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4

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将自然界热带雨林一角景观微缩成景观并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空间内,这个合成的玻璃容器被称为雨林缸。这种微缩的雨林景观拥有绿色环保、观赏性极佳的特点。本文从雨林缸的演化入手,解析雨林缸的制作要点,结合室内设计介绍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最后从人们的生活角度阐述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

关键词:生态;雨林缸;室内设计;装饰;气候环境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气候环境的愈发重视,大多数人选择在家里摆放绿色植物来改善室内空气,但利用为数不多的盆栽不能改善室内空的气质量,雨林缸因为其植物的高密度和多样化特点却可以轻松达到这一目的,所以,雨林缸也有天然“绿肺”的称号。

1 现代“雨林缸”的由来

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雨林缸都是由“沃德箱”演变来的。阳光使玻璃内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植物的水分通过叶片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在没有人为浇灌的情况下玻璃罐内的植物也能“自给自足”地生长繁殖。1842年,沃德将他发现的这一情况公布于世,“沃德箱”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沃德箱”的问世有利于当时世界的人们追逐新植物。尽管“沃德箱”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沃德箱”在我们生活中依旧有迹可循,其中最为接近“沃德箱”的当属雨林缸。现代雨林缸是由多种热带植物组成的人造景观,它在一定的空间内模拟雨林的地面、林梢植物等主要景观,再以石头、苔藓、花草和动物昆虫为配景构成的一方雨林景观。

2 雨林缸常见的制作要点

自然体验的景观设计能够让人的不同感官共同发挥作用,让人获得综合性的体验感[1]。与市面上普通的水陆缸相比,雨林缸在植物配置、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植物雨林缸的制作与设计都是以天然的雨林环境为基础的,缸内模拟的是真实的雨林地面和附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材料与技术的选择也立足于景观的现状以及实际需求[2]。首先,在植物的群落分层上,雨林缸采用的是再现雨林自上而下的分层的方式,这种分层方式就是对雨林缸制作技术的高度要求,所以市面上的在植物缸设计时为迎合这种生态分层方式都采用了高缸的形式,在构图上着重对高度的塑造。

雨林缸内的生态系统是较完整的闭环结构,缸内需要设置独立的光照系统和喷淋设备,结合湿气下沉的规律,缸中的通风方向是自上而下的,有利于形成空气循环。雨林湿度的控制是由喷淋完成的,积水过多会影响缸内植物的生长,所以,缸内排水也是缸的要点,为了防止因水分下沉至缸底而导致的水位过高,使植物根系浸水腐烂情况的发生,在缸侧距缸底五到十厘米处开排水口,可以在保证水分稳定的同时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常见的雨林缸地面不设置水域,是纯陆地缸。与陆地缸不同的是,雨林缸内的植物都是大植株的形态,所以无法如陆地缸那般造景恢宏,雨林缸就像是雨林深处的某一个角落,静谧而自然,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因为雨林独立的气候环境,所以雨林缸缸内的植物选择范围会更加广泛,除观叶性植物外,设计者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种植附生兰花、秋海棠等开花植物,还有猪笼草、猪笼草姬蛙等有趣的共生动植物。

3 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对于不同性质的室内空间来说,雨林缸的设计风格也不同。室内绿化是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論是作为何种性质的空间装饰,雨林缸的设置都以提高室内装饰的美感与空间舒适度为目的,所以,雨林缸的设计是迎合它所处室内总体风格的,它的景观效果也应当与室内的风格相呼应,实现室内自然景观元素与室内装饰元素相互成就、相互融合的装饰效果。通常来说,室内绿化就是将植物、水体等一系列的自然界元素引入室内设计[3]。

植物与相关造景活动被摆在助力生态修复的首位[4],这种沉浸式设计以述说故事的方式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物质情境[5]。现在,社会逐渐进入文化多样性、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逐渐趋于多层次、多方位和多角度,逐步形成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6]。由于雨林缸的造景空间有限,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因着重于植物叶片的大小关系,使空间表现出层次分明、多而不乱的特点,呼应室内简约装饰的特点,突出虚实合理、疏密有度的空间层次。室内装饰大多为家用小型雨林缸,小尺度空间更能够体现空间的亲切感[7]。

人们顺应科技的发展将人工智能与雨林缸相结合,创造出了人工智能化的雨林缸。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那么改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8]。给雨林缸配备智能化的控制设施,能够控制缸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循环和水循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雨林缸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排风状况,可根据观察到的状态及时调整缸内的湿度和通风,实现远程养护。

4 雨林缸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4.1 室内空气净化作用

在大气污染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和要求逐渐增加,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9]。近年来,市场上家用空气净化器的销量逐年升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但市场上普通家用净化器通常只能净化室内漂浮的颗粒以及部分甲醛等有害物质,净化能力有限,再加上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并不能使空气流通,若长久地不清理净化器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增加抵抗力弱的人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从生态角度看,植物确实可以优化室内环境,如绿萝、果子蔓等室内植物可以吸收室内的甲醛,净化空气[10],所以,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会在家中摆放植物来净化空气。可是几棵盆栽并不能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想要通过植物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还需要有较大的种植密度和多样化的植物种类。雨林缸中的植物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和其他悬浮框颗粒,所以,雨林缸是室内的天然“绿肺”。

4.2 雨林缸的观赏作用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越来越难接触到大自然,用植物改善室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一种设计需求[11]。雨林缸在设计时需要设计者十分了解每一种热带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征,进行自上而下的有梯度的配置。在设计景观中,设计者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考虑景观效果,使景观发挥最佳的组合效果[12]。市面上常见的雨林缸多使用枯木、苔藓和空气凤梨的组合,空气凤梨颜色多样,放置在缸内会显得生动,普通爱好者使用简单的植物配置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再加上空气凤梨生长于空气中,避免了室内土渣灰尘的产生,打理极为方便,非常适合现代家居环境[13]。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14]。就室内办公环境而言,雨林缸中的植物能提高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员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注意力。自然声景是由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元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景观[15],室内装饰绿植可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放松的效果[16],所以,员工在绿植充足的环境中的创造力、心理状况和工作效率都要高于空间环境中没有绿植的员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使用绿色植物景观设计作品,但他们不清楚如何完美地进行造型,要结合景观设计与绿色植物,就要具备正确的技术和工艺[17]。

4.3 对室内的装饰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直是人们的追求[18]。雨林缸的设计应该结合室内不同的装修特征,保证环境整体的协调感。在景观设计中,水、石头的设计要符合自然规律[19],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出浩大的场景美感[20]。设计者利用枝干与植株间不同的形态将其组合为协调的整体,对狭小的空间进行合理的配置能给人一种极其丰富的感觉,营造出写意的景观意境[21]。这种美化方式并不只反映在物体表面,它来自人们的内心需求,是人们对于物质需求和各自精神世界的具象表达。在设计中强调光、色、形、质、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的自然化处理,为形成良好的室内生态环境和自然意境氛围提供基础条件,满足了当代人类“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在室内的装饰中,雨林缸不仅仅是充当装饰的景观点缀,它也可以成为一组隔断。多元素点缀就是选用硬质材料与自然结构构成的景观空间,它可以使原有的景观更加优美[22]。此外,室内装饰有许多难以修饰的“死角”,譬如楼梯间的拐角处,人们通常都会将此空间做成一个狭小的杂物储藏室,难以打扫的同时也缺乏美观。雨林缸可以定制成适合空间的大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房间的尺寸大小来“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雨林缸,这样不仅能更有效地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也能为家中增添一份生机。雨林缸就是通过组合点、线和面将各个绿色空间的效果和功能最大而化形成的立体景观[23]。

5 结语

雨林缸将自然景观微缩并运用在室内设计上,它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是既独立存在又浑然一体的。这种和谐统一呼应了以“自然为本”的观念。从室内设计的视角上来看,雨林缸的加入是在现代设计的概念中加入原始自然的元素,使设计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景。智能科技的加入让雨林缸的养护变得更加简单便利,降低了雨林缸人工打理的高要求,让每个对此感兴趣的人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一片“雨林”。

参考文献:

[1] 杨婧熙,丁山.基于自然体验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研究——以南京珍珠泉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92-93.

[2]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3] 丁振兴,叶洁楠.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集成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6):89-90.

[4] 董利婷.南京月牙湖公园小水域植物造景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03-104.

[5]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6] 吴歆悦,李雪艳.艺术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7] 庄佳.后现代主义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应用初探[J].艺海,2020(11):104-105.

[8] 刘学军.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对其稳定性的观察与分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04):41.

[9] 戴子涵.论现代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20(20):161-162.

[10] 钱志伟,吴冬蕾.浅谈南京民宿中植物景观的选择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86-87.

[11] 郭牧云,张亚倩.植物景观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70-71.

[12] 吳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13] 李佳未,梁晶.空气凤梨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J].艺海,2020(6):112-113.

[14] 高睿彤,王夕倩.基于色彩景观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东莞万科中天城市花园儿童“活力谷”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4-95.

[15] 刘佳,熊瑶.声景在医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20(10):111-114.

[16] 赵哲,黄维彦.基于地域文化的书屋空间环境设计——南京老城南旧屋改造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1-102,116.

[17] 王娜.绿植设计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7(18):123-124.

[18] 姜琳,房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4-75.

[19] 龙雨亭,曹磊.旅游景观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延续与发展探析[J].艺术科技,2020(17):111-114.

[20] 张彦锋,王小柠.江南园林叙事结构中的点、线、面、体[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02-103.

[21] 周录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J].艺术科技,2020(21):179-180.

[22] 沈乐.浅析景观植物造景配置——以情侣园之牡丹岛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06-107.

[23] 李欣,王夕倩,钱丽红.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美学[J].艺海,2020(5):88-89.

作者简介:曹彦婕(1999—),女,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李青青(1990—),女,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中华工匠文化、中国传统设计理论。

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能够把城市中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城市各项资源的有效循环,这也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我国的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只有对城市景观进行科学地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的功能和理念,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和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问题,让我国的城市都能走出一条经济、环保、健康、美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场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看,园林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植物还是从动物的角度来看,园林在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与此同时,城市对园林景观的高度需求,对我国的林木资源的管理有着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强林木资源管理,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绿化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头是工业技术的发展,但是工业技术的发展会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会在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废气等有害气体。不仅会污染城市及周边的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还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一方面,设计师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环境来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而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物,能够改善这一情况,能吸收废气,散发氧气降低温室效应,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如果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提高城市周边的空气质量,使人们能够有一个清新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蓄水、渗水和存水功能。海绵城市的理念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得到良性的循环,同时也能够极大的降低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近几年随着雨季的到来,很多城市的内涝问题特别严重,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此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就必须让城市的土壤渗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要对城市的河道功能进行还原。利用科学的方法明确雨水的流汇规律,从而对雨水进行高效的管理,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在城市雨水充足的时候可以把雨水及时的收集起来,以便在城市需要的时候加以使用,这样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城市的水资源消耗,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在城市中的一些绿地景观、城市花园,湿地等景观设计都可以作为海绵城市雨水控制的重要手段,让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能力得到增强,这也是海绵城市在城市管理中重要的作用。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3.1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

首先可以设计分车绿带,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城市道路中的雨水得到更好的处理。通常分车绿带中都是以绿色的海绵和常见的植被构成的。在城市中可以建立景观坝,这样可以有效的减缓雨水径流的速度。要在分隔带的侧石上留30-40cm的缺口用来汇集雨水,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横向和纵向的坡度。其次可以设计路侧绿带,也就是所说的人行道与道路红线中间的地带,这样能够更好的处理人行道和附近的雨水。边坡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设计成垂直或者倾斜的状态,确保底部坡度的合理。在绿化植物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城市气候的本土植物,要求植物要茎叶茂盛,能够吸收汽车尾气,达到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同时在景观植物的选择中要注意植物的特性,不同的植物要能够共生共长,以免影响彼此的发育。由于城市绿地的含水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城市夏季降水量大,要选择一些具有调蓄功能的植被,而冬季降水量少,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旱能力的植被。

3.2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

在海绵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雨水花园是重要的景观之一。雨水花园就是在城市中地势较低的地区设计的一些花园工程,目的是为了让植物和土壤过滤城市中的雨水,避免径流对城市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对小面积汇流的雨水起到一定的消纳作用,避免径流量突然增大导致城市内涝现象。利用雨水花园能够让净化的水补充地下水资源,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城市水资源可以实现科学的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雨水花园就是能够适应自然地理条件的雨水调蓄系统。通过一定的景观设计艺术,让城市的硬质空间和绿色空间形成完美的统一,实现了现代技术与景观工艺的完美结合。

湿地公园也是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景观设计,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较快,大量的农田被征用,这就会导致城市的洪水调蓄功能被破坏,同时城市的荒地也被开发利用,让赖以生存的城市物种也在不断的减少。因此构建城市湿地尤为重要,可以达到很好的蓄水存水作用。现在城市中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雨水往往呈酸性,而酸雨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海绵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具有较强的污水净化功能,利用人工媒介的过滤作用以及土壤、植物、微生物等的共同合力作用科将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重金属污染物过滤,同时让酸雨中的氮、磷等物质被植物吸收,从而提升雨水的质量,让水质的纯净度得到提升,再次运用到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同时湿地景观设计优美也可以作为城市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基地,对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中的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建立生态化的景观城市,为城市居民带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把海绵城市和景观设计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城市的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让城市居民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朱晓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绿化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24):58-59.

[2]韩若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究[J].现代园艺,2019(10):70-71.

[3]陆洲.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79.

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过程之中,一些拥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富有文化含义的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坏,城市传统文化处境十分危险。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一个具有这所城市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场,展现了这所城市的文化魅力,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生活品位也得到提高。城市广场在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十分重要,但目前存在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大多如出一辙,很少能够结合传统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和城市广场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设计的意义,并且分析了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另外还给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尽量为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完成一个具有地域性、文化性、传统性、时代性相结合的、功能多样且环境优美的作品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化;传统文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一、引言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

传统文化元素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拥有代表性的物体和形态的那部分。“传”即表示在时间上的一种连续性,“统”即表示在空间上的一种伸展性。而传统的含义,往往代表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历史形态,它会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而发生变化,但它是不可再生的,是人类或者世界的重要财产。传统文化的含义,通常为每个民族在不断进步的大进程中,不自觉形成的某些文化形态的总和,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思想意识。传统文化字面上是对传统的文化的一种重申,它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对应。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着在发展进程中产生过的文化实体以及思想,文化实体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举个例子,在我国,每个民族的服装服饰、风俗习惯、方言等都在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自然而然传统文化元素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它不但有具体的形态,而且还有抽象的形态。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发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种类并且对其内容进行创新是有必要的。在提取传统文化元素时,可以采用逐步深入,不断透析传统文化的方法,具体而言,要从全方位的感官形态出发,比如从听觉、视觉、触觉或者嗅觉等,进而来找到更适合更能应用于现代的传统文化元素。[1]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关于“城市广场”这一概念,早在公元前八世纪就出现了,它起源于古希腊,当时被称为 “Agora”,一开始城市广场是市场或者讨论地的一种场所。而在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的用处更多了,拓展到了可以进行纪念、娱乐,或者宗教活动,另外也成了一些公共建筑在室外的运动场所。到了中世纪,在意大利国家的城市广场的作用和形状产生了不一样的改变,设计师们开始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设,这样一来,新型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互相结合。到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和城市的道路互相依存为一个整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广场如今不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同时也建造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休闲空间。城市广场,有着“城市的客厅”的美誉,是一个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标志,更是这所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2]

二 、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利于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在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紧随其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元文化的互相学习成了一种潮流,站在历史的角度,任何民族和国家不与外界交流,把自己与外界隔离都是不明智的。从交流对象上看,进行文化的交流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自己民族在不同年代的学习,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还包括国内与国外文化的互相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和学习,使得各不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文化碰撞,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利于传统文化的脉络得到延续

在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遵循一些原则使得该城市的文化脉络得到传递和延伸,原则有:遵循历史的连续性,符合空间的连续性,还有满足设计景观的多样性和优美性。在進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思考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给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赋予文化上的内涵,进而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视觉要素的结合,最后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实现对受众进行真实的视觉刺激,激发出人们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感,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脉络的延续性。

(三)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有利作用外,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也大有利。对于一座城市,城市现代化除了造就宽广的马路、摩天大楼或者模仿西方的风格外,还应保留自己原本的特色,使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举例来说,哈尔滨市在20年前,是个性、特点极其鲜明的一座城市,但由于近20年来哈尔滨市的不断现代化,到处充满着世界上各种风格的景观,这使得之前的城市景观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由于哈尔滨的城市现代化没有结合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这座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城市,难以拥有曾经的发展盛况。

(四)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品位的提高

显而易见,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除了能让人们在身体上感觉良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得到解决,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考虑人们的感受,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归属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设计作品无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3]

三、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通过直接呈现

在应用时,不妨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之中,这在现代设计的体现方式中,利用率十分高。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使得传统文化要素在被使用时,能够十分明了地表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应用之中,容易出现乱用错用的现象。我国的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但是如今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会夹杂着经济和政治方面,这就使得这样的设计很难单纯地表现出城市特有的文化,由于追求的功利性和过渡性造成了传统文化元素张冠李戴。

(二)间接呈现

这种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相反,何为间接,间接从字面上说是在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不能马上识别出来,它需要观察者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时间去感受。举例说明,水是实在的物体,在应用水元素时,可以发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得水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一些古都都以水源为根基,会根据河流的走向而选择住所,水代表着滋养万物、维系生命,具有自己的特质,古代常有君主和百姓求水一说。因此,水元素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常見的,但是可以发现,在应用之中并没有直接在景观中通过流水等明显的方法来展示,多数的情况下,设计者会间接地把水元素应用到了城市景观之中。

(三)形象呈现

形象呈现这种方法跟直接呈现法在某些地方具有类似性,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直接呈现多数情况下是对元素的大小体积做完调整后的直接应用,使用地点一般与该元素原本使用地点是一致的,而形象呈现可以不局限于元素的具体体态,它既可以是对元素原有形态进行大小体积的改变,也可以是对抽象元素进行形态创造,从而应用到城市景观的各个地方。[4]

四、在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误区

(一)在应用过程中过于片面化

在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工程师们在相当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但当提起传统文化元素时,最先映入脑海里的,总会是红灯笼、中国功夫、古代宫殿、北京四合院等等一些广泛熟知的元素。但是那些内涵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往往很少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景观设计的思想深度的提高需要人们融入精神方面的内容,如果设计仅仅模仿外在的东西,就会导致应用的片面化。每一个城市都具有特殊性和独特性,都会拥有相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思想,在设计中如果仅程序式或者机械化地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就会导致费尽周折加入的传统元素丢掉了它珍贵的文化实质。

(二)全盘否定西方文化

在应用传统文化时,不要误认为外来的都是错误的。在面对西方文化时,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具体而言,在进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设计者面对西方文化,要主动学习其设计上的先进观念。在某些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只会使用繁多的传统元素,而对西方文化全部抛弃,这种行为和态度是十分不客观的。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可以使得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更加规范化。当然,过于崇洋媚外也是不可为的,在借鉴之中,应该掌握好学习的度。[5]

五、结论

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亲和感,促进城市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脉络的传承。而要想把传统文化元素真正应用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结合上,是白费力气的,必须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务必要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地融入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之中,同时适当结合西方优秀的理念,运用恰当的方法,设计出一份观感与内涵皆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斌,方愉.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73.

[2]轩紧紧.基于陕北传统文化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8.

[3]叶媚.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2,25(04):91-92.

[4]白淑兰,张秀卿.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205-207.

[5]陈艳.开封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谢迁,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为了保证城市体系的绿地景观有良好的设计规划质量,应认识到美学理念对于城市体系绿地景观设计规划工作的重要,并能从美学角度出发结合城市体系绿地景观设计规划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体系绿地景观设计规划方案。本文美学视角下的城市体系绿地景观规划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美学

当代城市管理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加大了对于绿地景观方面规划工作的重视力度,力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打造和谐、环保的城市环境。但在实际的城市体系景观绿地规划工作开展阶段,由于部分规划人员采用了照搬其他城市绿化方案等情况,影响了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工作的质量,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城市体系绿地景观的实际规划工作。

1 城市美学以及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分析

在现代城市向前发展中,城市美学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以及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该方向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城市美的实质以及规律的研究,探究在城市美化阶段中城市体系以及城市居民两者之间的主客关系,找寻最恰当的城市美表达方式以及居民艺术思维特点等等。在从美学视角对城市体绿地景观规划工作进行研究的阶段中,也有侧重性的将规划设计工作的实用性放到了重要位置,使相应研究成果能在城市规划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体系在发展中其规模持续增大、结构组成越发的复杂化,并且在城市居民个人综合素养提升之后也就更需要城市规划设计有较高水准,以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全面开展。

绿地景观是当代城市体系构建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设计规划承担了优化城市体系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安全性、为城市居民创造休闲放松场所、保护城市自身文明以及资源的任务。由于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也就成为了城市管理以及规划的关键性内容,在落实城市体系绿地美学规划工作的阶段中,需要规划人员协调好美学设计以及绿地景观实用性等方面的需要,全面的推动城市绿地规划工作发展。

2 当前城市体系绿地景观设计规划工作不足

2.1 绿地景观设计规划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现代城市对于绿地景观设计规划工作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但却在实际的绿地景观设计规划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最终的设计规划效果。部分城市在开展绿地景观规划的阶段中未充分的认识到设计规划的重要性,仅仅将绿地设计规划工作视为一般类型的市政工程,未能达到高水准的美学设计,在设计规划中采用了粗犷类型的设计方式,使得绿地景观设计工作的质量和实际的美学目标效果之间相去甚远。在部分城市体系的景观绿地设计规划中虽然种植了大量的树木或者是花草,但却缺少了美学层面的意义,影响了最终的绿地设计规划工作质量。还有部分城市将绿地景观设计规划工作当成了形象工程,忽视了绿地景观的实用性,力求快速动工、快速完工,这种仓促的施工模式也让绿地景观的设计规划出现了较多不足。

2.2 绿地景观设计规划在结构性方面的不足

绿地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构成的关键部分,对于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舒适度均有积极意义,但在当前城市体系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面,这一方面的设计规划工作在结构层次上有着一定不足,部分城市当中的绿队规划设计表现出了结构层次性较弱、整体性以及系统性均有待强化的问题。在当前城市面积扩张发展的阶段中,各城市的绿地景观总面积均有所增加,但在部分城市绿地面积的增长中,增加的绿地集中在新建城区当中,老旧的城区部分依旧存在着绿地面积偏少的问题,影响了城市体系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新老城区绿地景观面积、设计结构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也就会让整个城市体系的绿地景观表现出缺乏层次或者结构的问题,甚至还可能导致城市体系中的绿地景观出现散乱的感觉,阻碍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建设、发展。

3 基于城市美學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策略

3.1 宏观把握城市与人、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地景观作为城市中的“第二自然”,其建设实际上是指向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选择性再生与再发展过程,它包括人类主导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恢复和自然主导下的生态恢复,具有自然性、经济性、人文性和选择性的特征。因此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维系良好的城市生态机能,强调鼓励利用雨水收集、生物净化、本土植物种植等多种节约型园林技术与方法,使其充分发挥包括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环境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音以及保护生态多样性等生态防护功能的作用,建立高效而经济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与此同时追求实现居民休闲游憩、营造城市风貌、防灾减灾等其他功能,实现城市、人、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强调长远、科学、艺术的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必须始终遵循整体性、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等基本原则,从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生态、生活、空间现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整体式和系统性的计划和安排。其次,由于城市绿地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绿地的位置、配置与组合等规划布局方式,相同的绿地指标,不同的空间布局,其生态、游憩、景观效益有显著差异,因而城市绿地需要合理地建构空间网络结构,均衡规划发展其位置、类型以及数量,注重改善绿地项目使用承载效能不平衡的问题,兼顾城市居民平等享受绿地的权利。

3.3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与风貌特色

城市居民的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应该是决定城市景观审美特征以及城市面貌的审美走向的因素。一个成功又有表现力的城市绿地景观应当将城市居民的文化心理需求贯穿于整体规划与细节设计中,使城市本土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具备较强的识别性,方能起到强化城市居民城市意象的作用,赋予其对城市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因此系统化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从宏观上准确定位城市的性质与精神,充分尊重当地的地脉、史脉、人脉,把握其自然、历史、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地方元素与风貌,在整体的规划观和统一布局下充分体现其特色,使每块城市绿地具有独特个性的同时还能为整体“城市美”、“城市品位”发挥作用。

4 结束语

营造城市之美在于实现城市中的人、地、物的和谐持续发展,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判定最终会落实到城市美学意义上来。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以城市美学思想为指导,有助于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品质生活,激发城市活力,发扬优秀城市精神,从而实现城市美学的最终目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沈力翔.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

[2]王璇.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

[3]李云霞.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济源市珠龙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河南科技学院,2016.

[4]牛晓月,郭智宏.城市美学与城市园林景观美学设计分析[J].中国厨卫,2016(5):00138-00139.

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设设计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城市园林设计的人性化。本文对城市园林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設计;人性化

伴随着现代人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口味也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面对过于刻板的设计,也不断引发着人们对于园林设计的人性化要求,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在突破自然的基础之上不断从感性走向理性,走向人性化。

1、园林设计人性化的价值取向

园林设计是当前我国社会高度发展的一个产物,更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与人们生活要求提高的结果。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在追求回归自然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生态效应,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特色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一定时代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决定一定的园林设计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过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都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当作改变城市面貌的一个关键环节,并且期望以此来不断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这样一来,政治经济的发展进步推动着城市园林景观的不断发展进步,同时,优美的城市环境又在最大意义上带来当前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不论哪种形式的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园林景观故要彰显人文因素,因此,城市设计要真正建立起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景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科学性,使得民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真正的营造起一个科学美观的园林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2.1 首先在规划中考虑到整体性,选址要科学合理。在整体的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情况,力求为居民提供方便的,便捷的,景观良好的,干扰较低的活动场所。布局时应从实际出发,避免设计与使用者需求明显不符的功能布局。

2.2 其次是注重使用者的差异性,对于人们来说园林景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然而对于不同居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了能够满足使用者各异的需求,设计者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力求让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够找到理想的活动场所,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并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更加完善和全面。

2.3 再次是满足景观设施的舒适性。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园林景观的舒适性受到人们的视觉和感受上的影响,所以在基础便民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上应该从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上出发,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更加有效的改善,使人们感受到园林景观的舒适性,让人们能够从园林景观中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人们的视觉体验,以此提高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认同度。

2.4 最后和谐性对于园林景观同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园林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景观设计注重和谐,可以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定的文化归属,并且能够突出景观中美的元素,让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也将是一个不能够被忽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景观更具特色,与周边环境、文化更为和谐统一。

3、 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的措施

3.1 加强生态化建设,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要注重加强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使园林景观与自然更为和谐统一。在园林设计当中引入透水地面、雨水花园、立体绿化等自然友好的设计思路,采用节能环保的低碳材料。生态化的园林设计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人性化的园林景观特色。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这一原动力,所以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发挥人性的特点,真正的做好人与人之问的交流沟通,同时更要凸显人的性格特点,并以此来加强景观的文化设计因素,使人性得到发挥,并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3.2 为了让人们能够从园林景观中找到真实感和亲切感,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本土特色和长久性问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尽量保留其本土特色,融入地方文化,使其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性景观。与当地文化相呼应的园林景观能引起使用者的集体记忆,能让人为之驻足停留,由此提高了景观的人性化程度。

3.3 人性化设计还应该做到人文关怀,突出园林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理念。人文因素不但包括了人文环境,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居民的心理要求,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更应该做好人文关怀,要让他们能够从园林景观中消除心理障碍,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譬如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在入口和台阶处设计轮椅通道,给残障人士提供方便,以此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3.4 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该充分发挥人性,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不同性格特点,做好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设计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场所来显示不同人的特点,因而能够使人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园林设计的品质。

3.5 在园林景观的道路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化这一特点。不同形式的道路设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设计中主路是平缓的,小路应该突出高差变化,让人们能够获取不同的体验。在道路走向这一问题上,要了解人们的赏景需求,路的对面放景观,用道路的设计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景致。

4、结语

总而言之,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园林景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特色并且赋予其特定的人文精神,注重生态型园林的建设,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性和情感化,做好园林景观的道路设计,将人文历史有效的融入到设计中去,追求社会、自然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将以人为本贯穿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始末。除此之外,设计师也要能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且设计师也不能单凭个人喜好来做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需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设计为人,在设计中处处为人着想,园林景观才能够真正的为人所享用,获取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张凯华.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03年(3)

[3] 肖远志,王双伍。吴小兵.沿江风光带的园林景观设计探析—— 以宁远九亿步行街风光带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09(6)

城市白话景观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结合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工程实例,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区别于普通景观设计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河道景觀设计是一项结合水利、生态、文化、功能等因素的综合性设计。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堤防;生态;文化;功能;轩辕湖湿地

16721683(2015)002011402

城市河道景观广义上是指城市河道水域本身以及与城市河道毗邻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与其相关的自然、人工、人文因素都应划为其景观范畴之内。城市河道景观具有公共开放性、自然生态性、历史文化性、空间连续性等特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自然水,由原来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功能,逐步转换成满足人们对美化城市环境需求的功能,穿越城市的河流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每一条河流都是一连串的景点,传统的水利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城市水文化的追求。城市景观工程既能具备河道防护及城市绿化休闲的功能,又能满足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观赏的功能,具有城市独特的象征,这才是现代城市水改造的手法。

2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项目背景

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新郑市黄水河轩辕湖水库至郑风苑之间256 km的河道内,地处中心城区,是新郑市城市形象、文化发展核心区域,占地面积54 hm2(其中水面面积约为307 hm2,绿地面积约为233 hm2),是一项集防洪、排涝、弘扬历史文化、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治理工程。它的建设,是展示城市形象,弘扬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工程位于黄水河的河床、河漫滩和阶地上,地貌单元属黄水河的河流阶地地貌。地形起伏不平,沟岭相间分布,河床与河岸的高差约60 m。

3城市河道景观与堤防、生态、文化及功能

3.1景观与堤防的结合

河道堤防是我国防洪排涝的重要保障,城市河道的堤防更是避免灾害的重中之重,我国在《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中对河道堤防的重要性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城市河道堤防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特点,服从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1]。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必须是在满足城市河道堤防要求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统筹设计。

传统的河道景观,习惯将堤防与景观设计分开设计,也就是先从水利方面考虑,做出满足堤防功能的标准河道,然后在堤防外侧做景观,这种设计方法,虽然很好的解决了设计中各个不同专业之间交叉设计的麻烦,但是不利于充分利用滨水的优势,不利于将河道的水美化处理。景观与水利的统筹设计,可以将堤防变有形与无形,将河道的水体多样化、美观化。河道设计应根据天然地形,随行就势,自然的河道,也能让城市的形态更加完美,让城市的空间更加丰富。

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设计中(见图1),充分将水利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水利设计堤防的基础上,对堤防进行景观化处理。隐形的堤防,非常有利于景观效果的展现。

[FK(W]

图1河道堤防与景观地形结合

[FK)]

3.2景观与生态的结合

传统的河道整治,往往只考虑河道的实用性,忽略了对生态的保护与修复。硬质的河道方便了设计与施工,但是不利于展现好的景观效果,不利于保持河道生态系统。河道景观工程中,应根据河道的现状及功能,因地制宜,尽量保持天然的河道形态[1]。对河道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生态型的河道,是体现城市河道景观价值的保障。河道的生态工程技术,一般是从三个方面进行:(a)修复河道形态;(b)修复河床断面;(c)修复丧失的河岸生态系统。

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河道形态保留了原始河道的形态,在河道疏挖后,对岸坡进行生态修复,岸坡生态修复有两种,一种是硬质岸缘,另一种是软质岸坡(见图2)。硬质岸缘主要是生态植草砌块挡墙,软质岸坡包括格宾石笼护坡、椰纤毯护坡、生态植草袋护坡等形式。在河道的断面形式中,增加了浅滩的设置,在主要节点处,布置了大片人工湿地,营造不同深度的水环境,营造城市滨水植物生态群落[2],以增加河道水环境的多样性。

3.3文化是景观设计的灵魂

一个城市的景观,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城市文化与理想的载体,是弘扬城市文化的有效途径。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支撑,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核心,因此,河道景观设计中,应特别强调文化内涵,没有城市特色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是没有灵魂的、没有生气的。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应当包含人文景观[3]。新郑市轩辕湖湿地文化园将新郑的文化融合在景观设计中,包括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结合景观的具体内容体现文化的内涵。郑韩文化是新郑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以郑韩文化为核心,打造现代城市湿地公园。保留河道现状的荷花等现有自然景观体现了新郑的自然文化,而景观雕塑是轩辕湖湿地文化园中体现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法。

3.4景观与功能的结合

城市景观,是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有利于提高、改善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河道景观,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轩辕湖湿地文化园治理将脏乱差的原有河流变的生态美观,改善了新郑市的城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见图3)。

[FK(W]

图3市民在新建成的公园内游玩

[FK)]

4结论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也越来也重要,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设计,应结合堤防、生态、文化、功能等因素统筹设计,才能有一条美好的河流服务于城市。[HJ1.5mm]

参考文献:

[1]徐国宾.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8).

[2]余玉龙.解析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J].中国水运,2008(8).

[3]冯肖莲.浅析把握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效果的方法[J].科学之友,2009(11).

上一篇:施工材料现场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团队知识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