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本次大会有来自台港澳与大陆的一百多位专家撰文参会,台港澳方面有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中山大学、淡江大学、清云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法鼓佛教学院在内、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大学和佛学研究机构的学者应邀参加,大陆方面有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敦煌研究院、西北民院、伊犁师范学院、塔里木大学等几十所院校的大陆专家提交了高质量的论文。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民政局等各个层面领导都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

海峡两岸共襄盛举,近百名海内外与会学者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围绕着“西域文化”这个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丝绸之路风云变迁与西域文化系统阐述是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宏观的综合性研究突出了会议宗旨,丝绸之路与文明对话、中华文明史上的西域、西域屯垦戍边两千年、环塔里木文化多样性、古今中外西域探查史、西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六个方面的专题则揭示了边疆史地研究的新方向,而且大会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中,展现出三大特色。首先,是对于西域文化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认真地总结过去,才能较好地开辟未来,与会专家提交的论文涉及到边疆史地与西域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资料之翔实、论证之精细,都达到了学术总结的新高度。其次,是对于西域研究方法论进行深入反思。

近现代意义的西域学术研究,无论是综合性研究,还是专题探索;无论是文献考证,还是田野调查,乃至数字建模,研究方法大都来自东西方学术体系。再

第 1 页 共 2 页 次,两岸学者同心协力的集体性突破。西域文化研究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蓬勃兴盛以来,在欧美日本显现了一种群体研究的优势,而华人学者则呈现各自为战的局面,海峡两岸学者在该领域联手必将对西域研究的深入拓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各个学者在学术理念方面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开展学术交流、相互观摩讨论也是提高学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参加海峡两岸西域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学者在坦诚开放气氛中展开了“和而不同”讨论,对前辈的思想成果做出历史的总结和深刻的评判,对新时期西域研究的方向方法进行睿智的展望,必将对边疆史地研究的深入拓展产生积极影响。海峡两岸西域文化学术交流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由两岸共同举办、共同参与,学者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学术交流中沟通了情感,体现了炎黄子孙合作交流的精神。

多位学者在塞防与海防并重、陆地与海上丝路对接、及西域史地研究方法论、华夏文明在亚欧大陆的广泛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既展示了学科繁杂精深的西域文化研究的巨大影响力,也显示了两岸学者在国际视野中承继学术使命的雄心壮志。西域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国际显学,已经持续热了百余年,而且还将继续热下去,并能真正打破国际学术壁垒,有效沟通两岸学者情感。

千年西域,百年新疆,最后真诚地期望,主管部门持续接力,将西域边疆史地之学,继沿海客家文化之后,作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事业的新亮点,文人学者则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推动西域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扎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在第四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上的讲话

赵素萍

(2012年5月8日)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省委高度重视,指定下发《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学雷锋活动做出全面部署。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推出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总载体,学雷锋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活动扎实开展。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及时跟进、迅速行动,学雷锋活动热潮涌动、不断升温。目前,全省学雷锋活动有序推进、逐步深入,发展势头良好,成效初步显现,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的大众传播更加广泛,“三平”精神的学习宣传更加深入,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今天,我们举办第四节河南公民道德论坛,主题就是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举办这界论坛,主要谜底就是从理论和时间的结合上,对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交流工作情况,开展理论研讨,探索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原人文精神,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充分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雷锋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务必炫丽的人生篇章,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座历久弥新的精神标杆。1963年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以来,学雷锋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长盛不衰,在塑造美好心灵、培育高尚情操、增前精神力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峰离开我们快50年了,时代已经变化,环境已经变迁,但雷锋不仅精神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们前行的独特魅力。在全国人民心中,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第一,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之所系。当今时代,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追求、目标认同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强化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但也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导致一些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在这样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正确思想指引发展方向,都需要伟大精神凝聚前进力量,都需要先进模范引领社会风尚。雷锋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孕育出来的时代楷模,雷锋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倡导盒饭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是人民群众之所盼。当前,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一些领域、一些方面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

值观扭曲,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淡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贪图享乐等现象时有发生,“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引发了人们源于道德问题的深层思考。人民群众热切盼望有一个更加温馨的精神家园,热切盼望社会的道德温度不断提升。应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爱心善举,也不缺少大美大德,关键在于我们要挖掘道德之力、弘扬道德之美,把道德的火种散播到人们的心田。雷锋是真善美的化身,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写照。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呼唤,大力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张扬更多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有利于激发人们参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情,有利于匡正道德失范、弘扬公平正义、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第三,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之所需。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大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事关河南的长远发展,事关全省人民的福祉。建设中原经济区,既面临难得机遇、有利条件,同事又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应对许多挑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很重,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的任务很重。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还需要破解许多难题,克服诸多困难。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调动全省上下的奋斗意志,才能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实现新发展。雷锋精神浸润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基因,具有穿越时空的震撼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大家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对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引导人们热爱河南、建设河南,对于振奋全省人民斗志,激励人们立足岗位、无私贡献、勇争一流,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平”精神是雷锋精神在河南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雷锋精神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支撑,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雷锋精神代表社会的道德理想,体现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民优秀品质、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的最新概括。雷锋精神和“三平”精神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同样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样凝结着服务人民、报效社会的庄严使命,同样体现着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基本特征,同样折射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耀眼光芒。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所说:雷锋精神和“三平”精神是一致的,“三平”精神是雷锋精神在河南人身上的具体体现,雷锋精神就是在平凡、平静、平常之中体现出来的为民精神、奋斗精神。

雷锋说过,“我愿永远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缅怀雷锋短暂的人生,他的崇高和伟大都是通过一件件平凡小事集聚起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过:“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雷锋之所以伟大,关键在于他把崇高的理想与平凡的工作紧紧结合在一起,把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有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可以说,雷锋精神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雷锋对事业满腔热忱,对工作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雷锋有一种“钉子”般的精神,他刻苦学习理论、钻研技术,当农民是“优秀拖拉机手”,当工人是“先进生产者”,当战士是“优秀驾驶员”。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以一颗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岗位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从这点上说,雷锋精神体现了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雷锋胸怀理想、勇于担当,对祖国对人民充满赤诚、极端负责,他恪守“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人生格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铮铮誓言。正是这种“甘当人民的勤务员”,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是的雷锋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处处事事为国家着想,把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精神体现了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立足当前,回眸历史,中原儿女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创造力非凡业绩,书写了华彩乐章,形成了富有中原人文特色的“三平”精神。我们要把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与倡导树立“三平”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育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进一步树立务实发展、务实河南的良好形象,不断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持久动力。

三、进一步明确学雷锋活动的主要任务

推动学雷锋活动扎实开展,要牢牢把握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刻领会“三平”精神的根本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群众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动员全省人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倡树文明新风,提升道德境界,树立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形象,形成人人践行雷锋精神、人人争当先进典型、合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生动局面。具体讲,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宣传雷锋事迹。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雷锋的光辉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雷锋的成长经历和感人事迹,感受雷锋的高尚品格、崇高境界和人格魅力。二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要大力宣传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大力弘扬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推动雷锋精神在中原大地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三是大力倡导“三平”精神。引导人们深刻认识雷锋精神就是在平凡、平静、平常之中体现出来的为民精神、奋斗精神,引导全省人民与时俱进做、求真务实做、“三平”之中做,提振人们的精气神,树立河南的新形象。四是大力加强道德建设。以组织开展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五是大力推动实践转化。推动学雷锋活动同各项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雷锋精神、“三平”精神融入平时工作,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伟大实践,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

四、着力在促进知行统

一、推动实践转化上下功夫

推动学雷锋活动要突出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搞好宣传教育,扩大人民群众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二是丰富实践载体,引导人民群众把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付诸实践,转化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知是实践的前提。宣传教育是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基础性工作,要调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一要加强新闻宣传。各级主要媒体要办好学雷锋活动专题专栏,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嘉宾访谈等形式,深入宣传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措施办法、进展成效,宣传先进典型和有益经验。深入宣传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宣传“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宣传邓州市编外雷锋团、邵均克等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使学雷锋活动形成声势、持续不断。二要加强社会宣传。运用展览展示、座谈报告、征文演讲等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在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宣传橱窗、墙报板报、公益广告等,使雷锋事迹、雷锋精神、“三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要加强理论宣传。把雷锋精神、“三平”精神列入社科研究规划,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提供智力支持。四要加强文艺宣传。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以雷锋精神、“三平”精神为主题的歌曲、影视剧、文学作品和动漫作品,抓好展演、展映、展播,让人民全中在文化活动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五要加强网络宣传。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加强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平台建设,利用微博、彩信、手机报等手段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雷锋精神来自实践,最大的价值也体现在实践之中。学习雷锋,关键在做。只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雷锋精神才能真正开花结果。要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全中乐于接受的渠道。在党政机关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企业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活动,在社区开展“学习雷锋、奉献爱心”活动,在农村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建设文明乡风”活动,在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学校开展创建“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争做雷锋式青少年”活动,在民营企业和工商户中开展争创文明诚信企业和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活动,努力把学雷锋活动延伸到基层单位,拓展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要深入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助,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职员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在中原大地蔚成风尚。要注重抓好量大群体:党员领导干部是引领、是榜样、是形象,要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其影响带动作用;青少年是学雷锋活动的生力军,是未来、是希望、是活力,要注重激发和保护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学雷锋行列,推动青少年认识雷锋、崇尚雷锋、学习雷锋。

五、大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学习弘扬雷锋精神,贵在坚持不懈,重在形成机制,恒在实现常态。只有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才能推动雷锋精神、“三平”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一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建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各级党委特别是宣传部门要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强协调、精心组织、搞好运作,推动学雷锋活动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紧密结合。要把学雷锋活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乃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力度,使学雷锋活动成为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常态化的考核项目。

二要完善典型宣传机制。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是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是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途径。谢谢年来,我们持续宣传推出谢延信、李文祥、裴春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起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创新典型宣传工作机制,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形成先进典型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要注重推出更多大众化、平民化的先进典型,使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让人们感受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要认真组织“雷锋精神在中原、先进典型在身边”网络推介活动,调动网民参与热情,发现更多凡人善举,用平凡的故事展现道德的光芒,激励更多的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雷锋精神。要利用重要节庆和节日组织看展走访帮扶先进典型活动,关心先进典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尊重关爱模范人物、崇尚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风气。

三要完善奖惩约束机制。要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当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各领域。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学雷锋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褒奖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热心公益等道德行为,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制约和惩戒力度,让人们乐于学先进、敢于做好事,使以德报德、崇德尚义成为一种共识、一种风气、一种导向,在全省进一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条件。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全媒体传播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曾提出过“全媒体”的概念。她指出, 全媒体是指一种新闻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 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 它融合所有媒体的传播形态, 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 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 实现媒体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等方面的整合性应用。同时, 全媒体突破各种媒体独自发展的局面, 打破同类媒体间的壁垒, 实现不同类别媒体在内容、渠道以及功能等方面的融合, 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互动态势, 创造出全新的媒体运营传播模式。因此, 全媒体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空间虚拟化

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不断涌现, 特别是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 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 由传统媒体的官方话语权转变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话语时代。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形成了“点对点”以及“面对面”的多元化舆论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不再拘泥于无线电广播、有线电视以及纸质报刊,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将信息的传播空间趋向虚拟化方向发展。

(二) 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动态融合化

全媒体环境下, 信息文本的非线性化以及信息要素的零散化致使信息的传播出现碎片化。新媒体的出现, 传播内容以简单的文字表述方式、多方位的观察角度, 使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的形态, 尽管受众每天通过不同的媒体浏览大量信息, 但却不能做到深刻理解和持久记忆, 对传播内容本身的关注也具有碎片化特点。信息的动态传播, 实时更新, 各种媒体进行交叉传播, 呈现融合化态势。

(三) 传播渠道无缝化、受众群体分众化

全媒体时代, 传播技术快速发展, 受众对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可操作性都大大提高, 传播渠道层级大幅度减少, 受众与信息之间的传播渠道无缝化对接。既可让广大受众积极参与到传播中来, 也可让媒体人借助受众拓宽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 因受受众教育程度、社会身份、生活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传播信息的解读形成不同的看法, 随着可选择的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细化, 受众群体呈现分众化趋势。

二、中原文化品牌传播现状分析

(一) 特色品牌挖掘不够, 传播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 河南省对文化资源、文化品牌的整合、创新以及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少林武术”、“龙门石窟”、“太极拳”、“梨园春”、“武林风”等知名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已经形成, 但从总体上看, 河南省的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与传播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都亟待探索和改进, 例如:品牌知名度不高, 整体实力不强, 挖掘深度不够, 创新和策划能力缺乏长远规划, 未能形成统一的传播体系等, 这是现阶段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长期的积累, 如何深度挖掘、精心培育和全力打造更多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二) 传统媒体传播缺乏创新, 新媒体传播缺乏深度

《花木兰》是河南豫剧的经典之作, 是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之一。但是, 当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进入受众的视野, 我们只能叹息对文化的传播渠道太过传统老旧, 文化资源没有很好被利用。“甲骨文”文明全世界, 但知道安阳殷墟的人却少之又少。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途径很难有新的突破, 对文化品牌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缺乏足够的创新。随着新媒体逐步进入公共视野, 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全民式网络平台建立, 《梨园春》、《武林风》等知名中原特色品牌相继建立了公众服务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对其进行关注、分享以及评论, 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具有碎片化特点, 信息的传播缺乏一定的深度。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需要传统媒体在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 并且利用新老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整合升级。

(三) 多维度的全媒体传播渠道尚未建立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 全媒体是数字媒介技术平台下的各种媒介融合而出现的概念, 它的最大特点“全”, 使它成为一个集大成者, 颠覆和再造了媒介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全媒体区别于和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形式就是传播和技术手段的全面, 全方位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 综合声响、影像、网络、电讯等主流媒体技术。在全媒体的环境下, 无论是传统媒体, 还是新媒体, 对品牌文化的挖掘与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单一性, 不同社会阶层对媒介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河南省尚未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挖掘与培育提供全方位、多维度、全息化的全媒体传播渠道。

三、全媒体时代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策略

(一)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 打造系列中原特色文化品牌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也形成了一定的中原文化品牌, 例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龙门石窟、少林寺、洛阳牡丹等文化旅游品牌,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剧目品牌, 《梨园春》、《武林风》、《大河报》等传媒品牌, 但关于洛阳唐三彩、信阳毛尖、南阳独山玉、安阳殷墟等品牌还缺乏一定的宣传, 亟需将一批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气派、中原风格的品牌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打造, 例如:河文化——黄河, 拳文化——少林武术, 根文化——寻根之旅, 画文化——虎画、木板年画, 花文化——牡丹、菊花展, 城市文化——信阳茶、南阳玉、安阳殷墟甲骨文、三门峡虢国文化、周口老子文化、许昌三国文化等。通过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原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打造多张中原名片, 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凝聚力, 提升中原文化的传播力。

(二) 发挥传统媒体优势, 提升文化品牌宣传新高度

传统媒体经过多年发展,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过程中, 要借助传统媒体这一信息传播主渠道, 加强官方引导, 注重拟态环境的设置,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 运用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人物访谈、广告等形式, 打造系列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专题节目、专题栏目以及专题版面。切实履行把关人的职责, 对传播内容进行准确合理的议程设置, 充分发挥名记者、名主持、名节目的优势, 结合新时代受众特点, 打破传统媒体的灌输与说教, 坚持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相应的传播内容, 增强他们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理解与认可, 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

(三) 充分利用新媒体, 创新文化品牌传播新平台

新媒体是当下新兴技术发展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包括: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具有个性化、互动强、形式多等特点, 新媒体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 丰富传播形式, 为传播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开辟新的渠道。首先,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 打造互联网传播高地, 塑造强势网络传播平台。其次, 注重手机媒体的开发和利用, 借助微信、微博等大众常用手机APP, 采用多种传播方式, 宣传和推广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再次, 采用隐性传播手段, 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 可将中原特色文化品牌隐性植入到热播的电影、电视剧中以及用户量较多的网络游戏中, 或将宣传内容制作为小视频、微电影, 扩大传播范围, 提高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四) 搭载全媒体平台, 拓宽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渠道

以媒介融合为特点的全媒体时代, 只有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整合多方面的媒体资源, 探索多种传播方式, 打造全方位的传播平台, 不断强化信息的传播深度与广度, 充分利用全媒体“一次采编, 多媒体编发, 多介质推送”[2]的优势, 为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提供新的渠道。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传播技术, 对受众进行交互式的分众传播, 针对不同的受众, 根据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个人喜好等特点, 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进行不同传播形式的包装, 对受众进行分类推送, 以提高文化品牌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 由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想, 至今有很多文化品牌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给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整合新老媒体资源, 创新传播模式, 构建全方位、系统化、品牌化的传播新格局, 提高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 增强中原文化产业的传播力, 为提升河南软实力助力。

摘要:河南地处中原, 文化资源丰富。加强中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创建具有鲜明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 展示中原文化特有的精髓与魅力, 是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为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的特点, 剖析中原文化品牌的传播现状, 发现中原特色品牌挖掘不够、传播的系统性不强, 传统媒体传播缺乏创新、新媒体传播缺乏深度, 多维度的全媒体传播渠道尚未建立等问题。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1.深度挖掘文化资源, 打造系列中原特色文化品牌;2.发挥传统媒体优势, 提升文化品牌宣传新高度;3.充分利用新媒体, 创新文化品牌传播新平台;4.搭载全媒体平台, 拓宽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等策略。为构建全方位、系列化、系统化的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新格局, 提高中原文化的传播能力, 提升河南软实力助力。

关键词:全媒体,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根文化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R].2011河南文化发展报告, 2011:83.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原根文化;中原经济区建设;寻根开发;根文化产业

河南省位于古代中国的中部平原,又被称为中原。近代所说的中原一般专指今河南省行政区划所属之地。优越的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古老的中原文明。中原文化是在中原大地上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根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原根文化已成为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为河南文化强省战略增添了新的支点。目前,学界关于中原根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方面,缺乏综合性与全面性。本文将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原根文化的开发内涵和意义、根文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全面考察,以期有助于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一、中原根文化资源的内涵

中原根文化是以姓氏之根、文物之根、先哲思想之根等为主要内涵的文化形态,核心是以儒、释、道三教合一并以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具有地缘上的原创性、情感上的正统性、发展上的开放性与传承性、内涵上的和谐性等显著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以家为中心,强调的是家、族、宗、国,人际关系注重伦理与乡土情谊,由此形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血脉之根、精神之根。

1.中华姓氏之根

姓氏寻根寻的是血缘之根,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姓氏的主要发祥地。中华姓氏大约起源于炎黄时代,文献记载的三皇五帝时期有迹可循的12位人文始祖大多出自河南或以河南为主要活动地。许顺湛[1]先生考证:炎帝族后代曾占据15个属地,有107个氏;黄帝族后代占据101个属地,有510个氏;舜族后代占据7个属地,有61个氏;禹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33个氏;契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124个氏。这835个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后演化为华夏民族的姓氏。谢钧祥在《河洛文化与中华姓氏起源》[2]一文指出,起源于河南的古今姓氏有1 834个,在以人口数量排列的120个大姓中,全部起源于河南的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45个,共计97个。《中华姓氏大典》[3]记载的4 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 834个,占38%;在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依人口数量多少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

可见,中华民族是以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华夏儿女从中原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多数客家人寻根的起点在闽南、终点在河南,大多数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 300年前在中原。万姓同根,根在中原,海内外华人的祖先多半在中原,河南省是中国姓氏资源第一大省。

2.人文始祖之根

中原有很多人文始祖。中华民族的九大始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少昊、尧、舜、禹,他们有的生于河南、有的建都于河南,其大部分的活动空间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可以找到很多人文始祖的遗存遗迹,如新郑的黄帝故里、始祖山,新密的黄帝宫,内黄的颛顼、帝喾二帝陵,沁阳的神农祭天处等,都是人文始祖们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又比如伏羲居于陈地(今河南淮阳),死后葬于陈地,所以在淮阳有座太昊陵,即伏羲墓。

3.历史名人之根

在中国5 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载于史籍的有千余人,他们对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丁文江[4]对《二十四史》中列有纪传的历史名人籍贯进行考证,5 700多人中河南籍的912人,占总数的158%——其中西汉时39人,占总数的19%;东汉时170人,占总数的37%;唐代219人,占总数的17%;北宋324人,占总数的22%;王天兴主编的《河南历代名人辞典》[5]收录自传说时代至清代的河南历史名人3 057人。姚泽清的《古代河南历史名人》[6]一文,收录了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河南历史名人198人,其中东周时有老子、庄子等18人,秦汉时有李斯、贾谊等54人,魏晋南北朝时有司马懿、范缜等39人,隋唐五代时有杜甫、韩愈等44人,宋元明清时有程颢、程颐、岳飞等43人,不胜枚举。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今天各个姓氏的骄傲和寻根祭祖的对象。

4.先哲思想之根

文化寻根是寻精神之根。中华文化的儒、释、道、法四大思想渊源规定了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基本走向,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道家的老子故里在河南鹿邑,庄子故里在河南商丘附近,列子故里在河南新郑,儒家见用于中原,佛教首先落脚于中原,法家商鞅、韩非、李斯等都是中原人。

以哲学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系诞生于中原。文王“拘而演”的《周易》被誉为“中华第一经”,对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老子创立的道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程颐、程颢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他们创立的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意识形态。

5.文物之根

河南省地下地上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地上文物的保有量居全国第二,地下文物的保有量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第一,河南省共有文物遗产28 168处。

河南省史前文化极为丰富,如旧石器时代的新郑裴李岗遗址,母系氏族时期的河南渑池仰韶村文化遗址,父系氏族时期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又如,商代考古的发源地在河南,甲骨文的故乡在安阳,道教第一宫——太清宫在鹿邑,佛教第一寺——白马寺在洛阳,禅宗祖庭——少林寺在登封。此外,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孙诰编钟,在中国冶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古城遗址方面,河南省有六朝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等。在古墓葬方面,有淮阳太昊陵,东汉、曹魏、西晋及北宋皇陵,历史名人墓葬则不计其数,河南省出土的碑刻墓志数量为全国之冠。地上文物古迹有洛阳龙门石窟,开封的龙亭与大相国寺,登封的观星台与嵩岳寺塔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充分展示了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

6.制度礼仪之根

夏、周曾定都于洛阳,商朝定都于安阳,所创立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对后世具有奠基意义。

7.文字科技之根

最早的成熟汉字商代甲骨文开启了中华文学艺术之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张衡的浑天仪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四大发明都孕育于中原、发明于中原。这些都表明中原文化乃是中国的文字科技之根。

8.农耕文明之根

中原地区是重要的农耕文明发源地,我国农作物的很多品种都发源于河南,中原地区还发展出了较为完整的农业思想。中原的农耕文明智慧使古代中国从野蛮进入文明时代,如伏羲氏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神农氏尝百草,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黄帝教人养蚕、织帛等,开创了织衣时代。

9.宗教之根

中国的佛教文化始于河南。白马寺是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原后在洛阳修建的第一座印度式佛教寺院,少林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相国寺的出现则进一步推动了佛教世俗化。河南还是道教理论的主要源头,河南鹿邑人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其著作《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经典。

中原地区的人文始祖及其族群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与同时代其他文化的交融中壮大,孕育了中华文明。中原根文化作为华人共同认可的文化符号,奠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基础。

二、开发中原根文化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应把中原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河南也提出要由文化大省变成文化强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强力支撑,开发根文化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中原根文化研究与开发,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开发根文化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

1.根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的助推器

第一,根文化是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中原经济区虽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则是典型的后发区域,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其现实境况。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快速发展并赶超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而开发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根文化资源,有助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中原根文化是河南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助推器。河南省的根文化内涵丰富,是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和国家都希望从自己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求文化之根与国家强盛的基因,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寻根热的深层原因。共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化、一脉相承的血统和共同的心理愿望,使华人之间更易交往、交流,从而使根文化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的精神财富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根文化优势,以根为纽带,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到河南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将使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为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基础。

第二,根文化所展现的历史和精神是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厚重基石。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这里历经物种的起源、人类的诞生、思想的源起、社会的演变而具有多样性,这里历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标志性的重要事件而具有丰富性,这里历经朝代更替及其每个历史发展阶段而具有完整性。河南起步、发展、辉煌、衰落、复兴的历史发展轨迹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极其相似。中原根文化的厚重历史和所体现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丰厚的人文资源。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愚公移山的奋发向上精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思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的军事思想……这些在中原地区诞生的包含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同样会成为促进中原崛起的精神动力。中原根文化已成为人们寻找中华民族强大基因的精神之根、文明之根。

第三,根文化旅游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内容。河南的寻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1980年代开始,海外华人在河南寻根取得了很大进展,有30个姓氏先后组团到中原进行寻根和联谊,形成了中华姓氏文化节,并多次举办祭祀祖先的活动,如新郑黄帝祭祖大典等;旅游部门还精心打造了旅游线路,如炎黄子孙拜祖线等,形成了根文化旅游品牌。根文化旅游满足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寻根愿望,使他们体验到了厚重的中原文化,丰富了河南的旅游种类,展示了中原根文化的优势,提高了河南旅游综合竞争力,成为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抓手。

第四,根文化开发促进了中原寻根经济的发展。河南以寻根为主题,挖掘经济效益,产生了寻根经济效应,带动了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自1980年代末以来,中原寻根经济依次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以姓氏寻根、客家人寻根、人文始祖拜祭为抓手全面推动了河南寻根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寻根谒祖活动中,河南是华人寻祖的重点地区。伴随着人们到河南寻根联谊、观光旅游、投资建厂,在了解、认识河南的过程中拓宽了合作交流范围,推动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据统计,30多年来,有30多个国家30多万人的寻根团队来到河南,旅游市场逐年扩大,推动了河南的经济增长。河南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39.6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00多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7%以上。2011年,全省旅游系统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节会,广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转型升级迈出了新步伐,全省完成旅游招商项目67个,引资356.01亿元。[6](P291)

2.根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纽带

同根同源的文化内涵所形成的根情结与根意识,能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和中华民族密切联系在一起。

第一,根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中原根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长期以来就是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寄托,无论身居何方,都有想回家看看的心理诉求。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千百年来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海内外华人,报效祖国、眷恋故土的情怀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文化同源、姓氏同根,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开发根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二,根文化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纽带。文化寻根是寻精神之根。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文化同源使我们心灵相通,具有思乡、统一等共同需求;姓氏同根使我们血脉相连,具有血亲渊源,这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具有热恋故土、敬祖尊亲的传统,海外华人与中原有着地缘、血缘、史缘关系,无论在何地,对祖籍地都有一份强烈的亲近之情,这成为海外华人寻根拜祖的动力。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发挥根文化的独特功能有利于增强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3.根文化是传承中原文化,塑造河南新形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河南历史文化厚重,充分发掘根文化,有利于塑造河南新形象、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第一,根文化是传承中原文化、塑造河南新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具有源头之根的地位,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先哲思想形成于中原,其精神层面的文明成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先导作用。中原根文化对思想道德的建设、民族素质的提升,对河南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近年来把开发根文化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来开展,促使海内外华人到河南祭祖认宗,从而使河南的根文化精神得到弘扬,厚重河南的形象在华人心中得以强化,让更多的人认识河南、了解河南,为河南走向世界提供平台,显示了中原根文化优势,提升了河南的形象和影响力。

第二,根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是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7](P485)中原根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原根文化的许多精辟思想,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透过中原根文化可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原发展,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中原先哲们《易经》中的“八卦说”、《老子》中的“阴阳观”、“自然观”、二程哲学中的“格物论”等整体思维和系统方法,都是认识和管理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原根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和谐”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对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社会建设有深刻启示。中原根文化中的明“人伦”、讲“持中”、求“致和”的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协调人际关系、讲究心态平衡的合理思想,其合理内核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格物致知、有无相生等朴素精辟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方法指导。这些都有益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根文化开发推动了河南根文化资源的研究,形成了河南寻根开发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河南根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成熟。根文化的开发以根文化的研究为基础,根文化的研究又推动了根文化的开发,并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河南根文化开发模式。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华人已有三次以河南为目的地的寻根资源开发高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8]在《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一文中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寻根开发的第一次高潮,主要以华夏民族根文化的精神传承为特征。海内外华人在中原的寻根活动由自发零散到初具规模,如海外谢氏寻根活动、荥阳成立的郑氏研究会、对黄帝故里在新郑的论证等。

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中原根文化开发的第二次高潮,主要以根文化的群体覆盖性和空间广布性为特征。海外的李、张、刘、郑、陈、杨等姓氏先后多次组团到河南进行寻根谒祖活动。

2004年至今是寻根开发的第三次高潮,主要以根文化的类型多样性和稳定开放性为特征。地方研究机构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加强合作,根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推出了河南根文化系列丛书等。

第二,根文化开发促进了中原根文化资源的研究。为适应海外华人寻根的需求,河南积极开展了根文化研究。在1990年代,河南各地相继成立了姓氏研究机构、根文化研究机构等。1991年河南省成立了研究姓氏寻根的第一个综合性学术团体——中原族史学术委员会。1994年出版的《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对河南姓氏资源进行了全面整理。1995年河南省成立了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200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寻根文化与寻根战略》课题成果摸清了河南根文化的基本情况。姓氏文化研究相关的名人研究也纷纷展开。1991年河南人才学会出版了收录3 700多个历史名人的《河南历代名人辞典》。此后,各地也开始了单个名人的研究,如对鹿邑与灵宝的老子的研究,对南阳的诸葛亮的研究等。

第三,形成了河南寻根开发模式。河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团体很早就意识到河南寻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政府主导根文化开发,并在政策出台、投资环境营造、组织开发强度上都强力推行,为寻根文化营造了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河南省寻根产业的发展朝气蓬勃,表明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团体辅助、民众广泛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成功的。

三、中原根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在传承中原根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文化强省建设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弘扬根文化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根文化开发的价值与功能受到制约。

1.缺乏与时俱进的根文化开发理念

这主要是指在根文化的开发理念上还显得落后,未能有效整合各种根文化资源并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发根文化,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中原根文化开发过程中,人们对根文化开发价值认识不足,没有把根文化的价值功能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量,开发根文化的体制不健全,根文化开发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认为文化可抓可不抓,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层面,以所有制身份论贵贱,有“恐私”、“拒私”的思想;部分人应用高科技开发文化资源的意识很薄弱,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经济意识,导致文化资源闲置;有些地方注重文化的政治功能、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忽视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强调文化产品的公益性而忽视其商品属性;有些地方对根文化的开发经济挂帅,急功近利,导致根文化资源粗放开发,造成根文化价值的浪费;有些地方对已有的根文化品牌不注意保护,如少林品牌在国内外被抢注,河南少林形象受损。一些彰显中华文明史的根文化品牌在外省开发,如中华文化标志城被山东济宁建造,中华始祖园被甘肃天水建造,中华孝道园被江苏常州建造。河南省在这方面的工作整体滞后,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缺乏有力的文物之根保护策略

在中原根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虽然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但缺乏有力的文物之根保护策略,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因保护不力或多头管理而毁于一旦,一些靠口授和实践传承的文化遗产也在流失。

3.缺乏明晰的根文化战略与产业规划

根文化开发必须以产业做支撑,用项目来带动,由科技创新来引领。但目前中原根文化在开发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根文化战略与产业规划,导致中原根文化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河南省文化产业明显滞后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濮阳的东北庄和石家庄的吴桥都是国家命名的杂技之乡,但吴桥国际艺术节现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而濮阳东北庄则发展较慢。河南温县的太极拳、开封的汴绣、洛阳的唐三彩都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但规模小、产业不集中、多头开发,都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文化产业。缺乏开发战略与规划,又不善于利用科技进行创新开发,使得中原经济区内的汴绣不如苏绣名气大,钧瓷、汝瓷产业落后于景德镇。[9]

此外,在中原根文化开发过程中,一些名人资源存在重复开发、无序开发和市场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如荥阳、新郑、新密争抢郑姓的祖源地,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湖北与河南的诸葛亮之争、河南与安徽的老子之争等也影响了品牌形象和根文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地方对根文化开发认识模糊,为争名人而内耗严重,影响了河南的形象和投资人的积极性;个别人利用寻根联谊搞宗族迷信活动,损害了根文化的声誉。

4.对根文化开发盲目投资或投资不足

目前,中原根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发缺少宏观思路,经费投入过少或投资大收益小,投入与产出失调,不能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寻根活动的开展与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紧密结合,没有发挥根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如历史名人资源主要以政府主导经营管理为主,名人资源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的意识。河南省是文化大省,但对文化事业投入相对不足,文化产业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4%,与发达省份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政府与民间资本对接问题上,存在体制性障碍。

5.名人之根的开发力度不够

历史名人只有与具体的物质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对名人之根的开发力度不够,无法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一是名人开发少。河南名人名胜数量多、种类全,名人故里、故居、墓地、纪念地等应有尽有。截至2011年底,全球已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余所孔子学院,孔子学说已传播到了全球各地。周公、孔子、老子都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重量级“名人”,但老子、周公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尽如人意,开发力度还不够。

中原名人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历史名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已开发的内容与名人文化内涵的深度不相符合。河南已出版了《河南历史名人传奇》《河南历史名人地图》《洛阳历代名人》等,但这与其丰富的名人资源相比,类似研究及个案研究仍待加强。一些地方开发了以名人文化为主的旅游景点,如郑州的轩辕黄帝故里、洛阳的关林庙等,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软实力,类似少林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开发活动并不多。如何挖掘传播名人文化,加强其开发力度,把展现名人精神风范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历史名人在实现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过程中“有所作为”是中原根文化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6.缺乏知名的根文化品牌

中原根文化品牌总体上品种少、品位低,缺乏现代气息,创意不足,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当前,中原根文化整体上缺乏姓氏之根、历史名人之根等项目品牌和建设基地,缺乏更多知名的根文化品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如何变“文化制造” 为“文化创造”,努力打造与中原经济区相适应的根文化品牌体系,是一个重大挑战。

7.缺乏发展根文化产业的领军人才

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业,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相统一的体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发展。目前河南省文化人才相对匮乏,尤其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文化领军人才和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家。这种状况造成河南根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文化产业规模小、创意不足。

8.缺乏根文化开发的创新政策

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中原的文化产业除了文化资源优势外,缺少资本、人才、体制等优势。河南如果不能在根文化开发的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中原根文化的文化产业就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9.缺乏有效的根文化对外宣传策略

宣传也是生产力,在资讯传递快捷的“眼球经济”时代,有效的宣传对开发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宣传好,才能被人所认知、所接受。在中原根文化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外宣传手段,宣传推介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根文化资源没有被外界所认知和熟悉。河南省的根文化资源之所以沉寂,既有资源本身含蓄不张扬的品质因素,也有认识没有到位、宣传没有跟上的原因。如濮阳市开发张姓文化,至今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因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其直接经济回报很少;而河北省清河县近年却加大了张姓文化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上亿元搞硬件建设,同时注重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结果名扬在外。

四、中原根文化开发的对策分析

开发中原根文化是实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如何开发根文化,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保持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重点解决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问题,转变旧的观念,拓展融资渠道,建设人才队伍,完善相关体系,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1.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强化根文化发展意识,以思想观念转变引领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1)要有中原根文化的发展理念。传统观念不清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互动关系,对文化开发价值认识不足。恩格斯曾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7](P506)我们要牢固树立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根文化发展观,树立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的新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政府是根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要通过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工作方式转变。政府要服务带动,不能搞“政绩工程”;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完善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在根文化建设中的权力和职责;科学制定中原根文化战略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条件,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根文化开发的行列,使中原根文化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文化支柱。

(2)要有中原根文化发展的创新理念。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厚重的中原根文化是我们祖先创新的结晶和中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农耕文化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医药文化从神农“尝百草”到《伤寒杂病论》《千金方》都是继承前代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河南不少地方有“聚宝盆”却拿不出“金饭碗”,关键在于开发盲目、缺乏创新精神,科技含量不足,复制能力大、原创能力低,造成文化资源闲置、市场竞争力弱。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文化发展创新观,整合挖掘各地的文化资源,发挥中原根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要注重根文化的科技创新。现代科技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关键因素。美国大片《阿凡达》正是充分利用了高科技才“唱响”全球。河南文化产品总体上科技含量偏低,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把现代科技植入根文化产品生产、服务的各个环节,以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注重对根文化进行开发包装,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中原根文化在创新创意中取得大发展,提升中原根文化的软实力。

2.建立全方位的根文化资源研究保护体系

根文化不可再生,要有根文化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关系。“2011年,国家加大对河南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力度,下达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经费6.55亿元,支持河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主要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大遗址保护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华夏历史文明保护传承工作。”[6](P414)这对有效根文化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一是注重建立完善的根文化研究体系。要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这样既可保存、开发根文化,又可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展现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根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对根文化的研究也要多管齐下。制订河南寻根文化资源研究可行的战略规划,围绕根文化的族源特征,分门别类研究、登记现有姓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要由分散转向集中、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原发性转向对策性;用学术来提升中原根文化的影响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以根文化为重点的姓氏文化、寻祖文化等相关研究机构,设立根文化研究基金,创建根文化高层论坛,推出与之配套的中原根文化系列图书,对根文化进行普及,使之走向大众。

二是建立和完善根文化保护体系。加大根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提高保护级别,由一般保护转向重点保护;加强微观保护,由宏观保护转向特定的根文化保护;改变保护目的,由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为了发展而保护。

3.建立具有中原特色的根文化产业开发体系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立足中原根文化优势,建立根文化开发产业体系,做好产业规划,将中原根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其社会教化功能和经济效益功能。

一是大力开发根文化资源。要对中原根文化的开发准确定位,挖掘其市场价值,拉长产业链,建设旅游品牌项目,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根文化产品,加大根文化对外交流和贸易的力度,形成河南根文化科学开发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特色,提升中原根文化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大力发展根文化旅游产业。统筹规划、总体部署,将河南纳入全国根文化旅游开发的大范畴,建立以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开发特色的根文化旅游线路及系列根文化配套产品,依托文化经贸交流和各类根文化论坛或研讨会活动来提高中原根文化的知名度。在做好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根文化产业集团。

4.拓展融资渠道,增强对根文化资源的开发投资力度

文化产业投资面广,不同的投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政府要统筹兼顾,避免盲目投资,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1)深化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根文化投融资渠道。要强化资本对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确定国有资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改革和转变;要设法拓宽根文化投融资渠道,实行根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积极培育上市根文化企业,组建根文化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2)建立根文化投资的激励机制。根据根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给予文化投资者以相应的回报和奖励。如对企业商业文化投资进行减税和补贴。上海市建立了政府公共投资和企业文化投资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成了大批一流的文化设施。这值得中原根文化开发参考借鉴。

5.加大对名人之根的开发力度

开发名人的根文化资源,首先,要组织专家、学者来确定名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在对名人的深度开发中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其次,要在研究和宣传上下工夫,加大开发力度,不仅要让教师、学生及研究者等知识群体了解名人,还有使之进入大众视野,家喻户晓;再次,在做好根文化融资的过程中,利用有限资金重点开发一批名人项目和产品,利用科技创新来打造著名品牌;最后,要加大对名人的海外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名人在海外的知名度。

6.建立特色的根文化品牌体系

国内外成功的文化产业都很重视品牌建设,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云南的《云南映象》等都是例证。传统中国人和当代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原情结、中原根文化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及其丰富多样的类型等,奠定了创建中原根文化品牌的实力和基础。

(1)打造以根文化为中心的中华历史文化体验区。河南省现已查明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7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047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历史文化名镇(村)8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处;博物馆150余座,馆藏文物达140余万件。[10]应积极整合现有文物资源、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文化创意力度,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传承基地,发挥文物的“活化石”功能,打造中华历史根文化体验区。

(2)打造中原根文化品牌体系。要以项目创品牌,以品牌促项目。

一是打造中原历史文化名人品牌体系。要把现有历史名人遗迹和兴建名人景观相结合,对历史名人开发要内涵上挖掘、外延上延伸,带动名人、名胜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开发,形成品牌体系。如结合医圣张仲景来策划医药文化论坛项目,结合卧龙岗文化遗存来策划智圣园旅游项目,结合梁祝文化遗存和桃花扇故事来策划爱情之旅项目。

二是打造系列祖地品牌。通过开发建设名人主题公园、博物馆、纪念馆、雕塑等,完善历史名人旅游的物质载体,建设祖地品牌。如围绕淮阳太昊伏羲陵、新郑黄帝故里来建设中华始祖根文化品牌体系,利用与商代历史文化相关的67个姓氏来建立中原根文化姓氏祖地品牌体系,围绕客家人“河洛郎”、“固始籍”来建设客家祖地品牌体系。

(3)开发与根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中原地区有不计其数的体现和传承中华文化底蕴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董永与七仙女、嫦娥奔月等。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原根文化的组成部分,包含着哲学、科学、历史及宗教等多重价值。追溯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破译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可以满足人们求真、求是、求美、求善等多种需求,不仅有助于形成中原根文化品牌体系,还可以传承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可持续发展。[11]

(4)打造寻根之旅,加强区域联动发展[12]。

一是发展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寻根资源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立足中原根文化,发展省内外旅游城市的区域联合,是河南旅游营销的切入点和创新点。要大力发展中原旅游区的城际合作,建设黄金旅游线路,创旅游名牌;要制定合作机构、政策、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合力培育旅游市场环境。河南的新郑是黄帝出生之地,陕西的黄陵县是黄帝的陵墓所在之地,对炎黄子孙来说,黄帝是共同的祖先,把这两地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黄帝从出生到陵墓的完整寻根旅游线路,可形成独一无二的黄帝寻根资源,增加竞争力度。

二是打造中原根文化旅游圈。根据中原根文化的资源分布特征,可形成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晋东南、冀南、鲁西北、皖西北、鄂北、苏北等地在内的根文化旅游圈。这个区域与广义的中原地域、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在时空上有一定的重合度,在文化类型上有较高的大众认可度。可利用根文化纽带作用来整合这一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打造根文化旅游圈。

三是主推根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把上述区域内的景区进行点、线、面组合,形成精品旅游线路,促使根文化旅游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中华始祖及姓氏寻根线路,如新郑黄帝故里、淮阳太昊伏羲陵与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山西洪桐大槐树的姓氏寻根祭祖线路,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的三国文化寻根游线路等。

四是开展品牌整体营销。发挥中原根文化的品牌优势,必须改变当前中原各地各自为政的根文化营销现状,实现由同质化模式向打造特色品牌转变,把资源与产品、市场进行品牌整合,实现整体营销,将营销传播的力量集中于传播中原根文化的统一形象,塑造中原根文化旅游品牌。

五是实行对外拓展战略。打造中原地区根文化品牌,海外市场是重点,因此必须实行对外拓展战略,在实现中原根文化旅游区域联合的基础上,打通海外旅游通道,提高中原根文化旅游的海外竞争力。根文化旅游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是文化,厚重的中原根文化使中原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的巨大潜在市场,如闽粤赣是客家人聚居地,台湾、东南亚是中原姓氏寻根的主要客源地,中原佛教对东亚、东南亚有很大吸引力等。这些旅游市场潜力的转化需要有效的市场空间拓展。可根据中原旅游海内外市场潜力的分布特征,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将潜力市场变成现实市场。

7.建设人才队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没有人才,发展就缺乏创新。梅帅元等著名创意大师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演出,以中原文化为底蕴,成为河南著名品牌。河南焦作云台山邀请国内著名高校的60多位专家,在山水峡谷间创造了叫响全国的河南旅游品牌。这些是一流的创作团队打造出的一流文化精品,体现了民族精神,赢得了市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加强根文化人才建设,提升文化从业人员素质。文化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要建立省级根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和多层次根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规范培训机构,强化岗位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根文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完善根文化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善于创新的文化领军人物。通过市场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聘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专家,建立专家库,为根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把德才兼备、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落实国家相关人才政策,完善用人制度,创造才尽其用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用事业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

8.创新根文化开发政策

创新根文化开发政策,就是要在法规、教育、宣传、资金等方面有所突破。为此,不仅要继续落实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的决定,还要健全与根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根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要建立根文化的教育评估机制,对相关单位的根文化保护及研究工作进行评估监督。要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和引导人们的根文化消费,如以政府补贴的形式来向公众提供低价的根文化产品。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有条件的根文化单位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通过办报刊、建网站、合作演出和展览等形式开发根文化资源。要建立根文化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根文化产业领域。

9.建立完善的根文化对外宣传体系

(1)整合根文化宣传资源,制定对外宣传的总体战略。宣传是创建名牌的重要手段。要采用新的创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中原根文化的推介活动。针对宣传媒体的多样化,制定根文化宣传的统一主题,突出主流,形成氛围;针对海内外不同的宣传对象,制定根文化宣传的不同题材,突出根脉,增加吸引力。如以河南名人文化为背景,通过舞台、影视、小说等推介河南根文化;邀请记者、国内外作家、艺术家到根文化景区采风,请他们写河南、画河南、拍河南、唱河南;以嵌入方式开发以根文化为素材的有纪念意义和品位的文化工艺品来传播根文化;有计划地发表系列根文化文章等。

(2)创新海外宣传新模式。海外是文化寻根的主要市场,要采取“走出去”方式,加速中原地区海外根文化交流机构建设;精心策划宣传创意,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在海内外进行以根文化为主题的多渠道宣传。通过寻根问祖、修祠续谱、学术研讨、投资兴业、海内外宗亲联谊活动,将根文化融入艺术作品、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的过程中,使海内外华侨华人及时了解中原的实情,向他们传递华夏文明的向心力、亲和力。组建中原根文化宣讲团、联谊团到中原移民迁入地宣传中原根文化,到国外开办少林、太极武馆,加强文化领域的多边互访和国际文化交流。把民间交流合作与政府推动主导合作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外向型的文化发展平台,推动中原根文化走向世界。

(3)建立科学可行的根文化宣传效果评价体系。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是衡量根文化宣传工作质量的尺度和提高其工作质量的依据。只有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和标准,并进行调研、测评、比较分析,才能对宣传的成效予以准确定位,为决策提供咨询。要从宣传方式、宣传内容、民众认知度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根文化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相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10.借鉴其他国家根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寻根问祖是人之本性。世界各地以“寻根”为主题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形成了“寻根经济”。英国人曾一度掀起“成吉思汗基因寻根热”,大约有25万个男性愿意花180英镑测测自己是否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为了方便美国人寻根,英国“祖先”网搜集了从1790年到1930年1 300万美国人的人口资料,供美国人查询自己的祖籍。[13]寻根者感兴趣的不只有祖先的基因和家族谱系,而且也有祖先的事迹,曾经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都会对寻根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寻根情结带来了新的商机。美国数十家基因检测公司的“血统分析”业务每年可创收19亿美元,遗传检测工具的销量也不断创新高,寻根网站也应运而生。美国寻根网站“埃利斯岛”在自由女神像所在的埃利斯岛上开通后,整理出了1892—1924年间乘船抵达纽约港的2 200万个客人的资料,现在40%的美国人都能找到一个先人是从纽约港上岸并首次踏上美国的。这个寻根网站不断拓展商机,利用先进的交互式计算机技术保留新移民的材料,如扫描全家福、个人资料、录下自己的声音材料保存,为下代的寻根提供证据。美国的寻根旅游也在持续发展,如美国的西维吉尼亚州,注重保护历史遗迹和建筑,让每天从全国各地赶来寻根的游客都能看到自己祖先生活的影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国内,由姓氏衍生的寻根旅游和寻根商机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关姓氏寻根的中文网站有200多个,近年来编辑出版的姓氏丛书有10多种,寻根游项目大多还只是针对海外华人而开设。事实上,从英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可知,姓氏家谱、姓氏网站、姓氏寻根基因检测、寻根旅游、文化创作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商机。我们可借鉴这些国家的根文化开发的成功经验,关注国内外根文化发展的态势,推进河南根文化开发的深入发展。

五、结语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14]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路径与历史机遇,其基本路径就是通过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基本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承载地、华夏历史文明展示体验地、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地、华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新高地、中原文化走出去对外开放地。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胡锦涛参加河南代表团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动文化发展繁荣。”[15]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原根文化的优势,制定根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进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建文化产业体系、名牌体系、宣传体系等。

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建成惠及中原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而包括根文化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提高中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应有之义。

[参 考 文 献]

[1]许顺湛.再论中华人文始祖与炎黄子孙[C]//河洛文明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谢钧祥.河洛文化与中华姓氏起源[C]//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3]巫声惠.中华姓氏大典[K].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N].努力周报,1923-03-11(2).

[5]王天兴.河南历代名人辞典[K].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6]姚泽清.古代河南历史名人[J].中州今古,1986(5):2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38.

[9]韩华.传承创新中原文化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J].学习论坛,2012(3):56.

[10]河南文物网.关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思考[EB/OL].(2012-09-27)[2013-01-12].http://www.haww.gov.cn/wbzt/2012-09/27/content_124002.htm.

[11]张新萍.中原“根文化”及其作用发挥[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

[12]闫喜琴.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旅游的区域合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9.

[13]中国网.“寻根问祖”成全球时尚,英国人同成吉思汗攀亲[EB/OL].(2008-02-23)[2013-01-12].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8-02/23/content_10512208_2.htm.

[14]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河南日报,2011-10-08(1).

[15]中国网.胡锦涛等领导人分别参加代表团审议[EB/OL].(2010-03-11)[2013-01-12].http://www.china.com.cn/news/zhuanti/2010-03/11/content_19581404_2.htm.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秦朝、汉朝、唐朝

D.战国、汉朝、宋朝 3.刘文瑞教授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纵论》一书中写道:“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依据材料的观点推断,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鲜明特点应该是 A.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削除了皇帝“家仆”对皇权的威胁

C.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D.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②三省六部制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成熟

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④清康熙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5.“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6.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1·

C.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D.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7.《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8.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9.“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A.肯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B.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C.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D.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10.《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

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

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②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

④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1年新华网电:距离8月2日最后期限日的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8月1日最终高票通过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法案。国会参议院此前曾否决了众议院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根据美国立法程序,政府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署为法律。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避免债务违约的障碍基本扫清。而美国国会两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讨论仍未结束,这一问题也会成为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寻求连任的重要障碍。该材料未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两党制在美国政坛举足轻重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财政权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13.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2·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1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禁川: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15.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此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16.1701年颁布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们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该规定说明英国

A.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

B.议会与国王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C.国王有权独立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

D.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17.下图为近代中国某革命时期进军路线图,关于此时期革命活动的相关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革命战争的最高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是蒋介石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3·

18.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1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1.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宣誓,订立章程,宣称“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这表明岳王会

A.深受传统封建忠君思想影响

B.与义和团的目标相似

C.其成立反映了国内政治形势

D.与同盟会有本质区别

22.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

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

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23.学者马勇的新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这样论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

·4· 点。”对于辛亥革命,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果是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

C.辛亥革命的过程前半场是法国式激进革命,后半场是英国式温和革命

D.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国式的政治架构 24.近代有人在一场战役前分析:“上海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外国租界多,是国际观瞻的战略要地,不打就退,政治影响太坏,弄不好就会被戴上卖国贼的帽子。„„江浙水网地区,敌军的现代化武器用不上。还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打起来,可以使敌军整个战略轴线发生改变,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东向西’的仰攻,丧失其主宰战场的时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该战役使我军战略初步实现

C.该战役发生时列强武力干涉

D.该战役中我军大胜敌军

25.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海外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根据上述材料,从下面选取一组与之对应的关键词

A.民族觉醒 民族团结 全民抗战

B.使命意识 敌后军民 汪洋大海

C.危机意识 武装斗争 战争奇观

D.军民结合 敌后军民 人民战争 26.“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下列四幅中国近代军事斗争图所代表的历史时期中,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27.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5·

A.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

B.都依靠了工农联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D.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权

28.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

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29.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0.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届人大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个五年计划

C.第

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31.下列是不同时期我国某地对人大代表候选人条件的规定,其中制订于1953年的是

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

B.思想进步,办社好;为人正派,做事公正

C.在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较好,为群众所信任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业务、有作为、敢改革,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32.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6·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4.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了会议的进程

D.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5.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36.“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使

A.朝韩处于长期的对立状态

B.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C.是世界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

D.美国陷入了伊拉克战争 37.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38.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39.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约瑟夫·奈教授的看法—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40.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秩序。第—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他者的崛起”。关于第三次权力转移对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B.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直接导致人口爆炸、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4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四: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3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4分)

42.(15分)中国近现代外交,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

·8· 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三:(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9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饿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材料四: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 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字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4分)

(3)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四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主张融入世界。简要分析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不同状况的原因。(6分)

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9·

比较图

一、图二,提取三项有关这两个军事行动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地图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历史参考答案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故应选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故可排除B项;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是第二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故C项不正确;“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D项错误。

2.【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农民起义之时各地官员不敢随农民军一同造反,因为郡县制推广后各地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反叛中央有极重的惩罚。“有叛国而无叛郡”,体现了郡国并行制。“叛将”对应的是唐朝的藩镇将领的反叛。而随着宋朝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别是中央加强了对军事的控制,不能对应“有叛将”。

3.【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了皇帝为强化皇权不断地对中央政府的官制进行调整,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 D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政治制度基本知识的掌握。③内阁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

·10· ④军机处是在雍正时期。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故选A。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教材基本知识和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AB两项史实错误,D项“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与题干信息不符。由题干“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以看出,阁臣权力来自于皇帝,阁臣很难坚持自己的意见。故选C。

6.【解析】选C。

“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说明宋朝“已经是”用人以公,并没有说明“开始于”宋明时期。联系所学可知,这是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源自于隋朝,到唐朝时完备,故此题应选C项。

7.【解析】选B。

由材料“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可知A项错误。“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说明B项正确,C项错误。“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说明D项错误。

8.【解析】选D。

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的隐患。因此选D。A项不是题干主要表达的意思,B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

9.【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运作方式是保证每个公民的发言权,运用每个雅典公民的智慧治理国家,这实质是肯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答案为C。

10.【解析】选A。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题干中的“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 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规定更能体现保障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A项正确;B、C、D三项无法体现。

11.【解析】选B。首先要搞清“真正的法律”即自然法。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的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法律原则。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他不是强调一般意义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而是强调“真正的法律”即理性。所以③应该排除。

12.【解析】选B。

就题干信息“美国国会两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讨论仍未结束,这一问题也会成为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寻求连任的重要障碍”“ 政府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署为法律”可以看出ACD三个选项均正确。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因此B项“议会中心”错误。

13.【解析】选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是1875年,故A错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制宪会议制定,故B不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C故不正确。 14.【解析】选A。

理解题干材料,孟德斯鸠的意思是:在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也要保证那批占人口极少数的社会上层贵族也能和平民一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力,才能使不同的社会人群都拥有参与民主政治的平衡。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是在地方选举产生的精英中再选举而产生的,有参议院的精英制定国家政策,然后提交众议院表决。这样能让人口比例较少

·11· 的上层贵族有更高的参与民主政治的几率,符合题意,故选A项。D项由民间普选产生众议院难以让人数比例极少的上层贵族获得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C、B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

15.【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据材料中“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分析,说明A项正确。该宪法体现了中央集权,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B项说法不准确,;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要内容,而且对当时来说也不正确;1787年宪法是要实现中央集权,D项说法错误。

16.【解析】选A。

从材料 “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信息可判断,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使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故B、D两项错误;从材料“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可知C项错误。

17.【解析】选D。

由图可以分析出此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进军路线图。A项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B项说的是辛亥革命,C项说的是北伐战争。故选D。

18.【解析】选D。

由题干材料“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 实行‘圣库制度’”,可以看出其空想性。由“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可以看出其进步性。故选D。其它选项都具有片面性或者错误。

19.【解析】选C。

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C。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不能谈“首选”。

20.【解析】选C。

“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反映了用“中世纪”(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悖。太平天国运动更侧重反封建,与材料中“爱国主义”关系不大,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与“中世纪”不符。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21.【解析】选C。

据材料中“尽力排满”排除A项;义和团的目标是“扶清灭洋”与材料中排满思想不符,排除B项;与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中有相似的排满思想。故选C项。

22.【解析】选A。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指出了题干信息的实质。辛亥革命并未实现CD的转变,B项说的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因此排除。

23.【解析】选A。

辛亥革命后,创立的共和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监察等五权分立,学习的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学习的是法国的政治体制;辛亥革命前半截暴力革命,后半截南北和谈,清帝退位,类似于英国的温和的方式;因此BCD均正确。A项错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故选A。

24.【解析】选B。

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由“上海”“外国租界多”“戴上卖国贼的帽子”可以看出不是国共之间战争,排除A。结合“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东向西’的仰攻”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应该是淞沪战役,这样排除C、D选项。

25.【解析】选A。

题干材料强调抗日的有军队、老百姓、海外华侨,斗争的方式也是多样性,既有武装斗争,也有非武装斗争,具体战争的种类也比较多,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全民族团结以及全民族的抗战等。与之吻合的是A项、而B、D两项主要强调敌后军

·12· 民的抗战,范围较小,而C项强调的武装斗争,也与题干材料不吻合。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26.【解析】选D。

此题的两个梦想即民族富强和农民翻身,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胜利和土地革命的深入进行,这两个梦想逐步实现,显然选择D项。

27.【解析】选A。

观察图片可知: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巴黎公社;图二反映的事件是十月革命。正确答案是D。A项二者分别与普法战争和一战有关;B项巴黎公社未能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工农联盟;C项巴黎公社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D项巴黎公社不属于社会主义政权。故选A项。

2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应选D项。

29.【解析】选C。从“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可先排除A、B两项;从“保护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可排除D项(D项1954年12月颁布,此时已经开始三大改造)。C项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30.【解析】选C。从表中看1964至1977年召开次数明显很少,说明从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后,第三届、第四届召开会议减少,这时期恰值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干扰,故选择C项。《共同纲领》是1949年政协会议上通过的;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九届人大期间,故排除A、B、D三项。

31.【解析】选B。

项宪法法律应在1954年之后,项反对“四人帮”是文革期间及其之后,项“四项基本原则”“ 敢改革”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排除。故选B。

32.【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两岸的分裂,所以两岸的分裂是内战遗留问题,排除A项;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排除B;两岸的分裂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排除C;台湾民进党是“台独势力”,并不接受“一国两制”,符合题意,故选D项。

3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实行三大政策的时代特征及目的的理解。A项是对另起炉灶的理解故排除;C项是三大改造和1954年宪法颁布故也应排除;D项说的是“一边倒”故排除。

34.【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逐渐减走向开放性、包容性,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A项依然体现意识形态,CD项不能用“开始”。故选B。 35.【解析】选A。

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B项错误;“九二共识”是1992年提出的,故C项不正确;“一国两制” 方针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故D项不正确;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1月1日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项正确。 36.【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由材料“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冷战’背景下”可知,这场战争应当是朝鲜战争。B、C并非实际战争。伊拉克即海湾战争并没有签署停战协议,D错误。

·13· 37.【解析】选C。

关键信息: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A、B两项有所体现,但不符题意;D项题干未能体现。

38.【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这场“求变之风”发生时间在80年代,其结果是“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资本主义民主)所以可以断定这场“求变之风”就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剧变,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故选A项。这场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B项;早在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时社会主义阵营就开始瓦解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吻合故排除。 39.【解析】选B。

苏东剧变后,俄罗斯虽然仍不失为一个大国,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为削弱,故A不符合史实;美国尽管经济地位受到欧盟和日本的挑战,但是其军事实力却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当今世界格局尽管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却日益呈现多极化趋势。奈教授认为军事力量是单极的,而经济力量是多极的,体现了他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维度认识。故选B。

40.【解析】选C。

美国的崛起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故A错误;B项“建立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直接导致”的说法太绝对,故排除;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正确。

41.(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等原则。(3分)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3分) (3)相同问题:都存在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都急需制定宪法;都需要建立稳定的政

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分)

(4)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

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问的巨大区别。(2分)

看法:循序渐进、创新与借鉴(革命与改良)都是制度转型的有效方式;妥协与斗争都是制度转型的策略。(2分)

42.(1)认识: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1分)。理念: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礼

番外交)(1分)。

(2)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 国家关系”而导致的(1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分),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 (1分);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分)。 (3)变化: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转向学习西方,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

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交往理念。(1分)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1分);为了解除不平等条约的威胁,维护国家利益,急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1分)。

(4)毛泽东时代没有(没有完全)融入世界(1分):国际上处于两极格局下,美苏激烈斗争,世界局势紧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企图扼杀新中国;国内左倾错误发展(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

·14· 邓小平时代融入世界(1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打破了外交僵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开始改革开放;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迅速发展,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 43.答案:信息1:北伐的对象发生了变化。(2分)

说明:图一讨伐的是清政府(1分),图二讨伐的是北洋军阀。(1分) 信息2:北伐的中心区域发生了变化。(2分)

说明:图一主要范围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1分),图二主要范围在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1分)。 信息3:北伐的力量、线路不同。(2分)

说明:图一力量、路线单一(1分),图二国共合作,多路并举(1分)。 信息4:北伐面临的形势不同(2分)

说明:图一缺乏支援(1分),图二形成了南北配合之势(1分)。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新科小学 六2班 李智敏

亲爱的老师、敬爱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祖国在我心中’’。

每一次星期一的早上是升国旗的时候,升国旗是庄严的;每一次升国旗的时候我们都唱着豪迈地国歌。

有多少中华儿女都身在异国,心却留在遥远的中国奉献了它们的一生:有多少人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赞美中华的诗歌······那是因为他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

看!那一座高山、那一条条河流。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又是一首中国的民歌——《爱我中华》。瞧!那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那是悠久的古老建筑。但是这些辉煌后,却有多少人的无数血和汗,有着中华母亲的千灾百难。为什么有这么多战士呢?那是因为战士们胸中有着“中国心”三个字。就像有一首歌——《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表达了爱国精神。

那一个个令我们感动的歌诗是我国家的人写下的,就像每一首诗里就藏着一个故事。这每一个个故事有我们一步步的站起来了,我们中国人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地向前走了。是呀!那一次次大规模的侵略令我们痛心疾首,但中国的日益强盛却让我们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同学们,就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长大后也要为祖国作出贡献!就让我们把“中国”二字永留在心中,让中华民族在我们手中——腾飞吧!

谢谢大家!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一地红色

第 1 页 共 7 页

刘欣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我中有一地红色,在心头的最高处,神圣不可侵犯。她是红色的,红得如鲜血一般,并且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她是我的祖国母亲!

每当旭日东升,我心中那片平静的红地便沸腾了起来,变得炽热。顿时,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是屹立在东方的雄鸡!我们骄傲、我们自豪自已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

是的,我们生长在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生长在龙的故土,生长在长江、黄河边!

每次唱着庄严的国歌,每次看到五星红旗飘扬,每次系上红得似火的红领巾,都多么想朝着天空大喊一声:祖国母亲,你好!

你好,一泻直下的黄果树瀑布;你好,一望无垠的青藏高原;你好,诺大无比,庄严神圣的故宫……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灿烂文化!

当走进森林里,听到鸟儿的歌声;走过小溪旁,听到流水的潺潺声;走过鲜花旁,听到她们的细语声,我总会想起这些都是祖国的一角,这些都是属于祖国“锦绣山川”的一个角落。她们,也是祖国赐于我的“享受”!

每当天空破晓时,五星红旗便飘扬在天安门城楼前。红旗左上方那五颗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格外耀眼!

长城、颐和园、故宫、圆明园……先辈给我们留下的灿烂文化,熠熠生辉,绽放着他们独特的魅力!

祖国,这个名字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

不忘记为祖国奋斗,不忘记畅想祖国未来,不忘记为祖国添砖加瓦!

心里的那片红地,就是祖国,就是我伟大的祖国母亲!

祖国在我心中

亲爱的同学们:

自从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人民打败了外国侵略者之后,我们的祖国正在飞速发展之中,然而有些外国人还是瞧不起我们,于是,许多爱国志士便都投入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邓稼先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

现在,看向我们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你是否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有多少人为这国旗做出了贡献,在观看升旗仪式的同时,你是否尊重那些在国旗里活着的烈士;那些为国旗做出贡献的人呢?当我们对国旗行注目礼时,有的人在做小动作;当庄严的国歌奏响时,我们嘴里发出的声音却像蚊子似的无病呻吟。这一切难道是爱国的表现吗?别忘了,亲爱的同学们,那红旗里的眼睛在看着你呢!谁在做小动作?谁在低着头?高高飘扬的红旗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别人为升旗仪式是一件小事,它的意义大于一切!

《我的中国心》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中国心》。

你是否深爱着我们的祖国,那面容安和的母亲?我们是中华的少年,身体里流着中华的血液,但你可曾真正了解她、呵护她?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辞

领导,老师,同学:

大家好!

在新中国六十岁华诞之际,请让我——一名来自龙门镇的小女孩献上一物,为美丽而富饶、古老而年轻的祖国送上深情的祝福!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手中之物是什么吗?它不是神奇的宝石,也不是昂贵的黄金。它只是来自我的家乡汨水源头的一抔黄土。可是,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抛弃了高官厚禄,舍弃了房子车子,毅然选择了它。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的老祖父罗达才。今天早上九十高龄的老祖父,郑重地把这抔黄土送到我手中,深情的说:“孩子,你小心拿着它,这是我数十年的精神支柱呀……”

老祖父是一名国民党军官。祖国解放的前夜,他匆匆回家,和妻子儿女最后一别。妻子抱着他痛哭:“达才,你留下吧,我们全家舍不得你呀!”老祖父泪流满面,沉思了很久说:“不能啊,这是老蒋的命令,为保住我们全家的性命,我只能这样!”临走时,他什么也没有拿,只接过妻子从井边挖来的一抔黄土。在横渡海峡的船上,老祖父手捧黄土回望祖国大陆的壮丽河山,一行悲伤的泪,留在他坚强的脸上……

老祖父在海外整整生活了四十年,他从大陆渡到台湾,从台湾飘到夏威夷,用之又弃的物品不计其数,唯有这一抔黄土却一直带在身边。他说:“带上它,就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带上它,就有了精神,有了力量。”

他说:多少次,他手捧黄土醉卧山峦,仰望蔚蓝的天空含泪高唱:“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多少次,他手捧黄土伫立海滩,望着碧蓝的海水低头长吟:“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千难万险挡不住炎黄子孙回家的脚步,千山万水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怀。当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上一个圈的时候,老祖父青春焕发,精神倍增。他抛弃了房子,丢掉了车子,却没有丢开这一抔黄土。带着它登上了回家的游轮…….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你们觉得这一抔黄土珍贵吗?这是多么不平凡的一抔黄土啊!一位走南闯北的军人曾依恋着它,珍藏着它!它支撑着这位军人度过了四十年的思乡岁月!它寄托着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一往情深!

一位诗人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我的老祖父他不是诗人,但他在用漂亮的诗句赞美祖国;他不是歌手,但他在用动听的嗓音歌唱祖国。他用那一抔黄土,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他用真挚充沛的感情,唱出了心中最优美动人的颂歌——“祖国啊,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归依”。

上一篇:科技金融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