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

2024-02-02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200例, 年龄21~59岁, 平均 (30.6±6.8) 岁, 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1±0.7) 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精神病分类第十版精神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100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具体为:每周一、四进行, 上午、下午各1h。主要内容为: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具体症状、预防措施、康复知识、病房管理、安全、最重要的是加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宣教。具体方式为:分发宣传册给病人及家属, 在病房内办宣传栏, 请恢复期患者进行现身说法。采取个别教育与集体讲课相结合方法, 使患者认识自身疾病的特征、预后情况, 组织患者座谈会, 交流经验与感想。

1.2.2 评分方法

使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 , 主管护师为评定员, 评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8周后。通过与病人交谈, 根据患者具体存在症状、发作频率、强度, 对观察量表的30项内容进行评分。将NOSIE结果归纳为积极因素分 (具体为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个人整洁等社会功能) 、消极因素分 (精神病表现、激惹、抑郁、迟缓等精神病性症状) 。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积极因素评分

治疗前对照组为29.13±4.90, 观察组为30.01±5.65,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8周后:对照组为56.11±7.81, 观察组为70.50±7.82, 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 (P<0.05) , 但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2.2 消极因素评分

治疗前对照组为87.13±4.90, 观察组为86.01±5.65,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8周后, 对照组为60.16±7.81, 观察组为46.56±4.82, 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 (P<0.05) , 但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精神疾病的发生与遗传、个人心理特征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思维受到精神症状控制, 因此常出现情感不稳定、社交能力下降、兴趣减少等现象, 发病期间还会出现不同的精神症状, 如幻觉、妄想、情感障碍、意识障碍、计算记忆能力下降等等[2]。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 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护理人员不仅是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者与照顾者, 更是研究者与教育者, 护理方式不再是过去的看护方式, 而是从心理、生理、文化背景、社会等方面综合出发,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技能[3]。在对精神病患者护理过程中, 积极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并对其疾病恢复、预防复发均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1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 观察组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消极因素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实施健康教育的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在改善精神科住院患者社会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调动患者积极性, 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减轻患者易激惹、抑郁、迟缓等症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住院8周后, 2组积极、消极因素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改善 (P<0.05) , 且观察组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对精神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科,护理

参考文献

[1] 许丽荣, 岳淑英, 李庆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 2006, 18 (9) :786.

[2] 朱福坚, 韦锦江.精神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10) :629~630.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 探讨对精神疾病患者护的护理中,大力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有何效果。方法 研究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48例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家属意愿,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24例患者仅进行了精神疾病的常规护理,设为实验组;另外24例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进程,其护理重点在于患者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结果 经过精细的个性化护理,实验组组患者痴呆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仅少数病例出现了抑郁等症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 精神疾病 护理 效果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如: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大脑出现功能失调,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1]。近年来,随着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科学精细的护理措施对其病程的缓解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用药、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精神疾病护理措施不断发展和丰富,其中人文关怀护理占据重要地位,我院对部分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实施了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收住入院4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这些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家属意愿,其中24例患者进行了传统的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设为对照组;剩余2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文关怀护理,设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0~78岁之间,平均年龄68.9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70.2岁。两组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病史差异不大(P>0.05),符合研究条件。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护理措施:(1)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要点和注意事项。(2)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各种思想负担和消极心理,积极配合治疗。(3)嘱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处理。(4)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保持心情愉快。

实验组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精神病患者大多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关心并尊重患者,鼓励患者正视疾病,积极治疗,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2]。(2)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这一措施是人文关怀护理的集中体现,由于患者的语言和情感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要求在与患者交流时,采取恰当的方式,怀着高度的耐心与责任心,给患者以最大程度的关心和帮助[3]。(3)用药护理:患者一旦罹患该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且药物的副作用较大,用药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肾功和血象,各种严重副反应一经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4)强化记忆:患者患病后常出现严重的记忆力减退,易忘记自己随身物品的具体地点,常进行各种无意识的行为,事后又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此时护理人员及家属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耐心帮助老年患者整理自身物品,将常用物品放置在患者看得到的地方或放在固定位置[4]。(5)家庭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大部分治疗是在家中进行的,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的配合对其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家属给予患者适当的理解和关心,鼓励其参加一些简单的活动,逐步恢复其正常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患者应戒酒,睡前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保证良好的睡眠。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疾病是指患者的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患病后,某些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危害自身或社会的行为。因此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进展的同时,还应进行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要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5]。我院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了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文关怀是人类希望获得生命整体和谐与实现自我生存价值感同身受的博爱情怀、社会责任与人道主义思想的融合,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和尊重,护士在认知、实践、感悟和体验升华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6]。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其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功能均明显下降,在治疗过程中,频繁的用药,迁延的病程,会逐渐消耗尽患者的耐心和信心,变得悲观失望,不能对临床上的治疗和护理给予配合,容易降低疾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用药、病情、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辅导,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的信心和生活下去的勇气,积极配合治疗用药,能够明显延缓疾病进展,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罹患抑郁症、脑溢血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继红.人文关怀对精神疾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15-616.

[2] 陶影,张丽.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康复期的护理[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7,7(11):1267.

[3] 刘明珠,叶萍.浅谈怎样做好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J].新疆中医药,2014,32(5):94-95.

[4] 黄万琪,杜丹丹,柯永,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09,6(7):308-310.

[5] 劉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227(9):1-2.

[6] 姜杨.人文关怀理念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261-262.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将作为研究对象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精神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满意度,另外,統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老年患者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为患者更好地服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精神科;安全隐患;影响;

为了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在选取的受检者中,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48.13±5.21)岁。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作为研究对象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精神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满意度.另外,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2)患者住院时间大于一周;3)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4)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或者监护人本次研究的目的,取得家属同意并且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2)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其他脏器功能衰竭;3)家属为签署知情同意书;4)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资料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老年精神科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再赘述;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对医护人员强化风险教育:很多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高,往往在工作中会造成差错,因此,在岗前培训、每日例会以及每周总结大会上都要高度强调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此外,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且制定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以使得损失降至最低;2)强化责任承担制度:每日轮流排班对整个科室的潜在风险进行安全检查,比如病房床边的以及楼道走廊的扶手是否结实牢靠,锋利物品有没有按照要求收纳进入储物柜,窗户的防护栏是否关紧,患者及其家属有没有携带锐器或者易燃易爆物品等等。采取三级护理责任承包制度,护士长-护理小组长-组员,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等等,并且定期进行科室安全隐患管理抽查评比,纳入个人年终考核;3)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有哪些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伤害,引起家属的足够重视.避免家属误解,尽量减少医患纠纷,与家属多交流也能取得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更好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设计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测评表格,在患者神志清醒时填写,并对每位患者的得分进行评估,对比分析;详细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或者纠纷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如下表一:

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如下表二:

3讨论

我们都知道,精神科是所有医院的高危科室,患者在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可能发生多种不良事件,有时候不仅伤害患者本人,也会伤及家属和医护人员,此外,患者坠床、摔倒、误服药物等事件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基于此,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敏锐的风险意识,要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在精神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以下作用,首先能够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患于未然,其次能够估计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14小时连续不断的服务,另外,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也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总而言之,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精神科老年患者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为患者更好地服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任务是研究护理工作的特点,找出其规律性,并遵循医院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提高护理质量[2]。精神病人因精神症状支配不能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常发生伤害自身与他人的行为,因此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不仅要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护理,更要为病人提供温馨的安全、心理护理。我科收治的主要为流浪救助,慈善、低保精神病患者,住院周期较长,这就要求我科在护理管理中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 加强教育、促护理观念转变

理念是指导人们思考行为的价值取向与信念。护理理念是护理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信仰。让全体护理人员达成有助于病人健康恢复的共识和共同信念,是高标准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医院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院在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选派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到行风建设先进医院跟班学习,促观念转变。二是组织护理人员深入开展“如果我是病人”、“如果我是病人家属”的大讨论,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换位思考。通過形式多样的教育,使护理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患者至上”、“患者是衣食父母”、“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成为全体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从而有效地融洽了护患关系。三是开展十佳护士评比,完善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2 建章立制、着力抓好落实

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工作职责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可靠保证。一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以及工作流程,使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二是明确精神科临床各班的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相互支持。三是狠抓制度的落实,抓好经常性的评比检查,对查对制度、查房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坚持周查月评,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的现象。四是病房的管理必须坚持做到“四化”“八字”(病房管理制度化、物品放置规格化、技术操作常规化、护理管理人性化。安静、整洁、舒适、安全)。五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她们充分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六是护士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模范执行。

3 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护士长在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是第一线管理者,是护理队伍的骨干,是完成各项任务和实施计划的具体组织者和承担者,在护理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护士长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业务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艺术。一是按照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拔好护士长。二是教育护士长要忠诚于病人的利益,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三是引导护士长从忙乱的事务中摆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护理管理上。即基础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管理,业务技术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等。四是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艺术水平。在工作中能妥善处理好上级与下级、医与护、护与护、护与患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做到以德感人,以情感人,以实带人,以能育人,以信服人,善于运用激励、沟通等方法,使科室人员认同总体工作的目标与计划,并充分地发挥科室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有效地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五是为护士长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轮换安排护士长到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六是建立公正、公平、客观评价护士长工作业绩的标准体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4 抓住重点、提高专科护理特色水平

由于精神疾病的性质对专科护理要求有其特殊的内涵要求,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其特殊性重点抓好以下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精神科安全护理制度和安全护理工作程序,重点做好防止精神病人自杀、外走、冲动伤人、毁物的工作,严格执行“四防”病人的护理常规,协助医生加强药物治疗,对“四防”病人,坚持做到入院时查,住院天天查,外出返回时查,严防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导致意外[3]。二是加强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灵魂,有道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精神病人大多伴有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化解精神病人的心理症结,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三是注重提高精神科护士识别精神病人伴发躯体疾患的能力,防止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4]。四是教育护理人员恪守职业道德,重视病人的生命,切实地尊重病人的人格。五是防止滥用对病人的干涉权。六是充分发挥病人自我管理的作用。病房要安排专职护理人员按照“以病人为中心,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自己管理自己”的要求负责做好病人的自我管理工作,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兴趣、爱好,在病友中的威信度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分别选出大组长、小组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宣传委员等等,使他们各尽其职,发挥一技之长,通过各种类型的工娱活动,康复治疗,为他们康复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夯实基础护理、促进医患和谐

精神科住院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没有家属陪伴,所以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基础护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而且对其今后的需继续住院的依从性以及和谐医患关系都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一是要明确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工作标准。二是要增加护士配置,使病床护士比达到1:0.4,以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切实到位。

综上所述,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精神专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我院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医疗风险,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均,陶荣芬.从7起精神医患案例浅析相关法规问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27(1):57-68.

[2] 罗小年.关于住院精神病人损害事件责任讨论的几个问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28(3):223-229.

[3] 刘孟斌.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的法律责任探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27(4):305-311.

[4] 谢国军,张良诚.精神科医患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27(4):385-387.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素质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缠号:1008—2409(2005)04—0661—03

笔者对58名不同层次护士进行心理素质的问卷调查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心理素质在不同毕业年限、不同学历背景,从事同一专科的护士中的情况,旨在探讨调适最佳心理素质及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精神科护士,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推动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参加人员:护理部、本科室人员。

检查项目:护士长行政管理、病区各室管理、抢救药品管理、应急预案、各种登记本、输液质量管理、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

成人输液室护士长:首先对各位护士长来我科行政查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 科是以成人输液、注射为专业的科室。 我们都要求护士认真热情接待病人,要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成立了质控小组,将检查结果随时记录,每月护士长例会后科室护士例会上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查房者:(护理部主任)

我们今天对成人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进行行政查房,这次行政查房分为 组。希望在了解护理质量的同时,帮助他们发现管理缺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检查结果反馈:

检查护士长管理部分:科室有业务学习,查房记录,实习生有入科、出科登记,有教学计划和培训记录、出科理论考试试卷和操作考试成绩。护士长手册记录详细,有月计划、周安排,护理质控等管理记录。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弹性排班。不足之处:护士长对护士工作考核有护理问题记录、有整改措施,但没有动态效果评价。

检查护理质量管理:经检查护士仪表端庄、优雅,着装符合要求。护理站、治疗室、干净整洁、无杂物,物品摆放有序,科内环境整洁、安静、床单元舒适,被套、床单枕套清洁无污迹。

检查护理规章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科室护理常规实用、流畅,对 名护士提问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急救应急预案,办公护士职责、护理核心制度,回答较完整。

检查护理质量,输液卡管理。医嘱执行日期、时间、签名正规。输液卡二次核对签名落实到位。普通药品基数与卡相符,摆放有序,无过期、变质。不足之

处:发现个别护士输液卡签字潦草,不易辨认,希望及时整改。

检查护理常规,抽查两名护士提问心肺复苏、输血反应护士回答完整。不足之处:护士心理素质差,回答问题非常紧张,希望护士长应加强对年轻护士心理素质培养,平时多提问考试,强化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随机抽查两个输液病人健康教育到位。

检查各种物品消毒、灭菌、存放符合要求,各种登记本记录正规,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形、消毒、处理、登记符合要求。急救药品基数与卡相符,摆放有序。无过期、变质药品,护士每天检查有登记、药品管理者、护士长每周星期

一、星期五查对登记,符合急救药品管理规范。抽查一名护士操作输液,护士操作熟练。

检查护理人员三基质量。抽查两名护士护理技术操作。一人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技术操作,两名护士操作熟练,与患者沟通有效。

查房者:请成人输液室护士长谈谈目前你们科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护士长:今年科室病人一直较多,保洁人员不到位,保洁成了大问题。希望护理部向主管领导反映,尽快解决。

查房者:下面谁还有补充?

:科室有些流程太复杂,建议重新修改,应简单、流畅。

查房者:今天我们对成人输液室进行了护理行政查房,虽然科室病人多,大家工作量很大,但护理人员都精神饱满,工作认真,各项护理工作做得比较好,希望护士长做好年轻护士传、帮、带工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洁问题我将会向主管领导反映,尽快解决。

成人输液室科护士长:感谢各位护士长对我科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不足之处,我们及时改进。

记录人 :

上一篇:方案设计研究市政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司法鉴定制度问题完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