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

2024-03-18

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内部风险控制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运用鱼刺图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提出其内部风险控制的基本框架、流程和方法,并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房地产企业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方法提供依据,也为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及提升盈利点提供重要支撑。

【關键词】HX房产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流程;鱼刺图

1 内部风险控制的含义

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主体的潜在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房地产风险控制就是对房地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规避和掌控从而达到损失最小、利益最大之目的。[1]内部风险控制是企业为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提高企业数据的准确性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战略风险

房地产企业的战略风险主要是指战略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与企业自身的投资决策、企业对于政策的了解以及企业对于政策的适应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在宏观经济形势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下制定准确的战略决策。

1.2 项目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项目管理与执行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项目管理人员执行不到位以及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合同履行等脱离管控都会给项目带来风险;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具有决策性、技术性、专业性等的有关知识人才对企业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这些人员在实践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风险。

1.3 财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开发及建设期时间长,资金的周转时间较长,资金回笼速度较慢造成的现金流断裂、成本增加以及垫资造成的现金流紧缺易造成企业内部资金上的风险;现金流量在每个阶段分布不均衡、不规律且资金的流向较为复杂,对开发商以及业主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以及对分包商的预付账款管理不到位造成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可靠性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 内部风险控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

2.1 基本框架

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处理企业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来提高企业创造财富价值能力的框架。在我国房地产内部风险控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内部环境、设定目标并识别事项、评估风险、应对风险及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正缺陷等。[2]

2.2 基本方法

2.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本文运用鱼刺图法进行风险分析。

鱼刺图又称因果图,分为问题整理型、原因型和对策型三种,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关联分析导致系统发生事故的原因与结果,在系统中则是通过展示文字和线段的因果关系来描述危险因素与事故后果的逻辑关系。采用鱼刺图法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分析能够将事故原因简洁化,条理化,使房地产风险评价人员能够准确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鱼刺图分析法由因和果两方面因素组成,依据房地产企业经营策略和所处市场环境的特点,考察实际情况并查询相关资料,通过对人员、财务、法律和管理风险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用鱼刺图建立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评价体系。其主要优点有:①能清楚直观的展示房地产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能够细化分析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②无需建立烦琐的数学求解模型,更不必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便于掌握和推广,极具实用性。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直接集中于问题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问题的过去或不同人员的片面观点,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2.2.2 加强房地产业务流程控制

依据房地产业务流程进行业务管理,管理责任重大对整个项目影响也很大,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少管理上的失误,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管理意识。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是质量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导致的风险;二是进度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导致的风险。

3 HX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主要问题

3.1 内部控制环境缺失

房产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不全面,制度不能够覆盖企业的各个部门;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繁杂、职能交叉重叠,职责定位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组织精细化管控;房地产企业总体缺少内部监督部门及会计控制部门,即使有也缺乏独立性。

3.2 内部控制滞后

首先,内部控制缺乏执行力。很多企业认为有了制度就等于有了保障等于有了控制,而实际上内部控制更注重的是执行结果,它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必须付出的行动。其次,很多企业目前对内部控制的含义理解比较片面。多数企业都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流程层面控制活动的内部控制,而对信息交流与沟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要素的关注度不够。

4 HX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4.1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①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应注意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环境的建设,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企业的文化理念,制定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施等。只有建立良好的房地产企业内部环境才能确保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落实。②建立内部会计与监督机制。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要真实记录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并为了便于管理要对经济业务进行适当的分类。此外,对发生重大的经济业务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在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时要准确无误的记录货币价值,在编辑财务报告时要合理地描述經济业务,区分审计等职能。建立并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并给予监督部门相应的权利。[3]

4.2 强化内部控制结构

①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治理结构。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是优化、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并且要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决策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并赋予相应的权利行使监督权,强化责任追究制度。②企业应增加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房地产企业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公司的相应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的内部控制活动有:一是要明确各个经营任务的流程;二是要安排好各部门的职责;三是要对企业的资产加以使用和记录;四是要加强考核企业员工的绩效情况;五是对企业会计信息及凭证要加强保护、爱惜;六是财务清查要加强清查;七是要严格规定会计系统中财务人员的操作权限。③房地产企业必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风险控制的内在基础,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内部风险控制的效果。同时,房地产企业还要以国家大局利益为前提,以消费者至上为服务宗旨,最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4.3 建立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特别是房地产这种高风险性行业,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主要依靠信息之间的沟通联系,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沟通程序,以便从该程序中获取信息并及时传递。

5 结语

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激烈竞争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鱼刺图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进行识别和分析,构建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模型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了内部风险控制的流程和框架、风险控制操作过程及风险控制配套政策和措施;同时,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信息系统等,对增强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佩军. 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4(33):59-60.

【2】王思遥. 我国当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基于财务资源配置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5(3):152-156.

【3】赵斯昕,丁日佳.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构建[J].中国矿业,2010,19(8):41-44.

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持续的更新换代, 各种信息纷涌而来, 人们不得不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风险。尤其是公司作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如果对风险的处理能力欠缺, 将危及公司的发展。目前, 为了更好地面对风险, 企业在管理中加强了对风险的管理,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风险的发生性往往是随机的, 不一定在哪个时间就会突然发生。例如:中航油 (新加坡) 公司在宣告破产前的半年前, CEO还公开宣称公司的发展态势良好, 在申请破产前的1个月, 还被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企业”。这就需要公司在实现未来的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尽可能地把不确定因素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用最少的资源去化解最大的危机, 将风险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小, 以确保公司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

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是由董事会、管理层、相关的风险管理控制人员以及整个企业的员工共同完成的, 在企业战略的制订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伴随企业战略实施的全过程。所以进行企业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中遇到的问题

(一) 企业中风险管理的执行能力弱

目前, 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普通的私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得到了加强, 一般的员工也具有了基本的风险防范意识。但这种风险的防范意识并没有落实到位, 一般的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了解并不透彻, 在日常的工作中并未对工作进行风险考虑。而且, 上市公司也没有鼓励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有的时候风险问题大多数是从基层工作中出现的, 这个时候基层职工因为没有风险管理的落实意识, 不能及时地将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风险的小火苗就会逐渐汇集成燎原大火, 使得风险越来越大。例如2011年3月15日, 据央视曝光, 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 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 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使得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被应用于产品的制作, 最终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有的上市企业从管理层就没有很好地做到风险管理, 认为只要公司上下一条心, 管理者好好地对公司进行管理就不会出现风险。整体的风险的管理力度和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不够, 导致无法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 出现风险时也不能及时应对, 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 企业管理结构不合理

如果企业管理结构不合理将会影响风险管理的实施。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结构如果不合理, 影响到的范围将会更大。一个公司好的管理结构能为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机制提供优越的环境基础, 也能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高效运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和企业风险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企业管理架构, 那么上市公司制定战略以及战略的实施将没有保障。但是, 目前有不少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结构混乱, 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市企业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对上市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上文提到的中航油事件, 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作为中航油总裁的陈久霖, 手中权力过大, 绕过交易员私自操盘。中航油 (新加坡) 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表面上看确实非常科学, 可事实并非如此,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虚设导致对陈久霖的权利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三) 公司对风险因素的监督与制衡能力较弱

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上下承接的, 不同的管理层次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想企业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强大的风险管控系统。还要建立强大的监督、制衡机制, 防止出现企业内部的拉帮结派。内部的审计要做到独立于公司其他的部门, 有自己的话语权与监督权。杜绝高层亲戚掌控企业内审部门, 避免内部监督屈服于公司高层权力, 成为高层的“傀儡”, 使得企业发展受到阻碍, 不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例如, 2006年3月28日, 深圳发展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林被拘留, 涉嫌违法放贷。将15亿元贷给首创网络和中财国企及下属五家企业。但事实上, 这笔资金被挪用。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内内外能顺畅勾结犯案, 监督缺位。知情人称“15亿元贷款的运作, 在几乎所有程序上都涉嫌违规。”贷款通过审查也是因为周林的一再坚持。

三、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中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

(一) 研究制定基于战略目标的风险评价标准

不要生搬硬套其他公司的风险管理控制, 应该在充分理解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同时借鉴其他公司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以一套适合自身的基于战略目标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监督制衡作用, 强化公司监督制衡机制, 不断提升审计部门在企业的地位, 有充足的话语权、权威性以及独立性。企业的监督部门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重点监督。还要制定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应对风险的对策, 以确保公司可以顺利地应对风险的到来。

(二) 风险管理在投资决策中发挥公司高层的领导作用

公司的高层领导对企业有领导作用, 在企业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公司的高层是促成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战略进行的捆绑的主力军。如果高管能够齐心协力, 致力于企业的风险管理, 对团队进行正确的领导, 发挥团队的作用, 将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减少很多的阻力, 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首先, 需要管理层要进行权力的制衡, 避免某个高层过分的集中全力, 独揽公司大权。其次, 监督者自身要加强管控, 避免因为自身职业素养不够造成“监守自盗”的事件的发生。最后还要对公司的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 使得人人养成忧患意识。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得到质的提升。深圳市福田投资公司的高层在发展的过程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凝心聚力, 大力构建投资融资的同时积极促成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战略投资的捆绑, 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而且还加大对全体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 加强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 形成良好的防范企业风险的文化。并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风险的管理, 不断地提高风险的应对能力。

(三) 对公司管理结构进行优化

在必要的情况下, 企业的风险管理管要与公司的其他制度进行适当的融合。这就需要提前制定和完善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管理体系, 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管理结构体系足够完善才能促进公司部门之间加强沟通, 共同应对事情的发生。第一, 对公司管理架构进行完善, 将个别的高层管理者独立出来, 赋予他们权力和地位, 发挥他们在风险管理中的监控作用。第二、公司还需要设立一个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具有很强独立性的审计部门, 部门成员需要从外界进行应聘具有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对公司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并制定应对风险的对策。第三、公司需要加强对不同于风险管理相关部门的联系, 使各部门之间组成完整的应对风险的管理体系。

(四) 利用风险管控软件与系统程序进行风险管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的风险管理控制软件, 通过软件将公司的财务抽查信息、不同阶层员工的反馈、财务抽查的信息以及财务的风险分析数据等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 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生产控制风险的方法。风险管控软件与系统程序能够将生产的风险集中到企业的数据库, 进行风险预警, 并且指导企业进行风险防控, 将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同时也要加快自主创新, 研究出更加先进、精确的风险管控软件与系统程序。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 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管理, 关乎企业的存亡, 如果企业风险管理得当将会促进企业长期平稳发展,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产生许多纷争的情况下, 企业必须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控制系统, 主动规避风险, 才不会使自己变成经济纷争中的炮灰。本文对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 日后一定会继续进行研究。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大, 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到许多其他的国家。在贸易战正热的今天, 我国企业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 以及不断增多的风险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制定合理的规避企业风险的对策, 将企业风险降到最小。本文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分析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希望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借鉴, 促进企业的长久平稳发展。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投资决策,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武达.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 2016 (3) :33-34.

[2] 陈伟华.浅析企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J].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7 (1) :40-41.

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可以结合各种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的新方法——熵权评价法,以使企业对项目投资的决策更加科学。

企业项目投资是一个面对未来的非常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而目前所采用的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中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不考虑风险价值要素的决策方法,主要有以投资回收期法为代表的静态决策方法和以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为代表的动态决策方法;另一类是考虑风险价值要素的决策方法,主要有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但是两类方法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现行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分析

(一)不考虑风险价值的决策方法

1.项目投资静态决策方法

静态决策方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将不同时期的等额现金流量作相同处理。投资回收期法是静态决策方法的代表,该方法需要计算投资回收期指标,即能使方案现金流入量等于现金流出量的时间,并用此指标来衡量方案的优劣。该方法计算简便,可用以衡量投资方案的变现力,能间接反映投资方案风险的大小,但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影响,没有考虑方案投资回收期后的收益。

2.项目投资的动态决策方法

动态决策方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对不同时期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价值影响,这类方法根据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分别通过计算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指标来确定方案的优劣,决定方案的取舍。该类方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从而使决策方法建立在符合客观经济现实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其价值总量,但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二)考虑风险价值要素的决策方法

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来选择投资方案。该方法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比较符合逻辑,理论合理,使用广泛。但该方法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人为地假定风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加大。但是有些投资项目时间越久远,风险越小,如果用该方法进行决策,可能会淘汰可行项目。

2.肯定当量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用一个当量系数把含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量;然后按无风险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再利用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来选择投资方案。该方法克服了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夸大远期现金流量风险的缺点。但是,如何确定合理的当量系数成为该方法的一个难点,如果当量系数的确定不合理,就会导致决策失误。

二、项目投资决策新方法——熵权评价法

在上述的比较和分析中,静态决策方法和动态决策方法没有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要素。因此,单纯采用该类指标做出的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考虑了风险因素的按风险调整贴现法和肯定当量法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两种方法自身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采用一个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相糅合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必然会使风险随时间的推移而加大。肯定当量法中,准确确定当量系数难度很大,如果采用经验系数法,即通过标准差率与肯定当量系数的经验数据确定,则该方法的主观性过强,说服力差;如果采用换算系数法,即令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净现值等于肯定当量法的净现值,从而解出当量系数,该法实质上就是风险调整贴现法的一种变形,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这种采用风险调整后的净现值作为决策标准的方法,如果调整公式设计得不科学,必然会导致风险的歪曲反映,与初衷相违背。

笔者的思路是构建一个项目投资方案决策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能够体现方案收益、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各种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影响方案决策的各种因素,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熵权评价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做出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方案的熵权评价法具体思路如下: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现行投资决策方法大多采用一个或同一类别的指标直接作为决策方案的判断标准,这种单指标的决策方案,或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虽考虑到风险价值,但由于方法设计中存在缺陷会导致风险的歪曲反映,以此为依据进行的项目投资决策必然不科学、不准确。

项目投资风险决策方案的熵权评价法是建立一种决策方案的指标体系判断标准,即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以期全面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这两个重要的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该方法对风险因素的处理与风险调整贴现率法、肯定当量法不同,不是通过计算风险调整后的净现值作为决策判断的标准,而是将能够衡量投资风险的一些原始指标纳入指标评价体系,使风险价值作为指标体系中影响投资方案决策的要素。

(二)采用熵权法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基于熵的概念可建立熵权评价模型。即结合待选方案的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并融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力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待选方案所有评价指标与理想指标距离差的加权和,对投资方案进行决策。

三、投资决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依据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的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基础。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由于竞争,每个项目都要取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货币的时间价值成为评价投资的基本标准。运用贴现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假定现金流量是确定的,即可以确知现金收支的金额及发生的时间。实际上,投资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比较小,一般与忽视风险的影响,把决策视为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如果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大,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就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进行投资的风险分析。

因此,在选取决策方案指标时,要以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作为衡量标准,使最终指标体系的组合能体现和涵盖这两个因素。

(二)指标选取

在投资方案决策的指标体系中,笔者选取了如下5个指标:

未经风险调整的净现值、现值指数以及反映方案风险程度的投资回收期、综合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前两个指标,未经风险调整的净现值以及现值指数体现了项目的收益并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未经风险调整的净现值是绝对指标,如果投资项目初始投资额不同,绝对指标的可比性稍差,因此又选择了现值指数这个相对指标,以消除投资额不同的影响。投资方案间的初始投资额数值相近,可以在主观赋权时,加大未经风险调整的净现值的权重;若初始投资额数值相差很大,可加大现值指数的权重。

后三个指标,投资回收期、综合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体现了投资的风险价值因素。投资回收期虽是静态投资决策方法的指标,但是它可以间接反映投资方案风险的大小,回收期愈短,不确定性相对减少,风险愈小。而且该指标直观简便,成本不高。综合标准差、变异系数是反映投资方案风险的直接指标。收益的标准差可以反映收益偏离期望收益的程度,因此可以作为风险的度量因素。但由于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入量不止一期,因此要综合考虑各年的收益标准差,计算出综合标准差作为选取指标。综合标准差是一个绝对数,反映项目风险的大小,如果各方案的投资规模不同,只用绝对数就难以确切比较它们的风险。因此,应将反映项目风险的相对数——变异系数纳入决策的指标体系中。

(三)指标的计算公式及示例

1.未经风险调整的净现值NPV

四、熵及熵权模型的建立

(一)熵及其性质

1.熵的定义

熵的概念源于热力学,后在工程技术、经济社会中得到应用,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有效方法。熵是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当系统可能处于n种不同状态,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pi(pi=1,2,3,…,n),则该系统的熵为:

条件熵的定义为:设系统A、B统计相关,则E(A/B)是系统B已知时,系统A的熵或称为条件熵。

2.熵的基本性质

(1)可加性:熵具有概率性质,从而系统的熵等于其各个状态熵之和。

(2)非负性:系统处于某种状态的概率为0≤pi≤1,所以系统的熵总是非负的。

(4)对称性:系统熵与其状态出现概率pi排列次序无关。信息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越小表示该系统确定度高,信息量多。系统熵与pi,n有关,n增大,系统熵也增大;pi越接近,系统熵越大,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量越大。

(二)建立熵权评价模型

1.求接近度dki

设有n个评价指标,决策评价m个待选方案,Xki是待选方案的k的评价指标i的计算值,Xi*是评价指标i的理想值,Xi*值大小因评价指标特征不同而异,对于正指标,Xi*越大越好;对于负值标,Xi*越小越好。

2.计算评价指标的条件熵Ei

3.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对熵值

4.确定评价指标的熵权Qi

熵权并不表示决策问题中指标间的实际重要性系数,而是各指标系统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多少的相对程度。熵权越大,提供信息量越多,指标之间竞争越激烈。决策者应重点考虑。

5.赋评价指标的主观权值ωi

6.计算综合权重λi

主客观结合定权,既要考虑决策者对各指标的主观定权,又要结合各指标提供给决策者信息的多少来综合考虑,使主观定权符合实际。

7.计算待选方案所有评价指标与理想指标距离差的加权和Sk

Sk越小,说明待选方案与最理想方案的距离差距越小,方案越优。

五、熵权评价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有5个待选方案分别计算出的5个评价指标值如表2:

表中列示了5个待选方案的各个指标值。按照净现值最大、现值指数最大原则,应分别选择4方案,3方案;按照投资回收期最短原则,应选择5方案;按照综合标准差最小、变异系数最小原则,应分别选择2方案、1方案。因此,选择不同的指标作为判断标准,会得出不同的决策方案。

投资决策的熵权评价法综合考虑了反映方案收益、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的各个指标,并结合待选方案的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和决策者主观判断力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具体决策过程如下:

以未经风险调整的净现值(NPV)为例,列示dki、Ei、ei、θi、λi的计算过程。

(一)根据熵权模型中公式(1),计算待选方案指标的接近度dki

由表1可知,待选方案4的净现值最大,NPV=7500,即评价指标的理想值Xi*=7500。则各待选方案指标NPV的接近度计算如下:

方案1.d11=4720/7500=0.6293

方案2.d21=2950/7500=0.3933

方案3.d31=3520/7500=0.4693

方案4.d41=7500/7500=1

方案5.d51=3100/7500=0.4133

PI、PP、D、Q接近度的计算方法与NPV相同。构成的接近度矩阵如下:

(二)根据公式(2)计算评价指标的条件熵Ei

根据公式(3)计算相对熵值ei

根据公式(4),确定评价指标的熵权θi

赋评价指标的主观权值ωi。考虑到5个待选方案的初始投资额不同,绝对指标较相对指标可比性差,因此,在主观赋权时,对净现值、综合标准差两个绝对指标赋较小的权重。对现值指数,变异系数两个相对指标,赋较大的权重。权重矩阵如下:

根据公式(5)计算综合权重λi

其他指标PI、PP、D、Q的Ei、ei、θi、λi计算方法相同。

5个指标的Ei、ei、θi、ωi、λi值如表3:

(三)根据公式(6)计算待选方案所有评价指标与理想指标距离差的加权和Sk

以方案1为例,列示计算过程:

其他待选方案Sk的计算方法相同。5个待选方案的Sk值见表4:

由表4可知,方案1为最优方案。

六、结论

笔者将熵的概念引入投资决策中,提出了投资决策的熵权评价法。通过建立一种决策方案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这两个重要的、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弥补了现行投资决策方法多采用一个或同一类别的指标直接作为决策方案的判断标准的不足;结合熵权评价模型确定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各个方案评价指标与理想指标距离差的加权和,进而对投资决策方案做出决策。该方法适用于多个投资决策方案优劣的比较,尤其在各方案采用不同决策原则、结论不一致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完成方案间的权衡比较,实现对投资方案的科学决策。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中使用负二项回归层次模型,以2011—2015年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2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CEO权力对联合风险投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更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EO权力在联合风险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当CEO权力过大时,联合风险投资的监督作用会受到抑制,不利于企业的技术S创新。因此公司在积极引入联合风险投资的同时,需要合理有效地设计CEO的薪酬体系及股权结构,更大程度地发挥CEO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力求风险投资机构和CEO目标统一,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关键词:技术创新;风险投资;联合风险投资;负二项回归;CEO权力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風险投资能够为初创企业解决早期融资约束问题,但创业企业初期存在很高风险,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风险投资机构选择联合风险投资方式。并且随着初创企业数量的增多,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联合风险投资逐渐成为主流的投资策略。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选择通过辛迪加方式分担风险和资源互补促进技术创新(Brandeetal[1],2002)。同时企业的创新投资决策不仅会受到外部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也会受到CEO的影响。CEO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通过制定企业的投资计划和资源分配方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乔朋华和鞠晓峰[2](2015)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强度很大程度上受CEO权力的影响。探讨CEO权力和联合风险投资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多从股权性质、持股比例和区域分布等角度,如马嫣然和蔡建峰等[3](2018)将风险投资分为政府风险背景和外资风险背景,分析不同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许昊和万迪昉[4](2015)等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整体持股比例不影响研发投入,但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与企业创业投入正相关。Fang和Jiawen[5](2018)实证研究京津冀城市群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时空差异。近些年来也有文献探究联合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如詹正华、田洋洋[6](2016)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角度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现有研究的不足在于: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很多,但较少实证研究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现有从CEO视角出发探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只关注于CEO学历、年轻、任期等单一特征,缺乏从CEO权力的综合视角进行研究。  企业CEO决定企业发展战略和资源利用方式,CEO权力的大小往往会影响联合风险投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而现有研究忽视了CEO权力的调节作用。因此,文中试图做出以下改进:文中以2011—2015年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2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联合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文中通过引入Finkelstein的CEO权力模型,把CEO权力划分为组织权力、专家权力、所有制权力和声誉权力4个维度,综合考察CEO权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从CEO权力视角实证检验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为联合风险投资利用资源和信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借鉴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联合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 现有文献主要从分散风险、项目选择和价值增值等方面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方面,联合风险投资能够分散风险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提高因投资高风险项目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Wilson[7](1968)最早提出风险投资机构能够通过辛迪加方式共同承担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联合风险投资策略充分利用单个风险投资机构的专业优势和信息网络,选择最具有增长潜力的项目。James和Raphael[8](200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联合更有利于选择最优项目决策,更多的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更大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项目审查的准确性和速度。最后从价值增值角度来看,Brandeetal(2002)认为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增值,不同投资机构各有所长,将自己处于网络关系中能够获取的信息资源汇总,加快信息共享速度,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带来补充的管理技能,促进企业成长。曾蔚、游达明[9](2008)从价值增值角度,提出联合风险投资价值溢出模型,认为风险投资双方共同提供增值服务,有助于被投资企业获得正向价值溢出,即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出现价值溢出。据此,文中提出以下假设H1a: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优于单独风险投资。H1b: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越强。

1.2 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 目前文献多从CEO学历、年龄、持股比例、两职合一和职称等单一视角探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国外学者(Wally和Baum)[10](1994)研究发现高学历的CEO有着更高的认知水平,继而影响企业创新水平,也就是说,拥有高学历的CEO拥有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创新的认知程度也更高,更愿意进行技术创新;国内学者胡艳华[11](2018)也发现高学历的CEO更有意愿技术创新。Barker和Mueller[12](2002)研究发现,CEO越年轻,对R&D创新投入就越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就越强。薛跃、陈巧[13](2014)认为CEO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黄庆华[14](2018)、王玉霞[15](2019)研究表明CEO兩职合一的公司表现为获得更多发明专利。虞义华[16](2018)、张琴[17](2018)等发现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CEO在企业创新活动投入更大,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更显著。 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领导者,CEO所拥有的权力应是不同权力维度的综合,仅从CEO权力某一维度研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并不能真正揭示CEO权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Finkelstein[7](1992)首次提出CEO权力概念,将CEO权力划分为结构权力、所有者权力 、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4个维度。后来,有些学者借鉴Finkelstein的权力概念,分析CEO权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但对于CEO权力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尚未有统一的结论。陈收[18](2014)、王楠[19](2017)研究表明CEO权力越大,越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研发项目,加大研发投入以期获得高回报,如果CEO权力较弱,内部出现分歧,高风险的战略投资则难以通过;徐明霞[20](2018)发现CEO权力越大,企业创新效率越高。周建[21](2015)却认为CEO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个人专制,他们由于自己的不理智选择偏离企业投资战略的可能性就越大,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加大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文中认为拥有较大权力的CEO通常有较强影响力来推动创新项目的执行,加大项目的执行力度,解决推行过程中的障碍和矛盾。CEO作为上市公司的“管家”,出于对自己职业声誉和自身价值提升的考虑,愿意通过对资源的高效配置方式进行创新。因此,文中提出了以下假设H2:CEO权力越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正向促进作用越强。

1.3

CEO权力对联合风险投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Chen[22](2014)通过研究发现,企业董事会和CEO之间存在资源依赖关系,当CEO掌握权力过大,董事会主动获取更多的资源,这种资源的增多使得企业更有意愿加大研发投入。由于现有文献没有整合联合风险投资、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关系的分析,文中在Chen(2014)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延伸,认为除了董事会这一内部因素外,外部因素风险投资也应该考虑进去,因为从本质上说外部风险投资和CEO也是一种资源依赖关系。CEO寻求外部融资是对企业自身资源的补充,权力较大的CEO能更大程度地利用联合风险投资提供的外部资源,做出符合公司的经营现状和发展战略的决策。 CEO能够影响联合风险投资创新性利用资源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前期进行风险投资时,出于对创业者的激励,往往由创业者掌握最多的股权,风险投资机构持有股权较少成为中小股东,最大股东往往是创业者。当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大股东极有可能利用控制权欺诈、打压持有少量股权的风险投资者,联合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职能受到限制,抑制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看,即使CEO并非股东只是上市公司的“管家”,权力较大的CEO也能掌握公司的主动权,操纵企业决策,与风险投资机构形成对抗,从而抑制联合风险投资风险分担、项目选择和价值增值等功能的发挥。H3:CEO权力在联合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CEO权力越大,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越强。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文中以2011—2015年间具有联合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文中数据包括4个方面:联合风险投资数据、CEO权力数据、上市公司专利数据以及相关财务信息。相关财务信息包括:①在CMSAR数据库中查找2011—2015年A股上市的企业,其中2013年由于IPO暂停没有样本;②查阅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筛选出公司上市时前十大股东;对股东机构名称中包含“风险投资”的机构可直接认定为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机构名称中包含 “创业投资”“投资”的机构,通过Wind数据库比对确定是否是风险投资机构;十大股东中含有2家以上风险投资机构的上市公司可确定为具有联合风险投资背景,仅含有一家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确定为单独风险投资背景;③上市公司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文中搜集上市公司IPO时发明专利累积数;④CEO信息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文中得到了418家截止到IPO当年年末具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公司,剔除了金融证券行业、数据缺失行业的样本,删除了研究区间内ST公司,最终获得了213家公司研究样本。文中使用的研究统计工具是stata1 2.0.

2.2 变量定义

2.2.1 企业技术创新 现有评价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从技术创新投入(Sahaym[23],2010、叶红雨和陈恬[24],2016、尹华和赵雯[25],2017)和专利数量(Gompers and lerner[26],2001,贾茹和葛玉辉[27],2018)2个角度进行。文中认为与技术创新投入相比,专利数量更能反映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而企业发明专利不仅提供了技术创新“量”的信息,更包含了“质”的信息。因此,文中使用截止到IPO当年年末企业获得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

2.2.2 联合风险投资 借鉴陆瑶和张叶青[28](2017)对联合风险投资的衡量方法,文中构建了联合风险投资哑变量(Syn)和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SynNum)2个解释变量。当企业IPO时十大股东中仅含有一家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哑变量(Syn)为0,风险投资机构超过一家,则取1.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SynNum)表示企业截止到IPO时十大股东中含有风险投资机构数量。

2.2.3 CEO权力文中参考Finkelstein(1992)的做法,把 CEO权力划分为组织权力、专家权力、所有制权力和声誉权力4个维度;同时,在这4个维度上选取7个指标测度CEO权力。文中首先对衡量企业CEO权力的7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较小,表明这7个指标从不同侧面评价CEO权力,再对7个虚拟变量进行平均值处理,获得描述CEO权力强度的综合指标。CEO权力各维度指标的定义和解释见表1.

2.2.4 控制变量 文中借鉴吴世农、权小锋[29]等学者的做法,选择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上市当年第一大股东持股数占总股本比例(%)、行业、地域、上市时公司董事会人数、固定资产比例、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公司年龄和盈利能力。变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见表2.

2.3 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文中构建了如下计量模型H1a:联合风险投资的存在能够正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由于文中解释变量是联合风险投资哑变量和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可选择负二项回归或者泊松回归模型,LM检验结果显示alpha=0,不存在过度分散,因此,在估计方法选择负二项回归模型。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发明专利数(Innovation)最小值0.000 0,最大值为

370.000 0,均值38.970 1,标准差38.970 1,各企业发明专利数差别显著,表明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明显。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SynNum)均值1.563 4,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风险投资机构已倾向选择联合风险投资策略。CEO权力(CEOpower)均值为0.429 2,表明我国上市公司CEO权力普遍较弱。

3.2 回归分析结果

表4给出了所有回归结果,模型(1)中联合风险投资哑变量与企业发明专利数的回归系数为0578,且在0.01的水平上顯著相关,回归结果表明联合投资行为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H1a得到验证。模型(2)中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与企业发明专利数的回归系数为0.047,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表明企业发明专利数随着风险投资机构数增多而增加,验证了H1b,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越有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型(3)中,回归系数β1为0.401,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表明CEO权力越大,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CEO作为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利用职权和自身的影响力来推动创新项目的执行,加大项目的执行力度,解决推行过程中的障碍和矛盾,对资源的高效配置方式进行创新。因此,H2得到验证。

3.3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前文所得结论的稳健性,文中进一步采用企业IPO当年及之后2年发明专利数之和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上述负二项检验,最终得到的结论不变。 考虑到截面数据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文中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消除异方差的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和前文基本一致。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加累述。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联合风险投资的存在能够正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联合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

2)CEO权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正相关。权力较大的CEO出于自身职业声誉的考虑,拥有更强的风险倾向,有意愿且有能力推行R&D决策。

3)CEO权力负向调节联合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表明企业CEO权力越大,越容易操纵企业决策,与风险投资机构形成了对抗,削弱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功能,不利于企业价值提升和技术创新。

4.2 建议

1)企业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机构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在于结合不同机构的专业优势去弥补新创企业的劣势。新创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前,应识别企业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确定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时机、类别和渠道。不仅使企业融到“资”,更能获得“智”的帮助,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2)企业引入联合风险投资机构的同时应当对CEO权力配置做出动态考量。需要合理有效地设计CEO的薪酬体系及股权结构,更大效力地发挥CEO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源头上把CEO的资源、观念、知识和资本等要素有目的地调动起来,力求CEO和投资机构的目标统一,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3)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比于欧美国家完善的风险投资体制度,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推动风险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Brander J A,Amit R,Antweiler W.Venture-capital syndication:improved venture selection vs.The value-added hypothesis[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0,11(03):423-452.

[2]乔朋华,鞠晓峰.CEO权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03):94-96.

[3]马嫣然,蔡建峰,王 淼.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5):1-8.

[4]许 昊,万迪昉,徐 晋.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与初创企业研发投入[J].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47-1554.

[5]FANG Jia-wen.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iation rul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nture capital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8,28(04):514-528.

[6]詹正华,田洋洋,王 雷.联合风险投资对目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经验分析[J].技术经济,2015(06):24-30.[7]Finkelstein S.Power in top management teams:dimensions,measurement,and valid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1992,35(03):505-538.

[8]Wilson R.The theory of syndicates[J].Econometrica,1968,36(01):119-132.

[9]曾 蔚,游达明,刘爱东,等.联合风险投资的价值溢出机理与案例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04):101-105.

[10]Wally S,Baum J R.Personal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the pace of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04):932-956.

[11]胡燕华,饶小欢,傅 颀.CEO特征、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J].财会通讯,2018(09):65-69.

[12]Barker V L,Mueller G C.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06):782-801.

[13]薛 跃,陈 巧.CEO特征对R&D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06):129-138+153.

[14]黄庆华,陈习定,张芳芳,等.CEO两职合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03):69-76

[15]王玉霞,孫治一.领导权结构和CEO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问题,2019(01):60-66.

[16]虞义华,赵奇锋,鞠晓生.发明家高管与企业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8(03):136-154.

[17]张 琴.技术背景CEO、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8(05):82-87.

[18]陈 收,肖咸星,杨 艳,等.CEO权力、战略差异与企业绩效——基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J].财贸研究,2014(01):7-16.

[19]王 楠,苏 杰,陈守双.创业板上市公司CEO权力与企业研发投入[J].商业研究,2017(07):111-118.

[20]徐明霞.家族企业、CEO权力和企业创新效率[J].上海金融,2018(09):65-79.

[21]许为宾,周 建.政府治理、CEO权力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J].财经理论研究,2016(05):104-112.

[22]Chen H.Board capital,CEO power and R&D investment in electronics firms[J].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14,22(05):422-436.

[23]Sahay M,Sahay R K.Refractory rickets in the tropics[J].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Jpem,2010,23(06):597-601.

[24]叶红雨,陈 恬.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基于高管激励的调节作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2):177-182.

[25]尹 华,赵 雯,马 媛.高管持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1):64-68.

[26]Gompers P,Lerner J.The venture capital revolu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02):145-168.

[27]贾 茹,葛玉辉.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TMT垂直对差异、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4):421-430.

[28]陆 瑶,张叶青,贾 睿,等.“辛迪加”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J].金融研究,2017(06):159-175.

[29]权小锋,吴世农.CEO权力强度、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04):142-153.(责任编辑:张 江)

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第5篇

一、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问题

(一) 缺乏完善管理机制

就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状态来讲, 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尤其是缺乏激励机制。经营时间较长的孵化器, 在运行过程中, 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无论是激励机制还是管理模式, 相对来讲比较落后。

(二) 缺少引导工作

目前,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引导, 但是我国政府部门采用的引导方式比较落后, 无法满足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需求。政府采用引导方式与时代发展不符, 缺乏创新, 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缺乏有效评价, 最终影响孵化器的发展。

(三) 缺乏管理人员

在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管理过程中, 很多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 无法满足孵化器发展要求, 很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 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 缺乏创新精神, 而且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新时代科技型企业发展要求。

(四) 缺乏政策支持

目前, 我国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并没有制定专业的扶持政策。虽然政府方面有关于创业扶持政策, 但是并不符合孵化器运行状况。在孵化器的界定条件、税收减免办法以及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没有相关政策扶持, 这对于孵化器发展十分不利。

(五) 资金筹集方式落后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运行过程中, 资金筹集和使用主要是依靠企业成立时的资金, 其中包括企业融资与初创业时资金。孵化器融资方式比较落后, 融资能力较弱, 其运行过程中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支持, 这对于企业发展十分不利。此外, 孵化器在管理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制定风险投资制度, 导致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 容易出现资金风险。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决策与运营模式创新策略

(一) 完善运行管理模式

为了促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 需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 在原有管理运行模式基础上, 进行创新完善,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制定考核机制, 以此发挥孵化器的优势。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 应该明确孵化器的特点、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 基于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 制定考核制度。在目前孵化器服务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 提高服务水平, 进而促进孵化器发展与进步。到2017年年底, 我国孵化器企业已经发展到4096家, 创业带动就业已达249万人, 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应该重视管理模式完善, 以此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发展。

(二) 加强政府引导工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 为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 提供更好的孵化服务,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孵化器的引导。通过创新和完善, 改变传统的引导模式。以此保证孵化器运行过程中评价工作开展, 进而强化孵化器网络平台的建立, 此外可以根据孵化器发展情况结合现代信息发展, 制定微信交流平台, 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孵化器发展进步。科技企业孵化器, 可以利用微信平台, 对市场企业开展宣传工作, 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利用宣传片的方式, 吸引更多的企业融资, 进而促进孵化器发展与进步。政府部门还可设置相关投资资金促进孵化器发展, 并加强宣传。例如青岛市政府为促进科技孵化, 分别成立了智库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以及专门为孵化器产业量身定做的股权投资基金。这些基金由政府牵头, 联合孵化器企业共同出资, 设置裸退条款, 同时孵化器企业可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

政府建立的孵化器基金是推动孵化器投资, 促进在孵企业成长的有效举措。政府还可作为中介机构, 将极具潜力的科技在孵企业推荐给有投资意向的单位, 使科技孵化得到金融的有力支持。

(三) 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 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孵化器发展与进步重要影响因素。因此,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应该重视对人才引进与培训。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的方式有三种, 首先, 通过招聘方式, 引进专业人才, 在网络上征集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工作, 使其直接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推动动企业孵化器发展。其次, 定期对孵化器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根据孵化器工作人员工作性质进行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以此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后, 利用竞争的方式, 引进专业人才, 培养出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 进而为孵化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因此, 在孵化器管理工作中, 应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基于此招聘人才, 提高孵化器员工专业能力, 进而建立一致专业管理队伍。

(四) 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为了促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 政府部门针对此建立扶持政策,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明确孵化器额界定条件, 建立明确的指标评价体系, 为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 政府制定扶持政策的过程中, 应结合孵化器实际发展情况及市场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应保证政策的可行性, 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落实和应用, 进而为孵化器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我国南雄市, 当地政府出台一个《关于中科院新型特种精细化学品专业孵化器发展扶持措施》政策, 为孵化器发挥赞指明方向, 同时降低孵化器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 为孵化器发展提供强有力保护。

(五) 适应时代调整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 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主动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的管理策略, 改变发展趋势, 向市场经济化方向发展。在创新运行机制的过程中,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1) 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体制。在孵化器传统经济运行中, 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这种方式后比较单一, 不利于孵化器发展与进步, 因此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投资方式与投资主体, 使孵化器成为经济主体, 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 影响工作效率。 (2) 提高孵化器服务水平, 提高孵化器存在价值。通过多种不同渠道引进中介服务机构, 如法律、管理、财务等等, 以此提高孵化器服务水平。以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北京为例, 有很多民营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企业孵化器, 并取得良好经营效果。

(六) 提高孵化效率

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 可以通过孵化器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情况进行判断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状况。在实际工作中, 应对孵化器在扶持和培育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 通过此举来提高孵化企业的质量, 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通过这种方式, 增加企业的灵活性, 使更多企业可以得到孵化服务, 进而提升运行质量。此外, 应加强与高校, 企业之间合作, 以此丰富工作经验, 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提高孵化器孵化效率。例如, 我国近几年发展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海外创业园等等, 目前, 依托于我国大学校园, 已经建立了58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 其中合作的学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等。为提高孵化效率, 政府、在孵企业以及学校共建多方协作体系, 纳入这一体系的学校往往具备丰富、高质量的校友资源, 各学校构建科技人力资源共享, 政府部门可牵头对毕业于这些高校的企业家进行孵化器的介绍与推广, 并宣传政府方面提供的招商优惠政策。除此之外, 高校还可推进孵化器进校园的活动, 结合适合高校的孵化器内容编写相关教材, 设置选修课, 为科技孵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人力资源。为提供保障, 政府部门还可设置并完善孵化器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综上, 为切实有效提升孵化效率, 政府、高校等多个部门需要发挥联动作用, 给予金融支持、人才支持, 有效促进孵化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如何推动其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应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模式, 加强政府引导工作, 促进孵化器发展、建立专业管理队伍、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以此适应时代调整运行机制, 提高孵化效率, 促进孵化器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基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决策与运营模式研究, 本文对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问题, 分为四点进行概述:缺乏完善管理机制, 缺少引导工作, 缺乏管理人员, 缺乏政策支持。基于此, 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决策与运营模式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孵化器,投资决策,运营模式,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建辉, 林焰, 李蓬实.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股权融资平台建设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 2018 (9) .

企业投资决策应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企业风险;战略分析

投资决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投资活动中,一般都会有不同的投资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在众多的投资方案中找出最佳的方案,投资决策实质在于选择最佳方法以取得最优的投资收益,并使投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尽量规避风险,建立有效完善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

企业投资决策可分为三种类型:确定性投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性投资。投资决策核心的原理之一是确定性。确定性指的是投资决策过程中收益和亏损程度的相对关系,未来收益的机会高于亏损则确定性高。能够获得稳定的、长期的、回报的投资人,其投资决策必然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尽管单次投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亏损,但长期重复其策略则能够保证稳定获利,减少损失。不确定性投资指人们在事先只知道采取某种行动肯定造成的后果,却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无法了解行动的结果也无法知道出现可能性的大小,只能做出粗略的估算的投资决策行为。项目实施之后出现的随机性的后果,不同的投资决策的项目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风险的高低直接影响收益实现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预期高的收益,风险也相对较高。一个企业要想做出更完美更符合本企业特征的投资决策,就应该了解投资决策的类型,从而有效地根据自身企业的类型,找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促进企业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投资决策方法分为非贴现和贴现。非贴现指标是指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法、年平均报酬率法。贴现指标是指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净现值法、获利能力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其他投资决策方法包括实物期权、层次分析法。

一、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投资行为单一化。投资决策对于中小石油企业来说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实力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投资的项目有投资资金额度较大,期限比较长,同时风险高,且不可逆等特点,企业在进行扩大投资的过程中,若有微小的失误,都可能给投资主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投资决策失误是吞噬人类财富的最大黑洞,对此,经营者与投资者都应该十分重视投资决策分析,因为投资决策的精准程度是投资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中小石油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只进行一种项目的投资,大大提高了投资的风险,因为某一种投资都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投资的项目不是自己的经营领域的,往往会对此领域存在一些误区,这样风险也会提高。综上所述,企业若要更好地发展,需要通过细致的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进行投资决策,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行为单一化是投资决策的最大误区,市场的调研分析关乎企业的成败,中小石油企业缺少分析的流程与市场调研的过程,如果不改善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2.企业决策方法的不完善。中小石油企业在决策方式方面不完善,该企业中制定方案并进行分析的工作人员仅仅采用NPV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是说NPV方法分析得不准确,在当今社会要求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进行全面准确无误的分析,应该运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双向对比进行分析,看最终的方案是否是最可行的。投资决策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就NPV方法与期权法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的图表可以看出NPV方法与期权法进行对比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他的方法也是如此,对此,中小石油企业如果在投资决策上只采用NPV方法进行分析,必然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个误差就可能导致投资方案的失败,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3.投资决策制度的不完善。投资决策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决策,往往是有风险的非常规的、非确定的决策。有些企业为了谋求眼前的利益,不顾企业自身规模如何、不顾自身能力和发展目标如何,进行盲目投资。中小石油企业由员工制定分析完投资决策方案,直接交给领导者,由领导者个人进行投资决策,没有专业的人进行市场的分析与调研,一人独裁的决策制度必然会对决策造成影响,因此中小石油企业的投资制度存在着不完善性。

二、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投资经营动力来源分析。投资是中小石油企业特别重要的经济行为之一,绝对不能盲目进行投资决策,应该在企业经营对外投资需要时进行。企业的投资需要一般出于以下几点考虑:成本压力、产业结构、市场压力、资本压力等,其具体表现为,当本企业与国内外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其自身规模较小,不能达到取得规模经济水平产品成本,使得其流转成本非常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无法进一步提高。

从当今的经济发展来看,新兴的产品层出不穷,已有产品在市场中遭遇淘汰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因此转移经营方向可以说是企业明智的选择之一。但投资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潜在的新兴市场现在有高额利润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通过详细分析投资压力的来源,从而明确企业在竞争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同时结合企业的投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考虑,为下一步投资方向的确定做好铺垫。

2.投资环境分析。企业投资经营由企业财务环境、投资环境和企业的投资能力等几部分共同构成,无论是企业发现新的发展机会,还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威胁,都需要企业对其所处的投资经营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有利于投资经营项目成功展开的决策。

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其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心理、行政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要更加严谨,要了解市场,了解环境后再进行风险最小化的投资,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3.投资经营方向选择分析。中小石油企业虽然没有扩展经营空间,但在投资实力及能力方面还是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市场环境方面则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小石油企业没有从市场环境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还保留着以前的投资经验,投资单一行业,这样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企业必定会造成损失,企业利润明显下降。因此中小石油企业需要改变投资经营的方向,不能只靠单一投资来谋取利益,通过不断的市场调查和行情的分析,投资符合行情的东西才能够提高收益,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效益的结果。

4.投资方式分析。每一种投资方式都会存在一些不完善性的存在和一些误差,中小石油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只运用一种投资方式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再加上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制定方案与规划未来的发展前景,方案一旦实施,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挽回,任何的事情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会找出完美可行的方案进行投资决策。

三、解决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问题的对策

1.企业投资决策实行多元化。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主观意识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变化,市场需求也不断地变化,因此中小石油企业要想高效快速的发展,对于企业投资决策单一化进行全方位改进,只有投资决策实行多元化才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想稳定长期快速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这样企业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实行多元化投资决策和完善的分析流程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上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我们必须完善企业的分析流程,找到市场的核心需求,制定符合市场的需求,加大企业的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作为一个经销企业要做的则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的需求和投资的价值所在,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出有效的企业投资决策计划,告别单一化,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只有了解市场价值和投资的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投资意义,企业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实际价值。通过市场的要求,我们必须有完善的分析流程和经销产品的多元化,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2.改善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法。现如今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每一种方式都存在着相应的利弊,因此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方式及其产生的结果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存亡。

中小石油企业采用单一的投资决策方式,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必须全面考虑,这样才会减少企业的投资决策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投资决策的成败往往关系到这个企业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小石油企业只有实行多种方式分析,权衡利弊找出最适合的方案,这样才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3.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结果。在一个企业投资决策中最大的误区便是一人独裁的方式,因为一个人的想法存在着单一性和不全面性,做出错误的决策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

中小石油企业要想改善就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决策体系,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与核算,最终交给领导者们开会发表个人的意见,最终决定是否实施。

如果中小石油企业继续实行不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必定会存在风险,只有避开风险,企业才可能走上正轨,对于中小石油企业来说完善投资决策的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信元.行业竞争管理层投资决策与公司增长/清算期权价值[J].经济学,2013(10).

[2]许学娜.基于EVA的中国石油企业集团投资决策及管理机制研究[J].天津大学,2011(5).

[3]王燕.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问题探究[J].江西财经大学,2013(6).

[4]哈成华.企业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财经界,2013(12).

上一篇: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