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专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存在前提的,专业的开设无疑是满足职业或就业的需要。“音乐表演”是高校本科段普遍设置的一个专业,旨在满足毕业生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的职业需要。但近十年来,音乐表演专业的许多毕业生未能从事本专业而去从事其他职业,甚至处于待业状态。2014年7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音乐表演”专业就是其中15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这不仅在于社会需要音乐表演人才的岗位已饱和,还说明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要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控制专业建设规模,调整其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修改这一专业的顶层设计和定位,重现认识其专业属性,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要以课程改革作为立足点和着眼点,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使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获得更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以“一专多能”获得职业竞争力。

一、低就业率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及课程设置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职场竞争力过弱,原因在于专业建设的超规模。1998年,“音乐表演”(050403)首次作为一个“专业”列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被设立在“文学门类”(05)之下,成为“艺术学”(0504)下属一个专业,从而真正具有“合法”地位。此后的十多年,音乐表演专业发展迅猛,成为高校音乐系(学院)规模居首位的专业。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5年版)》的统计可知,我国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高校共126所,其中专业音乐学院9所,综合类艺术院校6所,师范类大学48所,其他综合大学63所。这还是2005年的统计数字。尤其是在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新版《目录》之后,“音乐表演”专业(130201)位于“音乐与舞蹈学”(1302)的专业之首,开办此专业的高校已多达一百七十余所。这种超规模发展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与就业需求极不匹配,成为导致就业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许多人看来,搞音乐就是“吹拉弹唱”,以致“音乐表演”几乎成为“音乐”或“音乐学科”(science of music)的代名词。于是在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很多院校都将热门和挣钱的音乐表演专业作为发展建设重点。从制度层面上看,其原因有三:其一,音乐表演专业在2012版《目录》中名列“音乐学”(musi-cology,130202)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130203)之前,地位较以前得到提升,成为“音乐与舞蹈学”的第一专业。这种调整显露出管理层从就业需要调整专业顺序的意图,从而给外界一种信号:音乐系科主要是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且招生规模大,于是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学生报考。其二,2012版《目录》并未列入“音乐教育”专业,只在“教育学”(0401)下列入了“艺术教育”专业(040105),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这就表明,音乐教育专业并未取得“合法”地位,而只能置于艺术教育之下;其中,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毕业生授“教育学学士学位”,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或综合大学中的音乐教育毕业生则授“艺术学学士学位”。这就使原来招生最多、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地位明显下降,许多考生不再报考。其三,一些非专业性的普通高校,因办学条件所限仅开办音乐表演一个音乐类专业,而将其他专业挂靠到音乐表演上。这也使其地位愈发突出。当然,从社会学角度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近年来歌手的“明星效应”使得一些青年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声乐表演”,实现“明星梦”。从上述原因看,要想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首先就要控制其发展建设规模。

低就业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不合理,以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上可分为三类:1.通识教育课程:即国家规定的公共课程,如政治、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这些课程的教学一般由院校基础部(共同课教研室)组织实施;2.音乐基础课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音乐美学等课程。其中,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一般由作曲系去承担;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则交由音乐学系承担;3.专业方向课程:多为一对一专业主课或个别课,此类教学由表演类系承担。选修课程分限选修课程和任选修课程。前者是学生必须选择的课程,实为选修课。后者则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修的课程,一般为拓展知识、技能的课程,故也称“拓展性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通常分散在不同系科。

很显然,这种各司其职、各管一摊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模式是很有好处的。如可使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尤其是音乐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得到基于学理的分类,进而更具专业性和指向性;也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省其教学资源。但这也存在许多弊端,最主要就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方向课程,而不太重视音乐基础课程等其他类型课程的学习,最终未能获得应有的综合素质。同时,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大多也仅在告诉学生“怎样表演”,很少有去探讨“为什么要这样表演”,也未能更多地去教授歌唱、演奏、指挥技巧之外的东西。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模式就像是一个制造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不同的系科就像是不同的“车间”,每天生成不同的“零件”,但最后却没有一个“组装车间”。更令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学生自己并没有组装的能力,因为他们心中并没有一件“成品”的样子和图纸。这无疑是现代音乐教育的弊端。因此笔者认为,音乐表演专业应有一个综合性的“组装车间”,这就是一至两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此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进而具有其就业竞争力。

二、低就业率与音乐表演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定位

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低就业率与本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定位也密切相关。根据1998版《目录》中表述:(一)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奏)的能力。”不难发现,这主要是如何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的知识和技能,而对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有具体规定。(三)人才培养的标准:“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3.具有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这无疑也都是就音乐表演而制定的。关于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仍未有具体说明。(四)课程设置:一般设有表演、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课程。显然,其课程设置也未能对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有专门考虑。综上,1998年版《目录》中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顶层设计和定位虽然确定了培养“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关于这种“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知识和技能及相关课程的表述,却都是围绕培养歌手、乐手或指挥而规定的。这就意味着,其对于学生的“一专多能”和综合素质并无更多的考虑。因此,按照这种顶层设计和定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选择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作为就业目标,一旦这些岗位饱和了,他们就必将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2012版《目录》中关于“音乐表演”专业顶层设计及定位的表述已有了变化:(一)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显然,这里将原来的“高级专门人才”改为“应用型人才”,拓宽了人才就业范围并去掉了“音乐研究”的表述。(二)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也有了新变化:“本专业学生按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不仅强调了音乐表演专业各方向的特殊性,而且还阐明了按照方向制定技能标准的必要性。(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标准表述为:“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掌握音乐表演学科以及音乐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一门及以上的音乐演奏或演唱技术;3.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党和国家对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相关音乐表演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见,2005版较之1998年版更具专业指向性,也更具体。(四)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为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以及重唱、合唱或重奏、合奏: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论文写作、和声、复调、曲式。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并到相关文艺团体和社会参加音乐表演实践以及田野采风等。”这无疑也比1998版更具体和细致。虽然有了很多变化,2012版《目录》中关于音乐表演专业顶层设计和定位的表述,仍是以培养歌手、乐手、指挥人才为着眼点的。

综上所述,1998版和2012版《目录》中音乐表演专业顶层设计及定位,均不利于人才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培养,以致在高校学生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失去其指导意义。

三、低就业率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属性及培养模式

无疑,音乐表演的专业属性既具有学科属性,又具有职业属性。而低就业率与人们对音乐表演专业属性的认知不无关系。

关于学科属性,既可以理解为基于音乐学科(音乐学)的学科属性,还可以理解为基于艺术表演(表演学)的学科属性,其厘定直接关乎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果说音乐表演专业更具有基于音乐学科的属性,那么其课程设置就应以音乐学科为主。反之,其课程就应以“艺术表演”课程为主。以声乐表演为例,除歌剧表演外的一般声乐表演与戏剧表演不同,旨在音乐表现,也就是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而表演(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及其艺术表现意义则次之。这就意味着,声乐表演更主要具有基于音乐学的学科属性,次之才是基于表演学的学科属性。因此,作为一个专业,其课程必然要以音乐类课程为主、舞台表演类课程为辅。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声乐表演专业课程基本上是以音乐类课程为主的,但除形体课、歌剧课外,其他舞台表演类课程(如表演基础、表演理论、戏剧小品和舞蹈课等)基本没有开设。这样,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声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大多都不能从事歌剧和音乐剧表演。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就业。

音乐表演的职业属性则是一个与从业领域或行业密切相关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对口职业领域是演艺,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或从事与之相关的其他工作。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演艺之路已十分狭窄,因为我国文艺演出团体大多已人满为患。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出团体对音乐表演人才的业务水平定得过高,本科毕业生(尤其是声乐毕业生)大多都难以达到其基本从业标准。于是,毕业生们只能到教育领域谋职,或从事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或从事社会音乐培训(如受聘琴行和音乐培训机构)。当然,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到各级文化宫、文化馆(站)从事群众性文艺工作、文化工作:或受聘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企事业文化活动。总之,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成为专业演唱(奏)员的可能性不大,从事研究工作则是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之后的事情。自谋职业、待业或失业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常态。

要提高其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就业途径,还必须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变“学院派精英教育模式”为“社会性使用教育模式”。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在延续音乐表演专业学院派精英教育模式的同时,又保持超规模的发展态势,那么其毕业生就业率低就成为必然。也就是说,要使毕业生保持一定的就业率,除使其建设规模受限、招生人数有度外,还要选择一种社会性实用教育模式。所谓“学院式精英培养模式”,即以舞台表演作为职业目标,培养从事专业音乐表演的歌唱家、演奏家和指挥家,其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必然是以音乐表演技能和技巧为主的。这种模式只适合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性音乐学院,对于大多地方音乐院校或二三线城市的普通高校而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我们只能在重现认识音乐表演专业性质,并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和定位的基础上,采用“社会性实用教育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进而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控制专业的发展建设规模,改善课程设置,修改顶层设计和定位,同时重现认识音乐表演专业的属性,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一切最终都聚焦于课程改革,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一专多能,进而获得职业竞争力。其课程改革包括三个方面:1.增加师范类课程(如教育心理性、音乐教学法等),以便毕业生能够从事音乐教学工作。2.增加实践性课程(如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便毕业生能从事更为广泛的文化工作和文化产业策划和营销工作。3.增加专业性课程(歌剧课、舞台表演课、舞蹈课、合唱、重奏、合奏课等)、适当压缩史论课程(音乐史、音乐鉴赏、音乐美学等),以便毕业生能以更为精湛的技艺从事专业音乐表演。总之,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张萌)

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浅谈特殊儿童教育保障体系建设的策略

3、浅谈特殊教育专业《特殊儿童心理治疗》课程设置

4、体育课堂中特殊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

5、小学特殊学校教学中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6、手拉手共写友善故事 心连心同追四色梦想

7、儿童福利工作的左膀右臂

8、对现代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9、探析提高特殊儿童对美术兴趣的策略

10、小学“留守儿童”的监护环境与学校教育

11、基于设计思维的公共图书馆特殊儿童服务研究

12、论融合教育理念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13、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模式的探究

14、现代教育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学实效研究

15、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

16、运用教育智慧 关注特殊儿童健康发展

17、体育教学如何帮助智障学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18、课程领导力:给师生一个绿色的未来

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浅谈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学前特殊教育

21、创新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模式“家—校—社”联动促进“全人”服务

22、立足乡土 筑建鸟巢

23、留守儿童,谁来关爱他们

24、特殊儿童的校园安全探讨

25、特殊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问题和建议

26、远程教育中特殊儿童居家活动指南的实施策略探析

27、学校心理报告撰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8、浅析绘本阅读助推特殊儿童能力提升的经验策略

29、情系留守儿童 助力爱心传递

30、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31、浅谈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

32、特殊儿童青春期教育的探析

33、小学语文融合课堂如何提高特殊儿童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34、辅助沟通系统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5、融合教育,如何从“特殊”到“普通”

36、公共图书馆特殊儿童文化服务的实践研究

37、小学特殊儿童的语文教学

38、如何高效的开展特殊教育实用语文教学

39、如何让特殊儿童在生活化教育中发展劳动技能来

40、我国特殊教育互动模式的建构与分析

4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42、利益相关视角下特殊儿童家长支持需求研究

4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解析

44、随班就读:一个都不能少

45、关于儿童汉语语用技能的研究分析

46、试析特殊儿童现状分析及教育方法的选择

47、绘本阅读对特殊儿童发展的研究反思与展望

48、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49、“全纳教育”的实现策略

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和谐发展;教师

在现阶段,我们不能仅仅只培养高成绩的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①,教师重视在教课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一、学校领导、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的领导要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学校教师也要重视起学校道德教育。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让学生有一个正确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可以在日常讲课中注意灌输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这样,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里更容易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培养出更多品行优秀的人才。所以,只有学校的领导、教师对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引起重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开展加强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而是在一个正确的道德氛围内形成的。因此,学校可以多开展有关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让学生办主题与思想道德有关的海报、写主题与思想道德有关的作文等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能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自主地了解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从而,也更有利于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

三、学校重视学生家长的作用

学生的时间除了大部分在学校里,另外一大部分就是在家里,由此可见,一个家庭的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想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首先便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所以,学校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开展加强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讲座,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这样使家长意识到加强孩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更能密切地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总之,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培养出品性优秀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徐冬青.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1(04).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Wang Aijie,Sheng Meilan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accord development;teacher

編辑 韩 晓

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教育戏剧的相关研究为特殊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大可能性。为此,笔者于2019年开始将语文教育戏剧作为本校特色校本课程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探寻语文教育戏剧对特殊学生(本文特指视障、听障、智障等残疾学生)的教育康复价值,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建构,有机融入教育戏剧康复育人新形态,在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形成本校特色文化。

一、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的建构

(一)融合型课程。融合型课程是日常语文课教学中融入教育戏剧的教学习式或戏剧元素,将教育戏剧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和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在每周语文课程总量中增设1-2节教育戏剧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运用教育剧场的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三)展示型课程。展示型课程采用教育戏剧实践中的表演艺术模式,开设教育戏剧剧场实践,以语文学科为载体,整合音乐(唱游)、舞蹈、美术等多学科,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年级特殊学生排练教育戏剧节目,或采取各类特殊学生、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融合方式进行排练剧场节目,发展并促进表达性技能,全面提升特殊学生语言表演艺术素养。

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

(一)推行教育戏剧教学法,构建语文学科教学新样态

本课题研究采用“融合式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基于提高特殊学生语文素养,找准契合点,在日常语文课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教育戏剧教学法,将教育戏剧的教学习式或戏剧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如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细节表演、教师入戏、画面定格、坐针毡、集体绘画等,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新样态。注重教育戏剧与语文学科融合作为一种促进特殊学生语言学习的方式,通过教育戏剧来促进特殊学生口语、听力、识字、学词、阅读、沟通与交往、写作等能力的训练,同时在运用教育戏剧习式或戏剧元素中,培养创造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设教育戏剧课程,构建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课型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方面对学生提出“能参与语言活动(例如: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诗歌诵朗等)”目标要求。本课题组依据培智学校一至九年级《生活语文》课程,每周开设校本教育戏剧综合性学习课程2节,面向班级全体学生,以课本为主要载体分年级段设计教育戏剧单元、教学内容及实施方式。例如,培智学校四年级第二学期教育戏剧校本课程,本课题组依据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四个单元教学内容,分别设计了《我们一起庆元宵》《乌龟和兔子》《幸福一家》《乌鸦喝水》四个教育戏剧单元主题。同时,根据教育戏剧情境的需要,生活语文教师与美术、唱游等教师合作,利用学科课程或课余时间教学生制作戏剧道具、选择音乐、布置剧场等,以增加教育戏剧剧场气氛,增强教育戏剧康复育人效果。

(二)成立教育戏剧社团,挖掘特殊学生语言艺术潜能

教育戏剧社团是语文教育戏剧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本课题组在听障、视障、智障等各类特殊学生中吸收有戏剧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分类组建教育戏剧社团或融合社团,每周利用活动课或课余时间组织开展教育戏剧实践探索。

1.增强教育戏剧体验。让学生通过教育戏剧工作坊,欣赏电影,学习教育戏剧习式、表演技巧,创编戏剧等体验。如为剧社视障学员建设盲人电影院,定期组织学员听(看)电影,语文教师“口述电影”,丰富学员观剧体验,培养他们戏剧兴趣;聘请爱心教师定期指导视障学员排练“声音戏剧”,让视障学生学用声音替代看见,用耳朵感受教育戏剧的魅力。

2.开展“戏剧社团+”活动。如聋人语文教育戏剧社团与盲人朗诵社团合作,聋人通过手语、身体展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盲人運用声音色彩提高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通过两类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合作演绎,给观众(听众)营造一种集合声音、手语与戏剧为一体的特殊艺术感受,使语言文字成为立体可观的、鲜活的、生动的形象。

3.参加特殊艺术展示。每年积极组织各类特殊学生创编教育戏剧剧本、排练教育戏剧节目,参加学校、省市艺术文化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语言康复成果、语言表演才能。近年,本课题组教育戏剧作品有20多个参加学校、省市级展示获好评。

(三)开展教育戏剧活动,增强特殊学生特校文化自觉

每学期,本课题组总是想方设法将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或学校文化活动与教育戏剧活动直接、间接地结合起来。一是直接结合。如语文学科教研组开展听障学生“手语课本剧”、视障学生“声音戏剧”、智障学生“生活戏剧”、特殊幼儿园“绘本剧”等教育戏剧主题展示活动,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果,增强特殊学生教育戏剧体验,“以戏育人”。二是间接结合。如“助残日”文化展示活动、“六一”节文艺联合会、特校融合艺术团文艺汇演、健康教育活动、感恩自强教育活动等等,课题组教师联合全校语文、艺术、美术、德育等课程教师创编教育戏剧作品参加展演。

(四)加强教育戏剧培训,培养一批特校教育戏剧师资

特殊教育教师积极推行教育戏剧教学法、参与教育戏剧课程教学对特殊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经过努力,本校涌现了一批热爱教育戏剧的特殊教育教师。2019年至今,洪婷、陈欢、曹阳等教师指导听障学生教育戏剧《找耳朵》参加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艺术汇演获一等奖、湛江市第二届中学生校园心理剧大赛获一等奖,指导视障和智障学生表演的音乐剧《我们都一样》获优秀奖,听障、视障、智障和普通学生融合表演的教育戏剧《桂香囊》参加广东省暇之美协会主办的艺术汇演获优秀展演奖。

【本文系2019年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特殊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研究”(2019ZJZD016)的教学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3、同工同酬,维护幼儿教师生存尊严

4、乡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残障儿童成长与教育 的现状与建议

6、选才用人出巧招擘画教育新图景

7、乡村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与缓解

8、“十四五”时期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

9、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10、重庆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提升策略

11、“好校长”成长记:行走戈壁荒原

12、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美好教育

13、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及对策

14、全面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5、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促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16、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17、以精神论输赢 以道德比高下

18、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积极教育探索

19、聋校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教研现状的比较

20、把优质教育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21、写稳“奋进笔” 当好“答卷入” 奋力谱写玉溪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22、芬兰中小学校的组织管理(二)

23、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4、浅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25、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26、ERG理论视角下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

27、“框架”理论视域下教师自我心像的形成过程与优化策略

28、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

29、高师师范新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0、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与幸福感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31、政协委员:城乡教师均衡发展中国教育才有希望

32、特教改革背景下教师能力发展新思路

33、论中职教师的积极期待

34、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35、浅谈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提高

36、随班就读教师职业幸福感初探

37、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增进策略的研究①

38、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39、河西教育:探求发展真义

40、“疫情”中如何提升心理幸福感

41、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4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启示录

43、开放大学师资队伍状态与教师成长实现路径

44、“一票否决”能否遏止师德滑坡?

45、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状况探析

46、2017,教师队伍建设将实现新突破

47、普惠、编制、立法,为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

48、国内教师心理资本研究进展与趋势

49、积极心理学在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特殊学校音乐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我国近30年来公开发表的特教学校体育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认为当前学者在特教学校体育现状调查、教学设施调查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特教学校学生课外体育、康复体育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特教学校体育 研究 综述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特殊体育教育是国民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部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

本文研究对象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有关“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有关学术专著、教材,时间区间为1984至2013年,以“残疾人学校体育”和“特殊学校体育”两个关键词搜索,并除去新闻、通讯报道,最后得到154篇学术型文献。文献数量按发表年份分布如下(见附表)。

一、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这部分的文献数量最多,尤其以分省市的现状调查最为常见。例如,艾萍(2001)抽样调查了八所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教研现状、运动竞赛开展现状、硬件设施等,并给出鼓励组织教师进修、多投入经费等建议。周坤(2005)硕士毕业论文对安徽省特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体育师资及聋生体育参与开展了现状调查,发现安徽省特教学校存在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刘美奋(2006)对我国特教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认为采取以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建立特殊体育教育课程新体系;(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4)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朱卫东(2005)对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教材不适应、学生喜欢体育课、教师敬业、设施陈旧等结论。张梦娣(2007)硕士毕业论文对河北省特教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开展了研究。张志刚(2008)对长春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了现状及对策研究。王亮(2012)对鲁西南地区特教学校体育教学环境进行了现状与对策研究。王世芳(2013)对云南省特教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欧佩(2013)对湖南省特教学校学生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这期间分省市的调查研究较多,基本全部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包括刘美奋(2005)《山东省特教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何敏学(2008)《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王洲(2007)硕士毕业论文《陕西省特教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等等。以区域性为调查范围的包括周艳茹(2005)《京、津、沪地区盲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丁剑翘(2005)《晋北地区特教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张秀玲(2008)《中原城市群特教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等。调查显示,全国大部分县市以上基本都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也基本都得以开展,但其中也同时存在颇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关于特殊学校体育的教学研究,包括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

赵志荣(2005)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河南省53所特教学校,得出了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中级职称是主导力量的结论。陈丹(2007)通过对中美特殊教育体育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认为我国应当加强融合教育,增添实践课程。王保军(2008)分析了我国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提出了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应当走专业化策略,即政府重视、岗前培训、拓宽渠道、双证书制等策略。吴艳丹(2013)以福建省为例对我国特教学校体育师资现状与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析。在课程研究方面,罗巧娣(2007)以慈溪市的实践为例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聋哑学生的体育教育模式及方法可进行双重选择。兰继军(2008)对在特教学校体育课程中增加奥林匹克内容开展了讨论。赵国武(2013)认为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开设残疾人体育课程是有必要性的,并且对设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教学现状方面,谭丽清(2005)通过对湖南省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师资人数少、科研水平低、场地简陋、器材匮乏等结论。何敏学(2007)对特教学校体育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身心缺陷的补偿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个别指导是教学组织的重要原则。

(三)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所涉及的其他方面内容

何敏学(2005)围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就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研究、体育课程、体育师资培养、物资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洪邦辉(2010)以“阳光体育”为背景,以贵州民族地区特教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从观念、融资、纲要、法律等方面剖析了改革路向。其他主题的研究涉及特教学校学生通过体育进行运动康复,如张京华(2000)分析了几种运动康复方法对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积极作用;赛事效应的研究,如杨军(2008)探讨了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对中国特教学校体育发展的启迪;支持系统的研究,如吴燕丹(2008)讨论了在和谐视野下进行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社会适应的研究,如孙涛(2012)以鲁西南地区聋哑学生为例,研究了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研究成果偏向于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尤以分省市的问卷调查居多,实验性研究匮乏,不能为不同残疾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锻炼方式,无法提供有操作价值的实际经验。因此,研究的空间还很大。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近30年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居多,数据分析中,多数采用频数与百分比等简单统计工具,而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得以应用的深度测量和构建模型等工具在特教学校体育文献中很少,由于对调查数据的挖掘深度不足,大大制约了研究的深入。

殘疾人在生活中存在身体康复的需要以及易于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特教学校体育研究中开展与医学界、心理学界的横向研究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残疾人体育行为特征与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2CTY015)。

作者简介:

姚道迪(1989- ),男,安徽六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残疾人体育。

(责编 张敬亚)

上一篇:碳金融方面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艾米丽的玫瑰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