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

2023-09-19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1篇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二战后, 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 其原因很难用传统经济理论做出充分说明, 在此情况下, 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 他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解释:“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 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他认为, 人力也是资本的一种具体形式, 劳动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大半是投资的产物, 而这种产物加上其他人力投资便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认为“工人平均实际工资的显著增长, 大部分来自这种向人力资本的投资”, “通过向自身投资, 人民能够扩大他们得以进行选择的范围, 这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他主张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提高国民收入。舒尔茨还对发展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在《教育资本构成》和《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等文中, 舒尔茨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理解:“我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 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 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由于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因此在制订计划和筹措资金方面的关键经济概念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

继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后, 又有贝克尔、丹尼森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用经济数学的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的效用进行衡量。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虽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很明显, 该理论背后的阶级意志不言而喻, 就其理论整体而言, 它反映的是以资本为主体的价值观念, 它把人力资本投资说成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 而“自由人”自由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以不能自主选择所处的经济关系为前提的, 是以处于被雇佣的经济地位为前提的, 是以不得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前提的, 是以服从于资本统治、资本所有者发财致富为前提的, 是以遵循资本主义所谓的理性规律为前提的。若以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社会经济乃至教育的发展, 必然导致劳动及教育的“异化”, 使劳动者的能力专业化、单调化、片面化, 使劳动不再是劳动者主体的自由行为, 而成为被迫的一种活动, 使其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效率主义”、“工具主义”;使教育的经济功能不断强化, 而教育在文化道德方面的传承作用逐渐弱化, 最终使教育偏离其本质, 偏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二、“劳动力”≠“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力纳入资本范畴, 从表面上看, “劳动力”与“资本”, 似有相通之处, 即劳动力所有者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获得更多收入, 劳动力所有者可以与资本所有者共享剩余。从而, “劳动力”或“人力”, 与其他资本形态一样具有资本的属性, 即带来更多收益。基于这一点, 舒尔茨将“人力”看做资本的一种具体形态, 称为“人力资本”。但这只是虚伪的表象, 经济范畴的本质往往被虚假地甚或颠倒地表现在经济过程的表面, 稍加推敲, 便知其谬误。

首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是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资本不是一种物, 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本”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它产生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即以劳动力的买卖为前提,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出现的一个经济范畴。资本的本质在于增殖, 即不断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只能靠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的无酬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使自己增殖。因此, 资本的增殖不是来源于资本所有者自身的劳动。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力视为资本, 则意味着劳动者收入的增加, 或人力这一资本的增殖是来源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即劳动力所有者自身, 这明显就是一种谬误。劳动力是不可能作为资本的一种具体形态而使自身获得价值增值的。我们也可以用反证法来简单说明, 其后再做进一步的论证。

假如劳动力是资本, 它必然具有资本的增殖性, 那么劳动力的所有者就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这种资本的所有权获得相应的价值增值额, 即剩余价值。而资本存在的前提是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 难道可以说工人自己雇佣自己, 自己占有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吗?绝不可以。如果说雇佣劳动者劳动创造的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全部价值都归自己所有, 那么资本所有者将一无所获,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如果说雇佣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分享剩余, 那么劳动者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占有自己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在劳动者与其收益之间就不能构成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 就不具备资本这一概念存在的前提。因此, “劳动力”不能被称作“人力资本”, 劳动者也绝不会成为自己的资本家。

那么“劳动力”是什么呢?劳动力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才成为商品,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能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而这部分增值额最终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劳动者只能凭借劳动力所有权获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即使随着教育投入的增长,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都可以得到更多收益, 那也绝不能用“人力资本”的范畴来解释。因为教育培训费用本身就是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 劳动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培训, 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水平, 才不至于因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而成为低收入阶层或陷于失业。随着社会发展, 教育培训费用在劳动力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大, 由此劳动者的工资的上涨也是必然趋势。可见, 教育投入的增加必然使劳动力商品具有更大价值, 使劳动者获得更高收入, 通过教育培训的投入而获得的收入的增加, 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的报酬, 而不是什么增值额。这是劳动力价值自身形成的过程, 而不是“人力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 而且只有劳动者将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 通过素质技能的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如果劳动者不参加生产活动, 花费再高的教育费用, 劳动者具有再高的素质技能, 恐怕教育投入也获得不了回报。因此, 决不能将“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画等号, 将二者混为一谈。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质

“人力资本”是一个不科学的范畴, 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理论对“资本”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将资本看做是能够带来收入的要素, 它把资本视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普遍的永恒的经济范畴。由于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 从而可以为劳动者带来更多收入。人力资本理论完全是从投资能够带来更多收入这一表象出发来认识问题的, 而未考虑这种收入的来源, 未考虑作为资本应具有的本质属性。

从资本的本质属性来看,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带来增殖的价值。“人力资本”这个概念若成立的话, 它也绝不像舒尔茨所讲的“劳动者变成资本家”, 其真正的所有者一定不是劳动力所有者, 而是属于资本所有者, 在他们眼中, 劳动力就是一种生产要素, 就是一种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源, 就是一种能够为他们带来增殖额的资本。通过教育投资, 便可以提高这种要素的生产效率, 提高这种资源的效能, 增强这种资本带给他们的增殖能力。劳动力或人力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 它也就不是资本了。人力资本理论试图混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和关系, 有意忽视资本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占有关系, 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舒尔茨讲:“人们已经获得了具有经济价值的大量的知识和多种技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们已经变成了资本家。”很明显,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创造的过程, 掩盖了劳动者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差别。人力资本理论恰恰反映的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下资本所有者的观念。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但对该理论不加批判地引用和借鉴, 是对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范畴的本质认识不清, 其理论总体上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的意志, 本质上是以资本为主体、以服务于资本增值需要为目的的一种理论。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增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 [美]西奥多·W·舒尔茨, 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4] 吴宣恭“.人力资本”概念悖论分析[J].经济学动态, 2005 (10)

[5] 谢富胜, 李安.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8)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2篇

[摘 要]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了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了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成了“哲学实践”,即变成了一种干涉、介入和变革现实生活的方式,并因此使得哲学表现出与传统哲学有着重大不同的理论性质、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自觉地认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这种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以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来衡量和评价马克思的哲学性质,更不能用传统思辨哲学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来理解和阐发马克思哲学。

[关键词]理论存在样式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 哲学实践 话语方式的转换

一、“理论存在样式”:理解马克思理论中哲学维度的关键点

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究竟是否有哲学的独立地位?或者说马克思理论是否具有独立的哲学维度?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无论在西方哲学史家眼里,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内部,这都曾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争论在马克思去世之后即已开始。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实现了从“哲学”向“科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它为社会历史运动所提供的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科学规律”,它抛弃了一切“哲学幻想”,克服了全部哲学的形式和内容,把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变成了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历史科学”;因此,“哲学”对马克思来说是一个贬义词,是与马克思的理论无关的“前科学”和“非科学”的累赘。例如梅林明确说道:“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范围里是科学研究的原则,一如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范围里一样”。[1]( P99 )在他看来,“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在社会领域里的“科学原则”,就如同“机械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原则一样。拉法格、考茨基、伯恩斯坦等人在不同场合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经济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或“经济社会学”,他们都相信,“哲学”这个词对于马克思的理论来说是一个不相干的字眼,马克思的学说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因而并不包括“哲学的维度”。出于这种理解,他们中一些人为了“丰富”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主张从康德哲学、马赫主义中借用“哲学”的内容来补充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与此类似,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之外许多“资产阶级哲学史家”所撰写的哲学史著作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或者是不置一词、完全被遗忘,或者只占据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正如柯尔施所说的:“对于资产阶级教授来说,马克思主义充其量不过是19世纪哲学史中一个相当不重要的分支,因而就把它当作‘黑格尔主义的余波’而不予考虑”。[2]( P1 ) 他们认为从真正“哲学”的眼光出发,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没有或者很少有属于哲学的内容,马克思在根本上只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历史方面的学者。

在阅读马克思所留下的理论文本时,人们也会经常产生一个疑问:马克思的哲学究竟在哪里?在一般认为的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我们始终找不到以我们熟悉的的哲学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系统的哲学文本。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幻想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时相对较多地提及和涉及哲学,除了在《资本论》跋里,马克思声称是黑格尔的学生,并宣称要把辩证法颠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3]( P24 ) 外,我们很少见到马克思专门的“哲学论述”。1858年在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表示“愿意用两三个印张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4]( P250 ) 10年之后,在给狄慈根的信中,马克思再次态度坚定地表示:“一旦我卸下经济负担,我就要写《辩证法》。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了,自然是具有神秘的形式。必须把它们从这种形式中解放出来……”。[5]( P535 ) 但是,马克思从来没有把这些承诺付诸实现,以一种人们所熟知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哲学”,在马克思那里,人们找不到与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可相比较的哲学话语系统。

如果把这一点与前述“资产阶级阵营”和“马克思主义阵营”内对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哲学维度的质疑和否定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并非具有无须论证的自明性。我们今天仍然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是否有哲学的独立地位?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究竟体现在何处?为什么按照“正统”的哲学史家们的眼光,马克思不能归入“合格”的哲学家之列?

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是包含着其特有的哲学维度的,但是,马克思变革了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并创造了一种与以往哲学全然不同的哲学理论存在样式,它不再以传统哲学的话语方式、写作方式和工作方式来“生产”自身,而是通过这种理论存在样式的改变,带来了哲学的本性、对象、功能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正如阿尔都塞所指出的:“马克思哲学存在着,但它却没有被当做哲学来生产”。[6]( P225 )如果不理解这种理论存在样式的重大变化,固守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已经习惯的哲学观来对它予以考量,那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将找不到哲学的踪影,种种对马克思哲学存在地位的怀疑和否定,其根源正在于此。

因此,对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进行深入探讨,是一个事关马克思哲学存在合法性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在此问题上,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关节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第一,马克思采取“非哲学”的态度对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进行了摒弃;第二,马克思把哲学变成了一种干预和改造现实生活的手段,把哲学变成了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哲学因此而成为一种“哲学实践”。

二、“非哲学”: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理论存在样式的否弃

“非哲学”所意味着的是,马克思要否定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宣告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的僭妄和过时。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以“解释世界”为根本特征的。所谓“解释世界”,在西方哲学史上,就是要回答“存在者”何以“存在”这一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问题。这一问题在柏拉图那里体现为对“可知世界”的“绝对原理”即“理念世界”的寻求;在亚里斯多德那里,则明确表述为认识“世间第一原理”;[7]( P6 ) 在黑格尔那里,则是要获得关于“上帝”或“绝对”的概念性知识,获得这种终极存在的最高知识,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关于世界的终极解释。在哲学史上,这种试图一劳永逸地捕获世界的终极知识从而实现对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学科也因此被称为“神学”、“纯粹理论学科”、“第一哲学”等等。抱着“解释世界”的这种野心,哲学理论的存在方式必然具有如下性质。(1)绝对性,哲学理论代表着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适用的“普遍真理”,具有超越时空、“永恒在场”的性质。(2)神圣性,哲学是少数具备超人慧眼的人从事的事业,这些人超越世俗芸芸众生而与真理同在,因而具有超凡脱俗甚至神秘的性质。(3)至上性,哲学既是世界和人的生活实践的规定者,又是理论自我存在的规定者,它自足完备、无需外求。这三者使得“强大的理论概念”构成了传统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它把“过沉思的生活,即理论生活方式当作拯救途径。理论生活方式居于古代生活方式之首,高于政治家、教育家和医生的实践生活方式。由于成为了一种示范性的生活方式,理论本身也深受感染;它替少数人打开了真理的大门,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扇门却一直是关闭的”。[8]( P31-32 ) 因此,传统哲学是一种把自身神圣化、绝对化和至上化、自认具有最终话语权和自足解释力量的存在样式。

“非哲学”就是要向这种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提出非难和挑战。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的上述理论存在样式存在着双重的僭越,首先是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僭越,二是“普遍性”话语权的意识形态僭越。“非哲学”就是要对这两重僭越进行批判和解构,并在这种批判和解构活动中,体现和凸显出一种全新的哲学意识、哲学精神和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

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现实性是对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的根本性反驳。它表明,任何哲学理论都有一个它无法涵盖和囊括并予以总体化的“异质”的“外部领域”。实践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一种“历史性”的、在具体时空情境中进行的“有条件”的活动。因此,关于实践活动的“真理”总是具体的、历史性的“真理”,而不可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性”的真理。人不能离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以“全体实践活动”为对象,以一种理论的方式形成关于“实践活动总体”的真理。也就是说,“哲学”是无法为“实践”确立一个终极的、绝对的、统一的真理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哲学真理”永远无法侵蚀和吞噬的边界。因此,相对于实践活动,任何理论的立场都是有限的。以往哲学试图用“理论”的方式来达到“整体性”的真理,不过是一种思辨的幻想和无法实现的幻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明确说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9]( P55 )哲学试图用理性概念来获得关于世界的终极知识并以此来实现对整个世界的终极解释,试图用一个“理论的体系”来把“存在”的真理囊括其中,这正是一种“离开实践的思维”,它完全建立在对实践活动遗忘的基础上因而也是建立在对“现实”的错误理解的基础上,它把“现实”当作理性,当作思维概念静观的对象,而不懂得“现实”应当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因此,实践活动在根本上具有与“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不相容的本性,它证明了“哲学”那种神圣性、绝对性与至上性的理论存在样式的无根性与虚幻性。可以说,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非哲学”的性质,正如维特根斯坦发现了日常语言及其语言游戏的“非本质主义”和“非哲学”本性、海德格尔发现了“无”与“时间性”的“非本质主义”和“非哲学”本性一样,马克思发现了“实践”的“非本质主义”与“非哲学”本性。在此意义上,“非哲学”就是要消除理论对于实践的僭妄,让人的生存实践“如其所是”那样获得其本源的、优先的地位。可以说,“非哲学”就是一场反对哲学理论遮蔽生存实践的斗争,一场消除哲学的理智迷乱从而捍卫生存实践优先地位的斗争。

那么,“哲学家”们为什么会脱离实践并把哲学理论视为绝对、神圣和至上的存在?在“哲学”的这种理论存在样式后面隐含着什么?

马克思通过对哲学的意识形态批判回答了这一问题。通过这种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揭露了“哲学”对自身理论存在样式期许中所包含的欺骗性和虚妄性。这是马克思运用意识形态批判所展开的“非哲学”向度。

在马克思看来,当“哲学家们”宣称哲学知识拥有解释世界的终极客观性和普遍性时,实际是“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9](P101) 因而骨子里所渗透和体现着的是充满压迫和控制性的权力意志。马克思在其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中,把“哲学”与“政治”、“法律”、“宗教”等一道,都视为“意识形态的形式”,认为对于这些意识形态的形式,“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哲学”本来是“哲学家”个人的创造物,但在“阶级社会”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倾向于从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象出‘一般思想’、观念等等,并把它们当作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从而把所有这些个别的思想和概念说成是历史上发展着的一般概念的‘自我规定’”。[9]( P101 )于是,人们在历史上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9] ( P100 ) 可见,当“哲学家”们自诩为世界“客观”的解释者时,实质上是建立在对另外一些“特殊群体”及其话语权的控制和压制基础上,因而不过是“特殊”权力的合谋者和“特殊”秩序的捍卫者和维护者。

在此意义上,“非哲学”就是要消解“普遍解释者”的虚妄和揭穿“哲学家”的假面具,其实质是对“哲学家”们僭用普遍者之名的抵制和解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非哲学”是马克思十分鲜明和自觉的立场,它所直接针对的就是马克思所称的“哲学家们”对其理论存在样式的自我期许。马克思在其一系列著作中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例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要“消灭哲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 ( P57 )马克思显然把自己排除在“哲学家们”之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哲学”被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因而必然随着现存秩序的灭亡而消失。在此,“哲学”与“哲学家”都完全在一个负面的意义上被使用。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同样明确说道:“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10]( P311 ) 所有这些论述,都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非哲学”的基本态度。

现在的问题是,当马克思采取这种立场时,马克思是否完全取消了哲学,甚至彻底消解了哲学的维度?

我们的观点是:马克思“非哲学”的立场所宣告的是以往哲学那种特定的理论存在样式的终结而非哲学本身的终结。马克思终结了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并开创出一种哲学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他把哲学变成了一种“哲学实践”,哲学成为了一种干涉、介入和变革现实生活的方式,成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成为内在于现实生活并改变现实生活的一种现实力量。

三、作为“哲学实践”的理论存在样式

那么,作为“哲学实践”的理论存在样式具有什么特点?与以往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相比,它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转变?

哲学变成“哲学实践”,意味着哲学虽然仍以“理论”的方式表现自己,但是这种理论的位置和目标、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哲学理论不再到生活实践之外为现实生活实践提供基础和原则,相反,一种哲学理论之所以有价值,当且仅当它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提出来的,当且仅当它为生活实践所需要并在生活实践中证明了自身的力量;它的存在不是脱离生活实践,为“再现世界”提供“客观知识”,而是回答“怎样行动”,从而使“更好的生活如何可能”,因此,它不再按照“知识的逻辑”,而是按照“实践的逻辑”来存在;理论的目标不是作为静观者来对世界进行思辨和描述,而是作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想力量来创造生活和世界。上述变化表现在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上,使得哲学不再以纯粹的思辨概念为工具来建构哲学体系,而是面向现实生活实践本身,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宗教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结盟中,来寻求与现实生活实践的本性相适应的话语方式与言说方式。

这一切表明,当哲学成为一种“哲学实践”时,哲学已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学说”(即关于世界整体、存在本身的“解释之学”),而已成为一种“活动”(一种介入和改变现实世界的“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内容,一是对旧世界的“批判”和“揭露”,二是在“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生成关于“新世界”的想象。

“批判”和“揭露”活动是一种“解蔽”的活动,它要去除意识形态的障蔽,显示现存秩序的有限性与非完美性,从而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它要透过一切得意自满和踌躇满志,暴露貌似合理与天经地义的东西后面所隐含的“另一面”。在此而言,“批判”与“揭露”总是针对人历史发展中具体的生存困境和生存矛盾而展开的,虽然“批判”和“揭露”的工作要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理论不是为了以“发现”世界的“自在真理”为目标,而是以克服和变革现存状态为目的,因而蕴含着一种颠覆现存秩序的“人文解放”旨趣(在此,“解放”乃是一个动词,一个不断从奴役中挣脱出来的动态过程)。对此,马克思曾有过清楚的表述:“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它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它的对象就是它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因为这种制度的精神已经被驳倒。这种制度本身并不是值得重视的对象,它是一种按照应当受到蔑视的程度而受到蔑视的存在物。批判没有必要表明自己对这一对象的态度,因为它已经清算了这一对象。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针对这个对象的批判是肉搏的批判;而在肉搏战中,敌人是否高尚,是否有趣,出身是否相称,这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给敌人以打击”。[11]( P455 ) 可见,哲学的“批判”和“揭露”是一种要“消灭”、“清算”和“打击”旧世界的手段和武器,它带有强烈的实践意向和旨趣。

“批判”和“揭露”旧世界是为了“发现”新世界。马克思说道:“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11]( P414 )“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1]( P416 )哲学“发现”新世界,不是要寻求关于“新世界”的“客观知识”,而是要在批判和揭露旧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关于“新世界”的想象,并通过这种想象,推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去追求和创造一个与现存世界不一样的更为自由和美好的新世界。可见,哲学“发现”新世界,不是出于理论理性的“好奇”,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理性的动机和要求。

无论是对旧世界的揭露和批判,还是对新世界的想象和创造,都意味着哲学不再是“离开实践的思维”,而是与实践联为一体、以“实际地变革与反对现存事物”为归宿和鹄的的“实践之知”。和以往以“解释世界”为特点的哲学理论存在样式相比,它呈现出如下的根本区别。

首先,这种理论存在样式失去了“神圣性”而体现为“世俗性”的特征。“神圣性”来源于对“真理”的直观和一劳永逸的把握,理论于是成为人们超越有限性、直达无限的超感性实在从而实现自我拯救的途径。但是,作为“实践之知”,哲学不再“锲而不舍地追究终究的问题”,而是追求“此时此地什么是行得通的,什么是可能的以及什么是正确的”的实践智慧,哲学家自觉地放弃了“扮演很坏的预言家、报警人、说教者甚至很坏的智者这类角色”。如果说以往哲学家们相信“一切谜语的答案都在哲学家们的写字台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张开嘴来接受绝对科学的烤松鸡就得了”,那么,“现在哲学已经变为世俗的东西了,最确凿的证明就是哲学意识本身,不但表面上,而且骨子里都卷入了斗争的漩涡”,[11] ( P416 )哲学家不再是君临一切,而成为改变现状的现实斗争的实际参与者和推动者。

其次,这种理论存在样式失去了“至上性”而体现为“历史性”的特征。理论的“至上性”来源于“真理在握”的话语权和优越感,但是,作为“实践之知”,哲学自觉意识到以往哲学思维要求自己君临天下的野心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实践活动总是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向理论所提出的课题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现实的“场域”和“生态”之中,这就使得哲学的“发问”不可能是超越时空的抽象之问,而总是一种“历史性”的“合乎时势”的“发问”。正如福柯所言:“也许最确定无疑的哲学问题是此时此刻的问题,以及在这个非常时刻我们是谁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哲学不可能成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适用的普遍知识,而只能与具体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在历史性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并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必然被超越的历史性思想。

最后,这种理论存在样式失去了“绝对性”而成为体现为“有限性”的特征。哲学理论的“绝对性”来源于它所认识对象的“永恒在场”性及把握真理的普遍性。但是,作为“实践之知”,哲学不可能以“实践总体”为对象,达到对处于历史运动中的“实践总体”一劳永逸的掌握从而获得关于实践的“总体性真理”。哲学犹如一个需要充实内容的“容器”,需要在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历史性诠释和理解中获得其主题和内容,它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条件下,从历史性视野出发,获得某种时代性的真理,因此,哲学的立场必然是有限的。

这种具有“世俗性”、“历史性”与“有限性”等特征的“理论”,如果从传统哲学观的眼光来看,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哲学”。传统哲学理论存在样式所具有的那些特质,在这里都已不复存在。这就是我们在第一部分里所讨论的为什么马克思去世之后,人们围绕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究竟是否包含哲学而激烈争论的原因。然而,如果调整哲学观念,那么,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以往那种理所当然的哲学形态并非唯一、终极的哲学存在样式,哲学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马克思创造了新的哲学理论存在样式,把哲学从关于世界、关于“存在”的思辨理论转换为“哲学的实践”,这不是“哲学的终结”,而是哲学的转向和新的可能性。

四、进一步的探讨

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我们看不到与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著作相似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看不到诸如“存在”、“本质”等范畴体系,看不到“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等领域区分,看不到以传统的哲学术语和研究领域建构而成的哲学体系,人们看到的只是经济分析、社会批判、历史研究等话语。这一现象经常使人困惑:马克思的哲学究竟存于何处?

为了消除这一困惑,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恢复传统的哲学话语,结合马克思著作中散见各处的某些论述或只言片语,来建构一整套系统化的“马克思哲学原理”,从而使马克思的哲学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一样,呈现为一个对“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方法论”等都有面面俱到系统阐释的理论体系,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证明哲学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几十年来上百种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编写和出版即是这种观念最好的注脚。

如果从我们上面考察所得出的基本观点出发,就不难发现,上述这种观念正是不了解马克思在理论存在样式上所实现的变革所造成的。马克思改变了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这必然表现在哲学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上面。正如海德格尔等当代哲学家所洞察到的那样,传统形而上学是与“形而上学的语言”内在联系在一起的,不克服形而上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就不可能真正超越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在改变以往哲学理论存在样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哲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哲学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对此,马克思有着充分的自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这就是哲学语言的秘密,在哲学语言里,思想通过词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变成了从语言降到生活中的问题”。[12]( P525 ) 马克思把“哲学”变成“哲学实践”,正是要让哲学从“思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并因而实现“从语言降到生活”的变化。因此,马克思自觉地摒弃了用形而上学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用思辨哲学的概念来建构哲学体系,他所要做的是通过“意识形态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实现对人的历史性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描述和理解,来完成对旧世界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新世界的“发现”。“意识形态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最主要的两种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通过前者,消解“虚假意识”的统治而导致的现实生活的抽象化,祛除抽象观念对现实生活的遮蔽,推动对现实生活的变革;通过后者,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的总体性统治所造成的“抽象对个人的统治”,从而寻求超越“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性对个人的统治”[12]( P515 ) 的可能途径。在马克思看来,那种以纯粹思辨概念的方式来建构哲学体系的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是与实践活动的本性相违背的,因而必然要被摒弃。

因此,当人们试图脱离马克思特有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使用被马克思称为“思辨哲学”的语言来证明马克思哲学的地位时,实际上正误解和违背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今天人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和发扬“意识形态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话语方式,通过对我们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方式的自觉反省,来推动“反对现存秩序”的实践活动。

在近年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另一个颇为热闹的话题是关于“哲学终结”:马克思究竟是否有与海德格尔、后现代主义诸公一样的“哲学终结论”?赞成者与否定者皆有之。赞同者认为,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确说过“消灭哲学”、“取消哲学”、“哲学应当受到谴责”,并宣称“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9]( P73 )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3]( P127 ) 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哲学终结”了,取代哲学的是“真正的实证科学”和超越哲学的现实实践活动。反对者认为,马克思只是终结了传统哲学,而非终结了哲学本身,马克思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关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哲学学说,用它取代了以往哲学思辨的、臆想的关于世界的图景,因此马克思并没有终结哲学,而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按照上文讨论所形成的基本立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哲学终结”论者还是其反对者,都没有看到马克思对哲学理论存在样式方面所发生的重要变革。那些认为马克思终结了哲学的人,没有认识到马克思所终结的只是以往哲学的那种特有的理论存在样式并创造了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些认为马克思建立了一整套哲学学说的观点同样没有认识到,马克思把哲学变成了“哲学实践”,变成了干预、参与和改变现实生活的手段和环节。因此,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旨趣并不是提供一种关于世界和历史的普适性学说,而是提供一种历史性的批判思想,以推动改变“现存状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改变了哲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对“哲学”的本质主义理解,使哲学成为一个“复数”,一个随着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特点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不定性”的存在。那种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普适性学说的观点实质上是把马克思哲学当成了传统哲学的一种替代品,因而缺乏对马克思哲学在理论存在样式上所实现变革的充分自觉。

[参考文献]

[1] 梅林. 保卫马克思[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柯尔施.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 .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 阿尔多塞. 哲学与政治 [M]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7] 亚里斯多德. 形而上学 [M] . 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8] 哈贝马斯. 后形而上学思想 [M] .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罗 苹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3篇

摘要:根据马克思有关思想建立增长方式转变理论模型,两种增长方式的界限可以通过一般产量或收入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比值及余值衡量或计量。而决定这种比值或余值的因素是固定资本投资时滞决定的投资乘数和加速系数的相互作用。投资乘数逐渐高于加速系数的过程,就是由商品市场价值下降和实际工资率提高决定的技术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过程。

关键词:增长比值;增长余值;乘数与加速系数比例;市场价值;实际工资率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4篇

摘 要:馬克思最早开始研究财富体现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的主要论述着眼于古典经济学用经济学话语展现出来的蕴含深刻哲学创建的财富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最重要的在于它揭示出财富的劳动本质。

关键词: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最早开始研究财富体现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重要的在于它揭示出财富的劳动本质。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发现了财富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运用矛盾分析、历史分析和科学抽象方法进行研究和考察。

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理论

马克思最早开始研究财富体现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的主要论述着眼于古典经济学用经济学话语展现出来的蕴含深刻哲学创建的财富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早期的财富思想直接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在于它揭示出财富的劳动本质。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重商主义从新的社会经济现实出发,摈弃神学,从世俗利益、新的社会关系和实证的角度来研究财富的来源和资本的运动。威廉·配第认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1]他将劳动抽象为一般劳动,也将个别劳动财富提升为社会财富,这里,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就反映了与以往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尽管威廉·配第还仅仅是将劳动看成是能动的要素之一,而且对社会财富也只是简单粗糙的抽象,但这却使人类能够开始认识财富生产的主体性来源。威廉·配第对于财富来源的发展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对于财富的物质形态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把财富归结为货币,并把它放在了高于一切的位置,认为“资产阶级的劳动应该生产的不是直接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是那种在交换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转让而表现为金银,即表现为货币、交换价值、对象化一般劳动的使用价值。”[2]

2.重农主义的财富思想

重农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财富,这种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他们反对为了纯粹的货币积累,而过多地干涉经济生活,提倡尊重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然秩序”。“纯产品”的财富思想是重农主义一切思想和主张的核心。

重农主义代表人物魁奈把“纯产品”视同财富,认为财富产生于生产领域,通过社会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来实现。在《经济表》中,魁奈认为:财富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能够与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在魁奈看来,劳动成果或者是财富的分配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合理的分配会降低生产者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也需要依赖劳动者的农业生产。重农主义对财富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有了初步判断。然而,在重农主义者看来,他们所谓的财富也仅仅局限于与土地密切相连的物质及其形态,他们并不认为工业和商业劳动能够带来新的社会财富。

3.近代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财富思想

西方自然科学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人类生产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自然界第一次、从这一刻开始就成为被动的对象,人类开始改造和作用于自然界,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被世界逐步确立下来。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财富即“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3]财富来源于劳动,而且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初始来源,没有劳动的存在,就不会有财富的存在意义。李嘉图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自身的财富思想,他把“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看作“评价经济现象的法则”,在这里经济法则取代了自然法则,从财富的主体性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退步,客体成为独立的存在,摆脱了主体意义,主体不再是主动的、乐观的,反而成了客观世界的牺牲品。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发现了财富背后的另外一种隐性的不为多数人所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关系。对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运用矛盾分析、历史分析和科学抽象方法进行研究和考察。

二、黑格尔哲学中的财富思想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财富观念内含于其法哲学体系当中,特别是对劳动的论述和对国家权力与财富在市民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的分析,真正开启了财富思想的哲学之门。

1.黑格尔的“劳动观念”之于“绝对精神”的异化

《历史研究片断》最早提出了对经济学的研究,“在近代的国家里,保障私有财产是全部立法绕之旋转的枢纽。”[4]正是在这里,他从哲学层面肯定了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现实。要清楚地认识到黑格尔对“需要”与“劳动”关系的论述,才能更好地研究其哲学中的财富思想。在自然本质上而言,人与一般动物一样都有需要,物质是人和一般动物得以存活的首要条件和必要前提。但是人与一般动物又是有区别的,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不能够仅仅依靠自然的供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劳动来获取。人对自然物质的索取和需要,除了自然的本能之外,更重要的在劳动中赋予劳动对象以主体性特征,并取得其“内在确定性的根据”——即人的本质存在。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最杰出的代表,“绝对精神”在其法哲学体系中至高无上,同时劳动观念在法哲学体系中也相当重要。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的实现必须依托于劳动的自我异化,主体意识(观念)要想获得自身的确定性,只有使自身外化并对象化到现实世界中去,这样才能通过对对象化了的现实的否定回归到更丰富的自我当中,而完成这一外化的就是劳动。

2.黑格尔的“普遍性”与社会“个别”的关系

对于市民社会的研究,黑格尔还敏锐地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经济现象——资本家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但是在发现这种现象后,他并没有运用思辨哲学的否定之否定逻辑来分析这些关系,而是简单地将其区分为普遍性的财富创造和特殊性的财富分配,对整体价值的崇拜,从而抹杀了对个体的关怀。具体的个别对普遍财富的享有表现为特殊财富,特殊财富的创造和享受受到资本和自身技能的制约,技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富的创造和资本的多少,而同时,资本又会反作用于个人技能,可以这样说,财富或者是资本越多,人们所拥有的技能就越高,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财富或资本来实现技能的提升。因此,技能的多样性就产生了不平等和差异,不可避免。

黑格爾的财富思想包含着哲学思辨的光辉。黑格尔对财富的论述起初是具体的,而后又发展为形而上的抽象,但是其拥有的丰富的现实性论证,促进了人们对财富思想之主体性的深入研究,人们研究财富的角度从经济学转向人学或哲学,财富的主体性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对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思想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在继承和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把空想社会主义带到了鼎盛,马克思财富观中的社会人格和社会发展方向受到他们对现今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的影响。

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一样,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也认为财富来源于劳动,劳动是财富产生的最初源泉,也是财富创造的基本,但有所不同的是,圣西门将劳动这一实践活动限定在人类劳动中的生产方面,他认为:“政治学就是关于生产的科学”[5]。他把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归咎于生产组织的好坏、生产制度的好坏以及“人的需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的根本所在。“温和的苦役场所”“复活的奴隶制”“充斥着欺骗和令人厌恶的劳动”“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一切都是恶性循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充满了讽刺与憎恶。与古典经济学家漠视人的主体性不同,在面对工业社会带来的社会矛盾时,傅立叶认为应该使“劳动与享受同一”和“劳动与财富同一”,并且极具创造性的思想: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意义,劳动是一种需要,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劳动不再是被动的劳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各种具体的劳动;建立“劳动、资本、才能”财富获取和协作共生制度等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同圣西门、傅立叶一样,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但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更为深刻、更为具体。欧文认为未来社会建设的焦点在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规律上,人类社会经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消亡,必将走向一个联合原则上的理想的合作社会。这样的社会并不是为财富的多少而劳动,而是为了人们的普遍幸福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空想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去批判资本主义,并构想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在贫富差距和普遍幸福等方面与马克思的社会人格有着高度的一致。然而他们大多都还只是纠结于无产和有产的对立,还只是从财富分配现状的不平衡性出发。对此,马克思认为,他们的财富思想只是“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没有认识到作为客体的私有财产同主体劳动的关系,也还不知道规划未来社会道路——从财产的分配和改善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出发。然而,不深入到财富异化的主体层次,必然是空想的,同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都太过于幻想性,不具备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配第.赋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47.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

[4]黑格尔.历史研究片断[M]//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70.

[5]圣西门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79.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5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思维方式中,形成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逻辑性和现实必然性的阐述,马克思深化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无产阶级;人的自由

[文献标识码]A

刘国胜(1966—),男,信阳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南信阳 46400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为动力机制,以批判资本主义的生存境遇为现实依据,以无产阶级解放为价值旨归,从而构建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一理论深化了马克思哲学“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过程中,通过对世界历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人”的深切关注和终极关怀。“世界历史”因此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P28)。纵观人类社会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因狭隘的民族地域形式而被分割开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它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2](P105),因而是不可能形成各民族普遍交往、相互联系的现代社会。因此,具有地域特点的民族历史和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有根本区别的。

所谓世界历史,它是指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工业活动取代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方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由可能变为现实、人的自由向度不断生成的历史进程。所以说,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近代以来的物质生产活动归结为“工业”,就是从现代经济领域中寻找世界历史的发源地。在马克思看来,工业活动是开启世界历史的物质性的动力因素。“因为对于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P92)虽然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人的理解还遗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但是从人的劳动这一客观历史活动中理解世界历史的形成,显然是马克思思想的巨大进步。我们通过回溯黑格尔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就会认识到马克思此时已超越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等著作中总是力图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历史。黑格尔说:“因为世界历史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精神’经过了这种发展的行程,才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觉。”[2](P56)尽管黑格尔把世界描绘为一个运动、变化的历史过程,但他是以理性的“世界精神”为基础来论证世界历史是如何在“精神”中从空间发展到时间的,所以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动力是理性和精神,这无疑就割断了历史与现实的视界融合。马克思则在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黑格尔这一历史唯心主义思维方式,从近代工业这一“直观的、无可辩驳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阐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的生成过程,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4](P87-88)马克思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没有直接提出“生产关系”范畴,但其中所论述的“交往形式”、“市民社会”等范畴就是从“生产关系”这层意义上来使用的。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考察,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世界历史发端的又一“秘密”:“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4](P88)所以说,马克思是从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中认识各民族之间普遍交往的历史进程的。因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P88)。这表明,各民族由“封闭状态”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标志,而推动这一转变的动力就是生产力及交往的发展。人类历史的进程充分说明:世界历史的本质内容就是人在历史中追求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活动而已,因为它“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

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意味着现代世界生产力的形成从可能变为现实,而且还意味着世界各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的实际交往情况现实地利用这种世界生产力。所以,马克思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4](P107-108)这意味着在世界交往的基础上,世界生产力就以它特有的力量、方式推动着世界各民族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而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的发展,也就成为相互影响的两种力量,在此基础之上,人类社会就超越“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处于世界历史这一宏大叙事之中。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展开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过程中,不仅论述了世界历史生成过程的必然性,而且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哲学透视,阐述了世界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P57)马克思在这里将“人类社会”作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因为他对人类社会作了与哲学史上任何哲学家不同的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P56)这一重大发现预示着马克思以一种革命的世界观精神拨开了笼罩在历史天空中的层层意识形态迷雾,重新颠倒已被各种唯心史观所颠倒的世界,从而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语词世界”回到“生活世界”。马克思哲学“提纲”的主题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57)正是以这种实践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马克思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中反思世界现代化运动及其规律,从而以哲学特有的批判精神审视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局限性。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初始语境中,“现代化”是从资本主义化这一维度上去理解的。具体说来,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对以地域为特征的民族历史的终结与对现代世界历史的形成的宏大叙事中揭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从历史发展的层面来看,现代化是伴随着近代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宏伟画卷,所以现代化与工业化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以致西方某些学者别有用心地将二者理解为一个名词,其实这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起来。现代化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历史运动这一宏大历史叙事中展开的历史变革,与工业化相比,现代化具有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和世界历史这一范畴具有更加融合的性质。在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中,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的地平线上展开的现实力量,它表征出资本主义化的特征,二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实质。正是以世界历史的进程为研究对象,所以马克思哲学中,资本主义社会被理解为“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理解为“现代生产方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被理解为“现代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这表明,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目的之一就是要探索世界资本主义化的真实图景,以此揭示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之间的矛盾所在。

从历史的维度看,当世界生产力以巨大的力量决定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候,世界历史首先走进的却是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也不能证明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的一致性、同构性。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以它的力量推动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的又是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马克思哲学以从现象到本质的透视方法为武器,对资本主义展开猛烈的批判。马克思认为,由于资产阶级的本性所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才造成了紧张关系,而这一紧张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表现,也就是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根源所在。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4](P277-278)在这里,马克思郑重地告诉我们: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资本主义这个“现代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是反对“现代生产力”的!

毋庸置疑,资产阶级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在世界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才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使资本主义大工业由可能变为现实。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就是从生产力的维度,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4](P144)。但是,也正是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在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由于现代工业和商业的扩展,极大地改变了以地域为特征的民族史时代,使处在闭关自守状态的一切民族在走向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都卷入到世界文明中来。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由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化运动中,“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P277)马克思肯定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并不是为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张目,而是通过辩证的批判态度来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有限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马克思批判的对象主要是德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此后,马克思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特别是通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对资本主义化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作为主体性存在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中的暂时性、局限性。在资本主义化的运动中,由于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贪婪索取和无节制的本性追求,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陷入“商品拜物教”的严重对立之中,从而使人和人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并“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4](P275)。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这正是世界历史理论合目的性要求,也是马克思从主客体关系中反思世界历史的生动体现。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P68)。作为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所考察的“现实的人”就是以一种非人的方式存在的无产阶级。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个人的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马克思明确地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状态,称之为“偶然的个人”,这也就意味着这一“现实的人”还不是真正的个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要获得个人自由和解放,或者要以牺牲个人自身丰富的个性为代价,或者要以牺牲大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通过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考察,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化反人类性、反自由的本质特征。

不仅如此,资产阶级还通过广泛开拓世界市场,“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4](P276)自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来,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下,整个世界也就被纳入到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和世界历史的初始进程同步,但这是两个有着根本区别的范畴。前者是由资产阶级主导的世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后者则是由无产阶级主导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由于世界历史是由资产阶级开启的,所以长期以来,全球化和世界历史被理解为同一历史进程中的两个侧面,这一认识无疑不仅没有认识到世界历史的真实意义,而且严重地掩盖了资本主义化的本质。马克思以现实为依据彻底地戳穿了这一历史假象。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所主导的全球化运动对世界的影响是有限的,尽管它是世界历史展开不可逾越的时空地带,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所在。未来社会的理想性体现在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规定之中: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一致、个人的自由和一切人的自由的统一。

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旨归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P119)可以说,整个哲学史就是一部反思、探索人的发展如何可能和如何必要的认识史。这一主题的确立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标志着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得以确立。即使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思想中,人的地位在至高无上的神的笼罩下仍能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将人的地位抬至和神平等的地位,这是古希腊人学思想的“复活”,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还不能否认神在历史中的主宰地位和支配作用。在此之后,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维科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这两股思潮沿着不同的路径,分别地将神从不同的哲学王国中清理出去,极大地推进了近代哲学对人的认识。

资产阶级虽然开启了世界历史的序幕,并取得了全球化运动中的领导权,但这不表明资产阶级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恰恰相反,资本主义这种引领全球的地位是暂时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4](P84)。在这一条件下,资本逻辑所具有的强大现实力量,决定了在社会中对人起支配作用的是资本关系、物的关系,这因此使“现实的人”丧失其个性,其生存意义仅限于工具性价值。资产阶级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而占有工人阶级本身,使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意味着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全面的剥削和统治关系的形成。因此,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生存处境的哲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指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4](P89)在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中,尽管个体从形式上获得了独立,但是单个人的活动却越来越受到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异己的力量”的支配,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境遇中,这只不过是以人对物的依赖性取代了人对人的依赖性。为此,马克思以人学的视野审视了资本主义化的实质,表明世界历史并未真正实现。马克思认为,这也是“具有某种同样的经验根据”:只有“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4](P89)时候,世界历史才具有其真实意义。而要实现个人的真正解放,就必须推翻现存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如此,“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4](P89)

由此可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就成为世界历史宏大叙事中的真正主题。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不仅意味着世界历史拉开序幕,而且更预示着无产阶级的诞生,因为无产阶级本身就是世界历史性的。马克思指出:“当每一个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4](P115)这一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当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民族利益”的时候,它是不能真正完成世界历史这一重任的。马克思认为,这一历史重任只能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肩上,由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4](P307)。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性存在。无产阶级产生于现代大工业时代,是“在世界历史意义上……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4](P87)而存在的,是自觉成长起来的真正主体。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将自身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人类社会新的美好的未来,彻底完成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给无产阶级的诞生创造了历史条件,而且也赋予它神圣的历史使命。人的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人的自由,而要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使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与自身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这其中的关键命题就是人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解放。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是一定的,是“定在”,而这一“定在”往往就规定了人的不同的时代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5](P626),这是因为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异化了。为了根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这一扭曲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经历了从哲学批判到经济学批判,也就是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的路径,终于形成了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认识。马克思认为,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对资本主义真正的革命的现实批判:实现共产主义,使个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真正统一。马克思说:“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4](P121)在此,马克思明确地将社会发展最高价值目标定位于“有个性的个人”,而“有个性的个人”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其现实的规定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P23),这是从主观和客观的维度来理解人的自由,马克思认为“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P81);到了《共产党宣言》那里,马克思完成了他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共产主义的核心命题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自此,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真正意义就凸现在无产阶级的视线之中:为“每一个人的自由”也就是为“一切人的自由”而奋斗!这就是无产阶级解放思想的核心价值旨归!

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正是马克思哲学将革命的现实问题和批判的哲学思维结合起来的内在逻辑。但在马克思以前,囿于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们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的发展这一历史难题。马克思以革命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实践的方式完成了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其中自然包括了马克思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关注,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无产阶级命运的关注,表达了无产阶级必须获得解放和自由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的解放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革命斗争的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完成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的生成过程。所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创造过程,而这一历史创造过程就是蕴含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一致的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龚剑飞】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6篇

1.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A A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物质的

B前者是运动的后者是静止的 C前者是有人的自然活动参与的,后者是无意识的)

2.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就不一致了,这表明费巴尔哈C A自然观和历史观都是唯物的

B自然观和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C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

3.下列哲学家中主张世界可知的有C A.康德

B休诺

C黑格尔 4.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表现在C A体系是保守的,方法是革命的

B方法是保守的,体系是革命的 C体系是唯物的,方法是唯心的 5.《费尔巴哈论》是一部什么著作B A经济学

B哲学

C社会学 6.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看作A A单个人的固有抽象物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绝对精神 7.恩格斯通过写《费尔巴哈论》简单而又系统的阐述了B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

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C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关系 7.唯物辩证法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

A哥白尼日心说

B原子理论

C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 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了C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9.《逻辑学》一书的作者是A A黑格尔

B恩格斯

C费巴尔哈

10.——认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不是抽象和一切不变的。A A马克思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11.当自然科学的发展尚处在“收集材料”的阶段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往往是——C A唯物的

B辩证的

C形而上学的

12.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批次区别开来,费尔巴哈这个论断表现出他的B A形而上学

B唯心史观

C唯物主义 1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14.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社会历史观在根本上是B A唯物的

B唯心的

C辩证的 15.国家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C A国家立法机构

B法学家

C社会经济关系 16.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本质的,属于——阵营A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16.道德总是历史的和具体的,抽象的道德是不存在的,这是——A A费尔巴哈的观点

B恩格斯的观点 C黑格尔的观点 17.《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B A在1843

B在1845

C在1848 18.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的伟大的基本思想。B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可知论

19.恩格斯所说的“下半载是唯物主义,下半载的唯心主义者”指的是——C A鲍威尔

B看不清

C费尔巴哈

20.在黑格尔之后对马克思恩格斯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B A康德

B费尔巴哈 C看不清

21.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往往真理与谬误,善于恶的对立看作是A A绝对的

B相对的

C不存在的

22.“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这是——B A唯心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23.本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B A评述黑格尔哲学

B评述费尔巴哈哲学

C评述斯达克的著作

24.消除了黑格尔哲学内在矛盾的哲学家是——B A康德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25.黑格尔哲学属于——B A唯物辩证法 B唯心辩证法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6.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A A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主观想象

C宗教教义 27.恩格斯认为,德国和法国在历史上发生的宗教改革是由——引起的。B A文化的发展的

B政治关系

C经济关系

1.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一个主要缺点是A A不理解实践的意义

B不能正确回答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C不懂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2.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追求物质贪图享乐,把唯心主义理解为追求美好理想,这种观点属于C A客观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恩格斯所说的“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顾钥的新派别”是指B 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8.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涵义是C A所有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B

C只有符合必然性的才是合理的

9.德国古典哲学是—的直接理论来源C A古典哲学

B中世纪哲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 11.在马克思看来,生活社会的本质上是B A精神的

B实践的

C自然物质的 12.恩格斯阐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是B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问题

13.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是—的观点C A康德

B休谟

C黑格尔 14.黑格尔学说解体的理论原因是C A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阶级斗争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

C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15.黑格尔哲学具体意义C A坚持了物质的单一性

B坚持了事物的普遍联系 C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后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17.摒弃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工作,是由马克思在—--开始的B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哲学“革命的方面”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这里保守的方面是指A A唯心的体系

B辩证的方法

C唯物的体系

谁认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产物

马克思 旧维物主义的历史观其不彻底之处在于 世纪维物主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什么

唯物主义 瑟夫狄慈根是哪国人

德国

费论的作者是 写于哪年

恩格斯

1886 黑学派解体的理论原因是

体系与方法矛盾 国家法律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社会经济关系 十九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什么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费把人的本质看做是

单个人的固有抽象物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有真理性标准是谁提的

马克思 基督教本质的作者

费尔巴哈 费论是一部什么著作

哲学

自然辩证法中说指的科学技术指的是什么?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A

下列关于形式科学的内容,不包括什么?

逻辑

数学

相对论

C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确立辨证思想,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下面那一个不是?

批判分析了德国的古典哲学

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

研究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C

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语言

劳动工具

性别

B

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中,不包括那一个?

电子

放射性

能量守恒

C

自然辩证法

电磁波试验的成功是哪一位科学家的功绩?

赫兹

爱迪生

爱因斯坦

A

下列关于科学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

求真精神

创新精神

质疑精神

C

建国初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中,哪一部不是?

科学发展史

哲学笔记自然辩证法

B

1956年,领导制定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12年发展规划的是谁?

周恩来

刘少奇

毛泽东

A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认识论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辨证唯物助于历史B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牛顿力学

哥白尼革命

爱因斯坦相对论

B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牛顿力学

哥白尼革命

爱因斯坦相对A

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牛顿

拉普拉斯

爱因斯坦

B

近代欧洲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蒸汽机

涡轮机

电能的发现

A

18-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中,没有下面那一个?

细胞学说

元素周期率

生物进化论

B

《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谁?

达尔文

施莱登

维勒

A

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马克思

恩格斯

黑格尔

C

下列关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与以往各种自然观的基本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社会论与自然论的统一

C

自然辩证法的手稿是谁撰写的?

马克思

恩格斯

毛泽东

B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什么?

历史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世界观

B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谁?

维纳

申农

波普

A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谁?

维纳

申农

波普

B

下列关于自然界的三要素的描述中,哪一个不是?

物质

能量

精神

C

自然系统中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独立性

整体性

层次性

B

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中除了分叉、突现外还有什么?

稳定

内在随机性

对称性

B

耕作如果自发的进行,而不是有意识的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问题?

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

人要有目的的开发自然资源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基础

A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一部著作中?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国十六大报告》

A

我国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写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那一年?

1994

1996

2001A

库恩划分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主义一元论

历史主义多元论

批判理性主义

A

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等,属于哪一种事实?

事实Ⅰ

事实Ⅱ

事实A

下列不属于经验事实的是?

日常生活事实

生产事实

科学事实

C

关于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一致对应性

可解释性

可操作性C

下列关于科学假说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C

1942年,发表《科学的规范结构》对科学精神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者是谁?

默顿

雷泽尔

波普尔

A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什么?

科学假说

科学问题

科学理论

B

科学选择的基本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创新性

科学性

可用性

C

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模拟。这句话体现模拟试验中的哪种模型?

实物模型

数学模型

仿真模型

B

下面的学者中哪一位不是“观察渗透理论”的提出者?

波普尔

汉森

培根

C

古典归纳主义者的代表是谁?

培根

库恩

汉森

A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中,酝酿阶段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

的提出

问题的求解

题的突破

B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中,豁朗阶段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成果的证明

问题的求解

问题的突破

C

最早对演绎方法做出系统论述的是谁?

亚里士多德

牛顿

培根

A

人类最基本、最常见的两种思维形态是什么?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

A

抽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意象

概念

实物

B

形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意象

概念

实物

A

形象思维的另外一种称呼是什么?

顿悟

直感思维

间接思维

B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勒维烈

吉尔福特

柯勒

B

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哪一种思维?

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

形象思维

B

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下面哪一个不是?

逻辑条件

经验条件

理论条件C

下列关于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相容性评价

简单性评价

复杂性评价

C

对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理论”提出质疑的第一人是谁?

牛顿

伽利略

爱因斯坦

B

惯性原理是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牛顿

哥白尼

伽利略

C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模式为:猜想—证伪—猜想是谁提出的?

波普尔

爱因斯坦

牛顿

A

P1-TT-EE-P2理论中,TT表示什么?

问题

试探性理论

排除错误

B

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关键看什么?

逻辑上是否科学

理论上是否科学

实践上是否科A

科学的起点是什么?

问题

理论

观察

A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中“工”指什么?

科学

技术

工巧

C

下列关于技术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自然性与社会性

中立性与价值性

共享性与经验性

C

技术的基本要素有三种形态,下面那一个不是?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理论形态的技术要素

C

最基本的技术表现形态是?

技能

工具

科学

A

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下面哪一个不是?

自然技术

类自身技术

人类以外的其他技术

C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

19世纪初

20世纪初

18世纪后期

A

科学走在技术前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世纪

20世纪

18世纪

A

科学认识的目的是什么?

认识自然,获得关于自然的认识

认识人类,获得关于人类的认识

认识科学,获得关于科学的认识

A

技术认识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利用技术,改造自然

利用技术,改造人类

A

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包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什么?

课题规划

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试验与实施

B

在技术预测的步骤中,提出课题和任务是第几阶段?

A

下列关于技术评估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评估内容的系统

评估对象的广泛性

评估过程的间断性

C

技术评估的第三阶段是什么?

调查研究

影响分析

制定改良方案

B

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什么思维?

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

形象思维

B

下列哪一项不是技术价值的特点?

客观性

形象性

历史性

B

“日心说”是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哥白尼

伽利略

斯特鲁维

A

火车最早与1800年至1814年发明出来,但在当时它的价值不被承认,直到1814年,蒸汽机发明并用于运输,火车的价值才被认可。这说明技术价值的什么特点?

相对性

历史性

客观性

B

技术的二重性是指什么?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客观性和实践性

中介性和共享性

A

“克隆”技术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都属于哪一种伦理。

科学伦理

技术伦理

会伦理

B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在这些相互作用中最强有力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技术因素

A

第一次正式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是谁?

马克思

熊比特

德鲁克

B

广义的技术创新比狭义的技术创新多一项内容,是什么?

发明创造

市场实现

术扩散

C

技术创新的前提是什么?

知识创新

科学创新

技术发明

A

把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对象

强度

影响A

下列关于技术创新的描述中,没有哪一条?

创造性

系统性

历史性

C

技术创新的“三阶段”分法中,除了开发新构想,开发新技术外,第三阶段是什么?

试制和试验

生产和产业化

实施技术的商业价值

C

“高技术”一词最早由哪一国家的科学家提出?

美国

德国

日本

A

我国在哪一年正式启用这一概念?

1981

1986

1985

B

高技术产业化的终点是什么?

成果

市场

效益

B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什么看作坐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军队

群众

科学技术C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研究的学者是谁?

马克思

恩格斯

贝尔纳

C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核心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职业化

科学技术的规范化

学技术的市场化

A

科学发展称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最早在什么时候?

18世纪末期

19世纪

18世纪中B

科学发展称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最早在哪一国家实现?

德国

美国

英国

A

“科学家”一词最早由哪一国家的科学家提出?

德国

英国

法国

B

“无形学院”的代表任务是谁?

康斯坦

克兰

库恩

B

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是谁创建的?

爱迪生

牛顿

贝尔

A

《第三次浪潮》提出人类的第三次浪潮是什么?

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

信息革命C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是谁?

丹尼尔·贝尔

阿文·托夫勒

马克卢普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谁提出?

邓小平

马克思

列宁

A

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提出经济的核心是什么?

效益

知识

技术

B

1998年,我国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包括四个内容,下面的哪一个不是?

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应用体系

知识交流体系

C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首先要发展什么?

先进文化

科学技术

农业

B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以人为本”

上一篇:工商管理读研方向范文下一篇:春节节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