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范文

2023-09-18

中小学教育范文第1篇

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兴办优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行动起来,切切实实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将更科学更新颖,教育前景必将更光明更锦绣。

一、明确课题,使教育科研成为可能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的一般方法是在问题中发现课题,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即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上。因此,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问题即课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课题必须具有新颖性、可行性的特点。课题的这些特点要求教育科研课题要小,要具体,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课改之际,很多人对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我校也有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行动研究》,这一类课题只能由单位来进行申报,因为这类课题需要借助更多教育资源,单靠教师本人无法完成类似课题研究。本着具体可行的原则,我们申报《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研究课题》,借助科组力量,在学校的支持下就可以完成,且这一课题与课改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高度吻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也因此被评为中山市重点课题。

二、归纳方法,使教育科研趋于规范

一般而言,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比较大,考试压力也比较大。长期一线的工作使中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科研方法论等方面与大学教师和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有较大的差距。在物质条件上,中小学现状也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有大学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实验装备。因此,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有很大差异,主要是以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辅之以问卷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中小学教师很少进行理论的演绎,而更多的是一种实证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对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了实践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解释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教育叙事研究在提高课堂效率和有效教学及心理教育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知识传授课型及教学模式研究》便运用了这种方法,通过教师自身的反思来形成理论。

三、整理档案,使教育科研扎实开展

教育科研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要求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者的思辨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科研扎实与否,成果优劣与否与研究过程密切相关。单靠教师个人自律很难将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档案管理便成为一个有效的手段,推动教育科研工作扎实开展。

档案管理就是给每一项研究课题建立档案,由课题的主持人负责,将课题的前期准备以及研究过程中研讨资料、会议纪要、阶段总结、结题鉴定等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教科研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指导反馈,课题组反思改进,日趋完善。通过档案管理,使教育科研工作由教师个人单兵作战的混乱状态进入集体攻坚有序阶段,使教育科研由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教育科研工作扎实展开带来教育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四、精致表达,使教育科研成果水平提升

很多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是语言学科(语文、英语)教师的事,因为他们是语言学科的,能说能写。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原因之一教育科研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原因之二教育科研成果表达并非文学语言,而是有特定的表达要求。

教师要学会提炼科研成果,学会把纷繁的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形成一个问题解决的基本框架,形成一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形成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观点,就事论理,就理导行。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包括专题研究报告)、专著、教学课件等都是研究成果,教师要掌握这些实用文体写作技巧,做到格式规范,行文流畅,表达精当。格式规范是必备条件,也是文章学术性外显标志;行文流畅是要让读者读起来通俗易懂;表达精当是指文字平实,不要用太多的修辞,不要太含蓄,要让读者明确明了。在表达方式上,还要将文字、数字和图表进行有机结合,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中小学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面临着外部评价主体缺位、评价标准单一阻碍个性化发展、对政策落实缺乏刚性要求与教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记录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有助于破解教育评价的顽疾。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运用策略包括: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破解评价标准化和发展个性化的矛盾,提升政策落实力,搭建区块链信息数据平台。在教育评价中运用区块链技术时应注意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高信任度数据导致的低效率,以及去中心化带来的数据风险。

关键词 区块链;中小学教育;教育评价

文献标识码 A

在比特币兴起后,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依托区块链技术,教育评价能更好地实现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全域性、价值的多元性、内容的复杂性、主体的多样性等,有助于实现精准的科学评价。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指明了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错误倾向依然存在,对标《总体方案》的具体要求,现阶段教育评价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评价主体缺位

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该教育活动的各重要当事人都作为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指出要“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参加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2020年,《总体方案》再次强调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但一直以来,政府、社会、家长、学校与企业参与教育评价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在中小学教育评价中,社会评价得不到及时反馈,家长评价得不到重视,第三方评价流于形式,业内同行评价发展不均衡。这些导致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主体单一,以行政性教育评价为主,由政府、学校、家长、企业和社会机构等联合参与、共同打造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二)评价标准单一阻碍个性化发展

部分区域为了追求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绝对公平,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方式,违背了个性化教育发展的要求。这首先体现在评价标准单一上,部分区域为了达到表面上的公平,片面地以分数、升学率等量化指标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忽视了学校的生源质量、建校时间等客观基本情况,违背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规律。还有区域的评价方式过于统一,如使用定量评价对学校的生均面积、师生比、获奖数量等进行定量统计,分级打分,对学校的评价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高低论成败。事实上,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区的学校生均面积很难跟中西部地区的学校相比,人口外流大的乡村师生比又会远远高于城市,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考试分数也很难跟普通学生相比。在不同的办学环境下,学校需要更具特色的办学方式,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敢于破旧立新,打破常规。但那些符合国情、契合实际的个性化办学方式,会被过于统一的评价方式所制约,因为它们很难在绝对统一的评价方式中脱颖而出。

(三)缺乏刚性要求与过程性评价

一方面,在教育评价相关政策落地的过程中,部分“硬指标”可能被弱化为“软任务”,导致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例如,学校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具体措施,再加上政策在具体实施层面的刚性要求还亟待完善,因此仅依靠行政指令让学校落实破除“唯成绩”“唯分数”等评价要求难以实現。另一方面,当前教育评价中缺乏过程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进行全面评价,例如用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作业来评价交互学习质量。[3]当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纸为媒介,数据采集和监控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如数据收集难、处理难、反馈难和效率低等,都不利于开展需要收集大量数据的过程性评价[4]。

(四)教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低

评价结果认同度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信度较低。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在以省为单位建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完成的,由于它是由考生所在的学校进行操作,为了不影响名校录取,一些所谓“优秀”的学生的评价结果往往都被控制在“A”等层次。[5]二是实质性评价不足。《总体方案》发布后,部分地区结合区域特色,积极探索变革教育评价方式,依托“互联网+教育评价”的平台优势,从个性化发展的维度对学校学生展开评价。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只是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唯升学率”“唯分数”的评价换汤不换药。各地虽然想方设法地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迫于现阶段中考、高考的压力,评价结果如不能与考试成绩有机结合,又很难得到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

二、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运用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的发送、接收、传输、审核和保存都是基于分布式数据结构,而非以某个机构为中心。区块链的每一个区块,就像电脑硬盘的每一个扇区。通过加密技术,区块链可以防止保存的信息数据被篡改。区块链与个人电脑硬盘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块“硬盘”并非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私有,而是所有人公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读写数据,每一个人又都能看见其他人读写数据的情况。整个区块链更像是一个共享账本和分布式的数据库,类似在共享账本上“记账+认账”的过程,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记录、可溯源、数据信息集体创建、所有信息全体维护和公开透明等特点。因此,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进一步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一)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

在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中,每一个评价主体都是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可以单点发起、点上发声和链上评价,让教育评价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在教育评价区块链中,每一个评价主体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向其中写入数据,不再有外部评价主体和内部评价主体之分。例如,对学生开展评价的主体可以从教师扩大到家长、同学和实习的企业,甚至可以扩大到学生经常坐的公交车司机,经常吃饭的食堂窗口的打饭阿姨;对学校开展评价的主体可以从教育主管部门扩大到家长、学校所在的社区工作者等。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都可以加入教育评价区块链,都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评价。

(二)破解评价标准化和发展个性化的矛盾

教育评价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点,发挥其全程留痕的优势,记录每一个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成长学习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展开客观综合评价,绘制每一个学生的“数据画像”。这个画像可以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情况,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最真实的自己,又能在大学招生、专业分配与就业等方面给相关单位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也就是说,学校可以依据“数据画像”因材施教,用人单位可以凭借“数据画像”知人善用,实现人尽其才,从而打破目前“唯分数”“一考定终身”“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格局。对学校而言亦是如此,教育部门可以建立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档案,从而开展个性化精准评估。

(三)提升政策落实力,消除评价盲区

区块链先天的分布式结构和拓展功能,能够让常规性监督评价触及盲区,破解过程评价监督难题。“区块链+智慧监管”模式有利于精准监控“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苗头并及时给予纠正。同时,区块链技术还能有效扫除评价盲区,实现对学生学习轨迹的跟踪。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平台上,所有收集统计的学习成长数据以分布式储存的方式存在于区块链上,包括学生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等。学生如果想获得更高的评价,只能认真进行每一次学习,并对自己的数据负责。

(四)搭建区块链信息数据平台

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信息数据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数据平台可以确保参加评价各主体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这是开展教育综合评价的基础。

不同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分布式结构的区块链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点对点传输储存在每个区块上,每个区块均可拥有一份完整的本地数据,实时更新后就能实现链上所有数据信息的如实记录,有效打通评价主体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分布式的数据结构可以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一个步骤,记录学生获得的每一个证书、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完成的每一次作业、上课的每一次发言等。因为所有评价主体都参与了数据记录,且区块链的数据记录是不变并且永久保存的,即使修改单个单据也不能改变其他单据的数据记录。所以记录的数据可以完全杜绝弄虚作假。

三、教育评价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

一是多元化评价主体分布式地写入数据,会导致数据的量相当惊人,这就需要极其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保存起来,那将需要多么庞大的存储资源和电力资源。储存的数据量也会受到单节点的区块大小所限制。随着区块链系统的不断运行,它所产生的数据会不断累积最终到达一个不可存储的地步。二是不同区块之间的协同也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存储资源,一个学生获得的奖励需要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同时同步到所有区块上,让所有相关成员同时同步看到,依靠现有的网络技术并不容易。

(二)高信任度数据导致的低效率

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也为了把记录的数据展示给每一个链上的人,相关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去管理,这也就意味着效率较为低下。例如,一个学生获得了一次“优秀学生”奖励,在常规的中心化数据库,只需要把这个奖励存在中心数据库中,任何一个教师或者学校要对这个学生展开评价就可以去中心数据库中查询这个奖励。但是这个奖励怎么来的,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员是否徇私添加了无中生有的奖励?这些都不得而知,难以令公众信服。然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这个奖励并未储存在某个中心数据库,而是在全体相关人员的见证下,储存在每个区块上。好比发一个文件公示和把文件抄送到所有相关人员处的区别,毫无疑问把学生的学习成长全过程抄送给其他人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将数据存储在每个区块上也将大大增加时间成本,导致较低的工作效率。

(三)去中心化带来的数据风险

去中心化虽然消除了信任危机,但是也为教育评价管理者、组织者带来了新的难题,管理者和组织者很难规范每一个读写数据的行为。去中心化意味着人人平等,管理者、组织者并没有更高的权限去修改数据,即便数据被非法利用,管理者、组织者也无能为力。试想,如果一个小学生因为偷了同学的五元零花钱被区块链真实记录并分发给所有区块,那么即便删除了数据,谁又能删除人们的记忆呢?技术是冰冷的,而教育评价需要温情。因此,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评价领域的时候,需要我们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进行权衡,设计出更加适合教育评价领域的用户隐私保护策略。另外,

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去中心化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规则意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监管者必须尽快完善法律规则与技术规则,从而更好地抵御数据风险。

(李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武汉430079;刘嘉敏,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广东 汕尾 516400)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 10/t20201013_494381.html.2020-10-13.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 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3] 藏鸿雁,梁晓琦,颜煜宇.成人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电视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2(10):59-60.

[4] 鄭秀敏,朱德全.美国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路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4):115-120.

[5] 刘源,谢先成.植根家乡,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访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杨明生[J].教师教育论坛,2021(6):4-7.

实习编辑:刘 源

中小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高台县委办公室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度高台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计划的通知》《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台县2018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和《高台县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中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生态高台、美丽高台。使全体师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

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学校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全校师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6课时。在校园

- 12入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规划。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渗透进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分年级分学段制定出台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标准,鼓励年级因地制宜,精心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校本教材,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将定期对校本教材进行展评、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选。各处室、校区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题研究和学校师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探索更加科学、更有成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生态文明课程项目,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美好家园、校园的意识。

4.打造特色亮点。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创造学校特色。全面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画面,着力创建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不断提升和扩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中小学教育范文第4篇

1 美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具普通性

有哲人曰:“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艺术的、宗教的, 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 (科学的) 四种方式掌握世界”。而美术作为一种艺术, 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美术, 广泛地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大到城市建设, 园林、庙宇建设,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的造型。小到居家摆设、日常用具用品造型、服装设计、商品包装、广告设计、布料纹饰等。哪怕一只饭碗、一个药盒, 也要讲究造型、加以纹饰, 绝不是只要能盛饭、能装药就行的。就连舞蹈、戏剧这样的时空艺术, 也不泛美术的配合。如舞台布景设计、着装、化妆、道具造型等等。总之, 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存在着美术的踪影。由此可见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美术活动追求完美性和对审美的筑成性

美术活动追求完美性, 满足人们审美要求, 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

完成一件美术作品, 总要讲究完美, 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欣赏一件优秀作品也是同样, 要欣赏出它的完美性 (这里说的完美是相对的) 才能获得欣赏的愉悦。反过来能够吸引人们去欣赏的, 也正是它的完美性。

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 其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活动能力便被激发而活跃起来, 进入一个忘我的艺术世界, 开始了不同的心理体验, 最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也就是获得了审美享受, 然而艺术的价值不仅仅给人的一种娱乐方式, 它在给人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 还执行着一种崇高的使命, 这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在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中得到一定的提高、筑成审美水平的新高度。

3 美术教学活动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美术教学活动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精神极为有益。龙其在当今, 生活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 既缺乏劳动技能又缺少实践精神, 只要你细点心, 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事情, 很多四五年级学生竟然不会用小刀割纸条, 更不同说用手撕纸条了, 这么简单的劳动, 对于他们却是那样的难。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他们只会享用现成的东西。他们不想动手去实践, 赖惰得很。而美术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各种材料综合制作, 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 美术活动具有启发性和联想性

美术活动的启发性和联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必然要联想到现实生活场景, 进而又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 在作品与欣赏者大脑之间展开了一种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 诱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并为创作活动起到一种启发、提示的作用。反过来,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脑子必须装着形, 手上才能造出形, 这又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只有丰富的想象, 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进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创造性。比如, 学生通过欣赏老师的纸筒人范作, 联想到真人, 对作品有了充分的理解, 感到很有趣。于是产生创作欲望, 想亲手做一做。那么这时学生在已有的范作的启示下, 展开想象, 开始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创作活动。教学中通过这些连锁的手脑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美术活动的细腻性对学生品格的磨练性

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活动, 有其自己的特点, 那就是它的细腻性。它容不得马虎, 要细心, 又要耐心, 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正所谓:“精雕细琢出佳品”。如今的独生子女, 他们条件优越而缺乏磨练, 他们骄躁没耐心, 他们粗心草率。而美术教育正为学生磨练品格, 增强耐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在长期的美术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 久而久之, 就会产生一种质的飞越, 就会形成一种品格, 那就是耐心又细心。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品格基础,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细腻性对学生品格的磨练作用。

6 美术在继承祖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美术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个民族,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们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帆。内容涉及人物、花鸟、山水。它强调意象, 注重写神、以形写神、神似为主, 是其鲜明特色, 自古至今散发着华光异彩。雕塑艺术也成就辉煌, 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以及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到秦代秦始皇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石刻到隋唐敦煌石壁与造像。无不异彩粉呈, 毫不逊色于西方文化。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化, 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掌握、分享、引以自豪。通过美术教育, 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 美术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对学生的各种素质教育无声无息地产生一种潜润作用。

美术作为一种空间艺术, 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 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美术教育的巨大社会功用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而审美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的。它“随风潜放夜, 润物细无声”。它寓理于情, 寓教于乐, 人们乐于接受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必修学科, 对其它诸多学科如何体现素质教育也起到引领作用。它的实践性、操作性、陶冶性、启发性、联想性、对审美的筑成性, 潜移默化地反映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总之,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全面的素质教育起着横向潜洞和纵向引领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让美术教育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近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门学科, 在中国已近一个世纪了, 但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经历了坎坎坷坷。美术教育虽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社会作用直接、显要, 但它却默默地为人类文明作着它特有的贡献。龙其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对全面的素质教育起到横向潜润和纵向引领作用。

关键词:美术,素质教育,横向潜润,纵向引领

参考文献

[1] 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4] 美术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育范文第5篇

摘 要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经历了求技西洋,普及教育、重视应用,发展实科和职业教育、建立公平与质量兼具的教育体系三个阶段。日本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的经验包括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视教育公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城乡适龄儿童合法的受教育权、注重人才结构与城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等三个方面。上述经验启示我国,应当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改革,维护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树立大职教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及时调整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日本;城镇化;教育變革;启示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城镇化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其城镇化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长达百余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值得中国教育深入学习的经验。我国2014年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今后的改革中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对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进行系统梳理,从而为我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历程

(一)求技西洋,普及教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变革的启动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农业国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1853年,“黑船事件”把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敲开。1868年,日本推翻了占统治地位长达近三百年的德川幕府政权,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开启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社会改革。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1871年12月23日,日本派出了岩仓使团出使欧美各国。该使团经过对欧美各国的经济、制度、文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学习后,将不同国家的先进经验加以提炼和总结,并将之付诸于日本的改革实践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教育改革,为日本的城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令》,规定适龄儿童6岁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分上、下两等,各为四年,总共八年。由于当时的日本国力有限,八年的义务教育难以普及,1879年,日本颁布《教育令》,将普及初等教育年限缩短为四年。之后,日本又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对义务教育模式作了调整,1880年,义务教育年限缩短至三年,1886年,日本颁布《小学校令》,再次将初等教育年限确定为八年,分两段实施,前四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强制适龄儿童入学;后四年称为高等小学阶段,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明确的普及义务教育政策引导下,这一时期日本的初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据悉,1873年日本初等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仅为28%,1891年猛增至50.3%,1907年则达到97.3%[1]。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仅用了40年就完成了义务教育普及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素质。

在普及教育措施的推动下,日本城镇化进程开始启动并迅速推进。这一时期,以棉纺织业为主要代表的非农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工厂建立了起来,它们聚集在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地,人口的不断聚集使上述地区成为日本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据统计,1898~1918年间,日本万人以下的城市从213个增加到510个,5万~10万人的城市从12个增加到31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从8个增加到16个[2]。在城市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城镇人口的数量也迅速增加,1895年只有12%的人生活在超过1万人的城镇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达到45%,有超过1/4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3]。在日本城市化启动阶段,从事不同产业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下降为53.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20.5%和23.7%[4]。

(二)重视应用,发展实科和职业教育:为城镇化快速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发现,德国实科教育的发展模式十分值得学习,于是开始在国内推行以德国实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的中等教育改革。1872年颁布的《学制令》规定设立六年制的中等学校,成为日本近代中学发展的开端。除了对学制进行改造外,日本还效仿西方建立实科学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1886年,日本颁布《中学校令》,明确了中学的两种类型,一是实业教育,二是为升入高等学校作准备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实业教育由普通中学来实施,基础教育则由高等中学来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中学主要教授国语及汉文、修身、习字、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农科、图画、唱歌及体操等科目,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高级中学实行分科教育,主要开设文、法、理、医、农、商等科目,为升入大学做准备。到19世纪末期,日本出现了一批农业、商业、徒工学校,实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日本中等教育的格局也基本形成,分为中学(普通中学和高等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女子中学。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日本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高等教育方面,日本主要向德国学习,开始创办现代大学。1886年,日本颁布《帝国大学令》,提出将国家创办的大学改为帝国大学,为日本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服务,帝国大学效仿德国大学的模式,赋予大学科研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能,因而将帝国大学分为两部分:大学院和分科大学。大学院以学术研究为己任,分科大学则主要传授专门知识,培养技术型人才。在该法令的指导下,日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建立了京都、东北、九州、北海道、京城、台北、大阪和名古屋等帝国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职业教育方面,1893年,日本著名教育家井上毅出任文部大臣,他提出“人民实业上的知识是无形的资本,实业乃是富国的基本条件”[5],作为出使西方国家访问的成员之一,井上毅主张效仿德国,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制度。1893年,日本颁布《实业补习学校规程》,1894年颁布《实业国库补助法》,要求适龄学生在从事各种职业之前先学习有关实业科目,并对职业教育进行补助。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1900年,明治政府以敕令的形式颁布了《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的目的是向从事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的人施以必需的知识教育,实业学校分为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实业补习学校等。至此,职业教育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日本在实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当时著名的四大工业带——阪神工业带、京滨工业带、北九州工业带和中京工业带集中。据统计,从1920~1930年,共有1/4的日本人在城市居住,到了1940年,日本城镇化率达37.7%。二战后,日本恢复重建,城镇化步伐得以迅速恢复,到1950年恢复到37.3%。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争的泥潭中迅速恢复过来,与其教育改革储备了大批的实业人才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在这样一批人才的支撑下,日本迅速摆脱了战争的阴影,城镇化发展又开始了新的步伐。

(三)建立公平與质量兼具的教育体系:日本城镇化后期的教育模式变革

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是极为深刻而全面的:首先,在当局的不断努力下,日本教育普及率世界居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的受教育权,维护教育公平。1948年,日本中小学入学率很快就达到了99.27%,至1965年,日本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9.8%[6]。1955年,日本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1%,受过中等教育的占12.6%,受过义务教育的占78.3%,三项合计共占94%[7]。在义务教育飞速普及的同时,日本十分重视高中教育的发展,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入学率看,1950年仅为42.5%,1955年为51.5%,1961年上升到60%,1965年达70.7%,1970年上升到82.1%,1975年上升为91.9%,1980年高达94.2%[8],也就是说,战后的日本在恢复重建之时就制订了十分清晰、明确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思路,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动,短短30多年的时间,日本就成为世界上基础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教育的高度发达为日本城镇化发展积累了雄厚的人力资本,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在高等教育领域,1970年,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4%,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0年,这一比例提高至36.3%[9],目前,日本大学入学率达到53.9%[10],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次,日本教育发展中十分重视教育公平,日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并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例如,日本基础教育领域实行严格的教师轮换制度,即规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到偏远地区任教,并达到规定的年限。这一教师轮换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缺乏而导致的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有效地保护了偏远落后地区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又如,日本中小学教育虽然竞争激烈,但日本采取了有效措施规避了这种竞争,日本的中小学校倡导学生通过与自己过去的成绩比较的方式来提高成绩,而不是让学生去与其他同学竞争,日本的小学不会让任何学生留级,同时入学的儿童一起学习全部课程,一起毕业。学校的成绩表只评定学生的操行品质,不评定课程成绩。这一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缓解了学习压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日本在城镇化后期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视及其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快速恢复重建的道路,在短短20多年之内就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自1955~1973年,日本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期,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3.6%,18年共增长了8.6倍,农业年平均转移率达到3.6%,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6 000美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日本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从1963~1973年,平均每年有近80万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到了1970年,日本的城镇化率达到72.1%,形成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实现了高度城镇化。

二、日本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日本对发展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之比肩。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出使团从欧美学习归来后,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先进性与其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日本随即开始学习西方国家(主要是德国)的教育发展经验。在城镇化初期,日本十分重视普及教育,并在短时间内使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时至今日,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迅速普及,到八九十年代,已经成为大众教育社会,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0%以上的适龄人口达到高中毕业程度,50%以上的适龄人口达到大学毕业程度[11]。可以看出,日本对教育发展是极为重视的,正是日本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使日本能够顺利开启城镇化,即使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仍然能够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进入高度城镇化发展阶段。

(二)重视教育公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城乡适龄儿童合法的受教育权

日本对教育公平的重视是扎根在国民的思想意识之中的,“不论是日本的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认为,只要刻苦地努力去做某件事就一定会成功,如果不成功,那只能表示自己的努力不够……如果孩子学习同样的东西,就会成为具备相同才能或能力的人”[12],由此可见,日本特别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给予每一个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城乡适龄儿童合法的教育权利。例如,日本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宪法》到《教育基本法》,再到一些专门针对偏僻地区法律如《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都对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做了明确的规定。日本普遍采取的教师流动制度,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偏远地区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此外,日本还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保障制度来合理地分担教育责任。例如,日本的教育投入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大约各承担50%,2005年的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进一步重申了国库负担1/2办学经费的制度,最大程度地确保各级各类学校能够有充足的经费来办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日本的中小学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方面均差别不大,办学均等化程度高,各地区适龄青年的教育机会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三)注重人才结构与城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

日本教育改革非常注重与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产业结构的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为城镇化产业发展服务。1955年,日本三大产业的比重为38.8:28.7:32.5,1956年起,日本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到1989年下降至2.9%;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到1989年达到32.9%;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到1983年更升至60.8%[13]。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日本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进行综合学科分解,使学科与职业发展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例如,把商业学科细分为经理科、事务科、信息处理科、秘书科、营业科、贸易科等,从1966~1978年,学科种类从218种发展到了251种,仅工业学科就达到了117种[14]。学科的细化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更加明确的就业方向,适应了日本城镇化后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日本城镇化的成功完成。

三、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及其经验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目前,我国尚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转折。要适应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转型,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一)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改革,维护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城镇化快速推进给我国教育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户籍的差别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公平成为了近年来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目前有超过80%的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公办学校就读。但是,受到户籍的限制,农名工子女升学考试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2012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文件《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异地中考和高考政策,但都对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大多数随迁子女仍然不能实现在迁入地参加考试。例如,北京市规定,非本地户籍考生只能报考北京的中等职业院校,还必须满足3个条件:“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已满3年,不含补缴;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具备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此外,进城务工人员还要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并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15],其他地区出台的异地中考政策也对随迁子女设置了诸多限制,这些限制真实地体现了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子女在升学考试中的巨大差异,是一种显著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损害了随迁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改革措施能够给予我国很好的启示,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公平对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意义,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如果不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就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公平的城市社会,那么城镇化最终仍然是不会成功的。其次,为进一步妥善解决异地升学考试问题,也应当采取一切切实的改革措施。例如,针对异地中考问题,应当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通过扩大本地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强发展民办教育的方式来增加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机会;针对异地高考问题,在当前流入地学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出地学龄人口逐步缩减的趋势下,应当根据本地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来适当增加高校录取的比例,而不再以户籍为标准来分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额等。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切实改变当前异地升学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二)树立大职教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日本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對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人的职业技能,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从而为其在城市稳定生活提供保障。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经占到农民工群体的70%以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对城市生活具有较高的诉求,但由于职业技能低,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其前期的教育经历中缺乏系统的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不仅应该加强对现有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地是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出发进行重新设计,增强劳动力的职业性。树立大职教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以系统论、生态论为理论视野,全面考量职业教育的外部社会需求,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规律,多元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模式,即通过全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和“内”、“外”互通性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纵向上,从初等教育开始进行职业启蒙;中等教育进行职业准备,培养职业理想;高等教育阶段获取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二是在横向上,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起来,实现普职沟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难题,推动人的城镇化,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三)及时调整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逐步加快,产业发展要求有相应的人才结构作为支撑。因此,高校应当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为城镇化培养适合的人才。目前,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力装备、海洋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的中高层次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有些领域或高中低各端人才培养均存缺口[17]。高校内部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的需要、培养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发展要求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切实根据我国产业发展要求,重新设计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应当通过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当前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现状,对于需求不足的专业,应当进行科学预测,扩大培养规模,转变培养方式,重视对研发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完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对于需求过剩的专业,应当逐步缩减培养规模,优化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使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参考文献]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14.

[2] 孙承.日本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形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91.

[3] 马约生.论日本早期的城市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80.

[4] 孙波.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2(12):84.

[5] 土屈松武一.日本近代教育史[M].理想社,1963:204.

[6] 李文英.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0(9):39.

[7] 高英杰.日本普及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J].吴中学刊,1997(3):83.

[8]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411.

[9] 王爱芬.论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与发展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35.

[10] 日本大学入学率为53.9% 地区差距巨大[EB/OL]. http://japan.people.com.cn/n/2014/1015/c35467-25841920.html.

[11] 翁文艳.美国与日本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2002(4):103.

[12] 楊威.日本教育公平分析及借鉴[J].教育导刊,2011(6):44.

[13] 桑凤平.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2(6):151.

[14] 高严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

[15] 2015北京异地中考政策公布[N/OL].北京考试报,2014-12-29.http://zhongkao.xdf.cn/201412/10187115.html.

[16] 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6):70.

[1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6.

中小学教育范文第6篇

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成立

日前,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在北京举办成立大会。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建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其成立的宗旨是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中小学网络教育健康发展。希望在研究中小学网络教育现状、经验和问题,研发和推荐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优质资源,推广中小学网络教育优秀研究成果,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毕业生自荐信范文下一篇:大三年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