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术语解释范文

2023-12-15

品质术语解释范文第1篇

优势(Advantage):通常来自物质、时间、空间,以及兵型上的,局面上客观存在的领先。 代数记谱法(Algebraic notation):有时指国际象棋记法或简单地记法。表示国际象棋棋步的一种方式。大概有许多种记录国际象棋着法的方式就象有多种语言一样。但是,代数记法成为了国际标准。根本上讲,就是每个格子被给于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从白方的方向看,由左到右竖线用字母表示为a 、b 、c 、d 、e 、f、g和h,从白方到黑方的横线则为1, 2,3,4,5,6, 7和8。这样,白方的左下角的格子就叫a1,而右上角就是h8。

当棋子从一个格走到另一个格,代数记谱法使您辨认出行动的棋子和所到的格子。例如,如果车从a1格走到a8格,您写成Ra8。对于兵的走动,您只写兵到达的格子;例如,e4。王翼易位记作0-0。后翼易位记作0-0-0。

分析(Analysis):基于一个特定局面的连续着法的演算。比赛中,您不被允许移动棋子来分析而必须在您的头里做所有的演算。当比赛结束了,刚下完棋的对手共同地分析这个对局,走动棋子来努力找出最解着法。

注释(Annotation):关于局面或对局的书面评论。评论可能采取记叙文,记谱法,或两者组合的形式。

攻击(Attack):在棋盘的某一个区域里开始的一次进取的行动,或是吃子、吃兵的威胁。 叠(Battery):在一个竖线上放两个车或在同一个斜线上放一个象、一个后。 冒险家(Berserker):只用一两个棋子进攻的疯狂走法。以自己疯狂战斗的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战士命名的,并且后来被他们的对手用尊敬的战略或人身的危险所改变。

双象(Bishop pair):双象对一象一马或双马。双象共同工作得很好,因为他们能控制两个颜色的斜线。参见异色格象。

封锁(Blockade):用一个棋子(理想的是马)直接地直接地放在敌兵前面,阻止它前进。由尼姆佐维奇普及的。

大漏着(Blunder):导致丢子或导致局面上或战术上决定性让步的可怕的着法。 突破(Breakthrough):侵入敌人的阵地。

易位(Castle):同时移动国王和车。易位是棋手在一步棋中走两个棋子的唯一的走法。易位允许棋手移动他的国王离开中心到侧面(开局中的重头戏),在那儿它可能由兵保护。另外,易位出动了一只车。

当白方王翼易位时,他把国王从e1走到g1并把他h1的车走到f1。当黑方王翼易位时,他把国王从e8走到g8并把他h8的车走到f8。当白方后翼易位时,他把他的国王从e1走到c1并把他a1车走到d1。而当黑方后翼易位时,他把他的国王从 e8走到c8并把他a8车走到d8。

中心(Center):棋盘上由c3-c6-f6-f3格围成的正方形。e4,d4,e5和d5是中心的最重要的部份。e线和d线是中心竖线。

将死(Checkmate):无法解脱的对王的攻击。当一个棋手将死他的对手的国王,他就赢了此局。

古典(Classical):聚焦于建立完全的兵中心的下法。古典原则倾向于教条和顽固。古典棋手的哲学最终受到“超现代主义”的挑战。参见超现代主义。

腾挪(Clearance sacrifice):用牺牲一个碍事棋子的方式为有力的一着棋让路。 封闭性局面(Closed game):由固定的兵链阻碍着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倾向于马强于象,因为兵阻拦着斜线。

组合(Combination):利用局面的特殊性希望达到某一目标的,结合弃子的一系列强制着法。 通路联兵(Connected passed pawns):在毗邻的竖线上的两个或更多同样颜色的通路兵。参见通路兵。

控制(Control):完全地控制棋盘的某个区域。控制一条竖线或一个格子,或只是有主动性,都能构成控制。

反击(Counterplay):处于防御的棋手开始他自己的进取的行动,叫反击。 束缚(Cramp):通常是在空间上吃亏的结果,缺乏机动性。

关键局面(Critical position):对局的重要一点,胜利或失败的平衡点。 引入(Decoy):诱使对手的棋子到一个特殊格子的战术。

防御(Defense):有计划地反对敌人进攻的一步或一系列的几步棋。也用在许多由黑方决定的开局的名字。例如,法兰西防御和卡罗.康防御。

引离(Deflection):包括赶走对手的主要保卫者,以便瘫痪对手防御的战术。

出子(Development):把棋子从最初的位置走到新岗位的走子过程,这样他们就控制了更多的格子和有更大的机动性。

闪击(Discovered attack):埋伏。王后、车或象在等待攻击,只要其他的棋子或兵让开了路。 闪将(Discovered check):包括将您的对手的王的闪击。 双重攻击(Double attack):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的着法。

双将(Double check):最强有力的闪击,用两个棋子同时将王。国王被迫撤走,并且敌军因而至少停顿一着棋。

叠兵(Doubled pawns):同样颜色的两个兵处于一条竖线上。叠兵是用兵吃子的结果。 和棋(Draw):平局。和棋可能是从无子可动,三次重复局面或同意提和来的。参见无子可动;三次重复局面。

国际等级分(Elo rating):评价棋手的系统。由密尔沃基(Milwaukee )的Arpad Elo (1903-1993) 教授构想并被FIDE在1970年采用的。初学者也许有900分,一般的俱乐部球员1600分,州冠军2300分,世界冠军2800分。

吃过路兵(En passant):法语通过的意思。当兵推进两个格(只有它以前未走过)并且通过邻线敌方已经推进到它的第5线的兵,敌兵能吃掉这个兵好象它只走了只一格一样。敌兵吃不吃都可以,但必须在第一时机决定;否则,兵的特殊走法的特殊条件消失了,权利消失。 残局(Endgame):对局的第三个也是最后的阶段。残局是只有少量的棋子在棋盘上。进入残局的最清楚的标志,王后被交换掉了。

均势(Equality):双方都没有的优势或各种优势总体是平衡的局面。 交换(Exchange):兑子,通常棋子的价值相等。

得半子(Exchange, The):制胜的交换,意味着您赢得了一只车(5分)对象或马(3分)的交换。 蟹眼象(Fianchetto):意大利语在侧面的意思并只适用于象。蟹眼象对白象就是在g2 或b2,对黑象在g7 或b7。

国际棋联(FIDE):首字母缩略词。

竖线(File):垂直的八个格子组成的。特指代数记谱法的a线、b线等等。参见半开放线;开放线。

侧翼(Flank):a,b和c线在后翼,而f,g和h线在王翼。

子力(Force):物质。物质优势是一个棋手比他对手有更多的物质或他在棋盘的某个特定区域比对手的人多。

强迫(Forced):避免灾害而必须走的一步或一系列着法。 捉双(Fork):一个棋子同时攻击敌方两个棋子或兵的战术运子。

弃兵(Gambit):开局中自愿牺牲至少一个兵,想法是获得补偿的某种优势(通常是出子的时间)。

一般原则(General principles):国际象棋的根本法则,用来使稍差的棋手对不同的局面作出合理的反应。特级大师使用得比您会想象的要多!

大组合(Grande combination):包含许多步棋和许多类型战术的组合。

特级大师(Grandmaster):由国际棋联授予棋手的称号,有确定的整套标准,包括高的国际等级分。这是国际象棋里最高的称号(除世界冠军之外)。低些的称号包括国际大师和棋联大师,是国际比赛上最低的称号。一旦赢得特级大师称号就无法被撤消。参见国际等级分;大师。 半开放线(Half-open file):一个棋手没有兵但对方有一个或更多的兵。 悬(Hang):是无保护和被瞄上的。

弱格(Hole):无法由兵保卫的格子。这样的格子给棋子一个满意的家因为棋子无法被敌兵驱赶。亦称前哨点。

超现代主义(Hypermodern):针对国际象棋古典理论的思想学派。超现代主义坚持兵在开局时的中心将成为目标。这个运动的英雄是理查?列基和亚伦?尼姆佐维奇,他们俩阐明了侧翼控制中心的想法。象古典主义者的想法那样,那些超现代主义者可能过于极端。现今,从正反两面看好象更正确。两种哲学的升华是妥善处理任一个特殊情况所需要的。参见古典。 主动权(Initiative):当您走了能令您的对手必须反应的威胁,就说您拥有主动权。 垫(Interpose):把棋子或兵放在敌方攻击棋子和被攻击的棋子之间。 直觉(Intuition):由“感觉”而不是由演算发现正确的着法或战略。

王翼(Kingside):棋盘的一半,e、f、g和h线。王翼上的棋子是国王、在它旁边的象、马在象的旁边,而车在马的旁边。参见后翼。

小窗口(Luft):德语空气的意思。在国际象棋里,它意味给国王呼吸的空间。它描述的是王前的一个兵走了,以避底线将杀的可能性。 强子(Major pieces):王后和车。也叫重子。

大师(Master):在美国, 一个等级分2200或更多的棋手。如果棋手的等级分下降到2200以下,称号被废止。参见特级大师。 将军(Mate):将死的省略语。

物质的(Material):所有的棋子和兵。物质的优势是棋手在棋盘上有比对手更多的棋子或棋子的价值更大。参见点数。

中局(Middlegame):开局和残局之间的对局阶段。 轻子(Minor pieces):象和马。

机动性(Mobility):棋子的行动自由。

占领(Occupation):车或王后控制一条竖线或横线被称为占领那条线。一个棋子被说成占领哪个格子是它正在那个格子上。

公开赛(Open):指什么水平棋手都可以参加的一种比赛。虽然经常是棋手最终碰到比自己强或弱的对手,但奖励通常也是按组别的。这样的公开赛在美国是极端普遍的。

开放性局面(Open game):有许多开放的横线、竖线或斜线,少量的中心兵的局面。在这种类型的局面中出子领先变得非常重要。

开局(Opening):对局的开始,最出的十几着或更多着法的总和。开局的基本的目标是尽快出动子力;尽可能多地控制中心;并且及早易位使国王安全,同时把车展开到中心线路安置在潜在的开放线上。

开局(Openings):导向开局的大致目标的确定的着法次序。这些着法次序通常用发明者的名字或首次出现的地方命名。有些如王翼弃兵和英国式开局,已经被分析了相当了不起的长度。 异色格象(Opposite-colored Bishops):当棋手各有一个象并且是在不同色的格子里。异色格象永远无法直接接触。

过度扩张(Overextension):当向前推兵而太快地获得空间并试图控制很多地域,棋手的阵营里就留下弱点或削弱了前进了的兵。他就被认为是过度扩张了。

过载(Overworked piece):一个棋子被用来参与保护太多的其它棋子。

通路兵(Passed pawn):任何敌兵都无法影响其前进的兵,因此是有严重的升变威胁的兵。参见升变;低升变。

兵型(Pawn structure):也指兵骨架。所有兵的位置的各个方面。

长将(Perpetual check):当一个棋手让对手处于被将军中,强迫其反应,接着是另一个将军及被迫的反应,接着再将而重复第一个局面。由于这样的对局能被永远走下去,在局面重复之后对局被宣布和棋。参见三次重复局面。

长捉(Perpetual pursuit):相似于长将,只是被捉的是象,马,车或王后代替了国王。 小组合(Petite combination):只涉及几步棋的组合。 牵制(Pin):当一个棋手攻击对手一个无法移动的棋子否则他将丢失一个价值更大的不同的棋子。当这个价值更大的棋子是国王,这种战术称为绝对牵制;当它不是国王则称为相对牵制。 计划(Plan):棋手基于他的着法的短期或长远的目标。

点数(Point count):给棋子下面数值的记分系统:国王无价;王后9点;车5点;象3点;马3点;而兵1点。一些指南给国王的点计数是3.5点。

局面(Positional):根据长远考虑的一步棋或走法。缓慢的积累小优势被认为是局面的走法。 开局准备(Prepared variation):专业棋手普遍分析书中开局希望发现一个新的着法或计划。当棋手有这样一个发现,他经常将保存这个准备的变着至便用它对付某个专门的对手。

升变(Promotion):也叫变后。当兵达到第8横线,它能被升变为同样颜色的象、马、车或(最共同地)王后。参见低升变。

有根通路兵(Protected passed pawn):是在其它兵的保护下的通路兵。参见通路兵。

后翼(Queenside):棋盘的一半,包括a、c、b和d线。后翼上的棋子是王后、在它旁边的象、在象旁边的马和在马旁边的车。参见王翼。

安静的一着(Quiet move):不是吃子、将军或直接威胁的不摆架子的着法。安静的一着经常发生运子或组合的结尾,吃回点数。

横线(Rank):水平排列的八个格子。在代数记谱法中记作第1线,第2线,等等。

等级分(rating):衡量棋手相对力量的数字。数字越高,说明棋手越强。参见国际等级分。 认输(Resign):当棋手意识到他失败,没有等到将死就客气地放弃比赛。认输时,棋手可以简单地说“我认输,”或他也可以把他的国王放倒。当您刚开始学下棋,我推荐绝不认输。总从头走到尾。 浪漫(Romantic):从19 世纪初到其中叶是国际象棋的浪漫(或男子)时代,那时弃子和攻击被认为是男子气概的唯一表达方式。如果有人提供了弃子,拒绝被认为是怯懦可耻的。今天,有为大胆攻击和弃子倾向的棋手,经常试探地行动,也被叫作浪漫。 皇家捉双(Royal fork):攻击国王和王后的捉双。

弃子(Sacrifice):为获取在空间、时间、兵型,甚至在子力(可能在棋盘的某个区域导致子力优势。)上的好处而自愿放弃物质。不同于组合的是,弃子通常不是一件可靠的东西并经常需要一个不确定因素。

简化(Simplify):交换棋子是局面安静下来,消灭对手的攻击潜力,或澄清局势。

穿串(Skewer):对一个很有价值的棋子的一个威胁,它会被迫走开而允许吃掉它后面的一个价值较小的棋子。

闷杀(Smothered checkmate):当国王被它自己的棋子完全地围拢(或是在棋盘的边缘)并且受到一个无法回答的将军时,他就被闷杀将死了。闷杀经常由马来完成。 空间(Space):由各个棋手控制的领地。

空间数(Space count):过去经常用来确定谁控制更多空间的数字系统,一个棋手那一侧棋盘上的每个格子为1点,被对方的棋子或兵控制就属于对方。

冒险(Speculative move):没有明确结果的通常是必要的着法。有时充分的计算是不可能的,因此棋手必须依靠直觉,一个冒险的计划也许就出现了。经常涉及到弃子。例如,白方走了一个冒险的弃子之类。

无子可动(Stalemate):在英语里,是指敌对的两支部队之间的对峙。在国际象棋术语里,指一个棋手被束缚得很厉害,以至于任一合乎规则的走法都将暴露他的国王于直接的将军之下。无子可动是和棋(平局)。

战略(Strategy):思考之后的一步棋、一个计划或一个想法。

研究(Study):一些理论局面,或著作,使不常见的战术主题变得突出。

风格(Style):棋手下棋的路数,反射他的个性和偏好。棋手选择的着法风格通常表现了棋手的个人特征。在比赛中典型的是风格相反的两个棋手(例如,一个攻击者对一个安静的局面棋手),优胜者将是那个成功地强加他风格的一位。

战术(Tactics):利用短暂的机会争取优势的调遣。有很多陷阱和组合的局面自然被认为是战术的。

先手(Tempo):作为时间单位的一步棋。如果棋子到达一个有用的格子用一着棋但却走了两步,那它失去一个先手。例如,在l.e4 e5 2.d4 exd4 3.Qxd4 Nc6之后。黑方获一先而白方则失去一先,因为白王后被攻击必须第二次走王后到安全的地方。 理论(Theory):书里的著名开局、中局和残局局面。

三次重复局面(Three-time repetition of position):当棋手来回走子,重复同样的局面。经常是在物质上落后最后要失败的棋手,弃子求得长将(参见长将)。三次重复局面的结果是和棋(平局)。

时间(Time):在这本书里,除通常的含义之外(“黑方没有时间阻止白方所有的威胁”),时间是指出子的措施。也指思考的时间,既棋钟上的时间。参见时间控制;先手。

时间控制(Time control):每个棋手必须走完一定步数的规定时间。在国际比赛中,典型的时间控制是每个棋手用2 个小时完成40步。在各个棋手走完40步之后,被给以另外的时间(通常1 个小时20步)。如果棋手用尽了他的时间,但未走完必须的步数,不管局面如何他都被判负。

时间恐慌(Time pressure):国际象棋比赛对局中最扣人心弦的时刻之一。当一个或两个棋手用完棋钟上的决大部分时间而仍需要几步棋才能达到规定的40或45步,他们开始快速走棋,有时在疯狂的恐慌中扔下棋子。典型的出现可怕的大漏着的阶段。一些棋手几乎每场比赛都进入时间恐慌,被认为是时间恐慌癖。

交汇点(Transposition):由不同的次序得到的一个相同的开局局面。例如,法兰西防御的1.e4 e6 2.d4 d5 通常也能由1.d4 e6 2.e4 d5 的次序得到。 陷阱(Trap):暗中诱使对手犯错误的方法。

低升变(Underpromotion):兵变成比后小的棋子。

弱点(Weakness):容易被进攻而又很难防守的兵或格子。

楚次文格(Zugzwang):意即强迫行动的德国术语。它指出一种结构,棋手们想什么都不走的情况,因为任一步棋都将导致他的局面的恶化,但他必须走棋因为国际象棋是不能不走的。 过渡着(Zwischenzug):意即在两步棋之间的德国术语。插入一个明显逻辑的惊奇着法次序(例如,在一系列的交换里插入一个将军),改变了那个原来序列的结果. Chess set 国际象棋棋具

Colour 棋色

White 白方

Black 黑方

Piece 棋子

King 王

Queen 后

Rook 车

Bishop 象

Knight 马

Pawn 兵

Bishop of opposite colours 异色格象

Bishop of the same colours 同色格象

Bishop ending 象残局

Board 棋盘

Square 方格

Rank 横线

File 直线

Diagonal 斜线

Centre 中心

Wing 侧翼

Check 将军

Checkmate 将杀

Mate 将杀

Stalemate 无子可动

Discovered check 闪将

Double check 双将

Perpetual check 长将

To give check 打将

Checkmate 将杀

To give checkmate 杀王

Exchange 交换、兑子

Move 走子

Capture 吃子

Castling 王车易位

Game 对局

Opening 开局

Middlegame 中局

Ending 残局

Result 战绩

Win 赢棋

Loss 负

Draw 和

Resign 认输

Crosstable 成绩表一般指循环制的成绩表

Point 分

Half a point 半分

Zero 零

Analysis 拆棋

Position 局面

Novelty 新招

Threat 威胁

Attack 进攻

Defence 防御

Variant 变着

Combination 战术组合

Sacrifice 弃子

Mistake 错着

Clock 棋钟

Flag 钟旗

Time 时间

Time trouble 时间恐慌

Score sheet 记录纸

Envelope 封棋信封

Master 大师

Participant 参赛者

Tournament 联赛

Match 对抗赛

Olympaid 奥林匹克赛

Team 队

Captain 队长

Country 国家

Winner 优胜者

Champion 冠军

Drawing of lots 抽签

Number 序号

Round 轮次

To accept a draw 接受和棋

Adjourned game 封局

Adjourned position 封棋局面

Advantage n. 优势

Decisive advantage 决定性优势

Material advantage 子力优势

Obvious advantage 明显优势

Positional advantage 局面优势

Development advantage 出子优势

Space advantage 空间优势

To get advantage 取得优势

To have advantage 拥有优势

Chief arbiter 主裁判

International arbiter 国际裁判

National arbiter 国家裁判

To have the bye 轮空

Game of chess 国际象棋对局

Laws of chess 国际象棋规则

Castle v. 王车易位

Long castling 长易位

Short castling 短易位

Centre opening 中心开局

Central gambit 中心弃兵开局

Bishops’ opening 飞象开局

Latvian gambit 拉脱维亚弃兵开局

Kings’ gambit 王翼弃兵局

Vienna game 维也纳开局

Phlidor’s defence 菲立道尔防御

Four knights’ game 四马开局

Italian game 意大利开局

Evans gambit 伊文思弃兵局

Two knights’ defence 双马防御

Scotch game 苏格兰开局

Russian defence 俄罗斯防御

Spanish game 西班牙布局

Caro-kann defence 卡罗-康 防御

Alekhine’s defence 阿列亨防御

French defence 法兰西防御

Sicilian defence 西西里防御

Queen’s gambit 后翼弃兵局

Queen’s gambit acepted吃后翼弃兵局

Slav defence 斯拉夫防御

Queen’s indian defence新印度防御

Catalan system 卡塔龙开局

Kings indian defence 古印度防御

English opening 英国式开局

吃过路兵:en passant(这是法文,意思是in passing,所以en=in, ant=ing, 法语中:象=fou 王=roi(发音为“hua"),后=D,马=C,车=T,将军是echec.)

en prise这也是法语,就是说这个子要被吃了,一般是指白吃。你有时会看到:“someone leave his queen en prise"这样的句子。

zugzwang 强制被动,这可是德文,意思是在这种局面中,该谁走谁倒霉,一般出现在残局中。 用法:someone is in zugzwang, place someone in zugzwang.

luft 这也是德语,意思是国王逃跑的格子。

passed pawn过路兵

isolated pawn孤立的兵

hanging pawn两个孤立的,但连在一起的兵

doubled pawn(trippled pawn)叠兵

tempo 步,领先一步的步。

doubled pawn(trippled pawn)双叠兵(三叠兵) hanging pawn两个孤立的,但连在一起的兵 (悬浮兵,在阿辽亨防御和古印度防御四兵攻击中白方阵型中那几个中心兵都属于这种情况.)

Combination (战术组合) Manoeuvre (子力调动) Gambit (弃兵) Castle (王车易位) Fork (捉双)

Pin 拴住(如在己方后与对方象之间有个己方的马, The knight is pinned by the bishop.) distraction 调开 (如牺牲一子使对方看住某格的子移动从而在该点开展攻势。) decoy 诱骗 (如牺牲一子使对方某子挡住另一子攻击线路,使兵能通过该线路上的一格升变) blockade 封锁 annihilation of defence 消除防御 discovered attack 闪击

opening of file(rank, diagonal) 开列(a,b,c,d,e,f,g,h)线 (行(1,2,3,4,5,6,7,8)线、斜线) double attack 双击 X-ray attack 双斜线攻击

品质术语解释范文第2篇

A sonnet generally expresses a single theme or idea.

2. Ballad: A story told in verse and usually meant to be sung. In many countries, the folk ballad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forms of literature. Folk ballads have no known authors. They were transmitted orall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were not set down in writing until centuries after they were first sung. The subject matter of folk ballads stems from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Devices commonly used in ballads are the refrain, incremental repetition, and code language. A later form of ballad is the literary ballad, which imitates the style of the folk ballad.

3. Rhyme: It’s one of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poetry. It is the repetition of sounds in two or more words or phrases that appear close to each other in a poem. If the rhyme occurs at the ends of lines, it is called end rhyme. If the rhyme occurs within a line, it is called internal rhyme.

4. Heroic couplet: Couplet: Two consecutive lines of poetry that rhyme. Heroic couplet is a rhymed couplet of iambic pentameter. It is Chaucer who us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in his work The Legend of Good Woman.

5. Iambic抑扬格: It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ot in English poetry, in which an unstressed syllable comes first, followed by a stressed syllable.

6. Free Verse: Free verse has no regular rhythm or line length and depends on natural speech rhythms and the counterpoint (对照法) of stressed and unstressed syllables.

7. Romanticism: it i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Enlightenment and rationalism in 18th century, and a rejection of the precepts of order, calm, harmony, balance, idealization, and rationality that typified in classicism and neoclassicism. Authors in this period advocate return to nature and the innate goodness of humans(善良的本性). They emphasize the individual, the subjective, the irrational, the imaginative, the personal, the spontaneous, the emotional, the visionary and the transcendental(超验).

8. Critical Realism: The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forties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fifties. The realists first and foremost set themselves the task of criticizing capitalist society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 and delineated the crying contradictions of bourgeois reality. But they did not find a way to eradicate social evils.

9. Enlightenment: The Enlightenment refers to a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 movement throughout Western Europe that spans approximately one hundred years from 1680s to 1789. It celebrates reason (rationality), equality, science. Everything should be put under scrutiny, to be measured by reason. This is the “eternal truth”, “eternal justice” and “natural equality”. It on the whole, was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then progressive class of bourgeois against feudalism. They aim to enlighten the whole world with the light of modern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ideas.

10. Imagism: It’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S. flourished from 1909 to 1917.The movement insist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s in poetry by “the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and the economy of wording. The leaders of this movement were Ezra Pound and Amy Lowell.

11.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Stream-of-Consciousness” or “interior monologue” is one of the modern literary techniques. It is the style of writing that attempts to imitate

the natural flow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feelings, reflections, memories, and mental images as the character experiences them. It was first used in 1922 by the Irish novelist James Joyce. Those novels broke through the bounds of time and space, and depicted vividly and skillfully the unconscious activity of the mind fast changing and flowing incessantly, particularly the hesitant, misted, distracted and illusory psychology people had when they faced reality. The modern American writer William Faulkner successfully advanced this technique. In his stories, action and plots were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reactions and inner musings of the narrators. Time sequences were often dislocated. The reader feels himself to be a participant in the stories, rather than an observer. A high degree of emotion can be achieved by this technique.

12. Puritanism:Puritanism is the practices and beliefs of the Puritans. 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members of a division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 The first settlers who became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American nation were quite a few of them. They were a group of serious, religious people, advocating highly religious and moral principles. As the word itself hints, Puritans wanted to purity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ey accepte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orm God. As a culture heritage, Puritanism did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arly American mind. American Puritanism also had an endur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13. Transcendentalism: A broad, philosophical movement in New England during the Romantic era (peaking between 1835 and 1845). It appeared after1830s, marked the maturity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and the first renaissance in the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The term was derived from Latin, meaning to rise above or to pass beyond the limits. It laid emphasis on spirit and individual and nature. Transcendentalism has been defined philosophically as “the recognition in man of the capacity of knowing truth intuitively, or of attaining knowledge transcending the reach of the senses”. It stressed the role of divinity in nature and the individual’s intuition, and exalted feeling over reason. They spok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复兴)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

14. Lost Generation: This term has been used again and again to describe the people of the postwar years. The Lost Generation writers we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oppressive materialism and cultural narrownes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so they went abroad to search for a more congenial, artistic locale and produced a great number of the best works in the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They cast away all past concepts and values in order to create new types of writing,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disillusionment with ideals and further with civilizatio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dvocated. They painted the post-war western world as a waste land, lifeless and hopeless due to ethical degradation and disillusionment with dreams. They had cut themselves off from their past and old values in America and yet unable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new era when civilization had gone mad.

15. Naturalism: An extreme form of realism. Naturalistic writers usually depict the sordid side of life and show characters who are severely, if not hopelessly, limited by their environment or heredity. Naturalists are inevitably pessimistic in their view because firstly, they accept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 of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believe that society is a “jungle” where survival struggles go on. Secondly, they believe that man’s instinct,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play an overwhelming role and man’s fate is “determined” by such forces beyond his control.

16. Black Humor (黑色幽默): It also known as Black Comedy, writing that places grotesque elements side by side with humorous ones in an attempt to shock the reader, forcing him or her to laugh at the horrifying reality of a disordered world.

品质术语解释范文第3篇

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货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过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3、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指中等货而言。(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指某一季度或者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

4、品质公差——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在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指标出现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5、品质机动幅度——某些初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为了便于交易顺利进行,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可另订一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允许卖方所交的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6、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

7、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8、定牌——卖方按照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者包装上面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9、滞期费——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如果未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完成任务,需要向船方缴纳延误船期的罚款。

10、速遣费——如果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在约定的装卸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有利于加快船舶周转,则可以从船方取得奖金。

11、OCP条款——陆上运输通常可到达的地点。OCP地区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定为内陆地区范围。从远东地区向美国OCP地区出口货物,如按OCP条款达成交易,出口上可以享受较低的OCP海运优惠费率,进口商在内陆运输中也可以享受OCP优惠费率。

12、提单(B/L)——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一种证件,它体现了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13、联运提单——在由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所组成的联合运输时使用,他是由承运人(或其其代理人)在货物启运地签发运往货物最终目的地的提单,并收取全程运费。

14、过期提单——提单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向银行交单时间超过提单签发日期21天。

15、多式联运单据——证明多式联运合同以及证明多式联运经营人接管货物并且负责按照合同条款交付货物的单据,它由多式联运经营人签发,这种单据应依发货人的选择,或为可转让单据,或为不可转让的单据。

16、共同海损(GA)——载货的船舶在海上遇到灾害、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面的共同安全,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安全,是航程得以继续完成,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或者支出特殊额外费用。

17、舱至舱条款——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启运地仓库货储存处所开始,包括正常运输中的海上、陆上、内河、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运抵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者储存处所,或者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但被保险人的货物在最后到达卸载港卸离海轮后,保险责任以60天为限。

18、联合凭证——是一种更为简化的保险凭证。在我国,保险机构在外贸企业的商业发票上加注保险编号、险别、金额,并加盖保险机构印戳,即作为承保凭证,其余项目以发票所列为准。此种凭证不能转让,目前只适用于香港地区一些中资银行由华商开来的信用证。

19、保险单——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承保证明,是规定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各自权力和义务的契约,当被保险货物遭受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它又是保险索赔了理赔的主要依据。

20、对等样品——卖方可以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给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回样(确认样品)。

21、价格调整条款——在定约时只规定初步价格,同时规定,如原材料价格和共资等发生变化,按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等的变化来计算合同的最终价格。(主要适用于类似生产加工周期较场的机器设备等商品的合同)

22、汇票(Draft)——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签发的要求见票时或者在将来的固定时间,或者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23、背书——转让汇票权利的一种手续,就是由汇票抬头人在汇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让人的名字,并把汇票交给售让人的行为。

24、支票(Check)——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签发给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命令,出票人在支票上签发一定的金额,要求受票的银行于见票时,立即支付一定金额给特定人或持票人。

25、付款交单D/P——出口人的交单是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

即期付款交单——银行提示即期汇票和单据,进口人见票时即应付款,并在付清货款后取得单据。

远期付款交单——银行提示远期汇票,进口人审核无误后在汇票上进行承兑,于汇票到期日付清货款后再领取货运单据。

26、承兑交单D/A——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在汇票上承兑为条件,进口人在汇票到期时,方履行付款义务。(只适用于远期汇票的托收)

27、信托收据——进口人借单时提供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文件,用来表示愿意以代收行的受托人身份代为提货、保管、存舱、保险、出售,并承认货物所有权仍归银行。

28、信用证L/C——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也是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一种保证,只要受益人履行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即受益人只要提交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各种单据,开证行就保证付款。(银行信用)

29、背对背信用证(转开信用证)——受益人要求原证的通知行或其他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一张内容相似的新的信用证。

品质术语解释范文第4篇

2、一般预算收入。通常是指正常的预算收入,在报告中是指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规定的特定预算科目种类。这一特定科目的设立,是1996年随着养路费等基金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为有别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而确定的收入科目。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屠宰税、筵席税、关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海域场地矿区使用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

3、财政经常性收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科技、农业支出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但由于前些年国家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口径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各地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上的不统一。为此,2004年年初财政部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商,对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进行了界定,并下发了《关于统一界定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4〕20号)。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口径,内容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一次性收入),中央和省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以及中央和省给予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等。

4、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凭借行政权利或政府信誉,向单位和个人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设立政府基金的目的,主要是支持某项特定产业和事业发展。其主要形式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等。

5、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若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为预算结余;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为预算赤字。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我国省以下地方各级财政实行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也不准许执行结果中出现预算赤字。预算结余是财政后备的一部分。

6、收入预算调整。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对于年度财政体制调整等因素给预算收入带来的变化,对收入预算进行调整,并将调整情况上报人大财经委。

7、可支配财力。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机动地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按现行法规和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由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税收返还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以及原体制上解中央收入或中央补助地方收入等构成。

8、调入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为平衡一般预算收支,从预算外及其他渠道调入的资金。随着预算外资金逐年纳入预算内管理项目的增多、取消财政周转金以及费改税工作的推进,调入资金呈越来越少的趋势。调入资金属于不稳定收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年初预算安排应尽可能不作为稳定收入考虑并安排年初支出预算。

9、上年结余。是指在各级总预算年终决算时,总收入大于总支出而出现的收支差额。其内容包括:(1)本年度支出中因上级下达专项指标较晚等原因,需结转下年度按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继续使用的部分;(2)根据建设规划和施工进度需要跨年度进行安排的建设项目资金;(3)该年度由于增收节支而形成的净结余或因特定原因形成收不抵支产生的赤字。

10、支出结构。按国家职能分类,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财政支出的基本形式是无偿拨款。

11、一般预算支出。通常是指正常的预算支出,在报告中是指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规定的特定的预算科目种类。这一特定科目的设立,是1996年随着养路费等基金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为有别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而确定的支出科目。一般预算支出主要是按功能划分的。按现行

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地方财政预算类级支出科目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流通部门事业费、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其他部门的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外交外事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城市维护费、政策性补贴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海域开发建设和场地使用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其他支出、总预备费等。

12、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13、上解中央支出。包括原体制上解中央支出和专项上解中央支出。原体制上解中央支出是指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前按当时确定的收入包干体制,地方财政应上解中央财政的体制支出。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后,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国务院在体制文件中确定原体制下的分配格局暂时不变,实行原体制上解中央支出和分税制体制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补助双轨运行的办法,过渡一段时间后再逐步规范化。由此在现行的地方财政收支平衡表中继续体现原体制上解中央的指标。专项上解中央支出是指由于国家出台改革政策引起原来应由下级财政负担的支出转移到中央财政负担,由此需要下级财政专项上解中央财政一部分支出。如由于国、地税分设,国税部门经费需要由地方专项上解中央,由中央财政负责对国税部门的经费。此外还有地方举借债务到期,如国债转贷资金、世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农民基金会借款等需专项上解中央偿还支出等。

14、政府性基金支出。是指以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具有政府性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性质。

15、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支出。是年终滚存结余的一部分,即当年支出预算受某些因素影响(如由于上级下达专项资金过晚),按项目支出管理要求,尚未完成的支出项目,需转到下年度继续安排和使用的项目支出。

16、政府债务。是指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其它组织,以政府的名义向国内外或境内外承借或担保的,负有直接或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通常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政府直接显性债务,即按法律和合同规定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二是政府或有显性债务,即在特定事项发生情况下,政府才需要支付的债务;三是隐性债务,即一些有可能转化为政府直接债务的债务,如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企业债券、中国银行转贷的外国政府贷款和未经财政部门担保的中国进出口银行转贷的外国政府贷款等。

17、《预算法》。是保证国家财政计划顺利实现,调整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上下级预算管理机关及各经济组织之间,在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法律角度上看,预算法是国家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财政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我国的《预算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

18、预算草案。是指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政府、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年度收支计划,通常指未经人大批准的某一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收支计划。中央各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署,具体布置所属单位编制预算草案,并负责汇总,编制出本部门的预算草案,报财政部审核。财政部审核汇总中央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出中央预算草案。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同级人民政府的指示和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的部署,具体布置本级各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草案,并负责审核、汇总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预算草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审核。

19、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主要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

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2002年以来,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等项改革,对原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的企业所得税、原作为地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原作为中央收入的利息所得税,实行了中央地方按比例分享的办法,从而对1994年以来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20、部门综合预算。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指政府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审议批准的全面反映部门各项收支活动的综合财政计划。

21、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国内、国外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22、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23、行政单位预算。是指行政单位根据其职责和工作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24、决算。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它反映和总结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综合反映,是预算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

25、非税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和企业主管部门、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委托的机构(以下简称"部门和单位"),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或依靠国家资产(资源)和国家投入而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以外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其范围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含各种基金、附加、专项资金、专项收费)、罚没收入、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资金(含管理费、收入分成、基层上解资金)、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会费、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含土地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估价入股,海域场地矿区有偿使用、房屋出租、场馆及公园门票收入等)、捐赠收入、广告收入、彩票资金、社会力量办学收费、幼儿园收费(包括部队所属的园所)、银行利息收入等。按财政管理方式,非税收入分为:一是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专项、附加)收入;二是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

26、税收。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体为95%左右。

27、增值税转型。中央11号文件确定,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实行装备制造业等8大行业增值税转型政策,即由原来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企业应缴增值税时,不扣除购进固定资金所含进项税,课税对象相当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额,纳税人税负较重。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允许企业对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纳税人税负较轻。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将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成本,有利于鼓励资本向购置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加快发展。

28、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是1985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后修改的名称,在此之前称金库。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机关,是国家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预算执行的基础。各级国库在实现国家预算收支任务中,主要起到执行、促进、监督和反映的作用。

29、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主要是我国针对现行以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财政资金存款账户为基础的分级分散收付制度而实施的一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是涉及财政资金收缴和拨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的财政

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30、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支付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支付制度。它是我国分税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实现地区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根据转移支付资金的性质、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财力性补助的一般转移支付和工资性转移支付,以及专项性资金补助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农村税费转移支付、天然林禁伐转移支付补助等。

31、财政违法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财政和财务会计管理活动中,违反国家有关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2、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是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达到法定标准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3、社会保障。是指政府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在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养老、伤残、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

34、社保试点。是指国家为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而选定某些地区作为试点先行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省作为全国试点的唯一省份,试点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加快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我省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二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35、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出口退税实行中央、地方按分享比例共同负担的体制政策。具体内容是,从2004年1月1日起,改变出口退税由中央全额负担的办法,改为按照中央地方增值税75:25分享的体制进行承担,按照"新帐不欠、老帐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核定各地区出口退税基数,对基数内的退税额,继续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超基数退税部分,由中央地方按比例分别负担。

36、财政贴息。是指财政用于帮助用款单位归还贷款利息支出,或者财政性贷款只要求收回本金,少收或不收利息所形成的补贴,又称"利息补贴"。

3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制度。

38、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是指为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力争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消除现存的中小学危房,使中小学生和教师在安全、整洁的教室中安心学习和教书。"工程"由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工程"专款,重点补助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过改造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寿命确保在50年以上。

39、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是指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从2003年秋季起,对全省困难家庭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对象为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中的小学、初中学生、城市低保人口中的小学、初中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学校残疾学生、工读学校学生。对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杂费、课本费和校内服务性收费。免收杂费、课本费的补助资金,由省、市、县(区)三级政府共同筹措。

40、阳光工程。2004年,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2004]4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输出地和贫困地区,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为目标,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此项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41、“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凡有非税收入的单位,取得非税收入时,必须按规定全部上缴国库或同级财政专户;支出时,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根据核定或批准的年度预算和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以及单位的支出申请和实际工作需要,从国库和财政专户向申请单位拨款。“收支两条线”管理内容不仅指单纯的收支管理,而是包括多个具体相关的工作内容。在收入管理方面,包括项目审批、标准核定、票据管理、征收体制、账户设置等方面管理;在支出方面,包括部门预算、核拨制度、核定事业发展定额、实行项目库等方面管理。

42、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原有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非税收入、竞争领域国有资本金、政府非经营性资产、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政府债权资金等,进行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综合运用,以集中财力资源,统筹用于一个时期的党委、政府的重点支出项目。

43、政府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44、资产评估。是指对资产现实价格的估算和判断,即由有独立性和公正性的评估主体,根据委托方的特定目的,遵循公允的原则和标准,按照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履行法定的程序,在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时点的资产价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过程。

45、两减免三补助。“两减免”是指减征农业税和免征农业特产税。我省从2004年起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三补贴”是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也称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核心内容就是将国家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间接给农民的补贴转为直接补贴,即:从2004年开始,国家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将原来通过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通过一定方式直接补给农民;良种补贴,是为加快农作物良种推广,促进农作物良种区域化种植,提高农产品品质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农机具购置补贴,是指为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农业机械给予一定的补贴。

46、稳健财政政策。是指介于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中性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实质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达到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通常采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的方式。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盈余来压缩政府支出的规模,达到减少或抑制社会的总需求,通常采取增税和控制支出的方式。而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确保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既避免需求扩张,也防止出现需求不足。就现阶段而言,实行稳健财政政策,主要是服从改革发展和中央宏观调控的大局,通过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等措施,既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重新出现;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47、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是"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举措。其

主要内容:一是取消执收单位收入过渡帐户,所有非税收入直接上缴财政;二是实行收缴分离的征管方式,即"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三是建立全省非税收入项目库,对所有非税收入实行统一编码管理,有效防止"乱收费"行为;四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收缴网上操作,账务微机核算,网络自动监管;五是缴款凭证与执收票据合二为一,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软件实行微机开票。

48、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法获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则是采购政策、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政府采购管理规范的总称。

49、农村税费改革。是指对现行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进行完善,取消面向农民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费,用税收形式取代体现政府职能、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农村税费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主要是正税清费,治理涉农"三乱",取消乡统筹和村提留款,将农民应缴纳的税费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第二步就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主要是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同时,推进乡镇机构、农村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增加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

50、国债转贷。1998年底,为解决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家债券,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具体内容为:国家增发一定数量的国债,由财政部转贷给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用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转贷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建设项目:农林水利投资、交通建设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投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其他国家明确的建设项目。

品质术语解释范文第5篇

对于作业切换时间,细分为内部切换时间与外部切换时间,内部切换时间主要指的是必须停机切换,外部切换指的是非停机切换,尽量把内部切换转换为外部切换,以此提高设备的生产利用率。

常见的八大浪费

在工厂中最为常见的浪费主要有八大类,分别是:不良、修理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和管理的浪费。下面具体分析各类浪费现象。

1.不良、修理的浪费

所谓不良、修理的浪费,指的是由于工厂内出现不良品,需要进行处置的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这类浪费具体包括:材料的损失、不良品变成废品;设备、人员和工时的损失;额外的修复、鉴别、追加检查的损失;有时需要降价处理产品,或者由于耽误出货而导致工厂信誉的下降。

2.加工的浪费

加工的浪费也叫过分加工的浪费,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多余的加工和过分精确的加工,例如实际加工精度过高造成资源浪费;第二是需要多余的作业时间和辅助设备,还要增加生产用电、气压、油等能源的浪费,另外还增加了管理的工时。

3.动作的浪费

动作的浪费现象在很多企业的生产线中都存在,常见的动作浪费主要有以下12种:两手空闲、单手空闲、作业动作突然停止、作业动作过大、左右手交换、步行过多、转身的角度太大,移动中变换“状态”、不明技巧、伸背动作、弯腰动作以及重复动作和不必要的动作等,这些动作的浪费造成了时间和体力上的不必要消耗。

4.搬运的浪费

从JIT的角度来看,搬运是一种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而不产生价值的工作都属于浪费。搬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放置、堆积、移动、整列等动作浪费,由此而带来物品移动所需空间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和人力工具的占用等不良后果。

国内目前有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搬运是必要的,不是浪费。因此,很多人对搬运浪费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去消灭它。也有一些企业利用传送带或机器搬运的方式来减少人工搬运,这种做法是花大钱来减少工人体力的消耗,实际上并没有排除搬运本身的浪费。

5.库存的浪费

按照过去的管理理念,人们认为库存虽然是不好的东西,但却是必要的。JIT的观点认为,库存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如图1-1,由于库存很多,将故障、不良品、缺勤、点点停、计划有误、调整时间过长、品质不一致、能力不平衡等问题全部掩盖住了。

例如,有些企业生产线出现故障,造成停机、停线,但由于有库存而不至于断货,这样就将故障造成停机、第 1 页 共 25 页 停线的问题掩盖住了,耽误了故障的排除。如果降低库存,就能将上述问题彻底暴露于水平面,进而能够逐步地解决这些库存浪费,如图1-2所示。

6.制造过多或过早的浪费

制造过多或过早,提前用掉了生产费用,不但没有好处,还隐藏了由于等待所带来的浪费,失去了持续改善的机会。有些企业由于生产能力比较强大,为了不浪费生产能力而不中断生产,增加了在制品,使得制品周期变短、空间变大,还增加了搬运、堆积的浪费。此外,制造过多或过早,会带来庞大的库存量,利息负担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贬值的风险。

7.等待的浪费

由于生产原料供应中断、作业不平衡和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无事可做的等待,被称为等待的浪费。生产线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如果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势必造成等待的浪费;每天的工作量变动幅度过大,有时很忙,有时造成人员、设备闲置不用;上游的工序出现问题,导致下游工序无事可做。此外,生产线劳逸不均等现象的存在,也是造成等待浪费重要原因。

8.管理的浪费

管理浪费指的是问题发生以后,管理人员才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补救而产生的额外浪费。管理浪费是由于事先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问题,科学的管理应该是具有相当的预见性,有合理的规划,并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加强管理、控制和反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管理浪费现象的发生

Labor Linearity (劳动力线性化)

一种在生产工序(特别是一个生产单元)中,随着产量的变化灵活调动操作员人数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制造每个零件所需仁数,随产量的变化,可以接近于线性。

Lean Enterprise (精益企业)

一个产品系列价值流的不同部门同心协力消除浪费,并且按照顾客要求,来拉动生产。这个阶段性任务一结束,整个企业立即分析结果,并启动下一个改善计划。

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

一种管理产品开发、生产运作、供应商、以及客户关系的整个业务的方法。与大批量生产系统形成对比的是,精益生产强调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资,和更短的时间,生产符合顾客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精益生产由丰田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创,到1990年的时候,丰田公司只需要用原来一半的人力,一半的制造空间和投入资金,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保证质量和提高产量的同时,他们所花费的在产品开发和交货的时间,也远比大批量生产更有效益。(Womack,Jones和Roos1990, P.13)“精益生产”这个术语由MIT国际机动车辆项目的助理研究员John Krafcik于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

Lean Logistics (精益物流)

在沿着价值流的各个公司和工厂之间,建立一个能够经常以小批量进行补给的拉动系统。

我们假设A公司(一个零售商)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而且从B公司(一个制造商)大批量、低频率的补给货第 2 页 共 25 页 物。精益物流将会在零售商(A公司)安装一个拉动信号,当他售出若干的货物之后,这个信号就会提示制造商,补充相同数量的货物给A,同时制造商会提示他的供应商补充相同数量的原料或半成品,以此一直向价值流的上游追溯。

精益物流需要拉动信号(EDI,广告牌,网络设备,等等),来保证价值流各工序之间的平衡生产,举个例子,用频繁的小批量装运方法,将零售商、制造商、以及供应商,联成一条“送牛奶”的供应链。

Kanban看板-(广告牌)

广告牌是拉动系统中,启动下一个生产工序,或搬运在制品到下游工序的一个信号工具。这个术语在日语中是“信号”或“信号板”的意思。

广告牌卡片是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人们通常使用表面光滑的纸制作广告牌,有时还会用透明的塑料薄膜来加以保护。广告牌上的信息包括:零件名称,零件号,外部供应商,或内部供应工序,单位包装数量,存放地点,以及使用工作站。卡片上可能还会有条形码以便于跟踪和计价。

除了采用卡片之外,广告牌也可以采用三角形金属板,彩球,电子信号,或者任何可以防止错误指令,同时传递所需信息的工具。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广告牌在生产运作中,都有两个功能:指示生产工序制造产品,和指示材料操作员搬运产品。前一种称为生产广告牌(或制造广告牌),后一种称为取货广告牌(或提取广告牌)。

生产广告牌把下游工序所需要的产品类型、数量告诉上游工序。最简单的情况例如,上游工序提前准备一张与“一箱零件”相对应的生产广告牌,将它与一箱零件同时放在库存超市中。当一箱零件被取走,制造广告牌就被用来启动生产。有些信号广告牌的外形是三角形的,因此也被称为三角广告牌。

提取广告牌指示把零件运输到下游工序。通常有两种形式:内部广告牌和供应商广告牌。当初,在丰田市市区里,这两种形式都广泛使用卡片,然而当精益生产广泛应用之后,那些离工厂较远的供应商,就改为采用电子形式的广告牌了。

要创造一个拉动系统,必须同时使用生产和提取广告牌:在下游工序,操作员从货箱中取出第一个产品的时候,就取出一张提取广告牌并将它放到附近的一个广告牌盒里。当搬运员回到价值流上游的库存超市时,把这块提取广告牌放到另一个广告牌盒里,指示上游工序再生产一箱零件。只有在“见不到广告牌,就不去生产,或者搬运产品”的情况下,才是一个真正的拉动系统。

有六条有效使用广告牌的规则:

1.下游工序按照广告牌上写明的准确数量来订定购产品。

2.上游工序按照广告牌上写明的准确数量和顺序来生产产品。

3. 没有见到广告牌,就不生产或搬运产品。

4. 所有零件和材料都要附上广告牌。

5.永远不把有缺陷和数量不正确的产品送到下一个生产工位。

6.在减少每个广告牌的数量的时候应当非常小心,以避免某些库存不够的问题。

第 3 页 共 25 页 Kaizen Workshop (改善研习会)

一系列的改进活动,通常持续5天,由一个小组发起并实施。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一周内创造一个连续流工作单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持续改善小组——包括专家、顾问、操作员,以及生产线经理——进行分析、实施、测试,以及在新的单元里实现标准化。参与者首先要学习连续流的基本原理,然后去现场实地考查,对生产单元进行策划。接着把机器搬运过去,并对新单元进行测试。改进之后,还要标准化这个改进工序,并向上级提交小组报告。

Buffer Stock (缓冲库存)

存放在价值流下游工序的产品。当顾客需求在短期内突然增加,超过了生产能力时,通常用缓冲库存来避免出现断货的问题。

由于术语“缓冲”与“安全库存”通常交互使用,因此这也常常引起混淆。这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可以概括为:顾客需求突然出现变化时,缓冲库存能够有效的保护顾客的利益;安全库存则是用来防止上游工序,或是供应商出现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

A-B Control (A-B控制)

一种控制两台机器或是两个工位之间生产关系的方法,用于避免过量生产,确保资源的平衡使用。

图示中,除非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否则任何一台机器或是传送带都不准运行:A机器已装满零件;传送带上有标准数量的在制品(本例中为一件);B机器上没有零件。只有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然后等再次满足这些条件时,再进行下一个周期。

Production Analysis Board (生产分析板)

通常是一块置于生产工序旁边的白板,用来显示实际操作与计划的对比。

图例是一个工序计划和实际产量的对比。当实际产量与计划不符时,问题与发现的原因都记录下来。

生产分析板是一个重要的可视化管理工具,特别对那些刚开始走向精益转化的公司。然而,更重要的是,生产分析板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用来安排生产的工具。生产分析板有时也被称为生产控制板、工序控制板,或者更恰当的说——是一个“问题解决板”。

Sequential Pull System (顺序拉动系统)

一个顺序拉动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型拉动系统。产品仅“按照订单制造”,将系统的库存减少到了最小。这种方式最适用在零件类型过多,以至于一个库存超市无法容纳各种不同零件的库存的时候。

在一个顺序拉动系统中,生产计划部门必须详细的规划所要生产的数量和混合生产方式,这可以通过一个生产均衡柜来实现。生产指令被送到价值流最上游的工序。以“顺序表”的方式生产。然后按照顺序加工制造前一个工序送来的半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产品的先进先出(FIFO)。

顺序系统可以造成一种压力,以保持较短的交货期。为了让系统更有效的运作,必须了解不同种类的顾客订单。如果订单很难预测的话,那就要保证产品交付期短于订单要求的时间,否则必须保存足够的库存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第 4 页 共 25 页 顺序系统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在车间里对它进行改善往往是一个有趣的挑战。

Supermarket Pull System (库存超市拉动系统)

这是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类型,有时也称为“填补”,或“a型”拉动系统。在库存超市拉动系统中,每个工序都有一个库存超市——来存放它制造的产品。每个工序只需要补足从它的库存超市中取走的产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材料被下游工序从库存超市中取走之后,一块广告牌将会被送到上游,授权给上游工序,生产已提取数量的产品。

由于每个工序都要负责补充自己的库存超市,因此每天工作现场的管理就相对变得简单起来,而且改进的机会也就更明显了。各个工序间库存超市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每个工序必须承担它所制造的各种产品的库存。因此当产品类型多的时候,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Push Production (推动生产)

按照需求预测生产大批量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运送到下游工序或是仓库。这样的系统不考虑下一个工序实际的工作节拍,不可能形成精益生产中的连续流。

right-sized tool (适度装备)

一个容易操作、维护、能迅速换模、容易搬运,安装后能以小批量进行生产的设备。这种装备有助于投资和人力的线性化。

适度装备的例子包括:小型洗衣机,热处理烤箱,以及喷漆室等,那些可以放置在一个工作单元的装备,以实现连续流的设备。

Set-Up Reduction (减少转换时间)

减少由生产一种产品,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换模时间.

减少转换时间的五个基本步骤是:

1. 测量目前情况下的总安装时间

2. 确定内部和外部工序,计算出每个工序所用时间

3. 尽可能的把内部工序转化为外部工序

4. 减少剩余的内部工序所花费的时间

5. 把新的程序标准化

Seven Wastes (七种浪费)

Taiichi Ohno把大规模制造方法的浪费划分成七个主要类别:

1.过量生产:制造多于下一个工序,或是顾客需求的产品。这是浪费形式中最严重的一种,因为它会导致其它六种浪费

第 5 页 共 25 页 2.等待:在生产周期中,操作员空闲的站在一旁;或是设备失效;或是需要的零部件没有运到等

3.搬运:不必要的搬运零件和产品,例如两个连续的生产工序,将产品在完成一个工序后,先运到仓库,然后再运到下一个工序。较理想的情况是让两个工序的位置相邻,以便使产品能够从一个工序立即转到下一个工序

4.返工:进行不必要的修正加工,通常是由于选用了较差的工具或产品缺陷而导致

5.库存:现有的库存多于拉动系统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6.操作:操作员所作的没有增值的动作,例如找零件,找工具、文件等

7. 改正:检查,返工,和废品

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 (10分钟内更换模具)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不同产品需要更换模具的过程。SMED所提到的减少换模时间的目标是十分钟之内。

Shigeo Shingo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发展了他对减少换模时间的最重要的认识。那就是把只能在停机时进行的内部操作(例如放入一个新的模具)以及可以在机器运转时进行的外部操作(例如把一个新的模具送到机器旁)分离开来,再把内部操作尽可能转换为外部操作。

按照一件产品沿着价值流各生产步骤路径的所绘制的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大批量制造路径非常复杂通常看起来像一盘意大利面条。

Standard Inventory (标准库存)

为保证能够平顺的流动,而在每个生产工序间存放的库存。

标准库存的大小,取决于下游工序需求的大小(产生缓冲库存的需求),和上游的生产能力。好的精益实践,会在降低下游的需求,并提高上游的生产能力之后,再确定标准库存,并且持续的减少库存。不认清需求和生产能力,就盲目的减少库存,可能会导致不能及时交货而让顾客失望。

注意:图中三角形所代表的标准库存的大小,与从右边顾客传来的订单流的变化量,以及从左边供应商传来的材料流的可靠性,都是成比例的。

Work (工作)

与制造产品相关的活动。可以把这些活动划分为三个类别:

1.增值工作:制造产品所需要的直接的动作,例如焊接,钻孔,以及喷漆

2.附加工作:操作员为了制造产品所必须进行的,但是在顾客看来,又不是创造价值的动作,例如,伸手去拿工具,或卡紧夹具

3.浪费: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被消除的动作,例如要走动才能取一些应当放在可及范围之内的零件

第 6 页 共 25 页

Value Stream Mapping (价值流图)

表示一件产品从订单到运输过程,每一个工序的材料流和信息流的图表。

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地点,及时的绘制价值流图,来提高大家对于改进机会的认识。下面的图示是一张当前状态图,它根据产品从订单到运输的路径,来确定当前状况。

可以通过未来状态图,绘出从当前状态图中发现的可改进的地方,以便将来能够达到更高的操作水平。

大部分情况下,通过精益方法来绘制一张理想状态图,可能会更容易显示出改进机会。

Work-In-Process (在制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IP

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都是用来描述库存位置的术语。所以在制品是对介于原材料和成品之间的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的称谓。 Value-Creating (增值) 任何顾客认为有价值的活动。评估一个任务是否增值,最简单方法就是去问问顾客,如果省略这个任务,他们会不会认为产品的价值有所减少。例如,返工和等候时间就不可能被顾客认为是有任何价值的活动,然而这却存在于实际的生产和制造步骤之中。

对应的,还有

Non Value-Creating (非增值)

在顾客眼中,任何只增加成本,而不增加价值的行动。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丰田生产系统)

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通过消除浪费来获得最好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交货期的生产系统。TPS由准时化生产(Just-In-Time)和自动化(Jidoka)这两大支柱组成,并且常用图例中的“房屋”来加以解释。TPS的维护和改进是通过遵循PDCA的科学方法,并且反复的进行标准化操作和改善而实现的。

TPS的开发要归功于Taiichi Ohno——丰田公司在二战后期的生产主管。,Ohno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把对TPS的开发,从机械加工推广到了整个丰田公司,并且于60年代到70年代,更推广到所有供应商。在日本以外, TPS的广泛传播最早始于1984年设在加利福尼亚的丰田—通用合资汽车公司——NUMMI。

JIT和Jidoka的提出都源于战前时期。丰田集团的创始人Sakichi Toyoda,于20世纪早期,通过在自动织布机上安装能够在任何纺线断掉的时候自动停机的装置,发明了Jidoka这个概念。这不仅改善了质量,并且使得工人能够解放出来,去多做一些增值的工作,而不只是为了避免守在机器旁。最终这个概念应用到了每台机器,每条生产线,和丰田公司的每个操作之中。

Sakichi的儿子Kiichiro Toyoda,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发了JIT这个概念。他宣布丰田公司将不再会有过量库存,并且将力求与丰田公司所有供应商,共同合作来均衡生产。在Uhno Ohno的领导下,JIT发展成为一个用来控制过量生产的方法。

第 7 页 共 25 页 1990年《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的出版使得TPS开始作为模范生产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广泛的认可,这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丰田生产系统五年的研究成果。MIT的研究人员发现TPS远远比传统的大批量制造有效,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典范,用“精益生产”这个术语,也更体现出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法。

Standardized Work (标准化操作)

为生产工序中每一个操作员都建立准确的工作程序,以下面三个因素为基础:

节拍时间,是指一个生产工序,能够符合顾客需求的制造速度

准确的工作顺序,操作员在节拍时间里,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工作

标准库存(包括在机器里的产品),用来保证生产过程能够平顺的运转

标准化操作一旦建立起来,并公布后,就成为Kaizen的目标。标准化操作的好处包括:能够记录所有班次的工作,减少可变性,更易于培训新员工,减少工伤或疲劳,以及提供改进活动的许多数据

建立标准化操作通常使用三种表格。这些表格被工程师和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用来设计生产过程,也被操作员用来改进他们自己的工作

Process Capacity Sheet(工序能力表)

这张表格用来计算一个工作单元里,相关的每台机器的产量,以确定整个单元的真正产量。从而发现问题,并消除瓶颈。这张表格确定了机器周期时间,工具安装和转换间隔,以及手动工作的时间。

Standardized Work Combination Table(标准化操作组合表)

这张表显示了生产工序中,每个操作员的工作时间,走动时间,和机器加工时

间的结合。这张表提供了更多的细节信息,是一张比操作员平衡表更准确的工序设

计工具。完成后的表格可以体现该工序中的人机交互情况,并且可以用来重新计算

操作员的工作内容,例如节拍时间的延长等。

Standardized Work Chart(标准化操作表)

这张表格显示出操作员走动和材料存放位置与机器的相对关系,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布局。这张表中体现了组成标准化操作的三个元素:工作节拍时间(和周期时间),工作顺序,和为了确保平顺运转所需要的库存量。标准化操作表通常作为一种公布在生产现场的可视化管理和持续改善的工具。它们随着工作地点条件的改变而不断更新。

标准化操作表格通常还与另外两种文件工作标准表和任务指导书共同使用。

工作标准表还包括了根据工程标准来制造产品的程序。典型的工作标准表,会详细列出为了保证质量必须的操作要求。

任务指导书——也称为任务细分书(job breakdown)或者工作要点书(job element)——用来培训新员工。第 8 页 共 25 页 这一表格列出了各工序,以及在安全操作的条件下,获得最好质量,和最高效率所需要的技巧。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全面生产维护)

最早由日本丰田集团的Denso所倡导的,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一台机器都能够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方法。

这种方法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全面”:第一,需要所有员工的全面参与,不仅仅是维护人员,还包括生产线经理,制造工程师,质量专家,以及操作员等;第二,要通过消除六种浪费来追求总生产率。这六种浪费包括:失效,调整,停工,减慢的运转速率,废料,以及返工;第三,这个方法强调的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TPM要求操作员定期维护,并做预防维护,同时实施改进项目。例如,操作员定期进行诸如润滑,清洁,以及设备检查等方面的维护。

Red Tagging (红标签)

在5S行动中,把不需要的、准备从生产区域中移走的物品上贴上标签。

通常把红标签贴在不需要的工具、设备和供应品上。贴上标签的物品会被放到一个存放区域,然后由相关人员决定是否可以用于公司的其它部门。如果没有其它用途的话,物品就会被废弃。红标签有助于实现5S中,第一个S所提到的“把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分开”。

Product Family Matrix (产品系列矩阵)

一个指导精艺思想者识别产品系列的图表。

如公司共有七条生产线,通过与顾客的讨论,他们把装配工序和设备排列到一个产品系列矩阵后,很快发现A,B,C这三种产品,有着非常相近的生产路径,可以把它们按照一个产品系列绘制成为了一张价值流图。

Policy Deployment (政策实施)

一个把公司的纵向及横向功能与战略目标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一个明确的计划(典型的是计划)要写明准确的目标、行动、时间、责任,以及衡量的方法。

在这个政策实施矩阵(在下一页中显示)的例子中,一个公司正在把目前的“批量”制造方式转化为一个连续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选择了许多的项目:(1)引入价值流经理,(2)建立一个精益推进办公室,以及(3)启动具体的行动转化批量生产为连续流。在采取这些行动的同时,公司可能将组织内部一些其它建议事项先搁置一旁。表格中央是选择项目、目标、改进目标及成果目标。

政策实施也被称为hoshin kanri,当一个公司启动精益转变的时候,可以“自上而下”。然而一但主要目标确定之后,就必须要转变为上下一同努力的过程。公司高级管理层和项目小组之间,为了实现目标,常常就所需的及目前可用的人力资源进行评估。这种沟通方式也常被成为“接球”,因为不同的想法会被来回的“投掷”。

政策实施的目标,是把所有可用的资源,配置到优先的项目中去。因此只有那些值得的,以及可以实现的项目,才会被接受。这样可以避免启动许多可能在单个部门很受欢迎,但却未必被跨职能部门一致同意的改进项目。

当一个公司在精益转化中取得进展,并获得更多的经验之后,这个过程就应当变为“下-上-下”,组织中第 9 页 共 25 页 的每个部门,都向管理层提出改进性能的建议。在一个成熟的精益组织中,例如丰田,这个过程称为政策管理而不是政策实施。

政策实施矩阵

Plan For Every Person (为每个人做培训计划)

一份员工的培训计划表,标明了员工需要掌握和已经掌握的技能。

在下面的这个样例计划中,表格顶端列出员工需要掌握的技能,左边一列是员工姓名。阴影部分代表员工已有技能的水平。对应空白或是部分阴影的日期,是员工获得那些必要技能的培训目标。在评价员工在多过程操作中,必备技能时,这个工具特别有用。

Plan For Every Part(PFEP) (为每个产品做计划)

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详细计划,并注明所有与生产过程相关的信息,这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一个关键工具。

这份计划应当包括零件号,零件尺寸,每天使用的数量,准确的使用位置,准确的存放位置,订单频率,供应商,单位包装规格,从供应商处发货的运输时间,集装箱规格和重量,以及任何其它相关的信息。关键在于要准确的说明搬运和使用每个零件的所有方面的信息。

Pitch (单位制造时间)

在一个生产区里,制造一箱或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单位制造时间的公式为:

单位制造时间=节拍时间×包装数量

例如,如果节拍时间(每天可用的生产时间除以每天的客户需求)为1分钟,包装数量为20,那么:单位制造时间=1分钟×20件=20分钟

将单位制造时间、生产均衡柜,和“有节奏”的材料搬运接合起来,能够帮助管理者确定工厂的生产节奏。

注意:术语Pitch有时也用来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范围或工作时间。

Plan, Do, Check, Act(PDCA) (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一个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改善循环。对一个过程提出改善方案,实施这个方案,评测结果,然后再采取适当的行动。在W. Edwards 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把这个概念引入日本之后,也常称之为戴明周期(Deming Cycle or Deming Wheel)。

PDCA有四个阶段:

计划:确定一个过程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要采取的改革方案

实施:实施这些方案

第 10 页 共 25 页

检查:根据执行效果来评价改进结果

行动:将改革后的程序更标准化,然后再次开始这个循环

Downtime (停工期)

计划的或是未计划的停工而损失的生产时间。

计划的停工时间,包括预定的的生产会议,换模,以及计划中的维护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非计划的中断时间包括故障导致的中断、机器调整、材料短缺、以及旷工所导致的时间损耗。

Pacemaker Process (定拍工序)

任何可以确定整条价值流生产节奏的过程。(注意不要把定拍工序,和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限制下游生产的瓶颈工序相混淆)。

定拍工序通常是价值流末端总装单元。当一个产品流,从某个点一直到价值流的末端,都是先进先出(FIFO)的方法,那么定拍工序就应当是这个点。

Muda,Mura,Muri

在丰田生产系统中,常结合使用的三个术语,主要用来描述需要消除的浪费行为。

Muda

一切不为顾客创造价值但却消耗资源的活动。在这个分类中,我们有必要把1型muda和2型muda区分开来。

1型muda指的是一系列不能立即消除的活动,一个例子是,由于无法达到顾客对喷漆要求,而进行返工操作的喷漆工序。由于在此之前,制造商已经为提高喷漆工序的效率,努力了十几年,因此这种类型的浪费,不大可能被立即消除。

2型muda指的是可以通过改善,立即消除的浪费活动,一个例子是在制造装配工序中,多次无谓的搬运产品。可以通过改善研习会,把生产设备和操作员安排到一个平顺流动的生产单元中,从而迅速消除这类浪费。

Mura

生产运作的不平衡。例如,生产系统的进度安排不符合客户的需求,而是由生产系统本身决定;或者一个不均衡的工作节拍,导致操作员有时匆忙,有时空闲的现象。这种不均衡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管理涉外能够生产平衡,及改进工作节拍而消除。

Muri

超载的设备或是超负荷的工人,通常是工作的节拍比原设计的规格更高、更困难所致。

Takt Time (节拍时间) 第 11 页 共 25 页

可用的生产时间除以顾客需求量。

例如一个机械厂每天运转480分钟,顾客每天的需求为240件产品,那么节拍时间就是两分钟。类似的,如果顾客每个月需要两件产品,那么节拍时间就是两周。使用节拍时间的,目的在于把生产与需求相匹配。它提供了精益生产系统的“心跳节奏”。

节拍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飞机制造工业中使用的一个生产管理工具。(Takt是一个德语词汇,表示像音乐节拍器那样准确的间隔时间),指的是把飞机移动到下一个生产位置的时间间隔。这个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丰田公司被广泛应用,并于60年代晚期推广到丰田公司所有的供应商。丰田公司通常每个月评审一次节拍时间,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Supermarket (库存超市)

预定存放标准库存的地方,以供应下游工序。

库存超市通常都被安置在工位附近,以帮助生产操作员能够看到库存量。库存超市中的每个产品,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供材料搬运员提取下游所需的产品。在拿走一个产品之后,上游的材料搬运员就会把一个生产指令(例如广告牌卡或是一个空的箱子)带回上游工序。

1953年丰田公司在丰田市总厂的机械车间里,第一次设置了库存超市.

田的执行官Taiichi Ohno从美国超市的照片中,看到他们把货物按照明确的位置摆放到货架上,供顾客提取,从中受到启发而产生了这个观念。

Pull Production (拉动生产)

一种由下游向上游提出生产需求的生产控制方法。拉动生产力求能够消除过量生产,它也是组成一个及时生产系统的三要素之一。

在拉动系统中,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工厂,都要通过下游工序来向上游提供信息。信息传递通常是一张广告牌卡,上面写明需要什么零件或材料,需要的数量,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上游的供应商,只有在收到下游顾客的需求信号之后,才开始生产。这与推动生产是完全相反的。

拉动生产系统共有三种基本类型:

Supermarket Pull System(库存超市拉动系统)

这是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类型,有时也称为“填补”,或“a型”拉动系统。在库存超市拉动系统中,每个工序都有一个库存超市——来存放它制造的产品。每个工序只需要补足从它的库存超市中取走的产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材料被下游工序从库存超市中取走之后,一块广告牌将会被送到上游,授权给上游工序,生产已提取数量的产品。

由于每个工序都要负责补充自己的库存超市,因此每天工作现场的管理就相对变得简单起来,而且改进的机会也就更明显了。各个工序间库存超市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每个工序必须承担它所制造的各种产品的库存。因此当产品类型多的时候,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Sequential Pull System(顺序拉动系统)

第 12 页 共 25 页 一个顺序拉动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型拉动系统。产品仅“按照订单制造”,将系统的库存减少到了最小。这种方式最适用在零件类型过多,以至于一个库存超市无法容纳各种不同零件的库存的时候。

在一个顺序拉动系统中,生产计划部门必须详细的规划所要生产的数量和混合生产方式,这可以通过一个生产均衡柜来实现。生产指令被送到价值流最上游的工序。以“顺序表”的方式生产。然后按照顺序加工制造前一个工序送来的半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产品的先进先出(FIFO)。

顺序系统可以造成一种压力,以保持较短的交货期。为了让系统更有效的运作,必须了解不同种类的顾客订单。如果订单很难预测的话,那就要保证产品交付期短于订单要求的时间,否则必须保存足够的库存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顺序系统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在车间里对它进行改善往往是一个有趣的挑战。

Mixed Supermarket and Sequential Pull System(库存超市与顺序拉动混合系统)

库存超市与顺序拉动系统可以混合使用——也是通常所说的c型拉动系统。这种混合型系统通常适用于一个公司,它小部分型号,大约20%,的产量占到公司每天总产量的80%。根据把各种型号的产量分为(A)高,(B)中,(C)低,和(D)不经常的订单四种类型。D型所代表的是特殊订单或者维修用零件。要生产这类低产量的产品,就必须制造出一种特殊的D型广告牌——代表一定的数量。这样的话,调度部门就可以按照顺序拉动系统来安排D型产品的生产顺序。

这种混合系统有选择的使用库存超市和顺序拉动,使得即便是在需求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公司也可以使这两种系统共同运转,

对于混合系统来说,平衡任务和发现异常情况往往会比较困难,管理和改善活动也会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有力的管理来保证混合系统有效的运转。

基本工序的分配方式

基本工序的分配方式有许多种,管理层对此必须了解,每一种分配方式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些分配方法不但影响目前的单元,同时也可为日后的工艺提供参考。以下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1. 直接分割,直接将工序分成若干部分,每个工人完成一部分,分割出来的工序不一定是连续的,但是每个工人的实际工时接近节拍时间。

2. 循环操作,这种方式不对工作进行分割,每个工人都必须完成单元内的所有工作,工人在单元内有间隔地分布在不同工位上。比如,第一个工人在某工位上生产时,第二个工人在他的上游或下游另一个工位上同时操作。

3. 反向循环操作:这种方式类似于前一种,区别在于,工人的运动方向和物料流方向相反。

4. 混合形式:这种方式混合使用前几种分配方法。

5. 一人一机式:顾名思义,即每台机器安排一个工人生产。

6. 棘轮式生产: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工人的数量比工位的数量少一个,每个工人负责两个工位的机器,在一个工位上生产完成以后就到下一个工位,然后再回到第一个工位,这样轮流交替生产,这有点类似棘轮的工作方式,因此称为棘轮式生产。

第 13 页 共 25 页 Kaizen (改善)

通过对整条价值流,或某个单一工序,进行持续改进,实现以最少的浪费创造更多的价值。持续改善分为两个层次(Rother和Shook 1999, p.8):

1. 整条价值流的改善,由管理层负责推动实施。 2. 单个生产工序的改善,由工作团队领导负责实施。

价值流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来发现整条价值流中应该在何处实施流动,以及持续改善。 Just-In-Time(JIT) (及时生产)

一种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制造和运输所需数量产品的生产系统,。JIT与Jidoka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JIT以生产均衡化为基础,由三个运作方法组成:拉动系统,节拍时间,和连续流。JIT的目标,在于全面消除各种浪费,尽可能的实现高质量,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以及最短的生产和运输交货时间。尽管JIT的原则很简单,但却需要有钢铁般的纪律才能保证其有效的实施。

JIT理念的提出要归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Kiichiro Toyota——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1949-1950年,丰田公司总工Taiichi Ohno迈出了他走向JIT目标的第一步.

Jidoka (自动化)

一个帮助机器和操作员,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停止生产的方法。它使得各工序能将质量融入生产(build-in quality),并且把人和机器分开,以利于更有效的工作。Jidoka与Just-In-Time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

Jidoka突显出问题,因为当问题一出现的时候,工作就立即被停止下来。通过消除缺陷的根源,来帮助改进质量(build-in quality)。

Jidoka有时也称为Autonomation,意思是有着人工智能的自动控制。它为生产设备提供了不需要操作员,就能区分产品好、坏的能力。操作员不必持续不断的查看机器,因此可以操作同时多台机器,实现了通常所说的“多任务序操作”,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Jidoka这个概念来源于二十世纪初丰田集团创始人Sakichi Toyota的发明。他发明了一台织布机,这台机器能够在任何一根纺线断了之后,立刻停机。在这个发明之前,当织布机的线断了之后,机器织出一堆有缺陷的织品,因此每台机器都需要有一个工人来看管。Toyota的革新,使得一个工人可以控制多台机器。在日语里,Jidoka是一个由Toyota创造的发音,与日语词汇“自动控制”几乎完全相同(写法kanji也几乎相同)的单词,但是增加了人性化和创造价值的内在含义。

Inventory Turns (库存周转率) 一种衡量材料在工厂里或是整条价值流中,流动快慢的标准。

最常见的计算库存周转的方法,就是把销售产品的成本(不计销售的开支以及管理成本)作为分子,除以平均库存价值。因此:

库存周转率=销售产品成本/当年平均库存价值

使用产品成本而不用销售收入,消除了因为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使用平均库存,而不用年底的库存,消除了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年底时经理们通常会为了一个好的业绩,而人为的减少库存。

我们可以为任何一个价值流中的材料计算库存周转率。但是,在进行比较的时候请注意:周转率会随着价值流长度而改变的,哪怕是整条价值流的各个部分都同样“精益”。例如,一个只负责装配的工厂,可能有着100甚至更多的周转率,但是如果加上供应厂的话,周转率就会减少到12或者更少;如果再将原材料的价值流都加上的话,周转率可能就会减少到4,或者更少。这是因为下游工序的产品成本都基本保持不变,而当我们计入越来越多的上游工厂的时候,平均库存价值就不断增高了。

第 14 页 共 25 页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从年库存周转率,转移到库存周转率随时间的变化时,库存周转率将成为一个极好的测量精益转化的标准。使用平均库存来计算周转率,它将成为一个“非常正确的统计参数”。

注:所有的制造业,除去批发和零售的成品。汽车业,除去零售的成品。

注意:美国政府不采用产品成本而用总销售额。因此,库存周转率是按照总销售额,除以当年平均库存来计算的。

库存相关术语

Buffer Stock(缓冲库存)

存放在价值流下游工序的产品。当顾客需求在短期内突然增加,超过了生产能力时,通常用缓冲库存来避免出现断货的问题。

由于术语“缓冲”与“安全库存”通常交互使用,因此这也常常引起混淆。这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可以概括为:顾客需求突然出现变化时,缓冲库存能够有效的保护顾客的利益;安全库存则是用来防止上游工序,或是供应商出现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

Finished Goods(成品)

已经加工完毕等待装运的产品。

Raw Materials(原材料)

工厂里还没有加工的材料。

Safety Stock(安全库存)

在任何工位上存放的货物(原材料,在制品,或成品),用来预防因为上游工序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的缺货、断货的问题。通常也称为紧急库存。

Shipping Stock(装运库存)

在价值流末端工厂的库房里,那些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下一次出货的产品(这些库存通常是装运批量的一部分)。

Work-in-Process(WIP)(在制品)

工厂内各个工序之间的半成品。在精益系统里,标准的在制品数量,是指能够保证价值流在生产单元内,平稳流动所需要的最少的数量。

Inventory (库存)

沿着价值流各工序之间存在的成品或半成品。

库存通常按照其在价值流中所处的位置及用途来进行分类。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都是用来描述库存位置第 15 页 共 25 页 的术语。而缓冲库存,安全库存,以及装运库存则是用来描述库存用途的术语。库存可能发生在价值流中的某一个位置和某一种用途。因此,“成品”和“缓冲库存”极可能指的是同样的产品。类似的,“原材料”和“安全库存”也有可能指代相同的产品。

为了避免混淆,仔细地定义每一类的库存是十分重要的。

Inspection (检查)

在大批量生产中,专业检验员在制造产品的工序外,检查产品质量的行动。

精益制造商在生产工序中,使用防止错误的设施,并且把质量保证的任务分配给操作员。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经由质保小组找出问题的源头所在。这个工序不仅要防止缺陷进入到后续工序,而且要停下来确定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传递顾客需求的信息到各个需要的部门,再直接送到各个生产工位的工序。

在大批量制造的公司里,信息通常采取平行流动的形式:预测信息从一个公司传递到另一个公司、从一个工厂到另一个工厂;生产计划也同样是从公司到公司、从工厂到工厂;每日(或每周、每小时)的装运单告诉每个工厂下一次要装运什么。当公司收到客户要求变更数量的时候,不得不取消原计划以及装运订单,并立即调整生产系统,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精益思想的公司则尝试通过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点(scheduling point),以及创建一些信息的拉动环来简化信息流。这些信息向上游流动到前一个生产工序,然后再从那个点向上流动——一直到最初的那个生产点。

注意,下图体现了大规模生产和精益生产中不同的信息流。精益制造商在某些情况仍然需要预测,因为需要通知那些距离远的工厂和供应商,做生产计划,安排劳动力,计算节拍时间,调整季节性变化,引进新的模具等等。但是对于每日的生产信息流,可以通过把生产进度表及装运单等信息转换为简单的拉动环。

大规模制造中的当前状态信息流

精益生产中的未来状态信息流

Heijunka Box (生产均衡柜)

在固定的时间间隔里,利用广告牌来平衡产品的型号和数量的工具,称为生产均衡柜。

图示是一个典型的生产均衡柜,其中的横行代表产品型号。竖列表示有节奏的提取广告牌的时间间隔。每天从早上7:00开始上班,每20分钟材料搬运员从柜中取出广告牌,并把它们送到工厂里各个生产工序。

由于广告牌槽代表了对材料和信息流的定时,因此广告牌槽内的每块广告牌,就代表了生产一种型号产品的一个批量时间(批量时间Pitch=节拍时间×每批次的产品数量)。例如产品A的批量时间为20分钟,那么每个时间间隔的广告牌槽里就放一张广告牌;产品B的批量时间为10分钟,那么每个广告牌槽里就各放两张广告牌;产品C的批量时间为40分钟,因此每隔一个广告牌槽放置一张广告牌。产品D和E共享一个生产工序,并且D产品与E产品的需求比例为2:1,因此把D产品的两张广告牌分别放在前两个间隔里,而在第三个间隔里放入E产品的一张广告牌,以此循环下去。

由上文阐述的方法可以看出,生产均衡柜是一个工具,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用广告牌平衡多种产品的混合第 16 页 共 25 页 生产与数量,例如,确保在半小时内,以一个稳定的产品比例,来制造小批量的D和E。

Heijunka (均衡化)

在固定的生产周期内,平衡产品的类型与数量。这样可以在避免大量生产的同时,有效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最终带来整条价值流中的最优化的库存、投资成本、人力资源以及产品交付期。

举例说明“按照客户需求的产品数量来均衡生产”:假设一个制造商每周都收到500个产品的订单,但是每天收到的订单的产品数量却有着显着的差别:周一要运送200个,周二100个,周三50个,周四100个,周五再运送50个。为了平衡产量,制造商可能会把少量的已经完工的产品储存在装运处,作为一种缓冲来满足周一的高需求量,并按照每天生产100个产品的产量,来平衡整个一周的生产。通过在价值流终点库存少量成品,制造商可以平衡顾客的需求,同时,更有效地利用整条价值流的资源。

举例说明“按照产品类型来平衡产量”:请看图示,假设一家衬衫公司为人们提供A,B,C,D四种样式的衬衫,而顾客每周对这些衬衫的需求量为5件A型,3件B型,以及C型和D型各两件。对于追求规模经济性,希望尽可能减少换模的大批量制造商而言,他们很可能会按照AAAAABBBCCDD这样的生产次序来制造产品。然而,一个精益制造商,可能会考虑按照AABCDAABCDAB的次序来生产产品,并通过适当的系统改进,减少换模时间。同时根据顾客订单的变化,对生产次序进行周期性的调整。

Gemba (现场)

日语“现场”(actual place)的意思,通常用于工厂车间,和其它任何创造价值的生产现场。

这个术语强调改进的基础是直接观察到的状况,制定任何改进计划必须要能到现场直接观察。因此标准化操作是不能在办公室里制定的,必须在现场(Gemba)才能进行了解,并提出改进计划。

Four Ms (四M)

生产系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4个M。前三个M代表资源,第四个M指使用资源的方法。在一个精益系统中,这四个M表示:

1. 材料(Material)——无缺陷或短缺

2. 机器(Machine)——无损坏,缺陷,或是计划外的停机

3. 人(Man)——良好的工作习惯,必要的技能,准时,无旷工 4. 方法(Method)——标准化的工序,维护,以及管理

Flow Production (流水线生产)

亨利.福特(Henry Ford)于1913年在密歇根州的Highland Park,建立的生产系统。

流水线生产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方法,包括使用通用的设备,使生产线上的每项任务都有稳定的周期时间,并按照加工工序的顺序,使产品能够迅速、平稳的由一个工位“流动”到下一个工位。经由生产控制系统,使产品的生产率与最终装配线上的使用率相符合。

Fixed-Position Stop System (固定工位来停止生产)

一种通过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停止装配线运转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问题通常是指那些已经检测到,但无法在生产周期中解决的问题。

当操作员发现零件、设备、材料供应、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之后,会拉动一根灯绳或是按动一个信号灯,来第 17 页 共 25 页 提醒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评估问题之后,决定是否在生产周期结束之前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可以在生产周期内解决,管理人员就会停止信号系统,以保证生产线继续运转,同时进行解决方案;如果不能解决,那么生产线就必须在生产周期完成后来解决问题。

丰田公司率先开创这套固定工位停止生产线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三个问题:(1)生产现场管理员通常不太情愿拉动信号灯绳;(2)在生产周期内,处理可以解决的小问题,消除不必要的生产中断;以及(3)在生产周期的终点,而不是在中间停止生产线运转,以避免重新启动生产线时,所导致的混乱,以及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固定工位停止生产线是一种自动化(Jidoka)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沿着装配线的质量控制(building in quality)。

Five Whys (五个“为什么”)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断重复问“为什么”,目的要发现隐藏在表面下的问题根源。 例如,Taichi Ohno 曾举过这样一个关于机器故障停机的例子(Ohno 1988, p.17):

1.为什么机器停止工作?

机器超负荷运转导致保险丝烧断了。

2.为什么机器会超负荷运转? 没有能够对轴承进行充分的润滑

3.为什么没有给轴承充分的润滑? 润滑油泵泵送不足

4.为什么泵送不足?

润滑泵的转轴过于陈旧,甚至受损发出了“卡嗒卡嗒”的响声。

5.为什么转轴会破旧受损?

由于没有安装附加滤网,导致金属碎屑进入了油泵。

如果没有反复的追问“为什么”,操作员可能只会简单的更换保险丝或者油泵,而机器失效的情况仍会再次发生。 “五”并不是关键所在,可以是四,也可以是

六、

七、八……关键是要不断的追问,直到发现并消除掉问题的根源。

5S

五个都以 “S”开头的相关术语,用来描述可视化控制,及精益生产的现场操作。在日语里这五个术语是:

1. 整理(Seiri):从必要的项目ぞ撸慵,材料,文件中分离,并丢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 2. 整顿(Seiton):整洁地布置工作区域,把所有东西放到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上 3. 清扫(Seiso):打扫与清洗 4. 清洁(Seitetsu):常规性的执行前三个S所导致的清洁 5. 纪律(Shitsuke):执行前四个S的纪律

5S通常被英译为分类,清理,光亮,标准化,以及持久。一些精益思想的实践者另外添加了第六个S——安全,在车间和办公室内建立并实施安全程序。但是丰田公司传统上只提前4个S:

第 18 页 共 25 页

1. 整理(Seiri):详细检查工作区域内的所有物品,挑出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2. 整顿(Seiton):按照整齐的,便于使用的方式布置需要的物品 3. 清扫(Seiso):清理干净工作区域,设备,以及工具 4. 清洁(Seitetsu):由严格执行前三个S所导致的全面的清洁和秩序

放弃第五个S,是因为在丰田公司,每天、每周、每个月审核标准化操作的系统下,再强调纪律显得多余。无论是使用4S,5S,还是6S,关键在于整个企业所有员工的全面切换,而不是临时的、孤立的一个个项目。

First In, First Out (FIFO) (先进先出)

一种维持生产和运输顺序的实践方法。先进入加工工序或是存放地点的零件,也是先加工完毕或是被取出的产品。这保证了库存的零件不会放置太久,从而减少质量问题。FIFO是实施拉动系统的一个必要条件。

先进先出最好的例子,是一个能承放固定数量产品的斜槽,供应未制成品从槽的入口处开始,而下游工序取货安排在槽的出口处。如果先进先出排列已经满了,那么供应就必须停止,直到下游工序开始使用槽中库存。FIFO可以防止上游工序过量生产,甚至适用于那些不是连续流或库存超市的生产工序。

对于两个生产工序中间不适用库存超市的情况,FIFO是一种很好的拉动系统。因为某些零件可能非常特别(one of a kind),或是有着很短的“货架寿命”(shelf lives),或是非常昂贵,但又经常需要的。运用这种方法,从FIFO斜槽里取走一个零件,会自动引发上游工序生产一个补充的零件。

Fill-Up System (填补系统)

在一个拉动生产系统中,前面的工序只生产“够用”的产品,来取代或是填补后续工序提取的产品。

Every Product Every Interval (EPEx) (生产批次频率)

在同一条生产线中,生产不同型号产品的频率。

如果工序中的一台机器,每三天换模一次,来生产不同的产品,那么生产批次间隔EPEx就是三天。一般而言,EPEx应当越小越好,这样就可以按照小批量,来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从而把库存量减到最小。然而,一台机器的生产批次间隔,通常取决于换模时间,以及零件种类的多少。用一台换模时间很长的机器,来生产多样产品,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长的生产批次间隔时间,除非能够减缩短换模时间,或是减少零件的种类数目。

Error-Proofing (预防差错)—防错

防止操作员在工作中出现由于选错、遗漏,或是装反零件等操作,而导致质量缺陷的方法。也称为错误预防(mistake-proofing),Poka-yoke(差错预防),以及Baka-yoke(fool-proofing 傻子都犯不了错误)

常见的例子包括:

&O1548; 为产品设计特殊的物理形状,使得操作员只能按正确的位置,而不可能从其它方向装配。 &O1548; 零件箱上方的光电控制设备,防止操作员在拿到正确的零件前,进行下一个工序。

&O1548; 一个较复杂的产品监视系统,使用光电控制设备,但增加了逻辑控制,以保证操作员在进行装配时,选用正确的零件组合。

第 19 页 共 25 页

Efficiency (效率)

用最少的资源,最准确的达到顾客的要求。

Apparent Efficiency(表面效率)与 True Efficiency(真实效率)

Taiichi Ohno用一个“10人每天生产100件产品”的例子阐述了人们经常混淆的“表面效率”和“真实效率”的含义。如果通过改进,使每天的产量达到120个零件,效率表面看起来有了20%的提高。如果需求也增加20%,这表示真实效率提高了。如果需求还保持在100,那么提高真实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如何以更少的投入,生产出相同数量的零件用8个人每天生产100件产品。

Total Efficiency(总效率)与Local Efficiency(局部效率)

丰田公司通常把总效率(整个生产过程或是价值流)和局部效率(对一个生产工序,或是价值流中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步骤的操作)区别开来。他们往往更注重于前者,而不是后者。

Downtime (停工期)

计划的或是未计划的停工而损失的生产时间。

计划的停工时间,包括预定的的生产会议,换模,以及计划中的维护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非计划的中断时间包括故障导致的中断、机器调整、材料短缺、以及旷工所导致的时间损耗。

Design-In (共同设计)

顾客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设计产品,及其制造工艺的方法。

典型的方法是顾客提供成本与性能指标(有时称为一个“信封套”),而供应商迅速的进行产品的详细工程和制造工艺设计(加工,布局,质量等)。供应商通常会派遣一名“常驻工程师”在顾客的工厂或设计工程中心,以确保产品能够在整个系统中良好的运转,将总成本降到最小。

Value-Creating Time (增值时间)

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实际为顾客增加价值的工序时间。通常增值时间要短于周期时间,周期时间又要短于产品交付时间

Production Lead Time (产品交付期)

Production Lead Time(产品交付期,也称为产出时间throughput time或Total Product Cycle Time总产品周期时间)

生产一件产品,从开始直至结束所需要的时间。在车间里通常称之为“大门到大门”时间。这个概念还可以应用于产品从开始设计到结束的过程;或是把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产品的时间。

与时间相关的术语

Effective Machine Cycle Time(有效机器周期时间)

第 20 页 共 25 页

机器周期时间(Machine Cycle Time)加上装载与卸载的时间,再加上单个产品的平均换模时间。例如,如果一台机器的节拍时间为20s,加上装载与卸载所需的30s,以及换模时间30s除以最小批量零件数30,那么有效机器周期时间就等于20+30+1=51秒。

Machine Cycle Time(机器周期时间)

用机器加工,完成一件产品总共需要的时间。

Non Value-Creating Time(非增值时间)

从顾客的观点来看,花费在那些增加成本,但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上的时间。典型的例子包括库存,检查,以及返工。

Operator Cycle Time(操作员周期时间)

在重复同样工作之前,操作员在工位上,完成所有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通常直接由实际观察测量得到。

Order Lead Time(订单交付期)

产品交付期加上将产品运输到客户的时间。包括处理订单的延误、将订单输入生产系统的时间,或由于顾客订单超过生产能力而导致的等待时间等等。简而言之,就是顾客要为产品等待的总时间。

Order to Cash Time(订单到现金时间)

从收到顾客订单到收到货款,所经过的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比订单交付时间长,也可能会短,主要取决于产品是按订单生产,还是从库存装运,以及支付方式等等。 Processing Time(加工时间)

真正用于设计或是生产一个产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加工时间只是产品交付期的一小部分。

Cycle Time (周期时间)

指的是制造一件产品需要的时间,通常由观察得出。这个时间等于操作时间加上必要的准备、装载,及卸载的时间之和。

周期时间的计算往往与所选择的对象相关。例如,某个喷漆工序完成一个共22个零件需要五分钟,那么对于这一个批量而言,周期时间就是五分钟。然而,对于这个批量里的每个零件而言,周期时间则为13.6秒(5分钟 x 60秒 = 300秒, 300秒 / 22= 13.6秒)

Cross-Dock (交叉货仓)

一个用来分类和重新组合众多供应商所提供的不同产品的库房,继而再将完成分类或装配的产品运发至不同的顾客。例如装配厂,批发商或是零售商等。

常见的例子是那些拥有多个工厂的制造商,他们通常会为了能够高效率的接收众多供应商所发来的货物,而专门设立的一间货仓。当一辆装满了不同产品的卡车到达货仓的时候,货物立即被卸下,并被放置到多条传输通道上,以便装载到开往不同工厂的卡车上。

第 21 页 共 25 页

由于交叉货仓不用来存放货物,因此它不一定是一个仓库。取而代之的是,通常货物从入仓的汽车上卸下,再被运送到传输通道,并传送至出仓的汽车上,是一步完成的。只要汽车的出仓频率够高,就有可能保持交叉货仓的地上24小时没有囤积。

Continuous Flow (连续流)

通过一系列的工序,在生产和运输产品的时候,尽可能的使工序连续化,即每个步骤只执行下一步骤所必需的工作。

连续流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实现,包括将装配线改造成手工生产单元(manual cell)等。它也被称为一件流(one-piece flow),单件流(single-piece flow),以及制造一件,移动一件。

Changeover (换模)

通过更换模具(也称为安装set-up),用同样的机器或装配线,生产不同的产品。换模时间的计算,从换模前加工完最后一个零件算起,到换模后加工完第一个合格的零件结束。

Chaku-Chaku (一步接一步)

是一种实施单件流的方法。在一个生产单元里,机器可以自动的卸载产品,从而使操作员(也可能多名操作员)可以不用停机,就能够直接把工件,从一台机器运送到另一台机器上。这样可以达到节省时间,减少操作员做非增值的工作。

例如,在一个生产单元里,第一台机器在它的生产周期结束后,自动将工件送出,操作员把这个工件放到第二台机器上。而此时,第二台机器也恰好结束其上一个周期,并送出加工完的工件。操作员装载新的工件之后,启动机器,并接着把这台机器完成的工件,运送到它后面的那台机器上,以此类推在这个单元里进行下去。这个术语在日语中的字面意思是“一步接一步”。

Cell (生产单元)

制造产品的各个工位之间,紧密连接近似于连续流。在生产单元里,无论是一次生产一件还是一小批,都通过完整的加工步骤来保持连续流。

U型(如下图所示)单元非常普遍,因为它把走动距离减小到最少,而且操作员可以对工作任务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是精益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U型单元里的操作员人数可以随着需求而改变。在某些情况下,U型单元还可能安排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工序,都由同一个操作员完成,这对于保持工作节奏与平顺流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公司都交换使用“Cell”和“Line”这两个术语。

Capital Linearity (线性化的设备投资)

一种设计生产或采购设备的方法,能够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

例如,投资一套年产力为100,000件产品的设备,或是采购十套较小的设备,分装到十个年产力为10,000件的生产单元中。

如果100,000件产品的需求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条具备100,000件生产能力的单一生产线就很可能是最经济第 22 页 共 25 页 的投资方式。然而,如果需求是105,000个部件的话,情况就不相同了:厂商要么需要再购买一整条生产线(再添加100,000件的生产力),要么就得拒绝订单。如果厂商采取的是安装十个单元的计划,那么当需求为105,000个部件时,厂商可以再采购一个单元的设备。这种情况下,由需求变化所引起的,每件产品的平均投资变化将会非常微小。

Build-to-Order (按订单制造)

生产者完全按照订单的数量,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预测生产,使产品交付期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要求。

这是精益思想家们所力求实现的目标,因为它避免了根据预测生产所必然导致的浪费。

Batch and Queue (批量生产)

一种生产方法,指不考虑实际的需求,而大批量的生产,导致半产品堆积在下一个生产工序,造成大量库存(包括在制品与成品)。

Automatic Line Stop (自动停止生产线)

出现任何生产问题或质量缺陷的时候都会自动停止生产。

对于自动生产线而言,这通常包括安装传感器及相应开关,用来探测异常情况,并且自动停止生产线。对于非自动生产线而言,通常设置一个固定工位,用来停止生产线的运转。如果无法在生产周期中解决问题,这个工位的操作员可以在周期结束的时候,通过绳子或是按钮来停止生产。

这个例子解释了自动化(Jidoka)的精益原则,它能够防止缺陷进入到下一个生产工序,并且能够避免制造出一系列的缺陷产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些大批量的生产厂家,即便是发现缺陷重复出现,不得不返工时,仍维持生产线的运转,为了是获得较高的设备利用率。

Andon (信号灯)

一个可视化的管理工具,让人们一眼就能够看出工作的运转状况,并且在任何有异常状况时发出信号。

Andon可以用来指示生产状态(例如,哪一台机器在运转),异常情况(例如,机器停机,出现质量问题,工装故障,操作员的延误,以及材料短缺等),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如换模等。此外,Andon同样也可以通过计划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来反映生产状态。

典型的Andon(日语中的“灯”的意思)是一个置于高处的信号板,信号板上有多行对应工位或机器的灯。当传感器探测到机器出现故障时,就会自动启动相应的灯;或是当工人发现机器故障时,可以通过 “灯绳”或按钮来启动信号灯。这些灯号可以让现场负责人迅速作出反应。另外一种典型的Andon是在机器上方的有色灯,用红色来表示出现问题,或是用绿色表示正常运转。

A3 Report (A3报告)

一种由丰田公司开创的方法,通常用图形把问题、分析、改正措施、以及执行计划囊括在一张大的(A3)纸上。在丰田公司,A3报告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方法,用来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状态报告,以及绘制价值流图。

第 23 页 共 25 页

国际通用的A3纸是指宽297毫米,长420毫米的纸张。美国最接近这个尺寸大小的纸张是11′x17′帐页纸。

标准作业指导书(SOS)

所有的作业必须有标准,所有标准的作业必须有相关的规范描述。标准作业指导书(SOS)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工序的作业规范和要求。

物料传递员(W/S)

又称水蜘蛛 (Water spider) 简写为 (WS), 是精益生产线上专门从事物料、工具、生产广告牌及其它工装夹具的准备和传递的人员。

物流传递员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是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浪费,精益生产通过安排专门的物流传递员是为了有效剔除其它作业人员的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即浪费),提高作业员的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及达到精益生产线整体最优的目的

培训(Traini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且足够的培训可以让所员工领会精益生产思想和方法;通过帮助员工培训理解和执行相关的作业标准。

员工参与(Employees participation)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精益生产的成功与否,须有你我他的共同参与。

精益生产推进室(Kaizen promotion office)

项目的主导者,精益生产的具体实施和推广中心。从进度、技术、方向推进精益生产项目的顺利实行。

乐于改变(Open mind to change)

要有乐意接受改变的人生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和接受新事物,避免陷于已成的经验和习惯而拒绝尝试新的方法。

细微的改善意识

认真做事,就得从细微处抓起;用心做事,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于细微处见真功夫,工作中要从细微处着手,点滴处着眼,充分考虑好每一个细节,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把每项工作、每件任务、每条措施都抓好、抓实、抓细。

尽管去做(Just do it)

少说多做,实践出真知!不要让过多的犹豫和考虑限制了果断的行动,只有大胆尝试,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先创新后投资(Creativity before capital)

第 24 页 共 25 页 鼓励先有创意的改善方法,然后才是投资。

团队精神(Team work)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集体,团队精神是它们的精神支柱,是一个集体精神面貌的充分体现;就精益生产线来说,团队精神就是它的凝聚力、绩效不断增强的精髓。

品质术语解释范文第6篇

习惯上称为“广告公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经营者,一般设 有许多职能和业务部门。

advertising campaign 广告活动

有时称为“运动”或“战役”。广告活动包括以下四个重点:制作适当的销售信息、及 时传达给受众、选择适当的时机,用合理的成本。广告主制定一项能测定的目标后,为 达到这一目标制定广告战略,然后在市场上执行,包括:广告计划、广告制作、销售及 营销等。

advertising department 广告部

分为企业的广告部和媒介的广告部。企业的广告经理负责拟定、审核及实施企业的广告 计划。一般也是负责有关广告的具体工作。媒介的广告部经理负责出售报刊等的版面, 广播、电视的时间等。

airport advertising 机场广告

利用机场的候机室及在机场内其他各种场地和设备上制作刊出的广告,也包括在指示牌 上制作的广告。

Appeal 诉求

广告通过媒介向目标受众诉说,以求达到所期望的反应。诉求是制定某种道德、动机、 认同,或是说服受众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诉求分三类:理性的、感性的和道义的。 诉求所用语句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area sampling 区域抽样

群体抽样的一种形式。样本空间按区域进行划分,选定某抽样区域,如一个县、一个行 政区、一个街区,从中确定调查对象。

Audience 受众

接受广告的公众,也就是广告的对象。通过任何广告媒介接触的观众或听众,都有数量 、特征方面的不同需要考虑到。这些不同可使广告做到有的放矢。

audience composition 受众构成

广告媒介受众的人数、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情况等的构成。

audience share 受众份额

根据任何日期或时段中,看到广告主广告的受众占总受众的百分比,即为受众份额。也 可以是某一电视频道总受众的某一百分比。

audio-visual advertising 视听广告

多指电视广告。视听广告,以“视”为主,因此广告词不能太长。视听广告给与受众视 听享受时,阐述广告主张,因而其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媒介覆盖面广,自诞生 以来发展很快。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 销数审计局

1914年始创于美国(简称ABC),近年来不少国家陆续成立了类似机构。销数审计局由媒 介(报纸、杂志)、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三方面人员组成,对其会员的出版物的销数进 行审计以保证数据正确,然后予以公布。凡是会员即可以使用该局的标志,从而赢得广 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对媒介销数的信任。

Animation 动画

将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幅画面,再利用摄影或计算机技术使之成 为连续动作,出现在银幕或电视机屏幕上。动画广告可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但采用 时要适合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如儿童用品。

B

below-the-line advertising 线下广告

除线上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形式。如促销广告(sales promotion advertising)购物点广 告(P.O.P advertising),直接邮递广告(direct mail advertising),还包括举办展览 会(exhibition)和发起某项活动(sponsorship)等。

billboard advertising 路牌广告

张贴或直接描绘在固定路牌上的广告。一般用喷绘或油漆手工绘制在路牌上。

brand advertising 品牌广告

宣传产品品牌的广告,旨在建立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使消费者或用户乐于认 定或接受广告中的牌号。亦称产品广告(product advertising)。

brand preference 品牌偏好

在同一类商品中,消费者对某一种品牌具有偏好而指定购买。其原因主要是使用后的满 足感。品牌偏好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有关。

brand insistence 品牌坚持

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时指定要某一品牌,而其他品牌不能替代。先决条件是该品牌的 产品质量好,广告有说服力,消费者用后感到满意。品牌坚持是产品广告的最高目标。

brand loyalty 品牌忠诚

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具有特殊的嗜好,因而在不断购买此类产品时,仅仅是认品牌而放 弃对其他品牌的尝试。

brand name 产品名称

产品的名称即“品牌名称”。好的品牌名称必须简洁、易读、易记、易写。美国有为产 品取名的专业机构,他们利用电脑,把26个英文字母搭配成各种名称。有些品牌著名于 世界,如克宁奶粉(Klim),柯达(Kodak)等。品牌名称可以作为注册商标,但应符合 商标法的规定。

buyer’s market 买方市场

或称买主市场。是以买方为中心的市场。当高超上卖主多买主少,商品供过于求,卖主 竞相推销商品,买主呈观望态势,往往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在买方市场上买主处于支 配地位。

Banner

横幅广告,一个表现商家广告内容的图片,放置在广告商的页面上,是互联网广告中最 基本的广告形式,尺寸是480*60像素,或233*30像素,一般是使用GIF格式的图像文件, 可以使用静态图形,也可用多帧图像拼接为动画图像。除普通GIF格式外,新兴的Rich Media Banner(丰富媒体Banner)能赋予Banner更强的表现力和交互内容,但一般需要 用户使用的浏览器插件支持(Plug-in)。 Banner 一般翻译为网幅广告、旗帜广告、横 幅广告等。

brand share 品牌占有率

某一品牌商品在市场上占该类商品总销售量的百分比。亦称为市场份额(market share )。在广告策划中,有时要提出广告要使商品市场占有率增加的目标。

Budget 广告预算

广告预算常用三种方法:

1. 销售额百分率法(percentage of sales method) 公司以一个特定的销售量或销售 额(现行的或预测的)的百分比来安排他们的促销费用。这种方法意味着广告预算可以 因公司承担能力的差异而变动,鼓励管理层以促销成本、销售价格和单位利润的关系为 先决条件进行思考。因为这种方法把销售看成促销的原因,缺乏一定的逻辑基础。

2. 竞争对抗法(competitive parity method) 又称为“竞争对等法”。是按照竞争对 手大致的广告费用来制订本公司的广告预算。事实上,公司的声誉、资源、机会和目标 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将对方的促销预算作为标准并不科学。

3. 目标和任务法(objective and task method) 要求经营人员靠明确自己的特定目标 ,确定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估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费用,从而决定 广告预算。 预算法中前两种适合于已经存在的产品的广告预算,第三种更适合于新产品 的广告预算。

4. DAGMAR理论(Define Advertising Goals for Measured Advertising Results) 是

制定广告目标及衡量广告效果的理论,由R.H.柯莱在美国全国性广告主协会的一次研究 中提出。 DAGMAR方法将各种广告目标转化成若干易于衡量的目标(此外广告目标是指在 一个特定时期内,对于某个特定的观众所要完成的特定传播任务)。此方法是概要衡量 广告目标是否已经实现的方法。

bus stop pillar advertising 站牌广告

在车辆停靠站站牌上的广告。人们在候车时往往要注意站名,一般就能留心到广告。

bus stop shelter advertising 候车停广告

设置在公共车辆候车站的广告。一般设计成遮阳篷形式,同时作为车站的识别标志,并 美化街道。

Button

其实是从banner广告演变过来的一种广告形式,图形尺寸比banner要小。一般是120*60 像素,甚至更小。由于图形尺寸小,故可以被更灵活的放置在网页的任何位置。

C Clicks

点击次数 :访问者通过点击横幅广告而访问厂商的网页,称点击一次.点击这个广告, 即表示他对广告感兴趣,希望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Click rate

广告被点击的次数与广告收视次数的比率。即click/impression.如果这个页面出现了一 万次,而网页上的广告的点击次数为五百次,那么点击率即为 5%. 目前,亚太区的点击 率平均为 1.5% 。点击率可以精确地反映广告效果, 也是网络广告吸引力的一个标志。

CPM

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千人成本):即广告主购买1000个广告收视次数的费用

或者是广告被1000人次看到所需的费用。比如说一个广告 Banner 的单价是$1/CPM的话 ,意味着每一千个人次看到这个Banner的话就收$1,如此类推,10,000 人次访问的主 页就是$10。

D

Demands 需求

有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产品的欲望。当消费者有购买能力时,欲望便转化为需求。有许 多高档商品是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但却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因此,厂商要估量有 多少人想要这种产品,更要了解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并有能力购买。

Demonstration 演示

在推销中,按所推销产品的说明,对其功用进行提示性或模拟性的操作。对无法直接演 示的产品,可采用放映录像片的办法。商店的营业员也可采用演示的方法推销商品,如 将衣料半披在自己身上,让顾客观看颜色和花样的衣着效果。

diary survey 日记本调查

收集初级数据方法之一。散发预先编制的一种日记本,要求家庭主妇或特约对象把他们 在一段时间中采购商品的数量、牌号记下来,由企业家期回收,以统计消费者购货的频 率和所购商品的牌号。在国外还采用日记本调查的方法调查消费者收看或收听广告的情 况。

Direct mail (DM) 直接邮递

既是直销的一种方法,也是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1991年用于直接邮递的广告费占 全部广告支出的19.3%,仅次于报纸广告和电视广告。主要是直接邮递各种形式的印刷品 ,如信件(letter)、传单(leaflet)、小册子(booklet)以及其他材料,如订购

(order form)等。在国外不少家庭和办公室的信箱中每天会塞满邮寄品,被称为junk mail。为此直接邮递的印刷品必须精心设计,如果没有吸引力就会被收件人随手丢入垃 圾箱。

direct mail (DM) advertising 直接邮递广告

根据预先编制的名录寄发广告品的广告形式。通过邮寄的广告品有小册子(booklet 或

brochure)、目录(catalog)和广告函(advertising letter 或 sales letter)等。 要使这类广告产生效果,分寄名录必须审慎编制,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新。

direct-response advertising 直接反应广告

直接反应广告是任何付费的广告,意在诱发直接的反应,例如在广告中附加一张回执, 消费者把该回执剪下寄给制造商即可获得产品的样品、说明书、目录等。可以采用各种 媒介,特别是直接邮递广告(direct mail advertising)和报纸等。 直接反应(直效 )广告代理商 direct response advertising agency 典型的直接反应广告代理商的业

务有:为邮购商店设计广告活动,推广杂志订户,组织商业旅行,设计报纸夹页广告(o ff-the-page offer)等。并承接各种邮递广告的设计。制作。

Discount 折扣

广告媒介修改其基本价格,给予广告主一定的价格优惠。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折扣 的种类有: 现金折扣(cash discount) 数量折扣(bulk discount) 频度折扣(freq uency discount)

domestic market 国内市场

以市场的地理涵盖面而言,目标市场地处国内,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对象是国内的机构或 个人。

duplicated audience 重复受众

或称“重迭受众”(overlapping audience)。指在特定的媒介组合中,某些媒介受众 中个人(或家庭)的重复部分。常指印刷媒介而言。

E

exchange advertising 交换广告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广告媒介,互为对方发布广告而不产生广告费用的往来的广告。广告 刊登地位要平等互换。如在期刊中刊登报刊上的广告,同时在报刊上刊登期刊中的广告 ,双方按各自广告价目确定广告地位,不再支付广告费。

export advertising 出口广告

为出口商品所作的广告宣传,刊登在商品进口国的广告媒介中刊登。出口广告前必须进 行市场和媒介的调查,了解有关国家的广告管理条例和广告业的惯例以及当地民族的文 化传统和风俗。这类广告的文稿撰写要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和心理特征。

F

Frequency

一个浏览者看到同一个广告的次数。广告主可以通过限定这个次数来达到提高广告效果 的目的。

Frequency 频率

在一段时间内广告播出的次数。 full service advertising agency 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商

能负责实施整个广告活动的大、中型广告代理商。它们可能有附属机构或协作单位为它 们进行市场调研、公共关系,或进行营业推广工作。

fixed day 指定日期

指定的发布广告的日期或时间。媒介也有截稿日期(closing date)和截稿时间(closi ng time)。媒介广告拥挤时就会产生可得性(availability)的竞争。

free advertising 免费广告

不付费的广告。如公益性广告,由广告代理商免费设计,媒介单位免费提供版而或时间 free-standing insert advertisement 夹页广告

夹在刊物中,与刊物同时发行的单张或多页广告。夹页广告有单色的,也有多色的。这 类广告可以在制作方面做到比报纸广告更精美。

G

gift advertising 赠品广告

以赠品为号召促进产品销售的广告。赠送样品(sample)的广告,也可以归入这个范畴 global brand 全球品牌

在世界各处使用同一名称、同一商标设计的商品,如美国的可口可乐等。

H

hard-sell advertising 硬销售广告

以销售服务为中心的广告,明确阐述自己的立场,宣传内容为产品本身及促销努力,意 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使这种欲望付诸实施。

I

image advertising 形象广告

专为树立企业形象而进行的广告,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各界对企业的了解和支持。日本称 “印象广告”。

impact advertising 有冲击力的广告

能引起人们极大注意并留下强烈印象的广告。但其表现方式必须是健康的。

inadequate advertising 不适当广告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的广告,即是不适当的广告,应该尽力杜绝。

Impression

即广告的收视次数。counter(计数器)上的统计数字即该网页的 Impression。广告主希 望他的广告被10万人次看到,这10万人次就是10万个Impression. inflight advertising 飞行中广告

在飞行时向乘客提供的各种娱乐及服务项目发布的广告,如广播、电视新闻短片及赠送 广告礼品等。

insert 插页

夹在报刊中的广告印刷品。商品目录也可以作为插页夹入报纸。这种形式也称为flyer。

insertion order 广告订单

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发交媒体登载广告的订单,也称“发稿单”。发稿单中要详细载明 广告发布的地位、时间、尺寸、频率等,并连同广告稿、画稿(或电视片)一并送交媒 介。

J

Job press 零件印刷

承印零星印刷展开,在骑缝中间自背面用订书针订二次或三次。为页数不多的印刷品或 杂志所常用。 Justify 整版

广告文字排版后,调整字的行列,使其符合所需的长度,并将参差不齐的右边缘排齐。

K

Key media problem 媒介的主要问题

是媒介部分的总纲,说明针对市场的情况,选择媒介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Key word 中心词

集中表现广告文稿的词语。是整篇广告文稿中最重要的词语,是使文稿产生效果的关键 ,因此必须审慎选择 。

L

lamp post advertising 路灯柱广告

设置在路灯柱上的广告,有用招贴的,也有用耐久搪瓷牌的。

large-scale advertising 大规模的广告

往往是指一种广告运动持续时间长,广告费用高或者媒介计划中包含的媒介数目多的广 告。可以单纯地指表现规模巨大的广告。

Layout 构图版式

life-cycle analysis 生命周期分析法 是一种以S曲线为基础的有关产品成长率的分析

和预测,适用于S曲线不同阶段产品的销售预测,需要数据;产品或相类似产品的销 售量。

local (regional) advertising 地区性广告

在一定地区内发布的广告,采用地区性的广告媒介。如当地的百货商店或其他零售商店 ,在当地的报纸、电视台、广播台发布广告,以及在当地做户外广告和交通广告等。日 本称“地域广告”。

logotype、logo 标志

表示特征的记号,如报刊、商标名等。在广告业中也称为标识。作为企业或产品特定标 志的图案或文字经注册即为商标。

light box advertising 灯箱广告

灯箱外框是铝合金或不锈钢,箱面是有机玻璃做成,内装日光管或霓虹管,画面一般是 照相软片。设置在商店门口或店堂内部,以及公共场所及道路、立交路两侧。 新型的柔 性灯箱一改传统灯箱白天效果差,没有了图象、文字字形单调的缺憾,以其逼真的图象 显示、丰富的字形、无论白天黑夜均以艳丽的色彩、强烈的质感显示出特有的装饰效果 。以柔性灯箱的制作技术及材料、工艺不仅可以制成覆盖整个墙面的巨型灯箱与建筑物 溶于一体,还可做成实物模型,而且几年不变色、易运输、易安装、不易磨损及阻燃。 广泛用于银行、超级市场、快餐店、加油站等,已成为一种商店门面装饰新形式。

M

magazine advertising 杂志广告

刊登在杂志上的广告。杂志可分为专业性杂志(professional magazine)、行业性杂志 (trade magazine)、消费者杂志(consumer magazine)等。由于各类杂志读者比较明 确,是各类专业商品广告的良好媒介。刊登在封

二、封

三、封四和中间双面的杂志广告 一般用彩色印刷,纸质也较好,因此表现力较强,是报纸广告难以比拟的。杂志广告还 可以用较多的篇幅来传递关于商品的详尽信息,既利于消费者理解和记忆,也有更高的 保存价值。 杂志广告的缺点是:影响范围较窄。因杂志出版周期长,经济信息不易及时 传递。

mail order advertising 邮购广告

在邮购目录上刊登的广告。形式之一是由邮购商店向客户分寄或分发邮购目录,由客户 按目录上的商品编号及定价,把货款汇到邮购商店,商店收到后即向客户寄发商品。这 类邮购目录有成册的,也有配合时令分季零页寄发的,在前者上刊登广告一般要收费, 后者大都是免费的。

mail survey 邮寄调查

将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亦称问卷,questionnaire)投寄给调查对象,要求填好后寄回 。这种形式是在被访问者不愿面谈及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或曲解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 好办法。问卷必须简洁,问题明了。邮寄调查表的回收率一般较低,回收时间较迟缓。

mailing list 寄发表

直销需要编制寄发表。寄发对象的名单可来自电话簿、行名录、本企业客户的名单,和 广告中索取说明书的回折。也可以收集各种协会的会员录,报刊杂志的订户名录。国外 有些会员录和订户名录可以付费购买。

maintenance advertising 维持性广告

在大规模广告以后,刊登地位较不显著或时间较短的广告,以保持消费者或用户对大规 模广告内容的印象。

Margin 页边空白

印刷广告(如报刊广告)在排版时应在广告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这样可以在视觉上起 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不留空白,而使广告撑足版面称为“出血”(breed)。

market research 市场调查

market segmentation 市场细分化

亦称为市场区隔、市场分割或市场划分。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 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般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市场划分为拥有特定消费者 群以更细小的市场。市场细分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选择目标市场的前提,通常把 经济形态、地理环境、消费者性格和购买行动等因素作为划分的标准,从而对成千上万 消费者构成的市场进行细分。

media buying 媒介购买

媒介计划经客户通过后,向所采用的媒介订购版面或时间。

media department 媒介部门

media evaluation 媒介评价

负责媒介评价的人员,一般被称为媒介计划员。媒介计同经过评价和选择拟订广告的媒 介计划。广告代理商须收集各种有关备选媒介的资料,有时还需要为特定的客户或行业 在媒介资料方面做专门服务。发达国家的媒介单位也主动提供有关读者、观众、听众的 资料,并印成专册(media kit)免费提供给广告代理商和广告主。媒介计划员要对这些 资料进行评价、核实。

media mix 媒介组合

在同一媒体计划中,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的媒介,称媒介组合。媒介组合所产生的 协同作用,其总和效果远大于各媒体分别相加之和。

media objectives 媒介目标

是媒介和整个市场营销和广告计划的关系:

要通过媒介达到的目标市场;

能支配的预算;

必要的到达度(reach)和广告出现的频(frequency);

按年或按月的持续情况;

必要的伸缩性;

媒介和创意的关系 media recommendations 媒介介绍

详细而正确地列出可供选择的媒介,如果所用的媒介是别出心裁的,就需要有必要的说 明。

media research 媒介调查

媒介调查的目的在于寻找目标顾客传达预期展露次数或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即正确地 进行介选择。为此就必须对报刊、杂志、路牌、电视、电影、广播等各种媒介进行调查 ,从其发行量(观众人数或收视率),主要阅读对象,视听收视者的年龄、文化层次、 收入情况、介所能达到的地理覆盖面等多方入手,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如广告目标 、广告预算、目标顾客的确认等作为调查对象的媒介进行分析和筛选。

media service 媒介服务

媒介是广告被受众读到、看到或听到的广告载体,通过媒介有效地达到广告目标。广告 代理商提供的媒介服务包括:1,对媒介的评价;2,对媒介的选择;3,向客户提供适当 的媒介组合、策略方案。

media strategy 媒介策略

包括媒介计划的具体问题,例如选择了一种媒介,说明选择的理由,并和媒介目标有关 系。媒介策略包括下列各个方面:

所选媒介的类别(如电视或杂志);

把广告预算分配到地区;

把预算分配到媒介(金额和总数的百分比);

把预算分配到月度、季度、;

按月或按季希望达到的到达率及频率的水平;

在特定的某一个月中希望达到有效的到达率和频率;

主要的和次要和目标市场的规模;

对策略性目标的衡量;

必要的对地区的衡量;

如果需要叙述千人价格的计算;

媒介单位的说明(如30或60秒,全页或不到全页);

选择或安排发布日程的准则;

说明对竞争对手的关系,特别是某一主要的品牌;

对每一策略的基本原理的阐述。

Moving icon

会飞的button广告,可以根据广告主的要求并结合网页本身特点设计"飞行"轨迹,增强 广告的爆光率。

N

national advertising 全国性广告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广告,采用全国性广告媒介,采用全国性广告的广告主称为nationa l advertiser。

neon light advertising 霓虹灯广告

霓虹灯由玻璃管制成,并按照设计要求弯成各种文字和图案,然后在玻璃管两端配制铜 电极,在管内灌注氖、氩等各种隋性气体,接通高压电源后发出各色光,是户外广告的 主要形式之一,还可以为夜幕增加色彩和动感。大型的霓虹灯(或用电灯泡缀成的)广 告称为spectacular。

newspaper advertising 报纸广告

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介(print-medium)。它的特点是发行频率高 、发行量大、信息传递快,因此报纸广告可及时广泛发布。报纸广告以文字和图画为主 要视觉刺激,不像其他广告媒介,如电视、广告等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且报纸可以反复 阅读,便于保存。 鉴于报纸纸质及印制工艺上的原因,报纸广告中的商品外观形象和款 式、色彩不能理想地反映出来。

O

outdoor advertising 户外广告

设置在户外的广告,如路牌广告和霓虹灯广告、灯箱广告等。国外还有广告塔、广告柱 等形式,美国目前称out-of-home advertising。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户外 广告是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热点,并成为美化城市的一种艺术品,是城市商 品经济发达程度及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标志。

P

pass on readership 传阅读者

不是自己花钱购买或订阅刊物,而是看别人购买或订阅的杂志。如图书馆、阅览室的刊 物及报纸就有不少传阅读者。媒体可以通过调查提供传阅读者的数目。如果某一刊物的 传阅读者是四人,它的总读者即是购买或订阅者数目的四倍。

Penetration 渗透度

媒介深入到受众的程度。以能直接接触媒体的个人或家庭的比率来计算。媒介为了证明 自己的渗透度编制了媒介简介(media kit),详细记载该媒介能深入到多少有购买力的 家庭或个人。

platform side advertising 站台广告

设置在铁路及地铁等的站台、月台上的广告。

point-of-purchase advertising 购物点广告

能加强购物点展售(P.O.Pdisplay)的效果。悬挂物(hanger)、旗帜、海报、货架陈列牌 和说明书能吸引消费者;陈列柜(stand)、陈列牌(show card)等能帮助相关产品销售; 橱窗陈列(window display and shop window advertising)可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系列的 印象。也称为广告促成物。

P.O.P. display 购物点展示

购物点陈列商品及各种商品的示范表演,包括橱窗装饰(window dressing)。可以树立 品牌,有利于营业推广。购物点展售商品严格遵循五个“适当”的原则,即适当的商品 ──具有销售潜力的商品;适当的价格──具有竞争性的价格;适当的位置──以商品 正面陈列在显著的、适合消费者采购线路的、容易拿到的位置;适当的时间──配合电 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广告发布及销售旺季、周末购物高峰等时间;适当的数量─ ─让消费者有充分挑选余地而又不形成堆积之不便的数量。购物点陈列资料与电视或印 刷品宣传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Page view

综合浏览量: 网站各网页被浏览的总次数.一个访客有可能创造十几个甚至更多的

Pageviews。是目前判断网站访问流量最常用的计算方式,也是反映一个网站受欢迎程度 的重要指标之一。

Positioning 产品定位

使产品在未来潜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的位置。其重点是在对未来潜在顾客民智所下的功夫 ,为此要从产品特征、包装、服务等多方面作研究,并顾及到竞争对手的情况。通过市 场实验及随着市场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产品在必要时要进行重新定位(repositio ning)。

poster advertising 招贴广告 以招贴形式张贴的户外广告、招贴广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日趋 完美。有些城市设有固定的如贴栏,专供张贴招贴广告,而大部份招贴则张贴在商店的 橱窗外面。

potential market 潜在市场

有潜在购买力,值得开发的市场。通过各项促销手段,包括广告,可以使潜在市场转变 为现有市场。

Production 制作

广告稿完成以后至发布以前的必要准备,包括排字、印刷、摄像、摄影等工序。专门从 事广告制作的单位称为production house。

primary readership 基本读者

最初购买或付款订阅刊物的读者。后者并不是自己花钱购买或订阅的。

Printing 印刷

把文字、图画等通过技术手段印在纸上。一般批量较大。因所用印刷机、原料、材料和 技术不同,可分为多种印刷,如:铅印、胶印、凹版印等等。

product advertising 商品广告

以介绍商品的名称、特征并进行销售说服等为主要内容的广告,区别于企业广告。大部 分广告属于商品广告的范畴。

Q

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

保证产品达到预期销售目标的条件首推质量。许多厂商都把质量列为重要管理列为重要 工作,简称为QC。规模较大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 control),简称为TQC Quiz advertising 提问式广告

在广告中提出问题,期望消费者回答。鉴于消费者的回答往往是有条件的,有时要在这 类广告中附加赠品或配合开奖。这类广告旨在加深消费者对企业或产品的认识。

R

radio broadcasting advertising 无线电广播广告

通过无线电广播台广播的广告。可以传到四面八方,深入每个家庭。 广播广告以语言、 音乐和音响为要素,尤以语言为主体,反映商品的具体信息。这类广告的效果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听众的理解力。广播广告要求语言清晰、明了、准确地表达广告内容,在商 标品名、生产厂商及销售点地址、电话等重要内容的播芭应稍慢,并适当加以重复,以 增强听觉效果。此外,要求语言中肯、自然,切忌装腔作势和不着边际的吹捧。

Rebate 赎价券

延迟给予消费者的折扣凭券。消费者把赎价券寄回厂商可收到厂商寄来的折扣钱数。它 的效果不及折价券大,但可以提高奖额。也可以要求消费者必须寄回多种商品的赎价券 才可兑换现金。是营业推广的工具之一。

rate card 价目表

各种媒介为刊登及发布广告地位、时间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收费价格表。可供广告主或广 告代理商参考。有一些特定的价格,如:

1. 组合价格(combination rate):运用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两种刊物所享受的折扣价, 或者是同时采用两个广播电台或电视台而享受的折扣;

2. 一次性价格(one time rate);

3. 最低价格(end rate):是广播台或电视台所能接受的最低广告价格。

Readership 读者总数

某一指定期号刊物的全部读者,而不管他们怎样收到刊物,在什么地方阅读或阅读程度 如何。刊物的销数愈大,读者的总数也就愈大。

S

sales promotion advertising agency 营业推广广告代理商

专门设计营业推广的广告代理商,有时是全面服务(全能)广告代理商的附属机构,专 门为客户设计和组织各种诸如竞赛、降价、赠送、商品陈列等营业推广活动。

Sampling 抽样

抽样的意义是从局部即样品(sample)的情况推算整体情况。抽样调查是与普查(census) 相对而言的。抽样大体分为随机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和目的抽样(purposive sampling)两种。

Schedule 广告发布时间表

选定媒介后广告主或代理商编排广告发布时间表,以便有次序地发布广告并且发布后可 以检查。

seasonal advertising 季节性广告

配合季节而刊登的广告,特别用于与季节变化有直接关系的商品,例如夏季服装广告, 一般在春末夏初刊登;每逢感恩节、圣诞节的大批配合节日的广告。由于季节性产品的 出现,造就了季节性广告。

Segmentation 细分

因为直销不同于大众营销(mass marketing),是选定对象有目标地销售,因此细分销 售对象是关键。可运用市场细分的原理,把特定的产品讯息传达给某一特定的未被满足 的消费者群。

seller’s marker 卖方市场

或称卖主市场。是以卖方为中心的市场。当市场上买主多,卖方提供的商品满足不了买 方的需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卖方惜售,而买方求购心切。在卖方市场上卖方处于支 配地位。

Sequence 顺序

时间或空间上排列的先后。成功的广告首先吸引受众视线的为广告上的焦点(focal point),然后根据组成广告内容的各个部分流畅(flow)的安排,使被吸引过来的视线 顺序经过每一部分,最终读完整幅广告。

serial advertising 系列广告

陆续发布的一系列广告。用以介绍一种产品的多个特性或一个品牌的多个品种。系列广 告的每一则着重介绍某一特点,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全面理解。系列广告的最大特点是 广告的布局(layout)大体相同。

Slogan 标语

标语在正文之后,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是长期使用的。标语必须着重消费者可得的 实际利益,突出独特的销售陈述(USP)。

soft-sell advertising 软销售广告

和硬销售广告不同,意在满足消费者间接的诉求(appeal),如以情感、悬念等为中心 引起消费者兴趣。

店铺广告 store advertising

在商店中设置的广告。主要是招牌(store sign)和购物点广告(P.O.P. advertising ),近年来又广泛设置灯箱(light box)广告。

street car advertising 街车广告

设置在路上行驶的街车前面、侧面和顶面的广告,如电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上的广 告。

subway advertising 地铁广告

设置在地铁站口、站内的广告和地铁车厢里的广告。

T

target market 目标市场

广告是针对谁的,说明哪些人是潜在的主顾及其原因,这些主顾可能是目前的用户,也 可能是竞争对手产品的用户或现在还不是用户。 选择目标市场就是在市场上寻找一个目 前产品还没有足或不够满足的群体,经市场细分选出目标市场后,才能根据目标市场的 特点进行广告等一系列的促销活动。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发展整体营销组合的基本要素 target audience 目标受众

广告要达到的某一特定类型的受众,如一般防皱纹化妆品的目标受众是35岁以上的妇女 等。

tear sheet, voucher copy 样张,样本

广告登出后,广告媒介关交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的刊有广告的报纸或杂志等。样张及样 本是广告已经登的证明。

television advertising 电视广告

通过电视台播放的广告。电视广告将印刷、绘画、摄影、电影和有声广告融为一体,同 时又对消费者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作用。这种广告形式既能展示商品,又能配以解说词, 因此不但可以介绍商品性能、质量、制作特点、使用方法,而且还能现场演示操作,形 式多样,生动活泼。

电视广告与广播广告一样,缺乏保存性,为了增强记忆,可以不断重播。晚间收看电视 人数最多的时间称为黄金时间(prime time),一则电视广告称为TV commercial。

tie-up advertising 联合广告

几家在业务上有联系的广告主联合起来刊登广告,目的在于造成较大的声势,并压缩各 自的广告费用,有助于提高广告策划与创作的水平。

U

Ultra-large scale integration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一个数毫米见方的硅片上,具有至少1000个逻辑门或10万个以上元件的电路。

V

Vertical banner 悬垂幕广告

沿建筑悬垂的广告。为一般交易会、展览会等所常用。有时采用横幅(banner or streamer)形式。

Vivid demonstration 生动示范

表演产品的使用方法等电视广告的特点

Volumn objectives 销售量目标

企业相信他们在赢得最大市场份额后,将享有最低的成本和最多的长期利润,于是制定 较低的价格来追求市场份额,达到较高的销售目标。

W

women’s marker 妇女市场

由妇女构成的消费市场。妇女是商品的重要消费者,她们中可分为家庭主妇、职业妇女 及其他,也可按年龄分为少女、青年妇女、中年妇女和老年妇女等。由于她们的生活方 式、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等不同,购买商品的动机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Y

yellow page advertising 黄页广告 在电话号码簿的黄页上刊登广告。黄页登载分类电话号码,因便于检索,使用者更多, 使广告的接触面更广。

Z

Zinc plate 锌版

上一篇:女生写给老公范文下一篇:平凡的世界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