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例分析范文

2023-09-23

孔乙己课例分析范文第1篇

本文主要论述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文章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孔乙己的形象特征。他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品行端正,被迫为盗,穷困潦倒;骄傲自负,深受毒害,死不觉悟。二是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封建制度和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毒害;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①,使孔乙己最终落得一个悲剧下场。三是从孔乙己的形象看作者的思想内涵。鲁迅是一位爱憎分明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交织着复杂的浓郁的悲剧和喜剧的情调;他笔下的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他小说中的多数知识分子形象带有二重性。

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文人,孔乙己一心只求以科举成名的方式踏上仕途,飞黄腾达,但最终落得悲凉之极的下场,实质上,他正是被封建制度腐蚀掉的灵魂,为之“吃掉”的无辜的牺牲者。

一 孔乙己的形象特征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知识群体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形象特征:

(一) 孔乙己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 这个特征,最能表现这个出身下层社会的老童生的形象特征。他读过书,但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过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可是封建教育不但与劳动相脱离,弄得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且还教育人们轻视劳动,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乙己头脑中就充满这样的理念。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就越过越穷。孔乙己自然崇奉“君子固穷”的德行,但活着是第一要义,哪怕落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也得活下去。但讨饭抛头露脸,太不光彩,孔乙己自然不愿意干,所以就只好偷。这种人在社会上己沦落到非常可怜的地步,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应比普通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他诚然是善良的,却又迂腐而卑琐。他的关于“茴”字四种写法的学理,自然可以说明自己是知识里手,却也是装腔作势聊以自慰。这就成为又穷又酸、迂腐不堪。孔乙己在鲁镇咸亨酒店的人际关系中,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一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人物的身份。这长衫的衣着和“满口之乎者也”,使他和短衣帮的做工的人,界分开来,标志着他是圣人门徒;而现实的境况,却是“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又使他和读书进学的人远远地区别开来。于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这种不和谐的状态在孔乙己这个特殊人物身上统一起来。既是穿长衫的,理应踱进屋里,慢慢地坐喝。可孔乙己却不能够,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既然穷到这个地步,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脱下来,走进短衣帮的群里,可孔乙己又不承认自己的没落,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要摆读书人的架子。这种又穷又酸的性格,正是人物的内在矛盾、本质特征的表现。孔乙己己穷到毫无办法、便经常偷,也经常挨打。他甚至连书也偷了。当人们揭发他,讥笑他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之类。孔乙己连偷东西也要分等级,读书人偷东西,就与凡夫俗子不同,就不能算偷,这有多么迂腐可笑!还说什么“君子固穷”,明明是偷东西,被揭发,丢了脸,他还死不承认,还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固守穷困,决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孔乙己穷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二)孔乙己品行端正,被迫为盗,穷困潦倒。小说概括地写了孔乙己一生的经历,写他沦落的过程,真实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必然性。“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就是从不拖欠”,这些描写显示出

作者对身处下层社会的人物的同情。孔乙己不是因为品质恶劣而去偷东西,而是为生活所迫,“偶然”去干这种事,万不得己而为之的。作者对于孔乙己的沦落,是既有批判,又有同情的。

(三)孔乙己骄傲自负,深受毒害,死不觉悟。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养成了盲目自负的毛病。小说中写道,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读书人那种骄傲自负、鹤立鸡群的神态又流露出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己经走上穷途未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但是,孔乙己越显出看不起人家的样子,人家就越要讥笑他,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虽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但他对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是没有任何认识,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把自己的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人家讥笑他偷东西,他还能涨红了脸,想法辩解。可当人家讥笑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连争辩也没有力气,脸上立刻失了神色,话也说不清了。但是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东西被揭发还要难受。他对封建教育的毒害是连一点认识,一点觉悟也没有的。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

孔乙己是个穷苦知识分子,他的性格除了穷酸之外,还有孤独、善良、恳切、赤诚的一面。作品通过他热心教小伙计认字,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一人一颗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让的孤独。他在周围人们的讥笑声中,百无聊赖,只好到孩子们中去找朋友,求安慰;他的认真、恳切的态度,又显示出他的一片赤诚。他教小伙计,“回字有四样写法……”,孩子们要茴香豆时,他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不看对象,卖弄学问,随口引用古书成文的描写,又进一步表现了孔乙己处处要显示自己的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

孔乙己是旧制度下的牺牲品,是一个多余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是含意极深的一笔。孔乙己站着喝,表示穷困潦倒,地位卑下,而他不肯脱掉那件长衫,因为他不肯忘记读书清高的身份。他既爬不上去又不肯承认现实,与劳动人民认同,他既被人隔离起来又自我放逐,因此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此言表面上看极为普通平淡,细想却包含着非常沉重的思想感情。孔乙己活着没有别的用处,别的意义,只是作为别人取笑和欢乐的材料;没有他,生活还是照样过,谁也不会记起他,因为孔乙己完全是当时社会上的一块废料。统治阶级厌恶他,把他踩在脚下;劳动人民也不需要他,因为孔乙己与他们之间,己经隔了一条人为的鸿沟。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社会吞噬了他。他偷了丁举人的东西,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门中出现,是坐着用手走来又离去的。这场面惨不忍睹。在封建社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只要中了举人,就有资格作官,就会有人来巴结他,给他送钱财礼物。可连秀才也没考上的人,如果再加上出身贫寒,那就连一条狗都不如。孔乙己就是这样,作者特别写道孔乙己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而不是被其他地主阔人打断的,用意十分深刻。打断了腿,就是致孔乙己于死命;刽子手不是别人,而是丁举人,是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在这个制度下,爬不上去,就活该倒霉;爬上去的,就作威作福,可以随便置人于死

地。这的确是一种残酷的制度。

孔乙己被打成这样,有谁同情他呢?掌柜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种人的残酷,是跟钱字紧紧联系着的。接着两句话是:“你又偷了东西了”、“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周围的人发出的,也还是一片讥笑声。这完全是一个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不仅毒害了孔乙己,把他造成一个十足的废物,而且还戕害他的身体,吃他的肉,喝他的肉,周围的人们还要摧残他,凌辱他,把他的痛苦当作取乐的材料。

可是,孔乙己又是怎样回答、对待这一切呢?他说:“不要取笑”,“跌断,跌,跌……”他只有恳求,没有愤怒,自然更谈不上反抗,他所关心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的身份。封建教育己毒化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他至死也没有任何觉悟的表现。孔乙己是即将崩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的穷酸、迂腐的性格,完全是封建教育制度造成的。作品正是通过他的性格、命运,来揭露封建教育 极端腐朽性,控诉这个制度毒害人,戕害人的罪恶。

二、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封建制度和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毒害。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善良的读书人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统治阶级为了笼络广大知识分子,总是意图向他们灌输“读书至上”,因此,封建社会里许多读书人都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视科举为进身的阶梯,他们把自己的命运 一年又一年地押到科举考试的赌博上,在封建统治阶级划定的死胡同里不顾一切地奔走。然而在这些人中间,有些是爬上去了,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几经奋斗,牺牲了大量的人生的美好时光,换来得却只是满头白发,两袖清风,低下的地位,生活的贫寒。孔乙己就属于后一种知识分子。小说描写的是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和心理状态。鲁迅以这种描写,宣布按封建科举模式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变动中必然没落的命运,勾摄了科举时代没落的知识分子腐朽、空虚迂执的灵魂,孔乙己是科举试场中人物梦幻破灭的传神写照。作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读书人,他对于统治者所宣扬的那套“惟有读书高”的理论深信不疑,甚至还表现出一种宗教式的虔诚的态度。这就不能不使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整个灵魂浸透了这类思想理论的影响,并时时从自己的言行中表露出来。孔乙己有善良清高的品性,但不懂事务,不善谋生,还不愿放下旧家子弟的臭架子,他善良的迂腐,儒雅的可怜。正是这样,他才相信“读书高”,因此讲话总是处处从古人书本中引经据典。显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因而他的言语越发散发出迂腐的气味。同时,正是这种“读书高”的思想,使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下身上破烂不堪的长衫,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与劳动者的区别,但这长衫却无情地衬托出他的卑贱和潦倒。他以长衫为自豪,经常表现出作为读书人的矜持和骄傲,时常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资本,这也是他认为无论生活多么贫困,境况怎样狼狈,读书人是高人一等的,因而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肯抛弃他对“惟有读书高”的理论的衷心信奉。

同时,像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毫无疑问他必然是选择“学而优则仕”的生活道路的。他对小伙计也是这样的思想,而别人对他的试举落第进行挖苦、讽刺,却强烈地刺痛着他“学而优则仕”

的内心,使他难堪。

在封建社会里,真正能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孔乙己和更多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什么高官厚禄,朱服紫袍,对于他们都只不过是墙上画饼,镜里的鲜花,梦里的幻想而己,他始终未能如愿,未能挤进真正长衫顾客的行列。而封建制度却仍然带给这个它的衷心拥护者和虔诚信奉者的是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累累伤痕。也正是这种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摧残和毁灭了孔乙己的肉体和生命,由于这个,读书人对“惟有读书高”的理论保持着一种宗教式的迷信,而又不可能认识到在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是附属于各个不同的阶级的,所以他盲目地认为,只要是读书人,便都是高人一等的,有学问有道德的。他从这一认识出发,当生计发生问题时,他就不是像阿Q那样 去偷几个萝卜,而是专找读书人家去偷书,在他看来,不管偷者或是被偷者,都只是读书人之间的雅事,是不同于一般的偷窃的。可实际上这只是孔乙己自己心造的幻影。就拿知识分子的丁举人来说,他并不是这样看的,对待偷他东西的人,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他毫无例外都是面目狰狞凶恶。这样情节本身就构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看来,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不是造就丁举人那样残忍狠毒的爬上去的吃人者,就是培养孔乙 己那样迂腐无能,百无一用的废物。可见,孔乙己的残废和死,也完全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欺骗和迫害造成的。

(二)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 己读了一辈子书未能中举,落到十分可怜的境地,可酒 客们偏好戳他的忌讳:“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取笑 的言语很显然是对孔乙 己这个弱小者的精神上的一种冷酷 蹂躏,它与社会对孔乙己的物质剥夺一道促进了这个不幸者的悲剧。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是一个多余的人,然而 在鲁镇的人际间所投诉的悲凉和讥笑,却愈加强化 了这种冷漠,麻木,可怖的氛围……

鲁迅在作品里十分沉痛地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赏玩孔乙己的不幸的人并不是个别的,少数的,而是非常广泛而普遍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咸亨酒店的顾客中似乎还是等级森严的,既有阔绰的长衫顾客,也有穷苦的短衣帮劳动者。他们平时是并不在一起喝酒的,但对待孔乙己的态度上,他们却又是基本一致的。他们把孔乙己当作寻开心的笑料,,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他们就进入一种放肆的高声嚎叫,来逗这个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的知识分子,像戏耍某一种令人开心的玩物一样。这时,所有人都会沉浸在一种狂热的酒醉似的哄笑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和快感。同样,在咸亨酒店里,掌柜与伙计之间关系本来并不融洽,掌柜平时对小伙计总是摆出一幅凶脸孔,教人活泼不得。然而,孔乙己到店,这种僵冷的局面也就改变了,不但掌柜会不断提 问题逗弄孔乙己,而且 小伙计也可以 在此时附和一下,笑一笑。还有邻舍的孩子们虽然不是洒客,有时却也会来凑热闹,围住孔乙己。当然,孔乙己也就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引人开心的笑料。整个鲁镇的人,对孔乙己的不幸却不曾寄予同情,而是哄笑,寻开心。鲁迅在此悲愤地指出这种冷漠和凉薄就像严冬里的空气,是如此之广泛,普遍地充溢于整个社会的角落。

人们的讥笑,对于孔乙 己的迂腐自然是一种否定,同时也凝结着社会的冷漠和世态的麻木,如果联想到《药》中杀人场上“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的看,想到 阿Q在刑场上所看到的“又钝又锋利”的“可怕的眼睛”,《孔乙己》中所出现的讪笑的人群,便构成冷漠的人际社会。对于 愚

弱的国民性的展示,对于 传统文化的心理和历史积淀中所造成的精神创伤的揭示,始终是鲁迅创作追索的中心。

鲁迅在《孔乙己》里还着重表现了社会对苦人的凉薄的残酷性质。他集中描写了三次咸亨酒店众人对孔乙己的哄笑:第一次是由于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因而脸上又添了新的伤疤,人们揭发了这件事后孔乙己还以“窃书不能算偷”来辩解,从而引起人们的哄笑;第二次是酒客们提出刺痛孔乙己的那个“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问题,引起孔乙己的颓唐不安,并说了一些全是之乎者也的令人不懂的话,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第三次,那己经是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他再来咸亨酒店时,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坐在一个蒲包上,脸上黑而且瘦,己经不成样子,对于人们的取笑,他时时露出恳求的眼色。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众人仍然还是一次一次地戏弄他,哄笑他。从这三次哄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是拿孔乙己的不幸作为取笑的材料的。孔乙己肉体上被打伤,人们以此来戏弄、逗乐;孔乙己屡试不第的绝望的心灵创痛,也成为人们取笑的材料;即使在孔乙己的精神肉体受到极大摧残,己经成为废人生命即将熄灭的时候,人们仍然不放松他,依旧将命运悲惨的他作为寻开心的对象。孔乙己的任何痛苦,都可以使看客们得到愉快和满足。以身世不幸者作为自己戏弄的对象,把别人的痛苦变成自己取乐的材料,这种人间的凉薄具有多么残酷的性质啊!

孔乙己在科举道路上奔走了一生,几十年的寒窗,无数次的应试,葬送了他的全部青春,终究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虽然如此,但他还是陶醉于满腹学问的牛角尖里。最终又丧失了劳动本领,沉沦道德,这些都十分清楚地说明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是怎样残酷地从精神上道德上对一个知识分子进行毒害,愚弄的。

三、从孔乙己的形象看作者的思想内涵

(一)鲁迅是一位爱憎分明的现实主义作家。早期,鲁迅己能够以朴素的阶级观念将上流社会与下层社会区分开来。作为本阶级的叛逆者,他对自己所出生的封建地主阶级抱有一种鲜明的憎恨态度,并且明确地表示自己在情感上倾向于下层社会劳苦群众,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示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劳动人民的要求。但是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和社会革命家,他并不仅仅满足于对劳动群众的同情和怜悯,他是更深刻地从理智上思考,探索着劳苦群众从根本上挣脱锁链的途径。他将自己敏锐的艺术触角,伸向一个自己深思熟虑后所选择的领域,对劳动群众的落后的精神状态的表现。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对于同类人的悲苦的境遇 缺乏深厚的同情,好从别人的痛苦里讨取娱乐的材料,这是鲁迅感受最为痛切的,也是批判最为有力的一种精神病态。对于 苦人的 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一直使鲁迅感到痛心 和愤慨的问题,感叹 人们的苦痛之不易相通,不满社会对苦人的冷漠态度,这是鲁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生活的思考并且表现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鲁迅小说交织着复杂的浓郁的悲剧和喜剧的情调②。 孔乙己的一生是悲剧。这个悲剧与其说是知识分子好喝懒做的结果,不知说是社会,历史的鸩酒浸淫的恶果。然而鲁迅却在悲剧中覆盖了喜剧的色彩,悲剧与喜剧的统一,更增强了针砭的反讽意味,深化了悲剧的冷漠色彩寓庄于谐。婉而多讽,这种相反相成的

审美情致。在孔乙己身上是胶着契合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无丝毫的实用之才,己经破落到连十几文酒钱也付不起,却仍不肯脱下那件作为士族标志的长衫。小说对他的迂腐疏懒和强撑着士族架子的酸味是给以严厉的讽刺的,但他又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弃儿,是豪绅统治下的悲苦无告的小人物,他有善良的灵魂和羞耻心,但却失去了起码的人的尊严。作者对此又寄予深切的同情。鲁迅的每笔都是这种同情的泪和讽刺的火的交织,这里的喜剧笔调己不是纯粹的喜剧笔调,而是悲剧化的喜剧笔调,这里的悲剧也不是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人物的社会悲剧。

讽刺和嘲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也密切相关,凡是可以 讽刺的对象,一定也是嘲笑的对象,因为讽刺的对象必然是在某些方面有自相矛盾和可笑的地方。一个高明的熟悉生活的艺术家,就善于抓住讽刺对象的表里不一,荒唐可笑之处予以必要的夸张,创造出具有讽刺艺术和嘲笑意义的形象。孔乙己性格的最大弱点就是他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处境,承认自己的错处,并努力克服和改进,有点象阿Q那样的精神胜利法。因此,他的表面的东西与他实际上的东西总是自相矛盾的。鲁讯就善于抓住这种矛盾,通过群众对他的追问予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在鲁讯看来,一个人如果不敢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特别是不敢承认自身的弱点,他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所以鲁讯对孔乙己弱点的嘲讽是对他的腐朽思想习气的否定。讽刺与嘲笑之所以能激起人们的爱憎,并使人们产生美感,是因为它符合生活的真实,对假丑恶的揭露与批判,使人们感到愉悦。在鲁迅对孔乙己的矛盾和可笑之处进行讽刺和嘲笑的时候,我们的确感到十分真实可信,感到可笑而又可悲。

(三)鲁迅笔下的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孔乙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可以说孔乙己是从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可见鲁迅把这种艺术化的手段,不惜笔墨地运用到孔乙己这样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身上,真是用心良苦。在孔乙己身上可悲可笑是融为一体的,泪和笑是同时存在的。鲁迅用“笑”来衬托“悲”因而笑使泪更加浓烈,孔乙己身上的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的深度,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悲剧效果。同样,笑也鞭挞了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封建思想和吃人并使人毫无觉悟的封建制度。封建政治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害,在被压迫者中间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丧失了最起码的同情心。当然,这种笑也从深层上理解也可以是为惊醒读者、拯救国民灵魂。鲁迅不但以“哀其不幸”的感情体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而且还以“怒其不争”的决绝,刻画了国人浅薄的笑声,抽打国人麻木的灵魂。鲁迅在短衣帮的笑声中,在对孔乙己的深入挖掘中提示了他笔下这位知识分子的非人地位,其实这也是封建社会中国人的地位。鲁迅把国人灵魂的麻木和堕落真实地融进一次次的哄笑和取笑中,其目的是为了“揭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总之,鲁迅把笑赋予孔乙己的身上,具有强大的艺术震撼力,是引人深思的。

(四)鲁迅小说中的多数知识分子形象带有二重性③,与此相一致,鲁迅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带有二重性的。既同情其不幸遭遇又批判其思想弱点,既肯定其反对黑暗社会,渴求民主自由和社会改革的进步表现,对批评其软弱动摇,狭隘自私的落后意识。鲁迅这种复杂的二重心情内涵,曲折地融洽在他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里。由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多种不同形态,这种二重感情又呈现出相当复杂的情形。许多人不承认鲁迅对孔乙己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即认为鲁迅是以极度轻蔑,决绝的冷漠态度,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和致命的鞭挞。

孔乙己二重性的悲剧:被压迫与被侮辱的悲剧,这正是当时中国“病志社会”及其“不幸的人们”的象征。就因为鲁迅把旧中国缩成一个鲁镇,又把焦点放在咸亨酒店,旧社会的各种症结就都由此体现出来。

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个下层知识分子被封建制度毁灭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的吃人本质,孔乙己的全部遭遇和他的悲惨结局,都有力地说明,这个善良的读书人是被封建制度吞噬在作品中的,鲁迅对孔乙己的卑庸的人生道路是否定的,但对于他的不幸命运,却也寄予深切的同情。

[注

释]:

史志谨主编,《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29页。

史志谨主编,《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60页。

汪 瑶主编,《鲁迅作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第42页。

[参考文献]:

1、赵晓笛主编,《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5月。

2、汪瑶主编,《鲁迅作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

3、史志谨主编,《鲁迅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

4、史志谨主编,《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5、叶世祥主编,《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6、钱理群主编,《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7、刘家鸣主编,《鲁迅小说的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8月。

8、曾华鹏

范伯群主编,《鲁迅小说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

9、王晓明主编,《鲁迅自剖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

孔乙己课例分析范文第2篇

鲁迅先生的小说无不与当时残酷黑暗的旧社会紧紧联系着。通过分析《孔乙己》这篇短篇小说中的孔乙己形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

《孔乙己》这篇小说不到三千字篇幅,以“我”的见闻为线索,摄取孔乙己几次在咸亨酒店出现的生活画面来构成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它写于1918年冬,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1916年初,教育部通令恢复辛亥革命后被明令取消的中小学“读经科目”。科举制度虽已于1906年废除,像孔乙己那样的生活也渐渐为人们所忘记,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也还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老古董”注(1),这样就在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由此可见,《孔乙己》是从封建教育制度受害者的角度来批判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

孔乙己是清朝科举制度下的牺牲者。那时的科举制度如何?那时的读书人读些什么呢?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须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矩半步。那时的读书人, “„四书‟熟,秀才足”。他们就在上述那些书本上作功夫。因而孔乙己讲话,满口“之乎者也”,什么“君子固穷”,什么“多乎哉?不多也。”这些都是“四书”上面的话。在科举制度下,考中了秀才,才好去考举人,再考上去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就会有钱有势。但要考取秀才、举人容易吗?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一百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1%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所以,科举制度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致使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孔乙己考不上秀才,觉得自己没有前途,自然养成一种坏脾气,就是“好喝懒做”。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口饭吃。可是坐不了几天,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在他看来,抄书哪有前途?哪能解决自己贫困的生活?连这唯一的生活来源也丢失之后,便免不了做些偷窃之事。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偷到丁举人家之后,先写“服辩”,又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

科举制度就是那样,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一面造成一大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致使社会对这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世态炎凉,人心势利。在那个社会里,可谓等级森严。小说提到的咸亨酒店里,在曲尺形的大柜台上划分得很清楚:靠柜外站着喝酒的是做工的短衣帮,穿长衫的踱进店

面隔壁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其思想意识和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试想像孔乙己那样身份独特的社会畸形人,如何能有生存之地?首先,他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深受封建文化糟粕毒害,使他成“才”则已,不成“才”则沦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其次,封建统治阶级(如丁举人)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他;再次,就连同一阶层的短衣帮以致不谙世事的小伙计,也同样深受封建等级制度影响而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来轻视他、嘲笑他,把他往死路上推。总之,他是社会上可有可无的人物。有他,只是增添人们的谈资、笑料;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唯一能使人提起他的,只是掌柜说起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

当然,孔乙己还有善良、令人同情的一面。文中提到他“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教小伙计写帐要用的“茴”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这些细节都体现他心地善良的一面。但是,我们在同情、可怜他的同时却又看不出丝毫希望,我们寄予的也只能是绝望的同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欺欺人,不敢正视现实,被打断了腿也宁可说是“跌断”,如何能指望他有所觉悟呢?

看来,小说是通过孔乙己这一形象,深刻地启示人们,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在相信读经、轻视劳动的封建思想毒害下,知识分子是没有出路的。鲁迅先生写《孔乙己》,是富有战斗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上一篇:论不学礼无以立范文下一篇:滥竽充数的寓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