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走班教学范文

2023-09-17

体育走班教学范文第1篇

一、教育现状的分析

皇台底中学是一所具有辉煌历史的名校,特别是在布局调整之前,全县中考状元每年出自皇中,曾创下全县前10名皇台底中学有9人的好成绩,全县前50名、前100名的人数在县属中学中也是遥遥领先;当时,邢台市区及下县的学生都慕名而来,为了能进皇中学习托后门找关系,可以说是生源多,基础好。布局调整之后,实行划片招生,皇台底中学承担着南石门、羊范、太子井3个乡镇的义务教育,随之面临着学生生源变化,基础差异增大,教育管理难度增大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让学生能留得住,学得好,能毕业,0

7、08年学校曾尝试实行了分层教学,设A、B、C三个层次班,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成、各得其所。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教学的课堂改革没有成功,全县各学校现在也基本不认可、不再运用。我认为其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没有问题,问题是:在初中3年的学习期间,学生的基础虽然发生了变化,却仍然按初一入学时的分层基础,对变化的学生没有做出相应的分层调整,3年一成不变,也就是只分层不调整,没有做到真正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另外,分层教学无形中也给师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A班的师生有一种优越感,与B班相比处处有优势,有高高在上之感;B班的不少师生被戴上了“差生”、“二类教师”的帽子,沾上了“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之嫌;C班大都是问题生,流失较严重,到毕业时所剩寥寥无几。面对分层教学暴露出的问题和弊端,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并借鉴我市及外地多数初中学校采用的平行班教学,我校也将A班减少为2个班,其余12个班为平行班,力求消除分层教学的弊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走分层走班之路

从近两年我县与临城、内丘三县联考成绩来看,我校与其他初中学校的差距之大令同行们震惊,昔日的全市名校,如今却名列倒数,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痛定思痛,深思多日,我认为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或许是我校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出路。对分层走班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和认识:

1、分层走班教学的原则

分层走班教学的原则是以学定教,分层施教,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包括学习基础、能力和兴趣等来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方法和策略,着眼于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分层施教”就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施行教学任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2、分层走班教学的目标

分层走班教学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训练辅导、检测评价等方面都要因人施教:A层次侧重如何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依据“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机会;B层次侧重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依据“强基础、勤训练、习方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C层次侧重管理和激发学习兴趣,依据“低起点、小坡度、重提高”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一技之长,帮助学生走特长发展之路。

3、分层走班教学的活力 分层走班的活力是“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学生”,使“走班”成为学生选择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让学生领悟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这一深刻的道理。学生分层、选班可按照“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定期流动,管理保障”的原则进行。“教师指导”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潜力等实际情况,向每个学生提出分层、选班指导意见;“学生自主”就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层次和班级,并允许学生进行试听;“定期流动”就是每学期期中、期末根据学生的学情各进行一次层次、班级的选择调整;“管理保障”就是加强对分层、选班的监督和指导,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学生。

4、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

分层走班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支撑,努力打造高效、快乐课堂。我认为分层走班教学要树立以下六方面的理念,即“六三”理念:一是确立“三个”层次目标:学会,会学,好学;二是树立“三个相信”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多方面的成功;三是抓住“三个”着力点:课前备课到每一个学生,课上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课后辅导到每一个学生;四是建立“三个”保障机制:目标机制(积极的期望)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条件机制(成功的机会)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写一写”,使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获得成功,动力机制(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激励下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五是落实“三个”课堂要求:课堂上要增加学生思维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主观能动性,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六是树立“三个一”的办学思想: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耽误,一切皆有可能。

5、分层走班教学的评价

分层走班教学的评价采取团队综合评价的方式,即每个年级分为两个级部,教学业绩、常规管理只评价到级部,不评价班级和教师个人。学校根据级部的整体成绩和常规工作表现,将职称指标、评优评模指标、绩效工资等考核评选下放到级部,级部民主协调分配,形成一枝独秀不是春,单打独斗不是英雄的氛围。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比学赶超,人人创先争优不拉后腿,人人献言献策出力立功,共谋级部大跳跃,大发展,成就级部,成就团队,同时也成就自己。

体育走班教学范文第2篇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思想的确立,大多数轻度智障学生都已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培智学校的学生转变成以中、重度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格局,这就为我们当前的培智学校以及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班级里,由于每个智障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智力发展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是一个学生一个程度,现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分成了几个班,事实上,这些班级的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语文好一些,但数学不行,有的数学好一些,语文却不行,有的语文、数学都可以,但劳动技能很差,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按照现在的班级授课形式,虽然在上课时,我们也进行了分层教学,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有的学科仍跟不上,从而影响了智障学生的个别发展需要,也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 我校五年级在上数学课时,因为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这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会百以内数的加减法、有的学生会二十以内数的加减法、有的学生会十以内数的加减法、有的学生只会数10以内的数,还有的学生数前概念不理解,不会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等。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只能大概地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按层次分组教学,但是这样下来,教师不仅感觉到身心很疲惫,而且教学效率又很低,能力强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学习内容太少,进步幅度不是很大,能力低的学生教师又不能面面俱到照顾周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学校进行了调查,发现每个班级都存在这种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提出了“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了左证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提出了“走班教学的个案研究”这一子课题。

(二)、解决的问题

通过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解决的问题是左证“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分析

通过对“走班制”教学的文献资料搜索发现,国内近年来少部分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曾在这方面作过研究。普通学校走班教学最早是在高中选修课中进行的,某一学科如语数、英语、化学等。而特殊教育学校都是在某一学科、或校本课程中实施的,如:苏州平江培智学校曾在数学学科进行过走班教学研究。沈阳市皇姑区育智学校曾选择了学习差异较大的3—5年级实行数学课的走班教学实验。我校在2013年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尝试,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思想的确立,大多数轻度智障学生都已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培智学校的学生转变成以中、重度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格局,这就为我们当前的培智学校以及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班级里,由于每个智障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智力发展也各不相同,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大大影响了智障学生的个别发展需要,也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实施个别化教学,开发潜能,补偿缺陷,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走班制教学方式有效性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走班制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研究的价值在于在全校八门学科(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技和生活适应、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兴趣这些一般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进行走班教学实验的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学科、个别学生和教师的跟踪观察,走班前与走班后的情况分析、研究,来验证走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假设

(一)概念界定

1. “走班制”教学

这是一种打破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按学生能力进行重新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已有的学习情况走入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的教学,是一种跨班级、跨年级的教学。具体是指从走班教学的原则、分层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走班教”制学进行整体架构和运行。 2.个案研究

本课题是指从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走班的智障儿童若干名、走班的某一学科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长期跟踪,及时记录追踪档案,并对追踪情况进行分析。

(二)理论假设

如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总结提炼出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个案研究的方式,从而验证“走班制”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课题研究的借鉴理论 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用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个人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而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尽管在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身上都存在着这九种智力,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些理论可以让我们对学生智力的差异性有比较正确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借鉴其对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作出正确的评估。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加强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2.智障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

智障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智障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发展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发展极不均衡;意志、情绪、自我评价等个性心理品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理论可以让我们对智障儿童的认知和个性心理品质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可以指导我们更加有效地对智障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过程更行之有效。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选择走班的学科、部分走班的学生和任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跟踪研究,建立相应的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分析,以左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二)研究内容:

1.“走班制”教学的学科个案研究 从进行走班的八门学科中选择生活数学、生活语文、运动与保健、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治疗等学科进行跟踪研究,建立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分析,观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情况。

2.“走班制”教学的学生个案研究

从进行走班的八门学科走班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建立学生的发展档案,并对发展档案进行分析,观察学生走班前后的发展情况。 3.“走班制”教学的教师个案研究

通过对教师的进行跟踪研究,观察教师在走班前后的适应情况。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利用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培智学校和“走班制”教学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价值支撑。

2.行动研究法。根据对本校学生走班教学所反映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和日常管理,以促进不同层度的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3.个案法。选择典型学科和典型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跟踪研究,建立师生发展档案,为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提供支撑。

七、研究思路和实施的基本步骤

(一)研究思路:

通过对本校走班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技、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兴趣八门学科中几门学科中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这三个方面进行个案追踪,及时了解走班教学的措施成效,以便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基本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1)根据总课题方案,制订本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安排任课、制定相应的走班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顺利开展。 (4)为走班阶段学生制定评估表、评估细则、评估时间,成立评估小组。 (5)进行走班阶段学生相应科目的评估、划分班级学生。

(6)制定不同走班班级的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7)自编相应走班班级的教材、学材。 2.研究实施阶段

(1)选择典型的学科、典型的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个案,开展对个案的跟踪研究。

(2)设计制定相关的研究表格、评价表格。

(3)制订走班教学研究、学习、交流制度,每月召开走班教学任课教师的研讨会。

(4)第四周进行走班学生的人员调整、教学目标的调整。

(5)组织开展走班学科教学的展示课,反思走班前后的师生变化。 (6)组织开展走班科目的自编教材评比、教学成果评比。 3.总结反思阶段

(1)对比研究的学科、学生个案、教师个案的情况,进行分析论证。 (2)分析学生的教学成果,找出研究过程中的优势与有待完善的方面。 (3)进行各类成果的展示,接受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八、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建立本校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的追踪档案。

(1)选择本校走班的智障儿童若干名,作为跟踪对象,对其语文、数学、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的现状及教学效果进行长期跟踪,及时记录追踪档案,定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从而分析研究出走班制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2)选择本校走班的学科作为跟踪对象,进行长期跟踪,及时记录追踪档案,定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从而分析课题的实效性。

(3)对走班任课教师作为跟踪对象,进行长期跟踪,及时记录追踪档案,定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从而分析课题的实效性。 2. 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定期组织走班任课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信息和经验,研究借鉴和参考。

(2)建立健全课题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课题组例会,交流、探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

(3)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对于课题组成员研究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本别给予不同的奖励,以此激励大家的科研热情。

九、组织成员及分工

主持人(组长):教学主任

协调、统筹、策划、组织 成

员:义务教育任课教师

组织实施

十、成果形式:

1、学生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特奥项目的参与率的提高,参赛成绩的提高,学生通过在合唱、舞蹈、器乐等方面人数和质量得到提升。

2、形成学生的个案集、教师课例集锦、教学反思集。

3、部分教师的教学课例在全市、全国的活动中取得佳绩。

参考文献:《实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概论》刘全礼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韦小满

体育走班教学范文第3篇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五子棋兴趣小组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的棋艺水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现将本小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负责的是四年级参加五子棋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他们都能自觉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一二节课自觉集中在指定教室里开展活动。虽然他们的水平也高低不一,但他们学习情绪高涨,对该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向学生讲述五子棋的来历,渊源悠久的历史,以及有关五子棋的种种趣闻逸事、观看五子棋教学视频等,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民族自豪感。五子棋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长智力,而且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学习和训练棋类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棋艺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了棋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下棋规则,知道怎样开局,中局战略如何的走法。在活动过程中,我以观看视频、练习为主,老师讲解辅导为辅,积极的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提高棋艺。

四、制定赛程,落实方案,择优奖励。

最后通过采取抽签“一对一”淘汰赛、循环赛、复活赛以及挑战赛等形式,评出12名“优秀学员”、6名“最佳学员”、最后角逐出“冠、亚、季”军,分别颁发奖状。

体育走班教学范文第4篇

为在我校开展好选课走班,年级组领导、全体老师做了大量艰辛繁琐的工作,一次次的开会、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学情调查、一次次的征求意见,现在高二基本上建立了符合省教育厅精神并适合我校的选课走班制度。制订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数理化教学班考勤办法》,这些方案的出台完善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制度,必定会促进年级及学校的发展。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 2009年

1、分单元走班:

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走班上课,本着“从小处着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单元内进行,每一楼层(八个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共五个单元。

2、教学班编班:

(1)平行分班:相对于行政班而言,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其中含有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两个系列,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将各模块的学生在单元内平行分班,。确定各模块教学班的数量和各班学生名单,班与班之间要成绩均衡,合理搭配,便于教学评价。

(2)确定座次: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原则。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

(3)组建学习小组: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便于合作学习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3、实行单元管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

(1)单元管理:每单元设楼层青年管理干事2人,负责本单元的学生管理和协调工作。每个级部正、副主任各包靠两个单元。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从制度上弥补原来班级管理的“真空”,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全员德育中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行政班和教学班、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班主任之间是支撑关系和互补关系。

(2)教学班管理:

1 ①教学班班主任:

任课教师和对应行政班班主任都是教学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管理核心,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及时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原行政班班主任反馈,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

任课教师主要职责:认真准备讲授内容,按时上下课,不拖堂。负责选出教学班班长及各小组组长;认真做好座次安排、卫生值日、维持纪律等工作,自备点名册,做到及时了解并登记学生出勤情况;要将学生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及时记录上报或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因为任课教师未及时或未履行职责,对学校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应行政班班主任:要组建教学班学生信息登记(姓名,住址,家庭联系电话等);巡视教学班纪律卫生保持情况,并查看本教室公物教学设施学生物品保存情况。协助处理严重的突发或违纪事宜。

②教学班学生班委会组建:

A:班内设一位班长,直接对任课教师负责,如有问题直接和任课教师联系。帮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前考勤、课堂纪律维持、安排值日等常规工作。

B:组建教学班班委会,成员由班长和来自单元内各行政班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成,各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班的同学到指定教室上课,对选修同一模块的本班同学及时认真考勤(同学有事负责向任课教师请假)、管理,教学班上发生的问题直接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小组长同时又是课代表,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收发作业工作。

③教学班学生守则:

A: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服从任课教师的管理,按指定位置就座,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请假。

B:认真按照课时计划做好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2分钟到达教室,下课1分钟迅速离开教室,保证课间得到休息。

C: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公物,不得翻动其他学生物品。

D:认真听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自觉认真地参加模块考试(包括修习不合格后的补考)。

E: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环境卫生,不随地乱吐、乱扔东西。走班时自己的课桌上锁、清理好自己桌面,为其他走课同学提供方便。来往走班走廊上安静有序。

(3)行政班管理:

2 ①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仍然由原行政班班主任做好,行政班学生的表现,是考核班主任的主要依据。

②除走班上课的学科外,其他学科及早晚自主学习时间仍在行政班内学习,原行政班学习小组根据选课情况重新组建,尽量做到选课相同的在一个学习小组。

③行政班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班级学生所在的教学班中,加强和教学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走班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4、全面实行“导师制”。

(1)“导师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选课和落实全员德育而建立的一种师徒式的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制的补充。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辅导10--20名学生,或仅限于原来的行政班,或跨原行政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略作调整。

(2)导师职责: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向学生解释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确保学生能理解手册的各项规定;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弱势和兴趣点;帮助学生了解高校招生的各种规定,从而为学生选课提出相应的建议,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根据选课手册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创造一种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

5、加强学分管理。

(1)完善、严肃学分认定办法,从制度上保障选课走班的进行。从学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只有修习课时达到规定课时的90%(36×90%=32.4 18×90%=16.2)、修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由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打分,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得出分数,60分为及格)良好,模块考试成绩合格才给予相应模块学分。

(2)为了确保学生完成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要严格考勤,为完成课程时的学分认定提供参考依据。青年管理干事必须配合级部负责本楼层或所有学生的考勤记录,逐次检查教师、学生的上课情况。

(3)实行人性化的补考制度,对于那些第一次模块考试不理想,学分认定不及格的同学,年级统一组织补考。

(4)对于未办理退学手续,而不参加上课及考核者,该模块作自动放弃处理。

(5) 本条例解释权归巨野实验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

3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

为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生评价工作,加强学分管理,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的精神,学校特制定本学分认定细则。

一.组织管理

1、学分认定委员会。 (1) 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全面负责实验年级学生学分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小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

成员:学科备课组长 学科备课小组教师

(2) 职责:负责对本学科学生的学分进行初步认定。

3、设立学分管理档案。

学分认定结果及时归入学生学分档案,作为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4. 学分仲裁组: 组 长:

成 员:年级组长 备课组长 5.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

社区服务部分和社会实践部分;研究性学习部分 组 长:

成 员:年级组长 班主任 二.学分要求

1、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2、学生3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区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

3、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 三.学分认定的基本方法。

4 学分认定成绩包括两部分,学校统一组织的各模块考试成绩和学习过程表现成绩,其比例可掌握在6:4之间(考试科目和考试科目的比例可有所不同)。

1.过程评价共40分:其中出勤10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10分,过程质量反馈10分。

(1)出勤10分—每旷课1节扣1分 (经批准的病、事假,由任课教师给学生补修所缺课时,不扣分), 旷课总节数超过总课时的1/6(即6节)时, 即不能取得该模块学分;

出勤分=10×出勤课时数/模块课时数

(2)课堂表现10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包括实验操作、外语包括口语):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动手参与能力强,踊跃发言,记10分; ②上课能认真听讲,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动手参与能力较强,有时能发言,记9分; ③上课能遵守纪律,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动手参与能力不够强,偶尔能发言,记8分; ④上课不能遵守纪律, 学习被动,不能动手参与教学活动,经常不发言,记7分或7分以下;睡觉记5分,旷课记0分,迟到记8分。

(3)作业10分—作业质量6分(作业A等6分,B等4分,C等2分),作业数量4分(一次未交扣1分,多次未交直到扣完为止)

(4)平时测验占学分评定的10%,此项由任课教师记分。

2. 终结评价:每学完一个模块后,由学校统一命题组织纸笔测试(基于知识学习的模块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或转化为百分制)。由备课组组织评卷,并给出成绩。

3、模块考核成绩=终结评价分×60%+过程评价分

模块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满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或按一定比例确定合格人员和不合格人员。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构成要素及权重

(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成果;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记录;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

(2)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占30%。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的评价分A、B、C、D四等,分别给予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

三、三分之一分、零分。该项等级由课题评审小组考核提供。

(3)成果占50%。研究性学习成果或活动成果的评价分为A、B、C、D四等。获市级以上奖励的为A等,获市直级奖励的为B等,获校级奖励的为C等, 5 不获奖的为D等。分别给予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

三、三分之一分,零分。该项等级由社团指导师提供。

(4)其余的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记录和过程记录占20%。分为A、B、C、D四档,各档对应分值为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

三、三分之一分、零分。该项等级由社团指导师提供。

2.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构成及权重

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计划、记录、总结及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各占25%。每次社区实践活动均应提供计划、记录、总结及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视材料提供情况分为A、B、C、D四档,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周是该项学分认定的前提,此项材料由班主任组织考核提供。

3.社区服务的学分构成及权重

社区服务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计划、记录、总结及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各占25%。每次社区服务均应提供计划、记录、总结及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视材料提供情况分为A、B、C、D四档,各档对应分值为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

三、三分之一分、零分。此项材料由团委提供。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规定时间是该项学分认定的前提,

五.认定的程序

(1)学生在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方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教学班任课老师要综合学生出勤、过程表现、考试考查等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的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同时提交给学分管理小组审核。

(3)学分管理小组对任课老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的资料进行复审,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交书面认定意见。

(4)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在对学分确认后,由负责人签署学分认定的意见。

(5)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形式通告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六.学分认定中可能产生的情况及处理办法:

未获得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复议申请15日内召集教学班任课老师、学分管理小组有关人员复议,作出书面决议并通知申请人。

6 学生若对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7)学生因学分认定考试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补考或申请参加其他教学班同一学习模块的考试,必修模块考试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必须重修,直到合格为止。补考或重修原则上只可申请一次。学生因故请假造成学习时间不足,经学校学分委员会同意,可在补足学习时间后认定学分。

(8) 本条例解释权归巨野实验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

高二级选课走班教学班考勤办法及说明:

1、对教学班学生上课实行点名制,由行政班小组长同学负责清点各行政班上课同学,说明缺勤人姓名,缺勤原因,上报教学班班长和任课老师。

2、教学班班长每周按教学单元上交分学科考勤表,周五交齐,以便统计。逾期不交者,通报批评。

3、年级管理干事汇总一周情况,并及时向行政班进行量化反馈。考勤表交由年级组保存。

体育走班教学范文第5篇

2014年,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高考全面改革被提上日程。根据《意见》的规定, 未来高考模式将发生极大的变化, 取消明确的文理分科, 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 其余学科只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但必须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在这样的背景下, 全国围绕高考改革后教育模式的研究一直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 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模式必将受到全面的冲击, 适应新高考模式的走班制教学或将成为高考改革后中学基础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

其实,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管理方式并非是当下才开始出现, 在欧美国家其实已经非常成熟地运行了多年, 当前国内大学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也都为走班制。具体而言, 走班制是指具体学科、上课教室、授课老师、授课层次固定不变,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选择的结果具有多样性。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学的老师对走班制的风靡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大规模推行走班制教学的风险和弊端仍然十分明显。据国内浙江、上海等基础教育改革先行地区的经验教训来看, 目前走班制的推行在国内基础教育中遭遇了一些困难, 如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尚不能适应走班制教学管理的需要, 学生在打散固定学习班级后的成长表现和成绩反馈不甚理想。此外, 选择的多样化和随机性容易让孩子迷茫, 缺乏科学决断的选择往往过于随意, 这终将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然而, 即便如此, 走班制的支持者仍然不在少数。不可否认走班制与传统固定班级的教学管理模式相比, 走班制操作灵活, 尊重学生的主动选择,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能够推动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适应了当前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要求。除此之外, 走班制当前突然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重点, 其实还是跟考试规则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未来高考改革成为必然, 那么学校教学也必然会发生被动的变化, 因为学生选考的学科不同, 学校教育开设的课程也就必然多样化, 而当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明显不再适合高考变革的新形势, 而在当前成熟的教学管理体制中走班制无疑是最适合的一种模式。基于此, 只要高考改革方向不变, 基础教育的模式就必然发生变化, 传统固定班级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更加适合考试要求的心教学管理模式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 走班制教学或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流教学管理模式。

为此, 以教学实践为基础,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 深入探讨走班制教学的相关问题就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历史学科推行走班制的学科优势

不同的学科推行走班制的模式和方法可能不尽相同, 因此, 在尝试走班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自学科的特质, 寻找适合各自学科走班教学管理的不同方式, 不能简单追求效率, 实行一刀切战略。与其它自然科学学科相比, 与人文社科相关的学科应该更具有推行走班制教学的独特学科优势。以历史学科为例, 独特的学科特质和教学特征使其更加适合走班制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的难度适合走班制教学。受制于走班的随机性和流动性, 走班制教学管理的强度和力度或许在一定时期内尚无法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因此, 学生在进入走班阶段后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是很难统一衡量的。从目前各地实验的结果和纯粹的理论分析来看, 知识难度是影响学生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主要原因。在初中感性认知的基础上, 高中历史知识更加系统化, 侧重于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分析, 注重学生史学素养的熏陶和培养, 相较于传统的数理化等学科而言其知识难度相对较小, 有利于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兴趣状况选择合适的班级。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的体系适合走班制教学。传统的历史教学体系大多以时间为基本脉络, 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板块, 历史学习讲究时序性。因此,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课程完全一致, 即便是推行走班制教学, 也只能调节不同班级的教学层次和难度, 但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 当下使用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历史模块取代了历史时序。例如, 高中历史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 必修包括《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三大部分, 每个部分相互关联却又各自独立;选修部分包括《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探索历史的奥秘》六大部分, 每个部分各自完全独立, 没有知识关联。这样的课程设置方便学生自由选择, 无须担心只是储备和学习顺序, 这种结构上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式也适合走班制教学。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 不同的角度, 从不同的史观来分析同一历史事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历史认知。因此, 高中历史教学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训练, 鼓励其自由思考, 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背诵了。因此, 在大多的历史教学课堂上, 老师可以自由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服务教学。比如课后研究性学习、情景式教学、诱导式教学、小组讨论互动、辩论、演讲、小论文等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甚至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调整, 从而力争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高中历史教师差异化的学术优长也更加适合走班制教学。古语有云,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每个老师擅长的领域和专注的方向可能不同, 传统的教学抹杀了老师不同特质的差异性, 每位老师教着完全一样的课程, 可能部分领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擅长, 这也容易导致教学效果缺乏必要的保障, 也淹没了部分优秀教师成长的光辉。实施走班后, 每位老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学术优长来选择开设何种历史课程, 可以任意在必修、选修共计9门历史课程中选择一门或者多门。这样的变化, 既有利于发挥老师的学术优长, 也保障了授课质量, 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历史学科推行走班制的相关保障

历史学科教学作为中学教学体系的一环, 其学科教学管理的变化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以提供基本的配套保障。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是核心。要改变一个甚至多个学科的教学管理模式, 任何个体教师和部分学科单打独斗都是不现实的, 必然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统筹主导下才能顺利进行,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层面及时调整方向, 坚定信念, 统一步调, 全面改革以提供必要的体制保障。在探索走班制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 不可急功近利, 应该分批试点推行, 逐步普及和推广。以重庆南开中学为例, 其校本选修课已经拥有二十多年的开设经验,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独立摸索尝试出符合自身教学实际需要的走班制模式。每学期由不同的老师开设二三十门不懂门类的校本选修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每一门校本选修课组建的班级, 其成员来自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 学生打散重组, 因为同样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在校本选修课的基础上, 学校分阶段又逐步试点推行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文综等学科的走班教学, 积累了大量的配套管理和教学组织的相关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推行走班制教学可以适当避免原则性和操作性错误, 有利于提升成功的机率。

学科体系的建设是关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虽然不应该成为衡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但的确也能从客观的角度反映出走班制教学是否符合新的形式。要把握教学的效果, 学科教师是关键。从这个角度而言, 学科组应该从整体的高度进一步提升教研组的师资水平, 优化师资结构, 完善师生教学的配套比例, 调整个体教师合理的工作量。全体任课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 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与交流以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同时, 一线的学科教师要及时转换教学思想和角色, 更新教学手段和理念, 做好应对走班制教学的充分准备。除此之外, 由于走班的结果可能出现多种教学课程的组合, 因此, 老师群体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积极备课, 分工合作, 细化教学内容, 既保证学科整体性, 又兼顾确具体课堂的独特性, 从而上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

教学管理的强化是灵魂。传统班级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相对固定, 师生相互更加熟悉和了解, 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更加直接, 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一般较有保障。在走班制模式中, 由于有行政班和教学班的区别, 学生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极强, 组合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也容易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局面和问题。正是这些明显的局限严重阻碍了走班制在更大范围内的实践和尝试, 这些质疑的声音更应该引起走班制推动着的高度重视。为此, 基于走班制实际操作中必将会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学校和学科在教学管理中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强化和提高相应的管理标准, 加强制度化建设, 适度开展走班制引导教育, 密切家校沟通, 适时建立必要的淘汰机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国家高考制度即将全面改革, 学生选择结果的多样化必将导致传统以固定班级为依托的教学组织模式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 有利于适应高考新变化的走班制教学或将成为中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 而历史学科凭借其在学科知识难度、知识体系、教学方式、师资优长等方面的优势, 在学校管理体制调整的保障下, 不断优化学科体系, 注重强化教学管理, 或将逐渐适应走班制教学模式。

摘要:国家高考制度即将全面改革, 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 走班制教学或将成为中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 而历史学科凭借其在学科知识难度、知识体系、教学方式、师资优长等方面的优势, 在学校管理体制调整的保障下, 不断优化学科体系, 注重强化教学管理, 或将逐渐适应走班制教学模式。

关键词:走班制,高中历史,教学,高考改革

参考文献

[1] 丁国花.例谈选课走班制下的历史教学[J].文教资料, 2015, (4) .

[2] 王润, 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 2016, (6) .

[3] 王海平, 鞠建国.关于分层走班制的实施与思考[J].现代教学, 2016, (2) .

[4] 胡中晓, 刘秀峰.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新探索:走班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5) .

[5] 贾威.“走班”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思考[J].新课程, 2016, (2) .

体育走班教学范文第6篇

“选课走班”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亮点之一,“选课走班”打破了原来“行政班”教学模式及学生管理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自己,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

我校自2015年3月开始实行“选课走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基本上形成了体系;有成功,也有不足,有值得继续发扬的亮点;也有注意改进之处。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选课走班”制教学,现对我校今年“选课走班”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一、学校重视,领导支持,教师拥护。

对于“选课走班”,学校高度重视,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各部门通力协作、相互协调,及时组织教和学生认真学习由学校教研室编写的新课改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外地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深刻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树立敢为改革为先的信念。学校重视教学设施的改进,强化设施保障,先后投入几万元增添教学设施设备,购置教学参考资料。为“选课走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保障。

二、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选课走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因此,我校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决定遵循“立足实际,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深化完善”的指导思想,实施“分段开展,分层推进”策略,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顺利进行。

选课走班过程实行“四固定一流动”即学习模块固定,任课教师固定、上课地点固定、上课座次固定,学生根据所选社团不同流动。

三、管理改进、注重过程

在教育管理上,我校制定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办法,平时集体活动、一日常规管理按行政班管理,选课走班时按教学班管理,各任课老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负责上课时间的班级管理,要求教学班班主任对上课期间每一个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都要记录,并将记录情况及时汇总反馈给行政班班主任。

在近一年的走班教学中,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学习投入,教师认真执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静心思考,发现存在如下的问题及不足:

一、部分学生选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是由于受任课老师的影响,喜欢上某老师的课而选对应的社团,有的是受其他同学选课的影响,看到那个模块选择的学生多或看到其好友选择了那个模块而跟着选择。忽视了自身的兴趣爱好,没有认真分析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造成了选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造成学习的不稳定。

二、由于学生每天经常性地走班变换学习地点,造成刚上课头一两分钟课堂秩序有时比较乱,学生由于走班新的教室、新的同桌,往往很难及时内安静下来,影响了正常的上课秩序。

三、实行选课走班后,学生流动性加大,必然造成管理难度加大,在学生管理上我们还存在薄弱环节,由于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班主任在管理衔接上有时存在交流不够,造成学生在某些时段因管理放松而松散懈怠。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选课走班”应当借鉴及改进的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选课走班”宣传力度,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理解“选课走班”的意义及目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尽量避免选课的盲从性与随意性。

二、加强教学班的班级管理,使每一位任课老师切实明确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教导处制定比较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学生课堂考核具体方案,如将每一模块学分认定与学生平时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完成等方面紧密挂钩并将其量化考核到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课堂评价,以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力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学习态度。

上一篇:赵州桥第二课时范文下一篇:校长年终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