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

2024-02-06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中小型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须认清挑战,抓住机遇,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优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跨国经营 战略分析

企业自进入国际市场以后,就转变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而言,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以后,除了要让自身产品从国内市场走进国际市场,还要积极转变自身经营理念,扩大经营范围,提升管理水平,及时接轨于国际,真正摆脱国内市场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重,只有了解自身优势,主动采取应对策略,才能确保跨国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一、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优势

(一)经营灵活

通常而言,资金少、规模小和管理人员少是中小型企业主要特点,市场进退成本不高,所以可以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些优势是大型跨国公司所不具备的,即可我们常说的“船小好掉头”。此外,中小型企业上马的项目通常很小,投资额度也不大,筹资较为简单,加之很多项目建设工期不长,可以迅速让产品进入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同时产品退出也非常容易。中小型企业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设计并生产很多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这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产品具备极强的独特性与专业性。

(二)拥有特色产品与适用技术

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很多具备民族特色的产品,常见的有中药、茶、丝绸等,这些产品主要由中小型企业以及很多手工作坊生产。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在很多领域不具备现代尖端技术,不能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不过却拥有很多适用技术,如劳动密集型技术、小批量制造技术等,这与发展中国家国情更为相符,更加贴近市场。并且很多中小型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引进技术,可以就地取材,价格相对低廉,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畅销于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开发这些产品,能够防止直接与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开拓了独特的市场空间,并形成了自身品牌优势。

(三)产权优势

中小型企业有着明确的产权,这是其主要优势之一,这与国有股东缺位的国有企业相比,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上的问题,造成国有企业很难在跨国经营中收获理想效果。从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中可知,境外国有企业盈利、持平与亏损的比例均为1/3,主要原因是未能解决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海外流失的问题[1]。而中小型企业有着明确的产权,经营者利益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从而确保了企业经营者有足够的积极性,这是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良好保障。

二、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对策

(一)完善融资政策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才能让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掌握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采取一定法律措施,对中小型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运行方式、资金来源以及职责等进行明确。此外政府要采取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支持方法,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利用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措施,如降低对中小型企业的税率,提升固定资产折旧率等,并对中小型企业实施出口补贴等措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各地区职能部门和金融主管机构,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将更多金融服务提供给中小型企业。

(二)加强科技创新

当前,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若是中小型企业不开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不主动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则无法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并难以保证自身的稳定长远发展。对此中小型企业要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尽快优化产业机构,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此外中小型企业还要提升售后服务质量,重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此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

(三)利用电子商务

一是通过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可以让中小型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减少所投入的经费,解决中小型企业资金少、规模小的问题;二是电子商务可以防止中小型企业被中间商制约与盘剥,最大限度发挥出成本的优势;三是电子商务可以增加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的机会,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就可以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四是电子商务能够省去出口贸易环节,从而提升效率,减少交易时间;五是网上贸易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避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中小型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迅速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与国外跨国公司加强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让企业跨国合作有了良好的条件。中小型企业能够与国外跨国公司加强合作,确保自身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在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范围[2]。随着合作的升级,还能够得到新兴工业的立足点,实现中小型企业与信誉良好、资源丰富的公司合作。中小型企业在国外战略伙伴的协助下,可以解决自身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大力支援,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自身经营绩效的提升。

(五)培养国际市场营销人才

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经营人员而言,具备丰富国外工作经验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因此,当前要加大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求。同时中小型企业还要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人才机制,将更多具备丰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人才吸引起来,为跨国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结语

总之,我国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能够正确贯彻并落实我国的“走出去”战略,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要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跨国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跨国经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魏志刚.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2):32—33

[2]李恒.分析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模式[J].中国商贸,2015(3):10—11

(潘银杰,1994年生,浙江宁波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邮政公司化运营及部分专业独立运营后,传统邮政面临经营和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新时期企业文化,并为实现传统邮政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文化;思想;效益;机制;创新;成本;人才

中国邮政实行公司化运营后,随着运行体制、机制等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面J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建设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塑造邮政发展的新形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来临沂邮政发展的历程和当前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讨。

1 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1.1 以人为本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因此,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解决企业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也是由人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决定的。在我国,职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的主人,所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人,依靠人,属于人,塑造人”。同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人的建设,在这一建设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放在“人”这个基点上。

1.2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石

邮电分营初期,临沂邮政面临基础差、底子薄、资金短缺、亏损严重、邮政电信职工收入差距较大、职工情绪不稳等诸多困难,各级部门领导班子团结一致、身先士卒,通过在全局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创业,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全局干部职工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人人热爱邮政、献身邮政的良好局面,邮政也逐步走出了困境。临沂邮政分营后前两年就实现了扭亏,比计划提前一年,累计减亏7 000余万元。截至2008年底,临沂市邮政局业务收入由分营初的0.73亿元提升至2.65亿元,收入增长3.63倍以上,群众用邮满意度达到95分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经营规模的有力扩张和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当前邮政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邮政所面临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

2.1 缺乏主动性,思想传统保守

部分职工、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彻底,在邮政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后,思想上一筹莫展,在业务市场拓展、管理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外部环境协调等方面缺乏主动性,贻误发展时机。

2.2 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强

邮政企业竞争性业务(邮政储蓄、速递物流)实行单独核算后,针对传统业务逐步萎缩的现状,企业在业務种类的创新经营与发展上缺乏主动性,在核心业务的发展上思路不明确,在服务深度与广度上与群众的消费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造成部分职工对邮政发展前途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2.3 企业体制、机制落后

制约邮政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在加速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及其对职工队伍造成的思想冲击,以及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的配置短缺方面问题突出。

针对这种现状,邮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加强人本管理人手,重新审视原有的价值观,调整现有经营模式,建立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

3 建设以人为本的邮政企业文化的措施探讨

3.1 统一思想,全员发动

企业运行体制、机制改革以后,部分职工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能做到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倡导“以人文本,科学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加强对邮政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和引导,确保职工思想稳定。改革的经验也表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才能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思想稳定,同时将改革稳步推向深入。在企业转型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外部压力更加激烈,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只有全体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通过规章制度、计划和行政命令进行控制,只能做到行动上的统一,而利用共同的企业文化进行控制,能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达到统一。因此,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协调和控制功能,提供全体职工共同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便于协调和解决组织内部矛盾,统一职工思想。目前,邮政储蓄、速递物流等专业实行专业化经营后,企业由过去的集权管理到现今分权化的组织和动态环境,这种协调统一显得尤为宝贵。

3.2增强全员意识,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

邮政体制机制改革后,广大基层邮政干部、职工面临空前的经营和生存压力,就临沂邮政当前的状况而言,截至2009年11月,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9448.99万元(不含速递物流和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收支差额-78.79万元。要扭转当前亏损的格局,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对全体职工四种意识(发展意识、效益意识、成本意识、关联意识)的培养,并将其不断融入到现有企业文化中,以促进当前邮政改革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3.2.1 增强全员发展意识

通过在全员中大力宣扬“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等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提出的将业务“做大、做实、做强”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邮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只有将发展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积极为员工拓展收益提供平台,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2.2 增强全员效益意识

分营初期,临沂邮政始终把邮储业务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业务,把发展邮储余额作为业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邮储余额由分营初期的不足16亿元到2007年突破i00亿元大关。邮储业务给临沂邮政带来了丰厚效益,有的县区局邮储收益高达邮政业务收入的80%以上。也正是由于邮储业务的发展,企业职工的待遇比分营初期有了明显提高。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对邮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传统的只靠邮储余额产生收益的发展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只有有条不紊地进行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活期余额,才能提高利差收入,进而提高邮储余额收益。邮储业务的发展为其他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经验。今后,除国家规定的普遍服务业务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成本核算后争取国家补贴,其他开放性竞争业务,尤其是部分代理类业务在开展之前一定要考虑能否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全员的效益意识,特别是在邮政当前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开展这方面的企业文化教育尤为重要。

3.2.3 增强全员成本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全员明白:降本增效是转变增长方式

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低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将成本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逐步改变过去那种“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邮政网络大,成本高不算啥”等错误经营理念。为此,临沂邮政邀请了聚诚培训公司的专家开展了降本增效课程培训,以增强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降本增效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2.4 增强全员关联意识

邮政储蓄银行、速递物流公司成立后,邮政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间的资源占用和合理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基层职工关注,因此,公平合理地划分邮储、速递物流业务的收益,是各级领导不能回避的。当前,邮政储蓄余额收益的合理划分及资金运作所产生风险的共担问题,也是下一步邮银合作的焦点问题。邮政与速递物流公司之间资源使用的收益划分问题等,也是当前邮政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邮银之间、邮政与速递物流之间的利益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彼此的业务发展,因此,增强全员的关联意识,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构建和谐统一的邮政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3.3 建立长效体制、机制,不断加快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保持当前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过程。建立合理的长效体制、机制,是企业发展长久不衰的有力保证。

3.3.1 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引进机制

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是要善于引进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不断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从表面看是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邮政体制改革后,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之前邮政重视邮储业务的发展,大量的技术、管理人才都向邮政储蓄银行倾斜,因此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人才引进后要合理使用,积极创造个人施展才能的机会,在企业内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理念。要摆脱过去部分领导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邮政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不需要高级人才”、“邮政业务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都能干”等错误论断。比如,对于同样的服务工作(营业、投递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员的服务效果是根本不同的,因為即使现有业务操作没大变化,但服务对象和公众用邮需求在发生变化,只停留在一定状态的服务是会被社会淘汰的。要把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理念积极灌输到新人职人员的思想中去,不断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硬、企业归属感强的人才队伍。

3.3.2 建立职工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

以物质利益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为保证,建立相应的职工工资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一切关心企业、符合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精神得以实现,使为企业取得实际效益的职工得到尊重和实际物质利益。

邮政体制改革初期,无论是邮政职工还是其他专业职工,其平均收入从横向比较都不可差距太大,差距过大是职工互相攀比的根本原因,势必影响职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薪酬改革后,职工的平均收益也不要低于改革前,合理地拉大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业务发展,过分地拉大差距会挫伤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因此,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结合企业文化理念所倡导的和谐统一精神;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员工队伍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队伍稳定;要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民主制度,充分尊重和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推进企业民主管理;通过广泛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爱企业的发展氛围,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权益,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自身价值提升;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使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3.3.3 把创新机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文化经常处于创造、维持、否定、补充、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邮政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创新提高的理念。邮政独立运营以来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提高的历程,从邮电分营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遍布城乡的邮政局所;从传统业务的信函、包裹、汇款等单一品种到今天衍生出多达200种的丰富产品;从分营初期的规模邮政储蓄业务到今天的专业化经营;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到先进的电子化支局操作等;没有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便不可能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职工待遇的不断提高也不可能实现。因此,邮政应积极倡导创新提高的理念,把经营理念定位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上,把服务理念定位在一切为了客户上,把管理理念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只有观念的创新,才能有超前的行动,只有观念和经营的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上规模、出效益。要把这种不断变化的理念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并逐步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中,鼓励他们学习新东西,接受新观念,赶上新发展,在把握新机遇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逐步明确:坚持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结合各自实际,从内外部环境人手,在不同时期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口号,努力营造促进邮政科学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为邮政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简介:朱美文(1972~),男,山东临沂市人,经济师,主要从事邮务类业务的发展与管理研究。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实现高校教学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软着陆,是现代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工程的研究热点。企业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管理与运行的“灵魂”,是企业生存之根本,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和未来发展,将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思想变通的融入到现代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之中,充分发挥企业质量意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是促使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致胜法宝。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企业经营理念;大众教育;质量工程

自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在持续长达13年之后叫停。在教育部发布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截止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为675万,与1998年的108万相比,招生人数扩大了6倍多,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用了短短13年的时间,实现了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十到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但是,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也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定要谨慎对待那种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我们应该反思大学扩招给我们带来的利弊,认清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投入、规模与结构的矛盾,看清高校师生比失调的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甚至出现部分专业知识失业的现象[1-3],努力引进国内外各行各业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服务,切实将今后高校教学工作的重心从规模的增加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上来。

企业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管理与运行的“灵魂”,是企业生存之根本,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和未来发展,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引入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之中必将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将企业经营理念引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适用性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及企业全体员工对共同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它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精神,确定着企业的行为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企业的灵魂[4]。企业经营理念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产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提炼和凝聚,其核心理念包括:(1)竞争理念;(2)效益理念;(3)市场理念;(4)服务理念。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将企业经营理念始终贯彻到经营的全过程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不同经营管理理念在技术理性上的相通性使得经营管理理念的一般规律可以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90%的管理理论是相通的,只有10%的因素是不相通的,比如行业和企业性质差异、文化差异等。”组织为了更好地发展,往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剖析缺点,并借鉴其他领域内的创新经营方式,并从组织特有的环境出发对自身进行改良,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企业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的致胜法宝,借鉴其成功经验,已经在图书馆管理与政府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4,5],为高校教学引入企业经营理念提供了指导。

高校教学过程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就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利用各种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为实现高校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经营思维模式创新,即如何通过对高校资源及功能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与改革,使高校的办学效益最大化,这里的效益不仅体现在高校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体现在高校教学对人们的教育需要、教育公平的满足程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等高校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

二、将企业经营理念引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引入到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之中大有裨益,然而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将企业经营理念移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必须要对其层面意义加以改造,否则盲目地引入就容易陷入“淮桔成枳”的尴尬境地[6],必将在推行过程中遇到因缺失企业因素这一先天生长环境而在运行中引发众多管理难题。因此,只有在对企业经营理念加以改造之后才适用于移入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之中。

(一)引入竞争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优势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竞争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获取更大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彼此展开的比较、较量、争夺的行为。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扩大销售份额和市场占有率,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时刻坚守竞争的企业经营理念。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盲目追求学科建设“大而全”、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不明显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自身学科专业缺乏个性与特色,在与其他院校的比较、较量与争夺中失去竞争力。因此,为了形成高校办学竞争优势,扩大高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获取更大的发展,高校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学科定位特色化,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促进学科整体实力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专业特色打造学科特色,以学科特色铸就学校特色,牢固树立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效益的竞争理念,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引入效益理念,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性属性,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只有获得经济效益,使产出大于投入,企业才能在社会经济领域继续生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效益理念始终贯穿于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之中。

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办学效益不同于企业追求的商业利益,一方面,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和成本核算分析系统,将效益理念始终贯穿于招生、教学、就业等环节中去,加强自身管理,坚持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追求办学效益的过程中,应该把企业产业化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引入高校,使教育投入能够有效、快速地转化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关注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从而促使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

企业效益与产品质量并不矛盾,追求办学效益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亦是相辅相成的。将效益理念引入高校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理论上讲,效益至上理念应当会促使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重视教育质量。高校为争取经济效益的竞争必然会转化为生源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高校将更为关注学校声誉和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等社会效益,促使高校在提高办学质量与获取办学效益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在追求办学效益中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引入市场理念,办学多样化与个性化并重

企业产品最终是要面对消费者的选择的,以满足市场中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与喜好。企业的生产与运营必须时刻树立市场理念,产品生产一定要建立在市场上消费群体的细致分类与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上,努力满足消费者现有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置身于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必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面向社会办学,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农、林、水、地、矿、油、信息、生命科学等国家急需学科和未来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足,而法学类、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则出现知识失业现象[1]。因此,我国各高校必须明确自己在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使命,在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职责;明确自己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市场需要监督,监督依靠制度,只有在合理的市场质量考评制度下,企业才能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发展。高校教学同样需要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它既能反映出教学的实际状态,检查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程度,评定学生、教师及其教学质量,又能把教育改革、教育实验效果的信息提供反馈给教育决策者,促进教育基本理论发展。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手段和方法,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障[7]。

(四)引入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办学

企业经营运转的过程从始至终都有服务理念相伴。在处于非垄断状态的生产领域,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产品的企业在市场中往往为数众多。在提升产品质量的技术水平改进余地不大、产品品质本身差异很小的情况下,哪家公司能够在产品服务领域抢占先机,以人为本打造尽善尽美的服务理念,便成为企业在厂商竞争中的致胜法宝。

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要以服务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师的发展为本。目前,全国高校都在积极响应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质量工程”建设的号召,在各高校师资设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谁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必将在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前者,关注学生发展是“质量工程”的根本出发点。以服务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学习、生活的环境。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动手能力强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后者,关注教师发展是“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服务教师的发展为本,就是要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规范教学制度,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益于大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8]。

三、结束语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将其做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能够使企业的经营长盛不衰,将其成功的秘诀运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就是将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移入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之中,这里的“拿来”[9],亦是经过加工改造之后的拿来,就是对企业竞争理念、效益理念、市场理念和服务理念进行分析,并将之灵活地运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其为高校教学服务,稳步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校教学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软着陆。

参考文献:

[1]李豫黔.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文科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19-24.

[2]浩歌.大学扩招——历史的功绩与非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7,(8):1.

[3]朱兰珍.大学扩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6):79-80.

[4]张爽.企业经营理念在政府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3.

[5]王文佳.企业经营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26.

[6]张创新.中国当代政府模式与方法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2.

[7]衡付广,李志宏.试论教学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8,(1):42-43.

[8]吕润平,王若梅.影响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的制度因素[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6(1):137-141.

[9]孟永丽.鲁迅“拿来主义”教学实践浅析[J].新西部,2010,(10):20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JKCHAC-0149)

作者简介:王仪(1983-),男,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博士,讲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与土木专业科学研究。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存在的主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优化企业的财务分析提升企业的经验决策水平。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经营决策;财务报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我国各行业都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各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各类市场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较快的发展必须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并将财务分析结果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中去。

1.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1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财务分析需要依托于企业财务数据进行,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财务分析人员能够发现财务数据中不合理之处,并将相关不合理之处报告给企业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对相关问题引起重视,并与财务分析师共同对企业业绩评价、企业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调整优化,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业绩评价标准、原材料采购原则,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

1.2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和解决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发现企业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找出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帮助企业持续提升其业务能力。

1.3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规避市场风险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对行业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的清晰的认识到企业的行业地位,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是否有利,而财务报表分析则能够帮助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的现金流情况,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管理者能够比较全面的总结未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前措施来规避风险或者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风险,降低各类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当前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财务分析数据来源较为片面

目前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尽管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企业能够迅速对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但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企业并不能够对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预测,除此之外,企业的财务报表并不一定可靠,由于会计记账方式的缘故,部分实际运营情况较好、资金链正常的企业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而部分经营情况较差,企业内部运转出现问题的企业也可能出现盈利情况较好的情况,因此仅依靠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其结果并不准确、可靠。

2.2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具体的财务分析法具有其优势,但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财务分析方法只能片面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中的某一方面,而不能够对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例如:比率分析法主要是用于计算和分析过去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但对企业现状、企业未来运营情况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无法进行分析。

2.3财务人员水平较低

首先,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财务分析人员接受过系统的财务管理教育,掌握了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并能够在财务分析的实践过程中将财务管理理论运用到工作中去,但还有部分财务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并没有接受全面的财务管理教育,因此其在财务分析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其次,由于大多数企业更加重视财务部分的记账能力,而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这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鲜少有机会进行财务分析实践,长此以往,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分析方面的能力难以获得提升;最后,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的工程中,仅仅站在财务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忽略财务分析是需要从管理与业务的角度出发、以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对企业过去、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合理判断,并在基础上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指导。

2.4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分析

企业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分析在当前的中小企业中非常普遍,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未能够深刻认识到当前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需要进行防范;其次,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自身的经验足够丰富,不需要对具体的财务数据、宏观环境、市场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发展策略时,往往凭经验办事,难以听取其他人员的意见。

2.5财务分析规范性有待加强

财务分析缺乏规范也是当前企业财务分析质量难以提升的一大原因,财务分析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通常需要多个财务分析人员共同完成整体的工作,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一位财务分析人员的责任,并对其财务分析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一定的规范,然而在企业实际的财务分析中,往往缺乏这样专业的财务分析团队,也没有制定财务分析规章、制度,这无疑会导致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在企业中难以进行财务分析。

3.优化财务分析提升企业经营决策水平的措施

3.1管理层更新理念重视财务分析工作

在企业中只有管理层带头重视财务分析,并将其作为企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门,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才能够做好。为此企业管理层应该更新自身的理念,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于应对各类市场风险、帮助企业提升运转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在企业中建立或者健全财务分析部门,使其能够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3.2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体系

建立科学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体系是关键,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一项较為复杂的过程,必通过须建立科学的流程和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来完成。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财务分析的目标、财务分析的范围以及收集信息的详细程度,在预先制定好分析材料和数据的标准后,再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收集,以提升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其次,分析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分析资料和数据并不一定是准确可信的,因此在材料收集完毕后需要进行筛选,剔除不可靠和不准确的材料和数据;最后,建立分析和辩证思维的财务分析思路,透过表象看本质,例如:在科技企业中,财务报表中主要显示的有形资产并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无形资产才是企业的核心与重点,因此在对这类型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更加偏重对其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等进行评估。

3.3提升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

提升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聘请有丰富财务分析经验的人员入职企业,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且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企业财务分析水平的提升;其次,企业需要对现有财务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提升其财务分析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财务分析人员的全局观念,能够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具备逻辑结构思考力及系统性分解问题的思维。

3.4加快智能财务分析信息系统的应用

通过建立智能化的财务分析信息系统,将收集到的企业财务信息、市场信息以及宏观经济信息录入到财务分析信息系统中,并设立对全年或未来几年经营指标的结果的预测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对未来风险进行智能化预测,使企业能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曹晓丽.财务分析方法与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J]. 财经问题研究,2014(S2):73-75.

[2]王玥琳,施国庆.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持作用[J]. 财会月刊,2017(31):112-117.

[3]王欣.浅谈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8(36):130-131.

[4]李慧莲.浅析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J]. 中国集体经济,2019(10):149-150.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才得以顺利开展。但是,就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来看,还存在投融资能力不足、缺乏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到位以及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不高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就必须要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咨询业;企业财务;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9.32

与其他企业不同,咨询业的主要业务是为人们提供以咨询服务为特点的各类行业业务。由于咨询行业的智力型服务特点,咨询业也被人们称作是“头脑产业”。在咨询行业的发展中,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咨询行业各项业务顺利开展,规避咨询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咨询企业在发展中认识不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很有必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1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投融资能力不足

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周转,但是根据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国家通过降低门槛等多种措施,使得企业融资更加容易,但是,针对企业性质与规模的不同,融资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例如,实力雄厚、信用较高的大企业融资相对比较容易,可以通过资产抵押贷款、证券交易等多种形式来融入资金,但是一些规模不大、资金短缺、信用较低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融资困难的问题。

1.2 缺乏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

根据当前咨询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咨询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类风险。一方面,是来自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内在风险,导致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这往往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管理风险;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于当前市场环境、经济宏观调控以及经济政策的预见性、前瞻性不足,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目标不够科学合理,一旦遇到外部风险,则很难及时作出有效及时的应对措施。

1.3 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到位

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受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不高的主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在部分企业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受到企业所有者、企业领导层的直接管理,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往往会受到一言堂、一刀切以及官僚主义制度的影响,这往往也导致财务管理的监督功能无法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无法合理利用财务系统来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在部分企业中由于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尚未形成顺畅有效的沟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收支状况,从而严重影响企业领导层制定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

1.4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不高

我国于2019年颁布实施了“新会计准则”,其中对于财务会计岗位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财务基础理论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同时,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但是根据我国咨询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咨询企业领导层认识不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是统计数据或者是记好企业账目,甚至部分咨询企业采取了家族式管理模式,认为只有把财务管理工作交给家人才放心,咨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由管理层亲戚或者本人负责。但是这些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不具备财务管理能力,还有部分咨询企业虽然能够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专业素养、综合素养高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員,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存在较多的问题。

1.5 财务管理人员岗位稳定性差

专业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人员势必要处理较多的财务信息,并对企业产生的各种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与处理,其对于企业的业务特点、行业态势以及存在的漏洞与优缺点等相比于其他部门人员来说必然更加清楚,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相关政策以及发展目标的合理制定必然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部分领导层有着较强的个人意志,偏重于自身对于市场的独特感性认知,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科学分析以及合理建议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难以有充足的动力与热情去分析企业存在的制度问题,并会为了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选择另谋他途,使得岗位流动性较大。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为了保证咨询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减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升咨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促使咨询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针对咨询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具体如下。

2.1 提高投融资能力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投融资能力。针对一些大型的咨询企业,要不断提升其投资能力,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内部投资管理程序与外部市场投资渠道准确性等进行重点研究。针对以往财务管理中决策慢、手续多的问题,咨询企业管理层则可以根据本企业中的业务、个人资源等不同投资渠道来进行合理分工[1]。针对企业外部市场选择方面,则需要对相关的投资对象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分析并结合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咨询服务方案。

针对一些小型的咨询服务企业,一方面要提升其投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其融资能力。在小型咨询企业投资方面,要求管理层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当前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融资方面则需要通过合理诉求,使银行能够降低其融资门槛与担保条件,并提高贷款额度,减少利息。

2.2 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咨询企业在遇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类潜藏风险的挑战。基于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合理规避财务风险。首先,要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下,组织开展实施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监管制度。其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通过参与到各类培训与学习中,能够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严肃性,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合理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来合理地规避财务风险。针对咨询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经济制度变化等所导致的投资风险,则需要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综合分析,并选择更加谨慎的投资方式,避免盲目投资所带来的企业财务风险[2]。

2.3 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咨询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逐渐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企业的管理层决策者要能够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指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这也是咨询企业财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3]。其次,要在咨询企业内部构建起财务运行管理制度。作为咨询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明确划分财务部门的部门职责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要避免以往咨询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财务人员身兼多职的问题,从而有效避免财务管理中潜藏的风险。再次,要使咨询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这样咨询企业财务部门能够迅速、正确、及时地得到其他部门的财务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汇总、分析。通过定期组织召开财务会议,发现咨询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运行风险并制定解决预案,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企业领导层制定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促使咨询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最后,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监管机制的建设。在咨询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建设中通常都会应用定期内审制度,这也是实现咨询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咨询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财务体系运行评价过程中,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来对本企业的财务进行审计,通过采取有效的监管方式,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健康、稳定、持续发展[4]。

2.4 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

在咨询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要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咨询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准入门槛,要求凡是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组织其参与到专业技能培训中。通过提升咨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持证率、专业性,不仅可以使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获得财务会计相关资质,还能使其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能力过关,为后期的工作与培養奠定基础。咨询企业也可以针对本企业的老员工采取持证上岗激励措施,如果是企业中一部分不具备财务会计资质的员工主动积极考取相关证件资质,咨询企业则要予以一定的鼓励、激励。咨询企业还要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专业培训中,通过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会计电算化信息财务管理等相关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掌握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科技的使用技能,并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先进设备与技术开展工作。为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还要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财务风险辨识培训中,针对咨询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来制定有效的规避与调整措施,从而保证咨询企业有效规避各类风险[5]。

2.5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地位

企业要解决现存的问题,必须从企业领导层出发,改变传统形式的管理理念,不再单纯地重视技术人员与研发人员,而是将财务管理人员提到同等的重视程度,积极采纳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建议,提升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以此来通过其个人专业能力来规避大多数的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可面向社会广泛招聘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丰富企业的财务管理队伍,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此外,还应较大程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增加其与企业之间的黏度,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始终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提升其自身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协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与漏洞,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会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并占据市场就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在企业内部构建起良性完善的企业财务运行管理机制,从而推动企业各项业务有序展开,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成卫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促产业升级转型——以服装业为例探讨存在问题与对策[J].商讯,2020(36):5-6.

齐萌萌.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1):94-95.

程皓珉.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苏A网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9(17):37-38.

陈海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6):63-64.

文逢博,裴更生,高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74-77.

重庆千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雷莉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式快餐行业经营需要结合社会形势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借鉴洋快餐企业品牌发展经营策略,构建属于自身强有力品牌,重点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延伸以及品牌保护,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快餐发展现状,在广泛搜集材料基础上,对互联网+背景下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策略进行论述,从而为我国中式快餐品牌创建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中式快餐;品牌创建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快餐成为大众餐饮的主要方式,对推动餐饮市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在中国的快餐市场中,中式快餐占将近80%,的洋快餐店占20%,中式快餐通过价格优势和口味优势处在主导地位。与西式快餐相比,中式快餐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和膳食均衡,在口味上更加符合消费者饮食饮食习惯。同时中式快餐价格更加优惠,易于人们接受。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前中式快餐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中式快餐经营者,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做好快餐品牌创建,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中式快餐品牌构建的必要性,接着针对当前中式快餐发展的现状,讨论中式快餐在品牌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中式快餐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发挥自身的优势,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不断扩大知名度,从而为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1.能够提升中式快餐企业的经济利润

对快餐行业而言,良好品牌可以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能够增加快餐的附加值,产生相应的品牌溢价,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从横向方面进行对比,与国外洋快餐相比,中式快餐营业额远远低于洋快餐,其中以肯德基作为代表,单店年均利润率在60%以上,而中式快餐单店利润率却不到50%,由此可知,中式快餐在发展过程中,與洋快餐经营利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纵向方面对比,中式快餐平均利润率还不到中国品牌价值500强餐饮企业的一半,并且中式快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在营业额上,还是在利润率上,肯德基单店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肯德基在进行长期发展,建立了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强势的品牌,大大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值,提升了快餐的价格,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与中国传统餐饮企业对比过程中,餐馆酒楼和火锅餐饮的利润率也远远高于中式快餐。因此,作为中式快餐企业,在面对国外餐饮企业竞争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创建优势品牌,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2.降低中式快餐企业的营销成本

对中式快餐企业而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提升顾客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降低企业市场营销成本,不断占据更多的餐饮市场份额。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中式快餐,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构建强势的品牌,降低实际营销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中式快餐企业营销成本高,人工费用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中式快餐需要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构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企业生存发展创建更加广阔的空间。

3.能够有效提升中式快餐企业的竞争力

在中式快餐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品牌构建意识不足,快餐市场分布散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经营,并且主要依靠各店单打独斗,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前提下,寿命极其短暂。因此,为了发挥中式快餐的优势,不断推动中式快餐产业做大、做强,需要根据中式快餐的特点,构建强有力的品牌,不断借鉴洋快餐连锁经营的方式,提升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

4.能够不断扩大中式快餐经营规模

就目前而言,洋快餐企业生产规模很大,其中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作为代表,肯德基一家门店数量就已经超出了中式快餐店的总体数量。对洋快餐企业而言,其构建强有力的品牌成为发展经营的重要因素,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对中式快餐而言,比如真功夫,近些年来,在品牌构建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但是建立的品牌还不足以与洋快餐品牌进行抗衡,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可以树立中式快餐良好的形象

以肯德基为例,在长期的发展经营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自身良好的服务、可口的快餐,更重要的是,不断维护已经建立的强势品牌。就目前而言,在当前世界上,前100个最具有价值的品牌中,经营50年以上的企业在95%以上。因此,作为中式快餐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需要不断改变传统产品经营策略,不断打造品牌经营策略,建立属于自己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中式快餐企业经营的生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式快餐品牌创建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式快餐处在较快发展时期,实现了网上订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快餐供应市場。但是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构建过程中,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导致中式快餐品牌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中式快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中式快餐品牌经营方式现状

在当前中式快餐品牌扩张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进行授权加盟,就通过的签订合同的方式,把自己品牌授权其他企业进行经营,然后由总公司进行整体的管理。另一种方式就是采用买断加盟的方式,就是通过一次买断的方式,购买商标的使用权,在新的企业成立以后,进行独立的管理,与原来的品牌不在有什么关联,采用品牌扩张的方式,虽然可以保证原有品牌一致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弱点,失去原有品牌的内涵,无法保证品牌的延续性,并且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影响到品牌信誉。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前中式快餐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在中式快餐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进行网上预订、网上评价等先进技术。但是有的中式快餐店依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另外,在互联网+中式快餐,还包括粉丝思维,通过自身平台,吸引更多粉丝,建立粉丝经济,作为中式快餐惬意,需要充分研究当前消费者饮食习惯、饮食文化以及饮食心理,从而推动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壮大。

2.中式快餐品牌价值较低

在当前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百家企业中,餐饮企业主要包括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必胜客,并且全部是外国快餐品牌,而中式快餐无一家上榜。2015年,在中国连锁快餐品牌排名中,位居前两名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真功夫、德克士、必胜客、永和大王、丽华、味千拉面、大娘水饺、吉野家分列3到10名,其中洋快餐在前10名中占据6个。在2016年,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上,麦当劳排名第9位。由此可知,在中式快餐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强势品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品牌创建策略。,与其他餐饮行业相比,酒楼餐馆和火锅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由此可知为了提升重视快餐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加中式快餐企业品牌的价值,从而摆脱当前尴尬的处境。

3.品牌的知名度有待提升

与洋快餐相比,中式快餐知名度比较低,但是一提到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必胜客,消费者脑中就会显现出这些洋快餐店的品牌标识。在进行实际调查过程中,中国消费者对肯德基认知度达到95%以上,对麦当劳认知度达90%以上;而当前认知程度较高的中式快餐品牌认知度调查过程中,认知最大中式快餐品牌最高的是真功夫和满蓝拉面,但是认知度都没有超过20%,由此可知,在消费者认知度方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由于中式快餐发展起步较晚,在进行品牌经营过程中,没有建立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发挥自身产品的优势。

4.中式快餐品牌感知质量比较差

快餐,顾名思义,就是突出一个“快”字,在快餐进行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上餐速度快,具有很高的性價比,还要保证食品安全。而中式快餐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在等餐过程中,会超过10分钟,从时间和速度上看,中式快餐很难达到真正意识的快餐品牌。并且由于中式快餐种类繁多,食品安全条件不达标,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同时在中式快餐实际发展过程中,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并且卫生标准不统一,降低了消费者对中式快餐质量钢感知,从而影响到中式快餐的消費情况。

5.中式快餐生产组织化水平比较低

根据我国快餐行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快餐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化和大众化的餐饮,具有销售制作快捷的特点,食用起来简单方面,营养搭配均衡,价格能够易于接受,需要节省时间和人力,满足好吃和营养的需要。并且随着当前快餐行业的发展,中式快餐呈现出的新的特点,需要进行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实现快餐连锁经营。但是在重视快餐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中式快餐店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组织化水平比较低,还停留各自经营的阶段,无法保证食品的质量,无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以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加州牛肉面等洋快餐作为代表,他们基本上实现了连锁经营,生产组织化水平很高,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式快餐品牌创建措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中式快餐,在构建经营品牌过程中,既要重视传统继承,又要采用新的经营方式,既要借鉴洋快餐品牌经营优势,又要体现中式快餐特色,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延伸、文化品牌构建,不断提升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优质民族企业,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1.明确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的标准

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品牌要素,确定属于自身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从而为中式快餐品牌构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要提升品牌的显著性,简单的说,就是要求中式快餐品牌要素的差异性,提升品牌的创新性,体现快餐品牌要素的特色,能够与其他品牌进行区分。以洋快餐麦当劳为例,其品牌标识比较简单,主要包括英文名称和字母图案,字母图形黄色拱形门的大写“M”,再搭配上红色的背景图案,可以加深消费者印象。另外,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升企业品牌意识,体现品牌的新颖性,给人以不同凡响的印象,通过与众不同的品牌,引发强有力的消费效应,不断扩大中式快餐品牌的知名度。

(2)提升中式快餐品牌的记忆性,在中式快餐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品牌的记忆功能,提升品牌辨识度,从而加快品牌传播速度,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但是从当前中式快餐企业品牌构建现状来看,品牌要素记忆性比较差,品牌名称很难做到好听、悦耳、易记。比如在中式快餐中,“马兰拉面”和“真功夫”品牌名称就非常容易被人记住,并且让人很容易联系到吃的方面。

(3)要重视中式快餐品牌的转换性。在中式快餐企业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品牌的延伸性,从根本上突破产品种类和地域的限制,提升品牌的扩展能力。就目前而言,中式快餐企业品牌延伸能力的不足,需要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突破传统产品种类和地域的限制。

2.中式快餐品牌定位

(1)绿色健康定位。对中式快餐而言,在营养搭配和味道选择上都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系统。因此,在中式快餐品牌定位过程中,需要选择无公害、绿色的饮食材料,保证味道清淡和原位,满足当前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要。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再追求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因此,中式快餐企业进行绿色、健康定位,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合理饮食方式。

(2)民族情感定位。对中式快餐而言,在面对洋快餐激烈竞争过程中,需要树立民族品牌意识,建立民族企业,把民族企业形象印在消费心中,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怀,通过实际的购买行动,购买中式快餐。

(3)快乐体验定位。作为中式快餐经营企业,可以学习洋快餐品牌构建方式,比如换了欢笑每一刻,通过快乐体验的方式,把快餐的销售与快乐体验结合起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坚持顾客至上的理念,给予顾客以家的温暖。

(4)文化体验定位。中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根据传统的饮食文化理念,主要以素食为主,注重药膳的进步,并且风味鲜明,采用多样的烹调方法,坚持畅神怡情的饮食观念。因此,在中式快餐品牌经营构建过程中,要发扬中国传统优秀的饮食文化,丰富中式快餐品牌的文化内涵,实现特色经营。

3.中式快餐品牌延伸策略

为了不断提升中式快餐品牌的竞争力,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延伸自身品牌,不断调整传统的产业经营结构,树立品牌竞争意识,满足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1)渠道延伸策略。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延伸过程中,需要不断对传统的餐饮产品进行创新,比如开发健康绿色食品,采用连锁经营或者特许经营的方法。并且针中式快餐企业可以开发自身的饮料产品,采用专业渠道和原有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实現传统餐饮与新开发的饮料产品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扩大销售规模。

在进行新产品导入过程中,中式快餐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扩大传统原有的渠道资源,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巩固已有的消费市场,做好新产品的销售工作。但是在新产品销售过程中,与原有快餐产品领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采用新的推广策略,结合当地快餐消费市场,制定完善的新產品促销方案,做好新产品的品牌推广,不断提升生产组织化水平和服务态度,控制好新产品价格,降低品牌内涵,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

(2)纵向产品营销策略。第一,通过向下延伸的方式,主要先把高档产品打入消费市场,在打开市场以后,再跟进中低档产品。作为中式快餐企业,为了吸引不同层次的顾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消费者提供价位较低的早餐或者主食,这样可以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一些发展空间,降低高端餐饮的竞争威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第二,通过向上的延伸方式。作为中式快餐企业,在通过较低价格进入市场以后,在积累一定客户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健康绿色食品,为顾客提供高档快餐,发挥中式快餐独有的优势,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度,为企业树立高档餐饮产品的品牌形象。第三,通过双向延伸的方式。对中式快餐企业而言,在采用双向延伸策略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快餐市场发展特点,做好市场品牌战略发展定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选择中档市场进行切入,然后根据自身餐饮产品的特点,像高档和低档餐饮产品两个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延伸,为中式快餐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余地,通过品牌延伸,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文化品牌构建

(1)品牌产品特征营销。根据洋快餐餐饮消费的特点,主要以饮料和汉堡为主,这种消费方式更加偏向于西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而在中式快餐中,主食是最为主要的消费食品,但是中式快餐制作销售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作为中式快餐企业,需要进一步开发符合中国消费饮食习惯方便食品,还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饮料品种。比如马兰拉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色香味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保留传统中式快餐的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并且结合不同区域人们的特点,推动新的餐饮服务,针对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不同的需要,朝着打造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的方向发展。

(2)品牌利益认知营销。作为中式快餐企业,要善于挖掘自设餐饮产品的优势,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且与当前消费者消费心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品牌文化营销策略。中式快餐企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饮食文化,不断提升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以健康为重要理念的品牌利益认知定位,与洋快餐品牌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要不断改变传统食谱,开发出高维生素、低脂肪以及低糖营养均衡的快餐,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第二,把中国传统食疗与快餐结合起来,根据消费者的特点,不断开发具有良好食疗效果的快餐,不断延伸中式快餐的健康内涵,真正做好品牌利益认知营销,从而推动中式快餐企业的长远发展。

5.做好中式快餐网络营销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现在快餐行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帮助重视快餐企业做好品牌延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网络销销售系统。中式快餐企业要做好网上市场调查工作,认真分析消费者的具体行为,根据消费者喜好,制定完善的网络营销策略,做好快餐产品设计,制定完善品牌策略,利用网络促销的方式,积极开展品牌传播,为消费者提供“私人定制”,做好个性化的送餐服务。同时在进行中式快餐网络营销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品牌营销,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隐私问题,从而提升网络营销的效果。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O2O成为当前快餐企业进行营销的新模式,比如必胜客、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app,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为用户提供订餐送餐服务,赠送优惠券等促销信息。在中式快餐企业在进行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开发属于自己的app,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为消费者提供预订、优惠、促销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满足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中式快餐品牌创建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明确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的标准,明确品牌定位,制定完善的品牌延伸策略,构建优秀的传统文化品牌,从而提升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储梦玲.浅谈三只松鼠品牌的创建[J].经营管理者,2016,(30):310.

[2]张丽娜.强势服务品牌创建路径--以零售企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6,(27):36-38.

[3]王东.“互联网+”背景下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6.

上一篇:地质规律下的石油地质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优质发展成本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