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

2023-09-23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第1篇

1 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分析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提出“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 着力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改革, 已基本解决城镇地区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但在农村矛盾依然突出,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造成较大影响

税费改革之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县镇, 即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财政拨款 (县乡财政) 。由于国家投入甚少, 县乡财力薄弱, 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实际上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税费改革后, 随着农业附加税及农村集资等的废除, 县乡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尽管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将义务教育责任上收至县, 但是在各级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没有划分清楚的情况下, 只是简单地将义务教育的统筹层次提高到县一级, 将乡、村的资金缺口集中到了县级财政, 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

1.2 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不健全

尽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投入, 使大部分学校都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建筑, 但是与“让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成为当地最坚固的民用建筑, 成为当地发生危险灾害时的避难场所”要求相比, 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达不到标准。不仅许多学校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学校的食堂、饮水和厕所等基本卫生条件比较差, 而且基本的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资料、音体美活动设施、学校信息化条件等也不齐备。

1.3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现任中小学教师一般由分配来的大专毕业生、民办转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组成。近年来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因农村经济条件差, 学校教师收入低, 待遇不高。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少到农村中小学学校任教。而农村中小学挑大梁的骨干教师都是过去中师毕业之后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大学专科学历的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占有较大比例的一部老师是当年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 这些教师年龄偏大, 教学观念陈旧, 知识结构老化, 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 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

1.4 农村生源向城镇流动造成教育成本增加

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农民观念的改变, 一般家庭只有1~2个孩子。家庭条件稍好的都把孩子送往城市私立学校就读, 不愿把孩子送往农村寄宿学校, 有的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送到城市的全托幼儿园, 也不愿就近入托到乡村幼儿园。这就与政府为了节省教育投资, 实行压缩校点, 多校合并的措施相矛盾, 非但没有节约教育投资, 反而造成教育成本的增加。

2 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策略探讨

2.1 教育投资向农村倾斜, 完善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投入不足, 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各级政府理应继续增加教育投入,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首先, 进一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各级政府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每年新增的教育事业发展经费, 70%以上应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依法足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应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 不得随意减免。其次, 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应继续做好免除农村学生杂费及免费为其提供教科书等工作, 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落实到位。

2.2 通过城乡帮扶, 解决农村教育资源问题

建立城乡兄弟学校帮扶制度, 由城镇优质学校通过帮扶农村学校进行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定期任教、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 逐渐把农村弱势学校扶强。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维护、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和教师应用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工程的使用效益, 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推进“班班通”, 通过卫星、因特网、微波网等多种途径,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资源中心全面联通,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鼓励名校开发优质资源, 通过网路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薄弱学校, 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

2.3 统筹教师资源,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 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培养与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初始学历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力吸收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知识层次和学历水平。其次, 完善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完善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 建立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 将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完善高等院校高年级师范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 提高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和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 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应当具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时间的经历。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对农村教师、支教教师, 在晋职、评优等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

3 结语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是提高全民素质, 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工程, 需要全民的关注与投入。

摘要: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改革, 已基本解决城镇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但在农村由于税费改革、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源向城市流动等原因导致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成本增加等问题。本文主要在增加教育投资, 建立城乡帮扶体制, 统筹教育资源等方面提出见解。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雷.论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的诱因及破解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4) :56~58.

[2] 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 2010 (1) :3~8.

[3] 陈军.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经[J].人民教育, 2010 (3) :17~20.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第2篇

一、正确的教育发展思想源自于教育客观事实之认识

教育事业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发展思想作基础支撑, 而先进的、正确的教育发展思想必须来自于对教育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 必须符合教育之客观事实。这是酉阳教育人对教育事业发展之基本辩证法思想灵魂。

一度时期, 酉阳教育人在理解和认识酉阳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问题上存在着迷茫现象, 存在着“只要校舍场地硬件条件达标了, 教育就自然能够发展了”的片面思潮, 这种过分强调“物质决定论”而忽略“精神的反作用力”的片面的、非科学发展思想, 一定时期里, 在这样的发展思想牵引下, 使酉阳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不是“两手抓”, 而是“单手抓或一手抓”;不是兼顾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百姓需求抓, 而是“闭门造车式”抓教育发展, 使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城乡教育规模上的“葫芦形”教育事实, 即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规模大、学生积聚, 大班额现象突出, 而介于县城与乡镇之间的村小学和县域边、偏、远地区村小学和乡中的生源枯竭正在萎缩, 由此引发出县城和乡镇以及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的村级小学师资等问题。一方面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的村级小学师资严重匮乏且稳师难进师难和县城师资短缺;另一方面城乡结合部乡镇学校“扎堆”或“超编制”现象十分突出, 师资上的“扎堆”或“超编制”与严重匮乏且稳师难进师难等多重矛盾交织一起。此外, 行政事业单位“借调、借用、上挂”教师现象, 学校活力和凝聚力下降及职业倦怠等问题之再度叠加, 使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中缺乏了教育第一生产力之支撑。

面对酉阳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复杂矛盾, 如何走出一条酉阳5173平方公里 (相当于主城九区幅员面积) ?如何能够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共同进步?如何实现城乡各类教育、各类学校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酉阳教育人开始步入一条“不等不靠、苦苦思索、执着追求”区域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之路。

问题就是潜力、就是发展着力点。酉阳教育人在市教委统筹城乡办公室、市教科院业务指导和领导下, 以“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性教育发展机制研究课题”为契机,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 按照唯物辩证法和教育哲学思维及方法, 全面分析了酉阳5173平方公里城乡教育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 把握了酉阳城乡教育发展的软硬环境和制约因素, 在2009年酉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核心圈、重点圈、稳定圈”三圈基础上, 提出了酉阳区域性教育的“九圈发展理论和六项战略性行动及全方位城乡教育发展定位”。

——九圈区域性教育发展理论

利用酉阳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壤之优势, 提出打造“渝鄂·酉阳来凤圈、渝湘·酉阳龙山圈、渝黔·酉阳沿河圈”等三个大外圈, 构筑起酉水河流域等三大跨区域毗邻地区教育发展共促体。

利用酉阳地处渝东南市内“一区三县”毗邻之地理优势, 提出打造“酉阳·彭水圈、酉阳·黔江圈、酉阳·秀山圈”三个市内毗邻区域性中圈, 构筑起骨干山脉、溶溪河流域等跨彭水、黔江、秀山三个毗邻区县的教育发展共促体。

利用酉阳境内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格局之定位, 提出打造“境内核心圈、重点圈、稳定圈”三个境内教育区域性整体联动发展圈。

——六项战略性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 以“崛起武陵山、领先渝东南、铸就教育峰”总体战略为统揽, 坚持“城乡学校全面整体发展带动城乡教师先行发展、城乡学校班子建设推动城乡教师先行发展、城乡教师率先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师生发展和家校联动共促学校长足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 从人、事、物、信息、时间五大要素上, 全面启动“名师名校联动、持续酉阳教育、均衡优质特色、教育扶贫组合、资源利用改革”五项行动计划, 外加重庆市教委最近提出的“卓越课堂”行动共六项行动, 全力着力于教育发展机制优化, 不断创新教育发展方式, 努力形成全社会和全方位共促酉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全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全面明确城乡各类教育和学校要从2012年开始, 全面以优质、均衡、特色三架马车同时行动为统揽。

——全方位城乡教育发展定位

在《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性教育发展机制研究》课题催生下, 酉阳教育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以“崛起武陵山、领先渝东南、铸就教育峰”总体战略为统揽, 对全县5173平方公里的城乡中小学进行了全方位发展定位。即:

拓展渝东南“一区三县”教育发展机制, 创建学校发展、片区教育发展、区域教育发展三大论坛, 奋力催生渝鄂 (即酉阳·来凤) 、渝湘 (即酉阳·龙山) 渝黔 (即酉阳·沿河) 、酉黔彭、酉秀等“六外圈”发展促进机制与平台之形成, 倾力打造新县城核心圈, 拼力打造重点圈, 巧力打造稳定圈, 逐步形成酉西南“金三角教育圈”、酉西北教育“四座金钟”和酉西教育“乌江水岸四玛瑙”、酉中教育“五金星”、酉龚线上教育“六金珠”、酉北教育“七星挂北斗”、酉东教育“八面玲珑”、酉阳教育“九方鼎力”、未来新县城教育“十余颗珍珠”的城乡教育持续发展新格局。

二、正确发展思想下的六大战略性行动

酉阳县统筹办按照《纲要》要求, 结合“崛起武陵山、领先渝东南、铸就教育峰”的总体部署, 在全面分析全县名师名校量少、质薄、分布不均、教研力低且面窄成果少等现状基础上, 提出了“名师名校联动、酉阳教育持续、均衡优质特色、教育扶贫组合、学校资源利用、卓越课堂”等六项战略性行动。

——以均衡、特色、优质三架马车同时建构、同时行动、同时齐抓为六项战略性行动统揽, 全方位、全过程地将教育各项资源集中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诸多环节之上, 奋力探索以山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均衡、教育结果均衡、教学过程优质、教学结果优质、教学过程特色、教学结果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均衡优质特色行动。

——以名师名校梯队建设为抓手, 以“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创名校、促发展、升水平”为重点, 按照“城乡共进、德能双促、名师促名校、名校促名师、内外圈联动、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共建共荣、学科联动”的原则, 全速推进以名师梯队、名校长梯队、名校梯队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名校联动行动。

——以图书管理方式改革为突破, 以现有教育物质硬件资源和活资源充分利用为手段, 按照“用好、用尽、用足、用精”的总体要求, 坚持管理方式创新、领导率先带头、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之原则, 加快城乡教育资源迅速转化为教力和学力之步伐为主要内容的学校资源充分利用率提升行动, 服务于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以中青年教育后备人才储备为抓手, 突出抓好教育之基——教师和干部队伍这支生力军, 重视酉阳教育领域复合型、专家型、管理实践型、改革革新型等各类教育持续发展牵引力塑造, 战略性推进以培育和训练酉阳教育持续型的教育科研、教育管理、教育改革、教育规划、学科领头等为主要内容的酉阳教育持续行动。

——以酉阳边、偏、远村小学、乡中和乡戴中为突破口, 高度重视教学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师资学科薄弱、贫困学生比重大的村级小学、乡中、乡戴中学校的全面发展问题, 大力推进以扶贫先从娃娃抓起、先从启发志气开始、先从多元智力教育着眼为主要内容的酉阳教育扶贫组合行动。

——以追求卓越课堂为目标, 全面实施课程和课程辅助活动、师生共同体、教力和学习双提升、课堂革新与变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卓越课堂、生态课堂、和谐课堂行动。

三、正确发展思想下初显的成效

到目前, 酉阳教育经过全面深化本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和改革试验, 着力于名师名校联动、持续酉阳教育、均衡优质特色、教育扶贫组合、物尽其用改革、卓越课堂六项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新试验战略性框架和举措后, 大半年时间里, “国家战略、重庆实践、酉阳奋进”中出现了“九大潮涌征象”:

科研引领, 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从市教科院2012年4月28日来酉开题报告会后, 我县相继召开了全县城乡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进大会, 全面动员和号召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在坚持以提高城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根本基点上, 结合我县城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难点、热点、顽点、薄弱点等问题积极展开教育科研工作, 以“不求大、但求实、求效果”的基本要求, 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法、模式、育人效果等现实问题。目前, 城乡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革新氛围初步形成, 呈现出实践“酉阳县域生态课堂整体推进策略”百花齐放的态势, 涌现出了酉州中学创立的“四环六步教学模式和师生参与课堂评价共同体模式”、麻旺中学创立的“631课堂教学模式”、毛坝乡九年制学校创立的“4+1模式深化实践研究”、龙潭镇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楠木乡九年制学校创立的“合作学习愉悦课堂+师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等。

十校创名, 百校扬帆出现潮涌征象。涌现出民族小学、实验小学、桃花源小学、阳光小学、凉风小学、麻旺中小学、李溪中小学、龙潭希望小学、木叶乡中心小学、大溪中小学等一大批城乡中小学开启了名校创立、百校扬帆之征程。例如民族小学的科技特色建设成果雏形形成,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学校社会知名度连年提升;麻旺镇中心小学“孝”文化建设成为每天学校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桃花源小学的“桃花朵朵开”;毛坝乡中心小学“4+1”模式再创新路;木叶乡中心小学教学质量观念全面形成;龙潭希望小学“策略”教育深入师生生活;李溪镇中心小学“红色”教育有声有色。

教育扶贫, 贫困村学校探索在行动。进入2012年, 酉阳教育抢抓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契机, 立即着手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育扶贫探索, 周密部署, 广泛动员, 在全县边、偏、远学校启动了扶贫工作从娃娃抓起、从扶贫启志教育抓起、从扶贫先育智抓起、从学校特色发展抓起、从大德育行动抓起。先后结合全县2012年整村脱贫推进村要求, 召开教育扶贫工作会议, 按照以会代训方式, 对38个乡村所在地的41所村 (完) 小学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和动员, 为教育扶贫工作寻找到了切入点和抓手, 提出了“贫困断层断代”教育扶贫工作目标, 明确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动读书、健康快乐成长的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工作出发点和原动力。例如, 地处渝鄂交界的五福乡龙沙村小学校, 教室成为学生们最喜欢呆的地方。一面是办学条件简陋;一面是情系孩子、爱岗敬业的乡村女教师, 硬是把一所村小学办成了农民子弟奔向致富路上的好学校。

改革创新, 短板学校教学质量攀升。楠木乡中心小学“小班教学”走出农村小学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办学新路子, 他们提出的“实现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师生互动的方式”等四个转变无不体现该校的改革创新意识, 一份耕耘、十分收获, 楠木学生的自信、自觉、自发探索读书的潜能得到释放, 学生学业成就步步升高;地处酉阳最远的浪坪乡中心小学校, 一班浪坪教育人锐意进取, 情系浪坪百姓,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风吹校园角落, 教育教学成绩期期提升, 扭转了落后地位。再如龙潭镇辖区小学教育全面推进的“揭示目标自主读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解惑检测评价、梳理成果拓展提升”四环节“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又传承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 使广大师生尝到了教学改革创新的“甜头”。

更新观念, 现代学校管理更显人文。“观念一转天地宽”, 这句普通的语言, 成为李溪镇蚂蝗小学张长征校长的口头禅。学校于2012年春季之初, 大胆将原来在学校藏书室“睡大觉”的图书搬进教室, 走进学生视野, 学生自觉爱书、惜书、阅读之风悄然兴起, 学校改进图书借阅方式后, 得益五项成果——学生班干部管理素养、学生阅读素养、校园读书风气、学生借还书责任意识得到迅速提升, 使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寻到新路径;学校读书风气浓郁;教师发现学生兴趣途径增加以及发现学生的反馈助学管理机制形成;学校管理人文得到彰显;学校行动德育创新径。同样的体育器材、仪器设备、图书使用利用改革在麻旺镇中心小学、李溪镇天山小学、清泉乡中心小学等23所学校收到了良好效果。

研究玩症, 大小课题研究蔚然成风。“带着教育教学问题干工作”成为酉阳各类学校校长、教师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正在沟谷交错、山岭平坝的乡间学校形成。例如, 李溪镇中心小学学生读书养成教育与图书管理配套改革共促行动德育工程深化经验、李溪镇中学节俭养成与食堂人文管理配套改革推进行动德育工程试验经验、龙潭希望小学信息化下的本土文化与校本教材开发试点经验、楠木教师读专著走进大师行动试验经验等。

根植山区, 城乡教师奉献育人感怀。木叶乡梨耳村小学校王连和老师一心扑在贫困村学生教学岗位上履职尽责, 学生学业成就科科提升;地处高寒偏远山乡的毛坝乡细沙小学校一群青年教师斗志昂扬, 高亢山区教育凯歌, 教育教学质量连连攀升;特殊教育学校一班女教师, 在校长带领下, 硬是闯出了残疾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和特色特校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浪坪中小学教师们克服地处县城偏远地, 勇探骨干山脉区域性教育发展新路径, 充分利用骨干山脉地理区位连接彭水梅子、鞍子——黔江鹅池镇——酉阳浪坪和庙溪乡及苍岭镇等独特优势, 促使了酉彭圈·酉黔圈——骨干山脉区域性教育发展共同促进体开始起航。

机制创新, 城乡教育活力竞相迸发。例如, 楠木乡中心小学一改过去一年教师难读一本书, 到改进教师读书考核办法与机制, 现在楠木乡中心小学教师读教育理论经典专著、吸收教育前沿知识成为自发自觉, 不断丰富教师业务内涵, 提升教学素养, 锐意改革创新, 使楠木百姓子女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素质教育,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优秀是教出来的》在楠木开始出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楠木开始践行。地处茶乡的宜居乡教育管理中心, 积极挖掘宜居教育资源, 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方法, 勇于将教师的发展愿望变为学校和辖区教育发展的内化力, 支撑了茶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酉州中学一班教育人积极开拓, 结合创建渝东南名校总体目标, 积极改革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督课机制, 走出了一条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打造优质师资队伍的崭新之路。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第3篇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第4篇

一、学校托管的指导思想

坚持“合作与尊重, 共建与发展”的原则, 两校携手合作, 共同分享学校成长经验与教育资源, 推进两所学校共同发展, 为提升两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做出努力。

二、委托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一, 牵引式---领进门。两校成立托管工作领导小组, 有组长、副组长, 两校的其他校级和中层领导为成员, 由委托管理学校对被委托管理学校的管理和快速发展起牵引作用;实行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管理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立托管工作管理办公室;组建了托管工作指导团队 (领导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组) 。建立了托管工作管理制度, 如托管小组每月例会制、两周一次的托管成员工作交流制;托管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每周到被委托管理学校办公一天等制度, 并开展督导工作。通过托管起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

第二, 渗透式---换新门。一是渗透办学理念:把被委托管理学校纳入委托管理学校一并规划, 同步布置工作, 将委托管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学校管理等内容和思想渗透到被委托管理学校, 改进被委托管理学校与当前不相适应的考核办法和管理制度, 形成被委托管理学校教师的良好育人观念。二是渗透教育教学方式:两所学校每年互派1-2名校级或中层、每个学科1-2名教师到对方学校工作, 特别是新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相互取长补短, 对双方学校领导和教师素质提高大有好处, 双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三是渗透育人观念:通过“诚明诚恳诚实”的三诚教育、“守时守秩守约”的三守教育、“树责明责尽责”的三责教育, 实现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理性精神、责任担当、公益爱心、平和心态、开放视野等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现代公民的目标,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注重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教育比教学重要的观点, 正确处理智商、情商和德商的关系, 处理好体育与成才、智育与成才、德育与成才的关系, 用发展性的眼光对待学生, 用进步的标准评价学生, 让学生多元发展, 行行出状元。

第三, 对接式——串串门。两所学校建立各个层面的交流, 包括领导层面 (12对) 、处室层面 (5对) 、教研组层面 (11对) 、备课组层面 (36对) 、年级组层面 (6对) , 学生层面 (20对) 。委托管理学校实施每两周派5个学科组人员 (每个学科2名教师) 到被委托管理学校上示范课和进行听评课活动1天, 每周派1-2名学校领导到被委托管理学校开展相关层面的对接活动1天, 双周一轮回, 如委托管理学校把学校的“问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直接传递到被委托管理学校;每月相关人员到被委托管理学校办一次讲座。每期派20名学生与被委托管理学校学生对接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 相应的人员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定期交流制度, 从而来完成托管目标。

第四, 自主式---守好门。建立托管的“四统一”和“四独立”机制。被委托管理学校重大决策、发展方向和规划、文化建设、考核评聘四个方面由托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决定和布置, 但被委托管理学校的经费管理、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物资调配管理四个方面实施相对独立。我们重在培养被委托管理学校自主发展意识, 激发他们发展的原动力, 加快优质资源本土化, 积聚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让他们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 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逐步放手, 这才是托管真正的目的。

第五, 激励式---张油门。在被委托管理学校原有考核激励机制不变的前提下, 委托管理学校决定在三年内拿出一定经费对被委托管理学校相关方面工作进行专项奖励。一是对被委托管理学校毕业升学质量进行专项考核奖励, 由委托管理学校制定相关考核办法;二是对被委托管理学校教师干部每年培训20人 (三年60人) 利用假期送到外地进行培训, 来促进其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对被委托管理学校教师推进新课改实施奖励;四是从第二年开始, 学校互派领导1-2名, 每个学科教师1-2名到对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至少工作1年, 享受双边经济待遇, 且在评职晋级时在其总分中另加计分, 让两校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第六, 品牌式---耀名门。在被委托管理学校目前具有很好的“民主管理和学生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三年内打造被委托管理学校“民主管理、党员先锋作用、师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三大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争取在县内外有影响。从此被委托管理学校步入持续、快速、优质、均衡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托管模式的好处

一是委托管理学校的办学优势 (如理念、思想、制度、师资、文化建设、师生管理及教学方式等) 带领被委托管理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因为农村中学, 两所学校许多方面都是相融的。

二是能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 共同分享两校办学的经验, 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作用、共同提高, 深层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能够发挥教育的集团整体协作效应, 通过领导和教师的互派互动, 还可以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激活了教师, 可以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第5篇

工 作 指 南

二〇一五年二月

岐山县教育体育局 岐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

“双高双普”是省委、省政府对县域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普及性要求,也是我省实现在西部十三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战略选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社会公民的共同责任。

我县“双创”工作创建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为扎实推进 “双创”工作,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岐山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双高双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岐政办[2015]1号),县教育体育局印发了《岐山县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合格县工作实施方案》(岐教体发 [2015]40号),明确了指导思想,规划了创建路线图,分解了创建工作任务,在全县迅速掀起了创建热潮。

为了使各级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其干部、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广大一线教育工者和社会群众都能深入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暨 “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全面领会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督导评估指标,认真细致地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暨 “双高双普”县各项创建工作。根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和《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标准(2014年4月28日修订版)》,特编印此册。供大家学习查阅,以便更好地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暨 “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按期完成,以回报岐山人民对教育发展的热切期盼,早日实现“教育强县”的岐山梦!

3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 4 )

2、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5 )

3、陕西省“双高双普”工作的基本含义和指导思想…( 5 )

4、陕西省教育发展重要名词要义解释…………………( 6 )

5、“两基”及“双高双普”主要名词基本概念…………( 9 )

6、“双高双普”相关指标要求说明……………………( 16)

7、“双高双普”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 27)

8、“双高双普”工作的实施责任…………………………( 29)

9、“双高双普”工作的的督导评估………………………( 34)

10、“双高双普”工作宣传标语……………………………( 36)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新时期(十八大)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陕西省“双高双普”工作的基本含义和指导思想

1、“双高双普”基本含义:

“双高双普”是“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简称。

2、实施“双高双普”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以县为主,强化督导,整体推进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

陕西省教育发展重要名词要义解释

1、教育发展几个名词要义解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指依法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公用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学校间,城乡间,区域间的办学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适龄儿童创造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其主要指标要求有六个方面:一是落实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有效推进均衡发展的合力;二是全面落实各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制定和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和设施配备规划,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四是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配备、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五是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基本入学,农民工子女、城县低保职工子女按时入学,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六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双高”普九:即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指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义务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其主要指标要求有六个方面:一是全面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二是全面落实各项义

7 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三是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四是师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五是高中阶段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六是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双高双普:即全省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前,全省已经启动了“双高双普”督导评估,到2020年,全省各县(县、区)全面达到“双高双普”评估标准。其评估验收标准征求建议稿涉及到的主要指标要求有八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各类教育管理体制;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障;三是布局调整趋于合理;四是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五是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六是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七是职业教育不断壮大;八是继续教育满足全民学习需求。

教育强县:是指以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为抓手,全面推进县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县域教育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主要指标要求有八个方面:一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是坚持依法治教;四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五是实现“双高双普”目标,并不断巩固提高;六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各类学校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七是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八是依法确保教育投入。

2、推进时间要求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督导评估的意见》(陕政办发[2007]11号)规定:

8 到2010年,全省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累计有20个左右的县(县、区)达到“双高普九”要求;到2015年,全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县、区)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累计有40个左右的县(县、区)实现“双高普九”,全省义务教育实施水平显著提高。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意见》(陕政办发[2011]59号)规定:

2011年至2020年,力争全省每年10个左右县(县、区)达到“双高双普”评估标准;到2020年,全省各县(县、区)全面达到“双高双普”评估标准。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的通知》(陕政办发[2011]2号)规定:

“十二五”期间,我省规划建成10个教育强县(县、区),到2015年教育强县(县、区)总数达到28个,到2020年达到40个以上。

9

“两基”及“双高双普”主要名词基本概念

1、 什么是“两基”?

“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依据国务院《扫除文盲条例》对文盲、半文盲开展的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之一。扫盲对象为15—50周岁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

“两基”的具体要求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和扫盲工作都达到规定标准。

2、 什么是适龄人口入学率?

适龄人口是指小学7—12周岁、初中13—15周岁的人口。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学年初小学(初中)已入学适龄人口数÷学年初小学(初中)适龄人口总数×100%。学前适龄人口入学率=学年初学前教育三年已入学适龄人口数÷学年初学前教育3—5周岁人口总数×100%。

3、 什么是残疾儿童?

残疾儿童是指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接受义务教育有障碍的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同样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

10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小学(初中)残疾人口入学率=已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数÷残疾儿童、少年总数×100%。

4、 什么是农民工子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男女青壮年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父母从原籍进城就学,这些学生成为农民工子女。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是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当地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工子女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5、 什么是留守儿童?

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其子女仍留在农村,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管,这些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当地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确保留守儿童按时入学,不得辍学。

6、 什么是辍学率?

辍学是指已入学适龄人口中途弃学,中断接受义务教育。当地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控辍保学。小学(初中)辍学率=学年内小学(初中)辍学人数÷学年初小学(初中)在校学生总人数×100%。

学年内是指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

7、什么是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

毕业率是已毕业学生数占毕业年级学生总人数的比率。小学(初中)毕业率=小学(初中)毕业人数÷毕业年级学生总人数×100%。

8、什么是15(17)周岁人口初等(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

15(17)周岁人口义务教育完成率是指15(17)周岁人口的小学(初中)毕业人数、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

11 和通过其他途径完成相应学业的学生数之和占15(17)周岁总人口数的比率。

9、什么是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指具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双高双普”指标体系对小学教师学历在合格的基础上的超学历(本科)达标情况也提出相应要求。

10、什么是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

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指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双高双普”指标体系对初中教师学历在合格的基础上的超学历(本科和研究生)达标情况也提出相应要求。

11、什么是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

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指幼儿专任教师中具幼师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双高双普”指标体系对幼儿教师学历在合格的基础上的超学历(专科和本科)达标情况也提出相应要求。

12、什么是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

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指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双高双普”指标体系对高中教师学历在合格的基础上的超学历(研究生)达标情况也提出相应要求。

13、什么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小学、初中校舍面积指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

12 用房、生活用房(含教职工及学生宿舍、食堂)等建筑面积的总和。

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小学(初中)校舍总面积÷小学(初中)在校学生总人数。

14、什么是教学仪器配齐率?

教学仪器配齐率是指小学(初中)教学仪器配备达到标准的学校数占小学(初中)学校总数的比例。

小学(初中)教学仪器配齐率=小学(初中)教学仪器配备达到标准的学校数÷小学(初中)学校总数×100%。

15、什么是校舍危房率?

中小学校舍危房率是危房建筑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比率。

小学(初中)D级危房率=小学(初中)D级危房面积÷校舍总面积×100%。

16、中小学危房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什么是D级危房? 中小学危房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危房是结构承载力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无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基本安全。

B级危房是结构承载力度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部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可以正常使用。

C级危房是部分结构承载力度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险。应及时列入危房改造计划。

D级危房是承重结构承载力度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应立即拆除重建。

13

17、国家对D级危房采取什么措施? 2006年,国家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制,采取专款补助的办法,支持地方政府加快危房改造步伐。我省在迎接国家“两基”验收前,按照“先拆除、后建设”的原则,要求全部拆除和改造D级危房,消除土木结构校舍。

18、什么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中小学的综合工程,这是国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19、什么是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

20、什么是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

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是指在一般财政收入中剔除非经常性收入部分后的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一般财政收入+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城县维护建设税-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

21、什么叫新增财力?

新增财力是指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减去上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差额,其中20%以上要用于义务教育。

14

22、中央农村税费政策转移支付资金如何用于教育?

中央农村税费政策转移支付资金指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弥补农村税费改革(包括减免农业税、林特产税等)形成的财力缺口的专项资金。省政府规定,中央农村税费政策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20%要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23、什么是上级划拨的教育专款?

国家有计划的安排专项资金集中解决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如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这些专项资金要求进入基础教育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严禁截留,克扣和挪用。

24、什么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是指按小学(初中)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事业费,包括教师工资、学校运转经费、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学生助学金等。

25、什么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是指由财政预算拨付用于学校日常运转的经费,包括公务费、小型修缮费、设备购置费、业务费。计算县级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包括中央和省上的公用经费补助。

26、什么是土地出让金计提教育资金?

国务院要求:从2011年1月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县、计划单列县(以下简称各地区)所辖县、县(区),统一按照当年实际缴入地方国库的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当年从地方

15 国库中实际支付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支付破产或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支出、支付土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相关支出项目后,作为计提教育资金的土地出让收益口径,严格按照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作为各地区计算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之一,各地区不得由此减少应当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

27、个人脱盲标准是什么?

个人脱盲标准是能识1500个汉字(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读懂浅显易懂的报刊文章,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能记简单的账目,能书写简单的信件和应用文。一般在六年制小学读完四年级(五年制小学读完三年级)的可视为脱盲,未读完小学四年级(或三年级)或未达到脱盲标准的为半文盲。脱盲人员要持有脱盲证,由当地乡政府加盖公章。

28、什么是扫盲工作的“四册、两表、一卡”?

“四册”是青壮年花名册、丧失学习能力人员花名册、近三年脱盲人员花名册和脱盲人员巩固提高学习花名册。“两表”是青壮年人口文化构成情况统计表和扫盲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一卡”是文盲、半文盲登记卡。

29、什么是社区教育中心建设的“八有一配置”?

镇办和管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要实现“八有一配置”(有独

16 立办学场所、有工作机构、有图书阅览室、有活动用房、有文体广场、有专兼职教师、有志愿者服务团队、有管理档案,中心和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培训场所配置多媒体系统)。

“双高双普”相关指标要求说明

1、“双高双普”指标体系中对各级各类学校普及程度有哪些具体要求?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了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确保适龄人口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建立健全了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必须招收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坚持方便就近入园、往返路途安全的原则,确保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入园;学前一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87.9%;学前二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82.1%;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73.3%。

高中阶段普及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37%;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双高双普”指标体系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师资水平有哪些具体要求?

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

17 历达到25%;按标准配置专业对口的外语、计算机、劳动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教师,职称评定要向这些薄弱学科教师倾斜;中级职称教师达到35%,高级职称教师达到2%。

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5%,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2.5%;按标准配置专业对口的外语、计算机、劳动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教师,职称评定要向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倾斜;中级职称教师达到35%,高级职称教师达到10%。

幼儿园教师: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大专学历达到85%,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15%;中级以上职称达到30%,能运用现代化设施组织保教活动的达到80%。

高中教师:教师本科学历比例100%,研究生比例10%;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40%,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20%。

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60%;理论课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达到10%;中级职称达到45%,高级职称达到20%。

3、办学条件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办学条件: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其中包括学校设置、校舍与桌凳、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音美设备、科学探究、卫生健康设备、现代化教育技术等八个方面。

高中部室:(一馆一厅一中心31室)

物理仪器室、物理实验准备室、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室、化学仪器室、化学实验准备室、化学实验室、化学探究室、生物仪器室、生物实验准备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探究室、

18 通用技术教室、历史教室、地理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兼语音功能)、多功能报告厅、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体育器材室、会议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档案室、社团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德育展览室、留守少年管护中心、体育馆

职中部室:(一部13室)

团队部、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体育活动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体育器材室、档案室。

教师进修学校部室:(6室一厅)

图书室、阅览室、远程网络教室、学术报告厅、计算机网络教室(兼语言教学功能)、综合实验室、教育心理实验室。

初中学校重点建设部室(一部一中心26室)

物理仪器室、物理实验室、化学仪器室、化学实验室、生物仪器室、生物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兼语音功能)、多功能室、电子备课室、地理教室、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体育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会议室、档案室、团队部、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德育展览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

中心小学及较大完小重点建设部室(一部一中心21室)

科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兼语音功能)、多功能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备课室、体育器材室、体育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会议室、档案室、少队部、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德育展览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

农村普通小学重点建设部室(一部九室)

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劳动课教室、科技活动室(三室

19 可以合并);计算机网络教室(兼语言功能)、电子备课室(二室可以合并);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体育活动室;音乐舞蹈教室、美术书法教室(二室可以合并);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三室可以合并);会议室、档案资料室、德育展览室(三室可以合并);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留守儿童少年管护中心(三室可以合并);少队部。

幼儿园重点建设部室(场地)(一角一园一中心两池8室)

图书室、阅览室、卫生保健及观察室、科学发现室、美工活动室、音体活动室、教玩具陈列室、档案室、种植园、饲养角、嬉水池、沙池、留守留儿童管护中心

学校及幼儿园设置:小学要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初中城县1.3—1.5万人一所,农村一镇一所,人口较少的乡镇可联办初中,根据需求设置高中和职高,因地制宜办好村小和幼儿园。要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

占地面积:城县小学生均占地面积24.3平方米以上,农村小学生均20平方米以上;城县初中生均26.3平方米以上;农村初中生均25平方米以上;城县幼儿园生均18.05平方米以上以上,农村幼儿园生均11.62平方米以上;城县高中生均25平方米以上,农村高中生均30平方米以上。劳动实践基地小学5亩、初中10亩、高中15亩。

建筑面积:寄宿制学校宿舍生均小学达到3平方米,中学达到3.3平方米,且1人1床。校舍建筑面积:城县小学生均7.2平方米以上,农村小学5.6平方米以上;城县初中生均9平方米以上,农村初中8.6平方米以上;城县高中生均12平方米以上,农村高中生均10平方米以上;城县幼儿园生均

20 11.24平方米以上,农村幼儿园生均6.09平方米以上。

绿地面积:幼儿园生均2平方米,小学生均5平方米以上,初中生均6平方米以上,高中生均7平方米以上。

文化建设:从过去两有(旗台、围墙),变为现在八有(旗台、校标、校歌、校徽、校训、文化墙、校报、文化建设专栏)。城县学校和保留初中建造主题雕塑。

运动场地:小学设150米以上环形跑道(设60米直跑道);初中设200米以上环形跑道(设100米直跑道)(塑胶铺设或硬化);高中设300米以上环形跑道(设100米直跑道),幼儿园设30米直跑道(全部使用塑胶铺设);体育场地内设置适量的篮球、足球、排球场地。

体育馆舍:高中学校设体育馆(面积不少1040平方米),城县初中及小学设体育活动室(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幼儿园设多功能活动室。

图书资料:小学生均30册,初中生均40册、高中生均50册、幼儿人均10册。小学报刊杂志教师师均1种,学生每班3种;初中报刊杂志教师师均1.5种,学生每班4种;高中报刊杂志教师师均2种,学生每10人1种。城县职教中心图书馆藏书6万册,职教中心4万册,报刊杂志每班5种。

体育器材:小学城县一类,中心校二类,农村小学三类;初中城县一类,城区二类,农村三类。

音美设备:小学城县一类,中心小学二类,农村学校三类;初中城县一类,城区二类,农村三类。

卫生设备:小学有常用设备及药品;初中城县二类,城区、

21 农村三类,山区有常用设备及药品。

科学探究:幼儿园设科学发现室、小学设科学探究室、初中设科学活动室、高中设理化生探究室和通用技术教室。

现代化教育技术:保留学校均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实施班班通工程(电子白板)。计算机机生比15:100,教师每人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4、“双高双普”教育经费投入有哪些政策?

(1)“三个增长”:第一个增长是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第二个增长是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第三个增长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省政府规定的标准,即小学每学年25元/生、初中每学年45元/生,并逐年增长。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陕政发[2003]54号)

(2)城县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要求城县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总额的3%足额征收,全额拨付教育,只能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专项用于义务教育:省上要求从2011年2月1日起,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际缴纳总额的2%足额征收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

22 教育,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政策依据:《陕西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办法》

(4)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政策要求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50%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其中40%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政策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陕政发[2003]54号)

(5)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是指各级财政通过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支出,不含中、省、县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等各类教育专款、地方教育附加等教育支出。

政策依据:岐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意见》(岐政发〔2012〕90号)

(6)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计提率:省上要求从2011年1月1日起,各级人民政府严格按照土地出让收益的10%足额提取教育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的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教学设备购置、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等支出。

政策依据:《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陕财办综[2011]140号)

(7)城县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彩票公益金10%用于教育:省上要求从2011年起,各地在安排使用城县基础设施配套费时,要优先安排用于教育;要确保从彩票公益金中划出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教育,并逐年增长。

23 政策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2]1号)

(8)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12年要达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政策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9)两免一补:“两免”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一补”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从2005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始实施。

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

(10)财政新增财力不低于20%用于教育:陕西省人民政府要求各级财政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并全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政策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陕政发[2003]54号)

(11)纳入收支管理“两条线”学校的所缴收费全部返还学校,不得截留挪用

政策依据:《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 (12)设立“双高双普”专项资金

政策依据:岐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实施方案的通知》(岐发〔2011〕47号)和岐山县人民政府《关

24 于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意见》(岐政发〔2012〕90号)

5、教育质量主要有哪些具体要求?

义务教育(14率):小学学生操行合格率95%以上,初中学生操行合格率98%以上;小学毕业生合格率100%以上,初中毕业生合格率98%以上;实验操作合格率95%以上,其中优秀率30%以上;计算机操作合格率95%以上;音乐合格率90%以上,其中优秀率30%以上;美术合格率90%以上,其中优秀率30%以上;体育合格率90%以上,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85%;视力不良年新发率小于4%(近视率控制在20%以内);流行性传染病发病率为0。

学前教育:具备简单的艺术表现力、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高中教育(10率):学生操行合格率98%以上;毕业合格率98%以上;实验操作合格率95%以上;计算机操作合格率95%以上;音乐合格率90%以上;美术合格率90%以上;体育合格率90%以上;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85%以上;视力不良年新发率小于4%(近视率控制在20%以内);犯罪率为0;流行性传染病发病率为0。音乐合格率90%以上;美术合格率90%以上

职业教育(10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率高;学生操行合格率达到98%以上;文化课、专业课考核合格率95%以上;专业技术等级考核领证率达95%以上;音乐合格率90%以上;美术合格率90%以上;体育合格率90%以上;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85%以上;年度视力不良新发病率小

25 于4%(近视率控制在20%以内);各专业毕业率95%以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5%以上;犯罪率为0;流行性传染病发病率为0。

继续教育(4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率15%;从业人员继续年教育参与率达到6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含男、女)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21.98%;新增劳动力(18岁已就业)接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比例达93.21%。

6、扫盲工作有哪些指标要求?

主要有四项指标要求:一是青壮年非盲率城县和发达县98%以上,其他县95%以上;15周岁人口非盲率100%,脱盲人口得到巩固提高,复盲率低于5%。二是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达到100%,乡镇成技校做到有机构、有校舍、有桌凳、有教师、有教材等“五有”。三是扫盲四册、两表、一卡档案资料齐全、规范。四是成技校长期坚持开展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科学技术素质逐年提高。

7、中小学教职工及幼儿园编制标准是什么?

师生比:城县小学1:21,农村小学1:23;城县初中1:15,农村初中1:18 ;城县高中1:12.5,农村高中1:13.5;幼儿园师生比1:7,每班编制2教1保。

8、中小学、幼儿园班额控制标准是什么?

中学班额不得超过50人;小学班额不得超过45人;幼儿园班额小班、中班、大班分别不得超过25人、30人、35人。

9、什么是校际间综合差异系数?

26 差异系数(CV):也叫变异系数或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S)与其均值之比。

综合差异系数(CV综):学校八项教育资源离散系数总合的平均值,基本能反映校际间均衡发展情况。

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S= SCVX差异系数=标准差某个指标全县的生均值pi(Xi-X)2i=1PNn标准差= 第i个小学在校生数2(第i个小学某个指标生均值-全县该指标生均值)全县小学生数i=1n综合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CV+CV体育场馆面积+CV教学设备值+CV图书+CV电脑+CV师生比+CV教师学历+CV教师职称

CV综合=教学用房面积8

27

“双高双普”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

1、实施“双高双普”的重大意义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双高双普”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我省在西部十三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县(县、区)教育工作提出的普及性要求。这是一项规模宏大、投资浩大、任务艰巨、困难重重、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涵盖基础教育方方面面。实现“双高双普”是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高全民素质、全面建设人康社会、构建和谐陕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实施“双高双普”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校车安全工作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8 2020年)》。

3、我省对“双高双普”的六项要求

一是全面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二是全面落实各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三是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四是师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五是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六是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4、“双高双普”的主要指标要求

主要指标有八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各类教育管理体制;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障;三是布局调整趋于合理;四是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五是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六是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七是职业教育不断壮大;八是继续教育满足全民学习需求。

5、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管理体制。

29

“双高双普”工作的实施责任

1、各级政府实施“双高双普”的职责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教育法》规定的职责,保障适龄人口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各级党政一把手是“双高双普”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要把“双高双普”工作纳入任期目标,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指导到位。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学校建设规划,保障基础教育经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基础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或者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或者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或者未依法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0

3、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或者改变、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由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责任

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5、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责任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对不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镇办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6、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规定

《义务教育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违法招用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处罚。《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做出同样规定。

7、教育人事归口管理制度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要理顺中小学人事管理制度,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交流、考核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与考核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8、岐山县创建“双高双普”县部门工作职责

31 县发改局: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双高双普” 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工作需要,设立有关教育事业发展项目,抓好协调,指导和落实。

县财政局:落实中、省关于教育资金投放的相关政策,筹集安排“双高双普”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双高双普”工作顺利开展。

县人社局:依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加强教师岗位培训,与有关部门审定教职工工资标准,定期评定教师职称,组织招考补充教师。

县编委办:深化中小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科学核定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县公安局:

1.把学校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区域,在治安复杂的地区增设治安亭和报警点,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处置扰乱学校秩序和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2.检查学校消防安全设施,指导、督促学校做好消防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3.检查学校校园治安状况,指导学校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学校处理校园突发事件。

4.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协助并组织学校有秩序上下学,开展学校交通安全教育。

县司法局:

1.将教育法律法规纳入全县普法规划,组织法制教育和宣传活动。

32 2.对社区服刑的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教育和义务活动。

3.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

县国土资源局:优先保障教育项目建设用地,积极做好教育项目用地正常审批,按政策减免教育项目用地费用。

县住建局:依据中小学办学标准和中小学改建、扩建、新建标准,搞好规划审批及工程质量监督。在编制城区规划时,将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落实教育建设项目相关减免政策。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实现公路安全畅通,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县文化广电局:做好 “双高双普” 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为“双高双普”工作有序、高效推进营造浓厚氛围。

县卫生局: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疫和保健工作的指导,宣传、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指导学校落实疾病预防措施。

县地税局:按政策规定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全额划转财政专户。

县工商局:对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处罚力度,直至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县审计局: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等。

县监察局:对违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负有行政责任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县药监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对学校食

33 堂、餐饮单位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县物价局:加强教育收费监督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县民政局:做好扶贫济困工作,确保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及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县妇联:督促做好少年儿童保健和教育工作,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抓好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和监管工作,办好家长学校。

各镇:做好辖区内义务教育段少年儿童的控辍保学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督查和指导辖区“双高双普” 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工作,确保全面达标。

其他部门都要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关心、支持教育发展。

34

“双高双普”工作的督导评估

1、“双高双普” 工作的督导评估

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县(县、区)“双高双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2、县级党政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与考核制度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关于建立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与考核制度的通知》,定期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与考核,其结果存入被考核人档案,作为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提拔任用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3、“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

共涉及教育管理、教育经费、布局调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八大块156个得分项。总分2600分,实际得分2340分方可通过验收。

5、评估验收“双高双普”工作的警示性要求

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大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大于

35 0.55;教育经费未按规定落实到位;初中辍学率超过1.8%;学校和幼儿园存在危房;学校存在土操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未软化;验收当年发生教育系统重大不稳定事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师生有犯罪现象且后果严重。以上6条,若有其中任何一种现象,将一票否决。督导室、教研室、电教中心、资助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校建设达不到标准化要求,将严重扣分。

6、自查整改工作要做到“八个确保”

一是强化控辍保学措施,确保普及程度达标;二是全面落实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足额到位;三是全部拆除中小学D级危房,充实教育设施配置,确保办学条件达标;四是落实教育人事归口管理规定,全部兑现中小学教师工资,确保教师工资无拖欠;五是大力加强学校环境治理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六是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场地和部室建设全部达标;七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师编制数量和超学历比例达到规定标准;八是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确保主要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规定比例。

7、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双高双普”自查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及时了解情况,提出整改方案;二是做好宣传舆论工作,营造浓厚的迎验氛围;三是规范建立“双高双普”工作档案;四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迎验准备工作。

8、“双高双普”迎验工作的社会氛围

36 迎接“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 “双高双普”迎验工作,使迎验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

“双高双普”工作宣传标语

1、凝心聚力打响“双高双普”攻坚战,举县一致绘就教育强县岐山梦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民要强,先立德而敬教

3、十年树木,今日 “双创”群策群力;百年树人,明朝桃李争奇斗艳

4、敬教劝学,兴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5、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

6、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7、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8、科学发展岐山教育事业

9、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

10、穷不办教育穷根难除,富不抓教育富难长久

1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37

13、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4、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15、实施“双创”,推动岐山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16、优化教育管理,提升教育品质

17、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8、推进“双高双普”工作,构建和谐教育发展之基

19、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

20、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双高双普”目标

2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2、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建人才强县

23、抓教育就是抓人才,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是抓未来

24、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5、重视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26、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27、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

28、创建教育强县,建设幸福岐山

29、优先发展教育是基本国策 30、 “双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1、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32、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33、办特色教育,育创新人才

34、用经济支撑教育,用教育发展经济

35、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

38

36、实施“双创”,提高办学水平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第6篇

*年,*市在按照“三统一”标准,对标准化寄宿制小学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厨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实施了“双百工程”。一是为全市百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统一配备科学实验室,改写了农村小学没有科学实验室的历史。*年,市政府把为百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统一配备科学实验室,列为全市人民办的16件实事之一(其中:*市22所、*县22所、泽州县22所、沁水县12所、陵川县12所、城区10所)。市级财政投入资金206万元,为全市10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分别配备一个48-56座的科学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按小学二类配备标准,为学校配备了一套数学和科学仪器。在实施中,市财政对每所学校拨付2万元,各县(市、区)以1:1比例,配套自筹资金。陵川县作为省级贫困县,每校补贴资金增加5000元。二是将百所农村初中联入市教育城域网,有效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经费360余万元。目前,各学校校园网接入城域网所需光缆已与*联通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有关方面正在通力合作,紧张施工。预计2011年9月,全市357所高中、初中和寄宿制小学,都将联入教育城域网,受益学生将达25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数的87%。

二、深化养成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上一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范文下一篇:从优待警十项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