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2024-01-01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以情境化教学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涌现,并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情境化教学的核心要义就在于通过多样化方法的运用,为学生营造紧扣教材内容、契合心理预期的课堂氛围,进而实现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对情境化教学的实际运用予以重视,并且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为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化;代入感;视听结合;互动式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客观思维的重要学科,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往的小学科学课堂常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没有一个趣味横生的、贴近生活的、直观可视的教学情境,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小学科学知识的汲取与运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大势,主动的采用情境化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动态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高效学习。

一、营造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课堂代入感

运用情境化教学法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有赖于生活化情境的营造,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课堂代入感,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常言道:“科学蕴含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诚如此言,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在小学科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知识探索,从实际生活中探索科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达到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深化认识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这节课的科学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相关性。本着“营造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课堂代入感”的教学理念,我首先做了课前导入,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多样化的声音,如拨动钢尺发声、敲击鼓面发声等,那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发声原理吗?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了解。”受此影响,学生的课堂代入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后我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物体发声的经验,分析教材中涉及到的实例。产生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我为学生做了课堂拓展,对人体的发声器官——喉咙,进行了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这节课科学知识的认知。

二、营造可视化情境,打造视听结合课堂

运用情境化教学法构建小学科学课堂,还有赖于可视化情境的营造,在此基础上有利于视听结合课堂的打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多重感官调动起来,直观的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念、运用方法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营造可视化情境的重要“法宝”。基于此,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为手段,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时,这节课的知识点是声音知识的深化,利用学生了解听到声音的原理。本着“营造可视化情境,打造视听结合课堂”的教学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可视化的人耳图片,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到人耳的构成,即“外耳”“中耳”“内耳”,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后我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声音被人耳听到的过程,充分的调动了视觉与听觉感官,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声音的认知。

三、营造互动式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

运用情境化教学法构建小学科学课堂,同样离不开互动式情境的营造,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互动中动态化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与互学互鉴的前提下夯实知识基础。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互动式教学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在互动中提升认知、深化理解,为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让小车运动起来”时,这节课的知识点围绕着小车的运动展开。秉承着“营造互动式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教学理念,我首先引导学生浏览教材中涉及到的马车、手推车、蒸汽机车、家用轿车,并使学生尝试着说出不同类型车辆的动力来源,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活跃了课堂氛围,虽然得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但这也是学生开动脑筋的成果,我对此予以了充分赞赏。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开展了师生互动,师生互动采用问答式的模式进行,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回顾了所学知识,并将之運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将互动式教学情境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总而言之,情境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不仅是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收获感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教育背景下更新教学观念,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营造教学情境,以情境化教学为依托,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实现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实质化提高。

参考文献

[1]季振华.情境化视域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科普童话,2020(01)

[2]胡宏碧.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的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其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儿童教育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 教育思想 应用探析

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基础下,情境教学法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情境教学法通过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为小学语文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情境氛围,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指出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作用分析

(一)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中所谓的情境,指运用音乐、画面、语言等手段,创设相对真实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应用与实践,证实了其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观点的先进性。

(二)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作用

1.提升学生欣赏能力。音乐作为一切艺术种类中审美特性表现最为充分的一种艺术,其借助于情感符号将现实生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音乐的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其能在最大程度上触发人的情感,能与人产生共鸣。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建立起了超越性和情感性的审美态度,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起来。

2.提升学生自主合作精神。这里的合作精神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大脑与身体之间、时间特性与空间特性之间的协调合作和情感交流。情景教学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游戏情境,使学生通过学习、表演和创造的形式,将自身置身于游戏情境之中,使其天真性和活泼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同时也增加了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相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应注意的是,情境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时,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互动的方法,提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成效性。比如,教师在讲解《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小伙伴落入水缸中的情景进行再现,并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怎样去处理。由此一来,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性和魅力性,更使其认识到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息息相关性,从而在欢快、愉悦的情境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较多的图画,图画实质上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引用这些图片画面并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将课文内容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小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并方便其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图画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更有可能由此深入到教材内容中的情境之中。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直观再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将小学生情感和认知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最终目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学习乐趣,同时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就是说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中具有两面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创设情境的整体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作用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学习,其学习过程不是个体行为。另外,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创设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注重情境创设的整体性,应在面向整体学生的基础上,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以,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应注重对其整体性能的把握,只有在兼顾到了整体学生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才能达到提高,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情感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所创设的情境应具有以情动人的特点,能使学生在进行角色融入时,可以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和引入时,应适当加入一些自己的感受,深化其情感体验。作为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教师對学生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所有行为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的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时,应注意个人情感的投入,使学生能够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在更深层次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进行更为主动的学习。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地利用和创设各种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

(责编 金 东)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补充和丰富现有的课堂教学和教材,为学生创造充满活力、轻松的音乐教学氛围。因此,音乐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情境教学方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育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    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法;应用战略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如今,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小学教育的重视。在情境教学法的帮助下,音乐课表现出活泼、有趣、和谐的特点。它不仅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而且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的。下面笔者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首先,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往往认为音乐课程只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事实上,音乐教育可以实现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思维迁移等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个人特点和作曲家背后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歌唱等方式,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达到认知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满屋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音视频资料与故事,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學情境,就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音乐,并被音乐所吸引,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最后,情境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音乐教育的情境教学中,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孤岛,而是要学会融入集体,注重团队精神。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练习,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又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  小学音乐教育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战略

2.1  应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它不仅帮助扩充了课本的内容,而且直观地呈现了音乐背景和知识点,实现了音画同步和音词同步。而目前,我国的许多音乐教育条件并不理想,如许多小学缺少乐器,但多媒体情境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即使没有乐器,老师也可以从网上下载音频、视频等资源,在教室里播放。以小学音乐教材为例,在《木鼓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这幅作品来自佤族,“木鼓”也是佤族特有的乐器,作品中欢快、活跃的节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佤族人民欢愉起舞的场景,表现了佤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喜爱。《木鼓歌》属于羽调式,带有舞蹈节奏,使用了大量重复的技巧,而且衬词也极具佤族风味。课程的困难和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佤族音乐的特点和情感,指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教学时,往往需要基本的乐器,如手鼓、钢琴、腰鼓或堂鼓等,但很多学校不具备这些条件,也没有准备。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演奏木鼓歌,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木鼓歌。同时,老师也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

生感觉真正的佤族风情。通过多媒体场景,引导学生学习木鼓歌的韵律和节奏。且通过多媒体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作品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有可能在各个方面展示丰富的课程内容,教师应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和总结。根据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选择合理、适用的教学音频和视频资源,避免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2.2  实施表演情境教学

表演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音乐教育与演奏往往有着千千万万的联系,演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这是对音乐作品的第二种诠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注重表演情境的作用,通过表演,为学生提供表达音乐情感和体验音乐的方式。以小学音乐中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性。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很开心,音乐很强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且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准备一些发饰,上课后将学生分为“小熊”和“洋娃娃”两组,并根据歌曲和自制的舞蹈动作鼓励学生唱歌跳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旋律中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一跳”的节奏,实现教学互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将课堂气氛带入,把它推向高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在采用表演情境时要注意将表演内容与教学相结合,不能有重表演而轻内容的现象。除了编排舞蹈动作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课本涉及的小动物和小角色,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的气氛,进而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在此期间,教师要注重学生身体协调性的锻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通过演奏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解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贾虎.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16):133-134.

[2] 术蓉宇,张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20,(4):26+28.

[3] 胡佳欣.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思路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223-224.

[4] 蒋伟琴.运用情境教学法,建构魅力小学音乐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20,(01):82-83.

[5] 陈一鸣.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9):110.

[6] 冯琴.情境激趣美在“乐”中--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13):135+215.

[7] 刘晓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1):16.

[作者简介:罗城,贵州毕节,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第三小学,553100。]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情境式教学方法,具有缩短学生认知距离、建立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等教学优势。特别是在语文这个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学科上,情境教学的优势尤为突出。本文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式教学法来辅助学生深化阅读理解、提升学科素养。这种教学方法,对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及探究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情境式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以直观的形象简化了阅读的理解过程,以体验唤起学生情感。而且,情境式阅读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讲授和灌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下面,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特征,就阅读教学进行实践研讨。

一、审美式情境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那是不可思议的。”情境式阅读教学可以针对语文学科的审美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

如《姥姥的剪纸》(苏教版,下同)这篇文章的阅读。教材中只给了一张图片,对学生的触动作用并不大。我在教学前,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精美的民间题材的剪纸作品,自己和学生一起剪了一些。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先欣赏这些剪纸作品的精美,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文章,让他们带着审美的情趣去体验作品中“我”与姥姥间以剪纸为桥梁的情感。

二、开放式情境阅读

情境使学生突破教室的狭小空间,带他们走进了大千世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开放的思维中开展阅读活动。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一课。在阅读前,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地理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向他们展示青海高原雪山连绵的景色、秦岭之畔灞河边上柳树繁盛的景色、江南水岸边上柔美的杨柳。让学生在教室里就体验了高原、中原和江南三个大跨度区域的不同。通过这种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作者在青海见到柳树的激动和惊奇。

三、形象式情境阅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一个认知规律: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知。阅读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正是应用了这一认知原理。

如阅读《詹天佑》这一篇文章。文章中“青龙桥铁路”的“人”字形设计描写很清楚,学生通过想象是能够理解的。但理解并不等于在脑子中形成了对詹天佑智慧的深刻把握。于是我在课前,请美术教师画了两幅画,一幅是俯视图,一幅是“实景”图,而且特别请美术教师画上了当时那种火车的样子。阅读时,学生通过视觉将这个画面印在脑子里,再阅读到那一段时,自然调出画面与文字结合起来,阅读效果就好得多。

四、情感式情境阅读

情境式教学,“情”字是精华。刘勰在《物色》篇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的情感受客观事物的影响之深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使用情境将学生的特定情感激发出来,使他们带着情感去阅读,去领悟作者的情感,对学生准确把握作品起到了促进作用。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篇文章的阅读。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给学生讲司马迁受到酷刑而坚持完成撰写《史记》的故事,讲蒲松龄为写《聊斋》不辞辛苦搜集民间传说的故事,给他们提起了囊萤映雪的典故,还向他们展示了一些贫困地区孩子们在困难条件下努力学习的照片。通过这些,在学生心中构建了一个情感情境。这时,学生对文章中谈迁编写《国榷》这一故事的情感认同就特别强烈。

五、生活式情境阅读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科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因而,通过生活式情境的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阅读对象与自己生活的关联性,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也更容易产生对文章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通过视频、图片和自己的讲述,给学生介绍了很多现实生活中医生们救死扶伤、敬业爱岗的动人事迹。如福建协和医院,医生们给一名脑部长肿瘤的病人进行了长达32小时的手术,术后几位医生累得直接躺在地上;某妇产科女大夫连续出诊,晕倒在救护车前……此外,我还请班里有家长从事医务工作的学生来聊一聊自己的家长。通过生活式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带着真实的生活体验感,对故事的情感很容易建立联通。

六、问题式情境阅读

教师还可通过为学生构建一个问题式的情境,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意愿,从而促使他们到文章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情境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并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同样对深化理解文章内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最佳路径》这一篇文章。在阅读前,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公园、动物园、游乐场及城市、乡村中道路的图片,面对这些图片,与学生先聊起了天。“你们觉得,哪个道路是最好看的?哪个道路是最实用的?这些路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这些道路进行评论,有的说直线的道路最实用,有的说弯弯曲曲的道路最好看。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就说,如果是你,会怎么去设计呢?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最佳路径》这篇文章,看看迪士尼乐园的路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吧。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为了寻求答案,而进入了深度阅读状态。

情境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阅读对象的特征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情境,不同的情境会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情境也针对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情境的设计一定是精心思考的结果,而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那样,反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在应用情境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靳印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J].学周刊,2012(2).

[2]李自林.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情境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14).

(編辑:张驰)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发现数不清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可见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生活情境化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做出简要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有效措施;意义

生活是灵感的源泉,也是数学的孕育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和问题,这就为学生理解数学、探索数学提供了温床。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对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老师可以以此为切入口,把数学生活情境化,去引导学生在周围的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的形象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加深对小学数学的理解,让其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是十分重要的。

一、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的有效措施

(一)设置与生活有关的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来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时候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并把它带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去。比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像三角形的东西,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当学生对三角形有了一个大体概念之后,老师可以讲述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三角形,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加深对三角形的印象。老师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三角形的意义和应用,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加大对三角形各方面的认识。

(二)利用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够成熟,童心未泯,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玩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的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来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课堂处于一个活泼的氛围之下,让学生有一个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

(三)科学运用生活情境化教学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觉得生活情境化教学法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因为老师的错误理解而缺少对生活情境的应用。这种想法是不够准確的,生活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对数学的难易程度有更好的掌握。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情境教学的全面性,将可用于情境教学的数学内容范围扩展开来。另外,在学生完成基本数学作业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生活情境相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快乐。

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化的数学教学从我们周围的生活内容出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灵活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更加喜爱学习数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的海洋中去。例如,有的小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折扣,明确商品的优惠程度,这体现了数学的价值,而小学生因为家长的表扬也会更加积极地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大众创业的背景之下,老师应该从小学开始就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生活情境化的教学中,课本上的问题并不是学生要真正面对的,而是形式多变的数学问题。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看看他们除了用圆规之外,还能用什么其他方法来画出圆。然后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画,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中就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不是纯数字、纯理论性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宽广,通过实践可以证明,在动手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更完美地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化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生活情境化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讲课前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把生活化情境带入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反应力。但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老师明白,开展数学情境化是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生活情境化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生活情境化教学中的情境主要是来于真实生活,而不是老师刻意创造和让学生想象的。因此,老师要实事求是,以真实生活为出发点,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此外,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更新理念,从而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杰,孙文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84

[2]后丽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03.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所以“教”的含义不是如何把教案设计的井井有条,而是要看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有效,有没有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鸟语花香》一课伊始,演示一段森林深处鸟语花香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各色的鸟儿和花儿,以及优美的 音乐 ,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学生是美术的初学者和爱好者。简单、大量、重复、模仿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要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因素。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恰恰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更加变得得心应手。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学生才是一切。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如我在教一年级的简笔画蚂蚁时,先下载蚂蚁的图片,然后再处理笔画的顺序,先画哪一笔,再画哪一笔,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学生就不会因为蚂蚁的笔画多而无处下笔,而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则是巧妙地利用下载的精美图片播放给学生,再配上动听的音乐,如名曲《高山流水》等,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得到了满足,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动起了手中的笔,逐步进入了风景画《我爱家乡》课堂教学的气氛中。

三、演绎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如在教学《森林王国》一课时,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的动画情景:四季的森林以及大量的动物图片欣赏,学生沉浸在对森林的无限遐想和神往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聯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扩充性的特征,从而对现代教学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媒体可真实的再现和模拟事物的情境,有声有色,画面、色彩、线条、声音从不同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想象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学习,多媒体进入日常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因素。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如果把握不好,流于形式,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新的教学问题。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误区,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对数字化信息时代新的思想和观念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多媒体教学是花架子,没有必要。另外,在媒体操作和实际运用中,不愿意积极尝试应用新媒体及新技术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当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上一篇:风险评估技术金融投资论文范文下一篇:因特网网络调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