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8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探讨和设计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最后的考核评价,以期达到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任务 会计信息系统 翻转课堂

一、引言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管、会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上普遍采用“老师演示,学生模拟操作”的模式,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未将学生放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

任務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外实现在线教学,而将“作业”带入课堂,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首先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学习,根据自己的节奏观看视频讲解,而不必担心跟不上教学节奏。其次是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性,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

本文将阐述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还不够凸显

传统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某主流的ERP软件操作流程,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来验证操作一遍,只是学会这个软件的菜单及操作,对流程、原理等知识缺乏了解,很可能出现换一个软件就不会使用的情况。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只是照搬照抄,而且学生遇到问题往往首先是想着寻求教师的帮助而不是独立寻找办法解决,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谈创新能力。此外,在传统教学中,课上时间除了教师的演示,就是学生埋头完成自己的作业内容,学生合作的机会较少。而当前很多单体企业都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使用ERP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集团企业更是采用财务共享处理模式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学生在传统课堂中缺乏这种团队合作的机会,导致其进入工作岗位,不能马上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脱离用人企业实际需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会计信息系统只开一学期,课时在48—64学时之间,由于课时的不足,传统教学大多只讲财务模块的知识及应用,而对供应链模块不做介绍。但是从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很多企业在实施ERP软件时都要使用供应链模块,这部分知识是不可或缺。另外从ERP的发展现状来看,它不仅涵盖了总账、报表、应收应付、固定资产、工资等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软件部分,而且涵盖了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等业务,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而只涉及财务的教学内容显然与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学方法陈旧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演示案例,学生验证练习,一次课下来,教师演示占去了一半时间,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多,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内容也较少,而且只是被动学习,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传统的教学中还会出现教师很流畅地演示完,学生当时能看明白,但事后练习时不知道如何在电脑上进行操作。为此,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让教师从重复繁琐的知识讲解中解脱出来,将学生放置于实验学习系统的中心位置,让实验课的时间得到解放,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在不断的练习与思考中完成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和效果。

三、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主要内容是ERP软件的操作,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将教学软件操作过程通过录屏的方式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外自觉地盯着电脑屏幕学习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此还需要改良。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学生在强烈的任务驱动下,会积极地学习在线视频等学习资源,从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取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能力,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的质量。下面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来进行具体说明。

(一)课前设计:自主性学习

1.课前教学资源的设计。课前教学资源设计包括微视频、PPT等资源设计,这些都要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碎片化其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与之对应的知识树结构。教师对碎片化后的知识点进行录制相关的操作视频、PPT课件等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一定要有微的特点,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展开自主学习。另外,针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微视频不能像传统视频教师出现在屏幕中讲解某个流程,而是要以操作视频的形式展现,授课教师不在画面中出现,屏幕变为软件操作界面,这样操作过程更明晰。

2.任务单的设计。任务单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构建“技能树”结构将之前知识体系碎片进行系统化。只有知识系统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既要考虑尽可能多覆盖知识点,贴近企业实务,还要难易适中,有一定的拓展性。这样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地学习教学资源并搜索相关知识点,把散乱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任务单的设计中还要注重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课前学习流程设计。课前学生要求独立观看课件或微视频,根据任务单要求,分组讨论制作流程图及职责分工描述表。在此过程有疑问的地方学生记好笔记,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课中设计:强化式学

学生课程中的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对课前学习内容的验证实训,另一个是对验证实训内容的演示说明。具体根据课程内容进度安排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完成验证实训,然后安排某次课程进行演示说明。

在验证实训中,小组成员要按事先设定的岗位分工和流程图,互相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如遇到问题可互相讨论得到解决办法。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于教师,但教师注意指导过程中不要直接告诉结果,而注意要以引导为主。

在小组演示中,各小组首先汇报业务处理流程设计,然后演示软件操作流程,其他小组成员指出其问题并进行打分。教师点评各小组实验情况,回答学生问题,并为其打分,最后各小组成绩由学生平均打分和教师打分综合得出。

(三)课后设计:反思性学习

每次演示任务完成后,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实验报告,并完成思考题。实验报告格式如表1所示。

(四)考核评价

翻转课堂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按需学习,实现了个性化的分层次教学,因此需要构建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1.考核方式多元化。期末可以采取无纸化教考系统进行考试,同时更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可以采取在线学习平台来统计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定期在平台上发布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过程性评价。

2.考核角度多元化。改变传统教师单一评分的方式为软件自动评分、学生互相评分和教师评分相互结合的方式,不仅仅考核学生對ERP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而且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全方面地评价学生,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宝贵的课堂时间得以真正的“解放”。同时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实训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问题进入课堂,在教师引导的课堂活动中、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诚然,翻转课堂效果取决于学生自律性、微视频制作质量好坏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转课堂是当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适应时代改革需要的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将其与我国实际教育情况相融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齐励,康乐.“翻转课堂”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1):126-127.

[2]聂秀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实训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1):54-57.

[3]陈文芳.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税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5,(05):123-125.

[4]曹文芳.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师,2015,(04):67-68.

[5]丁玫.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成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25-127.

[6]刘红霞,黄倩.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08):58-61.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借鉴,运用文献分析法,首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基本环节做以梳理,然后结合其核心理念和在国内外推行的情况,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 必要性分析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共享优质的教学视频,让学习者自主地学习,实现了新课改理念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学习行为,及时与学生沟通,快速地进行教学反馈,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维持起有效的学习行为。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突出的优势。它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教育者给予学习者更多的学习自由,把知识传授过程的重点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的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三个环节:

1.1 课前深入学习环节

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使用教师预先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准备好的教学视频,把全部的教学内容都在上课之前自主地完成学习,在学生学习完每小结内容之后,都会有一套相关的测试题,学生只有把所有的测试题都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网络平台都会自动记录,计入课程考核的平时成绩,对学生回答错误的每一道题,系统也会自动采集反映给教师,使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2 课堂互动交流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互动交流环节,教师把网络信息平台上记录的学生回答错误次数比较多的试题和学生把自己在课前视频学习阶段记录下来的问题一起在课堂上提出来,由全班同学集体讨论解决。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并把与这些测试题相关的知识点做以讲解和强调,课堂实际上成为了给学生集中解决疑难问题的场所。

1.3 课后复习巩固环节

教学视频学习和疑难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根据学生视频学习和上课参与讨论的情况,给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主要给其进行一些能力拔高的训练,布置一些知识拓展性的作业;而对于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则根据他们知识欠缺的情况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弥补先前学习的不足,进一步巩固知识。

2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又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死板僵化,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有学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创造能力,就要改革现有的班级授课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②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正迫切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2.1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将教学环节落到实处。传统教学模式之下虽然有课前预习环节,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偷懒,省略了这个环节,只是等待教师上课讲授知识,下课之后也不复习,教师对此也不得而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只有在课前认真学习了课程的内容之后,上课时才可以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的解决。如果学生没有把预习和复习工作落到实处,老师也会轻易发现,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因此,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真正落到了实处。

(2)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张“先学后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利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视频等学习材料,在课前首先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课堂上主要是师生之间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或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在课上解决问题或者形成解决问题的示范性的思路或方法,这样来引导学生自主地理解疑难的知识点。③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知识,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学生学业评价精确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往往单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网络学习和课堂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而且,学生每看完一个短小的教学视频,紧接着就会有一组相关的测试题,学生只有把所有的测试题都回答正确,才可以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④这与在传统的学业水平测试下,只要求学生及格的水平相比,对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4)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精选优秀的教师,把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录制成为十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广泛共享。克服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由一个教师担任一门课程所有内容的教学而不考虑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的问题,真正可以让学生始终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场起源于美国的慕课⑤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推动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在美国,有如表1⑥所示15所学校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专家的实验结论认为,凡是试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校,教育质量都提高了一倍。其中,克林顿戴尔高中在实施翻转课堂一年后,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165名新生中,只有19%的英语不及格,而原来一直在50%以上;数学课上也看到了类似的结果,不及格率从44%降至13%;科学和社会研究的不及格率也下降了。曾经,这所底特律的郊区学校是本区声誉最差的学校之一,现在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在我国,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也于2013年10月份成立,成为了我国首个专门实验和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方式的基地,由它发起并组建了慕课C20高中联盟、初中联盟与小学联盟,并且积极开展相关的系列活动,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行策略。⑦学军中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C20高中联盟的首批成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至今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是物质技术手段。工业社会,使古代的个别教学制度不得不改变为近代的班级授课制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以光纤技术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网络,极大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教学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化成为可能。⑧我国21世纪的课程改革更是强调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把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在传统学习方式基础上的创新、进步和发展。它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也要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强调学生个人要自主学习,而且要注重和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都始终强调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同学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借助当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实际应用,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可以看出,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从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共识。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都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终身学习所倡导的是,使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当中,都有适合其需要的教育机会,就纵向而言,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衔接,就横向而言,是正规教育、在职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在经济飞速增长、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知识增长和传播的速度也不像上一个世纪那样缓慢,知识总量的增长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成为以前的很多倍,大众接受教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就个人一生整体所接受的教育而言,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或传统的学习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一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教师而言则更是如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仅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更新知识,而且还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师范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其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3 总结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对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担任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职责更是任重而道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是很好地契合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意义,但在推行的具体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使之渐臻完善,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注释

①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9-50.

② 齐平.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路径研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9.

③ 赵兴龙.翻转课堂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04:65.

④ 嵇成中.萨尔曼?可汗:视频重塑教育[J].未来教育家,2013.1.6:44-45.

⑤ 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⑥ 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7:9-10.

⑦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慕课C20高中联盟、初中联盟与小学联盟成员学校[EB/OL] http://www.c20.org.cn/,2013-10-23.

⑧ 潘懋元,吴岩.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A].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84-285.

⑨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edu. 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 _760603_3.shtml, 2012-05-06.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自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以来,我国较多高校已引入CDIO教育理念。为了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预定目标,文章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首次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个平台、三个阶段、三个步骤。结合本科生的课程设计,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并通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认知度、灵活度有较高的评价,与传统模式相比更喜欢这种模式。同时还提出了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科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DIO;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从2000年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以来,我国较多高校已引入CDIO教育理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2016年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其中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就围绕CDIO,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达到预定目标。工科学生重在实践,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中,而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有必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恰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

一、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起源

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Jon Bergman和Aaron Sams[1-2]开始尝试录制微视频,最初的目的是将微视频放到网络上,以便一些缺课或者课堂上没有消化知识点的学生随时学习观看。但是后来不断的改进,演变成在课下自主观看视频学习,课上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进行答疑,也是目前翻转课堂的主要形式。

我国的翻转课堂是从2012年才开始引进的,首先在中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了一些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之后,国内教学学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发展了研究论文,同时也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试验。

2.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翻转课堂的引入,有如下优势: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接受传统课堂填鸭式教育,教师也不再是将知识从书本转移的搬运工,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情境,来激发兴趣点;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结合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主动搜寻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能够更快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疑惑;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会自行形成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共享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这是一个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但是,翻转课堂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挑战:①对学生的挑战。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只需听着就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课前熟悉、课后讨论的习惯。而翻转课堂的实施,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在课下完全不自学,课上就提不出疑点,导致学习不到应有的知识。因此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是一个挑战。②对教师的挑战。翻转课堂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教师,因为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课程需要,教师还需要录制微视频,教师需要提前组织好所讲内容,在几分钟内清楚地讲解课程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这就对教师掌握课程的重难点程度提出了挑战。③对学校的挑战。翻转课堂近几年引入中国,还是试验阶段,并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普及。有些老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模式,这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挑战。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对于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一个工科生应有的工程设计能力起着很大作用。最初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带着学生在一个固定教室,连续几天完成这个设计,同时所有学生做的是一个题目。最终学生交上来的报告,全部都是一模一样,这样的教学结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失败的。一方面,课堂上很多时间学生都在了解课程设计的题目和熟悉画图软件,教师没有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教学效率低;另一方面,学生都做一个题目,很多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等着其他学生有结果了直接借鉴,这样他们并没有掌握到应该有的知识。因此结合翻转课堂的概念和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个平台(课堂+课外+移动端)、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下)、三个步骤(探索+实践+改进),模型圖如图1。

1.课前阶段

该阶段教师发放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自行熟悉设计题目和要求。并结合主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初步尝试设计,有不明白的地方在指导书上进行标记。学生提前熟悉设计内容可以减少在课堂上的预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阶段,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人数拟定出不同的合理数量的设计题目,让每组学生之间题目有共性,但又不是完全一样。同时设计内容还要紧贴主课的教学大纲,将主要设计相关知识点包含进去。因此,这个阶段教师是设计者,学生是执行者,内容的完成都在课外平台。

2.课中阶段

该阶段学生带上主课教材以及课程设计指导书,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先对课程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重点阐述,学生进而熟悉整个设计流程,尝试初步设计,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教师交流。教师将交流过程中学生存在共性的疑点进行全面讲解。这样的方式,不再是传统课堂的统一教学,能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学生的疑问,做到高效课堂。

3.课下阶段

在完成前两个阶段后,学生已经明确了设计目的,熟悉了设计内容,掌握了设计流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完成计算和画图。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进度不一样,因此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课下自行完成,不用按固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这个阶段就需要随时与教师沟通。可以建立微信群,教师在群里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还可以约一个时间视频教学,开展微课堂。

最终提交设计成果时,不再是传统的收上来根据报告给一个分数,而是要做当面汇报,教师当面提问,以便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解决学生在完成设计后的遗留问题。这样整个课程设计才是真正做到了过程管理,教师能根据平时的沟通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从而对学生的最终成果给一个客观公正的成绩。

三、“三个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1.课堂实践内容

这次翻转课堂的实验对象是大三环境专业本科生,学生18人。教学内容是为某选煤厂的动筛车间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任务包括排风罩结构形式的确定和排风量的计算、除尘器的选型、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和通风机的选型,最终成果需提交一份设计报告和相应的图纸。设计题目中给出6组不同的初始条件,以便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之间具体的计算结果和细节处都不一样。

课前阶段,学生熟悉课程指导书的内容,明确设计目的和任务,对照教材掌握各环节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复习排风罩风量计算,局部阻力计算,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课堂阶段,教师给学生梳理设计流程,强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设计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点。

课下阶段,学生自行设计计算,有问题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小组内部解决不了可以在微信群里向教师提出,教师随时进行解答。通过发送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解决途径,具有即时、便捷和高效的特点。

2.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教学效果,设计了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一共发放18份调查问卷,收回18份有效调查问卷。除此以外还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学生最终的成果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对课前阶段课前设计指导书熟悉程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反馈,发现课前发放课程设计指导书后,仅有11.11%的学生没有翻看过,且在第一节课堂上也没有携带教材。有16.67%的学生对设计指导书认真翻阅,并且试图初步设计,将不明白的地方都做好了标记。剩余72.22%的学生都对设计指导书做了通篇浏览,了解设计任务。对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上,没有学生很清楚翻转课堂,61.11%的学生表示听说过翻转课堂,但也不是很了解,其他学生对翻转课堂不太清楚。

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上,大部分学生都即时有问题,仅有11.11%学生没有提问。课下,通过打电话、微信群聊、语音聊天等多种途径咨询问题的学生占到了66.7%。由于将学生分组进行,有一些小组是派代表进行提问。

在最后集中提交成果阶段,教师采取一对一提问,从而了解每一个学生对这门设计课的掌握程度。发现在提问过程中能回答正确并且掌握了基本设计流程的学生占到了88.9%。最后成绩判断达到优秀的学生有33.3%,成绩是综合平时、设计报告和图纸给出的。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全班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提升了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其中33.3%的学生认为提高很多,这些学生并不完全是那33.3%成绩优秀的学生,66.67%的学生有提高一些。调查显示, 55.6%的学生还是很喜欢翻转课堂的,5.56%自觉性差的学生不喜欢,觉得很难,剩下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最终让学生对设计成果进行自我评定, 33.3%的学生表示满意,55.56%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仅有11.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通过对最终成绩和课前熟悉设计指导书程度调查发现,那些在课前精读的学生最终成绩都为优秀。通过最终成绩和学生自己对设计成果满意程度调查发现,那些拿到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全部都对自己设计成果满意,有一些自我要求高的学生认为还有提升空间,但是时间问题没有把设计做得更完善,因此对自己的成果表示基本满意。那些最终成绩为优秀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形式灵活、高效,提升了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結论与改进

将翻转课堂用于本科生课程设计,结合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调查问卷以及最终成绩得出以下结论:①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学生拿到设计题目后,自己研究,教师只需随时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能够自主高效的学习,避免了传统的自学遇到难点容易停滞的特点。②翻转课堂的认知度得到了提升。学生从不了解到亲身参与,再到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③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由于学生是自主寻找解决办法,对知识点的应用更具象,更深刻。④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课程设计课上更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学生能够灵活高效完成,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安排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

但是在这次教学模式的体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①调查样本数少。由于我院环境工程系一届人数少,这样样本数量少,代表性有待继续考证。因此计划持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年,来观察教学效果。②翻转课堂占据了更多平时时间。部分学生反映应该降低设计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任务进行改进,考虑学生投入的时间。③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全程不参与翻转课堂学习,也不联系教师,最后交一份报告。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关注这类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0.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3]刘传明. “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 132-137.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 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 46-51.

[6]董黎明,焦宝聪.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

[7]徐妲,钟绍春,马相春. 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5):107-112.

[8]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9]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5.

[10]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6-150.

(编辑:鲁利瑞)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翻转课堂教学就是以信息技术和协作化学习为支撑,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进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模式,它符合了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YH学院,探讨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此为YH学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也为其他院校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现实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会计专业;翻转课堂;必要性;可行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86

1 翻转课堂的基本概述

1.1 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重点知识的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看ppt、阅读电子书,还能在網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1.2 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相比于传统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实施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指导者或促进者;(3)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传授、课后消化”模式,而是一种“课前传授、课内消化”的新型模式;(4)翻转课堂的实施依托多种教学资源(书本、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库等);(5)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教学活动;(6)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理念即“以学生学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教师教为中心”。

2 会计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同时,传统单一的教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趋势。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实行“学生学、教师辅”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翻转课堂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是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性的内在要求。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特别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动手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因此,本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只是对其操作的正确性和标准性进行指导,这种教学过程的要求正好符合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

3 会计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特性的内在要求。那么,现阶段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是否可行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会计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3.1 国家政策导向层面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我国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提高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精神,教育部于2011年3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等。从中不难看出,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而翻转课堂教学正是依托信息技术,融合了信息化与个性化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符合了国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的政策要求、顺应了国家政策导向,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国家政策导向层面来看是行得通的,具有可行性。

3.2 技术保障层面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多样化加快了信息化进程、提升了信息化水平,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既对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技术方面的进步与提高也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从技术保障层面来看,也是可行的。

3.3 专业可操作性层面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都比较高。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恰恰就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专业可操作性层面来看,翻转课堂教学与专业要求相适应,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可操作的。

3.4 学生的接受度层面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否可行,不仅要从政策导向、技术保障及专业要求等层面进行分析,关键还要看这种新的模式能否被学生所接受或认可。下面就以本次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认可度分析。

3.4.1 数据来源

本次分析数据来源于对YH学院某会计班级的学生所进行的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3份,回收32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93.75%。通过对回收的3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有19位学生能够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占比例为63.33%;有7位學生不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占比例为23.33%;有4位学生对是否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无所谓态度,所占比例为13.34%。

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所示。

3.4.2 现状分析

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获知,目前YH学院某会计班级超过60%的学生对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能够接受的或认可的,只有极少数学生还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但总体上,在会计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接受度层面上分析来看还是可行的。

4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能会被广泛应用,而作为信息化技术发展产物的新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趋势下,从实际出发,立足于YH学院,分别从国家政策导向、技术保障、专业要求以及学生的认可度等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会计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发祥.大学翻转课堂中学生学生学习投入研究——以《有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张瑞瑞.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以A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3]李燕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4]梁晶.中职学校《基础会计》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邢台现代职业学校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5]张伟.近五年(2012-2016)高校翻转课堂研究的分析与反思——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实际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本文就探讨在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成人学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重点知识,提高全国网络统考的过关率的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 计算机应用基础 开放教育

电大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多样化、终身化、网络化的开放式教育的重形式,为社会在职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其更加灵活、便捷的形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何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发展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探索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电大系统已有的微课程资源、慕课资源和现在国际国内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出了适合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学习习惯的,比较人性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试着降低在职学员工学矛盾,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的目的。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顾名词义跟老师白天课堂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传统课堂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国内也有其他学者译为“颠倒课堂 ”)。最早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1]。他们对传统课堂进行了颠覆性尝试,起初他们只是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目的是为耽误上课的学生补课[2]。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 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 )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3]。

二、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及要求

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所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基础课(即必修课)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4 门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理论性特点(因为最终考核是无纸化考试,由40%的单选理论测试部分和60%实际操作测试部分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涵盖了计算机基本应用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基础知识、Win7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Word2010 文字编辑、Excel2010 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电子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 的应用、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九部分内容,其中Win7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Word 文字编辑、Excel 电子表格、PowerPoint 电子演示文稿、Internet 的应用,不仅涵盖大量的知识型内容,更重要的是操作型内容也集中在这部分,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将是教师讲解的重中之重,剩余的三部分大多只是知识型内容为主。

三、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电大开放教育学员来说:

1.电大开放教育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适当的安排了相应的课程集中辅导,但学员的工学矛盾使得大部分学员没办法保证参与每次的课程集中辅导,而我们采用适合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学习特点的翻转课堂模式也就是基于翻转课堂的集中辅导模式,可以解决大部分学员的工学矛盾,提高课程辅导效率。

2.课程集中辅导相关资源提前给出,由于翻转课堂的特殊性,任课老师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站导学教师用户或班级微信群、QQ群会提前给出课程的各类学习资源,比如开放的相关课程微视频、慕课网站地址,PPT课件内容、课程一体化教学大纲等。

3.因为电大开放教育大部分学员是在职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很多学员不能够每次都参加课程的集中辅导的特殊性学习行为,而翻转课堂弥补了这个缺失,学员在家或任何链接网络的地点使用多媒体设备浏览和获取他想要的资源,达到了个人学习的目的,开放教育学员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老师对概念性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讲解,可以通过在家观看任课老师指定的电大系统微视频课程相关资源来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

四、结束语

综上, 翻转课堂自身的特点能够充分地弥补在电大开放教育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网络混合教学的不足,既能充分地提高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吸引开放教育学员的注意力,最终达到提升开放教育学员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集中辅导过程中,要使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在电大远程教育中应用, 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将两者有效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Sams, Aar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242nd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Chemical-Society (ACS). AUG 28-SEP 01,2011.

[2]張跃国,张渝江 . 透视“翻转课堂”[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3]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4)46.

[4] 谢志恒. 电大远程教育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 读与写杂,2017(6) 64.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翻转课堂,是当前最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各个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效果较为突出。因而,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也逐渐提高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逐渐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本文主要针对翻转课堂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度研究,以有效提高电子商务教学的综合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 电子商务教学 应用

一、概述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最早源于美国。在美国的一所高中,两名化学教师由于苦恼没有多余的时间为缺课的学生补习功课,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并将这些教学视频发布到校内的公共网站内,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可以反复收看,来达到学习与复习的目的。长此以往,这两名教师发现不单单是缺课的学生在观看教师所制作的教学视频,那些没有缺课的学生也在课前通过教学视频来进行学习。在该学期结束后,他们发现班级集体的成绩都有所提升。这就表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更加应当合理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突破,让学生能够高效掌握更多的電子商务知识。

二、电子商务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

1.具体的应用过程

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的电子商务概论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通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进行该课程教学前,在校内公共的网站内提前发布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要求与任务,将相关的微课程教学视频、教学PPT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同时,设置与该课程内容相关联的问题,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准备。在设置这些问题时,要注意紧扣该课程的主旨内容及难点,让学生能够依据相应的问题,来观看教师所提前录制的教学微视频,更为快速地把握住该课程内容的整体脉络,实现自主性的学习、思考与解答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当进行教学角色的转换,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重要的引导者。翻转课堂的电子商务教学并不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而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主去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知识,同时依据教师所指引的思路,更好地把握电子商务知识点的结构。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电子商务知识点,可以采取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来活跃电子商务课堂教学的气氛,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质。再通过多媒体网络的灵活运用,把复杂化的电子商务知识点变得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较难的电子商务知识点,从而有效提高电子商务教学的质量。

在电子商务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电子商务课堂学习的汇报总结。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将课堂所学习到的电子商务知识进行合理整合。而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并能够及时发现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教学,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提高电子商务的整体教学质量。

2.应用效果分析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教学,不但有效提高了电子商务教学的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仅能够在课前通过微课教学视频实现自主的学习,在电子商务课堂教学中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跃了电子商务课堂教学的气氛,课后还能够参与小组的学习汇报总结,对所学习到的电子商务知识进行汇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优化了整体的教学结构,实现了层次化的教学,还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以兴趣为导向,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小结

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性的学习。因而,将翻转课堂运用到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中,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创新。

上一篇:我的奇思妙想范文下一篇:个性化服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