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

2024-03-16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发展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但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六大问题,必须从市场开拓、保障体系、监督管理、投入、宣传等五个方面完善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绿色食品;问题;对策

文献标识码:A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先采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对温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由此得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绿色物流;SWOT;策略

1 前言

我國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一书中,首次将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定义为指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也对物流环境起到净化作用,最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据统计,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在2016年达到229.7万亿元。和2015年比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6.1%,每个季度也呈缓慢增长态势。温州市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处于我国沿海,是中国交通运输网中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发展温州物流业至关重要。近年来,温州物流业也在快速成长。在快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时,物流活动也造成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废弃物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温州对物流的需求也使得对发展绿色物流有着更迫切的需求。

2 温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将各种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因素互相匹配起来,再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地评价,具体从自身内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引起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得到相应具有一定决策性的结论。

2.1 优势分析(S)

2.1.1 地理优势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的东南部,是浙东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其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与赣东、皖南、浙西南、闽北等地区临近,是浙江省南部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其东濒东海,与台湾一衣带水,台湾海峡连通南海与东海,是海运必经之地,也是国际航班的必由之路。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港口,这也是形成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温州作为港口城市,发展绿色物流更加顺畅。

2.1.2 交通优势

一是温州现已经拥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重运输方式。近几年来,温州投入超过1000亿元来完成综合交通建设,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速度,实现了“通道型”向“枢纽型”转变。二是温州有金温铁路、温福铁路相交;它也是国家公路和省级公路的交会处。2017年3月份,杭温高铁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从高铁义乌站出发,经过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实现温州与杭州“1小时”交通圈,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新趋势。温州也能够快速对接杭州、上海等大都市,对绿色物流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1.3 产业优势

一是温州经济繁荣的其中一个原因为区域块状经济,这也是温州主要经济特征。温州产业集群主导优势明显,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据一定的地位。二是温州集群所在的产业已经比较成熟。温州已经有多项发展较好的特色产业,许多产业的产品在全国市场有着较高的占有率。制鞋业最为出名,是规模最大的传统产业。截止2016年,皮鞋生产企业就有5100多家。三是温州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良好。2016年,温州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5.4%。温州发展绿色物流十分有利。

2.1.4 经济发展良好与独特的精神

温州经济曾有一段低迷期,现已经处于恢复期和结构转型期,发展速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温州人拥有灵敏的嗅觉,懂得将产品与市场需求奇妙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温州是一个创新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发展经验和发展好经验的地方。这是独特的温州人精神,是温州人拥有的特质。他们敢于尝试新东西,敢于创业,不畏艰难,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创办企业。这为更好地发展温州绿色物流提供可能性。

2.2 劣势分析(W)

2.2.1 绿色物流意识薄弱

绿色物流在我国不为众人熟知,温州许多企业和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缺乏认知或者是有偏差。一是大多企业错误地觉得绿色物流会增加自身的负担,有损经济利益。一些小企业更是不会认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它们只着重于自己当前的利益。有些更是认为绿色物流是归政府有关部门管辖,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二是对于普通消费者,很多人对绿色物流十分漠视,最多也只是停留在可回收物品上,而自己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等等都置若罔闻。

2.2.2 专业人才缺乏

与国外的发达国家对比,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比较迟。绿色物流又属于新兴理论,接受的人群有限。物流专业开设比较晚,物流人才教育总体规模偏小,每年本科、大专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足200人,其中能够在温州并且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不足50人。具备物流专业知识且绿色物流理论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从事物流工作的时间不久,尚未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温州绿色物流还未发展起来,相对于沿海其他经济发达的城市不具备竞争力,很难引入高素质的人才。

2.2.3 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化技术落后

虽然温州物流设施装备提升项目中已投入200万元以上,包括电子数据交换设备、立体仓库设备、快速分拣设备等等。但是总体基础设施还不够理想。如:温州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施老化;货运站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高,以人工操作为主;甚至是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仅是仓储运输流程复杂,重复等等。温州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目标尚且久远,更难推进绿色物流发展。

2.2.4 缺少绿色物流标准化

物流涉及的环节很多,对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等环节将其各自量化统一标准十分困难,各环节之间的标准也存在互相不匹配的可能性。这也使得绿色物流标准化工作异常困难,无法规范出一套标准的流程。产品自身相关的运输方式、包装、储存、加工等等也制约着标准化工作的进行。

2.3 机会分析(O)

2.3.1 环保意识加强

近些年来,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接二连三被媒体曝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深有体会,对城市污染也是十分地担忧。从自带购物袋、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等,就可以看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加强。而实施绿色物流能够节省所用资源、给环境减压,正符合人们的环保心理。多加宣传,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绿色物流发展指日可待。

2.3.2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温州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充裕。海洋资源丰富,有江南的“鱼米之乡”之称。但发展与生态环境总是无法平衡,物流活动很多环节存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温州物流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造成大量燃料浪费和空气污染;包装材料设计不合理,不可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等。现温州也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倡导企业既要考虑目前的经济效益,也要对未来有所规划,实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绿色物流使得减少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帮助。温州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发展绿色物流。

2.3.3 绿色物流的趋势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不妨已有不少企业将它应用在生产经营中。2017年10月16日,苏宁易购在O2O购物节上宣布投放20万个共享快递盒,每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这不仅环保还降低企业成本。绿色物流就是以节省所用资源和减轻环境压力为目标。它是世界物流发展的趋势,中国渴望在国际物流上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发展绿色物流是无可避免的。

2.3.4 国家政策支持

2017年11月2日,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的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绿色包装工作所要实现的三大目标,2020年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达50%。可见国家对绿色物流的重视程度,温州应积极响应国家。

2.4 威胁分析(T)

2.4.1 没有市场需求

一是由于现在温州企业的绿色物流观念还不够强,对绿色物流所知甚少,各企业不会自发发展绿色物流。二是即使有所了解,但没有相匹配的人才和技术,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三是小企业忙于生存,只顾当前利益,无暇顾及发展绿色物流;大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自成一体,疲于更改模式。

2.4.2 竞争压力

一是温州虽是港口城市,但是沿海竞争日益激烈,周边又有宁波、上海等港口城市的威胁。这些港口城市都比温州经济发达,发展速度快,使温州不具竞争力。二是温州是民营企业的天下,全市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民营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主多数文化水平低;员工素质也低,对其培养缺乏。管理水平与接受过绿色物流理论知识的无法竞争。三是温州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本来就艰难,这就更难与新涌入温州具备高素质人才的外企进行抗衡。

2.4.3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在我国,物流领域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但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较少,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温州绿色物流发展本来就困难,又没有政策方面的引导,更是使实施的困难程度加大。

3 温州市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

结合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得出以下对温州市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

3.1 政府加大对绿色物流的重视

政府在绿色物流发展上起着精神上的引导作用。一是应加强对绿色物流的宣传,让企业和消费者在心理认可绿色物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让企业意识到发展绿色物流是它们的使命。发展绿色物流能够在企业间更具备竞争力。二是制定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可结合国情,吸取国外绿色物流政策与立法的经验,推动绿色物流的标准化发展。

3.2 政府给予支持,创造绿色物流需求

政府应给予实质上的支持。一是温州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在慢慢完善,但对满足发展绿色物流的需求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对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加投入。有健全的设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需求才可能变大。二是政府可以对发展良好的企业进行绿色物流的试点,给企业给予一定财政上的支持,调动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用成效带动其他企业,创造需求。

3.3 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一是温州各大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加强对绿色物流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企业多培养绿色物流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企业应多注重绿色物流的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多创造向外学习的机会。三是企业要为绿色物流人才提供相应令人满意的薪资与福利,创造与其他城市竞争绿色物流人才的优势,留住人才。

3.4 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温州具有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应灵活地运用自身的优势。一是利用地理和交通优势与宁波、上海等经济发展较好城市积极合作,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是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企业间可以进行通力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减少资源浪费。企业间整合自身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化建设,提高自动化程度,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目的,协同发展绿色物流。

3.5 发挥独特精神,管理方式整改

温州应发扬独特的温州人精神,敢于去尝试新事物,勇于对新兴的事物进行挑战。企业吸收绿色物流观念,对内部员工进行绿色物流的培训,并且时常更新知识。对家族式管理方式进行一定的整改,广纳具备绿色物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晓震.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5,(04).

[2]孙晓琳.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0).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绿色印刷”是印刷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怎样推进企业的“绿色印刷”建设,对印刷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绿色印刷 印刷企业

“绿色印刷”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印刷方式,不仅要保证印前、印刷、印后各环节要使用环保材料,同时要全方位做到绿色的印刷工艺,还要在废料的回收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节能减排,体现了市场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双赢,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印刷”是印刷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印刷企业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显而易见,“绿色印刷”将成为今后印刷企业转型的必然的发展方向。

1 我国印刷企业的现状

2012年中国印刷业GDP位居世界第三位,总产值高达9510亿元。但是总体来讲,我国印刷企业与“绿色印刷”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的改进。

1.1 企业结构大而不强、小而不精

虽然我国印刷业GDP位居世界第三位,印刷企业高达10数万家,但是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和集团企业较少,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在不少企业里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造成低价竞争局面,严重影响印刷市场环境。

1.2 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后劲不足

目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印刷企业仍采用以往的印刷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外我国多数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环保评价机制,无法及时有效的检测污染情况,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再加上很多印刷企业的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环保印刷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最终,难以实施推广绿色印刷,形成印刷业的“绿色壁垒”。

1.3 生态环境污染较大

传统的印刷方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静电污染、噪音污染等。

在传统印刷中,印刷油墨是印刷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源。目前我国印刷行业大量使用溶剂型油墨,其中含有50%-60%的挥发性成分,再加上稀释剂(调油墨黏度用到的甲苯、乙酸乙酯、丁酮等成分),这样在印品干燥过程中,油墨所挥发的有机化合物(VOC)占总量70%-80%。因此,我国印刷企业每年有数十万吨挥发的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2 “绿色印刷”发展的方向

“绿色印刷”具有“减量与适度、无毒与无害、无污染与无公害”的基本特征,这将是当代印刷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节能环保、回收利用

2.1.1 节能减排、降低能耗

印刷企业除了重视印刷材料的消耗,也要重视电能、热能等的消耗。节能设备的升级是关键,同时也要树立节电节热节水的意识,这将是“绿色印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1.2 废物回收、绿色环保

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有废气、废液、固体垃圾。这些废物一定要严格控制,不能任意排放,否则对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对于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一定要加大监控力度,通过政府扶持,环保组织协助,企业可以建立各个工序废料分类收集体系,建立自己的废水处理站等措施,从而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2.2 推广环保材料的使用

“绿色印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进入到实际运用的阶段了。“绿色印刷“是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代替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传统印刷方式。

2.2.1 环保纸张

目前较多使用的环保纸张主要有:①真空喷铝纸,其所用原辅料无毒、无挥发气味,符合美国FDA使用标准,机械加工性能及印刷性能均良好。非常适宜于胶版、凹版、凸版、柔版、丝网印刷、压纹、模切等。②镭射纸,完全符合食品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无异味、无毒害。其主要特点为色泽鲜艳、光洁度很好、外貌炫丽、视觉性冲击强,同时具有优良的阻隔性,抗氧化能力强、防潮好,适用于各种印刷工艺要求,能非常好地提升产品包装的档次。③轻型纸,其原料采用无氧进口木料,生产时不需要进行蒸煮,无废气废液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印刷用环保纸,其回收性好、易于降解,容易处理和再生利用,符合绿色印刷的环保要求,是进出口产品必须使用的包装材料。

2.2.2 环保油墨

印刷油墨是目前印刷业最大的污染源头,因此,环保油墨的推广使用也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企业使用的环保油墨比较多。例如:水性油墨,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印刷设备将传统使用的溶剂型油墨换成水基油墨,挥发有机化合物(VOC)的含量从原来的12%降低至0.17%,不影响人体健康。其特点是墨性稳定、色彩鲜艳、不易燃烧、不腐蚀板材、价格便宜、操作简易、抗水性强、印后附着性好,干燥迅速。因此,水性油墨非常适用于药品、食品、饮料、儿童玩具等卫生要求高的印刷包装品,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也是目前印刷油墨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环保油墨。环保油墨还有大豆油墨、醇溶型油墨、水性UV油墨、紫外光固化喷墨墨水等,这一类的环保油墨具有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印刷性能好,有利于降级经济成本,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油墨对环境污染,实现市场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双赢。

2.2.3 环保清洗剂

传统汽油、煤油类印刷油墨清洗剂,对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都有严重影响,同时也存在着引起火灾等安全隐患,目前在一些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已经研发出新型的油墨清洗剂,传统的汽油、煤油类油墨清洗剂已逐渐被淘汰。例如,CS-Y13印刷油墨清洗剂,它是由表面活性剂、渗透剂、乳化剂、橡胶防老化剂和其它助剂等精制而成。该油墨清洗剂符合Q/CS013-2002专业标准,奇特的是无味、无毒、存放方便、不易燃、价廉、洗涤去墨能力强、对人体无害,符合环保、安全、节能的要求,是新一代的印刷油墨清洗剂。在目前同类产品中,是唯一获得中国绿色环保标志认证的产品。

2.2.4 环保版材

环保板材有免处理CTP版材、免冲洗版材、在机显影免处理版材等。印刷企业使用环保版材有以下几方面优势:①缩短制版的准备时间,提高制版效率。②减少冲洗加工设备及药液,节省制版成本。③有效地减少排放与污染,打造绿色印刷。④最大限度地降低冲洗加工条件对版材性能的影响,提高印版质量和制版稳定性。例如,爱克发推出的免冲洗版绿星版,产生废液是传统制版工艺的7%。近几年来,全球已有1000多家印刷厂商使用它。该版不含任何有毒物质,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

2.3 推广环保印刷方式

2.3.1 继续推广柔性版印刷

目前在软包装、标识贴、标签、箱包、防伪包装、化妆品、高档电子产品、各种票据等产品,部分企业已经采用了柔性版印刷,与其配套的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柔印版印刷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柔性版印刷方式具有价格低廉、承印材料广泛、速度快、产量高,而且广泛使用无毒、无残留溶剂、无环境污染的UV紫外线油墨和水性油墨,体现环保优势。

2.3.2 CTP和数字打样

CTP和数字打样一起宣告了数字印刷时代的到来。CTP是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去掉了中间环节的软片,直接通过电脑将RIP后的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到印版上,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制版中软片输出、显影、定影和晒版等步骤,有效限制了银、苯二酚等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空气的污染,绿色环保。同时也宣告了重金属和有毒显影剂也将不再使用。总而言之,CTP和数字打样这一技术无疑极大地加快了传统印刷走向绿色印刷的步伐。

2.3.3 大力开发研制无水胶印、无醇、干片成像等先进技术

传统印刷技术使用的润版液中,大多数含有易挥发的异丙醇等有毒有机物,长期被人体吸入,会影响肾、肺的功能,甚至还会引起皮炎或造成神经系统受损,给工人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

因此,大力开发研制无水胶印、无醇、干片成像等技术显得尤其重要。

3 结语

随着环境保护潮流的发展,“绿色印刷”既要重视当代人,又兼顾到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它将是整个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绿色印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刷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它既是印刷业发展的一个挑战,又是极大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周建平.绿色印刷是印刷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J].印刷杂志,2013.1.

[2]周梅.绿色环保印刷与环保油墨的发展趋势[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9,17(9):17-20.

[3]陈昱.轮绿色印刷的现状及发展[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1,3:125-128.

[4]严且明.印刷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J].广东印刷,2006,28(1):30-31.

[5]王晓红.绿色印刷实践与探索[J].质量与标准化,2012(12).

[6]陈飞.绿色印刷之我见[J].印刷杂志,2012(1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食品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关键词】食品科学;现状;发展

1.食品科学简介

1.1定义

食品科学:借用Food Science (Norman)的定义,食品科学可以定义为应用基础科学及工程知识来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质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

1.2所跨学科

食品科学关键于跨学科,包括: 化学类(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分析化学等)、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和食品技术、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蛋制品加工等。

1.3食品科学分类

食品科学大致分为食品化学、食品工程、食品微生物学等几个分支。 食品化学: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他们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销的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影响的科学,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贮运技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控制及提高食品原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理论基础的学科。

食品工程:食品工程是粮食、油料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等工程技术领域的总称。一般会从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化学及应用、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分离与重组、粮食与油脂加工、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果蔬加工、食品机械与包装、功能性食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自工业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和卫生学中转化出来的,主要研究微生物与食品制造、保藏等方面内容的一门科学。

2.今天的食品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因饮食不当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已逐渐减少。

2.1发酵食品

是人类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腐乳、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包括臭豆腐,这些都是颇具魅力而长期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发酵食品经发酵后使一些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物质(如乳糖、棉子糖等)转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并使一些食物中有害的氰基化合物经发酵转变成安全无毒的物质,改善了风味和结构;对于酸奶发酵生成乙醛、双乙酰、3-羟基丁酮等,使其产生愉快的口感,具有柔软结构,而且发酵食品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保质期。发酵能提供种类繁多的组分、风味和结构的食品。

2.2方便食品

多指工业化大规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稍加烹调即可食用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起,省时省力的方便食品已是食品市场的“宠儿”,并逐渐成为市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现在最普遍最常见的方便面、各种饮料、以及方便米粉、芝麻粥、果蔬罐头、肉类罐头、速冻水饺、速冻面条等,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趋于大众化,是利于人们生活性很强的食品,它将成为食品中消费量最多的食品。

2.3冷藏食品

是抑制化学反应和酶反应,阻止微生物生长的手段,使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冷藏食品是消费者喜欢并青睐的食品。人们把新买来的食品放入冰柜中冷藏,几天后还可以保持其新鲜度。在一些超市可以看到有些食品通过包装改变气体并与低温相结合,使食品有更好的保藏效果。食品的冷藏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高效快速的发展。

2.4水产食品

现在食品开发方向已由陆地发展到海洋、江河中。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鱼类、海带、浮游生物、海藻等海生动、植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这些食品资源将被大量利用,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服务。

2.5辐照食品

是利用电离辐射(主要指60lor射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对物质或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新型保藏技术。食品辐照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其它食品加工方法相比,辐照处理具有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安全可靠以及经济适用等优点。该食品主要应用领域是香辛料和脱水蔬菜辐照杀菌,谷物豆类辐照杀虫,作为一种处理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2.6低热卡值食品

主要是由高甜度甜味剂、低热脂等代替原来食品中所用的糖、油脂所生产的食品,这类食品热含量少,pH 稳定,从而抑制了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些疾病的产生。

2.7热处理食品

进入新世纪,远红外、微波热处理的开发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2.8人造食品

通过非农业途径生产的单细胞蛋白质,,俗称“人造肉”,是一种微生物食品。目前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畅销美国各个地方成为家常菜肴。日本生产的“人造海蛰皮”香脆可口,已畅销国内外。人造食品的前景广阔它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9绿色食品

是全球人类呼吁并重视的食品。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它将是人类食品中最重要的食品。

2.10生态食品

指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生产的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如野蘑菇、野木耳、野山参、野水果、山野菜等,它们只依靠大自然所给予的条件生长起来。

2.11有机食品

指由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或少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原料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是人类注重生态环境的产物,其价格比一般食品高50%-200%,其中水果和蔬菜类有机食品占有机食品市场的62%。

3.未来的食品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的食品将会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并且还会有许多食品不断的走上人们的餐桌。

3.1昆虫食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昆虫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同时科学家已证明2000多种昆虫含蛋白质高达60%,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纤维少易为人体所吸收,昆虫食品将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3.2变态食品

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3.3合成食品

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创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什么区别,还可利用变异的真菌和酵母菌把人们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美食家所乐道的食品。如人们可以像处理合成纤维一样,把真菌生产出的菌丝按照某种纹理结构纺织、编结、成型。这样就可以制成某种特殊的食品。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消费;对策思考

绿色消费是以人与环境和谐为价值取向,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作为宗旨,是节约、科学、健康、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的绿色消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予以解决。

1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绿色消费的出现和发展是对传统工业文明条件的以物质主义消费价值观为指导的高消耗、高污染、不友好、不可持续发展消费的深刻反思和超越,是当今国际社会消费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尤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和环境承载力水平低,当今快速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了资源短缺的瓶颈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大力推动健康、合理、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绿色消费的发展,有利于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甚至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化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了有效推动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推动绿色消费的实践活动。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启动了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把2001年定为“绿色消费主题年”。党的十七大将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目标之一。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培育绿色的生活方式。正是政府强力推行,绿色消费正在逐渐为我国公众所接受,成为人们消费生活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53.8%的人有购买绿色产品意愿;37.9%的人已经购买过有关的绿色产品。

尽管我国绿色消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绿色消费者群体在不断增多,绿色消费数量日益增加,但实际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能力不强。消费者是消费行为的主体,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能力是实现其绿色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绿色知识水平和实际的收入水平是构成绿色消费能力的三大要素。绿色消费对消费者消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消费者有较强的绿色消费意识、丰富的绿色消费的知识、较高的收入水平。目前我国消费者在这三方面都存在不足。在消费意识方面,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绿色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的消费行为逐渐趋向绿色化、生态化。但绿色消费意识是不是简单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它是消费者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消费社会责任感等意识的综合。因此从总体上讲,人们真正的绿色消费的意识不强。现实的调查也表明,目前我国真正的“绿色消费者”只有四成,“非绿色消费者”有三成之多,甚至“反绿色消费”在现实中还大有人在。在绿色消费知识方面。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方式,它不仅要求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意识,而且要求消费者要有比较丰富的绿色、环保、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水平。目前我国普通的消费者环保知识、生态学的知识比较缺乏,对绿色消费概念理解比较肤浅,不够全面深入,甚至存在某些错误理解,造成了对绿色产品的识别不够科学,选择比较盲目,使用不够合理等问题。在收入方面,相当多的消费者收入水平低,限制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的能力。一般来讲,和普通产品相比,绿色产品生产的成本高、销售的价格贵,其消费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消费。这必然要求消费者有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而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不高,相当多的消费者收入水平较低,属于温饱阶段程度,在此情况下,消费者绿色消费能力受到了收入水平较强制约。

(2)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绿色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发展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产品的数量有限、结构单调、分布不均衡、技术含量低,根本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造成了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绿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具有研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失败的风险大等特点,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势必造成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我国的一些企业目光短浅,仅仅重视短期收效快、收益高的一般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缺乏对绿色产品发展前景的深远认识,轻视甚至漠视长期前景好、当下投资高、能长久增加社会效益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与开发。

(3)绿色消费市场运作不够规范。绿色消费市场是绿色消费的场所和平台。目前,我国绿色市场动作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绿色产品准入还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一些产品,要申请成为绿色产品,手续相当繁杂,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型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农民自己生产的不用化肥、农药的蔬菜,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来衡量、规范这些产品。二是绿色产品流通不畅,目前我国还没有尚未建立从批发到零售的绿色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三是绿色产品在实际营销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虚假宣传、欺骗、甚至是欺诈等不法行为,严重干扰了绿色产品市场。

2推进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几点对策思考

推进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要顺应当今社会绿色消费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

(1)切实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能力。公众是消费市场的主体,普通公众消费者能否变成真正的绿色消费者,公众绿色消费能力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是关键。鉴于我国目前公众绿色消费的能力和水平的状况,切实提高公众绿色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一是要通过发展经济和改善分配方式,切实提高公众的收入水平,为增加公众对绿色消费产品的购买力打下物质基础。二是要加强对公众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的教育,让消费者了解绿色消费的基本内涵,清楚绿色消费的意义和作用,自觉树立绿色消费的价值观念,增加其绿色消费的意愿。三是要对公眾消费者的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主动学习和掌握绿色消费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生活中不断地增加绿色消费的比重。四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积极倡导节约消费、安全消费、环境友好消费等绿色消费的形式,使绿色消费在公众社会生活不断得到强化,最终成为公众消费者的一种生活的常态。

(2)切实提高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企业绿色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绿色产品的供给程度。当前要切实提高企业的绿色产品的生产能力,增加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既要着力挖掘企业内部的绿色生产潜力又要着力开辟新的产业部门。具体讲,一是企业要树立绿色生产的理念,加快生产水平技术的提升,加大对绿色产品开发的力度,切实保障绿色产品的绿色效果。二是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加工等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绿色标准,为社会提供真正的绿色产品。三是企业要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力度,不断降低绿色产品成本,使绿色产品在市场更有竞争力,达到广大消费者在现有收入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四是企业要客观宣传绿色产品,科学介绍绿色产品,提供周到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消费的满意度,从而不断激发出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热情和愿望。五是企业要不断根据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大生态旅游、悠闲服务、养生保健等产业投入,不断拓展绿色产品的范围,增加社会有效绿色产品的供给。

(3)加强绿色市场建设,提高绿色市场规范化的水平。绿色市场是实现绿色消费的交换的平台和场所。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消费市场存在规模偏小,运作不够规范,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我国绿色市场建设,要着力解决这四大问题。一是动员多方面的力量大力发展各类绿色消费市场。二是在大力发展绿色市场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法规章程规范绿色市场的动作,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绿色产品市场上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大对绿色产品认证部门的投入力度,采用最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四是要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尽快建立绿色消费的全国统一的市场网络体系。

(4)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绿色消费是新生事物,绿色消费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发挥激励、示范、教育规范引导等主导作用。政府在市场中购买的绿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绿色消费产品的生产,在整个社会的绿色消费中起示范作用。政府要制定绿色采购制度、订立绿色产品采购的标准、建立专门绿色产品专门机构,优先购买节约、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同时政府在日常公务中要率先使用健康、环保、节约的绿色产品;政府通过绿色采购成本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绿色产品,再以较低的价格在广大民众中推广使用。政府要通过立法,制定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绿色消费的法律政策;要改革财税体制、投资体制、市场准入体制、商品流通体制,使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建立有利于绿色产品流动的市场体系;政府要通过实施激励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对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通过给予更多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优先上市融资,鼓励其发展壮大;要通过限制性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限制甚至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和企业,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环境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生产,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绿色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生辉.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务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赵弘志.绿色经济与治理[J].消费导刊,2007,(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借助市场营销方式使得消费者认知自身产品,进而达到实现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和发展。营销手段多种多样,对于中小食品企业来说,品牌是营销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目前许多中小食品企业的品牌营销存在着问题,不了解如何做品牌营销,也不知道如何做好品牌营销,导致企业发展出现困难,严重制约了中小食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小食品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品牌营销过程中的具体营销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食品,自古以来食品企业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尤其以中小企业居多。现代社会中,食品档次、食品安全等成为人们每天关心和谈论的话题。中小食品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何生存、发展、脱颖而出?其中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注重品牌的发展与维护,注重品牌营销。

一、品牌营销理论概述

品牌是识别标识,是企业产品甚至整个企业价值观的全面展现,同时更是自身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的客观表现方法。品牌识别是通过了解品牌的核心与灵魂,吸引消费者产生共鸣,由此实现品牌价值;用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来进行营销,由此塑造品牌形象,遵从民族化、个性化、长期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保持消费者对品牌忠诚的行为。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食品企业里,品牌价值更是占据企业本身价值的50%~60%。

有研究表明,95%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而在中国食品企业中拥有建设优良品牌思想、具有好的品牌策略和建设品牌能力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中小食品企业想要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品牌的策略研究。

二、中小食品企业品牌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1.品牌的定位相对模糊

品牌的定位就是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塑造出一个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独一无二的标识,从而快速渗入目标顾客群的消费视觉区域,为日后持续销售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常来说,公司对品牌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品牌传达产品内涵,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也是公司所作出的承诺。而目前市场上的中小食品企业对于品牌的定位相对比较模糊,不能准确找准目标顾客群体。

2.营销观念落后,影响营销的顺利实施

企业想要顺利开展市场营销,必须以正确的理念做支撑。现阶段,中小型食品经营市场中,各参与企业不但规模不大,同时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甚至多数公司在开展品牌营销时,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理念做指导。老旧的营销观念认为,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本身而忽视产品的品牌。在这种观念引导下的企业,可能只注重产品的生产阶段,却疏忽产品的销售过程和对于产品品牌的宣传。

3.缺乏对品牌的宣传传播

现实案例显示,能被消费者熟悉和接受品牌,无一不是经过了大量的宣传推广。许多中小食品企业被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思想观念所局限,认为不需要对产品品牌进行宣传;或者企业由于自身资金实力所限,不舍得在产品的品牌宣传方面投入;或者轻视产品的包装打造,以至于产品品牌的宣传不到位,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信任,因此,错失了许多进入市场的机会。

三、食品行业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误区分析

绝大多数的中小食品企业在建设自身产品品牌时,往往遭遇资金、生产设备等各方面实力不足原因,导致企业品牌一面世,就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强势品牌的打压下,毫无还手能力,品牌产品往往在推广不久就夭折。

1.只抓产品,不树品牌,模仿已成功品牌

这是中小食品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走\"山寨\"道路。将产品品牌从名称到图案、色彩等多方面标志打造成与现有成功品牌相似的外表,从而想依靠鱼目混珠获得销量和利润。这样做的误区在于:产品自身优势不能显现,自身品牌得不到推广。模仿成功品牌就忽略了自身企业产品的优势,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认可,自然无法推广品牌。便把企业自己产品的优势埋没在成功品牌身后,即使是好的产品也达不到推广自身品牌的作用,限制了品牌的发展前景。

2.只抓生产,不懂市场,盲目跟风,不求创新

中小食品企业由于资金、实力等影响,很容易盲目追随市场中现有产品。缺乏创新发展,就不能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形成竞争;相比那些能够在所生产食品极度类同的市场上获得认可的产品,其进入市场营销之前,势必细化了企业产品自身的营销方向和定位,同时寻找到自身的产品价值。只有不断的创新,准确找出产品的差异性,中小食品企业才能在产品销售成功的同时,推广宣传出自己的品牌,从而推动品牌建设。

3.只抓价格,不求品质

片面追求产品价格,夸大价格因素在营销中的作用,降低产品品质要求,最终只能是本末倒置。在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产品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毁掉品牌,是消失在市场浪潮中。食品企业尤其更要注意食品安全的问题,一旦由于产品出现安全事故,就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由此看来,中小食品企业更要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基础,开展品牌战略。

四、食品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建议

品牌形象是吸引消费者最直观的因素,质量是品牌的核心,媒体则是企业宣传品牌的主要手段。

1.注重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影响力

一流的食品品牌,必须依靠一流的食品质量,产品品质是品牌营销的基础。优质的产品,才能打造出优质的品牌,从而通过优质品牌来提升产品优质的形象。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食品类公司想要确保自身产品质量,就要在源头如原料选购、过程如加工生产和包装、销售如保质期等各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控制,达到质量标准要求。企业还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食品管理监测体系,对产品品质进行严格的监控。

2.具有品牌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品牌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多时候企业需凭借逐步创新品牌来提高其竞争力。一般状况下,产品品牌只有在逐步革新中适用千变万化的市场、满足消费者逐渐变化的需求。因此,对于中小食品企业而言,品牌创新不仅体现在意识上,更要体现在实际生产中。首先,要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不断开发新的食品种类;其次,在新产品中增强文化内涵,展现企业文化中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情,这不失为一种创新品牌的有效途径。

3.合理制定产品价格,提高品牌竞争力

合理的产品价格定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能够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如果产品价格与产品品牌竞争力不符,消费者就会放弃产品转而选择替代品。如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到品牌的推广力度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中小食品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增强竞争力。

4.引导消费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中小食品企业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广告宣传是不能缺少的一步,广告宣传可以使品牌走进消费者的视野,是消费者认知产品的有效入口。在广告宣传中,选择合适的媒体,充分展现品牌的个性、特色,突出其特殊性及利益点,并同别的产品区分清楚。通过对品牌的广告宣传,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从而为品牌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中小食品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营销观念和品牌观念,时刻把握消费者需求,不断培育和创新品牌,才能使企业不断进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才能拥有越来越大、越强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丽君.企业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2).

[2]佚名.品牌战略规划与定位的五大原则.

[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9HSS-9Fil2OPTUwiIwstKGjATdjDUKWIz_VA7H96kVKYgkh8dlaKhrrPLeMHAp4AEcwakYfXbbzejW8X-hGQElBABU6bF1yHeEpnmzcRUdS

[3]佚名.黑龙江绿色食品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MxgHR2imd5mt_tHCi2qKsCrdWbd7lMYCNPGhT6HxdkEbJKzxL0JXL1rGmezd1grHWZDu4uIOFwrUJs5eezWU8GZ5gLRgXaMOxGKlMDX1iRS

[4]郭楠,程丹,刘杨.中国中小型食品企业的品牌策略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王泽馨(1983- ),女,辽宁营口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及科研工作

上一篇: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带教实习护士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