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

2024-01-02

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的书法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死板的现象,很难引起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而提高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是书法教学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用对比方法进行书法教学,行之有效,事半功倍。

所谓对比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较宽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重点掌握,如果能全部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当然更好。这样便于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法也有利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贯彻,使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笔者认为,书法教学中运用对比教学方法有如下好处:

一、重复知识而不机械枯燥

人们掌握知识,往往需要重复强调才能真正掌握,尤其中小学生更是这样。如在讲基本笔画捺法时,在讲完捺的运笔过程和用笔方法之后,再分析欧、颜、柳三种书体捺画的不同形态,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写捺的方法,体会出用笔过程的微妙差别及因此而产生的点画形态的丰富变化。并使学生认识到细心观察字帖、用心体会运笔用笔方法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在分析的过程中、在老师重复讲解中获得了知识。

二、对比教学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悬挂不同书体的教学挂图,引起学生新鲜感和兴趣,在讲授临帖方法的同时,就让学生先在对比中认识自己所选书体的总体风格。比如:在字形上,柳字基本呈长方,颜字基本上呈正方,欧字基本呈长方,但变化比较丰富,有的很长,有的又很扁。在字势上,柳字多向左下伸展,欧字多向右下伸展,颜字则多正面示人。在笔画上,颜字圆笔较多,取篆书笔法,而欧、柳则是方圆兼施。颜字横细竖粗明显,有利于体现其字势的雍容端庄和气势。欧、柳中宫收紧,外疏中密,而颜字则外密中疏,等等。这些,通过看挂图,看幻灯片,举例字分析,学生便能明确很多问题,而且学起来津津有味。

三、通过不同碑帖的对比教学

很自然地分为三组,一组学欧,一组学颜,一组学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书中互相对比,交流经验和体会,不仅易于形成浓厚的学书风气,而且能够对比提高。

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对比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的会因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而注入他们的认识,同时,学生看挂图、分析例字,又是在欣赏,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审美的过程中,必然掺杂想象的成分,自然有利于其创造力的发挥。

五、可使校内的比赛和展览内容更为多彩,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对比教学法能使书法枯燥的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变得很有趣味,教师讲得顺手,学生学得热情。在书法教学中,可比的内容很多,各朝代的书法风格可比,各种书体可比,钢笔书法与毛笔书法可比,等等。这些为对比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比教学法的运用需要同“讲解、示范、练习、辅导、评估”的书法教学五环节联系起来,并适当运用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教具。这自然是毋庸赘述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文化馆)

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该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及使用可行性,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结合教学案例说明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最后阐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机制,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型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一般都采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基本语法及程序结构,对解题思路及算法设计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薄弱。如果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师事先提供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课堂上师生针对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主要讨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及如何设计程序,并通过上机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1]。

1 翻转课堂概述

1.1 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就是教师事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内容,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点,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互动并完成作业的新型教学形态。开展翻转课堂,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及课件,并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提前学习;其次学生在课前学习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一起讨论,教师根据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既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又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研究内容,形成了“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2]。

1.2 C语言程序设计课运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从当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来看,由于其具有大量的概念、术语、语法规则,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逐个知识点讲授基本语法,所选案例大多用于语法规则的验证和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吃不透、用不活所学的语言知识[3],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从C语言的课程特点来看,C语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要在学懂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学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问题求解方法,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学,找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问题,通过上机实验验证并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角色成为主动的、自觉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角色上升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2 C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我们汲取众多翻转课堂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并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将翻转课堂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2.1 课前学习

课前视频学习是课堂训练内化的基础知识准备阶段。首先,教师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与知识结构,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并提炼出每节课的知识点与训练习题。然后,教师将这些内容制作成精简视频并传到网络教学平台ican系统上,布置学生课前观看,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训练与测试。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结合个人的情况自主学习。教师在视频知识点讲解之前都设计有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找出答案。在知识点讲解结束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并将测试结果通过ican系统即时反馈给学生,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整理,然后带进课堂向教师提问或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

2.2 课中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课前测试的反馈结果,花5~10分钟进行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并按先设计的内容顺序抛出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提炼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另一重要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统一演示讲解,集体解答,使学生搞懂本次课程的所有内容。

学生则由3~5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个组长组织协调组员参与问题讨论,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并上机不断验证,最终提交展示成果。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转换,要从计算机处理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方法,并给出程序的运行情况及实现效果。这样,学生在“思考—讨论—总结—实践—指导—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编程能力。

2.3 课后固化

课前的自我学习、课堂的展示答疑,必然学生已经收获颇多,但是想要学好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再留一些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不断跟踪学生的学习动向,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ican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指导交流。学生则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与评价进行回顾与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结提炼课程内容精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网络跟老师沟通,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并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程序设计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的活动如图1表示。

3 C语言程序设计课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为了具体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如何应用到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这里给出一个教学案例,其教学内容为一维数组的使用,并围绕课前准备及课堂教学设计阐述教学思路。

3.1 课前准备

C语言中一维数组的主要知识点:①数组的定义和引用;②数组的初始化;③数组的程序举例。教师准备了4段微视频,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布置测试题目:①一维数组如何进行定义并引用;②一维数组的初始化方法有哪几种?③用一维数组怎么解决斐波那契数列问题?④如何用一维数组实现排序?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完成这些测试题,然后可以就这些问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2 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针对以上4个问题进行解答,根据学生课前测试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一维数组的相关知识点。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和帮助学生理解排序算法,教师可以设置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用循环和数组解决排序等问题的本质,在分析讨论中直观地理解排序问题的精髓。学生3-5人一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首先,为检查学生对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的掌握情况,老师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小问题,以“大家来找茬”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让指出原因跟大家分享。其次,为了测试学生对斐波那契数列问题的处理情况,先提出如何求解数列中的前40个数并方便地存储这些数,有哪几种方法,大家展开讨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法,并上机验证。接下来,为了检验学生对排序问题的理解,先提出冒泡排序法的思路,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编程实现,再动手上机调试程序验证排序结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一维数组的学习目标。

3.3 课后巩固

程序设计课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后再留几道编程题作业:如何用一维数组实现查找、插入和删除?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便能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一维数组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问题及时跟老师通过ican系统沟通交流,有效地师生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4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自我素质的提升,也是对教师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而言,翻转课堂考评机制改变过去以理论成绩为主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应综合考虑学生讨论的参与度、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多项指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评价机制变革应既要重视视频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开发、课堂活动组织、学生监控管理等的过程评价,又要重视学生能力提升的结果评价的综合评价机制[4]。

5 总结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可以分为课前学习、课中训练内化和课后固化三个关联阶段,通过ican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白孟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 [J], 计算机教育, 2011.

[2] 李燕君.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4.

[3] 陈婷.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

[4] 曾明星, 周清平, 蔡国民, 等. 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6).

[5] 卢瑾,张健,陈晋音. C语言程序设计阶段式分层实验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14).

[6] 胡君映,翁芸,方科亚. 浅谈高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 福建电脑, 2013(03).

[7] 彭纳新,陈俞强.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18).

[8] 吴涛. 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9] 李群. 源程序在线评测系统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电脑, 2013(02).

[10] 邓格琳.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1(03).

[11] 胡慧君. 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 科教导刊, 2013(09).

[12] 李诗泉. “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11(20).

[13] 白腊梅.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实践与心得[J]. 民营科技, 2014(06).

[14] 丁岩, 张宇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计算思维的培养[J]. 重庆与世界, 2014(01).

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第3篇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理论以及其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2.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3.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4.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情景导入启发教学。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消除疲劳,产生兴趣。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这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1)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作者描述的情境中,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2)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随后,教师指导学生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3)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描述情景。此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3.多媒体演示启发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3)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4)大信息量。容量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有效利用启发式教学,便可以逐步优化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证大中学)

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启发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教育教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因此,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本文结合对“启发式教学”的多维理解,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其相关应用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客观的思考。思考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启发式教学资源的构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式教学的评估以及启发式的校本教研。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具体实践

启发式教学备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的关注。但是,很多的任课教师却未能把启发式教学思想体现在自己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对其启发式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个重新的审视与说明。

一、启发式教学的再思考

启发式教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里,对于什么是启发式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不同的研究者却有不同的意见。这也就是说,对于启发式教学而言,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对此,有研究者进行过如下的总结与说明: 当前,人们对于启发式教学有一种误解—把启发式教学混同于教学原则、等同于教学方法,这样,既造成理论逻辑的紊乱,也干扰实际的教学活动,阻碍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重新思考启发式教学,使这一古老而常青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启发式教学的“道用”功能,而不是“器用”功能,既有利于弘扬传统教育思想,也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1]

从另一个层面讲,引文的作者之所以在此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道用”与“器用”的区别,其目的就在于说明一个这样的事实“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学的启发作用促进教学的发展。因此,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思想,而非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任课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自己的启发式教学。从教学资源的构建开始到启发式教学评估为止,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与环节都应该体现启发式的特点。

对启发式教学的思考应该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即,在理论的层面上思考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内涵。有且只有明确了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才能探讨启发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其次是启发式教学实践的问题。作为一种教学实践,任课教师可以从多个层面上获得教学启发。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资源的构建,甚至就连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都会使任课教师思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启发式的教学资源

只有拥有启发式的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地实现启发式教学。相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其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教学资源是指任课教师所用教材的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基础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法制教育,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夯实知识基础。之所以说其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那是因为从内容构成的层面上分析,这门课程既涉及到理想信念教育,又涉及到法律、法规的教育。因此,教材的编写极为重要。从第二个层面上分析,所谓的教学资源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其它教学资源。例如,最新的教学案例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教学媒介,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核心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任课教师应该掌握相应的最新教学案例。例如:在壮族的《传扬诗》中,有这样的语句:邻里间“莫为鸡争吵,莫为猪相斗。莫学狗咬人,乡里名声臭。莫为树相争,莫为菜动手。既然做邻居,相敬如朋友。[2]结合这样的诗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和谐内容的教育,无疑能够在丰富学生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具体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资源的构建应该关注两个层面的内容:即,理论教学资源和实例式教学资源。对于前者而言,理论教学资源如一些课程教学的反思、相关的教学理论指导等;对于后者而言,实例式教学资源如一些课堂教学实录,一些微课教学视频等。

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法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所在。虽然说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能够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但是,只有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把教学的启发作用发挥到极致。下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启发作用进行如下的说明:

如果要实现案例教学法的启发作用,任课教师必须关注两点:首先,教学案例选择的时代性、焦点性。只有选择那些具有时代特点和焦点化的教学案例,才能激发学生讨论案例的积极性;其次,案例讨论的充分性。有且只有把特写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才能使精选的案例价值得到客观地挖掘。例如,对于上边提到的那个壮族诗歌而言,作为一种教学案例,它既是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这一特定内容的最佳选择,也是引导学生分析民族团结的最好案例。可惜的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一部分任课教师只看到这则案例的前者作用,而忽视了它在民族团结教学层面上的影响。

四、启发式的教学评估

启发式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都需要通过客观的评估反馈相关的教学信息。从而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例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有一则最能体现商业诚信的普通案例:天津有一位烧饼姐,她的“伟伟烧饼”店已有34年的历史了。但在这34年的从业生涯中,她从未使用过劣质的面粉。因此,“伟伟烧饼”作为一则诚信的案例已被任课教师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但是,如果学生从这则案例仅仅看到“伟伟烧饼”的商业诚信行为,似乎远远还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因为,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有关诚信的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诚信,还要使学生明确如何践行诚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评估中,评估者应该关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五、启发式的校本教研

教育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对其平衡发展的教学实践就体现出了任课教师有关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而这也就是教学的有效性。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使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更为切实有效的目标;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使有效教学得到相应的支撑和扩展。[3]所以,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活动更是实现启发式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校本教研实践中,任课教师通过彼此之间的教学观摩,可以获得如何平衡发展的启发。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之间,也存在着教学不平衡的事实。为了弥补这种教学差距而进行的思考,就是一种启发性教学的表现。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教学实践获取一定的启发,而且也要求任课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启发。其次,校本教材的编写是实现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由于每一个院校所面对的学情不同,由于不同的任课教师之间具有不同的学术水平和执教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有一部针对本校学生情况的教材进行教学。再次,校本教研是学校级别的教学资源的构建。通过教学资源的重构,不同的任课教师也可以获取不同的教学启发。例如,不仅壮族的《传扬诗》可以作为教学案例,而且其汉民族传统文学中的《曾子杀猪》也可以作为诚信的案例引导学生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应该从两个层面上思考,既要有理论研究的实践,也要有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其影响的思考,既有对任课教师的启发,也要对其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所以,本文从以上几个层面对此进行了客观的说明。

参考文献:

[1]许双成,张立昌. “道用”殊途:启发式教学新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2).

[2]王岚. 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J]. 西南民族大學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7).

[3]张廷凯.基于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2(05).

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中学生的生物成绩以及生物水平。那么如何进行良好的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则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对提高学生生物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启发式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教师 学生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现有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高中生物教学更需要启发式教学的渗透,这有利于生物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实现中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然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说:原则问题;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启发式教学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等。要想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启发式教学,需要我们进行总结与反思,生物教师与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磨合,找到一个真正的融合点,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出自主创新、合作探究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中生物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首先,可行性分析。第一,新课改要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这种新教学观要求了解学生的需要,主张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得到良好的互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二,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习由被动转换为主动。高中生物知识分为必修和选修这两个模板,必修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进行设计的。这两者的结合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其学习生物知识的内部动力,让其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掌握学习方法,最终满足学习的需要。第三,新课改的高中生物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模型,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分析研究资料,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一些问题,顺利完成探究活动。

其次,必要性。第一,生物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自身努力,主动进取的内在动力,自我的思维、智力、情感等也要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会把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生物学习中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第二,启发式教学是实现生物课堂互动教学的需要。新课改的高中生物教学试着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让中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以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下,实施启发式教学,这是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必要要求。第三,启发式教学是生物新课程的需要。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与交流,获得生物知识,进而发展自我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坚持的原则

第一,坚持自主性原则。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经常出现独角戏的情况,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失去信心,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思维的引导有关系的。在生物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创造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坚持独立思考原则。知识不是一味地灌输,这样不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那么,生物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物生命现象丰富学生的知识,引导学生独自发现、分析、探索并解决问题,完善学生思考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坚持情感性原则。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表达情感,幽默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需要认真倾听,无论对与错,都要跟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不断将知识深化。

第四,坚持适中的原则。生物教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上课的时间,在合理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态,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

第五,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原则。生物是与现实生活贴近的学科,那么生物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运用生物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让中学生很好地掌握生活知识。

三、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方式和策略

首先,实施方式。第一,提问式启发。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结合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问题需要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第二,直观启发。生物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模型等形式,将生物的一些抽象知识具体化。第三,比喻式启发。运用比喻方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第四,比较启发。通过生物的一些共同特性知识、容易混淆的知识归类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其次,实施策略。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综合利用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反应,进而把这种积极情绪带入到课堂中,激发自我求知欲。第二,通过直观手段和实验教学,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教师在讲解一些知识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第三,语言生动教学,把一些深奥知识浅显化。生物教师需要运用幽默的语言,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一些生物知识更加灵活、生动。第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如:在讲到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模拟动画,让学生一目了然,更加容易理解这块生物知识。

总之,要想启发式教学很好地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其可行与必要分析,而且还要找到合适的原则、方式和策略优化生物教学。

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范文第6篇

新课程实施后一直强调,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技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去学习。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但现在在学校里,学生学习书本中的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生活的本领,但动手动脑的能力却有点被忽视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把孩子们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我们不能对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对他们进行无休止的填灌和狂轰滥炸,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我们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试着当堂完成,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样学生在放学后就放心活动,大胆实践。学生在活动中会发现什么是安全与危险,什么是合作与互让,什么是他们的不足之处,这样他们才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也得到了发展吗?

其次,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创造能力不是先天的,也不可能形成于象牙之塔,只能来源于生活,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搜集各种资料信息,拓展他们的眼界。

再者,要特别重视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所想的东西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也只有实践能知道现象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学校也可以尝试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场所,包括大自然、社会实践基地、各种创新成果展览馆、科技活动中心,也包括各类活动室。学校可以和周边的这些场所建立合作关系,给每个年级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时间活动场所,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开发智力。

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互相配合,这样,他们才会更快的成长,不断的提高自己。

我作为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一名普通生物教师,就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诚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用民主、平的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只有当个体获得心理安全,被人承认、受人信任,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才能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出创造的火花。一个高高在上、专制独裁、无视教学民主的教师,课堂教学则无主体性而言,学生只能是绝对服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问,有实验不敢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掉。

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校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沟通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从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学生知识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要给口齿伶俐的同学足够的发言时间,对不完善的回答应启发学生修正完善,而不是否定。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充分运用表扬、激励手段。如在展开讨论时,教师用鼓励的语气说:“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对学生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时,可以说:“你真聪明,这想法不错。”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说:“我们来听听别人的意见吧!”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时地用掌声给与鼓励,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会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二、加强科学探究教学

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两种方式,一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在灌输------接受,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单一、机械、呆板的学习模式,使他们一旦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便难于适应新的环境。

生物作为一门科学课程,理应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重要教学目标。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个教学内容,他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强调体验性学习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与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我们应当强调学生参与“讨论”、“实验”、“实践”、“制作”、“调查”等活动。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物。在这方面,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指导,多创造条件。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我们教师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有提高了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应使学生感到:生物是有趣的,我爱生物!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金融论文范文下一篇:哲学符号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