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2024-01-26

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弱势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高校弱势群体的点性特征进行研究指出了教育对策,提供了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弱势群体;群体特征;教育方式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改革步伐的加速迈进,弱势群体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其中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弱势群体人数比重的增加。据统计,当前我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接近30%,特困生的比例约占10%-15%,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高校弱势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1.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迫切需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字眼,这两个新名词在重要文献中的出现,体现出心理和谐对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虽然不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弱势群体。因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指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向尊重、关注、理解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缓解大学生在求学、生活、就业等问题上面临的心理压力,最终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目标愿景。

1.2 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加的现实情况下,教育实用主义思想日渐兴盛并改变着高等教育办学者和实践者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方式,甚至不少人把教育看成是功利主义的工具,忽视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自我发展而一味强调将学生的精神追求、个性特征、道德情操从属于专业知识当作谋取职业的全部砝码。当代文化教育学创始人斯普朗格曾经明确指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背负着经济或者身心的沉重枷锁,更容易产生将学习当作谋求生存技能的敲门砖的片面想法,陷入现实与理想的两难境地,最终失去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

1.3 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应当是探索真理、身心发展、自由成才的宽阔平台,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在这里可以通过高层次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选择、争鸣、创新涵养自身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应该是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摇篮,尊重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尊重能够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困境、逆境中的弱势大学生感受到内心的充实,被关怀、被温暖、被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应该表现为对人的尊严、权利、人格、价值、情感、命运的终极关怀和深切思索。作大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教会他们正确地自我评价、自我尊重、自我完善的方法,通过多交流、多沟通,在思想的交流中教会他们学会信心、坚强、力量,克服悲伤、自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

2.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

高校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的因素造成的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存在着劣势,并由于长期困苦境遇和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具有某些类型特征的群体。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后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剧,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取向,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和冲击。首先,大学生作为思想和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受社会上种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极易陷入多重价值标准交织中不能自拔,导致价值迷失和心理失衡的恶果。其次,由于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家庭的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比同龄人背负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再次,部分学生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往往成为桎梏其身心发展的枷锁。

正是由于这些隐患的存在,一旦某一突发事件超出大学生心理承受的最大值,往往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犯罪现象频发。仅今年5月份,就有四名北京高校的学子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禁也要追问:面对人生的瓶颈,他们为何要选择各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焦虑?虽然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其中不乏共同之处。这些大学生往往之前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一旦遇到挫折,例如就业困难、成绩落后、感情失意、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便自认为遭遇了生命中无法逾越的挫折和打击,无法承受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产生无法面对的挫败感,最终成为引发犯罪和自杀的“导火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绝大多数人选择积极面对,而他们却走上了极端,或危害社会或戕害生命,酿成悲剧。由此可见,面对自身挫折與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刺激,这些缺乏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抑郁、厌世等各种心理障碍。这种隐性因素既是潜伏的犯罪动机,也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心理根源。

3.创新教育理念及模式

3.1 倡导和谐教育理念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和谐教育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他们感恩、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风貌以及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教育他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中暂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引导他们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社会给予的学习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沉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要以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3.2 关注个体价值实现

充分关注每一个弱势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在做好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发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学习、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3 注重人文关怀精神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校园环境和为人师表潜移默化作用的影响,引导学生尊重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用文明知识陶冶人、培养人、塑造人,正确处理张扬自我与尊重他人、爱护传统与勇于创新、拥有热情与学会选择、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此外,以“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宗旨,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机会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活动,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4 健全心理防护网络

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卫生班级、院系、学校三级防护网络,一级(班级)防护网络主要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下,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的力量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并及时掌握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变化动向,做到最大限度对心理隐患的早预防、早知道、早汇报、早治疗,减少、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二级(院系)防护网络主要是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对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突然遭遇亲人过世、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困难,胆怯、自卑、失恋等一些初期心理疾病,甚至偏执、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障碍进行一对一的有效心理疏导;三级(学校)防护网络是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发展协会等运行单位为载体,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和治疗心理问题学生走出阴霾,回复健康,并按照“提高认识、把握规律、破解难题、健全保障”的要求,建立健全普查、干预、治疗、监测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卡片式跟踪服务的方式,随时掌握受助者心理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对于情况严重者建议转入医学治疗。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薛晓明.弱势群体概念之辨析[J].生产力研究,2003,(6).

[3]孟秋艳.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探索,2006,(10).

[4]孙国栋,施国光.中华民族精神和素质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7]王立新,郑宽明,王文礼.大学生素质教育简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8]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9]涂瑛辉.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及教育对策[J].科技技术(学术版),2006,(12).

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利益趋同性。他们中的部分学生存在着较强的自卑感和闭锁心理,人际关系方面非常敏感、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幅度大及心理负担重等。因此,学校在给他们教育和资助的同时,建立健全多渠道帮困机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较高的教育成本使许多农村甚至城市家庭当中出现了一些相对贫困化的现象,由此产生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利益趋同性,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学生心理问题,使高校校园暗藏危机。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有目的可行的帮扶教育和资助对策,对解决该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化解校园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及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都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斗争和对过去生活和人生经验的质疑。他们自尊心比较脆弱,自惭形秽,不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表现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影响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2)情绪压抑。主要表现为有焦虑感,内心感到恐惧,时不时的紧张不安,做事羞怯胆小、腼腆,不喜欢与人交往,自我封闭、抑郁寡欢,对别人充满敌意,有过度的负罪感,并且会失眠,从而神经过敏、脾气暴躁,无法与别人和睦相处。(3)依赖心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生活或学习原因,缺乏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缺乏主动克服并战胜困难的精神,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给予的资助,并在心理上也非常坦然地接受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在他们看来,这些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种心存感激、回馈社会的心态。(4)对社会认同度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认知贫困成因时很多会归因于社会的不公平。这些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在处理个人、社会和他人关系上,以个人利益得失为尺度,在行为上有很强的非社会性和极度排他性,社会认同度较差。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是形成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家里经济收入很少,他们要为每年的学杂费、住宿费的缴纳而焦虑、紧张。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在吃穿用上有意或无意地攀比,会导致他们心理自卑,觉得低人一等。(2)环境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出现多元化,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社会上拜金的思潮的萌动,很多崇尚物质利益至上,他们不爱劳动,爱炫富,不珍惜,爱挥霍,甚至不屑和鄙视贫困的生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也偶有受到歧视的现象,心中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从而导致部分家境困难的学生心理出现亚健康的状态。(3)择业、就业压力。当今择业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铁饭碗”时代早已不复存在。无论是一般学生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急于摆脱家庭贫困的生活现状,对工作获得的渴求更加迫切,加之认为自己不具备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缺乏能力锻炼,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面对就业受挫时更容易患得患失,出现各种心理问题。(4)生活闭塞,社交面窄。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心里比较自卑、敏感多虑,往往不善言谈和交往,在交往受到挫折时,往往不是选择离群索居,鼓励自己,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就是躲避现实,将注意力由人际交往转向虚幻的网络世界。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家庭贫困使得家庭与外界的往来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拒绝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这就会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堵塞。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措施

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問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究其原因,做好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工作,更好地给予他们帮扶和资助,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加以解决。(1)学生自我调试层面。1)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客观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应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地肯定自己,尽量避免自我挫伤,影响自己的积极性。要确定适度的人生目标和抱负水平,树立远大目标时,要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的各种子目标,要按计划,分步骤,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2)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应对贫困要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不必为此而感到自卑和内疚,也不要怨天尤人,真正的贫困不是家庭经济的贫困,而是知识的无知和匮乏。同时,可以将贫穷看作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磨练和财富。(2)学校教育管理者层面。1)拓宽渠道,建立多元的资助体系。加大经济帮扶力度是加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该拓宽社会资助渠道,倡导全社会去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些年来,国家和高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奖、勤、助 、贷、补 ”的相对完善的资助体系,要继续贯彻并加强完善国家和学校的助学贷款工作,提供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从而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和资助力度,努力探索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种团体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高校要大力推进对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和管理体系中,以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为主要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指导与教育、自助与咨询紧密联系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要积极开展多种心理咨询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心理咨询室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强化,情绪调控能力得到较大改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3)加强对贫困生的育人教育。关注家庭经济苦难学生,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增强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贫困生也要转变观念,克服依赖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参加活动,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会有回报。4)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应构建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资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经济帮助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班级、寝室的文化和情感建设,培养学生之间情同手足的情感,相互理解与沟通,通过集体的温暖化解贫困生的不良情绪。使经济困难学生敢于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从而生走出自己的小圈,走进集体的大圈,从而消除自卑、压抑、焦虑、抑郁、排斥社会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2] 余文盛.对高校贫困生结构性贫困问题归因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 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

[4] 王华东.高校贫困生中的心理贫困问题分析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10).

作者简介:刘海波(1983—),山东安丘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政助教。

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兴趣激发原则、适应性原则、情感沟通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四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并提出了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等三点小学体育教育策略,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体质弱势群体 小学 体育教育原则 体育教育策略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相关理论是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小学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提出的,其出现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必然性。由于小学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学生群体从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理论依据。对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更为科学的指导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重新认识小学体育教育目标体系,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来加以界定,其中,一个充分条件指的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動的疾病或者是在身体有残障的小学生群体;两个基本标准分别指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在59分以下的小学生群体和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标准范围以外的小学生群体,例如:BMI<20的学生群体或者是BMI≥26.5的学生群体,只要是符合以上充分条件或是达到两个基本标准中任何一个标准的学生都应该纳入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范畴。

由此可知,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了三个类型的学生群体,第一类是身体运动能力发育状况不佳的小学生群体;第二类是残障或者是患有某些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小学生群体;第三类是肥胖(BMI≥26.5)或者是偏瘦(BMI<20)的小学生群体。以上三种类型的学生群体都属于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弱势群体的范畴,从整体上来说,他们都呈现了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体育运动能力较低,竞争性不强,很难参与到各种剧烈的体育运动之中;二是,大部分学生体质比较虚弱、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心理比较自卑,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问题;三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数比较多,但是对体育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却比较少,而且对利益的表达欲望非常弱。

二、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

(一)兴趣激发原则

对于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普遍从小对于体育运动的接触就比较少,所以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感知,也因此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很少有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抱有兴趣和热情,反而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所持的是消极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活动时,注意遵循兴趣激发的原则,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运动负荷,都要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三)情感沟通原则

小学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本来就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自信心,非常容易自卑,而且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累良好的体育运动体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所采取的体育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遵循情感沟通的原则,尽可能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关爱的体育学习氛围。

(四)安全性原则

多数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都抱有一定的畏惧感,害怕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时,就要尤为关注安全性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地和器械都要注意安全性,以免因为安全问题加重学生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的畏惧退缩心理。

三、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策略

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基本特点和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转化的体育教育策略:

(一)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

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其主要是以适应单一个体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需要为主的一种多样性的体育课教学计划。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困难以及体育学习需求和体育学习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所以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课教学,尤其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小学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应用和普及情况却可以发现,除了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普遍采用了这种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之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目前并没有在我国其它的省市和地区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普及。目前,我国多数小学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要么采用的是“免修”的策略,要么采用的是“跟班上课”的教育教学策略,然而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将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边缘化了,不但无法有效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转化,甚至还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得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离体育活动越来越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适应性体育教学。而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为了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体育任课教师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化。由于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了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生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入手针对学生进行的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适应性体育课则是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策略。要确保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所给出的多样化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依据来确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在开展小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组(普通学生组)和B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两个小组,其中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B1组(一般性的体弱特形学生小组,如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肥胖学生或者是偏瘦学生等)和B2组(专指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的学生和残障学生),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根据以上不同的学生组别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素质;针对B1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而针对B2组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组织指导他们合理的開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保健和康复活动,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其次,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确保适应性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例如: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打破所有学生统一教学内容、固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但要注意组织常规化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针对B1组的学生组织运动负荷较低的各种身体练习内容,针对B2组的学生组织体育保健、体育康复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应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样也要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仍然以上文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所进行的学生分组为例,在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评价时,相应的也要有所不同。如,A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B1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情况;B2组学生的评价则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身体参与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心理感受等内容。

(二)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成效,不但应注意关注体育课堂教学,同时还应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所以,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在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还应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时,一是要注意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为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任课教师要注意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不但要给予学生所需的体育锻炼指导,还要注意及时的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以尽可能的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切身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三是,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育运动会或者是其它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参加的项目,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锻炼热情。

(三)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基础普遍是比较差的,而且部分学生还因为生理缺陷影响到了很多体育运动的正常参与,所以他们在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心理比较自卑,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体育任课教师只有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对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正确的理解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呵护,才能够真正帮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走出胆怯自卑的心理,无负担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强化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 林秀春,高玉琴,刘羊城.全纳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3] 刘红梅.天津市河西区两所小学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的调研报告[D].天津师范大学.2013.05.

[4] 李焕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情绪状态的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个体成长的积极现实意义入手,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对策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毕业生总量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民众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设计职业生涯,准确定位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是当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力措施,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的安排。[1]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应对客观形势之必然,又是实现个体和谐可持续发展之必需,无论是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还是对大学生的职业成功和生涯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探索自我,科学规划人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奋斗目标。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阶段属于探索期,这个阶段主要的生涯发展任务是从多种机会中探索自我,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并在所选定的领域中开始起步。[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发掘优势,克服不足,加强对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形成对自我客观理性的现实性评价,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明确未来的生涯发展方向和职业奋斗目标,并拟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发展规划,为其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途径。

2.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由于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导致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自我了解不够,奋斗目标不明确,不了解学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对大学生活感到茫然,不能合理有效地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更谈不上对未来人生、职业的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早日明确大学阶段乃至毕业后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可以使他们自觉依托自身现有条件,以社会需求信号为导向,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健全人格、调适心理、拓展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突破发展中的障碍,促进自我完善,实现全面发展。

3.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滿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3]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清晰的职业奋斗目标,并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涯目标的指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或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提升职业素质,锻炼职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4.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大学生成功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逐步理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理想的职业生涯目标。而生涯目标一旦确立,就会成为大学生追求成就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就会激励他们建立自信,增强勇气,培养实力,努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奋斗,成功地实现自我。

5.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实现科学合理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4]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客观认识自我,形成对自身个性特质的准确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外部世界,分析职业环境,了解职业现状和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信息,形成对职业环境和生涯机会的客观评估。这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定位,不断调整就业期望,树立与自身主客观条件最为匹配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避免盲目就业,提高就业满意度。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缺失。首先从高校角度来看,目前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仍由就业指导机构附带承担,而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重心集中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信息提供、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手续办理等事务性工作层面,面向全体学生的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显不足,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设计不够重视,对职业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程度不够,对职业目标选择感到茫然,这都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定位,影响了他们的成人成才。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集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指导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又要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具备与职业规划设计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普遍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现任教师通常由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等党政工作部门的教师或院系辅导员兼任,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再加之时间、精力投入的有限,他们在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取向,培养职业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辅导工作滞后。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它会因个人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素养、知识能力结构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视“因材施教”。而目前有些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以讲座和大课堂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虽然起到了普及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对不同类别、不同条件、不同发展需求和就业方向的学生缺乏针对性地分类研究和指导,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设计辅导、职业分析和职业决策指导等科学系统的个性化指导。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一是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指导缺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相继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尝试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几乎都未能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完整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严重脱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前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性、体验性教学环节相当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参与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目前大学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被等同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辅导仅仅局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提高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具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职业定位咨询、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内容涉及不多。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做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5.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实行混合建制,没有设置专门独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仅仅把它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职责偏重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收集、存储、发布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举办就业讲座,负责毕业生的分配派遣、毕业手续的办理等相关事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辅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忽视了对学生一生职业生涯活动的指导和教育,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也影响到学生未来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推广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政府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速出台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制度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阵地,要勇担教育重担并积极发挥好引导作用,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他们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此外,关心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各界力量都要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项系统工程,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标准,着力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掘、整合自身现有的人才资源,挑选出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精神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强,实践经验丰富,就业指导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为他们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的条件和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联合社会专业团体合作办学,或以邀请、兼职、聘任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来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咨询和服务。

3.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課程建设,形成集全程化、实践化、多元化于一体的系统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5]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首先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给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足够重视的教学地位。其次要建立起全程教育、分级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和重点,循序渐进地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开设相应课程,使职业生涯教育有层次、分级式地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最后要改进教育教学结构。一方面丰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依据学校自身学科特点,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在实战中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小组辅导、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教学渗透、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丰富、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保证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展取得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行规范建制,成立专门化、独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高校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区分开来,单独规范建制,成立专门的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统筹管理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拟定实施方案,形成理论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切实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环节,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5.建立信息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网络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辅导。要加强旨在为学生提供个别职业咨询、测评和辅导的生涯规划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借助各种测评技术和方法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效性。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生涯规划教育网站,搭建完善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设置网上个性化的测试量表或调查问卷,提供网上个别咨询和生涯指导,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个性化生涯指导服务。其次要引进或开发先进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充分利用职业测评所具有的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式和人才测评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更科学客观地认识自我能力、兴趣、个性,为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参考,消除其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协助其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定位。最后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立专门的生涯规划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体咨询和个别辅导,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个体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蒋广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考试周刊,2009,(46):183-184.

[2] 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丁翠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81-83.

[4] 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2):72-74.

[5] 芦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107-110.

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学校在校生及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得就业压力不断提升,虽然各高校都会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是最终起到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课程内容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实际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提升人才教学质量,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能顾让学生更好的就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接下来笔者将就大学生就专业指导课程教育改革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本科;就业指导;改革探索

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推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而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了困扰学校和学生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在高等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正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改革。

1、大学生就业现状

国家调查大学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每年增加三十万左右,而伴随着近两年的疫情,社会就业率呈现不同比例的下降,这样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的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学校招聘,招聘到优秀人才来进行培养,但总是能够听到抱怨的声音,与此同时却还有一些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怀才不遇”。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还有一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职业,从而辞职。所以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却没有很充分地准备去面对面试官,去面对受伤的这份职业,所以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

2.1課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各大高校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课程本身逐渐成为一种“流程”,学生们抱着拿学分的态度去学习这门课程,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并且,在一些高校当中,就业指导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单纯的开设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专业地教师进行授课,这也是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学生并没有掌握良好的就业技能。

2.2就业环境变化迅速

每年的六七月份将会有大批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越发注重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下,势必会导致观念的变化,很多学生不肯“屈身”就业,企业也不会随意许诺,呈现出就业市场的“求稳不如求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教育就会存在着与就业环境间的时间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策略

3.1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使得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学习应聘技巧及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对于高校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充分发挥客户才能的教学价值,就要针对就业方面做更多的理论研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及国家规划的方向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教学内容贴合实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3.2理论实践相结合

对于就业来说,理论只是一方面,实践也是重中之重,在面向就业时,更加从容淡定,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才能够得到面试官的青睐。所以就业指导不仅要讲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一些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传统的授课形式做一下调整,可采用分组的形式,比如分成两组,A组先作为面试者,B组作为面试官进行模拟面试,然后再翻转角色,不断进行训练,这一过程可以请一些专业的HR进行旁听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够积累些许经验,在真正求职的过程中也会更懂得如何推荐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如果课程评价单纯依靠理论考试,必定会导致学生课堂“划水”的情况,而改变课程评价体系,比如结课时不仅要提交一份个人简历,还要利用这份简历来向考核老师推荐自己,展示自己,简历的好坏作为评价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表达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将课堂模拟招聘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完全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这种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技巧和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能单纯的作业一门课程,更要将其打造成一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枢纽,让学生能够通过就业指导教学更好地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展现给面试官,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让企业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韦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93-94.

[2]李玮,杜伟,田润平,谷晓红.与时俱进 突出双创——《大学生成才与职业发展》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4):23-24.

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弱势群体的界定

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弱势群体是针对特定的人群来说的, 指的是获取网络信息能力差的大学生群体,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人群:第一类是生理型弱势群体, 由于自身的生理方面的缺陷, 比如说残疾等, 在有效的利用传统信息资源方面就十分吃力, 更不用说利用网络途径来获取信息资源。当然这类弱势群体所占比例是比较小的。第二类是经济型弱势群体, 经济困难是形成网络信息获取中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比较困难, 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缺乏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第三类是能力型弱势群体, 由于网络的基础教育不足, 导致学生对网络的基本使用不够熟练, 比如:打字、浏览网页等等。对一些与所找主题不符合的网络信息, 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排除, 为自己获取网络信息制造障碍。第四类是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落后, 对网络较为排斥, 认为网络会影响学习, 不接触网络。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弱势群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获取途径方面的弱势表现

虽然说运用网络来获取信息极其便利, 但是也得有获取信息所必需的条件。在物质条件不发达的地区, 大学生不能够满足基本获取网络信息的条件, 比如说缺少电脑、宽带等,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因此大学生放假回家就等于掩住耳目, 没有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 只能从电视、报纸、刊物等传统的信息载体中获取信息, 从而导致了该地区的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获取方面处于弱势的地位。即使他们懂得要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也会苦于没有电脑等设备望而却步。更谈不上去分析、辨别信息的真伪好坏了, 造成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面对繁多的网络信息而无能为力。书籍、报纸等传统信息资源中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把自己的信息获取方式局限于传统的手段。即使有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部分大学生, 也只是局限于常用的几个搜索引擎, 如百度等。不懂得特定的信息在特定的网站去寻找, 导致获取的网络信息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性低, 缺乏一定的途径获取的网络信息含金量是不高的。

(二) 大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能力方面的弱势表现

信息能力是指人在信息社会运用一定的手段和途径通过网络这个信息载体来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网络是当今社会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 但是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 运用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是比较困难的。究其原因, 首先是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 缺少上网所需要的设备, 没有办法通过这个途径来获取信息。当然这类群体只是占相当的一小部分。其次即便有上网的设备, 没有一定的上网技能也是不可行的。最后还有一种原因, 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目标物的甄别能力较差。由于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往往都不是一步到位的, 都需要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判断, 从而找到与所需信息的共同点和契合点, 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 最后得到的结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1]网络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是这部分弱势群体最为头疼的。自身的思维以及其他因素的局限使其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无所适从。网络现如今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知识的来源途径, 利用的最大化就是信息价值的最大化。虽说如此, 大多数同学上网主要以“网络娱乐”和“交流沟通”为主, 知识查询的功能没有被学生很好的利用起来。

(三) 大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意识方面的弱势表现

在这个群体中的大学生主动、自觉地获取网络信息的意识薄弱, 还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信息资源获取途径。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制约, 很难有主动搜索并获取网络信息的意识。在心理上不接受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 认为运用传统的手段获取信息资源更加方便。传统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也是有一定影响的。陈旧、封闭的思想对新兴信息获取途径不接受、不理解、不认同, 甚至出现了抵触的心理, 这样非常不利于对网络信息的吸收, 阻碍信息获取和利用, 产生获取信息的强势与弱势的分化。

三、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弱势群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重视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获取网络信息能力的教育

要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时一定的网络专业技能是必须要有的。不断地提高网络技能, 也可以拓宽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从经常用的各大网站, 也可以从特定的网站来获取特定的信息。大学生要提高运用网络技能获取网络信息的综合素质。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甄别信息的真伪, 提高所获取信息的可用率。如今, 网络上的一些没有营养、糟粕的信息总是以一些吸引人的标题和图片为噱头, 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不要被这些信息所迷惑, 坚持上网的初心和自我。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我们要端正上网的态度, 用批判的眼光去面对, 对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其次要了解我国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 以便更好更准确地辨别信息。最后, 要进行自我监督, 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 如有不好的苗头, 及时的遏止。

(二) 加强教育宣传, 转变传统的网络价值观念

大学生要转变价值观念, 必须要做的就是自我教育。首先, 大学生要有辨别地去分析网络信息, 不要过分放大网络中的负面影响, 对网络失去信心, 而是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提高辨别能力, 通过加工和整理, 使这些信息为我所用。其次大学生应摆正心态, 积极地参与网络相关的活动, 在浓厚的网络活动氛围中, 潜移默化地学习网络知识, 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度, 深入了解网络, 增强对网络的认同感。在大学生的常规教育中, 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个转变大学生传统网络价值观念的责任, 努力扭转大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旧观点、旧思想。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网络,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优势, 正视网络对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对网络监管体制的不完善, 社会群体对运用网络始终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国家应制定一系列措施来扭转网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文化中, 提升网络文化的含金量。

(三) 加快建立网络信息共享机制

网络资源共享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弱势群体获取信息难的问题, 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利用的最大化。这也是现如今信息化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但是共享也是要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信息共享并不等于免费给学生提供。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支付一定的费用也是值得的。这一点学校方面应该引起重视。比如学校应该加大对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扩大其规模, 购买一些公共信息平台等。通过这些写促使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校园图书馆也应该适当的扩大自己的职能, 把原来的藏书量改变为信息资源集聚的大数据库, 真正的成为知识的扩散地, 信息的集聚地。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找到所需的信息, 但这些信息不应该是陈旧的, 过时的, 这就对图书馆的信息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四) 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校园环境之中, 他们获取信息也是通过运用校园网络展开的, 比如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查询信息等。这就体现出一个学校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方便大学生信息弱势群体能够方便直接的获取所需信息。当然, 有了一定的信息基础设施, 最重要的是维护, 信息基础设施的维护是一个相对来说薄弱的环节,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断网, 信号不好等情况, 导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原本可以避免的障碍。大学生在登录校园网络获取一些必备的信息时, 由于同时登陆的人数过多, 网络拥堵、系统崩溃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体验度。对网络信息获取中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学校及社会的工作不仅是给大学生弱势群体搭建信息获取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会用、善用这些信息化平台。网络部门应及时对校园网进行维护升级, 提高终端服务器的承受能力, 构建先进的网络信息环境。针对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弱势群体的特征和表现, 提出一些建议, 旨在为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中提供一些便利的途径和方法, 方便其能够熟练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当今世界, 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竞相争取的对象。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弱势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潜移默化地提高该群体的网络技能水平, 给予足够的关怀, 努力将其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在众多信息载体中脱颖而出, 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报纸、刊物等传统型资源, 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这个信息获取途径, 这也是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在实际的网络信息获取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获取网络信息方面的弱势, 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信息获取: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郭丽华.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 穆晓婷.馆员信息素质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0) :67-68.

[3] 孟春岩, 胡涛涛.网络信息资源获取及管理利用对高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7, 4 (23) :215-217.

上一篇: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特色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师行业考察报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