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2023-09-22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唐凤明

我利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爱的教育》。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主人公恩里科在小学四年级的读书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全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我带入一个爱的世界: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同学之间都有着浓浓的爱,更有普通民众对意大利民族的爱,让我在爱中受到教育,也让我陷入沉思之中。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很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作为老师,每天都面对着一个个学生,年复一年,慢慢地,我们只是机械地上课、传授着知识,追求的也往往是分数、名次,试问,这样如何能让学生们受到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甚至对祖国的爱。正是教育中缺少着关于爱的教育,导致人们道德的沦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各种惨剧的发生:大学校园的投毒案、年迈父母被子女赶出家门,只能流落街头,学生弑杀老师等。如果这些人心中有着一颗爱的种子,他们又怎么能对自己的同学、亲人、恩师做出那样残忍的事情呢?所以,作为老师,对学生施以爱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首先,作为老师,我们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禾苗。对学生的爱既要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对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也说“教师应把

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倘若为了某种利益去虚伪地爱学生,一旦目的达到便不管了,这样反而事与愿违,甚至扭曲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培养出一批功利至上的人。这只能是失败的教育。

其次,我们该教学生学会爱。老师爱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阳光雨露,但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对爱着自己的人付出相应的爱。爱应该是一种双向互动。老师爱着学生,但作为学生,也要尊敬老师,父母爱着孩子,孩子也要爱着父母,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等。只有让学生学会爱,才能让其明白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主要内容:记载了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和学习。《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

感受: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2.《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儿子到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

我认为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3.全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安利柯学年日记(包括作者所见的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小故事以及作者安利柯的真实感受);他的父母亲及他的姐姐在他日记上所写下的劝诫性、启发性的文字;10则老师每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感人的小故事(每月例话)。《爱的教育》的特色是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描述了学校孜孜不倦的老师们如何关爱学生们的学习和启发学生们的心灵;描述家庭中父母亲对子女心灵成长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描述可爱单纯的小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的相处中彼此照顾、彼此鼓舞,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书中表露了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塑造儿童爱国爱民爱生活的感情。对于教育来说,除了知识的传承书中还强调了教育所具有的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的启发和开导。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爱的教育--第一章--始业日》。"嘿,安利柯该上4年级了。哎!没几天二年纪的洛佩谛为救一个一年纪同学受伤了。好,我们班从从五百英里外来了个黑肤色孩子,老师说因为远道来的要特别爱这同胞。对,今天是每周例话:少年爱国者„„"第一章没读完,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师生之谊、朋友之恋、祖国之爱„„深深感受到爱、关怀、包容、互助、献身„„这就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读完全书,被一个个真实的事件感动着;《爱的教育》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眼前。

4.在《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日记--"爸爸的护士",讲述的是一个乡下孩子进城探望生病的父亲的故事。在医院里,孩子日夜守护着医生指定给他的爸爸。喂水、喂药,病人每呻吟一声,孩子的心就跟着紧缩一下„„可在后来,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惯常的想象往下发展,而是发生了一个另人难以预料的转折:就在孩子为自己的"爸爸"担心焦虑时,他的真爸爸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望着要带自己离开的爸爸,孩子这样说:"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边,现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没有勇气离开他„„"

就是这句朴素的话语,能让任何一下健谈的、自以为高尚的成年人哑口无言。爱的美德正是我们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里的珍宝。那么什么是爱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埃克絮佩里童话中小王子说过的一句放:"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除却各种对爱的术语化很强的解释,我想爱就是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但水井,却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5.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一) 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加强对孩子的爱心教育。

(二) 打他,骂他,不如先了解他。了解了以后打他要让他被打后心服口服。这样打了以后才有教育效果。否则还会引发新的矛盾对立。

(三) 爱的温馨是用脑也是用心。用爱教育,用心感受。

(四) 用今天,点亮孩子的明天

(五) 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

体会

1、 在教育教学上,我们不应过分执着于某一种观念,而应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来进行整体思考,各个突破。着力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2、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情商的培养,而不仅仅只是开发学生的智商。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对的成长、发展能起更大的推动作用。不过也要注意把握

一个度。否则会出现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只顾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才能更明白学生的感受,才能更深入学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得处理师生互动关系。

4、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以教育为主题的故事更是叫我们眼见不鲜。我们已经变的麻木,如果我们能把“它”一一记录下来,在闲暇时拿出来翻翻,不又是别有一番一会。

5、生活如同一本书,其中蕴涵着不少的哲理和启示。我们应该多加观察,多加思考,从中得些人生的蕴涵,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获得,更是一种人性的修养。其实教师和学生一样,也在学习中发展。

6.同时,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懂得了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导和辅助作用——对知识感情的引导。教师引导的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于对其以后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

②、我们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

③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学生快乐成长。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

④、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⑤、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工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⑥、不能训斥学生,不要过分地执着于“立竿见影”,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身心健康。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之《爱的教育》

马家初中李书琴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写他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发生在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

开始阅读时,就被开始的篇章如“我们的新老师”“欢迎新同学”“送布料”等吸引,忍不住继续往下看。然后引发深深的思考。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和老师都那么细腻地用行动去教会孩子去爱。

如“我们的新老师”中,老师对学生坦诚不公,直白说出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孩子们,知道吗?我唯一的母亲去年离我而去”,“现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我再也没有别的牵挂,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老师把学生当成亲人,最重要的人,这在孩子心中,该是怎样大的触动?同时老师更深切表述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你们一个个都是好孩子,也希望你们都能爱我,我一个也不想责罚你们。你们全班要结成一个大家庭,成为我的慰藉和骄傲”。以往总觉得孩子太小,不能理解大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不屑说出,但即便是理解不到的孩子们,却也能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真诚,信任,还有在乎。让他们知道自己很重要,这也是一种“爱”啊。

在“欢迎新同学”中,班级里转来新同学,老师不是简单的报知学生姓名就完事,而是郑重其事地当着全班同学介绍新同学,让新学生能感觉新班级带来的温暖感。“他的家乡很远,他的家乡是个令人骄傲的地方,你们要友好地对他,不要使他感到陌生和孤独,要使他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并叫班长代表全班同学致欢迎辞并拥抱他。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让新同学第一时间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二是班长代表拥抱会有一种引力,将全班同学潜在的荣誉感散布,三是班长自身也会有一种自豪感,并更有责任心。

此外,在“父亲事件”中,两位地位和学识都迥然不同的父亲,却给了两个孩子同样生动深刻的一课,绅士的父亲对孩子说“照我这样说,‘我说了对你父

亲非常不礼貌的话,伤害了你也伤害了你父亲,真对不起,请你原谅,请允许我的父亲握你父亲的手’”,地位高的父亲不护短,不偏袒,对儿子教育严格,不嚣张不傲慢,反而谦虚,尊重不如自己的卖炭人,这无疑对儿子是很正面的家教,我想,“言传不如身教”,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需要老师,父母,同学,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氛围相互促进,于是,我开始理解,爱就是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爱就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爱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们一个微笑。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无意间在网页上读了这样一句话:《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战,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值得大家一看。带着质疑的心理,就随手拿来翻翻,不想,竟一下被文章所吸引,一口气看完才罢。 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读《爱的教育》让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有多种答案: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相互帮助,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尊重,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宽容等等。

原来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

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但爱的教育却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此,这些日记形式的小故事,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学生更多地给予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之《爱的教育》

马家初中李书琴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写他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发生在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

开始阅读时,就被开始的篇章如“我们的新老师”“欢迎新同学”“送布料”等吸引,忍不住继续往下看。然后引发深深的思考。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和老师都那么细腻地用行动去教会孩子去爱。

如“我们的新老师”中,老师对学生坦诚不公,直白说出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孩子们,知道吗?我唯一的母亲去年离我而去”,“现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我再也没有别的牵挂,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老师把学生当成亲人,最重要的人,这在孩子心中,该是怎样大的触动?同时老师更深切表述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你们一个个都是好孩子,也希望你们都能爱我,我一个也不想责罚你们。你们全班要结成一个大家庭,成为我的慰藉和骄傲”。以往总觉得孩子太小,不能理解大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不屑说出,但即便是理解不到的孩子们,却也能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真诚,信任,还有在乎。让他们知道自己很重要,这也是一种“爱”啊。

在“欢迎新同学”中,班级里转来新同学,老师不是简单的报知学生姓名就完事,而是郑重其事地当着全班同学介绍新同学,让新学生能感觉新班级带来的温暖感。“他的家乡很远,他的家乡是个令人骄傲的地方,你们要友好地对他,不要使他感到陌生和孤独,要使他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并叫班长代表全班同学致欢迎辞并拥抱他。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让新同学第一时间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二是班长代表拥抱会有一种引力,将全班同学潜在的荣誉感散布,三是班长自身也会有一种自豪感,并更有责任心。

此外,在“父亲事件”中,两位地位和学识都迥然不同的父亲,却给了两个孩子同样生动深刻的一课,绅士的父亲对孩子说“照我这样说,‘我说了对你父

亲非常不礼貌的话,伤害了你也伤害了你父亲,真对不起,请你原谅,请允许我的父亲握你父亲的手’”,地位高的父亲不护短,不偏袒,对儿子教育严格,不嚣张不傲慢,反而谦虚,尊重不如自己的卖炭人,这无疑对儿子是很正面的家教,我想,“言传不如身教”,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需要老师,父母,同学,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氛围相互促进,于是,我开始理解,爱就是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爱就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爱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们一个微笑。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第6篇

最近读了读戴承志先生的《爱的教育》获益非浅,戴承志先生以精彩动人的故事,和他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理和启示人的故事,记得年轻时刚一任教,满心热情,希望能够全心全意全力的扮演“为人师表”的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现在想来,惭愧不已。

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启发孩子,了解孩子,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我有了如下体会:

1、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情商的培养,而不仅仅只是开发学生的智商。事实上,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热情对的成长、发展能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只顾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得处理师生互动关系。

3、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学生快乐成长。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

4、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工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

5、不

要过分地执着于“立竿见影”,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身心健康。

6、我们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

上一篇:服装设计管理范文下一篇:大排查大走访大整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