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欣赏范文

2024-01-05

流浪者之歌欣赏范文第1篇

《舞蹈欣赏》要结束了,当初就是想选一门相对轻松一些的课程,能够在繁忙的专业功课学习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很开心,这门课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其实有时候休息并不只是睡觉,能够放松心情,卸下包袱,去融入到舞蹈的欢快氛围中往往能够让人更加的心情愉悦,更加充满活力。

不过必须要承认,我是没有什么音乐细胞的,或者说艺术细胞的,所以我基本上是看不懂舞蹈想要表达什么感情的,或者说要叙述什么故事的,我只能看出那些舞者是多么不容易。要不就是惊叹他们的动作是多么高难度,能给我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冲击感,但是要说心灵,精神上的冲击就很牵强了。我还没有到那么一个境界,到能领略艺术精神的境界,我还要继续努力

当然上了这门课我也是获益良多,这门课上也让我对于舞蹈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舞蹈的分类,也知道了哪些是体育舞蹈等。老师也经常会提到舞蹈演员的选择标准以及中西方传统上对于舞蹈审美的差别。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我产生了影响,或许今后我会更加有意地去发现中西方审美上的差别。深感我们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外还应该增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多去学一些其他的跟专业无关的东西。其实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如今在世界上排的是很后的,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看过歌剧,没有听过真正的交响乐,没有认真欣赏过舞蹈,即便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欣赏过的也不多。我想说的是舞蹈欣赏的课程是很好的,它给予我们的营养并不比那些专业课来的少。

我们的邓老师还是一个比较有激情的人,我经常能被她向上的态度所感染,甚至我还感觉听着她讲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她还是相当负责的,从她走下讲台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一一签卡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认真的人。在教室里大家一起看舞剧也很开心?在课上看的踢踏舞、芭蕾《天鹅之死》等舞蹈,我现在依然记忆深刻。

说了那么多,不可避免还是要说说这个论文主题-----流浪者之歌。我想说这部舞蹈剧并不好看。总之我看完的感受是这样,可能我没有艺术细胞吧,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个所谓的“舞蹈”里的动作过于扭曲,病态,我看了以后觉得很不舒服,感觉很压抑,甚至我还没有把它看完,倒是觉得最后的那个用一个耙在金黄色的稻米上画出一个个同心圆的画面倒是挺美的。还有整个舞台的布景还算可以,但就是里面演员的动作让人难以接受,太不自然,太过生硬,并没有什么感受。或许是因为视频拍摄的问题,不过我看一些场景的布置还是觉得挺美的。舞蹈或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给观众以愉悦,一类侧重宣泄舞蹈着自身的情感。当然我还不太清楚《流浪者之歌》是哪一种。

为了这个论文,我还是找了很多关于《流浪者之歌》的资料来看。《流浪者之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舞蹈,没有任何故事情节,节奏缓慢,唯一的舞美就是舞台上的三吨半金黄色的稻谷。这些稻谷有各种呈现方式,有时像山川河流,有时像瀑布,有时整片地掉下来,最后舞台上安静下来这些稻谷还要回收,就在演员谢幕之后,一位舞者拿着耙子在舞台上画了25分钟的同心圆。《纽约时报》的舞评认为《流浪者之歌》最好的舞段就是这25分钟,在每个城市演出时都有人流泪。

我没有看完全部的《流浪者之歌》,我就到网上找了一些过程来看。第一幕看到的就是一个僧人,站在左前方的台上,上面不断地洒下谷物,从他的光头上流泻,在足下堆积。他应该就是乔达多·悉达多,就是流浪的修行者。他身后是

群舞,有男,有女,着素衣,有的手持棍子,在痛苦中挣扎。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无论是喜是悲,这个僧人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如如不动,是世间变幻的观照。也许很多时候这几吨稻谷成了卖点,但是我们不仅仅的来看稻谷的,我们要看到稻谷的意味。稻谷是收获的象征,是富裕的象征,但也是沙漠的象征。正应征了佛祖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开始的时候衣衫褴褛的人们在满地的稻谷上挣扎,稻谷从他们的指缝中抓起又漏下,痛苦的人们犹如在沙漠中行进。沙漠的原野,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然后几乎裸体的健硕的男人:这个全身只着一根带子的男人,和一堆稻谷从空中重重砸下。前面的舞者如果说表现都是饭都吃不饱的穷人,始终站起跌倒,牢牢地被吸引在大地上,(在人智学中,大地也代表着物质)那么这健硕的男子(肌肉非常之美)定是个富足的人,也许他拥有许多的粮食和黄金。(这里稻谷可以解释成黄金,财富)那么这一段,这个男子也始终贴在谷堆上,他只是挥霍,挥洒那些稻谷抑或黄金,他几乎连向上的力量都没有,他沉溺在这些物质之中。 这里男舞者背起了女舞者,向着光的方向前进,前进„„好像整个舞蹈,只有在这里出现了两对双人舞,我理解为,爱的出现。这个爱也许仅仅是两个人的,爱的对象只有那一个,但这至少是爱。拯救的力量就是在爱的依稀微茫之中。 在此过程中,两对舞者之外还有一个孤独的男舞者,执着棍子盲目地追寻„„全场暗淡,没有音乐,唯有僧人静静站立,谷物簌簌倾泻在他的身上。人只是个通道,世界从人身上流经,不来也不去,不多也不少。在这里,谷物在灯光中飘落,听着簌簌流泻的声音,不存一念。爱出现了,火-光明之子也就出现了,这里男女围着火跳舞,突然谷物如瀑布(两排)从上方倾泻而下,灯光辉煌了起来,人们在欢呼。谷物这时犹如暴雨,“暴雨”过后,居然有烟(携带在谷物上的灰尘)冉冉升起,整个就是雨过天晴:蓝色天空里飘着白云。

以上第一部分结束了,所有的舞者都来谢幕,包括那位无论是喜是悲也如如不动的僧人也来谢幕,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那位耕耘者依然默默在谢幕的舞者后面拿着耙子耕作„„前面部分的时候,他一直是以人肉背景的姿态出现的,无论民众如何痛苦,找寻„„他都如一个毫不相干的形象独自耕作,后半场,这位耕种者独自出现,用耙子在舞台上静心划出了20个同心圆,约30分钟。

经过看过资料后,我重新评价这部作品。《流浪者之歌》三吨半的黄金稻米,是舞作中最动人的风景。林怀民从印度返台后,告诉技术人员:“我要满台的黄金稻米。”从选米、筛米、洗米、染色、烘晒、阉割、熏蒸繁复的加工,才创造出被誉为“黄金之舞”的诗意画面。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的苦行鞭笞,是清泉细流,是舞评所说的“生命之源”。

舞作里的乔治亚民歌音乐,同样来自千里流浪的邂逅。那年,胡宝林教授在维也纳送给林怀民一张私人拷制的乔治亚民歌录音带,音质粗糙,但Rustavi合唱团沧桑而温暖的歌声,让林怀民如获至宝,直觉:这就是《流浪者之歌》的音乐。为了寻找音质较好的唱片,云门展开从莫斯科到纽约的千里搜寻,终于在纽约一家俄文书店尘封的角落,发现仅存的一张唱片。

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场舞蹈表演。它兼容艺术和文化上的多方指涉,却浑然合为一体„美好的台湾舞者以每根筋络,每块肌肉,全然投入地表达一场朝圣之旅中的圣洁感与祈求。即使是外行亦能看出,“云门”看似自由的手舞足蹈其实有严格的规程。所谓随意,只是一种观感而已。演员之张弛很像是太极——慢、控制、蕴涵不可预知的爆发。紧绷处令人窒息,挥洒时令人心悸。而最令人怦然的则是双手合十伫立在台侧超过70分钟的佛陀。沙漏般从高处流

上一篇:廉洁故事演讲稿范文下一篇:旅行路上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