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范文

2023-09-21

钢筋混凝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结构;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梁柱节点的连接设计方法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梁柱结点既是梁与梁交叉的受力结点也是梁与柱连接的受力结点,这个结点既是钢框架结构中的受力枢纽也是钢框架结构中的传力枢纽。梁柱节点在传统上一般采用螺栓锁紧、焊接、螺焊混合等连接方法。

1 概述

钢框架结构在重量、韧性、安装周期、规模化生产、操作简易便捷等方面都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而且使用寿命也要长出许多,并且由于钢结构的坚固性与构件连接的多种选择性使得整座建筑的抗震性能与美观性方面都得到了加强。正是由于上述的这些优点,钢框架结构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梁柱节点是钢结构框设计之中的一个留给设计人员的最难抉择的关键点,几乎每一位设计师在处理这个关键部位时都会深思熟虑一番,因为梁柱节点是钢框架结构工程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钢结构框梁柱节点可以采用的连接方式为下述几种:

1.1 刚性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获得最高的强度与刚度;

1.2 铰接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柔性;

1.3 半刚性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所获得的刚性与柔性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工程专家们仍然在继续着对梁柱节点连接设计的研究与探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好的连接方法,更快速的施工方式都将随着新的创意、新的材料的出现而出现。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来看,无论是工业建、构筑物还是商业建筑物,抑或是民用建筑都越来越多的开始倾向于采用钢结构的半刚性连接,具体选择何种结构这是由其综合评估方面的考量所决定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半刚性接的方式可以大大加快施工进程,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省去了焊接的操作,铰接的连接方式也提高了构件标准化的进程。工商业建筑的刚性连接是考虑到所受的荷载较大。

2 各种连接形式特点

上述的三种连接方式各有其特点,但是这些连接形式最终还要归结为下述的连接方法:

2.1 普通螺栓及高强度螺栓连接

2.1.1 普通螺栓

钢结构连接用的螺栓共分为 10 余个等级,分别为 3.6、4.

6、4.8、5.

6、6.8、8.

8、9.8、10.

9、12.9 等级。等级在 8.8 级及以上的螺栓称为高强度螺栓,因为其制造材质为低碳合金钢或者是经过热处理过的中碳钢。在钢结构梁柱连接中较少使用 8.8 级以下的普通螺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高强度螺栓以保证关键连接部位的安全可靠。

2.1.2 高强度螺栓

1)高强度螺栓种类。性能等级在 8.8 至 12.9 之间的高强度螺栓连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常用于 10.9 级及以上强度中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另一种是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在使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时经常会出现施工人员安反垫圈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垫圈不但起不到紧固的作用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松扣的作用了,正确的安装是有倒角侧朝向螺头。2)抗剪连接螺栓。在钢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连接中,高强度螺栓因其动力荷载的承受力、摩擦承压抗剪与耐疲劳等优良特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性能的特性不同可划分为下述两种:a.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摩擦型的高强度螺栓是依靠其预拉力以提高梁柱之间的压力以对抗梁柱之间的分离的拉力产生的滑移。摩擦型的高强度螺栓承受剪力时,只是以其摩擦力对抗滑移。在实际的测试实验过程中,摩擦型高强高螺栓要求其抗滑移系数必须大于或等于其设计值。b.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是依靠其侧壁的压应力抵抗来自梁柱的剪力。承压型高强度螺栓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最大不同就是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允许剪力超过其摩擦力,当剪力超过其摩擦力致使接接件之间产生了滑移以后,螺栓杆与孔壁相接触,这时候承压型的特性就显现出来,螺栓与杆身的抗剪就是其区别于摩擦型的最大特点。

2.2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与焊缝形成的混合连接这种连接应注意以下几点:

1)焊缝的破坏强度高于高强螺栓连接的抗滑极限强度,其比值宜控制在 1~3 之间;2) 不能用于需要验算疲劳的连接中;3)其施工顺序,应根据板件的厚度,施焊时能否采取反变形措施等具体条件分析决定,一般采用先栓后焊的方式,此时高强度螺栓的强度应计及焊接影响,作一定的折减;当采用先焊后栓且板间又不夹紧时,宜采用大直径螺栓,并需将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4)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可以和侧角焊缝共同作用。在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连接中,则不能用这种连接,施工时一般采用先栓后焊的程序,并在设计中考虑温度影响将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予以适当折减;5)能共同工作的混合连接,其总承载力可按不同连接方式承载力的总和考虑。

2.3 全焊型连接

全焊型连接时疲劳敏感,焊接结构的低温冷脆问题比较突出,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对结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除因受力复杂,接头刚度大或施焊不便的安装接头不宜采用焊接外,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中。

全焊型梁柱连接的优点及施工时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全焊型梁柱连接的滞回性能好于栓焊型混合连接,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全焊型梁柱连接中,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合适厚度的节点板。节点板太强,不仅浪费材料,也不能充分利用节点域的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相反节点板太弱的梁柱连接虽然能发展相当大的塑性变形,但由于梁翼缘难以形成塑性,也限制了节点的耗能能力。同时,节点域的塑性转动过大会增加框架的水平位移,对框架的整体受力不利。在这种连接中,梁上、下盖板边缘加工后与柱采用对接焊缝连接,盖板与梁的连接采用角焊缝,梁腹板与柱连接通过钢板或角钢而连在一起,钢板或角钢与梁腹板采用角焊缝连接,钢板或角钢与柱采用对接焊缝连接。在施工时应保证对接焊缝的质量,对接焊缝必须焊透,梁上、下翼缘、盖板与柱对接焊缝的质量对梁柱刚性连接的滞回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焊缝与柱翼缘的连接面应注意除油除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3 刚性连接的种类欧美及我国广泛采用的梁柱刚性连接又可分为三类

3.1 梁端与柱的连接全部采用焊接连接。

3.2 梁翼缘与柱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梁腹板与柱的连接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3.3 梁端与柱的连接采用普通形连接件的高强螺栓连接。

4 提高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措施

地震区的刚性连接节点设计要满足多遇地震下弹性状态的承载力要求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状态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根据钢框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按照有效控制梁上塑性铰位置的思路,采用在梁腹板进行开孔削弱的节点形式促成塑性铰的形成。

结束语

螺栓与焊接是较为常用的梁柱连接方法,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目前国外正在研究一种较为先进的类似卡榫结构与螺栓焊接融合的连接方法,这种连接方法不仅梁柱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加大更有利于力的传导,而且由于兼用了螺栓与焊接的方法使得连接更加有保障,并且还避免了传统的螺栓连接因连接处螺栓断裂、连接头断裂等出现事故的情况。即使螺栓与焊接过程都出现问题,这种卡榫结构仍然会牢牢地将梁柱连接在一起,当然了,这种结构也需要螺栓与焊接手段对其进行最终加固。

参考文献:

[1]郭猛 涂远军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优化施工设计 [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 ISTIC PKU -2007年6期

[2]郭佳齐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7期

钢筋混凝土范文第2篇

影响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地基沉降、支架系统变形、混凝土收缩、温差、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当然也有设计原因。

1.1 混凝土收缩裂缝

混凝土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假固体(指浇注过程到保养),其中尚有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还要吸收周围的水份。液固相间的胶凝体,因水份散失,体积会缩小,引起收缩裂缝:

①箱梁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小,混凝土收缩大,易产生裂缝。

②箱梁混凝土浇筑均采用泵送混凝土,由于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大,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较大,湿润养护如不及时,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物因部分失水而干缩,导致水泥混凝土

表面的干缩裂缝。

③由于温差作用,混凝土顶部温度较高、底部温度较低,顶部混凝土收缩受到下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裂缝;由于泵送混凝土时,温度较高,同时内部水化热进一步升温,而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开裂。

1.2 地基基础沉降差异产生的裂缝

①因地基持力层或桩壁土层的变化,容许承载力的差异导致早期

或晚期裂缝。

②由于基础本身施工时处理不当,处理不均匀,致使箱梁浇筑后基础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早期或晚期裂缝。 1.3 支架系统变形产生的裂缝

①由于支撑立杆(或立柱)不均匀分布,各部分刚度分布不一致,使其杆件的弹性变形不均匀,导致早期裂缝。

②支架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现浇箱梁的早期裂缝。

1.4 施工管理不善产生裂缝

①拌制混凝土时不按配合比计量,任意加水,浇筑的质量不均匀,

收缩不统一产生裂缝。

②混凝土从搅拌到浇筑的时间过长,致使大量网状不规则的裂缝

产生。

③混凝土养护差,混凝土在高温和大风的影响下,常产生早期裂缝,裂缝常发生在梁的薄弱处(据有关资料表明:周围温度高于30℃,水份蒸发很快,当风速增至11.1m/s的大风时,水份蒸

发速度快7倍)。

④有的施工处理不当,没有按规定处理就浇筑新混凝土,造成施工缝处新老结合处夹渣和裂缝。

⑤箱梁混凝土过早受力产生裂缝,由浇筑方法本身不够严密或者提早拆模或过早落架使梁过早受力,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⑥野蛮施工,用重物撞击等造成裂缝。

1.5 材料差异造成的裂缝

①使用不合格水泥出现早期不规则的短缝。

②砂、石的含泥量超过规定,不仅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使混凝土干燥时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③砂、石的级配差,有的砂粒过细,用这种材料拌制的混凝土常

造成梁侧面裂缝。

1.6 化学反应导致裂缝

①使用反应骨料或风化岩石引起裂缝。骨料中含有泥性硅物质与碱性物质相遇,则水、硅、碱反应生成膨胀的胶质,吸收水后造成局部膨胀和拉应力,则构件产生爆裂状裂缝,在潮湿的地方较

为多见。

②酸、盐类腐蚀。混凝土中含氯量超过规定后,一段时间后沿钢

筋方向产生裂缝。

③碳化收缩裂缝。空气中的CO2与水泥石中Ca(OH)2等分子相互作用生成碳酸钙(CaCO3),同时放出结合水,使混凝土体积缩小,引发细丝裂纹网。

1.7 设计原因(仅供参考)

①构件结构面积不足时,在扭曲或局部应力作用下,会导致在构

件较弱的部位产生裂缝。

②钢筋含筋量过大或保护层太小,会引起沿钢筋纵向方向的裂

缝。

2 预防措施

2.1 施工管理不善产生的裂缝和混凝土收缩

①搅拌混凝土要先做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控制用水量,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一致。

②采用高效减水剂,在满足混凝土坍落度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

及含水量。

③浇筑混凝土时,前、后方配合好,设专人负责,随拌随用。

④混凝土浇筑好后要进行二次抹平压实,以消除沉缩裂缝。

⑤浇筑好的混凝土箱梁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洒水,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一般不小于7天,必要时采用养护液喷洒或用塑料膜覆盖封闭,防止水分蒸发,以利于混凝土的养护。

⑥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预留和处理施工缝,并尽量缩短施工缝上下两部分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差,以减少由于两部分不同量收缩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1.2MP后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弱混凝土层,用水冲洗干净,且不积水,浇筑前,宜先铺一层水泥浆,将混凝土捣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⑦混凝土浇筑程序要充分论证,避免已初凝的混凝土过早受力造

成裂缝。

⑧在暑期昼夜温差较大,混凝土浇筑安排尽量避开高温阶段。

⑨在暑期使用砂、石料尽量遮阳、洒水等措施降低拌和时的温度。

⑩严格控制拆模和落架时间,避免使梁过早受力。并严禁在拆除

底模的梁上堆放重物。

2.2 地基沉降和支架原因产生的裂缝

①支架的地基要处理均匀,并对下卧层的不良土层进行处理。

②支架设计时应尽量分布均匀,其杆件的刚度应尽量保持一致。并进行预压,设计合理的预拱度。 2.3 材料质量差异引起的裂缝

①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对其抽样试验,以满足其抗压、抗折强度及安定性要求。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水泥,不应

使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

②砂必须选用材质坚硬、干净的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级配、强度均要满足规范要求,并要严格控制含泥量。

2.4 化学反应导致的裂缝

①尽量不用碱集料反应性骨料。

②冬季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含氯量。

③提高外露部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压实抹光

工序。

3 裂缝的处理

本文介绍两种裂缝处理方法,一般来讲对混凝土收缩裂缝等这些对梁体结构本身受力影响并不大,为了防止钢筋生锈而进行的裂缝处理,或者裂缝较小,象这类裂缝一般采用压注环氧树脂进行粘合封闭;另一种则是因箱梁过早受力和部分设计原因等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采用环氧砂浆进行封堵。

3.1 环氧树脂法

①首先对混凝土裂缝的基层表面进行处理,在裂缝表面用钢丝刷将其表面的灰尘、浮渣、油垢等清除,并沿缝用丙酮擦洗,晾晒干燥,且其含水率不能大于6%。

②环氧树脂胶料配制 称取定量的环氧树脂,按胶料配合比加入稀释剂二甲苯与环氧树脂均匀拌和,待温度降至常温后,再加入固化剂乙二胺充分搅拌就配制成了环氧树脂胶料。配制好的环氧树脂胶料,至加入固化剂起,必须在30分钟内处理完毕。

③环氧树脂胶料的配合比(重量比):

环氧树脂∶二甲苯∶乙二胺=100∶40∶8

④最后用玻璃布或嵌刀将环氧树脂胶泥仔细批嵌封闭。

⑤材料要求:

a.环氧树脂采用E-44#(旧称6101),其软化点为12~20℃、环氧值(当量/100g)为0.41~0.47,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粘稠透明液体。

b.乙二胺:纯度大于70%,为无色透明液体。

3.2 环氧砂浆封堵法

①处理步骤

a.混凝土基层表面清理,沿缝凿宽8~10mm,深度大于10mm,用钢丝刷沿缝槽将灰尘、浮渣及松散层彻底清除,用丙酮将其油垢擦洗干净、晾晒,其含水率不大于6%。

b.在清洁的混凝土槽内,薄而均匀地涂刷环氧底胶料,不得有漏涂和留坠现象。

c.涂完底胶料后,自然固化12小时后,然后用玻璃布或嵌刀将环氧砂浆分层封堵,每层厚度不大于5mm,用沟缝条压平压实。

d.环氧砂浆自然固化24小时后,用环氧底胶料封闭,封闭宽度应大于环氧砂浆缝宽,且每边要超出2~3mm。

e.封堵后要保持干燥,用碘钨灯烘烤。

②配合比(重量比)

a.环氧底胶料

环氧树脂∶二甲苯∶乙二胺=100∶60∶8 b.环氧砂浆配合比

环氧树脂∶二甲苯∶乙二胺∶石英粉∶石英砂=100∶60∶8∶100∶150 ③配制方法

a.环氧底胶料的配制方法与环氧树脂胶料的配制方法一样,只不过配合比不同而已。

b.环氧砂浆的配制:先将石英粉、石英砂按比例拌匀,然后将前面拌制好的环氧底胶料倒入已好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④注意要点:

a.配制好的环氧砂浆自加入固化剂起计时,必须要在40分钟内用完。

钢筋混凝土范文第3篇

影响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地基沉降、支架系统变形、混凝土收缩、温差、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当然也有设计原因。

1.1 混凝土收缩裂缝

混凝土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假固体(指浇注过程到保养),其中尚有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还要吸收周围的水份。液固相间的胶凝体,因水份散失,体积会缩小,引起收缩裂缝:

①箱梁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小,混凝土收缩大,易产生裂缝。

②箱梁混凝土浇筑均采用泵送混凝土,由于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大,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较大,湿润养护如不及时,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物因部分失水而干缩,导致水泥混凝土

表面的干缩裂缝。

③由于温差作用,混凝土顶部温度较高、底部温度较低,顶部混凝土收缩受到下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裂缝;由于泵送混凝土时,温度较高,同时内部水化热进一步升温,而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开裂。

1.2 地基基础沉降差异产生的裂缝

①因地基持力层或桩壁土层的变化,容许承载力的差异导致早期

或晚期裂缝。

②由于基础本身施工时处理不当,处理不均匀,致使箱梁浇筑后基础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早期或晚期裂缝。 1.3 支架系统变形产生的裂缝

①由于支撑立杆(或立柱)不均匀分布,各部分刚度分布不一致,使其杆件的弹性变形不均匀,导致早期裂缝。

②支架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现浇箱梁的早期裂缝。

1.4 施工管理不善产生裂缝

①拌制混凝土时不按配合比计量,任意加水,浇筑的质量不均匀,

收缩不统一产生裂缝。

②混凝土从搅拌到浇筑的时间过长,致使大量网状不规则的裂缝

产生。

③混凝土养护差,混凝土在高温和大风的影响下,常产生早期裂缝,裂缝常发生在梁的薄弱处(据有关资料表明:周围温度高于30℃,水份蒸发很快,当风速增至11.1m/s的大风时,水份蒸

发速度快7倍)。

④有的施工处理不当,没有按规定处理就浇筑新混凝土,造成施工缝处新老结合处夹渣和裂缝。

⑤箱梁混凝土过早受力产生裂缝,由浇筑方法本身不够严密或者提早拆模或过早落架使梁过早受力,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⑥野蛮施工,用重物撞击等造成裂缝。

1.5 材料差异造成的裂缝

①使用不合格水泥出现早期不规则的短缝。

②砂、石的含泥量超过规定,不仅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使混凝土干燥时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③砂、石的级配差,有的砂粒过细,用这种材料拌制的混凝土常

造成梁侧面裂缝。

1.6 化学反应导致裂缝

①使用反应骨料或风化岩石引起裂缝。骨料中含有泥性硅物质与碱性物质相遇,则水、硅、碱反应生成膨胀的胶质,吸收水后造成局部膨胀和拉应力,则构件产生爆裂状裂缝,在潮湿的地方较

为多见。

②酸、盐类腐蚀。混凝土中含氯量超过规定后,一段时间后沿钢

筋方向产生裂缝。

③碳化收缩裂缝。空气中的CO2与水泥石中Ca(OH)2等分子相互作用生成碳酸钙(CaCO3),同时放出结合水,使混凝土体积缩小,引发细丝裂纹网。

1.7 设计原因(仅供参考)

①构件结构面积不足时,在扭曲或局部应力作用下,会导致在构

件较弱的部位产生裂缝。

②钢筋含筋量过大或保护层太小,会引起沿钢筋纵向方向的裂

缝。

2 预防措施

2.1 施工管理不善产生的裂缝和混凝土收缩

①搅拌混凝土要先做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控制用水量,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一致。

②采用高效减水剂,在满足混凝土坍落度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

及含水量。

③浇筑混凝土时,前、后方配合好,设专人负责,随拌随用。

④混凝土浇筑好后要进行二次抹平压实,以消除沉缩裂缝。

⑤浇筑好的混凝土箱梁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洒水,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一般不小于7天,必要时采用养护液喷洒或用塑料膜覆盖封闭,防止水分蒸发,以利于混凝土的养护。

⑥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预留和处理施工缝,并尽量缩短施工缝上下两部分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差,以减少由于两部分不同量收缩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1.2MP后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弱混凝土层,用水冲洗干净,且不积水,浇筑前,宜先铺一层水泥浆,将混凝土捣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⑦混凝土浇筑程序要充分论证,避免已初凝的混凝土过早受力造

成裂缝。

⑧在暑期昼夜温差较大,混凝土浇筑安排尽量避开高温阶段。

⑨在暑期使用砂、石料尽量遮阳、洒水等措施降低拌和时的温度。

⑩严格控制拆模和落架时间,避免使梁过早受力。并严禁在拆除

底模的梁上堆放重物。

2.2 地基沉降和支架原因产生的裂缝

①支架的地基要处理均匀,并对下卧层的不良土层进行处理。

②支架设计时应尽量分布均匀,其杆件的刚度应尽量保持一致。并进行预压,设计合理的预拱度。 2.3 材料质量差异引起的裂缝

①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对其抽样试验,以满足其抗压、抗折强度及安定性要求。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水泥,不应

使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

②砂必须选用材质坚硬、干净的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级配、强度均要满足规范要求,并要严格控制含泥量。

2.4 化学反应导致的裂缝

①尽量不用碱集料反应性骨料。

②冬季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含氯量。

③提高外露部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压实抹光

工序。

3 裂缝的处理

本文介绍两种裂缝处理方法,一般来讲对混凝土收缩裂缝等这些对梁体结构本身受力影响并不大,为了防止钢筋生锈而进行的裂缝处理,或者裂缝较小,象这类裂缝一般采用压注环氧树脂进行粘合封闭;另一种则是因箱梁过早受力和部分设计原因等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采用环氧砂浆进行封堵。

3.1 环氧树脂法

①首先对混凝土裂缝的基层表面进行处理,在裂缝表面用钢丝刷将其表面的灰尘、浮渣、油垢等清除,并沿缝用丙酮擦洗,晾晒干燥,且其含水率不能大于6%。

②环氧树脂胶料配制 称取定量的环氧树脂,按胶料配合比加入稀释剂二甲苯与环氧树脂均匀拌和,待温度降至常温后,再加入固化剂乙二胺充分搅拌就配制成了环氧树脂胶料。配制好的环氧树脂胶料,至加入固化剂起,必须在30分钟内处理完毕。

③环氧树脂胶料的配合比(重量比):

环氧树脂∶二甲苯∶乙二胺=100∶40∶8

④最后用玻璃布或嵌刀将环氧树脂胶泥仔细批嵌封闭。

⑤材料要求:

a.环氧树脂采用E-44#(旧称6101),其软化点为12~20℃、环氧值(当量/100g)为0.41~0.47,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粘稠透明液体。

b.乙二胺:纯度大于70%,为无色透明液体。

3.2 环氧砂浆封堵法

①处理步骤

a.混凝土基层表面清理,沿缝凿宽8~10mm,深度大于10mm,用钢丝刷沿缝槽将灰尘、浮渣及松散层彻底清除,用丙酮将其油垢擦洗干净、晾晒,其含水率不大于6%。

b.在清洁的混凝土槽内,薄而均匀地涂刷环氧底胶料,不得有漏涂和留坠现象。

c.涂完底胶料后,自然固化12小时后,然后用玻璃布或嵌刀将环氧砂浆分层封堵,每层厚度不大于5mm,用沟缝条压平压实。

d.环氧砂浆自然固化24小时后,用环氧底胶料封闭,封闭宽度应大于环氧砂浆缝宽,且每边要超出2~3mm。

e.封堵后要保持干燥,用碘钨灯烘烤。

②配合比(重量比)

a.环氧底胶料

环氧树脂∶二甲苯∶乙二胺=100∶60∶8 b.环氧砂浆配合比

环氧树脂∶二甲苯∶乙二胺∶石英粉∶石英砂=100∶60∶8∶100∶150 ③配制方法

a.环氧底胶料的配制方法与环氧树脂胶料的配制方法一样,只不过配合比不同而已。

b.环氧砂浆的配制:先将石英粉、石英砂按比例拌匀,然后将前面拌制好的环氧底胶料倒入已好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④注意要点:

a.配制好的环氧砂浆自加入固化剂起计时,必须要在40分钟内用完。

钢筋混凝土范文第4篇

该项目是在引进欧洲免蒸发泡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经我校科研人员反复试验,研制开发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复合发泡混凝土砌块。在生产过程中“免蒸压”、“无烧结”,不仅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且主要原料是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赤泥、碱渣等)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节省能源、保护耕地、减轻甚至消除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项目,也是我国“十五”期间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

这种新型建筑材料,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价格低廉,可制成轻质屋面保温板,轻质移动型房屋、塑料墙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东欧各地,成为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推广使用这种新型墙体材料,不但能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率,满足住宅产业现代化,功能化的需要,而且对保护耕地,有效利用现有工业固体废料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资源利用新技术,实现对环境无害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推广使用这种新型复合发泡混凝土墙体材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设备工艺先进、成熟,属国内首创。

另外,复合发泡剂可使用在耐火材料领域,生产节能型耐火材料,节省能源30%~40%,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使用范围及市场预测

该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需求,国家规定:国内大、中城市在2003年7月1日框架结构建筑中,将停止粘土砖的使用,改用新型墙体材料。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新型墙材产品,市场必将形成供不应求之势,由于该产品成本较低,具有价格优势。随着国家墙改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将会独占发泡混凝土砌块市场。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应用在福建、云南等地。 投产条件及效益分析

总投资780万元(年产5-6万m3),年产值700万元,利税210万元。约4年即可收回投资。

服务方式

钢筋混凝土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the causes of cracks and prevention. the following contents from aspects of the causes are beginning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cracks and prevention.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

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此外,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楼板内埋设电线套管,特别是近些年来普遍推广使用的pvc管代替金属管以后,使板内有效截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又因该管与

混凝土的线胀系数不一致,粘结效果差,这时沿电线套管埋设方向就有可能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3、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4、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5、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

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6、楼板内pvc电线套管,只允许平行于楼板受力方向(或双向板的短边方向)埋设;埋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上下部,应加铺宽度不小于400毫米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 化学工业出版社韩素芳等主编2006年第二版

钢筋混凝土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以廉江市某商住楼钢筋砼楼板裂缝为实例,论述了房屋裂缝的检测及处理技术,并对房屋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作了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裂缝 检测 处理技术

一、概论

我们广东省廉江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留下了很多上世纪的建筑物与构筑物,这些旧的既有建筑物与构筑物,其结构及使用功能,往往面临许多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不断涌现,在给人们带来众多惊喜的同时却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建筑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裂缝。房屋裂缝的检测及处理技术,仍然是“建筑业10大新技术之一(2010版)”,大量既有民用与工业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结构开裂是一个普遍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不计其数。但由于不同结构形式构件开裂原因及其对结构影响的复杂性不同,如何有效但又系统地给出裂缝处理的具体建议一直是建筑业所面临的难题。

现行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房屋裂缝的宽度等指标有明确的要求,但房屋在使用阶段产生裂缝后如何处理在国内都没有标准作出相应要求。据统计,房屋结构中的裂缝80%属于构造裂缝,仅20%属于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结构裂缝,而承载力不足可以采用相应的加固设计规范来进行结构加固。

二、工程实例

1、资料背景

广东廉江市某商住楼于2008年竣工,地下1层,地上8层。

商住楼结构为框架结构体系,按7度抗震设防。住宅楼平面基本形状呈矩形,总长度为28.0m,总宽度为11.9m,梁、板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等级为C30。平面图如图所示。

2、问题的出现

现因该住宅楼四层楼面板(⑤~⑥/○B~○C轴)在住户装修使用后,板底出现裂缝,为确保原结构安全、正常使用,故对该楼面的裂缝进行检测与鉴定。

检测鉴定主要内容为:

(1)住宅楼楼板裂缝的检测鉴定。

(2)分析住宅楼楼板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3)住宅楼楼板结构的检测鉴定。

(4)提出住宅楼楼板结构裂缝的处理方案。

三、检测内容及方法

1、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采用回弹法对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构见表

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楼板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原设计C30的强度要求。

2、楼板底部钢筋检测

采用CM9的钢筋探测仪对该楼板部配置的钢筋受力的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二。

检测结果表明:楼板底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5.5.2对板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3mm、+3mm的要求,楼板底部受力钢筋间距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5.5.2对板中受力钢筋间距允偏差-10mm、+10mm的要求。

3、楼板裂缝检测

该裂缝位于四层客厅楼板处(⑤~⑥/○B~○C轴),主要裂缝(1条)位于客厅楼板底部中央位置处,未贯通楼面板,长度约为800mm左右,采用裂缝专用塞尺测得板底面裂缝宽度约为0.4~0.8mm,如图二所示

4、楼板厚度检测

采用楼板厚度检测仪对该楼板板厚进行检测,结果见表三

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楼板厚度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8.3.2-1对截面尺寸允许偏差-5mm、+8mm的要求。

四、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由《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第8.4.2条第1款和第2款知,该楼面板的强度以及其钢筋的配置均符合原设计要求。

计算复核如下:

对该楼板沿长、短边方向各取1m宽的板带,分别验算各方向跨中截面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车,楼板按四边支承板考虑,板端约束条件按简支考虑,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式:

其中,M1、M2分别表示短边和长边方向的跨中弯矩。

计算结果表明,该楼板满足承载力要求,属非荷载裂缝,即楼板满足受力要求。

经分析,产生的裂缝为干缩裂缝。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而产生裂缝,同《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附表中A中表A-2里板的混凝土收缩裂缝。

2、裂缝处理

根据《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表5.3.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非荷载裂缝修补处理的宽度限值,以及第5.3.3条,对楼板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处理。

五、裂缝施工与检验

根据《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第6.1.4、6.1.6、6.1.7条及第6.2.2条规定,具体施工过程中如下:

(1)对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界面处理,应沿着裂缝走向以及两侧100mm范围内,进行整平以及清除油垢或其他杂物。

(2)在裂缝端部、交叉处和较宽处钻孔至裂缝深处,并埋设注浆管,间隔为400mm。

(3)采用专用的封缝胶,用封缝胶封信裂缝,胶层应无气泡、砂眼、厚度大于2mm,且与注浆嘴密封连接。

(4)进行注浆,按由宽到细,由一端到另一端,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

(5)注浆完成后,稳定压力一定时间,再关闭注浆嘴。

2、检验

根据《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第6.2.2条规定,应对处理后的裂缝进行全数检查,具体检验方法如下:

封缝胶泥固化后立即进行压气试验,检查密封效果,观察注浆嘴压入压缩空气压力值等于注浆压力值时是否有漏气的气泡出现,若有漏气,应用胶泥修补,直至无气泡出现。

六、结束语

经检测及处理后,该商住楼目前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 《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CECS293:2011)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作者简介]刘振威,男,1972年生,广东省廉江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

上一篇:无风险资产的权重范文下一篇:数字化档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