成的数字。而每一次的祭拜活动,他们又都表现得至诚之至,并非只是为了达到“神道设教”目的而例行公事。以康熙皇帝为例。《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收集康熙皇帝所作的诗文以及重要批示(谕旨),在题为《谕礼部》的批示中,许多都专门针对祭拜问题,强调祭拜必须虔诚。

历史事实亦证明,“自基督教在近代扣敲中国大门伊始,祭祖问题一直困扰着华人教会,成为中国基督教历史中绵延甚久又极具争议的课题。即使在20世纪末,在台湾、香港、新马等地的华人社群中,祖先崇拜的影响仍未随社会的西化而消退。在中国大陆,虽然经过30多年反封建主义及破除四旧的冲击,但祖先崇拜的活动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空间而蓬勃再生。勿庸置疑,祭祖问题仍将是中国教会必须认真处理的灸手课题。”

可以说,虽然利玛窦宣教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基督教的信仰和一些观念籍此进入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成为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和思想行为的一部分,也正是基督教的传人,才使我们意识到中国人自古以来所信仰的敬天祭祖的传统是一种宗教传统。在这一意义上说,利玛窦来华宣教又是成功的。从另一方面看,任何外来宗教和文化如果想要进入中国,就必须审慎地对待儒家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人精神信仰系统中的两个重要观念——“天”和“祖”。

四、中国传统的敬天祭祖观念在当代的发展

敬天和祭祖是中国人宗教信仰系统中两个重要内容。一般说来,“天”的地位要高于“祖”,但是,由于“天”所担负的责任太大,它要护佑天下人,而“祖”只需护佑自己的子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祖”的情感自然要比“天”亲近得多。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祖”在中国人宗教信仰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祭祖活动越来越多,相对说来,敬天活动越来越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祖宗崇拜遮蔽、甚至压倒了中国人对“天”的信仰和追求,使得宗教意识的产生在国人这里变得极其困难。这种情况在当代中国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民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祭祖的宗祠,但很少能够找到敬天活动的场所。近年来,我们曾对中国大陆地区宗教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浙江省温州市进行了调研。以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为重点,通过考察这里宗教、祭祖活动,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敬天祭祖活动在这一地区表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和特点。

一是祭祖内容的变化。

宗祠本是祭祖敬宗的场所,祭拜的对象理应是自己的先祖。但是,在浙江温州的宗祠中不但供奉着本族的先祖,而且还供奉了后代或同辈中的有德、有功者。如,在陈氏宗祠中供奉了“日臻无疆”的巨大匾额,上写:“祝陈志俊先生荣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在蔡陈纪念堂醒目的位置,悬挂着刻有本族留美、留德博士以及考取国内的博士、硕士裔孙名单的巨幅大匾,儒桥头宗祠“科举及第”:恭贺林福坚考取中国科学院博士匾。这些被供奉的人是社会的佼佼者。这就使今日的宗祠看起来更像老少同堂,人人皆宜。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任设计师的陈仁琪,也在陈氏宗祠中占据着显赫的位置,有楹联与其功绩相配:“神州宇航,名蜚欧美,以报份榆,耀祖光宗。”在族人看来,这些有德有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领受了祖上恩泽。

在宗祠中以悬挂匾额或者用楹联的形式记载他们的业绩,这种形式不仅确立了先祖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而且还加强了后辈人祭祖敬宗的意识,更能达到“追根溯源不忘列祖列宗,教育子孙不忘养育之恩”的目的。因此,有所成就的同辈或晚辈进入宗祠,成为祭祀的对象,对于祭祖敬宗这一古老的宗教意识和观念来说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此种宗教形式更加凸显了宗祠所具有的教化意义。

二是宗祠功能的多元化。

宗教的发展是和时代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时代的宗教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总是越来越多地被添加进了时代的内容。就宗祠来说,它的基本功能是祭祖,但当我们进入许多祠堂里时,我们耳边听到的是唱戏的声音,看到的是这里架起的羽毛球场地上的年轻人运动的身影。当我们造访仙居陈氏宗祠时,宗祠的门口醒目地悬挂在着“仙居乡老人文化活动中心”,让我们以为自己进入了娱乐活动中心。宗祠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祭祀祖宗,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在宗祠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老人协会、文化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场所、爱国教育基地等等,这些东西与宗祠建在一起,使宗祠自身的功能呈现多元化趋势,处处体现了时代气息。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传统的敬天祭祖活动在今天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特点呢?为什么会越来越加进了现时代的内容呢?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宗教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和它的时代、实践相结合。宗教发挥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程度。当代祭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就其实质来说,是中国传统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适应时代要求的结果。因为历史和实践发展到哪里,人的认识就会发展到哪里,人的宗教观念也相应地发展到哪里。

最后,我们还想回答在文章的开头所提出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国人的敬天祭祖思想和活动能不能发展成为宗教?我们的回答是:很难。因为“天”和“祖”的确是中国人宗教信仰系统中的核心观念,但是,以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儒学同样是中国人精神信仰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和敬天祭祖思想是一对分不开的“冤家”。一方面,儒家思想是在敬天祭祖的基础上产生的,儒家从来没有抛弃天、祖观念,但是,另一方面,天、祖观念从来也没有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仁”是孔子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人文思想和理性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儒家所倡导。因此,在一个以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为基本特征和追求的儒学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要想使宗教得到全面和完善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一个敬天、祭祖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要把宗教从人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系统中驱除出去,同样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研究中国的宗教问题,以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儒学和以“天”、“祖”崇拜为核心的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我们必须予以认真对待的问题。

(责任编辑:于 光)

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乃至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与当今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德法治国、开拓创新等时代主旋律一脉相承。开掘并宏扬这些文化传统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谐;价值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被称之为“显学”。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取得了“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的某些合理成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和谐意识与和谐社会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体现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并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荣,不同以相辅相成。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对事物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和谐社会,“和谐”应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前提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其基础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平衡的生态环境。可以说,今天的和谐社会是对儒家和谐意识的继承和发扬。

二、人本意识与以人为本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承认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儒家强调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主张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立己”、“达己”为前提。还说“仁者爱人”,所谓“爱人”,就是尊重人,同情人,把人当人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是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这些时代命题无疑也是对儒家人本意识的继承和深化。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

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也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孔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困苦,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困苦,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所以当现实的困苦缠绕个人与众生之际,当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之时,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承担责任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 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承担苦困的责任感二者共同构成了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

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的传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四、道德意识与德法同构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道德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道德还是人们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 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学人荀子把“隆礼重法”看成治国的根本,倡导“礼仪”与“法度”并举,“教化”与“刑罚”兼施,这对今天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有着深刻的启迪。

五、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没有一个能

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大多强调身体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易传》亦云:“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去效仿天地运行的刚健风格,去直面现实,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会,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要求人们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奋发进取,依靠主体的力量,通过主体的实践,完善自我,改进社会。

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这种种优良传统在今天显然并没有过时,仍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要做勇于实践的时代先锋。

结论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乃至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与当今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德法治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时代主旋律一脉相承。与其说是传统文化契合了时代特点,不如说是时代发展借鉴了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说,开掘并宏扬这些文化传统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唱响时代主旋律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向春玲,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6):39-43

[2]李旭,中国圣贤人生丛书-孔子—执着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3]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洪丕谟,论语[M],现代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管曙光,四书五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6]白本松,简明中国文学史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7]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体育是实现国家安定和民族振兴的有效路径,是大众畅谈不辍的娱乐内容。体育既有主流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用;又有大众文化商业、娱乐、通俗和媒介依赖的共性。体育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

关键词:主流文化 大众文化 正能量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文化强国梦指明了方向。十七届六中全会,我国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八大胡锦涛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在十八大之后召开的首次体育文化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有独特作用,体育工作者要推广体育文化价值,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趁势而上,促进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工业社会以来,现代体育的狂飙突进,带来了全球性的体育盛典一现代奥运会和各种体育单项赛事,带来了密如天网的体育传媒,也形成了席卷环球的体育文化。体育不仅成为国家和官方实现国家团结和民族振兴的有效路径,更成为芸芸大众茶余饭后,畅谈不辍的娱乐内容。不论体育文化的定位和身份如何,其声势浩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常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现代体育的文化身份应如何定位和构建,需有一番理性探索。

1、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

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都属于文化的不同形态。文化的分类、归纳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厘清与总集。

(1)关于文化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克洛依伯和克勒克洪1963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的文化概念进行了梳理,根据基本主题进行归类,得出文化的九种基本类别。包括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对文化的总结,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所著的《文化的起源》对文化进行了综合阐述。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泰勒的文化概念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说明,文化几乎成为人类经验的总和。文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本文根据文化的服务对象和策源主体不同,主要论述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体育在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定位。因民间文化、精英文化等文化类别与主流和大众文化相比,影响较小、易于区分,本文不做论述。

(2)主流文化(或称主旋律文化)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学。儒家文化异军突起的代价是,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文化,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民国以来,受世界思潮的影响,开展了颠覆孔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科玄论战,自由、民主和科学、法制的思想渐启民智,但最终,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新中国探索前行,文化进程几经波折,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不可辨驳的主流文化。从政治学角度讲,“主流文化”是政府意志,是国家行为。主流文化关注政权稳定、社会安康和民生福祉,主流文化通过国家喉舌、主要媒介渠道,弘扬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理念。在国家意识形态指导下,主流文化由政府推动和主导,意在凝聚国家意志,形成民族共识并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主流文化是占主要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是脱胎于物质基础、经济基调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而主流文化和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联系。

(3)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其欣赏消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需要批量生产的,注重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大众文化通常以电视、电影、音乐、报刊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大众文化”是20世纪开始逐渐兴起的文化大观,对大众文化的理性分析,先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有伯明翰中心的文化理解和大众快感理论,又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文化唯物主义的雷蒙·威廉斯给大众文化做出评论,他认为,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的,它仍然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刻意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所喜爱,而这一点,在许多方面,当然也是与在先的两个意义重叠的。大众文化的出现,搅动了过往的、传承千年的文化格局。威廉斯认为,大众文化经常是替代了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但它亦有种很重要的现代意识。

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转型而成长,它的发展壮大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大众文化现已成为与政府主流文化和学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重要文化形态。有人对大众文化的崛起耿耿于怀,认定它的商业和娱乐特征会造成固定化的消费模式,从而把文化和大众一并推向平庸。也有人认为大众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总之,它不容忽视的从社会文明力量的反面走向正面,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进步,而非倒退。学界对大众文化的反思和审视成为显学,不论漠视不屑,还是极力吹捧,都不能阻碍大众文化如火如荼的勃然兴起。尽管大众文化以大众意趣为马首是瞻,以经济利益为目标所指,不以理论家的理性批判为转移。但理论家不敢小觑“满目疮痍”的文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他们也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屈尊与大众为伍,研究大众文化巨大的影响力,试图把大众文化放入理论视野,在理性的构架中,给大众文化出谋划策,为上蹦下跳的大众文化带上枷链。体育作为倡导公平竞争、积极拼搏的文化活动洋溢着正能量,是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宠儿,体育文化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主流文化又是大众文化。

2、体育文化是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鼓风机,是高压云团。因为主流文化反映的是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所以主流文化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生活的进步,正因为主流文化的利害关系重大,国家对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十分重视,不失时机的以鼓风机和高压云团的形象,引领、推动社会的文化方向与趋势。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是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借助胡锦涛对文化功用的说法,体育也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流文化中的生力军,可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2.1 体育文化引领风尚

体育和音乐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国际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和五光十色体育文化的熏染,让国人通过体育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风气之先,看到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之后,严谨的法规制度和拼搏竞争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通过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和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姚明、刘翔、李娜、冯珊珊等赛场上的披金戴银,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也借助体育平台,彰显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人说“体育是现代社会的宗教”。这种说法充分说明了体育在社会、文化、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与影视、音乐、书籍、杂志、报刊出版和网络的密切结合,在媒介中成为无处不在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对人、人的身体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关怀与触动,激发了人类原始的情感和崇高的情怀,这种情感和情怀的表达与舒张,让体育文化进发活力,打破民族、国家、性别和等级的界限,体育文化得以全球共鸣、世界同轨,开创和引领风尚。

2.2 体育文化教育人民

体育是教育学科。德、智、体是教育的三大基石,体育三分天下取其一。早在先秦,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文武皆备的人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必须开始于人的身体”,亚里士多德说“教育包括四个部分一读和写,体操,音乐和绘画。”毛主席曾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号召青年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国家健康工作。体育是人社会化过程的有效抓手,体育倡导公平竞争,友爱理解,是教育青年的最佳手段之一。

2.3 体育文化服务社会

体育能强身健体,能娱乐身心,能使民众健康少病,延年长寿。体育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利于社会民众的医疗保健,有利于减轻社会的福利负担,有利于社会情绪的缓解和发泄。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而体育是人满足基本生存、安全需求之后,向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转变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2.4 体育文化推动发展

体育文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体育产业被誉为没有浓烟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能极大的带动经济发展。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业、运动场馆设施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中介传媒业等体育产业内容蕴藏着巨大商机。体育产业与文化、艺术、旅游、信息、器材生产等关联产业的交叉越来越密集。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能极大的带动就业,拉动投资和刺激消费。我国《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继续保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曾说,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可从四方面理解。首先,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和其他文化形态相伴而生、同步而行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而且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体育实现新发展。第三,体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推动作用。第四,体育自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时代越发展,体育就越受各国各地区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体育来了解、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

刘鹏的体育文化价值论调与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同宗同源,符合体育文化在主流文化、在主旋律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体育文化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风向标。大众文化的标示作用不是指明方向,而是顺从最强、最大的风的流动,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但多数人并不代表真理,所以大众文化的从众性也有着天然的缺陷。大众文化具有的特点,体育文化也紧随其后,与大众文化共享之。

(1)商业利益化: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阿多诺尖锐地指出,在以利润为取向的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贬称)中,(音乐)创作者主要关心的已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而是上座率和经济收益,他们一味迎合顾主的需要,成了消费者的奴隶。哈贝马斯说“文化工业为了俯就公众,首先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文化商品的内容,从心理上增强各个阶层民众的获取能力;其次,降低产品的价格,使公众在经济上有条件消费。”体育文化也有迎合大众需求、降低产品价格的商品性。体育文化面对的受众十分普及,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学步幼儿都有健身娱乐和竞赛观赏等文化消费需求,我国体育人口的总比率接近20%,总体人口规模巨大。体育文化产品的价格与一般的文化商品大致相同,观看体育传播内容、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和购买体育用品的消费随着体育产业的壮大而实现规模效应,价格更加亲民。

(2)通俗平民化: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大众文化不是整个历史中一个阶级或集团的文化。它今天几乎是所有人的文化,昨天几乎是无人的文化;由于生产,市场和社会变化,它完全是一种新的现象,不能归结为量的变化或与永久性范畴等同。”体育消费的文化门槛低,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和理论,人类通过肢体的活动而实现文化的共通。体育文化的通俗性让体育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奥运会成为国际盛会,奥委会成员国比联合国成员国还要多,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在全球的流行都是体育文化通俗性的有力注解。

(3)娱乐流行化:大众文化追求所有人同时的快感,是娱乐至上的始作俑者。作为时尚文化,难免有忽起忽落的变化。大众文化的英文“Popular Culture”从字面理解就是流行的或民众的文化。威廉斯在《出版业和大众文化》中指出大众一词有三层意义:第一是“为民众”;第二是反抗权威的大众欣赏趣味:犯罪、丑闻、罗曼史和体育。第三是依赖市场。大众文化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文化内容丰富、项目众多,随着重大赛事和体育明星的兴衰交替而波澜起伏。因为现代体育文化的兴起,各种有影响力的赛事接连不断,足球世界杯与奥运会之间相隔两年,洲际比赛、国家比赛年年不断,单项比赛的联赛赛程紧凑,体育文化的流行性保持时间较长,体育文化始终保持着焦点的地位。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提出:“快感总是意味着一无所思,意味着忘却痛苦,即便是身在痛苦之中。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筹莫展的。它是逃脱。但并非人所说的,它是逃脱苦难的现实,而是逃脱最后留存的一点反抗思想。娱乐许诺给人的自由,就是逃脱思想和否定。”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满足人们的快感,而精英文化的特质是满足人们的美感。大众文化削平了审美空间,把审美变成单纯的消费,将复杂的审美过程简化为感官的刺激反应。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中认为,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许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吮手指”的地步。

体育文化在娱乐化和世俗化的驱动下,也表现出了骚动不安的喧嚣与扭曲。为了追求娱乐效果,体育文化在体育新闻传播中也动用了博取大众欢心的各种手段,体育文化的娱乐性表现为色情化、暴力化、假新闻,以及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肆意炒作和广告泛滥等几大类。尽管对体育文化的娱乐化饱有诟病,但总体来说,体育文化的娱乐性主要以休闲放松、健康文明为主调。

(4)媒介依赖化: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阿多诺把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就是将文化看做商品的工业化生产。文化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再生产环节中,媒介和媒介人员的参与贯穿始终,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机械化复制离不开传媒的参与。从各种媒体中大时段、大篇幅、大容量的体育内容可见体育和传媒的深度合作。现代体育的崛起更是伴随着信息传播的技术革新,奥运会能成为举世瞩目的盛典,有赖于电视卫星转播技术的成熟。可以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不会有影响力巨大的世界性的体育赛事,更不会有席卷全球的体育文化。因之,体育文化是大众文化。

4、体育文化定位: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共享的正能量

体育文化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明显提升,民族崛起指日可待。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复兴,也包括文化复兴、精神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确的精神理念,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而体育是主流与大众共享的文化正能量。

4.1 内容正规

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共享体育的健康文明,体育在各个文化形态中持有健康向上的形象,作为文化传播的内容是正轨、正当的。体育文化有一定的规则、制度、裁决,因为体育的规范性、标准性,现代体育世界共有、共享,不论是主流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遵循体育固有的规律和章法。

4.2 精神正道

体育雅俗共赏,是民众的精神食粮之一。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精神理念,可以引领民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体育弘扬社会公平、正义,凝聚国家民族力量,在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彰显精神正道。

4.3 收益正数

体育的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体育的社会正效益显而易见,经济、社会收益为正数,国家、民族、家庭、个人收益为正数。在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中积极充实、优化、整合体育文化,是民众受惠、社会收益的利国利民的好事。

4.4 明星正面

实现文化强国梦,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体育领域的英模人物责任重大,为国家、民族而拼搏进取的体育明星、金牌运动员和体育界优秀人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阳光正面,有良好的形象、健康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是青少年和大众效仿的榜样。

鲁迅《文化偏至论》中倡导中国文化发展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使“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而体育正是外可与世界同轨、内可凝聚民族精神,使国人自觉自强,个性发张的文化形式。这样的正能量让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动力强劲、扬帆远航。

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的审美境界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人们日益渴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这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既传承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也对古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创新。本文就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继承;创新策略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而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决定城市园林景观是否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一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只有将所有的方面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呈现出一份绝妙的佳作。

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出一份完美的,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它更重要的目的,除了观赏性之外,还要具有休闲及娱乐的作用。所以,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出人性化。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所具有的发挥空间很大。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高超的设计技巧来展示出园林景观的自然之美以及和谐之感。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合到园林的设计中的同时,应充分吸取来自大众的灵感,才有可能设计出令民众满意和舒心的人性化园林景观。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X市某游园工程施工,一标段是由市建委投资的园林绿化工程,是X市中心城区游园绿化工程之一。本标段由三个单位工程组合而成,分别为:X市****工程、平顶山市****路与****路交叉口工程、检察院东侧绿化工程,总面积3200平方米。工程采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目前场内外道路已通,施工用水电已通,具备开工条件。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给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且加速了自然环境的恶化,打破生态平衡,甚至影响生物链的发展。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正在不断挤压和占用原已狭小的空间环境,生存在此处的人们逐渐发现原本追求与享受的生活正在受到威胁:空气质量不再清新,道路绿化带逐渐被加宽的柏油路取代。城市快速的发展,人们忽视了园林景观的重要性,付出了改造自然的高昂代价。

由于我们国内现代景观设计的起步较晚,大多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只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档次,而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要,很多情况下并不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忽视了软景和硬景的配置比例和改善生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以及低成本化控制。只是一味地满足于房地产商将楼盘尽快的销售、将小区尽快的交楼的要求,当楼盘一但售完,当初吸引客户购买楼房的精美展示区园林即刻拆除,改为廉价、劣质、粗糙的景观设计搭配。

当前,美化城市园林景观、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环保、美观的人居环境成为人们生活在城市的渴望和追求。城市公共空间、市政道路、居住区品质的目标也在不断的提升,都开始逐渐重视自身园林景观建设、重视设计园林景观带来的附加值、重视园林景观应该跟上时代步伐、重视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

(1)传承古典园林的思维方式

中国园林为何能在世界园林建造中处于首位,那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是一种表现形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一种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理想审美境界。园林设计者通过借助园林这一对象,使其赋予景象生命力,这样观赏者在游览过程中,会根据看到的景物产生联想、有所感悟,感悟到园林景象所蕴藏的某种情感和观念,甚至可以让观赏者可以直接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或理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园林景观审美的愉悦。我们只有找到了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思维,才能找到打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钥匙。

(2)传承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源来自自然,又超于自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过于粗糙的人工雕凿和修饰。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思想是“天人合一”,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历史。“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国外生态学研究者称之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从而使得人与自然、大地和谐相处,在和谐相处的同时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进而来取得安宁与繁荣的一种艺术”。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应秉承古典园林的思想精髓,将山、水、木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把自然界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把人们的精神需求落实到实处,从而做到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既可以得到休息又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

四、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策略

(1)超前的可持续设计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和现存的主要危机不同,东西方国家的住宅模式不同,其住区的生态化方式也就不同,加上气候的差别也使得各地区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有所不同。因此,居住区所采取的可持续措施也不尽相同。可根据当前城市化发展出现的问题考虑运用现代先进生态技术、节能减排、生态平衡等诸多方法,当然我们也绝不能盲目照搬,跟着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单方面的追求生态效益,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态实用价值。

例如:为了追求景观的环境效益速成,很多居住区大量运用草坪。据研究,草坪的生态效益是同样面积乔灌草群落的1/4,其养护成本是一般乔灌木的3-5倍。此外绿化树种的搭配以及与建筑场地的关系等都直接影响环境的生态效果。

(2)体现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

新城市园林居住空间的景观建设不应是空间形态的简单模仿,而应从中国的历史源泉和文化传统中找到创新点,也就是要先考虑住宅区规划的历史连续性原则,强调继承文脉、挖掘地方性的传统建筑艺术形象,注重现状。

比如利用尚有地域风格或建筑造型元素进行简化和提炼,或是材质转换、图形符号的提取等手法,并结合气候特点和地方性材料来表达地区色彩,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以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3)园林植物

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木、灌木等植物,利用其形体、线条以及色彩等,创造出美丽的景观,供给人们观赏,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不同的是,植物造景具有生命特征,这也是植物造景的魅力所在,因此植物造景应考虑到许多的因素,如植物预期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植物栽植地、气候以及干扰等。在植物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根据植物造景原理,使植物能够搭配得足够美观,形成天际线和林缘线、疏林和密林优美的园林景观。

对园林植物进行恰当的配置设计,能够使生硬的建筑变得柔和,使建筑物更加的艺术化,同时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自然,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外形和弯曲的枝干,与建筑物的直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大弱化了建筑物直线的生硬。

园林景观中丰富多样的植物色彩,还可以调和建筑物的色彩,将浅色的建筑物和深色的植物进行相互调和和衬托,能够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由于园林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使建筑物不再单调。

另外,园林植物还具有划分建筑物空间的作用,能够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高大植物可以遮蔽一些废弃物,爬山虎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等。

为了保证植物景观不受到破坏,能够一直供给人们观赏,就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随着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未来植物造景不仅包括生态上和文化上的含义,还会包含更多更深更广的含义,促进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4)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能

丰富的空间想象,人所未见的创意是景观设计作品能否打动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可通过平时积累的知识和阅历将零散的生活印象和设计片段通过组合在一起,进行移植改造,并想象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融入待定的创作情境。

运用实境和虚境的相互转化和融合的原理对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使景观设计主体在设计创作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达到意与境谐,让设计作品所表现出的空灵、飞动、含蓄等能得到美的感染,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73-6675.

[2]曾巧如,廖漫云.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2,20:82-83.

[3]矫克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S1:388-391.

[4]程双红.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意[J].广东园林,2013,02:26-30.

[5]冯晖武,涂娟娟,杨崑.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2009,06:219-221.

[6]范小舰.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J].中外建筑,2011,05:64-65.

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当今经济是全球经济,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企业内部机制的优劣。企业文化是优化企业内部机制的关键。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企业文化正处于建设阶段或者刚刚建成。我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各自的基因缺陷。因而在实行企业文化管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取长补短,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重感情、重人情的一面,克服原则性不强的不足,引进西方管理标准化、透明化等等高效率的优势,但不要全盘西化,以避免水土不服。对如何具体实施企业文化管理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实施

1 企业文化管理是当今企业面临的必答课题

1.1 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传入中国并被各界所关注。由于海尔公司把令人瞩目的业绩提升归结为“文化先行”和“理念先行”,使企业文化的概念开始被接受和传播。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内容大体分为:①劳动文化(主体是劳动者);②生产文化(主体是管理人员);③经营文化(主体是决策层)。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

1.2 企业文化管理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仔细研究当今世界比较知名企业的发展就会发现,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兴衰荣辱,越来越取决于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是成功企业共同的特点。社会发展,从最早的“人治”,到后来的“法治”,即通过打造制度平台和制定章法来管理企业,今天已进入“文治”的时代。“文治”是通过文化治理企业,靠文化来影响、带动、激励公司员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打拼。

今天的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立命安身的根本依托,是知识和能力,这里的能力是综合竞争实力,是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集合体,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具备上述几种能力所必备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智力、技术、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没有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企业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不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持续发展会成大问题,这些企业的未来必然是被挤出市场,这些企业灰飞烟灭,也就为期不远了。

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始于企业文化建设,但较之于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要具体,要实际得多。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不仅仅是停留于提一些口号,建一些标语牌,订几条规章,搞几台晚会,穿统一的制服,宣传自己的商标等等等等表面文章之上。表面文章轰轰烈烈,短期就能看到效果。而企业文化管理是要提高员工的素质,执行企业准则,维护企业信誉,以优秀的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品牌,赢得企业的地位,树立和提升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这是实实在在而又必须长期不懈努力才会有成效的事情。

2 我国目前企业文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民营企业文化的主要问题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完全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文化,其根源就在于一些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初期时,国内的供需关系造就了企业家的成功,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发迹是依赖于当时供需关系的颠倒和经济秩序的无序,再一个主观因素就是胆子大,当时的游戏规则是只要胆子大就可以挖上一桶金。但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成功,也让民营企业家由自信走上了自负的道路。所以,民营企业的文化软肋在当今环境下暴露无疑。民营企业的“罚款文化”就是民营企业典型的一种文化,罚款的依据就是凭老板的一句话,根本谈不上法制,很多民营企业还没有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更不用说文化管理了。

家族式管理是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管理的又一个主要问题。民营企业许多都是家族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时候,会牵涉到清退一部分家族成员的情况,这些家族成员也可能会是一起打天下的亲人。他们现在不再适合在你的企业里再呆下去了,可是能说辞退就辞退吗?随着企业发展,他们不适应原来的岗位了,能说解雇就解雇吗?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使企业文化管理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网中。

2.2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的主要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观点根深蒂固,这就使企业文化管理徒有其名。企业存在的最根本目的是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必需追求最大的利润,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而党团工作是以政治工作目标为中心,这两者的根本目标不同。如果一个企业将政治思想工作列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去,将政府提倡的某些政策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那这种企业文化在本质内容上就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它不可能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也就不可能成为指导企业的行为方式的精神准则。我们看到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口号不外乎就是如下内容“团结、奋进、创新、向上、务实、以人为本”,好像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这种千篇一律的口号式理念,没有企业的个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企业文化是不可能让员工达成共识的。更不用说用文化来影响、带动、激励公司员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打拼。

2.3 用钱买来的速成企业文化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当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企业文化是那些所谓的企业文化咨询大师“忽悠”出来的,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美丽外壳。很多人对企业文化本来就觉得玄而又玄,偏偏一些企业文化咨询大师们又拿一些玄而又玄的所谓的文化指数来忽悠大家,弄出了企业文化测量尺度、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等量化的指标。但是,用这些量化指标测评出来的结果与企业的现状差距往往很大,这些东西实在是害人不浅。他们把简单的文化非要复杂化,搞一堆数据,又是文化经度、又是文化纬度以至于文化函数。把企业忽悠蒙了,而文化咨询“大师”们则偷偷地回家数钱去了。可怜的企业家们回家只是把东西小心的供奉着,企业依然依照旧模式运行。他们不懂,企业文化的根要深深扎在企业本身的泥土之中,要靠企业的将帅们带领自己的员工在激烈的市场打拼中,一点点培植,把先进的理念,企业的信仰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

3 企业文化管理要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取长补短

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既要吸收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又不能全盘西化;既要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优势,又不能把“家天下”的基因带入企业文化管理之中。

3.1 西方文化管理的特点

西方文化管理的特点是强调办事之规矩,重“事”而不重“人”。管人就像管理机器,注重做事的效率和效益,着力研究事物演化的规律,强调做事的规范、规章、规则和流程,善于将流程制式化、格式化、标准化、一体化、透明化,西方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特别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但是,西方管理过分强调效率,过分强调专业化过分看重财务表现,过分强调优胜劣汰。他们忽视人的价值,忽视工作和生活的意义的做法,在我们这个重血缘重亲情重感情的国家里,与我国的国情有很大冲突。

3.2 东方文化管理的特点

东方管理的重心是“人”,尤其重视人际关系,重人情和人伦。祖先造字时,企业的“企”字就是“人”“止”,意思是要留住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说出了管理企业的根本。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受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影响,东方管理文化往往看重浓郁的血缘、亲缘、族缘、地缘、信缘、业缘和物缘,管理中通常以宗族亲戚、邻里乡亲、同行同道、战友同学等关系为纽带。由于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协调,就容易把事情做好。

但是,“家天下”的基因很自然地就会带入企业文化之中。在做事方面“灵活性”有余却“原则性”不足,因人设岗,因人而异,很多情况下做事的标准不是唯实、唯真,而是唯上、唯权威,缺乏对规则的敬畏和严肃性,有时甚至按“潜规则”行事。这种不讲原则的习惯,必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

3.3 东西结合取长补短

在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一切照搬。正如郭沫若说的,吃狗肉是为了长人肉,而不是为了长狗肉。现代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它是可以学习,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却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把西方的所谓先进管理制度全盘照搬,生搬硬套,结果势必导致水土不服。

在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也要去其糟粕,代之以西方优秀的机制。在这一点上,西方人的原则性很值得学习。总统的子女照样失业,公司的掌门人不一定是企业所有者的亲人,但一定选最有能力的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 对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见解

把西方的先进管理制度引进来,再把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揉进去,形成操作性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是我们可取的做法。

4.1 施仁政

作为管理者,要牢记: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力是个矢量。靠什么来凝聚员工使之形成最大合力?重要的是员工与企业的共享程度。这个共享的程度就是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我们的劳动合同就好比结婚证,仅仅是双方关系合法的证明。而双方能够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则需要双方的感情和结合后的共同生活目标来维持,凝聚力来自于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共享程度。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那就是要尊重人们的合理需要并适当满足它。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懂得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更要认真研究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和承诺;不仅要营造一个使每一个员工都努力工作的环境,而且要想一想,对员工承担了什么?不仅要培养员工对企业接纳和忠诚,更要研究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给予了员工什么?因为我们的管理就是服务,每一级管理者都是做服务的,为员工、为同事做服务,无论职务高低,只是岗位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员工在我们企业是第一位的,我们注重的不仅是员工的物质需求,更多关注的还是员工的精神和感受,我们就是要让员工感到尊重和重视,让员工感到家的温暖,让员工的能力和技能有所提高。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4.2 树义旗

作为管理者,用什么价值标准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尽管经营企业,就要考虑盈利,但是要“君子之财、取之有道,”坚决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甚至不择手段的惟利是图。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确立“义利合一”的办企业方针,这才是企业制胜的策略。现代企业经营者把“义以生利”的思想转化成一种经营理念,在管理企业的活动中,用企业的形象占有市场,就是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

4.3 礼客户

作为管理者,怎么样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赢得更多的机会?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创下品牌。也就是产品和服务都讲究人性化。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经营观,一个独到的为消费者设想的见解,一个温情的微笑,无不展现出非凡的魅力。企业形象并不是空中楼阁,企业形象建立在员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上,员工代表企业,员工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企业的形象。礼貌待客、文明经商应是企业每位员工的责任,企业员工言谈谦和可亲,举止端庄,仪表整洁,饱满的精神风貌是赢得消费者的法宝。“礼”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祖宗留下来的“和气生财”也就这个道理。

4.4 用人才

作为管理者,怎么样才能使企业占据领先优势?用一句流行的话作答“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我们的企业在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开创名牌事业,增强综合实力,就必须发挥人才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尤其是迫切需要一批能开拓创新、善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和实干家。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力量。可见,在一切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本,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智力和人才是现代企业腾飞的动力源泉,是赢得胜利的锐利武器。

4.5 誉天下

作为管理者,自己的企业靠什么开拓市场和巩固市场?塑造品牌,树立信誉。企业经营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是否赢得顾客的信誉。我们就是要向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信誉最有效的方式。现在,“顾客就是上帝”已成为企业的座右铭。得罪了“上帝”,失去了“上帝”,那等于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使广大消费者的眼光精益求精,日益挑剔,消费者的地位日趋显赫,稍有不慎,潜在的顾客便失去。良好的信誉已成为企业开拓并巩固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神秘砝码,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誉天下就必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丁继亮.现代股份制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

[2]叶生.思维决定一切——企业文化篇[M].石家庄: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2006.

[3]张云初,曹东林,王清.新企业文化运动[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

[4]郑维东.营造企业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0.

[5]赵伯平.中国企业的病根子[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

家具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结晶,在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儒家和谐思想应用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文化整合中,从儒家和谐思想的角度分析事务所合并后文化整合的动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事务所文化整合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儒家和谐思想; 传统文化;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文化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6年以来,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多个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的政策措施,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指导下,众多会计师事务所走上了合并的道路。一些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扩大了事务所规模、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有一些事务所在合并后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使原有的审计服务质量有所下降。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当中会出现诸多问题,特别是合并后质量参差不齐。事务所合并质量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事务所合并后各方资源的整合情况不同造成的。事务所合并后不仅要重视有形资源的整合,而且要重视无形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事务所文化的建设。

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整合离不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儒家和谐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人和、和而不同以及中和等思想,都对事务所的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显然,将儒家和谐思想应用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整合过程中,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事务所文化,是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整合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儒家和谐思想的事务所文化整合动因分析

(一)应对文化冲突

和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思想,通常解释为存在差异的事物也可以和谐相处。和而不同,首先,要承认彼此的差异,这是和谐相处的前提;其次,在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共同之处,做到求同存异。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以上文化形态或文化因素在接触过程中,由于相互间的差异导致的不可融合的状态[ 1 ]。由于事务所在合并前都各自拥有独特的事务所文化,这些文化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一旦合并,这些差异会尤为突显,导致文化冲突加剧。事务所合并后的文化冲突有:(1)因提供产品或服务不同产生的物质文化冲突;(2)因工作人员在学习、工作过程中的行为不同产生的文化冲突;(3)因原有管理制度不同形成的制度文化冲突;(4)因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不同形成的精神文化冲突[ 2 ]。只有承认存在文化差异,寻找文化可融之处,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文化整合,会计师事务所才能较好地应对文化冲突,在合并后取得成功。

(二)推动文化创新

儒家思想中的“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等思想,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精神的思想源泉。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具有时代性,在一个时代是先进的文化,在另一个时代可能就是落后的文化。一个优秀的事务所文化,如果拒绝学习其他事务所文化的长处,不愿意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事务所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在事务所合并的过程中主动吸收对方文化中的优秀特质,摒弃原有的过时文化。事务所只有进行文化整合,不断创新自己的文化,才能在新时期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事务所。

三、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

(一)领导者行为因素

事务所文化主要由其历届领导者创立、更新和维护,体现了一个事务所的精神风貌。领导者的自身行为、价值观和经营哲学是事务所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事务所文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事务所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的事务所文化不再适应事务所的发展需要,这时就需要领导者发挥作用,制定有效的有利于事务所发展的新文化。领导者对合并后事务所文化整合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文化整合能否顺利完成。

(二)员工行为因素

虽然事务所文化主要由领导者创立、更新和维护,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单方面就可以完成文化整合工作。员工是事务所经营活动的主要参与人,是事务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贡献者。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团队观念和价值观念,构成了事务所文化的一部分。事务所文化是否能发挥其指导、凝聚以及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员工对事务所文化的认同程度。事务所文化只有被其员工接受并喜爱,才能成为真正的竞争力。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会对文化整合工作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三)文化特质因素

事务所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可融性。差异性导致事务所在合并整合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文化冲突,但是文化冲突不一定只会带来消极影响,积极的有利于经营发展的文化冲突,可以促进文化整合的进行。文化的可融性使得事务所合并后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取长补短,促进事务所的文化变革。事务所的文化整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合并各方文化的差异程度、文化的适应能力、文化类型的匹配程度等,这些文化特质因素都会影响事务所的文化整合。

(四)模式选择因素

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主要由合并方式、文化宽容度、文化整合成本等因素决定。除了这几个主要因素外,被合并方对于文化整合的特殊需求也应该受到重视,否则可能导致合并后的文化不被接受,直接影响事务所的凝聚力。我国事务所的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注入式和新设式两种,由于文化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对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要慎重。

1.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

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通常是指在吸收合并方式下,合并方将其原有文化全部保留,被合并方放弃自己的文化全盘接受合并方文化的整合模式。这种文化整合模式一般对合并方的文化宽容度要求不高,文化整合成本也较低,整合速度相对较快。对于被合并方而言,原有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不再适用,需要更长时间来熟悉并接受外来文化,这应该是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此种模式可能导致剧烈的文化冲突,使文化整合陷入较高的风险之中。

2.新设式文化整合模式

新设式文化整合模式通常是指在新设合并方式下,合并各方通过分析、比较原有文化,保留优秀文化、放弃过时文化、创建全新文化的整合模式。这种模式下文化整合相对复杂,对合并各方的文化宽容度要求较高,文化整合成本也较高。此种模式下,需要双方文化都进行相应的调整,文化整合的周期会很长。在理论上,此种模式较为理想,它使合并双方保持平等地位,被合并事务所员工较易接受,从而减少了文化整合的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整合过程复杂、速度缓慢、效果不明显等。

四、基于儒家和谐思想的事务所文化整合策略

(一)选贤与能,成立文化整合领导小组

儒家和谐思想一贯主张“选贤与能”,选拔任用有贤德和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孔子主张“任人唯贤”、“举贤才”,他认为只有举用正直的、有才能的人,百姓才会信任并且服从于统治阶级。孟子主张“进贤”,他认为贤才必须要经过考察,考察后确认是贤才才可任用。荀子认为“贤能不待次而举”,主张选拔人才不可有门第之见,只要是贤能者,即使是庶人子孙也可举用。以上观点说明儒家和谐思想早已认识到选拔合格人才的重要性,“选贤与能”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事务所合并后应“选贤与能”,成立文化整合小组。小组成员应具备的素质如下:(1)具有一定的合并整合经验;(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3)了解合并双方的原有文化,不存在文化成见;(4)具备文化整合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文化整合领导小组的工作有:(1)搜集合并各方的文化信息;(2)查找文化差异;(3)制定文化整合方案;(4)监督并实施文化整合策略。“选贤与能”不仅能使文化整合工作迅速、顺利的进行,也使得事务所员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

(二)以人为本,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儒家思想中的“人本”观念,主张在管理活动中一切从人出发,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人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有尊重人的需求,满足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害处,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 3 ]。可见,要重视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化整合不是领导者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个人决策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能保证决策质量、没有时间约束等。在事务所文化整合过程中要适时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以人为本”考虑员工对于文化整合的愿望和要求,听取员工对文化整合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与员工的随时沟通,不仅要让员工全面了解文化整合的流程,还要让员工知晓文化整合对其自身的具体要求,实现全员参与、监督文化整合工作的施行,使每个员工积极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4 ]。员工一旦体会到自己在文化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维护文化整合工作,并以主人翁的标准来严格约束自己,这样不仅减少了文化整合工作的阻力,还为文化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多可能。如果员工能真正理解文化变革的重要性,就会对事务所的文化整合工作充满期待,对新合并事务所的未来充满信心。

(三)执经达权,合理选用文化整合模式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张“执经达权”,意思是说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坚持管理中那些永恒不变的原则,而且要知晓变化的道理,强调管理活动要根据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做到适其时、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适其时”是指做事不能只坚持原则,不通达事理,要适应时间、地点、具体的条件,不能生搬硬套。“取其中”是指要学习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中庸”思想,在管理中要坚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还要善于打破常规。“得其宜”是指人或物都能得到合理的安置,“宜”是恰当、合理的意思,儒家思想中“得其宜”就是要符合“仁”与“义”。关于“合其道”在儒家哲学用语中,道具有方法、技艺、规律、事理、学说、道德等多种含义,“合其道”也就是指管理活动要合乎情理。

选择什么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是事务所合并后进行文化整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事务所将会面对的文化冲突类型,进而决定了事务所合并整合是否成功。从以往事务所文化整合的经验看,注入式是事务所合并后使用最多的模式。注入式模式的运用特别讲究技巧,选择此种模式一般意味着要承受较高的风险。在运用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时,要避免将合并事务所的文化强行灌输给被合并事务所,这样容易激起被合并事务所员工的逆反心理,影响文化整合的效果。因此,在事务所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上,要遵循“执经达权”中的四个原则,切忌生搬硬套。

(四)讲信修睦,塑造优秀的事务所文化

儒家和谐思想推祟“讲信修睦”,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要讲究信用,谋求和睦。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治国讲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为提升事务所文化的竞争力,在事务所合并后要重视优秀文化的建设,既要注意保留合并前各方文化的精华,又要积极吸收其他事务所文化的有益成分,塑造一种既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能持续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事务所文化。儒家和谐思想中的“讲信修睦”思想,符合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诚信要求。由于审计人员的工作性质特殊,诚信、客观、公正是其必须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营利性质的组织,有些会计师事务所过分注重经济利益,这会增加会计师的违规概率。事务所在合并后的文化建设中,要加强诚信文化教育,树立终身诚信的理念,形成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钟洁.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与融合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3):125.

[2] 陈龙.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与整合探索[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6):65-68.

[3] 杨海军.如何煮熟“管理夹生饭”[J].企业文化,2015(4):37-38.

[4] 范思萌,王栋梁.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资源整合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8):253.

上一篇:行政行为认识论文范文下一篇:车外观工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