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

2023-11-27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2003年5月1日《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的实施,中国书报刊分销市场实现完全的开放已是指日可待。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4月2日联合发布的这项《办法》,图书、报纸、期刊分销市场将有步骤地向世贸组织成员开放:从5月1日起,中国将首先对外商投资者设立零售企业进行开放,而设立相关的批发企业,则需等到2004年12月1日之后。不过外资需要跨越的门槛并不低——设立零售企业的注册资本需500万元,批发企业则需3000万元。同时,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均需经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

“对外资注册资金的要求较高,反映了主管部门希望能将一些有实力的大型的外资企业吸引进来,对国内市场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新闻出版总署对外合作司的一位官员称。

市场总是先知先觉的。在强敌环伺下,事实上国内发行市场上各方力量的较量已呈现白热化的局面,特别是在外资最感兴趣的特大中心城市。

竞争激化

2003年4月7日,近百名隶属北京邮政系统的北京报刊发行局“缉查队员”突然涌入位于北京二环路鼓楼桥北六铺炕的《工人日报》印刷厂,围堵北京原雨报刊送递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晚报》最大的“二渠道”发行商——的取报人员,不让他们取走在该厂印刷的37000份左右的报纸——因为《北京晚报》是属于邮政发行。

几乎与此同时,北京邮发系统也向一直受到二渠道“侵袭”的另一重要领地——邮政报刊亭展开一日数次的检查。检查的重点是邮政报刊亭的进货渠道。这场北京市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报刊亭整治工作,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抽调人员和车辆组成专门队伍,对全市城区1600多个邮政报刊亭进行分片普查,一周时间已暂扣由“二渠道”进货的报刊30000余份。据报道,此次整顿要真正做到报刊亭由邮政部门“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供货”,即邮政报刊亭所售卖的所有报刊,必须走邮政的批发渠道。

据记者的了解,这次“查扣”行动同时指向了报刊发行的上下游——报刊社和零售终端。在此次行动中,北京报刊发行局拟定了一份包括21份有影响或畅销报刊的名单,作为重点审查对象,《北京晚报》在其中。其他还包括《参考消息》、《南方周末》、《读者》、《足球》等。

报刊发行业界人士普遍相信,这次行动的醉翁之意就是要加重“整治”报刊发行的“两条腿走路”(同时走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两条发行渠道)的报刊——这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蔚然成风——由于邮政系统对自办发行无计可施,只能对尚在邮发之列的报刊严加看管。

据北京邮发有关人士所称,这次查扣行动是有根据的。主要依据即是与《北京晚报》所签的发行合同。这份签订于1994年的合同,其最核心原则就是非此即彼的“单渠道”发行:即要么全部邮发,要么全部自办发行,此外别无他途。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合同引起报刊和邮发之间的矛盾几乎是必然的。2001年,《北京晚报》提出发行量突破100万份的指标,而邮发系统的积极性显然不高——考虑到发行力量和规律,邮局有一个对自身最经济的发行量,大约在50万份左右。京报集团下属蓝骑士公司总经理刘小燕进一步分析说,这种以我为主的发行量使报纸非常被动,因为其它定位接近的都市报,发行量都在30万份左右,“邮发如果只给我们发50万,或者他们的能力只能做到50万,其他几份报纸一使劲就追上我们了。”

《北京晚报》为《北京日报》系子报,隶属于中共北京市委的党报系统,直接进行自办发行不太方便。对两者的矛盾,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曾指示,“北京日报还应该主要走邮发渠道,但不排除一定程度的‘扫边补空’”。然而对于“扫边补空”,双方却有不同的理解。北京邮发的观点是仅指地域概念而言,远郊区县是也。而《北京晚报》及发行公司则认为,这个“边”和“空”包括了“空间”、“时间”和“服务”多方面的概念,比如邮政规定中可以“次日投递”的地区,一些邮发服务不到的地方,都被自办发行的看做是可以扫补的“边空”。

另一个被调查的对象——邮发系统的报刊亭有着向“二渠道”进货的冲动,也是人所共知但不无尴尬的事实。利益驱动战胜了组织关系,邮政报刊亭一般可从邮发系统中获得15%~16%折扣,而二渠道允诺的获利空间一般有20%~25%之多。此外,二渠道灵活的付款方式和退货规定,更能减轻报刊亭资金方面的紧迫感。

邮发优势地位的逐步被蚕食,似乎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成为《北京晚报》最主要发行代理公司的原雨公司总经理孙雨说,去年3月份原雨公司才开始做晚报,从6000份起家,目前的发行量已达30万份,已占到了《北京晚报》总发行量的三分之一。山雨欲来的发行市场开放更是加重了这一竞争压力:今年5月1日起书报刊发行的对外资开放,也意味着对内资包括民营开放。据《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的规定,民营可以搞零售,但批发必须是国有和集体资格。“而即将进行的修订会将这一条去掉,就是说个人也可以搞批发。这实际上比外资进入批发早了一年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管理司的刘波司长对记者说。

这意味着今后报刊批发批零业务的准入,不再是所有制的限制,一切都取决于资金水平。这会使得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机制灵活、总数已达数百家的非邮政发行商,由于外资进入所产生的整合机会,成为真正具有威胁的力量。这包括大城市的图书报刊批发市场(当地出版管理部门主办)、强势媒体组建的发行公司(北青报的小红帽);上市公司所属的一切发行公司(广州白马广告公司、上海久远、地铁、机场、超市),境外出版发行公司与境内合办的发行公司;期刊的邮购渠道(借助互联网搞零售)等等。

邮发之困

邮政发行和其他渠道(自办发行和所谓“二渠道”)的争执由来已久。

从1985年《洛阳日报》开创自办发行之路以来,至2000年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纸猛增到800多种,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自办发行已成为新兴报刊、综合性都市报的主要发行方式。全国自办发行队伍已发展到了17万多人,年流转额达70多亿元。对此,1998年开始自办发行的南方报业集团总经理钟广明曾感慨,报社自办发行的成功程度,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料。

2003年报刊发行年会上,中国报刊发行协会发行委员会主任李忠也称,对全国年广告收入在前200名的日报的调查结果表明,完全邮发的只有8%,完全自办28.3%,两者相结合的63.7%。而在这63.7%当中,邮发比例大于自办的只有11.5%,这说明邮发的份额在逐渐减少。

自办发行之所以以迅猛之势发展,是因为补足了旧有发行体制的空缺。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喻国明教授介绍,中国“邮发合一”的发行体制是个特例。建国之初,由于只有邮政系统拥有遍及全国的网络,而报刊也被认为是一种宣传品,所以发行的任务很自然地搭在了邮政网上。但报刊市场化以后,邮政自身的运作已经不能与之吻合,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被体制的弊病所抵消掉了。

中国自办发行协会秘书长边子平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报社不再有财政拨款,改为自收自支,这样把报社逼到市场上去了。而邮局发行与报刊的合作内容多年一贯制,这就使自负盈亏的报社极不适应。”

首先是投递速度慢。大部分的全国性报纸在省会城市要隔日才能看到,而在地级市则要隔两三天。中国报业协会1997年曾就发行时效问题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邮发报纸都比自办发行报纸慢。全国性报纸大都是通过邮局发行的,这种投递的滞后性,影响了人们的读报欲望。而区域性或城市报纸为了展开竞争需要提前投递时间的要求也往往得不到满足。

其次是邮局收取的发行费率远远高于实际的发行费率,而且如果报纸为了增强竞争力而扩版,邮局往往要加收高额扩版费用。更令报社难以忍受的是,由于邮局与报社的订报费用每半年或一年才结算一次,报款不能及时回笼到报社手里,导致报社周转资金和自主如数支配使用都有困难。

三是由于邮局发行的报纸种数多,对具体的每一种报纸的征订营销并不重视,使得每家报社都感觉自己的报社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

人心向背之下,邮发固守的领域已大大缩减,只剩下全国性报刊、行业报和学术性期刊。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全国性的发行网络。

这一阵地也并非固若金汤。“比如《人民铁道报》和《航空报》都由于自己有物流系统而自办发行,很多发行量不大的学术性刊物干脆就实行会员制——连《人民日报》都有自办发行的想法。”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多方博弈

然而与其他垄断故事不同,发行市场从来都是一个竞争性领域。根据《邮政法》,只有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报刊发行只是其多项普通业务之一。各个历史时期的报刊发行规定也从未赋予邮政以垄断权力(参见资料《报刊发行政策演变》)。

事实也正是如此。多渠道的相互融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不同程度地出现:自办发行的报社也有部分通过邮局来发行,而邮发的报刊也“偷偷摸摸”或在邮局某种程度的许可之下,利用一部分其他渠道。比如综合性的都市报、以零售为主的期刊等,由于自办发行已能解决其绝大部分的发行,具备了与邮局谈判的资格,而邮局也只能顺水推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9年《南方日报》的自办发行。当时广东省邮局曾对省内各级邮局发令,不许再承接《南方日报》的发行,但基层邮局却主动找到《南方日报》,甘愿为其效劳。刘波告诉记者:“邮政所是以三产名义来搞的,邮政总局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这是一个充分博弈的市场。邮发系统因其网络覆盖率高,对于全国性报刊或订阅比重较大的刊物发行有着较强的话事权,前者包括《人民日报》、《读者》、《故事会》等,后者则主要是财经证券类报刊或全国性周报,比如《南方周末》和《体坛周报》。

邮发系统的另一张王牌是零售终端,目前各地邮局仍拥有大部分的报刊亭。“虽然理论上来说,零售终端的设立,区文化局就有权批准,而且任何投资者都可以兴建报刊亭,但实际操作上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块实质上的垄断还是存在的。”刘波说。

在设立报刊亭方面,邮局的政策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据北京泛华东方传媒顾问有限公司调查,报刊亭的设立手续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六个部门的同意:各地文明办、建设规划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文化管理部门(新闻出版局或文化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而在具体执行中,各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在个别城市,需要协调的部门甚至会多达十几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邮政企业依法设置邮亭、邮政报刊亭等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提供方便。”为强化这一规定,2000年邮局曾联合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公安部、工商总局、新闻出版署共同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国邮联2000第452号)。因此,邮局在街头设立邮政报刊亭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当然,从执行情况看,还需要取决于各地政府的态度。但至少在上海、北京这样报刊发行的黄金地带,邮政已经建立了其主导地位。

北京泛华东方传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小兵认为,邮发与其它渠道争夺最主要是批发环节,自办发行的批发渠道是通过“报头”来做的,而“报头”也要将报纸分发给各零售终端。在邮局仍占据大部分终端的情况下,两方面的冲突不可避免。

但邮发的这一优势也正在受到威胁。由于一些新兴强势终端的出现,如地铁、机场、超市、办公楼、宾馆,很多零售摊点都绕过了邮政的发行渠道。而一些零售为主的杂志,比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旗下的《瑞丽》杂志,则完全走代理路线,它要求各地邮政系统下的报刊零售公司,到所在省份的总代理处进货。在该杂志的版权页上,甚至根本就没有邮发代号!

1998年11月,上海东方书报刊服务有限公司是由邮政局联合两大报业集团和新闻出版局共同投资成立。由市邮政局(出资60%)、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出资20%)、解放日报社(出资10%)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资10%),而建设东方书报亭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当年实事项目,国家邮政局领导与上海市委领导商定,明确依托邮政优势,由上海市邮政局负责对公司进行指导和支撑。目前该公司拥有2000家左右的东方书报亭。由于上海市政府的协调参与,所以目前,除了上海广播电视报是自办发行,其他主流报刊自办发行都未成气候。以邮局为主的联合发行已成定局,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几大报纸都很被动,因为其经营自主权没有拿到手。上海邮政用部分股份,稳住了各大报社。“总的结果是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掌。”中国自办发办协会秘书长边子平说,“但据了解,报刊并不愿意这样做。”

在北京,传统的报亭和报摊数量多,分布广,是主要的销售渠道。其中邮局所属的报刊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并且还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一种预测认为,未来几年中北京的报摊将消失,邮局将以报刊亭的形式控制住北京报刊的主要零售终端。

外资突进

正当国内各发行力量血拼之际,外资的进入早已静悄悄地开始了。

年收入45亿欧元左右的法国最大传媒集团——也是欧洲最大的独立发行公司之一——Hachette在华子公司华道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早在2000年9月底就与上海新闻出版局达成协议,由后者成立上海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期刊杂志发行。表面看来,华道仅仅是提供营销咨询服务,但实际业务操作、品牌推广、资金控制均掌握在华道手中——它已拥有国内40多家杂志的发行代理权。

另一个先驱是已经在2002年8月拿到牌照的大华媒体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这家由人民日报社旗下的大地发行中心与香港上市公司泛华科技(HK1105)共同斥资2.5亿元(《人民日报》控股51%)的公司,经营报刊、图书发行分销,合作期20年。

新出台的《办法》将引入更多的拓荒者。据专门从事媒体市场研究的泛华东方公司赵小兵的介绍,共有60家有外资背景的发行公司向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申请。它们的共同特征,一是要构建全国性的发行网络;二是近期都将从国内发行市场的薄弱环节或是增长性好的环节切入。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各个杂志做全国性的总发行服务,这主要集中在发行的上游。”华道中国区负责人柴鹏称,华道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16个办事处,以帮助外地发行能力不足的杂志拓展市场。

大华的首席执行官黄伟明则对《财经》表示:“我们的立足点在于可以向出版商提供很好的信息服务——在建立物流网络的同时,着力于在服务内容及质量上有较大的突破。”在他看来,中国的报刊在过去五年间在内容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但出版商在市场信息反馈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如果将这方面的工作提升,不仅发行本身有利可图,而且对于国内整个平面媒体的发展也很有助益。”

大华的具体设计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发行网。首先要建一个骨干网,然后在中心城市里再铺局域网。在产品选择上,初期可能以期刊为主,长期则将覆盖到报纸。大华董事贾红平表示,大华的发行品种可以从《人民日报》系里原来自办发行的子报子刊开始,比如《环球时报》和通过二渠道发行的《汽车族》。即使是全部邮发的《人民日报》,大华也倾向于做一些增量部分的发行,“但复杂之处在于如何让邮局认同我们做的是增量部分。”

黄伟明认为,外资进入后对竞争格局的最大影响还在于示范效应,通过互相竞争的加强,将国内的发行从单纯的物流层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在发行市场真正的竞争还未开始之时,各方合作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尽管长远来看,我们与邮局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还是希望以目前国内发行领域还没有的服务内容来开拓市场。”

谁与邮发争锋?

尽管随着外资限制的逐渐放开,报刊发行市场的竞争环境已无明显的政策障碍,但由于报刊发行的自身特点和市场发育的初级性,这一领域的竞争还远未充分。

虽然自办发行已然成为报社掌握发行自主权的一种手段,也是邮发之外的最佳方式和强大势力,但其地域性局限性显而易见: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报纸发行量大的地区效果显著,反之则困难重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出现专业的发行商之前,自办网的存在只能是一种过渡。事实上很多报社也是出于同业竞争的考虑,才建立起从属于报社的发行队伍。

自办发行网最主要的问题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网络利用率不高,表现为一城多网、发行职能相似、投资用途相似、代理发行的报刊产品和物流配送产品偏少。目前90%以上发行公司的物流收入仅占全部发行收入的不到10%。另外还面临自身网络延伸上的固有弊端,喻国明认为,自办发行网的不足,在于辐射范围是有限的,而一旦扩大发行半径,发行成本就会放大,报纸发行所带来的利润本身不足支撑拓展,甚至是负效益。

另一方面,“二渠道”由于缺少强大的资金支持,经营规模和市场覆盖面往往很小,不稳定性和帮会气也令很多报社感触颇深。中国报刊发行协会的李忠认为,“二渠道”将来的业务量会被挤压,因为它基本是用传统的方式和经验在运作,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也较差。由此可见,中国报刊发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全国性或大区域型的发行代理,因而各种渠道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不可避免。

这是各方的共识,但整合的艰难也是共识。喻国明认为,首先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牵头组织,中央报刊与地方报刊没有隶属关系,很难打破目前条块分割的利益格局。其次,全国性网络价值难以评估、利益分配的难以确定、没有足够的拳头产品等也是全国发行网整合的障碍。业内人士认为,任何公司在短期内,不可能建成可与邮政抗衡的全国性的发行网络。

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发行网络,可能10年~15年之后才能收回投资,对任何一个投资方,特别是中国的投资方都是难以忍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资的进入应该有所帮助。“外资资金雄厚的多,对持投资回报的心态也要成熟一些。”喻国明说。但即使对于外资来说,建立全国性网络似乎也同样是遥不可及的事。一位外资传媒集团的人士并不乐观:“由于报纸期刊的上游供货关系比较复杂,各媒体之间存在‘门户’壁垒,短期内很难同时拿到多家书刊的发行代理权;即使拿到了分销权,由于发行市场存在着地区条块分割,大多数零售摊点对于期刊、报纸的认知过程较长,市场很难很快打开。”

最大的困难在于找到一个合理可行的商业方案和盈利模式。“到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中国报刊发行协会的李忠说。基于中国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区域的消费者需求差异也较大,这使得中间商的投入产出比和业务流程都不同。全国性的发行网络是全国的一级批发商,必须得有上游产品商们提供产品的总发行权,即要得到强势报纸的认同,才能保证基本的业务饱和度。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建立起发行物流的统计和测算模型并合理布局,才能保证投资两到三年后能够实现资金的正运作。在扩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组织协调运作的能力,这是一个类似麦当劳的标准化服务,要保证业务服务标准在各地一致——但显然这非一日之功。

建立的松散的区域性发行网络似乎成为较为现实的选择,目前河北、四川、江苏都已起步。李忠也认为:“外资进入后最可能的是先做区域性的批发商和零售终端、二渠道的整合。”然而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排它性,尤其存在着大量内容相近的竞争对手,这方面还亟待建立起相应的游戏规则。据赵小兵介绍,对于搞第三方全国性发行体,报社老总们看法很一致:这个想法理论上很好,但只要另外几家报社进去了,我们就不想进去了。

深圳的“报邮合作”是另一个方向。1998年开始,《深圳商报》社经过与当地邮局多次商谈,决定首先从改革沿袭多年的被邮局奉为圭臬的“填空式邮发合同”开始,以双方平等讨论“报邮联合发行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合作协议书”为开端,实施联合发行的探索。

按照这份新的联合发行合作协议,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在经营手段上,应达到和自办发行同样的灵活度;在服务水平上,应达到比自办发行更佳的满意度;在发行费用上,应达到和自办发行差不多的总额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报邮双方,对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订阅、零售、本埠、外埠等不同的费率统一下调到30%左右。同时,对深圳商报的所有订户一律免除往年收取的15%投递费以及通邮费和特需服务费。仅此一项,加上报社对本省订户赠送深圳晚报,每个订户每年至少节约126元。

就整个联合发行过程而言,报社投入的人力比上年减少了1/3。对深圳市邮电局来说,虽然减少费率和免除“三费”使其减少近千万元的收入,但由于《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的订数大增,其服务优势也带来其他邮发报刊的发行增长,所以当年的发行总流转额和利润不但未减,反而有明显增加。

报刊发行市场的杂乱无章彰显的是一个不无尴尬的事实:根据泛华东方的调查,国内绝大多数报刊对目前国内的发行模式不满。所幸的是市场的不成熟也意味着商机,对内资外资的放开正在推动着这一商机变为现实。■

资料

报刊发行政策演变

1950年2月,邮电部和国家新闻总署制定了《关于邮电局发行报纸暂行办法》,确定了我国的报纸交邮局发行的“邮发合一”方针。1950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社率先与邮政总局签订协议,自3月1日起《人民日报》交邮局发行,1953年1月,在报纸实行“邮发合一”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中央又决定将新华书店和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的定期出版的杂志全部交邮局发行。从此我国就正式开始了“邮发合一”的报刊发行体制,由此确定了邮政报刊发行的主渠道地位。

但在国家法规层面上,从来没有只言片语禁止其它方面的力量从事发行。所以对于自办发行,邮局也并未提出过禁止,而只是开始时把守着“交邮发,就不能再走其他渠道”的底线。而“交邮发就不能再搞自办发行”的原则,也只有在邮发的合同里才有所体现。

在标准的邮政发行合同中,邮局对报社提出了排他性的条款:“在委托乙方(邮局)发行期间,不另辟发行渠道,也不委托其它单位办理本报(刊)的发行工作。”这意味着报刊社在签订了邮发合同之后,邮局便成了其独家发行代理。

1996年11月26日,邮电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报刊发行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快报刊零售网点建设,扩大经销的报刊和图书数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报刊亭的建设数量应能覆盖主要居民区和公众场所。该通知对于“多渠道发行”也提出了严厉的措施:各地要认真执行邮发报刊不得多渠道发行的规定,凡发现多渠道发行的,订销局所在省局应按季加扣该报刊全省订销流转额30%的损失费,并通知发报刊局坐扣。对收回的自办发行的报刊,要坚持本外埠一齐收回的原则,不允许部分自办,部分交邮发行。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发行合作协议

甲方:长春市物流协会

电话:传真:

地址:

邮编:

联系人:Email:

甲方:吉林省中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0431-81052107传真:0431-81052100地址:长春市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丙十六路777号 邮编:网站:

联系人:Email:

合同签约地:吉林省长春市

合同签约时间:年月日

合作的期刊名称《长春物流》

第- 1 -页共6页

本着共同发展物流、扩大《长春物流》刊物的宣传和影响,更好的引领物流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发行推广业务的宗旨,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本协议中的各项条款,并遵照执行。

第一条、 合作目的及内容:

目的:合作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从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开拓物流信息阅

读市场,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内容:甲方负责稿件信息收集并提供编辑,稿件责任审理,办理对外发行手续,甲方负责期刊的制

作和发布,并通过甲方及其合作渠道进行相应的推广发行工作。

合作的期刊名称《长春物流》,自2007年开始发行(季刊),现已发行总第17期,每期1000册,经双方协议合作后,《长春物流》仍至少保留季刊发行,甲方在 6个月内为甲方办理完对外发行手续,对外发行许可生效后,甲方可根据市场创办双月刊,并每期(双月刊)向甲方交纳壹万元责任管理费。乙方开辟的企业广告等收入所得完全归乙方所有。

国内刊号:CN,国际刊号:ISSN。

第二条、双方权利和义务:

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1 甲方保证向乙方提供的《长春物流》期刊及其内容依法享有发行权、版权等权利,保证乙方不

会因使用《长春物流》期刊及其内容受到任何第三方的追究。

1.2甲方安排专人参与具体项目协调与联系,负责政务信息采集、供稿、推荐和参与编写工作,定

期通过甲方特有渠道提供符合乙方要求的期刊文件和推广文章,期刊文件为PDF格式,推广文

章为WORD或TXT格式,乙方负责制作发布上线工作;甲方于每月(请正确填写,非月刊请

按出刊时间)日提供文件,乙方于每月(正常为隔天上线,不包含批量旧刊的发布)日安排发

布上线,保证期刊及时按量发布。

1.3签订协议生效后,甲方必须在 6个月内为乙方办理完结对外发行手续,并协助提供3期完整

的期刊内容供读者免费体验阅读以配合阅读平台市场的推广活动。

1.4 合作期间内,甲方负责协助物流刊物编辑审稿工作,负责指导发行工作。

1.5合作期间内,为了共同开拓《长春物流》期刊的阅读市场,扩大《长春物流》期刊的影响力,

达到增加《长春物流》数字期刊发行量的目的,甲方有义务在其协会下所属物流及相关行业做

组织协调沟通工作。

1.6 合作期间内,甲方应协助乙方完成名记者资格证的取得,为扩大《长春物流》刊物的发行及

影响力。

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2.1 乙方安排专人,负责商务信息的采集、编纂、印刷和发行,保证期刊内容阅读合作的正常运行。

2.2 乙方负责在乙方及其合作网站或渠道提供《长春物流》数字期刊的下载和在线阅读的服务,并对

应开展相关市场推广和销售。乙方有权利根据其实际运营情况变更合作渠道,但乙方有义务告

知甲方。

2.3 乙方有责任保护甲方期刊知识版权,为甲方期刊进行加密。并保证将甲方所提供的内容完整发

布。

2.4乙方有权力对甲方在期刊阅读平台使用期间的合法性、正当性等进行审查,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免

除了甲方对此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乙方发现所提供发布的内容不正当或其他不恰当的内容,乙方有权停止合作,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甲方承担。

2.5乙方在合作的第一年,全年免费提供三期,每期500本供甲方用于赠阅活动以扩大《长春物流》

期刊品牌的影响力。

2.6乙方有责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及编辑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守法经营

做好公开发行的工作。

2.7 乙方负责《长春物流》期刊品牌核活动推广,广告设计制作发布等工作。

第三条、利益分配:

3.1 《长春物流》期刊订阅价格为:人民币:/期;人民币元/半年,共人民币/全年,共

3.2 《长春物流》自办理对外发行后,每期向甲方交纳责任管理费万元整。

3.3 结算方式:以协议生效对外发行许可手续办理完结计,双方以每期刊发行作为一个统计结算周期。

3.4 双方结算方式为银行转账。

3.5 甲方负责政务信息的采集、供稿、推荐和参与编写工作的人员,按照乙方在职人员岗位发放工资补助;

3.6 广告形式及投放计划由乙方自行决定,所得收入归乙方。

第四条、违约责任:

4.1 本合同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该严格遵守,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时,

守约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并向违约方追究索取由此而造成的经济及名誉损失的赔偿(包括但不限于投放互联网的广告推广费用、预期的可得利益等)。

4.2 如果因为乙方提供的技术版权与第三方发生纠纷,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权利人向乙方主张

权利并提出索赔,乙方应及时甲乙方转达,由乙方直接与该权利人磋商解决。如因权利人起诉,乙方为此必须支出的损失和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赔偿费用、诉讼费、律师费)由乙方承担。

4.3 如果因为甲方提供的版权及内容与第三方发生纠纷或者引发其他法律责任,乙方不承担任何责

任。如权利人向甲方提出索赔,甲方应及时向乙方转达,由甲方直接与该权利人磋商解决。如因权利人起诉,甲方为此必须支出的损失和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赔偿费用、诉讼费、律师费)由甲

方承担。

4.4 乙方不得利用甲方的名义开展本协议所规定发行合作以外的其它事项,因此而产生的损失由乙

方承担。

4.5 甲方必须按约定的时间及时提供符合乙方要求的期刊文件,乙方必须按约定的时间及时发布上

线。

4.6 甲乙双方不得提前终止本协议。如甲方提前终止本协议的,须赔偿乙方依本协议取得的利润的

两倍作为补偿款;如乙方提前终止本协议的,甲方有权追究乙方法律责任。

第五条、协议期限:

1、甲乙双方约定本协议合作期从 20年月日至 20年月日止。

2、合作到期后,双方如无异议则本协议自动延期2年,协议内容及条款不变;双方如有异议,任何

一方需提前一个月以书面方式通知对方方可修改或终止本协议。

第六条、协议的变更与解除:

1、如果甲方违反本协议规定的任一条款且在乙方向甲方提出书面通知10天内没有改正并按本协议

条款执行的,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并追究甲方责任。

2、如果乙方违反本协议规定的任一条款且在甲方向乙方提出书面通知10天内没有改正并按本协议

条款执行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并追究乙方责任。

第七条、声明及保证:

1、双方互相向对方声明、陈述和保证如下:

(a)其有资格从事本协议项下之合作事项,而该等合作事项符合其经营范围之规定;

(b)其授权代表已获得充分授权可代表其签署本协议;

(c)其有能力履行其于本协议项下之义务;并且该等履行义务的行为不违反任何对其有约束的法律文

件的限制。

2、甲乙双方在此确认,本协议不构成双方间任何雇佣关系,甲乙双方之间应为合作伙伴关系。

3、甲方保证期刊的发行合法并且不会损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甲方违反此保证而给乙方造

成任何损失,甲方应予以全额赔偿。

第八条、保密原则:

甲乙双方均有责任对本协议内容保守秘密,在协议有效期内或协议终止后,不得泄露商业机密,也不得将该商业秘密超越协议范围使用,对因协议内容的公开而造成另一方经济和名誉损失,由违约方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守约方一切损失。

第九条、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本协议双方不能合理控制、不可预见或即使预见亦无法避免的事件,该事件妨碍、影响或延误任何一方根据协议履行其全部或部分义务。该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行为、自然灾害、战争或任何其它类似事件。

出现不可抗力事件时,知情方应及时、充分地向对方以书面形式发通知,并告知对该类事件对本协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明。

由于以上所述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协议的不能履行或延迟履行,则双方于彼此间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第十条、管辖:

有关本协议和签署本协议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该争议将提交本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其它:

1、本协议的未尽事宜协商解决或另行签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甲方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同甲方协调订阅收费的价格。

3、合同期限内甲方有权增加、变更和修改自己的数字阅读产品。

4、本协议附件《授权书》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日起生效,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持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正文完)

甲方:长春市物流协会

甲方代表签字:

单位盖章: 乙方: 吉林省中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甲方代表签字: 单位盖章:

日期:20年月日 日期:20年月日

授权书

甲方:

乙方:

鉴于甲、乙双方建立合作关系,甲方提供物流政务信息,为甲方制作《长春物流》期刊。现甲方授权乙方,可将该杂志用于乙方及其合作渠道的对外推广和发行。

授权有效期为: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甲方(著作权人):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名称(暂定名):_________

署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就《_________》一书的出版,版权买卖或发行等问题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委托乙方代理该书在中国(大陆、港澳台)、海外以图书形式出版中文(简体、繁体)、外文文本的出版发行事宜;委托期限暂定为________年(即自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

第二条 甲方保证拥有上述著作的著作权,并承诺拥有上述著作中文(简体、繁体),外文文本版权的转让及传播等处理权力。甲方提交的上述作品,如果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或其他合法权利,或者因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或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而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甲方(著作权人)应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如签署本协议后,乙方才发现上述作品有以上侵权行为时,乙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书。

第三条 甲方委托乙方代理的图书出版或发行事宜包括如下事项:

1.代理该书的版权洽谈,图书出版等事宜,具体包括联系出版社,与出版社洽谈沟通及版权买卖等;

2.代表甲方与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协议(版权买卖协议),并代收代转本著作的稿费,版税或版权费和样书;

3.代理该书的发行等事宜,具体包括联系图书批发商和书店等发行机构,与图书发行机构洽谈沟通等;

4.代表甲方与有关图书批发商,书店等图书发行机构签订图书发行协议,并代收代转本著作的发行收入。

第四条 乙方在代表甲方与出版社或发行机构等签订有关协议时,要维护甲方的权益,并应保证甲方著作权不受侵害。

第五条 甲方同意向乙方支付相应的代理费用,具体支付办法如下:

1.乙方联系好出版社并成功签署图书出版协议(或版权买卖协议)后,乙方依据所签的图书出版协议或版权买卖协议,在甲方应得收入中扣除_________%的费用作为代理费用;

2.乙方联系好图书发行机构并成功签署图书发行协议后,乙方依据所签的图书发行协议,在甲方应得的发行收入中按回款以____%的比例分批扣除,作为代理费用。

第六条 甲方应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上述作品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档交付乙方。甲方因故不能按时交稿,应在交稿期限届满前30日内通知乙方,双方可另行商定交稿日期。

第七条 乙方应争取于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出版(或发行)上述作品,并于图书出版后30日内负责将图书样书提交给甲方。乙方因故不能按期代理出版(或发行)该书,应在代理期限届满前30日内通知甲方,双方另行商议续签事宜。

第八条 乙方与有关图书出版或发行机构签定有效的图书出版,版权买卖或图书发行协议,即视为代理成功。

第九条 乙方应尊重甲方确定的署名方式;在图书付印前,乙方应负责将书稿清样提交给甲方校阅一次;甲方应按约定的时间将校改后的书稿退回给乙方。

第十条 在图书出版后60日内,乙方应负责将甲方提交的原书稿和照片等资料退还给甲方。

第十一条 双方因协议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协议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协议的变更,续签及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为凭。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充分认识颁布实施两个条例的重大意义

《党内监督条例》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纪律处分条例》是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实施近7年的基础上修订颁布的。我们要充分认识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作过重要论述,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两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两个条例,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标志着党内监督与纪律处分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防止和处理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保证各级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加强党内监督,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全党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大举措。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这个体系,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紧紧抓住监督这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发生的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其他一些腐败案件,固然是这些人放弃世界观改造、私欲恶性膨胀、滥用手中权力的结果,但也与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化监督、预防腐败意义深远;《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严肃党的纪律、规范违纪行为的惩处意义重大。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抓好《条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为推进农发行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提供重要保障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农发行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使农发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了解、熟悉和掌握《条例》,增强监督意识,负起监督职责,行使监督权利,提高监督质量,不断加强农发行的党内监督工作,促进农发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推进农发行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提供重要保障。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两个《条例》,使各级行领导干部精通《条例》,广大党员熟悉《条例》,全体员工了解《条例》。两个《条例》是开展党内监督和严肃党的纪律的基本依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这两个《条例》,对于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最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行监察室(纪委)、组织部和宣传部也将据此制定农发行系统的具体贯彻实施意见。各级行党组织要切实按照通知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认真组织学习。要把学习两个《条例》纳入各级行党委中心组今年全年的学习计划,当前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要通过专题讲座、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全面学习两个《条例》的内容。总行党校要把两个《条例》的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课目,与学习新党章、学习党史、学习“三基本”“五当代”结合起来。有条件的行也可以通过举办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要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纪律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充分行使党内法规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二是认真组织宣传。各级行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两个《条例》的重大意义和各项规定,使农发行广大党员正确把握两个《条例》的指导思想、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要结合发生在本单位或本辖内的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宣传两个《条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说服力。三是狠抓贯彻落实。各级行党组织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抓好《条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实际,提出本单位贯彻落实《条例》的具体措施、制度和办法。要紧紧抓住《条例》规定的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采取综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

第二,以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为契机,着力加强农发行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内监督和严肃党的纪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的基本措施。只有农发行的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内监督,占全行员工半数以上的党员切实遵守党的纪律,农发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随着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农发行对粮棉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大,信贷杠杆作用对粮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农发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以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为契机,认真分析和研究农发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着力加强农发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查找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问题,在全系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与加强农发行各级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增强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自觉性,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建设。要根据两个《条例》的具体要求,完善和修订农发行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办法,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要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权钱人"三个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构筑防范腐败现象的坚固制度屏障。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要充分发挥农发行党风巡视组的作用,重点加强对各级行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提高监督质量,促使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认真制定和切实执行上级行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与下级行主要领导谈话、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要继续加强"清正严实"的行风建设,认真纠正不正之风,实行行务公开,接受行内外群众的全面监督。

第三,通过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使农发行广大党员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主观世界。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影响客观。《党内监督条例》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制订颁布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明确了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问题,规范了党内监督行为和方式方法,是开展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依据。《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对党的纪律处分作出了科学和严密的规定。但是两个《条例》的颁布,只是为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于一些纪律观念不强,缺乏党性锻炼,主观世界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的党员来说,最好的法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变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所以,农发行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联系思想实际;既要着眼于改造客观世界,又要着眼于改造主观世界。一是增强党员的纪律观念。要加大对广大党员进行遵守党的纪律教育的力度,把培养和增强广大党员的纪律观念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要结合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工作实际,不断加强遵守纪律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党员懂得农发行是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是国家对农发行工作的严格要求,是农发行的长期任务,农发行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始终把执行政策放在第一位,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二是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要针对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和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教育党员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来加强党性锻炼,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广大党员能够抵御住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党员在保持先进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发扬在党内生活中敢于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三是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要把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三、立足于增强农发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切实加强对农发行党内监督工作的领导

要切实按照中央[2003]

17、18号文件的要求,确保《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在农发行系统认真贯彻执行,推动农发行党内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关键在于农发行各级行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增强农发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对酉阳县城建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分析了县级城建公司发展的现状、遇到的难题和面临的机遇,指出县级城建公司在未来发展中的重点目标任务是:明确功能定位,抓好业务重点;坚持三大原则,重构组织框架;创新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多渠道招才引智,强化人才激励。

关键词:县级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发展战略

在我国,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和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大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县级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城建公司)直到近年才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与大型城建公司相比,县级城建公司的发展道路更为艰难。

在县级城建公司的研究中,实地调研了重庆市酉阳县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①(以下简称酉阳县城建公司)。通过深度访谈、现场走访、小组座谈等方式,了解了公司的历史沿革、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收集了与公司财务、人事、业务有关的成文资料,发现了公司在战略规划、内部管理、组织模式和融资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以点带面,通过考察酉阳县城建公司发展历程,分析县级城建公司发展的现状、遇到的难题和面临的机遇。

一、县级城建公司的发展现状

1、资产规模迅速增加,企业实力快速提高

对于注册资本动则数百亿的大型城建公司而言,县级城建公司经营规模“小”。但是如果考察绝对数字,一个县级城建公司可以撬动的资金规模也远非一般企业可比。比如,酉阳县城建公司在2008年重新组建时,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目前,公司资产已达15亿元人民币以上。该公司的高层领导表示,通过杠杆拉动,企业资金运作规模的目标是每年40个亿!同时,随着土地征收、储备工作的推进,资产规模正不断扩大,企业实力将进一步增强。酉阳城建公司由于地处国家级贫困县酉阳县,其经济实力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其他一些县级城建公司,比如地处经济百强县的成都双流兴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城公司),其资本实力更为雄厚,发展速度更快。兴城公司在2005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0亿元,目前公司资产已经超过20亿元!

2、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明显加强

县级城建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为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立规章制度极为重要。比如,酉阳县城建公司已经建立起《考勤、考核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质财产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公文办理及传递制度》、《会议制度》、《工会工作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等规章制度。为确保贷款的政策安全和资金安全,还制定完善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实施细则。以规章制度为准绳,公司内部管理明显改善。

3、融资手段推陈出新,融资业绩大幅提升

当前,县级城建公司有一股向大型城建公司学习融资手段的热潮。上海久事公司、北京城投集团、天津城建集团等著名城建公司都是它们学习的榜样。这种学习有明显的成效,县级城建公司突破传统银行贷款手段,创新尝试BT、BOT等项目融资模式,融资规模扩大,融资业绩明显提升。以酉阳城建公司为例,至2010年3月该公司已经编制了10余个储备项目,完成融资近20亿元,其中:酉阳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银行贷款1.4亿元,钟渤快速通道BT融资16亿元,赵庄环境整治配套工程BT融资4000万元,主题公园BT融资近5000万元。

4、政府资源相对丰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县级城建公司几乎都是国有独资公司,它们是县级政府的融资平台和城市经营管理的主体,与政府机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享有丰富的政府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县级政府通过城建公司大建新城或进行旧城改造,使其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酉阳县政府规定酉阳县城建公司“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对城建资金按计划合理安排,管理经营酉城河以东,新桥以南规划区内和渤海新城区的土地储备、开发和城市建设经营”。因此,酉阳县城建公司可行使县城规划区及县城拓展新区内的城市建设投资职能,负责上述区域的土地储备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授权代建其它政府性投资项目,经营范围逐年扩大。

二、县级城建公司的发展难题

1、体制机制不完善,阻碍公司未来业务发展

首先,政企不分。公司一方面在行使政府的公益职能,比如:酉阳县城建公司承担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城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直属的正科级事业机构)的公共管理职能,在职责范围内管理辖区内的企业活动;另一方面又要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承担企业经营职能,参与市场竞争。这造成公司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尴尬。其次,县级城建公司带有明显的公共管理公益作风。在酉阳县城建公司的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员工对公司应该实现可盈利性与可持续性缺乏认识。最后,县级城建公司由于建立的时间较短,体制上不够完善,尤其是公司的组织架构还较为混乱。在酉阳县城建公司,一方面,公司尽管有董事会、监事会,但都还没有真正行使其职责;另一方面,现有的组织架构已经很难满足发展的要求,需要做适当地调整。

2、战略不明,缺少全面详细的战略规划

县级城建公司的未来到底是什么?目前,这些公司都忙着城市建设,但是当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告一段落,它们将走向何方?是被解散吗?在城市建设好以后,它们是否有新的使命?这些问题涉及到公司使命以及战略目标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在酉阳县城建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员工对公司是否要长远发展和怎么长远发展问题显得茫然。尽管县政府已经明确指出:酉阳县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新城区建设业主,并进一步明确其职能为“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对城建资金按计划合理安排,管理经营酉城河东、新桥以南规划区内和渤海新城区的土地储备、开发和城市建设经营”,这其实已经告知企业在建好城市之后的任务就是管理经营城市,但是由于企业不懂什么是管理经营城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所以员工依然懵懵懂懂。

3、人才匮乏,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短板

县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县级城建公司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优秀人才。比如,在酉阳县城建公司现有的员工中,有房地产经济师、经济师、审计师、工程师、会计师各1名,经济、工程技术专业人员6名,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占员工总数的39.13%。但是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还有几个是乡镇一级借调过来的。另外,部分县级城建公司的建立时间太短,人员太少,组织机构还处于草创阶段,甚至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负责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别提利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来进行职位分析、岗位测评、人员激励、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4、知名度不高,缺少中流砥柱的品牌

公司的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所包含的价值、个性、品质等特征都能给产品带来重要的价值。当品牌的知名度高时,平均而言,赢得一个新客户所花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既有客户成本的6倍,而品牌则可以通过与顾客建立品牌偏好,有效降低宣传和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但是,相对于大型城建公司来说,县级城建公司发展时间短,在所在县城之外的影响力小,普遍还没有形成拥有较高美誉度的产品品牌或服务品牌。县级城建公司的业务范围广泛,在推进业务发展的时候,除了注意“快”、“多”以外,还应注意要做到“好”,不失时机地提升企业形象,着力打造一个或几个对企业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品牌。

三、县级城建公司的发展机遇

1、企业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有利于拓宽潜在融资渠道

近两三年来,企业债券市场蓬勃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国家对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提出要求。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研究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中,提到“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紧随其后,国务院办公厅就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三十条意见,强调“要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企业债等债务融资工具;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开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这两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债券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扩容潮,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直接融资的通道将不断拓宽。第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程序改革为企业债券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实施,改革后的企业债审核制度,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将先核定规模、后核准发行两个环节,简化为直接核准发行一个环节;降低了净资产规模的发债门槛,使更多的企业有可能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在担保方面企业可以探索多种增信方式发行企业债券。

目前,县级城建公司的融资手段主要还是银行借贷以及BT、BOT项目融资,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如果能在条件成熟时,发行企业债券,将为企业带来大量来源稳定的资金,极大地缓解资金缺口。

2、政策性银行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稳定融资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债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可以判断,农发行对县域及农村的发展支持力度非常大。农发行是公司主要的银行贷款对象,县级城建公司可以充分利用1号文件精神大力争取农发行的优惠政策,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

四、县级城建公司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

1、明确功能定位,抓好业务重点

县级城建公司应坚持“用定位引导规划,用规划指导建设,用项目包装城市”的方针,一要做好城市发展的总账户,当好建设资金的筹集者,为县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资金“维稳”工作;二要当好“城市运营商”,盘活公司各类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扮好城市营销宣传员,用新闻媒介、赛事活动、融资建设等方式,全面展示所在城市形象;三要立足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做好经营管理,做大公司资产、做优工程项目、做强人才队伍,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县级城建公司既是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城市的经营管理主体,又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市场主体。在这样的功能定位之下,公司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要创新“自选动作”,即在保障公益性、政府投资性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的完成外,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自主经营项目投资。县级城建公司可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营业务,以拆迁、物业管理、户外广告、地下管线、酒店经营和停车场等业务为重点探索业务。

2、坚持三大原则,重构组织框架

目前,县级城建公司业务正在爆炸式膨胀,现有组织架构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速度,公司应该根据“拔高原则、重点原则、人本原则”三大原则重新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

坚持拔高原则,即整体设计应紧扣公司发展战略,放眼未来,充分考虑未来所要开展的业务、规模、技术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为公司提供一个几年内相对稳定且实用的平台;坚持重点原则,即随着环境的变化、公司的发展,公司的工作中心和职能部门的重要性亦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突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部门;坚持人本原则,即要综合考虑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未来几年对人力资源素质、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以人为本进行设计,不能生搬硬套所谓先进的设计模式,更不能因人设岗,因岗找事。

3、创新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

国内大小城建公司由于在区位、规模大小、业务方向等上存在差别,融资之路各有特色,比如上海城投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北京城投利用信托方式引入社保基金融资,双流城投借未来土地收益权质押融资等等。有的经验不可复制,有的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经验则可选择适用。

综合分析国内城建公司的融资经验,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县级城建公司可以在已有的银行贷款、BT和BOT项目融资的基础之上,扩大贷款银行范围,重点探索储备土地收益权质押、信托、企业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

4、多渠道招才引智,强化人才激励

随着县级城建公司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激增。目前,缺乏具有开放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已经是县级城建公司发展的一块短板。县级城建公司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夯实智力支撑,通过报纸、网络公开“招”人,通过猎头机构有针对性“找”人,通过大专院校提前“订”人,三管齐下,建立立体人才库,保证公司业务所需各类人才的储备,跃升公司战斗力。

要强化激励机制,一是逐步实现“身份转变”,除个别高管是政府委派以外,其他人员都应从市场招聘并建立合同契约关系。二是实行薪酬分类管理,对中高层管理者,可以实行年薪制,若绩效考核合格,全额发放薪水;对其他员工,在市场薪酬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岗位测评方法确定岗位价值,建立公平、合理、有竞争力的岗位薪酬体系。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可以引入关键绩效指标体系(KPI),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工作引导,加大激励力度,以管理促效益。

注①:酉阳县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0月由原酉阳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更名组建成立,属国有独资公司。酉阳县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酉阳县城建公司的发展难题非常突出。笔者于2010年3月对该公司就那些了实地调研。

参考文献:

[1]邓淑莲.中国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朱会冲,张燎.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余池明,张海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M].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4.

[4]王群.天津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6.

[5]严玲.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6]沈富荣.信托方式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J].上海金融,2002,(09):18-20.

[7]余池明.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城乡建设,1999,(04):30-32.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一个非常吊诡的现象:一面是股民面对萎靡不振的大盘对证监会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是证监会“五加黑白加二”工作强度下的满腹委屈,工作辛苦程度有目共睹。

尽管证监会全名为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其基本职能也为按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营,可现实中本应履行法定监管职能的证监会,却将大部分工作重心放在了股票发行审核上。

中国的股票发审制度为核准制,可目前的核准制却是以“核准之名,行审批之实”,与香港实行已久的核准制在性质上有着千差万别。

证监会主导的核准制是一种实质性的审核,相当于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选美”,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门是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即发审委。发审委负责替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报的材料是否合规,企业是否有发展潜力等等。但在市场化的指导思想下,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应该由投资人自行判断,并不需要发审制度来为其保驾护航。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实质性审核占据了大部分精力的证监会在履行监管职能上必然不尽人意。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较好,而资本市场问题却频频发生,股票市场更是丑闻不断,都与监管方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作重心的错位,使得证监会长期处于吃力不讨好的境地,也就无怪乎通宵达旦的证监会面对市场质疑与股民指责时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如果注册制改革仅仅是降低上市门槛、实现注册备案等纸面上的改革,而最终不能进一步推进监管转型。所以改革的重点是必须建立有效地监督管理体制,具体实施分两步走:

第一步,实现监审分离。未来发展的第一步就要改革目前监审不分的旧格局,审核权利下放到交易所,证监会保留否决权,交易所的核准从“实质性审核”调整为“程序上审核”,并简化核准形式。同时应逐步取消发审委,重新定位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关系,从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第二步,加强监管。如果实现监审分离,那么证监会等政府部门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监管活动,加强对违规造价行为的惩罚力度,提升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增加造假行为的机会成本,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证监会一方面要对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逐步进行肖钢主席提出的监管转型,让证监会回归监管本位,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上一篇:矿区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