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

2023-09-19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第1篇

(一)人力资源战略缺乏科学性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二)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管理”。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代理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代理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

(三)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激励和薪酬机制,必须依*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正步原国有企业中人事工作仅承担行政人事事物和劳资福利的后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将会影响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在高科技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其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四)人力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

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利用劳动力的追加和物力资本的追加来解释。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

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固定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训时间亦难保证,培训方式也多限于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培训内容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仅有的培训也成为一种短期行为。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认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的越快。所以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贬值。中小型民营企业即没有像摩托罗拉那样的财力用于培训,也没有完善的薪酬设计与良好的劳工关系作依托,因而为了规避因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殊不知,外招与内部培训之间,除了有培训成本之外,还存在人员任用风险问题。

(五)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施企业目标的过程。为了能够吸引激励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公平的薪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

此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企业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六)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受体制的局限,很难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调查显示有不少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仅仅是将原先文字形式的一些人事管理活动用电脑来处理而已,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关键活动如培训和员工发展、绩效考评等采用信息化的程度还较低。由于没有十分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工作流程的实践,难以提炼固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第2篇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问题

自建国60多年来,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且逐步向规范化、信息化迈进的过程。医院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作, 其主要职能是为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医院的改革和日常运行提供全面的档案信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同时也呈现出许多的问题。

(一) 档案意识淡薄, 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 往往比较重视医务、科研、教学等核心部门的工作, 而认为档案工作可缓可无, 认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对档案工作得不够重视, 造成档案收集不全、材料挤压成堆的被动局面。“事非经过不知难”, 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时, 才发现材料的积累、及时归档是多么重要。

(二)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少奖惩考核制度。

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 然而涉及档案的管理制度仍不健全, 缺少相应的奖惩考核制度。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 往往对档案部门管理不善造成档案、文件、医疗文书等破损或遗失的进行处罚, 却很少有对迟迟不移交档案的科室明确相关处罚的规定。由于没有具体的奖惩考核措施, 各部门在档案移交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和怠慢, 致使许多有价值的文件材料无法收集齐全, 影响日后查考利用。

(三) 专职人员配备不多, 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医院对档案部门的人数配置都是能少则少, 导致人员配备与工作量严重失调, 出现许多医院的档案堆积成山、无人整理的现象。从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来看, 大多数档案专职人员是从行政、护理等部门转过来的, 没有经过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 专职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另外在岗人员逐渐呈现老龄化的趋势,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 他们的业务水平、知识面、计算机操作水平都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四) 档案数字化进程缓慢, 信息化程度不高。

虽然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使档案更高效地被利用, 但是对档案管理者而言, 无疑增加了双倍的工作量。由于专职人员少、资金投入多等原因, 大多数医院还没有配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而已经采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医院, 在软件的设计开发阶段, 由于行业知识的差别, 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参与其中, 软件开发人员无法将软件功能设计得完全符合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要求, 因此在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中往往存在档案信息输入步骤繁琐、查询修改等操作不智能的问题, 未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便捷。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启示与对策

(一)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工作, 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首先, 医院领导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从关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增设档案部门的人数配置开始, 增加对档案管理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和医院业务工作同规划同发展。其次,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档案相关讲座、培训, 提高全院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 要让临床医技科室的专业人员也认识到医院档案工作对医疗服务的价值, 为医院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 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明确奖惩措施。

各医院应制订出适合本单位的科学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措施, 以加强各科各类档案的集中管理, 方便统一考核。同时, 在医院的目标考核中, 也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其中, 使档案管理工作能与医疗业务工作同步发展。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注重人才培养。

在当今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 档案信息化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包括创新能力) 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要保持先进的创造力, 不能一味墨守成规, 要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信息利用率。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应用以彰显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二是通过专业培训、外出进修、继续教育等途径, 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业务水平。

(四) 改进数字化技术, 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

医院要增加对档案室的资金支持, 引进档案管理的新技术新设备, 鼓励对数字档案系统的应用。档案管理者也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科研等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基础上, 不断总结和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配合软件开发者研发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数字档案管理软件, 以适应信息化办公的新需要, 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工作, 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全面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断增强档案意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相关奖惩制度, 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不断更新管理手段以适应信息时代需求。同时要加快推进传统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室建设, 从而促进医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在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 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院档案,档案管理工作,工作现状

注释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第3篇

摘 要:《工商档案管理学》蕴含着陆时万系统而丰富的档案思想,如关于企业档案及其管理的概念认知、价值认识、职能设计等方面的思想。作为时代的产物,《工商档案管理学》及其档案思想固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此种对工商领域档案管理的探究拓宽了近代档案管理工作与研究的范围,且在工商档案管理工作界定中展现出超前的服务意识。给予该讲义必要的关注和解读,对全面把握近代档案思想遗产,深入研究企业档案管理的历史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陆时万;工商档案;企业档案管理;档案思想

分类号:G271

A Handou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flecting the System Cognition of Enterprise Archives Management: Lu Shiwan’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Archival Thought

Zhang Jingting, Qin Zhaogui

(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ubei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62 )

隨着我国近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广泛展开,企业档案管理的思想和实践也相伴而生。其时除了活跃于行政界和史学界的档案学人外,在工商界业已出现学者开始关注企业档案管理,陆时万及其《工商档案管理学》(以下简称“讲义”)便是其中最为系统也最具影响的代表。然而,在现有中国档案事业史论著中,如邹家炜《中国档案事业简史》、杨小红《中国档案史》、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等,对此却鲜有提及,亦未见相关学术论文成果。据读秀学术搜索等平台检索,《工商档案管理学》讲义目前主要藏于上海图书馆和安徽大学图书馆,笔者所研究的上下两册讲义则均来自于上海图书馆,希望对企业档案管理的传统回顾和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有所补益。

1 工商档案管理学系的创设及讲义编著

我国最早的工商档案管理学系创设于1946年,是私立上海文化函授学校(也称“上海文化函授学院”)成立时便设置的两系之一。因为是函授教育,工商档案管理学的学制仅为三个月,旨在通过函授教学使学员“对于工商档案管理学之理论与实际,可得一概括而明确之认识,作为就业之准备,在业之参考”。[1]

上海文化函授学校自1946年3月起招生,对学员有部分优惠,对各县也有些免费名额,该院第一期“报名入学者”,就“异常踊跃”。[2]据现存《上海文化函授学院院讯》和《上海文化函授学校立校一年纪念专册》刊布的每期“本院学员一览”可知,工商档案管理学系第一年共四期的招生人数就达二百一十五人,学员分布于全国各地。

陆时万为工商档案管理学系的系主任,在此之前,他已在上海各大报刊上发表《工商界之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与工作效率》《档案管理与行政效率》等文章,阐释他对工商档案和工商档案与管理效率的理解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讲义融汇了他的上述文章的观点和在工商组织及其他公共团体演讲的内容,能够充分反映他对工商档案管理“研究之心得与多年实践之经验”,[3]渗透了他关于企业档案的独特认知和理性思考,是我国近代极为少见的关于企业档案研究的系统化成果。

讲义共十二章,内容涉及工商档案相关概念、档案整理各环节以及档案部门组织等,具体包括“档案管理之演进,定义,及重要性,文件从收发到归档,工商档案之种类,索引,分类,资料档案,备忘档案,庋藏,调阅和出借,转置和销毁,设备用品和用具,及档案室之工作组织和管理,另附参考资料多种”,[4]如《××公司档案管理规则》,可为工商企业制定档案管理规则提供参考。

讲义印成时,徐国懋先生特别题写了书名。徐氏系美国政治学博士,归国后曾任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和专员室主任,抗战前后还在重庆、汉口、上海职掌金城银行并担任了交通、钢铁、药品生产等多家企业董事,是金融界、工商界著名人士。讲义能得到徐氏的认可,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企业档案管理话题对实业管理的意义,同时也意味着这本讲义内容的前沿性。遗憾的是,遍查相关文献,却再也找不到陆时万的更多信息,但他的企业档案理论探索与企业档案实践,着实值得写进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2 讲义的档案思想

2.1 概念认知:着眼于“他日参考”的特定业务与“独立专门之学问”

陆时万敏锐地观察到档案及其管理的运用范围已经从官方政治领域扩展到了工商领域。通过对工商组织的档案及其管理研究,他提出了“工商档案”的概念。此概念最早见诸报端是1943年6月,他在《新闻报》上发文《工商界之档案管理》。讲义中的概念则与此基本相同,即“凡一个组织内,有关该组织的文件,经过特定部份或特定个人一定方法的处理,而便于他日参考或应用的,称为档案”。[5]陆时万认为参考应用是档案的重要价值,提供档案的参考应用则是档案管理的“最大目的”。他将判断文件是否有参考或应用价值作为文件向档案转换的重要筛选依据,并指出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必须对“档案”加以“管理”,“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正确迅速的供给参考或应用的资料”。[6]

在各大工商企业推行科学管理之时,陆时万汲取了科学管理思想,指出档案管理也是科学管理之一种,甚至已成为一门“独立专门之学问”。他认为档案管理“是理论与应用总和的一种专门科学”,[7]应采取专门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这首先需要专业人才,要求工商企业既要尽量聘请专家主管档案工作,“专家的待遇须好,地位须高”,[8]又要训练和培养档案专业人才,毕竟“方法程序之采取,器具设备之运用,皆非专门人才而不可”。[9]其次,工商企业需采用科学的整理方法,“处理一切文件,依据性质,作有规则有秩序的排列和保存,转置和销毁”,[10]还需购置完备的标准化的设备用品,以促进“现代档案管理臻于至善之境”。另外,各企业因性质、规模等不同,档案的种类、数量各异,在制定档案管理方法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业务性质和组织工作需要,使其管理方法合乎企业特点,切忌“削足适履”。因此,企业切不能因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而放弃采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方法”和“人”才是档案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

2.2 价值认识:“神经中枢似的档案管理”

陆时万十分强调档案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他认为档案是企业一切工作的依据,档案管理是企业各类管理中“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是和人事,会计,事务等部份,同样的不可缺少”。[11]他多次在讲义中将档案管理比作“神经中枢”,指出档案管理“在工商组织中宛似神经中枢,藉其力量以达控制,连系和推进工作的实效”,[12]发挥着“使各部份的活动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结为统一的能力”。[13]

之所以如此重视企业档案,是因为陆时万发现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组织健全且运行高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采用了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同时,也正是欧美各国对企业档案科学管理的提倡与专业研究,促进了其工商业的发展。[14]在国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分工愈加细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一位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就曾表示:“焚毁良好的生财及机械,犹可赖金钱力量予以重建,但宝贵记录的档案如果不幸而毁坏或散失,就不是任何代价可以换得来的。”[15]陆时万评论这是“至理名言”。另外,陆时万还梳理和列举了当时国家许多有关企业档案及其管理的法令,如“同法(指公司法)第六十八条:‘公司之账簿及关于营业与清算事务之文件,应自清算完结时起,保存十年。’”;“商人通例第二十八条:‘凡商人之商业账簿及与营业有关系之书信,应留存十年。前项之期间,自商业账簿终结之日起算。’”;“商业登记法第十六业:‘商业应备日记账,分类账,损益计算书,财产目录,及资产负债表,……自账簿封存之日起,保存期间为十年,其关于商业上各种书信,应连缀成册,自停止连缀之日起,保存期间亦同。’”[16]等。

在介绍企业档案管理的具体作用时,陆时万将企业档案管理的作用归结为:“调整组织”“训练人才”“增进考核”“便利统计”“保存要件”“加速翻检”“辅助记忆”“汇集情报”。[17]他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局限于对档案的保存,还应主动地搜集资料,挖掘信息,为组织提供利用。他坚信,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档案管理既能“增加工作效率,促进正常发展”,又从而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经济”的功能。[18]

2.3 职能设计:提出“理想的档案管理部份”模式

鉴于企业档案管理作用日益凸显,陆时万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档案管理部份”模式。他认为,理想的档案部门兼具多部门性质,除了发挥基础的“文件保管部”的作用外,还应含“工作考核部”和“人员训练所”,为企业的工作考核、人员训练提供依据;同时也是“统计室”,对所保管的档案开展统计工作,为组织提供参考;并还具有“图书馆”和“服务部”的功能,为各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问询”“联络”“备忘”和“资料供应”服务。这一模式设计,对档案部门突破传统的被动的收管用职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收集档案资料和开发档案资源,以及确保一定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陆时万将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分为十四个部分,即“收入”“登记”“分类”“索引”“庋藏”“出纳”“转置”“销毁”“资料档案”“备忘档案”“核对”“统计”“研究”“组织”,并在讲义中对其中大部分工作环节按章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前八项为档案整理业务的基本流程,但其中的“分类”工作被陆时万视为在档案管理中“不一定是必需的”。[19]他认为,分类多是指“分类庋藏法”,与档案按性质关系排列的顺序有关,档案部门如果编制了“完美标题索引”,档案翻检便利,那么就不一定要采取分类庋藏的方式,毕竟“分类是一桩繁难的事”。然而,若要采用分类的方法,则需遵循“同聚异分”的原则,订立详细的“分类表”。他提出了由“类”“组”“项”“目”四级构成的分类系统,每一级又设定有相应的类号、组号、项号和目号而构成分类号。他强调“分类必须合理”,他认为,承办人“须有深厚学识与技术修养”,这样才有助于制定出“內容正确周到、外形简明、和结果前后一致的分类系统”。[20]

“资料档案”和“备忘档案”是陆时万在讲义中重点提出的档案类别,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对象。“资料档案”是指企业所需的参考资料。陆时万采用了其狭义的概念,将资料范围原则上限定于“组织以外的材料”。他认为资料档案对企业是十分关键的,并将资料档案与档案科学管理联系在一起,指出“今日科学化的档案管理,除收管外,又需自动的搜集,俾能尽其所负的使命,资料档案的产生正为其特点之一。”[21]“备忘档案”是指“对未来应办的某一事件,在某一日期到达或某一条件完成的时候,利用机械的记忆法,使档案管理者自动加以注意,发出通知,提醒有关人员使加以注意而进行工作的一种档案。”[22]陆时万解释道,之所以提出由档案管理者负责备忘工作,是因为陆时万认为档案管理者管理整个组织内的档案,所以对组织内情况十分清楚,他同时认为,备忘工作对档案管理也是较为有意义的,“备忘档案的产生,使档案管理者并不限于被动的‘调阅’,而有自动的‘出借’……同时也增加了档案管理在工作中的效能。”[23]“核对”是指对点收、登记、分类等档案整理业务以及备忘、资料档案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或随时的、全面或局部的核对,以及时发现错误而加改正。“统计”工作是指对档案管理自身情况的统计,有助于了解档案管理现状,从而利于“控制和不断的改进”。陆时万列举了五种基础的统计报表,并绘制了参考样表,包括归档日报表,出纳备忘、查询、日报表,档案归档出纳备忘查询周报表,归档及出纳统计图,各类档案归档与调阅分析比较图。“研究”和“组织”工作亦是为求档案管理的改善与顺利进行,具体工作如“工作标准的研究”“研究和试验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编订各种规则”“工作的分配”[24]等。

3 讲义及其档案思想的评价

首先,该讲义是近代极少以“学”名之的企业档案管理专题读物,其系统性创建是这种自信的底气。一方面,讲义成书前,陆时万在报刊上的发文足以显现其对古今中外档案管理的系统关注与研究。他熟悉“档案”一词之由来,与时俱进地给出自己对“档案”的定义及解释;揭示历朝沿袭至近代的档案管理之弊端,以及现代档案管理推行之阻碍,宣传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与特色;意识到欧美国家经济发达与档案管理的先进性之关系,呼吁国内工商业注重档案科学化管理;以国家法令规定和企业运行的需要,强调档案在企业组织内的重要作用,及档案室的独立性和主要任务。另一方面,讲义汇集了陆时万前期研究成果,以更加全面的内容和系统的结构形成完善的体系。讲义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工商档案及管理的基本概念解析,又有实体整理环节和管理组织的方法介绍;文字与图表并茂,既有对各整理方法和设备用品的详细文字描述,又辅以自绘的图表举例,更显生动明晰;全书回顾与实践思考并重,每章文末附以数量不等的思考题,问题既涉及章节基础知识,又注重实践拓展。

其次,突破了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研究范畴,开创了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之先河。20世纪30年代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推动我国档案学的形成发展,但当时的研究多聚焦于当时的行政界。如龙兆佛《档案管理法》、黄彝仲《档案管理之理论与实际》、周连宽《档案管理法》等,皆是基于对行政机关的档案管理之探讨。该讲义则对工商档案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工商档案”概念,强调工商档案的参考应用价值,将工商档案管理视为“独立专门之学问”,详细介绍工商档案管理方法,是首部关于工商档案管理的讲义,正如陆时万所述:“工商档案管理在我国,向被忽视,故坊间尚无此类专书出版,本书当为我国关于工商档案管理研究专书之第一部。”[25]

再者,拓展了档案管理的工作范围,并展现出超前的服务意识。传统的档案管理多限于登记、分类、编目、装订、排列与典藏等工作,讲义除了介绍档案整理业务之外,增加了“备忘档案”和“资料档案”专章,在所列举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加了“核对”“统计”和“研究”工作,组成共十四项档案管理工作环节。陆时万在讲义中所拓展的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管理从被动的收管转向主动的搜集和服务。他认为“档案管理部份所有的工作,都是服务工作”[26],档案部门应“竭力服务整个的组织以谋工作效率的增进”。[27]陆时万对档案部门的定位与“使命”的赋予,以及其超前的服务意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较强的进步性和前瞻性。

最后,讲义及其档案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必然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第一,对档案分类的认识比较狭隘。仅将分类和庋藏法联系在一起,认为有了适当的标题索引,就不一定要进行档案分类,殊不知档案分类是档案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关系到档案编目和排列,即使是编制标题索引,亦需进行档案分类。第二,对档案管理工作范围的界定值得商榷。陆时万提出档案部门应主动搜集资料和提供服务,这一“主动”的方向与现在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他认为档案部门在掌管整个组织档案资料基础上,理应对组织内各项情况了如指掌,因此,档案主管人员要“能很清楚地看出整个组织内工作分合的情况”,[28]能发现问题并查出原由;档案工作人员还要能够“在适当时期中自动供给工作者以适当的资料”,[29]并且“使工作者平日明了档案管理部份所存及随时增加的有关资料,以备参考与应用”[30]等,则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总之,陆时万的讲义虽有一定的不足,但对丰富近代档案思想,促进我国近代档案学发展却有较大影响,且仍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注释与参考文献

[1][4]课程说明[J].上海文化函授学院院刊,1946(01):4.

[2]文化函授学院优待清寒青年[N].申报,1946-08-16 (06).

[3][25]陸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凡例.

[5]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1.

[6]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155.

[7][8]陆时万.档案管理与工作效率[J].上海工商周报,1944(05):11-12.

[9]陆时万.档案管理与行政效率(续)[J].公民,1945(10):85-86.

[10]陆时万.档案管理与工商业[J].上海文化函授学院院讯,1946(01):3-4.

[11]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194.

[12]陆时万.档案管理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J].上海工商,1947(01):16-17.

[13]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5.

[14]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自序.

[15]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6.

[16]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4-5.

[17]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7-9.

[18]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9.

[19]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49.

[20]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56.

[21]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89.

[22]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79.

[23]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80.

[24]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197.

[26][28]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193.

[27]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195.

[29][30]陆时万.工商档案管理学[M].上海文化函授学院:91-92.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第4篇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 医院档案管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如何根据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 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档案, 对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医院主要是以医疗业务为中心工作, 而档案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因此, 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在档案工作上舍不得投入, 忽略了医院发展的连续性和历史资料的完整性, 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此外, 医院工作人员往往忙于繁重的医务工作, 对于工作中涉及的诸多内容没有认真记录、积累。同时, 缺乏档案保存的观念, 认识不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足轻重, 做好档案工作是档案员的本职工作, 与自己无关。

(二) 制度不健全与收集效率低下。档案管理都是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进行管理, 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大部分医院对收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 也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与模式, 更没有制定统一的收档制度;其次医院在日常管理考核中, 也未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 导致档案收集效率不高, 档案不齐全;还有的部门从自身工作方便的角度考虑, 不愿把文件资料移交档案室保存, 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查找和利用。

(三) 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多数医院的档案人员兼多职于一身, 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大部分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 造成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为档案专业人员较少、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缺乏从事档案工作所具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 因而影响了档案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医院人才培养中, 多数医院一般重视医疗、科研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 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未纳入计划中, 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 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 管理水平停留在经验上, 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缺乏创新和活力, 使医院档案工作处于应付和被动状态。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院形成的档案门类、数量在不断增加, 档案利用频率也不断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成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

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 更新观念, 实现管理理念现代化。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对于档案资源利用和医院信息化全局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档案工作者面对电子档案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型档案保管载体的出现等诸多挑战,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 以新的观念去迎接新的挑战, 努力从过去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管理理念转变, 从过去的传统粗放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

更新观念,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着眼于现实, 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理念, 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进一步搞好档案资源的存储、加工、传递和共享工作, 并且在资源优势理念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管理、创新中的巨大潜能。其次, 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认识, 尤其是综合信息部、科教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科室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意识。

(二)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根据医院档案工作特点, 一是要重新制订符合医院档案事业发展的政策及目标, 明确全院档案实行集中管理。二是进一步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三是完善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保管、归档、利用、鉴定、销毁等制度, 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将档案管理工作正式纳入医院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当中, 实行管理模式标准化, 由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 使医院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三) 积极推行质量管理, 狠抓“两率”。医院的档案门类较多, 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成效, 提高档案质量是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首先要保证归档率,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实际情况, 除病历档案、人事档案外, 其余各门类档案全部集中, 由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其次, 注重档案完整率, 将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四同步”管理列入规章制度, 付诸实施, 保证归档材料的齐全和完整。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特别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医院档案管理必须不断地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人才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 才能满足社会进步和医院发展的需求, 为建设现代化医院档案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摘要:医院档案记载了医院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 可以用来研究医院的经营业绩, 同时也对医院的科学发展方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科学系统分析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有利于在今后的医疗事业中扬长避短,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程玉坤, 蔡玉洁.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新思路[J].广东档案.2011 (3) .

[2] 黄恩梅.创新医院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工作水平[J].科技档案.2009 (2) .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第5篇

一、人事医疗档案管理现状

(一) 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目前, 国内医院的用人制度已非往日的人力资源调配制度, 而是统一的合同聘任制, 人员流动性大, 人员情况复杂的现象日益普遍, 人和档案分离的现象日趋增加。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刺激, 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于员工能否提供有效的档案已经不那么看重, 人事档案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 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也行将就木, 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干扰下, 基于以人为本, 人才为先的用人理念和保留人才的需求, 用人单位对于人事档案是否全面、完好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人员签订劳务协议, 医院全部采用软引进政策, 即双方可在明确彼此权力和义务的前提下, 确立劳务关系。而在某些医院中, 为了避免医院内部尖端人才的流失, 更是采取强制留档的措施, 扣留人员档案, 直接导致对方抛弃档案, 久而久之,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成了弃档成堆的“废品站”。

(二) 虚假档案信息泛滥。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 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 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 具有法律效用, 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为此, 确保提交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严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反应的状况来看, 虚假档案情况已然成风, 档案遗失现象的比率也逐年增高。

(三) 人事档案利用率低下。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至今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 这归功于广大医疗档案人事管理人员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大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档案仅供翻看查阅这一最基本的利用方式, 弱化了人事档案的其他功能, 直接导致了医疗人事档案利用率低、使用范围狭窄等种种问题。同时, 查阅档案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错漏遗失的现象屡见不鲜, 名字档案颠倒混乱。这极大阻碍了人事工作的调配进展, 须尽快改善。

二、对于医疗档案如今现状的几点反思

(一) 现象成因分析。

结合国内现状看来,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 缺乏本应该有的生机和活力。这源于国内医院人事部门在工作上重管理、轻服务, 工作方式陈旧, 查阅操作复杂, 现代化管理方式普及率低下, 十分明显的滞后于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虽然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也普遍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提升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就实际操作来看, 阻力十分巨大。在日常工作中, 不按要求传递人事档案, 不登记查阅人具体信息和手续, 不及时回执信息, 随意涂改、撤换档案内重要材料等现象屡见不鲜。同时, 随着医务人员不断增加, 新旧人员更迭频繁, 人事部门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更新档案信息和回执情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门, 被看做是医院的“管家”。但由于人事部门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医疗生产一线工作当中, 其存在的重要性普遍被人们看低甚至忽略。想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必须统一全体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 使其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院方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人事档案的的基础管理建设。与此同时, 要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 使其从信息资源角度审视人事档案管理, 不断深入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管理和利用程度, 加深研究深入和广度, 用“主动服务”代替“被动管理”, 拓展服务项目, 加深服务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事档案管理事业, 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由单一的企业管理型服务转变为研究开放型综合服务, 由“管家”转变为“参谋部”和“信息库”, 使人事管理成为医疗事业发展的润滑剂, 促进医疗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当今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人事管理部门人员的建设队伍, 完善管理制度。要加强医院人事档案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同时, 不断完善、健全的医院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保存等相关规章制度, 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扎实做好档案管理日常工作的同时, 积极创新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 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为适应新时代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打下基础。

三、总结

随着医疗事业整体的改革进步,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也应与时俱进, 工作人员更要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及时更新服务理念, 改善管理方式, 积极运用现代技术, 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 使人事档案管理成为医疗事业发展的催化剂。

摘要:新世纪以来,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改革深入, 现行医疗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陋习和弊端日益显现, 具体表现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局限性, 和对医院其他管理层面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此现象具体分析了医疗人事管理当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第6篇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 医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其经营, 忽略了管理工作, 这使得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工作也被忽视了。且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转变。但是, 在实际的医院管理工作中, 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导致开展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这就使得医院的档案管中存在遗漏、丢失等现象, 使得资料的完整性、全面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较差。

(二) 尚未构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管理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医院中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专业素养较差。这些工作人员不仅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 其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也较差, 管理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不能积极地应用当前社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施来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同时, 其外语能力较差, 不能汲取国际中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 这对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够固定, 流动性较大, 这就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在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 不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三) 医院档案管理没有与时俱进。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 使得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较多的挑战。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使用比较传统的档案管理设备与技术,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 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较低, 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因此, 为了能够促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 促使医院长足发展, 就需要对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二、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 树立正确的医院档案管理价值观。要想实现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首先要对其观念进行更新。在医院的工作中要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并能够逐渐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医院档案管理价值观念。使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与其潜在的价值。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档案管理能力。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医院未来的发展战略, 应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 突破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 逐渐形成档案动态化管理的观点, 并能在其工作中进行积极的创新, 从而推动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 还要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起良好的竞争意识, 在工作中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 还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率。这也可以为医院未来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对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 积极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创新, 还要积极地引用当前社会中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 并对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进行及时的更新, 同时还要积极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转变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在对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能够应用动态化管理的方式, 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在医院中建立专门的医院档案管理查询系统, 还可以在医院内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还要借鉴国内外各个医院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 能够同其他的医院档案信息机构联合起来, 实现先进的医院档案信息共享, 能够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 实现医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与现代化, 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同时, 还要不断加强医院的档案管理服务改革, 能够突破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 能够将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结合起来, 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开发出医院档案资源, 为医院的医疗研究的学术与科研提供给详细的资料, 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也能为医疗服务改革创新提供更加有利的帮助。

(三)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需要对其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创新首先需要对医院的档案管理岗位进行完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对各个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内的职责有明确的规定, 旨在通过该职责来督促其更好完成岗位工作。明确医院的档案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 要求其能够做好对档案的收集、归类与整理的相关工作, 并能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编研与统计。其次, 还要不断完善档案借阅与归档制度。要对医院中的各类档案的归档时间、归档范围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并要求医院的所工作人员能够执行该规定;在借阅与归还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登记, 从而能够保证医院档案的完整性、保密性。最后, 还要完善医院档案保密、鉴定与销毁制度。根据保密等级, 对医院中的档案进行分级管理, 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

(四)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因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得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其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就必须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对其技能培训。要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技能, 能够应用当前符合医院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来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 医院也可以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素养的人才。要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具有较好的超前认识能力, 能够在档案管理中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 对档案信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其管理质量。

三、结束语

在医院的管理中, 由于医院档案具有真实性、凭证性、权威性等特点, 通过合理的应用医院档案可以促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针对在当前的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升其管理质量与效率, 就要大胆对其进行创新, 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设备, 完善其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人员内的技能培养, 从而有效的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管理效率, 从而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 促进医疗事业的繁荣。

摘要: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创新与改革, 这不仅是提升医院管理的必要选择与需求, 也是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表现。但是就目前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 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还存在一些管理空白。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就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积极地创新制度, 从而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更加具有创新性。

关键词:医院管理,档案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娟.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J].办公室业务, 2015 (09) :47-48.

[2] 王兆国.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13) :262-263.

[3] 孟乾.论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泰安市妇幼保健院[J].科技视界, 2014 (27) :190.

上一篇:美仑美换范文下一篇:化学与材料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