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2023-11-2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40年的发展可用初创时代、高速发展时代、全媒体时代来讲述,它曾创造的辉煌历史记录是我国电视史上的丰碑。在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遭遇瓶颈,面对困境,它加快了演变创新速度。眺望未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坚守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品质,强化互动,利用平台孵化节目,注重网感化构建会成为日后节目制作常态。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舆论监督 内容权威

背靠历史,眺望未来。在风风雨雨中砥砺前行了40年的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书写了怎样的历史?一路走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如何不断加快演变与创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未来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趋势?本文将在回顾梳理过去,展望未来的层面上,分析上述问题。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历史与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肩负使命、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40年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民族复兴等鼓與呼,政策解读、权威发布和答疑解惑,构建正能量监场、为百姓和政府搭建沟通的桥梁,书写了一部引领舆论、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奋斗史。

1.评论节目的初创时代(1980年—1992年)。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的诞生奠定了我国电视评论节目的雏形。节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是出现了主持人——庞啸。自此以后,“主持人+画面”成为评论节目的基本样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基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大部分行业都在尝试着创新和改革,《观察与思考》是央视创新的“新物种”。在此期间,福建电视台《记者观察》、安徽电视台《社会之窗》等地方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相继出现。

此期间可称之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初创时代。这一时代节目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首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了自己的基本节目形式,主持人、视频画面、论述是其基础的三个元素。其次,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培养了人们在固定时间收看节目的收视习惯,收视人群大幅增加。最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观众对节目给予了较高评价。

2.评论节目的高速发展时代(1993年—2009年)。1993年5月1日杂志型新闻节目《东方时空》在央视开播,1994年《焦点访谈》亮相,1996年深度调查评论节目《新闻调查》、《实话实说》面世,这些节目共同开启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高速发展时代。《焦点访谈》像一面旗帜引领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潮流,一时间各级地方台有上百个“焦点”类节目在播出,如辽宁电视台《热点透视》、甘肃电视台《今日聚焦》等。2009年7月30日,《新闻联播》里出现了“本台短评”新版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加大了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消息的即时解读和评论。

地方台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重大建树。2002年元旦,南京电视台新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这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拉开了民生新闻评论的演出大幕,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创办了很多类似的民生新闻评论节目。2006年,《南京零距离》以创纪录的1.069亿元的广告代理费成为年度身价最高的新闻栏目,这是民生评论节目的沸点时刻。

这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高举舆论监督的旗帜,极大树立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取得了一个让后来者无法超越的收视率历史记录。这期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让百姓喜爱,也让政府满意。节目传导民众的合理诉求,化解部分矛盾纠纷,是宣传中央政策、为党和政府赢得舆论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呼吁公平与正义的主阵地。

3.评论节目的全媒体时代(2010年—至今)。2010年,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iPhone4面市——手机的智能化和高清晰拍照及录像功能使媒体迅速进入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时代。在巨量资本和科技加持下,新媒体在全球逐渐崛起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力量。自2011年开始,央视先后开辟两微一端和移动新闻网,央视新闻由此正式进入新媒体的前沿阵地。在网络冲击下,2013年1月1日《焦点访谈》迎来19年来首次大改版。《新闻调查》、《新闻1+1》努力调整节目内容,加大节目创新制作力度。2016年3月20日,央视推出了国内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节目通过大数据分析,选择公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2018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我们要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精神风貌迎接数字化,拥抱数字化”。数字化的背后是关乎附着在电视上所有节目的深刻变革。

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对传媒业发展格局的剧烈变革,拿出了“何以百炼钢,化成绕指柔”的精神去破解难题。在一个以参与和互动为基因的融媒时代,让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努力强化在节目播出中和播出后与受众的互动,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正在努力创新求变的方向。同时,在当前“大数据+算法”日趋主导传媒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高度重视学习应用数据算法的研判,据此调整节目的选题方向、传播语态、内容叙事。
二、演变与创新

受众的审美、价值偏向,国家的宣传政策、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播出载体的变化等是电视新闻评论演变与创新的外部因素。媒介的技术迭代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电视新闻评论演变与创新的内驱动力。40年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传播语态、节目形式等方面不断演变与创新。

1.语态的演变与创新。在传播语态方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40年来从权威评论语态、地方评论语态向视频评论语态演变。

所谓权威评论语态是指央视以严肃深沉、俯视的视角论述问题,它论证严密,话语形态严肃,观点呈现出一定的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呈现给观众的是字正腔圆、高高在上、书面语多、说教味浓的权威评论语态。到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黄金时代,权威评论语态创新了表述方式,观众的直观感受是节目越来越口语化,部分节目就像隔壁的邻居一样以平视的视角展开论述。

地方评论语态是指各级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呈现的传播语态,它的传播语态尺度和视野要小一些,地域性、贴近性更为明显。在语态的创新方面,相较权威评论语态而言,地方评论语态的创新步伐要更大一些,很多地方评论节目的表述方式较少能看到“播”的痕迹,以“说”为主。地方评论语态的一大亮点是民生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它的语态的表述能折射出为民服务的真情实意,以情感人。

2019年11月“央视频”的上线,标志着电视的播出载体发生了剧变,评论语态加速向视频评论语态演变。所谓视频评论语态是指在移动端上播出的各种新闻评论的传播语态。视频评论语态打破了权威评论语态和地方评论语态的技术门槛,个体制作的视频评论节目兴起,专业机构制作的视频评论节目受到挑战和冲击。在视频评论语态中,《胡侃》、《司马南频道》等展现了新的带有网感的表述方式:聊天中要有专业味,严肃中不缺娱乐性,深沉中带有自黑情调等。

2.节目形式的演变与创新。在包装和视觉的演变与创新方面,每隔三四年,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会重新包装制作新的片头、片花、片尾。2008年以后,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片尾的滚屏结束字幕从以往呆板的演播室背景变为名胜风景画面。近些年来,财力雄厚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演播室引入“实体场景+虚拟现实场景”的视觉呈现方式。

记者出境式体验评论日益增多。在评论节目的黄金岁月里,几乎每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都能看到出境记者的身影。一些地方台甚至做了让记者在现场串完一期节目的尝试,2010年大年初一,甘肃电视台《今日聚焦》播出《除夕之夜》,整期节目没有解说词,全部由记者现场讲述和同期采访构成。

灾难和突发、重大事件中加入专家连线逐渐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重要节目形式。在灾难和突发事件中,除了记者的现场讲述,演播室和专家连线、演播室和记者连线被越来越多的评论节目采用。

“融媒体”节目形态迎来重大创新。2016年3央视推出的国内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它的演播室大屏设置了虚拟观众席替代现场观众,观众可以通过大屏随时向嘉宾、主持人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嘉宾包括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等,倡导有效沟通,传递真实声音,反映社情民意。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当前,附着在电视上的新闻评论节目遇到三大瓶颈:其一,大屏思维及其传播理念、技术条件等约束了其向小屏转向的动力;其二,电视新闻评论长期在传播语态上重宣教、轻娱乐,导致其收视人群存量不断下降,增量很少;其三,原有的生产节目方式需要变革。从国际到国内,互联网平台在资本和技術的加持下,为无数视频生产者提供了低门槛的工具,YouTube每天上传的视频有六七万个,这昭示着视频生产方式有了巨大变化,这种剧变深刻冲击影响电视新闻评论的生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VR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驱动了电视新闻业态的变革和重构。

在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要带着系统转型的自觉,深度融合。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今后演变的一个总趋势。展望未来,视频新闻评论有以下发展演变趋势。

1.坚守内容的权威性与专业品质。面对众声喧嚣的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要不忘初心,坚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新闻的灵魂,坚守内容的权威性与专业品质。内容的权威性与专业品质体现的是电视媒介新闻立台的责任与使命。新闻履行社会的守望功能,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视野”、“议程设置”、“舆论导向”。“新闻立台”是国际上媒体发达国家电视台的不二法则,近些年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等在新闻领域不断发力且成绩斐然,说明新闻对电视极其重要,做好新闻和新闻评论是电视应对融媒变革的优选策略。

2.短小精悍的评论会越来越多。“任时任意任何地点观看”是当下乃至今后网民“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要迎合这种习惯,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拍摄、制作都得有刀刃向内的改变,逐渐缩减节目时长、适应“碎片化”接受习惯。《新闻联播》在抖音的《主播说联播》一条新闻时长15秒至1分钟,圈粉无数。浙江广播电视台的《1818黄金眼》与B站合作,把节目时长改为5分钟,大获成功。这两个成功案例的背后是大幅缩短节目时长,采取轻体量节目形态的尝试。

3.民生电视新闻评论的觉醒。北京卫视的一档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向前一步》正面触碰城市治理中难啃的硬骨头,节目累计时长1500小时,让近50万居民的物业问题有了实质性解决,直接受益者超过150万人次。长期以来,电视新闻评论总是难免困惑于寻找节目选题,《向前一步》再次证明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把镜头多对准“民生”,这是评论节目的储量丰富的选题宝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民生电视新闻评论是习总书记这句话的大力践行者。

4.不断强化互动,注重娱乐性构建。与粉丝的互动愈发增强,注重娱乐性构建,这是当下视频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在互动方面,评论区将成为受众和节目增进彼此了解、循环互动的重要区域,这个区域的视觉呈现将由目前文字、图片、表情包为主向视频化演变。在娱乐性构建方面,评论节目要着力打造自身“网红”主持人,节目的选题、内容、传播语态不断向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倾斜。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湖南卫视的《新闻大求真》娱乐化水准高,观众和粉丝的认可度高。在融媒时代,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在“强化互动”方面探索新的路径。

5.搭建平台,孵化用户。在算法时代,新闻的生产和分发正在分离,内容分发平台对新闻的传播拥有重要的决定权。没有平台的媒体,始终要仰平台鼻息,容易陷入发展困境。如《新京报》在视频化过程中遇到的困扰:过度依赖平台,用户互动频率受限。这应该引起正走向视频化道路上的媒体警惕和思考。

芒果TV投入巨量资金和人力搭建平台大获成功的案例值得学习借鉴。有了平台,媒体才有演进的根据地。在平台上发布推送视频新闻评论,凭借用户的基础数据以及互动信息,优化视频节目,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当用户数达到一定的量级后,平台引导、孵化用户自组织生产节目,从海量的视频中优选出用户喜爱的节目。在平台上孵化节目是视频评论迈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6.强调“青年化+网感化”。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千禧一代正在走向社会,并在未来逐渐成为视频的主力消费者和引领者。“青年化+网感化”是今后制作视频评论节目要考虑的重要因素。2022年3月,四川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新媒体账号“四川观察”抖音号粉丝数突破4700万,总点赞数超过31亿,与“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头部账号展开同梯队竞争。该节目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网感化十足,其抖音的评论区形成了新型的社群化平台。四川观察抖音号用“网言网语”贴近粉丝,注重情感化、碎片化叙述,大力寻求与粉丝的共情。
四、结语

回首望去,电视新闻评论从宏大叙事到“三贴近”,从俯视视角到平视,从单一模型到多元化、个性化转变,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融媒时代,评论节目呈现的是多样化、社群化特征,人人都可评论,评论无处不在。视频评论若想得到足量的关注、点赞、转发、被评论,除了节目的形式、内容质量,比拼的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增强用户互动,如何用运互联网思维运营视频,平台技术团队的数据建设如何服务视频制作,这些外部力量将构成未来视频评论节目演变的支撑力量。

作者单位 兰州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振泽.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视频化转向——以《新京报》为例[J].传媒,2021(15).

[2]刘俊.改版十年:电视时政新闻融媒创新的制作与传播艺术——基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10).

【编辑:朱垚颖】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2篇

严禁酒驾带给社会的启示

今年5月1号起,正式生效施行的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中,对“醉酒驾车”和“违反食品安全”的惩处都前所未有的加大力度,两者都是“只要有行为、不论结果”都将处以严厉的刑事处罚。然而相同的力度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全国醉酒、饮酒驾车同比大幅下降;而食品违法行为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严禁酒驾”能够在全国取得良好效果,它带给社会其他领域怎样的启示呢?来听记者丁芳发来的新闻综述: 【检查现场:“请问有没有喝过酒”?“没有”“用力往这个位置吹?滴。。。噢,显示绿色,您没有喝过酒。谢谢配合”。“有没有朋友因为酒驾被抓住过阿?”“现在没有,以前多,我们是百分之百执行。因为现在抓得严,有典型了,高老师嘛”!】

24号晚,恰逢周末、又是西方的平安夜,23点的西藏路淮海路口依旧人来车往。此时全国范围的“查酒驾”统一行动拉开帷幕。黄埔交警豫园中队在此路口设卡检查。在记者跟随采访的两个小时时间里,这个点共检车辆约150辆,却没有查到一起酒后驾车行为,黄埔交警支队勤务路设科李科长告诉记者

【去年我们查酒后驾车最早8点半开始查,基本查到

11、12点已经战果累累了。5月份入刑以后,运气不好的话查一百部都不一定有。各个区交警支队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设卡。一月份到四月份,醉酒驾车55起,五月1号到现在为止,5起,下降90%多。】 25号早黄埔区交警支队汇总数据显示:24号晚的统一行动黄埔共设检查点8个,从23点到凌晨2点共检查车辆1800辆左右,查获酒驾5起。难怪有社会学者称:“严禁酒驾”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共和国62年历史上,“执法见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市交警总队事故处陈伟群科长介绍:截止12月15号的数据显示,今年整个上海酒驾人次也大幅下降

【今年5月1号醉驾入刑后,到目前全市查处的醉酒驾车是1091起,同比下降约78%。饮酒驾机动车同比下降57%,下降的趋势很大的。】 酒驾大幅下降的成效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只是因为法律上加大惩处的缘故吗?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重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力度的加大”和所有人在法律面前的“同一待遇”。高晓松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它的严格执法程度从未有过,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拒绝通融,拒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律要发挥作用,必须对一切人有效。如果管不住一部分人,法律就管不住所有的人。再有力度的法律规定都没有了意义。】 交警总队勤务处王世杰科长说,现在在查处酒驾方面,不仅对民警执法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执法者自身的行为要求也比任何时候都严 【“警务通”-抓到了,这个警务通就上传到所有公安系统里了,你连求情的时间都没有,就现场了,我们从各个环节堵住漏洞。酒后驾车是严重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理.。一视同仁的,不管你有什么职务、处于什么岗位,只要你酒后驾车了,必须清理出公安队伍】

“严禁酒驾”的确已在全社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然而法律同样严格“对待”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和社会其他领域的许多治理一样,面临着“走不出”的困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介绍

【上海一年食品安全方面违法案件少说有四五千件,这些查处大部分都是以罚款的形式来进行处罚,上海每年大概有两位数的数字追究刑事责任已经很不错了,酒驾抓到一个就是刑事责任。】

多年从事法制研究的、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对这一现象也非常感慨:

【刑法修正案八里即规定了醉酒的问题,也规定了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有个共同点,不管有没有压死人、不管有没有吃死人,他是不管后果的,只要你有这个行为,就判刑了。他的力度和醉酒是一样的,但是你看连人家知都不知道。说明执法认真不认真,造势情况如何、宣传怎样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食品安全的查处难度远远高于醉酒驾车,一件食品安全事件的认定远非像“吹口气”来得那么容易,沈国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确复杂,但再复杂的事件也有解决的路径,切断“利益链”让法律做主,很重要

【如果我这个企业在什么区,我对他GDP贡献很大,区里也不希望我垮掉的。地方政府就这种很微妙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有保护伞,他不是一对一,不知道背后有多少力量。都有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所以大家基于利益这个角度来权衡对法律的态度,这使得很多法律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法治社会要求:每个人或每个部门都只对法律负责。严查酒驾的“人人平等”,凸显了法律的作用和威严。然而当下,环保、拆违等很多领域在执法时往往强调事物的特殊性。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江宪和顾骏教授分析说:当总是强调特殊性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们目前走到今天,确实是由于我们在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法律主要是针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我们现在总是把法律当作一种很实用的东西,我要用的时候用一用;千万不要搞成法律只是治一部分人,却放过另外一部分的。执法者首先必须守法,法律管不住执法者,执法者就管不住普通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立法”建设,基本解决了无法可依的状态。江宪律师说,中国当今的问题不是法制缺失的问题,而是要充分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的问题。在有些事情上严肃执法了、有法必依了,但有时又有法不依了,这样造成整个社会起起伏伏(沪语)】 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受益的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又都是法治社会的推手。市绿化市容局的一组数据值得深思:今年1月至10的,本市工程渣土车涉及的交通事故共50起,其中28起是由助动车主、自行车或行人负主要责任。上海人大法工委主任丁伟说,公众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责任和义务。“警在法在”的现象要改变 【现在整个国家法的发展趋势是不断限制公的权利。公权力加以限制我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相对来讲私权利就扩张了。现在普通社会公众你们准备好了没?如果你们遵法守法意识没跟上的话,那,我认为这个社会也会不稳定的。】

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人们:社会治理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惟有依法。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3篇

摘 要 网络技术的日趋发展和成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读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阅读新闻,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在另个层面分析可得出,网络新闻的标题已成为当前连接内容主题的重要导火线,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当前网络新闻标题常见差错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给出优秀新闻标题制作范例,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网络新闻标题;差错分析;制作范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地习惯通过网络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其中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79亿,网民使用比例为81.6%。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凸显方便、快捷、迅速、海量等优势。作为网络新闻关键要素之一的新闻标题,在制作上逐步摆脱了初期对传统新闻标题的简单模仿和直接照抄,逐渐形成了网络媒体自身的特色。网络新闻标题作为有效信息的集合,给读者快速寻找新闻内容提供了方便,网络新闻的标题连接着阅读者对热点的评论依据以及对内容阅读的兴趣爱好,在整个制作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假设没有亮点的网络标题,阅读者便会对整个新闻内容没有丝毫的兴趣热点,从而失去了新闻本质的意义。

1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常见差错分析

1.1 标题缺乏准确性和确定性

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准确无误地概括新闻事件,只有准确的新闻标题才能给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新闻信息。新闻标题要有非常明确的指向,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要让读者一目了然。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常见差错举例:

标题:新中国最大盗窃案:3人偷油4.7亿

分析:该新闻标题含糊不清,涉案人员偷油4.7亿吨或者4.7亿千克,还是4.7亿元呢,没有表述准确。根据文章内容,正确表述为“新中国最大盗窃案:3人偷油价值4.7亿元”。

1.2 标题对新闻事实概括不准确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既要能概括新闻事件的总体情况又要反映新闻事实。有些编辑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为了吸引读者,将标题制作得非常有感染力、吸引力,但有时会忽略了新闻事实,甚至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使读者产生误解。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常见差错举例:

标题:女性信用卡流行:镶钻、可自拍、带

香味

分析:该标题中的信用卡“可自拍”一词给读者的感觉是信用卡具有自拍功能。而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了解到,该信用卡只是允许信用卡申请者将其自拍靓照上传至银行,由银行印在信用卡上而已,并没有拍照功能。

1.3 为追求阅读量使用较为夸张的词语

编辑制作标题肆意夸张渲染,使用“最”“有史以来”“闻所未闻”“触目惊心”等一系列夸张的词语,希望借助这些夸张化词语,试图激起网民的好奇心。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常见差错举例:

标题:有史以来最难读的一本书 真的很难读

标题:英雄聯盟竟榜上有名!有史以来应该拒绝玩的7款游戏

标题:闻所未闻!揭秘十件艺术杰作的隐藏

真相

分析:以上新闻标题均使用较为夸张的词语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但新闻标题的制作还应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不宜过分夸张渲染。

1.4 标题句子不完整,语法不规范

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表意明显,语法、句子结构要求严格。而网络新闻标题由于字数、空间有限,往往句子较短,大多使用断词断句,造成新闻标题的语法使用不规范,句子不完整。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常见差错举例:

标题:北京交通委约谈滴滴专车违法

分析:该新闻标题表述有误,省略不当,读者易误解为:北京市交通委约谈滴滴专车的行为是违法的。其实文中的意思是北京市交通委约谈“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使用私家车和租赁车辆配备驾驶员从事营运均属违法。

1.5 网络语言的不当使用

当前网络新闻发展的目标不断朝向创新、实用的趋势进行,但是在当前环节方面存在网络用语不当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网络用语,容易使读者对新闻标题产生视觉疲劳,对频繁使用网络用语产生反感。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常见差错举例:

标题:“精三扫”火爆通信圈 精神可嘉基层鸭梨大

分析:该新闻标题中的“鸭梨大”属于不当使用网络热词。“鸭梨”是“压力”的谐音,但该词不宜随意被替代,该词用在新闻标题上很容易混淆词义,属用词不规范。

2 优秀新闻标题制作范例与分析

1)简洁准确,突出亮点。网络新闻标题应以明示内容为第一要旨,即要简洁、准确。遵循新闻标题制作的一般原则,网络新闻标题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展示给读者。同时,要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吸引读者阅读,让网络新闻标题“亮”起来。

优秀新闻标题制作范例:

标题:既要门好进脸好看,更要话好听事好办

来源:东南网 2013年11月02日

分析:该标题简单明了,直接在标题中表达自己的态度,针对性很强。标题采用对称的方式,“门好进脸好看”与“话好听事好办”,形式上对称,读起来顺口。标题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两句话,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让读者产生共鸣。

标题:今年抓获境外逃犯409名 28名涉案金超亿元

来源:人民网 2016年8月18日

分析:该标题文字简洁,是一个好标题。通过准确的数字将新闻重点交代得清清楚楚,让读者一眼就看得明白。这几个数字给了读者很强的冲击力,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2)虚实结合有分寸。题目有长有短,标题可由两个断开的短句组成,可以是主题和副题,实题和虚题。网络新闻的标题一般采用实题,虚题部分可有可无,但新闻标题如果只采用实题则显得较为“生硬”,为了使新闻标题鲜活且有内涵,可有分寸地虚实结合。

优秀新闻标题制作范例:

标题: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三都消防大队开展队列训练

来源:黔南热线 2015年4月15日

分析:该新闻标题主题和副题的使用让新闻标题看起来更直接美观。主题采用对偶的形式,“内”与“外”表明了方向,“素质”与“形象”指明了内容,两个动词的使用,让主题看起来铿锵有力。副题是实标题,给主题做了补充说明,点出新闻的具体内容,让读者一眼就看得明白。

标题:网路畅 资源通 产业兴 ——福建厦门市民畅享“互联网+”智慧新生活

来源:经济日报 2015年10月12日 第07版

该新闻标题采用复合式新闻标题,由主题和副题构成。主题中“网路畅”“资源通”“产业兴”三个词层层递进,气势强烈,吸引读者。副题紧扣当下热点“互联网+”,突出新闻重点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3)呈现动感,活用动词。新闻标题要呈现出一种动感,在标题制作中应尽量不使用形容词,要多用动词,活用动词。富于个性的动词常常能使文句简练而传神,使人眼前一亮。尤其对需要吸引读者眼球的网络新闻标题来说,更是要找准这个能让文章“动”起来的动词,以增强感染力、表现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优秀新闻标题制作范例:

标题:千元“秒”苹果 到手山寨货

来源:大洋网 2016年8月18日

分析:该标题文字前后形成对称的结构,使人读起来简洁轻快,朗朗上口。“秒”作为动词运用简练而传神,呈现动态画面。

4)形成特色,凸显优势。标题是网络新闻的灵魂,而当前的网络新闻标题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众多新闻标题都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很难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应最大限度减少同质化现象,通过不断地创新逐步形成个性化的风格,使自己的新闻标题在众多同类新闻标题中脱颖而出。

优秀新闻标题制作范例:

标题:“回归田园”,日本能阻挡“乡村消

失”吗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8月19日 21 版

分析:該标题采用了反问的句式,这种句式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疑问感,引起读者的好奇。标题中“回归田园”和“乡村消失”形成对比,这种对比让读者的阅读欲望更加强烈。对比加反问,让这则新闻标题脱颖而出。

3 结束语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和开发的过程,也是体现编辑业务水平和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好的网络新闻标题对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发挥网络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实现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促进网络新闻的发展,提高网络传播在未来传播格局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新闻标题举例均选自各大网站及所属纸质媒体原标题,未做任何修改。

参考文献

[1]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彭朝丞,王秀芬.标题的制作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4篇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至今, 有过辉煌的历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更新,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生存和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的梳理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依赖报纸的评论稿, 通过口播的方式发挥电视的新闻评论作用;《焦点访谈》的诞生预示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革新和发展, 到《实话实说》的出现, 该类节目又进入了谈话类阶段, 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不同形态遍地开花阶段, 呈现出如下现状:

(一) 目前的存在形态

总的来说, 目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各异, 无论是《焦点访谈》式的, 还是《实话实说》式的, 我们都可以在电视媒体中看到, 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提供并展示论据的述评式节目:这类节目主要以《焦点访谈》为代表, 此外像中央台的《新闻调查》, 安徽台的《新闻观察》都是属于这类节目。在评论过程中“注重以事实说话”, 通过记者从现场拍摄到的真实的一线画面来表达观点, 引发议论。它的特点是, 在一个演播间内由主持人进行新闻话题的开场白, 然后中间是新闻事件的报道, 它的评论主要体现在在结尾时支持人的评论, 记者在现场采访相关人士的观点以及解说词的运用等方面。

2.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并调动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的谈话类节目:这类节目主要以《实话实说》为代表, 这类节目有着一个基本的模式, 那就是“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模式。当然这类节目也有的是没有现场观众的互动, 如央视的《央视论坛》等。如今, 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 还诞生了一些具有创意性的节目, 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不断有嘉宾和现场观众的活动, 还有嘉宾之间的争吵以及场外观众的参与。

3.各种新闻事件的复合杂糅到一起的资讯杂志类节目:如央视的《中国新闻周刊》, 它主要是集中各类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而不是一某个新闻事件作为由头或出发点, 这类节目往往点评比较简单, 但是触及面比较广。

4.民生新闻类型的节目:这类节目主要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齐鲁电视台《拉呱》、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为代表, 它主要通过个性化的主持人以多样化的评论手段, 对一些地域性、贴近性强的内容发表看法, 引导观点。这类节目目前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具有和大的发展潜力, 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二) 优缺点分析

1. 优势

(1) 仍然发挥着电视新闻评论的一贯作用:电视新闻评论在创办之初就意在引导社会, 解读社会, 监督社会, 从而整合社会。目前, 电视新闻评论仍然发挥着这样的作用,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时下大众关心的问题都是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焦点访谈》创立之初的1994年, 专家调查得出的社会问题排序依次为:物价、腐败、国有企业问题和社会治安。今昔相比, 我们发现, 尽管内容发生了变化, 但腐败、国企、社会治安问题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 仍然占据着电视节目的广大受众:电视新闻评论由于其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解读, 特备是对社会的监督功能, 使得广大的观众对这类节目产生了情感上的依恋, 往往在重大事件发生时, 都会选择观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 希望从中得到事件的真实信息。这类节目由于其和观众的沟通, 语言的真挚而没有丧失观众对其喜爱的程度。

2. 劣势

(1) 同质化十分严重:目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虽然存在各种形态, 但是缺乏新的节目样式, 节目的制作始终停留在《焦点访谈》模式上, 特别是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缺乏独创性, 有时甚至在内容上也存在着“雷同”现象。

(2) 监督评论弱化: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中, 很多节目只是流于形式, 对于社会现象的监督和新闻事件的解读、评价渐渐淡化, 一些普通百姓关心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监督力度缺乏, 反而选择一些高而空的话题。一些节目只是或罗列现象, 只叙不议;或述多评少, 甚至以述代评。

(3) 新闻时效性不强:目前,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大多在新闻事件被通过消息的形式在媒体中广泛报道之后才出现, 这无疑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如今, 信息时代如此发达, 各大媒体是纷纷抢“第一时间”, 只有新闻评论是严重滞后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对于电视观众来说, 这已经没有多少新鲜感了。

(4) 价值发现存在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以偏概全”“静止不发展”等方面。有些节目只是抓住一个点或者是某几个点而加以放大, 缺乏深入的探究;而另一些节目, 往往只停留在事件本事, 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目前电视新闻评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必然会出现新的格局, 打破原有的状态。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展, 大众文化不断提高, 参与意识以及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 未来的电视新闻评论在以下三个方面或许会有大发展:

(一) 直播现象:从“滞后”传播走向“即时”传播

目前, 在我国,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 直播已经成为重大电视新闻报道的常用形式。但是,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 我们却很少看到直播式的节目, 只有当一些重大的灾难发生时我们会看到主流媒体, 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会做一些直播型的带有新闻评论的节目, 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 央视就把相关专家直接请到现场或与专家连线,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事件的解读和评论。

那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闻的直播发展也会让新闻评论的直播成为可能。因为这种直播它不仅可以传达基本的新闻事件, 而且可以抢占思想, 引发思考, 能够起到更好的引领社会的作用。同时, 这种现场的评论可以增强观点的可信性, 提高节目的公信力。

(二) 民生新闻:新闻与评论更加紧密的结合

民生新闻如今已经占据了大多数的电视新闻市场, 人们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而民生新闻中的具有个性的主持人评论无疑将是电视新闻评论新的发展方向。

在“民生新闻”栏目基础上, 一种“短小、灵活、轻松、幽默”的电视新闻评论方式发展起来, 贴近生活, 走进民间, 老百姓的喜闻乐见是它取之不尽的养料。而这种节目在老百姓中也受到了欢迎, 因为它是以一种百姓视角, 与观众平等的态度进行着事件的点评, 一些点评甚至恰好切中要害, 说出了百姓内心深处的想法。

民生新闻的评论关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采取平民的视角, 关注平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情感, 评说百姓的喜怒哀乐、冷暖痛痒, 强调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贴近性和互动性, 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果新闻和评论在民生新闻中能够更好的结合, 那无疑会对电视新闻评论产生巨大的改变。

(三) 谈话节目:从“主持人对嘉宾的发问”到“主持人与嘉宾的聊天”

谈话类节目具有很好的现场感, 即使不是现场直播, 主持人与嘉宾和观众的互动也能够给电视观众很强的现场感。

如今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谈话类节目往往限于主持人必须是向嘉宾发问的状态, 这种样式事实上限制了观点的表达, 如果主持人和嘉宾以一种闲聊多的方式进行新闻事件的解读和探讨, 再追加场外观众的互动, 这将会使新闻评论节目更加“亲民化”, 在随意中将大道理传播出去。这是一种“主持人与嘉宾的聊天”的方式, 如央视的《新闻1+1》就是这样的案例, 以后也许还会走上无主持人的状态, 现场无所谓有没有主持人, 类似于《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形式。

摘要:自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开始,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试着从存在形式、优势和劣势三个方面, 对我国当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进行一番阐释, 同时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也提出了一点看法, 认为将来在民生新闻评论、直播新闻评论和谈话型新闻评论三个方面有所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形式,优劣势,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燕.当前电视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三昧, 2006 (8) .

[2] 刘俊.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多样化发展初探[J].新闻知识, 2006 (9) .

[3] 张玲玲, 张如成.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及制约性因素分析[J].新闻界, 2006 (4) .

[4] 连保军.网络冲击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发展趋势[J].传媒, 2006 (8) .

[5] 袁长保, 郭雄.当今受众市场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劣势分析[J].新闻知识, 2005 (9) .

[6] 李琦.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7] 吴玉兰.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制作理念的误区与对策[J].新闻传播, 2005 (8)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5篇

摘要:新闻评论因其担任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功能,而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理性传播决定了新闻评论的有效性、权威性和公信度,有效地帮助新闻评论实现正确的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功能。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存在着非理性传播现象。要做到新闻评论的正确性、完整性、针对性和具体性,就要以可靠的信息来源为前提;避免“二次传播”信息误读;平衡事实与观点的比重;以人文关怀体现理性思维;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新闻评论;理性;传统媒体

我国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兴起,为公众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当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选材上更加广泛、表达形式多样、能够迅速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内容上也更契合现代人对价值观念的思考与追求,在国家重大决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赵振宇教授说:“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1]。” 由此可见,议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新闻评论注重阐述对新闻事实的看法和见解,强调说服力,其生命在于正确。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应当能够跳出一事一议,视野狭窄的局限,找出问题在根源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征,融入理性思考。

一、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重要性体现

之所以一再强调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要注重理性传播,是因为理性传播既推动了传统媒体自身新闻评论的发展,也在新闻评论引导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1.理性传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

对于一家媒体而言,新闻报道决定了“说什么”,而新闻评论却意味着“怎么说”。新闻评论是一家媒体风格特色的体现,它代表了传统媒体的政治和政策水平,并显示传统媒体作为舆论中心的力量。理性传播就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

在媒体“观点为王”的时代,新闻评论必须做到立论有思想性、论辩有逻辑性、说理有透彻性才能够赢得受众的信赖。新闻评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解剖来针砭时弊,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它们大多带有浓厚的批判性色彩。而所谓的批判就是要理性地去思考、理性地去表达,既不盲目从威、也不从众。

2.理性传播通过把控社会舆论引导大方向

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新闻评论这一形式通常作为其实现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职责的重要手段,理性传播则担负把控方向的任务。

特别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上,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在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的核泄漏事件引发国内“抢盐”风潮为例:日本福岛核电站几个机组,在地震和海啸侵袭后数天内一直处于核泄漏当中,而在信息不明和对核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国内开始出现声称核泄漏流出的放射性物质将会对中国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污染,而食盐则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导致3月16日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民众恐慌抢购食盐的现象。对此,众多媒体迅速刊发评论文章,例如仅在3月18日,《新京报》发表社论《需储备的不是盐而是核安全知识》,央视《新闻1+1》节目也播出了评论《危“盐”耸听为哪般?》[2],这些新闻评论及时地进行了社会舆论的引导,理性辩证地对谣言的不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和剖析,使得事态不到几天便迅速平息。

由此可见,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必须能够使受众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使新闻评论充分展现自身的洞察力、控制力和说服力,从而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

3.理性传播充分体现传统媒体权威性

近年来,在热点新闻事件的评论上,网络媒体的新闻评论以其反应迅速、写作自由能够在一时之间引领舆论,但是其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表达的自由平等性造成了部分言论缺乏理性思考、比较偏激,情绪化评论言语泛滥。另外,没有有效的信息把关,受众想要在大量碎片化的、真伪难辨的信息中甄别出真实有用的新闻评论颇具难度,很容易就会被误导。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思维则大大强于网络媒体的不规范表达,在写作上更能体现逻辑的合理性、论证的严密性、思维的深刻性,为受众提供了一片“信息净土”;在观点阐述上,能够以正确的立场为前提,包容不同立场的不同发声,引导受众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树立自身的权威性。总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具备严格的信息把关、专业的采编评论队伍,能够在内容兼具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坚持进行理性传播,在权威性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二、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非理性传播现象

1.一边倒式的跟风性评论

曾几何时,高铁是媒体追逐和报道的热点,铺天盖地的一边倒式宣传报道,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7·23甬温高铁事件”过后,我们看到的又是清一色的批评和声讨,让人感觉中国的高铁只是盲目的冒进,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似乎并不足以开发高速铁路的交通运输能力。然而,如果仅仅因为发生了一起事故,媒体就全盘否认中国高铁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就立即提出质疑,甚至大肆炒作以吸引各方眼球,这种非理性的新闻评论态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受众失去对媒体的信任感,也有损于国家形象和利益。

一边倒式的跟风报道在对于犯罪事件的报道上倾向更加明显。往往由于案件的情节恶劣,社会民众群情激奋,容易爆发出集体情绪宣泄的现象,很多媒体的新闻评论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和顺应社会大多数人的呼声,非但没有通过理性发声正确引导舆论,反而丧失观点立场和理性的思考方式,成为“煽风点火”的帮手。

2.泛化中庸的无内涵评论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因为在时效性上的欠缺,所以针对性要更强,论证要更缜密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但当下的新闻评论中充斥着太多泛泛而谈的平庸之作,缺乏独特的理性思考。

最常见的表现指评论性语言的轻描淡写,缺乏深度和力度,脱离实际,针对性差,犹如“隔靴搔痒”,切不中要害。“万金油式”的空泛点评有:“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立法……”;“人们应该在这件事情上汲取教训……”;“但愿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等等[3],这些话语摆足了经验主义的大架子,但讲的都是套话、空话,缺乏建构能力,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沦为同质化的空泛批评,令人读起来苍白乏味。而有的新闻评论或许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却因为缺少对实践的联系或者是新闻评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限,谈不出多少真知灼见。

一篇新闻评论只有就事论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总体把握,才能言之有物,一篇有针对性的新闻评论才能彰显其观点的价值性,即独特的理性思维。

3.以偏概全的片面化评论

新闻评论的另外一种非理性传播现象表现在回避部分新闻事实,为求观点表达而片面理解或曲解新闻事件、以偏概全的片面化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多因为某些媒体想要追求所谓的公众效应而采取较为极端的新闻评论方式:以挑剔的目光放大事物的一个侧面,不及其余,对事物的正面价值视而不见,失之于偏颇和琐碎,而遮蔽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属性。

要杜绝片面化的新闻评论,就应该注意防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简单化和绝对化,坚持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使得这种剖析鉴别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辩证法。

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路径

有人提出,新闻评论的“理”要具有四性:正确性、完整性、针对性和具体性[4]。那么该通过哪些方式来保证新闻评论理性传播的实现,预防新闻评论的不良倾向呢?

1.以可靠的信息来源为前提

首先,新闻评论作为意见性的信息,是满足人们知情权的重要途径,其理性传播最根本是要以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为前提。如果新闻评论引用了未经核实的消息,那么无论评论立场如何义正言辞、用词造句多么准确到位都是站不住脚的。

要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一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对网络信源加以求证核实。由于网络信息把关的宽松性和传播渠道的急剧增多,各类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变得难以辨别。例如仅在2010年6月、12月以及2011年10月,微博上就先后三次流传出文坛巨匠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后被证实是谣言。然而像一些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却会在消息未经准确核实的情况下就进行错误转发评论,造成不良影响。可见,传统媒体新闻评论被网络信源误导的情况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海量的网络信息给新闻评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野和素材,需要妥善地加以利用。但必须强调的是,对信源核实的严谨态度因为网络信息来源的“海量复杂”而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引述信息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此前的“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的新闻事件中,用瓜农的话就给爆炸定了性,凭据仅是因为其十多年的丰富种植经验。好在大多数媒体还是在悉心求证专家后得出了结论:强降雨是主因,膨大剂使用时机的不当也是造成西瓜爆炸的因素之一,适量使用膨大剂对人体无害。论断一出不仅及时为受众解惑,澄清传闻,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严谨理性。所以新闻评论的论据来源必须有其科学性和专业作为支撑才会更有说服力。

2.避免“二次传播”信息误读

有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新闻评论还需要从新闻事件中提取吸收正确的观点做为立论的中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二次传播”,要求媒体在选材立论的过程中运用理性思维辩证地分析新闻事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出现对信息的偏差理解和对事实的混淆模糊,造成观点上的避重就轻,从而导致以偏概全的片面化评论。

2012年年底受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央视暗访曝光“45天鸡”的新闻事件,主要披露的是肉鸡饲养过程中的违规用药现象。但报道一出,不少媒体评论的重点放在了肉鸡的短期速成上,将这一业界正常现象加以夸张化放大化,反倒对违规用药这一真正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受众接收了错误的信息暗示。12月17日南方某报刊载的一篇评论[5],肯定了“速成鸡”45天出栏的安全性,并解释了消费者对于“使用激素促进肉鸡生长”的认知误区。这篇评论将批判重点放在了速成鸡千分之一的药检比率过低,并不能保证所有使用抗生素的出栏肉鸡体内药物残留量都达标,进而对肯德基等快餐企业如何考评供货商供应链,其内部的风险监控体系又是如何确保鸡肉的安全提出疑问和要求回应。

3.平衡事实与观点的比重

新闻评论要求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进行有机结合,这个过程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论据的可视性与论证过程的学性的统一,观点的渗透性与明确性的统一。所以特别要注意掌握好新闻评论中事实客观叙述与观点主观阐释的比重。

一方面要注意不能用事实代替观点,对新闻事实的引用确实能证明评论的客观性,但要明确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不能占据文章的主体地位。否则,所谓的评论就变成了新闻专题或是深度报道,甚至沦为对新闻事件的二次重复报道,不具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和理性精神。

另一方面,观点也不能完全代替事实,新闻评论中的论据部分主要由新闻事实构成,论证的过程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进行理性剖析最后得到结论,所以说理固然重要,但如果在完全忽略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论证,评论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显得夸夸其谈。事实的客观展现更加有利于评论增强说服性和权威性。新闻评论要注意轻抛观点、轻下结论,主观色彩过浓会造成“媒体话语霸权”,不但不能体现其理性思维,甚至遭到受众排斥,产生不信赖感。

4.以人文关怀体现理性思维

当下社会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理性传播面临着新要求,比如如何让评论既合理又合情。笔者认为,理性思维不是有理无情,恰当地运用感性因素,倡导人文关怀能够使新闻评论更具有感染力,进而体现辩证思考、理性传播的魅力所在。

新闻评论作为最能表达媒体立场和倾向的传播方式,担负着对受众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和塑造的重任。在评论过程中突出人文关怀的体现,对社会生活作出人文的理性解读,把大众舆论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提升民众的生存境界,提高民众的普世价值,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改造。除了辩证批评的新闻评论类型,同时应该赞扬好的社会现象,发扬正面积极的能量新闻评论,由此也完成了自身传道、解惑、警世和醒世的理性传播过程[6]。

5.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高新闻评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从根本增强新闻评论理性传播的途径之一。像评论力度不足、主观性过强、论证事实选择不当等一些导致新闻评论理性传播不足的问题,都与从业者对新闻材料把握不够准确到位有直接的关系。说到底,是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欠缺、知识储备不足密切相关的,这直接损害了新闻评论的批判性和思考性。有心无力势必将无法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问题。

所以作为新闻从业者,应该广泛多样地吸收新观念、新思想,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学习能力,在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坚持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事物,在宏观认识的把握上选择微观事实,透过现象挖掘本质,以说理为主,融理、事、情于一体。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加强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让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具备更坚实有力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明.论突发事件中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以日本“3·11地震”为例[J].媒体时代,2011,8.

[3]周磊.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性[J].新闻窗,2007,3.

[4]原二军.新闻评论如何做到“合”情“合”理[J].新闻写作,2004,3.

[5]危“鸡”四伏 肯德基“45天速成鸡”大起底[EB/OL].2012-12-17.

[6]陈启华,郑桂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人文关怀的构建[J].现代视听,2008,4.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1+1》 电视新闻评论 议程设置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旗帜,获得公众一致好评,开播至今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本文着重分析《新闻1+1》在新闻评论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一、《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的独播节目,在新闻频道的周一至周五晚上九点半播出,节目时长二十五分钟。主持人是白岩松和董倩。《新闻1+1》栏目的宗旨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①《新闻1+1》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界的旗帜。

1、选题分析

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的选题最能体现其新闻评论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从《新闻1+1》的选题来分析其新闻评论的特点。笔者从《新闻1+1》栏目官网上选取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3月7日共210期节目。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出以下特点:

(1)重点评论国内热点事件,同时兼顾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评论。由表1看出,节目以国内选题为主,以国际选题为辅。国际选题有两个特点:第一,国际选题多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关,以中国外交政策解读为主。

(2)问责职能部门和述评热点公共话题是其新闻评论的主要方式。由表2可以看出,“问责职能部门”的选题占总选题的37.62%,“述评热点公共话题”占总选题的20.95%,两者相加是58.57%。《新闻1+1》主要有两种新闻评论方式:第一是讲述一个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点评。这体现了《新闻1+1》维护公众利益的理念,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政府职能部门,指出政府决策或执行中的问题。这体现了《新闻1+1》的理念,目的是促进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

(3)选题贴近民生,关注公众利益。由表3看出,涉及“教育问题”的节目有12期,数量最多;接下来的是“农村和农民工问题”,有8期。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拆迁问题、高铁动车事故则更是频繁出现的热点话题,这些无不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新闻1+1》反反复复、连续不断地关注和报道这些民生问题,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内容分析

(1)新闻评论兼顾针砭时弊和理性引导。《新闻1+1》往往能够尖锐地揭露和评论社会问题,但同时又以一種理性的态度梳理和化解矛盾,引导民众趋向理性。一方面,《新闻1+1》的不少节目从公众的立场出发,大胆地向政府职能部门问责,监督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另一方面,《新闻1+1》及时地解读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通报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成果,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冷静引导民众趋向理性,维护社会稳定。比如,《打黑必严!除恶务尽!》这期节目介绍了公安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成果,通报了全国六个重大涉黑案件的处理情况,表明党中央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绝不手软。然后针砭时弊指出了地方政府不作为,白、黑、红一体化,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是黑恶势力屡禁不止的原因。

(2)用理性的信息梳理和有理有据的论证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新闻1+1》把新闻事实报道和新闻评论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通过逐步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示各方的观点言论,进行信息梳理;其次,连线前方记者,采访当事人,请教专家学者,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结尾由主持人做出客观的点评。《新闻1+1》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空洞说教的形式,让受众在层层的解读中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新闻1+1》努力传播理性思想,尝试引导公众言论走向理性,同时鼓励公众独立思考。例如,《如何破解“达芬奇密码”?》这期节目关注“达芬奇家居”涉嫌欺诈消费者的事件,首先进行信息梳理,综述媒体报道和网络评论,介绍“达芬奇家居”发家史和老板庄秀华的个人情况,拨开事件谜团,让公众了解全部真相。然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论证,多方分析原因,探讨了中国人“不买对的、只卖贵的”和迷信洋品牌的不良消费观,引导公众理性消费。

(3)冷静地评论重大突发事件:不求快,而求深。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1+1》放弃了第一时间,而注重第一深度;不去抢第一发言权,而是争夺第一解释权。无论如何,网络的时效性是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一时间的报道可以使事件梗概迅速地公开。但是,网络言论很快陷入分散和混乱。而此时,《新闻1+1》能跳出事件本身,在全面分析网络言论和深入调查事件真相后,用权威和专业的评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这样既避免了突发事件震荡期的不冷静,又不会使新闻评论浮光掠影,缺乏深度。

二、《新闻1+1》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新闻1+1》新闻评论的同时,在此也需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1、“不痛不痒”的选题降低新闻评论影响力

《新闻1+1》的部分选题与热点话题脱节。一些话题已经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引发公众热议,但是《新闻1+1》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没有触及。对于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期节目成功的一半。“不痛不痒”的选题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降低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兴趣。作为相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敢于大胆选择敏感话题进行评论和解读。

2、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不足

从整体上看,栏目人才结构单一,数量有限,能力参差不齐。白岩松的深度评论和对事件的把控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分析评论是该节目的主体。反观其他人,播放短片的时间长,分析评论的时间短,话题批评意味淡,吸引力不强。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拥有阮次山、何亮亮、曹景行、杨锦麟等一大批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三、《新闻1+1》加强新闻评论的策略

通过分析《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反思其新闻评论的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1、评论选题紧紧围绕热点,避免“不痛不痒”的话题

选题是一种议程设置。“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②《新闻1+1》在设置选题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新闻1+1》应该根据公众的需求来设置选题,同时不应该回避热点,特别是网络上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热点话题。其次,应该明确自己的主流媒体的定位,发挥评论的优势,构建起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的“央视话语”。

2、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③赢得公众信任的新闻评论员本身就有很强的传播效果,出身于资深记者的白岩松凭借自己独到的评论和平民化的视角挑起了《新闻1+1》的大梁。《新闻1+1》光有白岩松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3、进一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

《新闻1+1》应当利用自身的媒介影响力和新闻专业水准增强网络传播效果,疏导网民的情绪,让网民理性思考。第一,增强网络搜索力。“《新闻1+1》虽然在网络上同时更新,但是它在搜索上并不占强项,不能让大家在搜索事件时直接搜到对事件的解读。”④《新闻1+1》的视频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是必须登录CNTV官网才可以看到相关视频。《新闻1+1》的视频应在优酷、土豆等大型视频网站上共享,搜索事件时能够直接搜索到相关视频。第二,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新闻1+1》的每期节目都应当发布在网易、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形成二次传播。

4、做好热点公共事件的深度报道

《新闻1+1》应该加强热点公共事件的新闻评论,提高收视率。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的“意见领袖”。《新闻1+1》的专业水准是其能够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意见领袖”的基础。例如,《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追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校车:不仅在于车.……》这期节目关注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危“盐”耸听为哪般?》评论“抢盐风潮”等。□

参考文献

①CNTV官网,http://cctv.cntv.cn

/lm/xinwenyijiayi/index.shtml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0

③李潔玉,《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5):10-11

④迟月利,《新的媒介环境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界》,2009(5):130-131

(作者:山西大学文学院2012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简短自我鉴定范文下一篇:9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