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论文范文

2023-09-16

教师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以调查问卷为主要工具,选取855名职业院校学生为被试,并对相应的87名教师的素质进行了深入调查,一方面通过均值分析、方差分析重点考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另一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有效归纳出衡量教师素质的主要因子,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阐述了教师素质与学习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仍有不小的提高空间,同时教师的素质如通用能力、职业能力、知识水平、职业意识都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教师素质 学习能力 因子分析 影响分析

[作者简介]高芳(1982- ),女,河南信阳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技术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数学建模。(河南 郑州 45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JA100172)

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而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载体,是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研究方法

基本思路:首先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出调查问卷,然后使用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高职院校学生展开调查,再使用SPSS的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处理,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变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写出研究结论。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均值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问卷调查与数据提取

(一)设计指数体系和调查问卷

首先,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提出一些教师素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借此来建立一个教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师素质调查问卷》(问卷一)。该问卷由12个项目组成,项目均采用5分计分法(5分最高,1分最低)。

其次,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通过因素分析从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我调节,知识应用六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共由7个大项52个小项构成,每个小项均采用3分计分法,具体内容见课题项目组编制的《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调查问卷》(问卷二)。

(二)抽样调查及数据采集

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经贸职业学院09级至10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样本容量855人,其中男生384人,女生471人;大一358人,大二269人,大三228人;理工类309人,文史类378人,艺体类168人,回收的有效问卷为823份,有效回收率为96.26%。

三、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数据分析

(一)教师素质的情况分析

在问卷数据收集及方法选择的基础上,本文采用SPSS 19.0对调查问卷一的数据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将回收的问卷进行一系列的整理,问卷一共涉及对87位教师的评价。故以此87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道德修养、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知识、科研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12个因素作为观测指标,以其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1)教师在各个因素上的得分均在4左右,说明学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持肯定态度的。(2)教师在12个因素上的差异不是很大。但相比较而言,道德修养、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六个因素得分较高,均超过4分。(3)由极值和全距数据可知:不同教师在道德修养和教育观念上无明显差异(全距分别为1.0和1.2),但在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沟通能力上差异较大(全距均超过2)。

(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分析

问卷二同样采用均值法,将各小项的均值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六个维度的代表值。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1)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各个维度得分的均值为2左右,即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为接近良好。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仍有不小的提高空间。(2)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六个因子上得分相差不是很大。但相对比较而言,“学习目标”这一维度得分最高(2.166),其次为“学习方法”“学习动力”“自我调节”“学习习惯”,最低的是“知识应用(1.850)”。(3)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多变量检验表明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总分上sig值均小于0.05,即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在学习动力、自我调节方面,sig值均大于0.05即男女生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知识应用上sig值为0.018,说明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好于女生。(4)学习能力的专业差异分析:多变量检验表明,在学习能力的综合评定中,理科学生最高、其次为文科学生,艺体类学生最差。其中,在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知识应用三个方面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与艺体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文科学生高于理科与艺体类学生。但在学习目标、自我调节方面三类学生无明显差异。(5)学习能力的专业差异分析:多变量检验表明,在学习能力的综合评定中,理科学生最高、其次为文科学生,艺体类学生最差。其中,在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知识应用三个方面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与艺体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文科学生高于理科与艺体类学生。但在学习目标、自我调节方面三类学生无明显差异。

这一结果表明,作为高中教育的延续,高职教育过程中学生依然有着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多年的教育经历也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无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心思,遇到学习难题既不愿自己努力思考也不愿与老师进行沟通,自然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亦有区别。

四、教师素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对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师素质进行因子提取

对衡量教师素质的十二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本例分析中KMO 值为0.870,大于0.8,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显示,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有四个,特征值分别为:3.073,2.195,2.094,1.592,前四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606%,20.293%,19.446%,14.268%,按照因子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出四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614%,包含了约80.6%的原始信息。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对4类因子进行概括,并对因子变量加以命名解释,以进一步说明影响原变量系统构成的主要因素和系统特征。其中,第一个因子主要由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决定,命名为通用能力,第二个因子主要由科研能力、设备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决定,命名为职业能力,第三个因子主要由教育学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决定,命名为知识水平,第四个因子由道德修养和教育观念决定,命名为职业意识。

(二)对教师素质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回归分析

利用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并利用公式“26.606%[×]通用能力+20.293%[×]职业能力+19.446%[×]知识水平+14.268%[×]职业意识”计算出87位教师的综合得分,借以反映87位教师在不同的因子下的综合素质。同时,计算对同一教师进行评价的各学生学习能力的均值,根据综合得分与均值对影响因素与学习能力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学生学习能力确实与教师素质密不可分。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教师素质即通用能力、职业能力、知识水平、职业意识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其线性回归模型为:学生的学习能力=0.285+0.707[×]通用能力+0.483[×]职业能力+0.574[×]知识水平+0.126[×]职业意识。

(三)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

从系数的符号及sig值来看,通用能力、职业能力、知识水平、职业意识都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从系数的大小来看,通用能力、知识水平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系数最高,其次为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可见,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起到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下面具体分述如下:

1.教师的通用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具备一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更新教学内容、创造优质高效的新方法、建立符合教学规律的新理论的能力。教师作为素质教育具体践行者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发展创新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创造出新方法、新观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动力。

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习,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扰乱秩序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学沟通能力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若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则能够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通过沟通充分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可度、认同度,帮助其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教学能力是指利用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学习并营造团队心理气氛以增进学习有效性的一种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学会如何与社会人交往,与同学合作,学会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并尊重别人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教育学知识是根系。只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和教育工作赋有成效。专业知识是树身。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越高,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问题,进而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综合知识是枝叶。教师除了应立足于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前沿阵地外,还应当熟悉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拓宽知识面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综合知识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3.教师的职业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科研能力是教师知识水平的延伸。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情景和相对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设备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操作教学设备,则可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学习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监控能力高的教师会对已上课程进行回顾和评价,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4.教师的职业意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体现学校精神文明的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教师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可以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具有良好职业意识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营造一种严谨治学,勤奋工作的氛围,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总之,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渊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代文军,曾日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2]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1).

[3]肖志玲.不同性别、专业、年龄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1).

教师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管理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数学老师容易忽视的问题,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本文主要论述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管理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生管理现状;优化策略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管理现状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

中职生,一群与高中生涯失之交臂的孩子,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且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据一部分同学反映,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他们很难找到学习思路,这也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不能积极迎接数学挑战,久而久之陷入了数学学习困境。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比较薄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且对于教师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倦怠。

(二)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

从一定程度上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课堂管理效率,从当前中职生数学学习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遇到难题就退缩,且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精神,不能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缺少成功的体验,长期下去容易有厌学心理,谈“数学”而色变。

(三)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阶段一部分初中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没有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相应地,这些学生也被称为学困生,他们在学习方面没成就感,且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秉持“得过且过”的态度,追根究底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从学生课上表现来看,部分学生上课不带书本,也不做笔记,未记录学习重点,同时,这些学生也缺乏钻研精神,遇到难题就退缩,逐渐陷入了“不会学→不想学→害怕学”的恶性循环。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管理优化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选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针对中职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这一现状,我们可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入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与教学主题相符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以“指数函数”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入了细胞分裂的案例,如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裂变为两个,2个分裂为4个,4个裂变为8个,如将细胞分裂次数设为x,最终得到的细胞总数设为y,那么x与y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我引入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入探究主题,培养探究能力

针对部分中职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这一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引入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数学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不等式相关内容为例,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糖水加糖会越来越甜?探究过程中,我让学生将这一问题转化為数学问题,将糖水质量设为m,糖质量设为n(单位均为g),且两者质量均大于0,糖水质量大于糖。糖水达到动态平衡后,再加入xg糖,糖水更甜了,为什么?讨论过程中,学生计算出了最初糖水的浓度,即m/n,在此基础上加入xg糖,糖水浓度也发生了变化,变成(m+x)/(n+x),对比两个式子,只要(m+x)/(n+x)≥m/n成立就能证明加入糖后的糖水浓度更高,糖水越来越甜。

(三)纠正不良习惯,提升学习信心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数学学习成绩,就要从习惯入手。首先,分析数学学科的特征,其作为一门逻辑性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高要求。而现阶段部分学生习惯不良,不能理解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常常陷入解题困境。追根究底是学生审题不清晰,未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且部分学生做题过程中虽然将重要信息罗列出来,但书写不规范,导致一些重要信息被遗漏,错误率也大大提升。特别是在函数奇偶性判断过程中,如学生审题不仔细,容易忽略特殊函数的定义域,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其次,还有部分学生不注重学习反思,主要体现在同样的题目再次出现时错误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源于学生不注重反思,未思考是哪个步骤出现错误。对于数学教学而言,点滴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反思、调整学习方式才能避免下次再次出现错误。基于此,学生要加大反思频率,将容易错的题目积累下来,必要时也可建立思维流程图,通过这种方式更正自身的思维习惯。把握数学学习的要点。

三、结语

面向中职生的数学学习管理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如聚焦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入多元化的探究性问题,使学生聚焦某一知识点展开探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还要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书写习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参考文献:

[1]王立男.新形势下对加强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管理的措施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9):227-228.

[2]张远洋.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78-79.

教师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中现代化教育这一概念逐步被提上日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所以在各高校中新媒体教学成为主流教学方法之一。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最佳途径与方法,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相关内容,从而推进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校思政课  教学方法  创新

随着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手段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像数字多媒体、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师生客户端等技术开始走进课堂,为教师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新载体。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如果单一的进行课堂讲授教学,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如此观之,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要探索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最佳途径,充分发挥到新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课堂更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以满足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大学思政课中,很多课堂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同时,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学生随时都会拿起手机,这使得大学生课堂玩儿手机的现象逐渐严重,甚至难以遏制。思政课作为主修的公共课,在学生眼里不像专业课那么受到重视,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本就态度不端正,再加之教师一言堂,只顾知识的讲授,对于课堂纪律和师生互动等问题避而不见,加重了思政课的教育形式化程度,课堂质量大打折扣,思政课的真正教学目的无法实现。鉴于此,教师要学会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力求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不是只注重自己讲多少知识。

学生对思政课不上心抑或心存厌倦,也许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重视造成的。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改变自己一贯的讲授式教学,积极地与学生展开互动,或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师角色要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拥有求知欲望,主动探索知识,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当面对提问的问题时,点击鼠标,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名字,随机点到哪名同学,那名同学就需要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就会减少侥幸心理,从而认真听讲,以避免在被提问时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教学合理有序的进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充满理论性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或者是进行点名旋转,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号,摇号随机确定一个数字,摇到哪一个数字就对应学生的名字,可以让学生站起来答到,这样的方式刺激学生提高注意力,改善一下课程的趣味,让学生感觉到思政教师,不再是机械死板的,反而是灵活多变的;对于内容的讲解上,教师可以集中展现时间表,毕竟学生经历过初高中的熏陶,他们是有一定的基础能力的,此时此刻就可以系统地展现思政课程内容。大篇幅的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利用系统的图片展示可以调动学生的回忆,还可以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来进行思考,随后开展课堂上的交流,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孩子们逐渐爱上思政课堂,可以每一天都参与到课堂上来,积极跟教师一起展开具体的交流,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按照这样的形式展开思政课堂学习与教学。

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意见的发表和观念的传遞,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让课堂更加和谐美好。

二、建立完备的教学平台

教师应熟练使用各类新媒体技术,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通过积极探索各类新媒体的使用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得以创新,教学平台更加多样化。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偏理论化,学生在吸收新知识时会受到阻碍,教师可以寓教于乐,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图文并茂,视频举例的方式进行答疑解惑。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思政课公众号,在课下也能让学生接受到知识的学习与科普,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公众号平台上发布一些时政新闻、视频、纪录片、影视资料等资源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新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大学生日常中使用的轻松化、活泼化语言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与课堂形成呼应,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接收到新思想正能量的洗涤,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此外,面对上课点名,课下作业布置等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实现。通过搭建教与学自媒体终端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超新星APP等平台进行课堂点名签到,通过手机定位检查学生的逃课现象,对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当学生在就学习中产生的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给出指导回复,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敢于质疑。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作业通知,并在一些新媒体平台发布习题训练和考试检测,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监督的作用,教师也能及时收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反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思政课课堂做教学补充,能够有效的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此,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把握教材的固定知识,还要在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外,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对应的知识讲解安排,让课堂与时事热点问题相结合。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将这些课堂上涉及不到的内容制作成网页,并将链接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做好课下巩固,提升自我水平。在每一次的提升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思想,学生首次改变对思政课堂的看法,一人带动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会觉得思政课堂会非常有趣,那他们每一次的出勤率就会很高,整体的进步也会更加明显。此外,教师也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思想,每一次得到教学反馈,在教学反馈中完成基本的目标确认与教学不足,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改教学方法,融入一些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事物。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大学生在步入校园生活后,就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在学习方面有所松懈,每天只注重吃喝玩乐,对于课业毫不关心,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学习态度,但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却意识不到这种观念的错误性。思政课教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中,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直面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指导学生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并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与课堂主题相关的内容做课堂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在課下进行自主学习时也会更加严谨。另外,虽然思政课以理论指导为主,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寻找最佳解决办法。让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不要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时刻向其他同学或老师求助,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最后,让学生得到自我的信心搭建,这种信心搭建需要做的就是激励教育法,每当学生进行输出思政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不急于批判大家的思路,需要做的就是先赞赏学生的建议,过度指出学生观念上的误区,适当引导学生自我开始反思、反思后才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不太可能完全摒弃学生的思想,还是需要教师有耐心、慢慢舒展自己的教育方法,逐渐让学生们习惯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可以慢慢信任教师,也愿意输出自己的想法,跟教师同学一起进行思想沟通,完善自己三观的形成。

四、留取多样的思政作业

思政课堂需要做的就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思想三观培养、后期经过教师的引导,回顾整堂课程内容,即跟教师融汇沟通,随即再开始思想洗礼,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堂的魅力,为了让学生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教师留取作业上,一定要凸显出创新的优势,可以在一些软件上交作业,像是钉钉、微信、zoom等,在上边记录本次课程的作业照片,传输给教师,由教师观看学生们的作业情况,然后再给标准的答案作为参考,每一个人对思政题目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大家都输出思想、教师可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讲解、对学生们的答案都做出一些表扬,让大家感受到自己完成作业的意义所在。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各高校需要积极面对的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做出对应的战略部署和方法调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个人素质水平,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思想的新一代青年人。

参考文献:

[1]张新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23)

[2]姬立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教师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就要承担多种角色,要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乐于交流、主动合作,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自主学习;网络环境;多媒体;学习资源;数学

1 前言

在目前的苏北农村初中,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均已装备,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手机,校园网24小时全覆盖,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有了必备的物质基础;通过开设电脑课,学生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电脑及网络软件应用知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现代化装备不是一种摆设,闲置不用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必须使用才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网络资源无限,瞬息更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宝库。教师不能逆潮流而行去排斥网络,而应善于接受新事物,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效率的高低,与教师发挥作用的大小成正比。经历四五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堂自主学习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助推自主学习的引领者

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全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是通过后天培养出来的。众所周知,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对学习任务有使命感,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村的教育环境和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需要教师培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旁敲侧击。正如卢梭所言:“思考与实用的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一些简便方法,这些方法的发现激励着自尊心,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智力得到满足。原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有了简便方法,就令人感兴趣了。”尽可能给学生思考时间多一点儿,活动空间自由一点儿、表现机会多一点儿,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由丘陵变为高山,学习成果终会越来越丰富。教师应耐心等待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百思不得其解到豁然开朗的喜悦。学习的兴趣是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逐渐养成的,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会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最强大脑开发的土壤。

指导学生有效利用时间  在课堂上不难发现,有的学生看起来学习认真,但效果不佳。这是一个常见问题,学生自己纳闷:我努力过,可成果总不青睐我,与我若即若离。伏尔泰出了一个谜语:“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它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它最不受重视,却又最受惋惜。没有它,什么事也无法完成。这样的东西可以使你渺小得消灭,也可以使你伟大得永续不绝。”谜底就是时间。怎样勒住时间的缰绳,增强利用时间的能力呢?师生一起探讨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例如:统筹安排,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排除干扰,不小猫钓鱼,三心二意;暂时放置,不茫无头绪,死钻牛角尖;合理利用周边资源,从同学处得到启发……能做更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比别人时间多,而是比别人使用时间更有效率。

从思想上教育学生自主学习  威赫兹里特说得好:“人的思想如一口钟,容易停摆,需要经常上紧发条。”一个人能一时地自主学习,难的是持久地自主学习,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这就需要教师反复要求学生领悟教育家陶行知作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告诫学生“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要成长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会终身学习。

3 网海航行的导航者

担任网络卫士,屏蔽无关信息  网络是个染缸,异彩纷呈,学生跳进去会粘上什么颜色,决定于跳进什么颜色的缸。网站信息良莠不齐,为了避免冗余信息、不良信息的影响,教师应对学生所上的网站不良信息、广告进行屏蔽,避免无关的干扰。

选择相关资料,明确学习内容  网络学习资源浩如烟海,难免泥沙俱下,教师必须披沙拣金,筛选、组织、传递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导航。根据主题学习内容,教师对网上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利用价值高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URL导航链接,为学生直接登录相关网站去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提供方便。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时間花费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时间弥足珍贵,有限时间,高效利用。

制定学习规矩,维护学习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网学习更需要规矩。网上自主学习必须定出公约,共同遵守:学习交流要围绕学习内容展开,不得在论坛发布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可以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杜绝胡言乱语,东扯葫芦西扯瓢;不得在网上胡乱搜索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避免课堂学习混乱……课堂秩序井井有条,学生聚精会神,有利于培养出会思考、能创造的人,课堂效益事半功倍。相反,披着现代科技的外衣却杂乱无章的课将人心涣散,教学效益低下。课堂驾驭能力良好和教学方法得当是一个教师的必备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师应如舵手一样把握学生自主学习运行方向,必须排除无关干扰,使学生学习凝心聚力,明确学习内容,严明学习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 情境观察的指导者

所谓情境观察的指导者,是指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明确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对观察的重点、特征部位等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和指导性意见。网络进入课堂,学生也拥有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开动脑筋,为活跃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宋代张陆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让学生充满疑问,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会油然而生,学习就会进步很快。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营造有意义且有趣的问题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促使其认识上出现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好奇心就自然生长出来。好奇引发需要,需要思考,学生就会沉浸在学中问、问中学的环境中,好学乐学。

如在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垂径定理”时,提问:“画一个⊙O,作直径AB,沿AB将圆对折,你能发现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若一条直线平分弦,那么这条直线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吗?一条直线平分弦,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弦吗?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吗?”这样的问题串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知识学习系统化。

刻板的形式让人学习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造情境力求不拘一格,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设置,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可行性设置……课堂有情境,学生多乐趣,既有利于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又能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5 学习问题的设计者

未来的学校是靠这样的教师撑起来的:与时俱进,能运用所处时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工具方法,捕捉最有效、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服务学生。时代在变化,考评教师的标准也在发生改变。教得好的教师未必是好教师,让学生学得好才是好教师。教师如何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学习问题的设计者呢?

做“T型人才”,充实问题设计的实力  “T型人才”中的T,一横代表学习宽度,一竖代表学习深度。作为教师,不能教数学的只会数学,教物理的就会物理,对本专业所知有限,对其他学科一片茫然。涉猎学科知识的宽度有时会决定一个教师理解学科的深度。教师应该把根深深扎入本学科,对设计对象才能有深刻的了解,枝叶可以旁逸斜出,展望更开阔的天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渴望更加生活化、人性化、审美化、技术化的课程为自己的指引方向。教师作为学习的设计者,知识面需要无限延伸,生活经验要更加丰富,学习习惯要为人师表,理解人性要达观而不死脑筋,审美素养要高雅而不平淡如水,技术化的工具手段要丰富多彩而不单一呆板。

设计问题适宜,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课堂学习主题一旦确定,教师设计问题就必须以主题为中心。问题的设计要简明而不晦涩,精当而不啰唆。设计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思考和争论,将讨论引向更深入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顾及全体学生,不脱离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跳一跳就够得着;设计的问题要循序渐进,将学生步步导入知识的殿堂;设计的问题难易皆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的问题有层次,促进学生思维阶梯式发展;设计的问题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必须用夸父追日般的精神追求知识,追求进步。正如陶行知所说:“好学是传染的。”好学的教师必有好学的学生,唯有好学上进的教师才能教出乐于学习的学生。教师经常设计出优秀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如同磨刀石,也会磨炼出会自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

6 学习过程的辅导者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差别较大。无论网络多么发达、多么人性化,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辅导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辅导。

思想方面辅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否有难度是因人而异的,而对待问题难度的态度决定了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感受学习成功的真正快乐;开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应主動利用网络资源、书本,向老师、同学学习,学习是为了自己尽快成长,不可遇到困难开倒车,或者坐等老师的答案。实践表明,学生经常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会增强,进步很显著,学习情绪愉悦,渴求学习的愿望会更加强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尤其是学习存在问题的后进生,补“心”至关重要,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多给予中肯的鼓励和激励。

方法方面辅导,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一部分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提不出问题;盲从,人云亦云;思考不周,漏洞百出;举一不能反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没问题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指出死记硬背难学真知识,投机取巧难练真功夫,纸上谈兵中看不中用,闭门造车如同井底之蛙;提倡“乐学”和“巧思”是学习的双桨,鼓励学生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对学生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要不吝言辞表扬,对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要及时指出,指导学生制订量身定做的学习计划。找对方法做对事,学习需要好方法。

知识方面辅导,适时答疑解惑  就学科知识而言,教师肯定钻得深、理解透,但不能代替学生行走,而是要像“拐杖”一样发挥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学生的疑难,必要时给予点拨,对于暴露出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对于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解决,对于在限定时间内全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切忌冷眼旁观、浪费时间,而是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解决。

7 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因地制宜,依据课程内容适时恰当地使用网络,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要意识到真正决定学习效果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智慧。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必须给自己的作用定位:扮演多种角色,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促进者,做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乐于交流、主动合作,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丽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J].新课程,

2011(9):147.

[2]张小鹏.浅谈教师在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J].赤子,2013(10)作者:徐超凡,灌云县沂北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县361名师(222200)。

教师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1 做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 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起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策略的语文主题或研究式的学习活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必须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 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者。我们教师的角色也该发生转变, 由知识的主宰者变为活动的参与者, 那么, 教师怎样做好这一参与者角色呢?

首先, 要把握参与时机。在学生无法选择一个合适的学习活动主题时, 或学生偏离活动主题却浑然不觉时, 或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寻找与活动主题有关的资料时……教师要适时参与。

其次, 要把握参与的程度。不同的活动小组或个体对教师参与的度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确定参与的程度。

最后, 教师要采用共同讨论, 亲身参与;同步研究, 协同共进;紧密联系, 双方反馈等方式参与学生研究, 与学生平等交流, 教会学生自己研究。

教师在参与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事可做、有事敢做,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掌握探究的本领。

2 做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协作者

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可能会涉及社会、历史、科技、自然、生活、宗教等方方面面, 学生觉得他们与活动的内容有联系, 就会去调查研究。这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也该发生转变, 由教材的实施者变为活动的协作者。当学生遇到困难和疑惑时, 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启发学生自己拿主意、想办法, 从而使学生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从中积累经验, 获得情感体验。

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做许多课外学习活动, 多数家长怕影响孩子的学科成绩, 反对调查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协调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要与社会如社区、书店、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各方面人士的交往, 他们没有经验, 没有社会阅历, 调查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也需要教师出面帮助学生解决。

由此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表演, 学生看, 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协作、一起成长、一起实现的过程。学生从与教师合作之中体验平等、自由、民主, 其主体性得到凸现, 个性得到张扬。

教师作为协作者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协作学习, 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给予学生平等地位。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 更是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在综合性学习中, 尤其要突出师生之间“平等互学”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摒弃束缚学生自我发展的条条框框, 驱散唯书、唯上、唯古、唯师等倾向的阴霾, 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全方位的发挥。

3 做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它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学习、个人感悟这样的过程。在综合性学习中, 由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潜能得到发掘, 创造意识得到保护, 因此, 自主学习便成为一件充满发现、想象、快乐的事情, 从这一角度看, 学生应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探究者。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语文知识”不再是教师关注的惟一焦点, 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要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那么, 教师如何当好指导学生这一角色呢?

首先, 把握好指导的度, 因为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如果指导“过度”, 便达不到其目的。因此,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 科学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过程。

其次, 教师应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和研究方法指导, 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进行集体指导, 如举办如何拟定研究专题、如何处理数据、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有关讲座;也可以进行个别指导, 针对各个学生小组或个体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指导。

最后, 教师的指导应该渗透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其他每一个环节, 让学生学得主动, 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 而是从“教”转变为“导”。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使他们能很快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4 做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监督者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要求教师放开手脚, 相信学生, 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 自己分工, 自己搜集材料, 自己编写材料, 自己主持活动, 其“工作成果”往往让老师惊喜。然而,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只有对能自律的人, 能负责的人, 我们才能说, 就按你所说的去做吧, 那样可能是对的 (马斯洛语) ”, 可是对那些缺乏自律、缺少自觉的学生来说, 教师的监督就成为一种必要。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开放性课程, 学生要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研究社会, 活动范围远远超出教师的视野, 而且每个小组或个体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进程以及所做的事情不一样, 其活动带有很大的流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缺乏自律和自觉的学生离开教师有效的监督, 就会放任自流, 敷衍了事, 那么学生就难以从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做好监督者。教师作为一个监督者, 监督学生, 不能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 而是帮助学生、关心学生、鞭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中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到综合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认真扎实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其角色与课堂教学不一样,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知识应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而获得;教师不应把现存的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住, 答案应由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而得到;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应在合作中碰撞讨论而产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 教师和学生相辅相成, 共同统一于教学中。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 不同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它为教师带来全新的挑战,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做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协作者和监督者, 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学习论文范文第6篇

不知不觉,为期一个月的网络培训学习已经结束,回顾这一个月来的学习,感到既紧张又充实,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收获了许多。

整个网络学习设置了八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阅读、阅读测验、讨论、作业几个小的学习版块。既有逻辑严谨的理论知识,又有贴近生活的教学范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实际的操作。让我们在学习当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网络教育技术水平。下面是我这一个月以来的学习体会。

首先,提高了教育技术水平。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评价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上我们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每个模块都设置了讨论版块,向我们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平时我们工作都非常的紧张,同事之间没有多少时间进行交流,这次培训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个版块,你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大家交流。你可以浏览小组其他成员的帖子,学习他们好的地方,取长补短。另外,你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老师和同时请教。这次学习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增强了我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网络培训学习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这次学习没有教师的当面讲授,是学员自己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就给自学提供了空间。我每次都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阅读每个模块给出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发帖和做作业,力求比较好的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我在今后工作中进行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网络培训学习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次网络学习,比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不仅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另外也注重对学员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这对我在教学评价方面提供了帮助,加入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氛围较为浓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虽然这次学习收获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只能抽出空暇时间来进行学习,而且时间安排比较紧,没有很多时间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另外感觉有些知识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有些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其次,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只阅读了本组学员的帖子,没有更多时间来阅读其他组的帖子,失去了与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

上一篇:心理疏导论文范文下一篇:客户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