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论文范文

2023-09-23

同为论文范文第1篇

自从29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实验试题采用微型化以来,国内各类化学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以微型化学实验为背景的题目。试题中的信息在学生中快捷、广泛地传播;从以微型实验为情境的化学习题入手,另辟蹊径,可以展现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应用,表达绿色化学的设计理念。

从期刊的影响力出发,笔者从目前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权威的三刊(《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以及以实验仪器研究为特色的期刊《教学仪器与实验》中的微型化学实验论文中取材,从不同角度出发编拟化学习题。

1以微型反应装置创设情境

如同常规实验装置的组装目的一样,微型实验仪器同样可以完成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合成、气体的干燥和净化、尾气的吸收等基本操作。以此创设化学试题情境,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表面上看,只是提供给学生化学常规实验装置的缩微化,但仪器的微型化给解题带来了陌生感,尤其是仪器体积小带来的特殊操作细节,例如试剂的取量、反应程度的控制、尾气处理等——这些都是实验论文作者阐述的实验注意点,也恰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容易忽略的因素。

例1、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采用常规仪器进行制备和性质检验,常因气密性不佳而对环境产生污染。周老师采用六孔井穴板和注射器组装出以下微型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向各井穴加入指定的试剂与物料,然后用生料带缠绕井穴塞1-2圈后插入6 孔井穴板的井穴中并旋紧塞子,使井穴塞紧密地盖住井穴,以细乳胶管把前一单元出气管与相邻单元的进气管逐一连接起来,保证没有硫化氢泄漏。该实验无需通风橱即可进行,对反应废物摸索了实验后处理方法,体现了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2]。

(1)1号井穴里装有少量FeS固体,实验装置按图搭建完毕后,把吸有稀硫酸的注射器缓缓下推,就可以有连续平缓的气流产生。请问1号井穴孔发生反应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井穴内只放入一张湿润的白色醋酸铅试纸,且“短管进、长管出”。其作用是(填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井穴孔盛放少量溴水,其主要作用是证明H2S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呈现出该性质的),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代替。

(4)4、5、6井穴孔分别盛放了0. 1 mol·L-1 ZnSO4、0.1 mol·L-1 CdSO4、0. 1 mol·L-1 CuSO4溶液,在实验中分别产生了白色、黄色和黑色沉淀,说明了这些金属硫化物的________(性质)。

(5)7号井穴孔盛有________(填写药品),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评点:该题主要考查硫化氢气体的制备、气体检验、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等。一切都基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是通过微型化学实验装置呈现情境。

答案:(1)FeS+2HCl=FeCl2+H2S↑; (2)缓冲作用(安全瓶), 检验硫化氢气体; (3)还原性, 酸性高锰酸钾; (4)难溶性; (5)NaOH溶液,吸收尾气

例2、“电凝聚气浮法”是一种工业上处理废水的常用方法,我们用塑料多用滴管作为载体,以微型实验的形式呈现了该方法的原理。先在100 mL烧杯中加约50 mL蒸馏水,再添加3滴CrCl3溶液作为无机污染物,另加少许泥沙和硫酸钠,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浑浊,得模拟废水,标记为A。用塑料多用滴管吸取废水A,从液泡两侧分别插入两根大头针(两针不相互接触), 用鳄鱼夹、 导线将两根大头针与电池(9V)相连,即可对废水进行电解[3]。

(1)电解开始,阴极释放出大量气体,请写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极现象不明显;片刻后,溶液中生成大量绿色沉淀,随着阴极气泡大量逸出,绿色沉淀随之上浮至液面。已知大头针主要成分为铁,请推测阳极可能发生的两个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绿色沉淀中不仅包括由阳极产生物与溶液酸碱性变化而生成的不溶物,还包括沉淀_______(填写化学式),这就表现出对污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清除。

(4)本实验中在电解液中添加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取一份相同废水,滴加3滴苯酚溶液作为有机污染物,再加3滴亚甲基蓝使其显示颜色,添加食盐至饱和,标记为B;用塑料多用滴管吸取废水B,采用如上图的装置,只不过将阳极大头针更换成全活动铅笔专用笔芯,在电解后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说明____________。更换阳极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说明);

评点:化工生产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一直是实际教学中欠缺的,通过微型化学实验模拟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化学与技术、体会时代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该类试题适用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电解池”、《化学与技术》模块中的“水处理技术”、《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化学与环境保护”,以及《实验化学》模块中提出的“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答案:(1)2H++2e-→H2↑; (2)Fe-2e-→Fe2+,Fe2++2OH-→Fe(OH)2↓; (3)Cr(OH)3;(4)增强导电性; (5)苯酚在阳极释放的强氧化性气体作用下已发生了转化,避免阳极材料本身被氧化。

2以微型实验引导实验改进思维

在各大期刊发表的微型化学实验论文多为一线化学教师或高校实验研究者发表,如果只是简单地在学生面前重现这些素材,对他们自身的实验素养提高有限;而通过试题的巧妙设置,将学生也引入到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中去,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微型化学实验的深刻认识,也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微或减量,而是要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探索,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目标。

例3、用一个小注射器和小塑料反应管做反应仪器,两者中各有一种化学物质,反应后将注射器针头扎入一根带火星的香烟里推动活塞,发现窜起一大串火苗[4]。请问,塑料试管中盛放药品为________,注射器中盛放____________药品。该实验可以代替常规实验中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

评点:注射器是化学实验改进中常用的替代品,在微型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挖掘其功能进行设计,在命题中应用中能帮助学生体会到。图3中的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图4中的注射器起到氧气收集的作用。

答案:MnO2,双氧水,氧气的制备和氧气的助燃性质

3以微型实验题干提供探究和评价的平台

近年来科学探究实验在化学新课程考试中广被重视,这些实验题不再象以往的实验题平铺直叙——单纯的“课本知识加实验加填空”,也不象大学知识“下放”的新信息实验题,而是促使考生多想实验的整个过程:“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选取哪些因素作为实验变量”、“可能什么原因”、“还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方法”、“这样的实验有什么实际用途”等等,更加促使考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索,达到真正考查科学思维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一样能提供符合教学需要的实验内容,更能提供多个相关实验的优化设计过程和满足使用者自主探究的基本条件[5]。以微型化学实验论文素材命题,为训练学生探究思维和评价能力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平台,也为一线化学教师提供了巧妙的探究思路,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

例4、紫甘蓝,又名紫卷心菜,所含花色苷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一般遇酸变红,遇碱变绿。向点滴板上一凹槽滴加一滴紫甘蓝汁,再滴加一滴硫酸钠溶液,用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一根铅笔芯,将电极一端浸入紫甘蓝汁液面以下[7]。

(1)当导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发生现象是: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铅笔芯将两极所在位置的溶液搅拌均匀,发现整个液滴呈现紫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发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大头针作为______极电极,则对以上实验现象有极大干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以各类典型的酸碱盐溶液作为辅助试剂加入紫甘蓝汁中,以铅笔芯作为电极进行电解。请预测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1:

(4)将添加NaCl溶液的甘蓝汁电解后溶液搅匀,最终竟然消褪为无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

(5)以上实验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变量开展的探究活动,如果你是实验设计者,从该实验的特点出发,你还会挑选_______作为变量。(开放性问题,答案合理即可);

(6)如果你是实验竞赛的评委,你将该实验与你们常见的电解实验对比,请提出一些评价意见(至少写出两点,开放性问题,答案合理即可)。

评点:微型化学实验试题取材于实验探究论文,突出真实性;注重实验条件,突出思考性。本题不仅以紫甘蓝汁作为创新情境考查电解规律、中和反应等基本原理,还从异常现象原因探究、变量控制等角度促使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层思考,并且通过开放性的问答培养学生评价和鉴别能力。

答案:(1)2H2O-4e-→O2+4H+; 2H2O+2e-→ H2+2OH-; H++OH-=H2O; (2)阳极;作为阳极的金属电极比水更容易被氧化,产生有色离子如亚铁离子、铁离子对甘蓝汁颜色有干扰; (3)电极附近溶液变紫,有气泡产生;电极附近有大量气泡产生;紫色;迅速冒出刺激性气味的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迅速冒出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4)电解NaCl溶液阳极产生的Cl2将电解对象漂白; (5)电极,电解质溶液;载体、电解体系等; (6)参考评价意见:评价之一:紫甘蓝汁不仅充当电解对象,还兼作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一举两得;评价之二:该微型实验只采用了一滴紫甘蓝汁液作为电解对象,降低成本,操作方便,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探究;评价之三:紫甘蓝汁取材于纯天然,整个实验用量又是微量,所以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评价之四: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电解本质的理解。

4 反思

在科学教育中引入习题的初衷是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道习题都是从原始问题抽象而来,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把其中的一些次要细节、非本质的联系舍去,也没有将科学现象与事实作为背景,甚至完全脱离科学现象,学生思维的一部分已经被习题编制人员“越俎代疱”地完成了。同时,习题教学还存在着模式化倾向,缺乏科学思想的分析,太重视程序与计算、熟练与技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学生创造能力的匾乏是习题教学的直接后果。事实上,科学最重要的基础是源自实验现象的,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曾提出通过引进原始问题来逐步使习题教学与原始问题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科学教育效能的目的。而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实验论文能表现论文作者所作出的技术性和认知性研究的原始工作,是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一种生成资源[8],也是原始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笔者近年来以微型化学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尝试将所设计的原创实验素材融合入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发现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分析评价能力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于是进而取材命题,抛砖引玉,目的之一是及时推广课程改革中来自教学一线和高校专家的实验研究经验,从而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推动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更希望这些原汁原味的实验素材呈现出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的原始问题和未被加工的典型实验现象和事实,使学生大脑充分开放、思维触角充分发展,体会到与原论文作者研究过程中类似的思路和体验,甚至在条件允许前提下,用微型化学实验这种耗材少成本小的实验手段完成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验证、改进和探究,达到知识升华的目的。

建议化学命题者可以认真研究各种期刊登载的微型化学实验专题文章,将其素材开发为创新试题:具有提问多样化、知识探究化、信息情境化以及形式开放化等多方面特点,为促进化学习题教学提供优质的题材[9],同时也促进微型化学实验能在中学得到普遍重视和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凯,张丽娜,龙琪.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学,2008,(4):10.

[2]周宁怀,屠小燕.一类气体制备与系列反应的微型装置[J].化学教学.2000(12):8~10.

[3]陈凯,刘少贤,张丽娜.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微型模拟实验[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10):39~40.

[4]陈博,陈凯,胡益民.有关烟草的化学实验集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7):46~47.

[5]宋心琦.关于发展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一点看法[J].化学教学,2008,(2):1~2.

[6]陈凯,龙琪,张丽娜.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育,2008,(8):65~67.

[7]邢红军,陈清梅.从习题到原始问题:科学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 [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56~60.

[8]易章和.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命题推进化学课改评价研究[J].化学教学,2005,(10):41~43.

[9]陈凯,保志明.化学习题中的数字化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55~57.

同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播、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及鉴别鉴赏水平的重要载体。而文学作品的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发散思维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知识、技能的获得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文学欣赏活动在学生心灵成长、人性完善和人格构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文学欣赏

那么什么是文学欣赏呢?一般说来,能读懂文学作品并被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所打动就是一种不错的欣赏了。比如我们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的怦然心动;读到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的深深愤慨,读到李商隐“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时的无奈无助;读到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伤感,读到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的乐观旷达……

但是文学欣赏又不能仅仅停止于此,它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道文本表层的意思,还要力求透过文本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文本背后的真义,不仅能细致地体悟文字中所蕴含的情趣、意味;还要能通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去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例如读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写的是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于悠然自得之中望见了远处的南山。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而已。诗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这里确实又有一些需要仔细揣摩的地方。譬如,“悠然见南山”中“见”的字,是可以理解成“看”或者“望”的,将“见”换成“看”或者“望”也并不影响字面的意思,而且从一般的表情达意的角度看,“望”比“见”还能更加准确些,因为“望”本身就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可是诗人为什么偏偏不用“看”或者“望”呢?仔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正是诗人要求我们要注意的地方。这两句实际上写出了一个已经完全融入自然而超凡脱俗、超然无我的诗人形象。一个“见”字,突出了无意之中的一种遇合,微妙地传达出诗人在漫不经意中深得自然之趣的悠闲自得,如果换成了“看”或者“望”,无意中的“见”便成为有意识的远望,味道就不一样了。另外如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中谐音双关手法的运用,“莲”谐音“怜”,“怜”就是“爱”的意思,把一个女子对于一个男子深沉而热烈的爱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比直白的表达显得更加的情深意浓,情义隽永。

当然,文学欣赏还不尽于此,除了一般性的阅读,一定程度的细读,还要求对作品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作出判断和分析,比如对于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解读,了解唐明皇和杨贵妃生活的时代,以及白居易和当时人们对李杨爱情的价值取向,还有白居易自身的情感经历等等,我们才能对其主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二.文学欣赏应具备的素质

要欣赏文学作品,体悟文学的魅力,进入文学的世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的,否则,欣赏主体将很难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1.良好的艺术感受力

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首先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我们的感觉越是敏锐、越是精细,我们对事物的特征把握得也越精确、越全面。文学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认识活动,当然也离不开对艺术对象的感知。对于文学欣赏者而言,所谓的艺术感受力,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词语的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当然这里也包括对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语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形式的感受力。比如,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下就能感觉到是写出了沙漠的壮美;读到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能感受到花落去的无奈感伤,和燕归来的欢喜愉悦,以及对仗的工整。

2.一定的艺术推想力

所谓的艺术推想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联想力。我们要欣赏文学作品,要体会作品的内涵,就要运用想象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成形象的艺术符号,变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比如对于马致远笔下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果没有想象力的发挥,仅仅是把几个意象简单的叠加,不对这些描绘加以补充,根本感觉不出马致远选取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别说有什么美感可言。可是,如果加进去想象,想象这些意象共同组成的画面,并且是想象成一幅流动的画面,漫漫的古道,瑟瑟的秋风,孤单的游子,枯瘦的马儿,将落的太阳……一个辽远、荒凉、单调、凄凉的意境,游子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游子的落寞、失意、无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再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果不运用想象,这几句合起来根本就读不通,“人”和“花”比起来很好理解,古人经常说“美人如花”,可是李清照在这里说“人”比“花” 瘦,就有些费解了,说人瘦还可以理解,可是说花瘦就很难理解了,其实,运用想象,李清照前面说到“莫道不销魂”,她瘦是因为什么呢?她到底为何事而“消魂”呢?原来是思念身在外地的丈夫,思念的煎熬让她憔悴不堪,正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后面又说“帘卷西风”,“西风”就是秋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而为霜”,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经过秋风吹打过的“黄花”,相比也不如以前丰腴,花瓣儿也不知零落了多少,因思念煎熬而消瘦的词人与经过秋风摧残过的花儿有相似之处。如果继续想象,会发现,李清照把自己比作“黄花”,除了借黄花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消瘦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借菊花的凌霜傲雪写自己对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的坚贞。所以,文学欣赏很多时候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获得美的享受。

3.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

我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是我们判断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艺术描写的生活性的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我们理解和体验作品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你有过等人,望眼欲穿,人却不来的经历,你才会深刻的理解温庭筠笔下“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中女子的希望中交织中失望,失望中又纠结这希望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你有过对心上人深深思恋,眷眷情深,默默付出,你才会懂得张爱玲所说的“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而我们所说的知识储备,所要強调的主要是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本的知识。比如关于诗歌的比兴、双关、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刻画方法、环境的描写,散文的结构、戏剧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结构线索等等。比如古典诗歌中“草”这个意象,从《楚辞·招隐士》中“芳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以来,“草”就与离别思念有了关系,后来,有离别,好像就有草,如江淹的“闺中风暖,陌上草熏”,乐府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欧阳修的“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艳阳刚爱挫愁人,故生芳草碧连云”……当然,古典文学中这样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意象还有很多,比如“杨柳”、“梅”、“夕阳”、“飞鸟”、“剑”、“月”、“桃花”等等,这些都需要慢慢的累积。

朱熹《读书偶感》中曾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中自有“天光云影”等你去发现等你去体悟,当你感受到的时候,心灵自在自足,神清气爽,让你的心灵在文学的世界中去远行,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和古人对话,和知己谈心,观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887.

[5]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6]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作者单位:西安工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同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发展式指导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纵深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已逾两千万,2010年的毕业生将达652万人,就业压力成为制约各高校发展的瓶颈,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2010年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用工荒”的尴尬局面,受到今年两会的关注,其呼声甚至超过“就业难”,大量的人才积压和严重的人才匮乏同在。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必须紧跟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用改革的精神,创建与市场导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就业工作模式和机制,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

一、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内涵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指导的定位由原来的就业安置的短暂行为扩展到强调人生发展,求得自我的发展和完善的职业活动,形成了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目前,国外的就业指导模式多为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发展式”就业指导就应该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建立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职业发展,并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的发展战略。

二、目前就业指导模式分析

高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是高招“并轨”后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时逐步形成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联系用人单位、了解国家就业政策、组织招聘会、择业技巧讲授、就业协议签订等一些简单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就业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实用性,但是缺乏科学性与创造性,对于学生的成才很难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用“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内涵来看,这种方式的就业指导只能算是就业范畴中从业的基本服务工作。

从高等教育角度来看,由于就业指导模式的限制,就业结果更多关注就业率而忽视就业的合理性,大多毕业生没有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缺乏整体规划,职业定位不准,导致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如果就业岗位不是很合适,人才的使用价值就会偏高,在工作岗位很难做出良好的成绩,做不到“人尽其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

1、“发展式”就业指导的理论支持

奠定美国职业指导理论基础的帕森,20世纪初提出了职业选择是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与职业对人的要求相匹配的命题,强调学生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罗斯杰1942年出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由侧重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法,转变为注重职业咨询的方法;霍兰德创立了“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握人格特征选择职业达到人职匹配;20世纪50年代,金兹伯格等人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的新观念,舒伯提出“生涯发展理论”,指出“职业指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合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

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式就业指导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发展,谋求人在职场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

“发展式”就业指导,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在择业和从业以后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认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内容的指导是空洞的,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发展式”就业指导至少包括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从业指导四个方面。

择业指导是就业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就业前进行的个人能力和知识的储备,为将来就业做相关的职业生涯准备,在学生自我全方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个性指导,使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合理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是指导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掌握国家政策和求职技巧,了解就业信息,合理估算个人价值,理性就业。创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纵深发展,主要是树立创业意识,在实践中锻炼创业能力,掌握国家相关创业政策,寻找创业时机和条件。从业指导处于就业的发展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进行角色转换,其中包括就业后几年结合周围情况适时进行工作和岗位调整。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应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人的发展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3、“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工作方式和具体实施

运用“发展式”的就业指导模式,结合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我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1)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职业生涯规划

按照霍兰德关于人格的“六角型”理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相适应,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适配和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只有在人与职相互匹配的情况下,才可以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并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发展式”的就业指导,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依照这一理论进行个人评价并得出适合个人的职业,帮助学生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的前景,进行自我定位,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选择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定向。进而通过模拟招聘、素质拓展以及各类创业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择业意识,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及时修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2)就业指导知识讲授

这方面主要包括就业课程和就业讲座。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其心理、生理处于连续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做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阶段,实现“全程化”的教育。

体现“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合理性,具体来说,大一就业指导的内容就应该侧重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知道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大二应进一步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大三应侧重培养专业技能,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四应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另外,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避免单纯的课堂教学,可以邀请知名企业HR经理人、职业规划专家、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知名人士搞一些讲座,与大学生面对面畅谈职业或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就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以及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为规划职业生涯提供现实依据,拓宽视野,积累经验。

(3)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

“发展式”的就业指导,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注重从实践活动中选择活动主题及其内容。学校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教育。这样可使学生获得现实社会最直接的感性经历,获得社会和职业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创业技能。在大力倡导教育创新的今天,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主动的职业创造者,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指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科技创业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目标,面对现实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新的就业增长点,不仅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4)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生涯设计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面对大学就业指导教师所肩负的任务,教育部曾多次要求各高校“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因此很有必要引进一批有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专业化人员,不断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承担起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重任,同时聘请一批经验丰富、学有专攻的优秀企业家作为就业指导教师的一支重要力量。

提升就业指导内涵,突破就业指导外延,实现从就业指导向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的转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必须尽快建立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自我規划的意识,自觉进行自我评估与探索,充分分析并利用职业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实现职业理想,从而达到“人职匹配、个体与用人单位双赢、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的目的。

同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非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反思

[基金项目]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项目驱动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7JGB253);桂林理工大学2018年度校级教改工程项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分析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2018B10);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度校级教改工程项目“基于双语教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探索”(2019A36)

[作者简介] 袁亚利(1986—),女,江苏淮安人,分析化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微流控;聂瑾芳(1983—),女,湖南人,分析化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化学计量学。

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食品、材料和环境等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深化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认知,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项目的统筹能力。非化学专业中分析化学的教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讨论了原因,并做了相应的教学反思。

一、非化学专业课程授课中出现的问题

(一)非化学专业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作为一所偏远地区的普通理工院校,绝大部分生源来自本地,学习基础和能力相对较差。而广西的高考制度又导致了部分生源在高中没有选修化学。这样的情况使得本应建立在化学基础课上的分析化学在进行讲授时,遭遇重重阻碍,学生反映不理想。以环境地下水(水工)专业大三本科生为例,考虑到他们的非化学专业背景,在上课时,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首先,利用我们的慕课,在前一个学期就组织学生提前预习,每个班级都安排了相应的助教,解决和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反映给相应的任课老师。在正式上课的过程时,每次课前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预习内容和预习测试,探知学生存在的难疑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但即使是进行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仍没有提起来,具体表现为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即使在预习测试时,整体正确率不高,几乎没有同学提出问题。最后的期末测试里,典型的例子是对于氧化还原滴定章节里重要的知识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有不少同学回答是称取氢氧化钠进行间接配制。最后结合平时成绩,72人的班级,不及格率达到了41%,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成绩。由此可见,学生的化学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二)所在专业重视不够

整体成绩的不理想与专业本身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在笔者所在学校的环境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限选课程,课程设置只有理论30学时,实验10学时。如此短的学时,想要深入掌握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确实并非易事,因此只能泛泛地讲授比较表面的知识。很多学生选修该门课就是为了凑满学分。在进行课程相关的实验时,虽然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讲解,但学生对于实验原理不愿意费时间去琢磨,操作很随意。在写实验报告时,不按照板书要求的每一项进行书写,数据表格画得不规范。有同学甚至不来上实验课,直接照抄别人的实验报告充数。着装强调要穿实验服,但依然有很多人不遵守。作为理工科大三的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求都无法遵守的话,说明之前的基本要求确实是过低了,该方面的训练还不充分。

二、原因探究及教学反思

学生基础薄弱和专业本身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而中国高等教育的严进宽出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普通的地方理工科院校,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相当低,毕业获得学位过于容易。而且很多学校追求毕业率、就业率,并以此作为学院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当老师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严格要求时,反而会让老师受到来自学院的压力,甚至自身利益的损失,因为这样降低了毕业率,连累了年终学院绩效考核。以前,还有学校教务处规定,课程不及格率不能超过20%。为了控制不及格率,考题出得非常浅显,无法真正达到考查学生的目的。这就使得学生根本无心向学,老师还要想方设法去找得分点让学生通过。最后学生考试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完成变成了老师的“紧箍咒”,学生反而有恃无恐,因为最终总是能通过。

与课程组及其他专业老师探讨时,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相对以前花在课业上的时间和精力没有那么多了,为了课业和考试全心投入和挑灯夜战的景象现在很难看到。与之相对,现在各种学习资源比以前丰富得多。学堂在线、大学MOOC、中国好大学在线、智慧树,以及Coursera等国内外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本科课程在线学习途径。这些会让以前的大学生欣喜若狂的资源,在今天并没有提起学生的兴趣。很多人刷课只是因为学校或老师要求。这样的现象其实不难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物质条件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一代的大学生很少感受过经济拮据,为改变命运而读书的情况很少,少了很重要的内驱动力。即使成绩不理想,毕业找不到或者不找工作,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焦虑感,因为有家庭作后盾。

除此之外,中国的国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态度。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已接近1万美元,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必然带来需求结构的升级,由此引发了产业结构及就业岗位的调整和转换,导致新兴职业的大量涌现,例如酒店试睡员、朋友圈包装师、遛狗师、陪跑师等。其中网游电竞师从七八年前老师和家长谈之色变的角色,摇身变为受到大批青少年追捧的热门职业。很多职業不需要特别专门的学习过程和经历,进入门槛很低。当学生不必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谋得生存职业,那么从他们的角度来讲,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似乎也不是唯一出路,或者看起来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积极地进行教学,就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班级群体中,总是会有主动性较高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有重心不在学业而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还有处于二者中间的一部分学生。对于自我目标明确并努力付诸行动的前一类学生,可以按照预定的教学进度和深度进行,甚至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适度额外增加课业。而对于一些志不在此的学生,教师的观念也要有相应的改变,不能一刀切地认为他们就是所谓的学困生。首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深入交流,探知他们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在意的是什么。有些学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时候都是随大流。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作为引领,给他们一个推力,让他们先回到正确航道上来,然后一点点地发现自己的所爱和所长。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向他们介绍分析化学最前沿的科研内容,例如疾病提前诊断和食品安全检测。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发现分析化学与本专业的联系,激发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而对于一些有自己想法,确实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肯定他们对于未来的设想,并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之后的跨专业做准备。例如,有同学对于生命科学方面的生物工程更感兴趣,笔者就介绍了比较好的有生物工程专业的院校让他去联系,了解考研所需要准备的科目,提前进行准备。同时,开诚布公地谈论当下的问题。为了拿到学位,完成本科阶段的任务,即使不喜欢也要坚持下去,因为这个专业也是当初自己的选择,必须要让它画上一个句号,才能好好开始下一段征程。

三、展望

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都在影响着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与时俱进,观察到他们的心理变化和价值观的改变,对教学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光是非化学专业,对待化学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

同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中国外交政策制定

最近几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人们正在不知不觉间见证并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以下是这场变革中的三个典型案例:第一个案例是1997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通过卫星电视直播,中外国家元首围绕中国人权问题进行了不动声色的激烈辩论;第二个案例是2005年5月,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数万人通过手机短信和诸如QQ、MSN这样的即时通信软件自发组织起声势浩大的游行,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同一时期,网民通过互联网组织了反对日本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在线签名活动,2005年5月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2次就这些活动专门回答了记者提问;第三个案例是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在11650万人至12950万人之间,接近总人口的10%。[2]

以兰普顿(David M. Lampton)为代表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将对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国际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这些变化包括中国外交的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合作-多元化(Corporate Pluralization)、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3]同时尽管有学者承认在所谓的非民主国家(nondemocratic)里要准确评估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倾向于认定在这些国家中政治精英保持着对于大众传媒的严格控制,中国也不例外,大众传媒不过是政府对外宣传(Propaganda)的工具。而且在外国学者眼中,中国政府对待互联网之类新兴媒体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消极的,倾向于在某些时候以关闭某个有争议网站服务器的方式来控制事态恶化。[4]

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媒体因为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因此在信息发布方面拥有特殊的优势,同时媒体对于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也呈现上升趋势。在研究中国的具体案例后,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公众舆论成为了一种足以影响外交决策社会力量,尽管最终的决策仍然是由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学者更加乐观的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推动中国通向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因为它提供了“多-多”的交流新模式,使得那些处于传统决策圈之外的人能够以更加方便和更加廉价的方式在线表达其不同看法。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为中国通过传媒在全球范围内改善自身形象提供了可能。

上述所有研究都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已经并且正在继续发生重要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的速度可能相对比较缓慢。然而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研究都没有就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给出令人相对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大众传媒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外交的决策。本文尝试通过对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外交决策模式和权力分配的变化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

从形式上来看,所谓外交政策通常指的是一国政府用以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系列声明、决定、政策和反应。[5]从内容上来说,外交政策包含三个部分:一国政府努力在海外追求实现的目标,在背后促成这些目标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和价值的手段与方法。[6]在阿诺德·沃尔夫斯(Arnold Wolfers)看来,理解、预测和应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决定和行动的前提就是要辨别出那些能够影响决策的要素。[7]所以很自然的在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制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之前,需要先明确中国外交政策决策体系的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整个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体系可以分为三大主要机构:决策机构、咨询机构和执行机构,其中决策机构的演变可以看作是整个决策过程特点变化的标志。

总体来说,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完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根据195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治、外事、科学、文教小组的通知》成立的中央外事领导小组,这些小组直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陈毅为外事小组组长。[8]该小组在文革期间被撤销,1981年重新恢复,1993年3月,江泽民以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身份兼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任副组长,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最终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目前胡锦涛以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兼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国务委员唐家璇任副组长、秘书长。自1993年至今,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职开始由中国最高领导人出任。同时该小组的人员构成也逐渐趋向于稳定,其职能被确定为负责对外事、国家安全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9]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可以据此看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

从理论上说,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应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集体决策而非个人决策。这就是说最终政策的选择并非由个别领导人说了算,而是集体讨论的结果;第二,它应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决策过程,因为咨询机构在决策过程中有对决策施加影响的合法地位,另外,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外交政策的领域也有不断扩散的可能。但实际的运转情况并非完全符合上述预期,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中国外交政策决策的历史沿革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经历了深刻和重要的变化,大致上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开始,至1978年结束。该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占据了中国外交政策决策过程的核心位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的超凡魅力或者说个人权威是在整个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10]在这一时期,有2个经典的案例:第一个经典案例是有关是20世纪50年代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根据已经公开的档案,是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讨论中说服他的同事们,在敌我力量对比极度悬殊的情况下仍然做出了出兵朝鲜的艰难决定。[11]第二个经典的案例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定:尽管当时国内处于“反帝反修”的特殊时期,尽管毛泽东当时担任的职务是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但是这毫不影响他在深思熟虑后做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12]

在这一时期,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人占据了决策体系的核心位置,使得整个决策过程成为具有高度个人化色彩的过程。与此同时,当时整个中国社会也是高度同质化的,大众传媒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冷战这一国际大背景也让中国孤立于世界其他部分之外。因此,大众传媒在那一时期的主要功能就是报道政府新闻和政策。

第二个阶段从1979年持续到1993年,这一阶段邓小平成为了党和国家领导的核心,并且领导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这一时期外交政策决策的主要特点是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过渡和转换。邓小平本人依然是一个主要依靠源自个人超凡魅力开展工作的领导人。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中央军委主席,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他在中国对外政策上扮演最重要的和最终的决策者。作为决策核心的表现在于,这一时期中国重大的对外决,包括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中苏关系的决策,以及各项最主要的战略目标与外交政策的指导方方针,都是由作为领导核心的邓小平亲自拍板的,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确定了中美建交的三原则“断交、废约、撤军”。[13]另一方面,以1981年重新恢复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为标志,显示出这一阶段外交政策决策过程中集体决策机制的逐渐回归。与此同时,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大众传媒也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从1995年前后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所处的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内部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与传媒关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下面四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中国发展环境的变化。冷战的结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中国大陆扩大了影响,并改变了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制订之间的关系。冷战的结束为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友好的国际社会:在冷战期间,或者甚至在1992年,意识形态因素仍然是阻碍中国接入互联网最主要的障碍。[14]同时,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中国外交决策和运行更加注重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例如在2004年,通过对于宪法的修订,重新赋予国家主席以国事权。[15]这一修订让制度与中国外交的实际实践相互契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首脑外交属于体制外型化的尴尬局面。

第二个重要的变化表现在中国人口的构成上。目前中国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属于革命后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人,出自革命时期超凡魅力的领导人,其领导的社会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就意味着外交决策模式将会发生变化。超凡魅力领导人个人化色彩较浓的决策模式逐渐从历史淡出,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理性的外交决策过程。尽管仍然存在诸多局限,但是整个决策过程已经开始变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决策过程。虽然公开的资料有限,相关公开的资料仍能让人一见端倪。1999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的决策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在得知事件发生之后,首先的反应是召开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紧急会议,最终对美国的反应以及引导国内舆论的措施,都是在会议上讨论之后做出的,总书记仍然掌握最后的权力,但是这种决定是在各方讨论后综合各方意见做出的。[16]

第三个变化就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外交政策领域进一步得到扩散,外交政策的领域涉及到武器贸易、科学和技术、文化和教育、外国专家、情报和信息、公共外交、贸易和技术转让等。为此,外交政策的制定的变化一方面反映着国家领导人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战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参与者加入外交政策制定过程。外交政策领域的扩散客观上需要相关外交决策信息资源的开拓,媒体无疑是一个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

第四个变化是互联网以前所未见的通讯高速度在中国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1997年整个中国大陆共有299,000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电话线拨号或者是专线方式上网,到2004年则达到了22,503,000台,截至2006年这个数字则达到了创纪录的49,500,000台;在网络用户方面,1997年全中国有420,000人以各种方式上网,整个网民数量在2006年增加至1.4亿人左右,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上网。[17]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大大加速了信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其次是伴随着互联网、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在线论坛和个人博客的迅速发展,每个单独的个体都能够从众多的工具中寻找到一样最简单和最方便的工具去获取与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效果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提出了三个严峻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来自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信息的重新分配。高速和几乎实时的跨国信息流动使得所有互联网的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问题的最新进展,即使是最普通的中国公民,也可能和最高决策者同时甚至更快的了解到同样的信息。同时,网络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从网上得到各种关于国际关系的知识,这意味着他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一种理解和分析国际现象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分析工具,而不是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政府的唯一解释。这意味着政府不再垄断对于国际问题和本国对外政策的唯一解释权,决策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更多的考虑如何在政策公布之后说服公众,以赢得更多公众支持。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知识的扩散。如同约瑟夫·奈(Joseph Nye)已经指出的那样,在信息时代,可信任知识的供给将成为新的权力来源。因为信息时代过于充分的信息供给使得人们更加需要有效处理和过滤信息的知识,谁能够提供这种知识,就能够通过提供知识影响接受者的行为,这是信息时代最为重要的权力新来源之一。[18]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交决策机构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民众对于官方口径的信赖。

第三个挑战是权力分布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趋势。总体来说,不仅是中国,大多数国家的外交决策权仍然是高度中心化的,特别是大国。但是,世界各国的学者都指出,外交决策中权力的去中心化趋势同样是不可否认的。这一趋势意味着在传统决策圈之外的行为体能够比以前更加方便地影响圈内的行为体以及决策过程,尤其当决策圈外的行为体能够有效动员民众支持的时候。作为应对这种趋势的措施之一,中国外交部2004年3月19日在新闻司下设立了一个公众外交处,主要的职责就在于推动公众更多的了解外交部的工作。

三、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

自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大众传媒的管理政策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变化。简要的变化情况可以概括为如下的表格:

简单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时间里,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个政府部门,它的主要开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这种财政拨款被看作是政府的投入,在管理上,除了全国性的少数媒体之外,都是各地方政府分别管理的。改革开放之后,媒体更多的被看作是一个产业,而不是一个政府部门。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说,仍然强调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对于媒体的管理,但是媒体的专业工作方面已经由职业化的编辑遵循和西方新闻媒体比较类似的原则进行管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认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对于媒体的管理,在那时形成了“党管媒体”的认识。这里的媒体是包括报纸、电视和广播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媒体,对于这些媒体的控制是高度中心化的,等级非常森严,在媒体上几乎无法发现学者个人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论。总而言之,可以说当时媒体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大众传媒扮演的就是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它只能如实报道从政府那里获得的所有信息,而对于决策过程构不成影响。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关于媒体管理政策的敏感话题开始被允许讨论起来,同时部分媒体也开始了比较成功的商业化运作。但是真正的实践仍然要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媒体被放入市场,通过竞争来促进成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媒体必须依靠自身去赚取继续生存下去的资金,除了少数作为政府喉舌的媒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再给媒体提供财政上的支持。[19]对于大多数被放入市场竞争环境的媒体来说,必须依靠与众不同的风格来吸引足够多的民众以保证发行量。

同时对于媒体的管理模式也从“党管媒体”变为“中央领导,政府管理,媒体行业自我约束,企业或事业单位独立管理”。尽管党对于舆论大方向保持控制的原则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情况仍然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各种报纸的编辑竭尽全力去寻找自己的特色,而且让越来越多的职业编辑来管理报纸的内容。这些编辑所学习的主要是西方的新闻理论,并越来越多地试图学习西方同行们的实践经验,结果就是媒体内容更加的开放,声音趋于多元。

这一变化趋势对大众传媒与外交政策制定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新的影响。

总结来说,大众传媒对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种类型的功能:

第一类功能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不仅仅是所有主流媒体的职责,也包括其他媒体,尽管后者通常采取比较灵活和多样化的报道。在发挥这种作用时,媒体仅仅报道其从官方来源获得国际新闻,并且不会对政府外交政策发表基于不同立场的评论。

第二类功能是作为知识精英表达其意见的“麦克风”。这些意见包括对外交政策的补充、完善甚至是批评。那些试图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知识精英从大众传媒的发展中看到了表述其主张、吸引更多的支持者的机会。

这一“麦克风”的作用在朝鲜核问题上得到了体现。2006年9月,当朝鲜宣布要进行核试验时,有学者发文认为“朝鲜政策是相对独立的,中国对其影响有限”。[20]当10月9日朝鲜宣布进行地下核试验之后,有记者就中国对朝政策有效性更加直接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则给出了与学者完全不同的评价。[21]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外交政策效用的不同判断,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记者的提问,这种影响目前可能还难以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但其存在本身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同时也使得外交决策过程必须考虑这类因素的存在。

第三类功能是作为政策辩论的“竞技场”,提供一个让持不同政策主张的精英进行辩论的平台。对于中国外交政策持不同主张的精英通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的方式进行辩论。媒体对种辩论很欢迎。因为这会吸引众多感兴趣的读者。因此当发生某个热点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有意鼓励这样的辩论。2002年6月开始的围绕对日关系新思维的讨论,就是典型的案例。[22]这种辩论很快就从学术期刊扩散到了网络,借助新兴媒体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并在经历了种种外界影响之后最终演变成为群体性事件。这一时期中国对于日本争常的强硬态度多少受到了这一激烈辩论的影响。

第四类功能是作为对决策过程施加压力,促使缩短反应时间的“加速器”。针对某些热点问题的实时、密集的报道,会让决策者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从而要加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速度,这对于整个决策体系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遇到袭击事件为例,事件发生后24小时之内,外交部就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后续处理问题发布了详细的信息。[23]

第五类功能是作为普通民众宣泄其针对某些国家对华政策不满的“安全阀”。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政府会鼓励媒体无限制的去表达民众的这种不满。同样无法确定的是中国政府曾经尝试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谈判的过程中利用媒体去煽动某种负面的公众舆论,进而利用这种舆论在谈判中争取有利地位。

在中日关系问题上这一安全阀的作用表现得尤其明显:自2001年至2005年,新浪网为中日关系至少建立了10个专题,持续时间最短的是3天,最长的是615天(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而新闻报道和频率最密集的则是“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专题,在39天时间里发布了接近200篇的新闻报道和新闻分析。从内容来看,除了“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专题之外,其他专题集中报道的都是中日关系中的负面新闻。这些对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最终引发了民间的大规模涉日游行,而此后出现的“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专题,则是在出现了大规模涉日游行之后外交部引导民间情绪所做努力的结果。在这些新闻报道和分析中,正面或相对中立的立场占据了压倒性的多数,同时配合人民网上发表的包括《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在内的三篇时评,才最终较有成效地疏导了受日本政要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学者关于转变对日政策辩论和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一系列时件高度动员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一案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通过发表一些比较激进甚至接近极端的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媒体有可能在部分受众中获得共鸣,结果就是能够追求到更大的商业利益。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这种通过媒体进行宣泄的做法并不理智,而且被高高刺激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要作妥善的善后工作也会比较困难。

结论:大众传媒的影响及其限度

总而言之,目前大众传媒对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其效果仍然是有限的。

在今日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开始有越来越大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媒体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有兴趣了解国际问题,并日益强烈的希望能够以某种方式加入到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最重要的变化是今日中国大众传媒已经获得比以往更大的自由来发布不同学者对国际现象的分析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

与此同时,大众传媒的影响仍然有限。首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仍然未充分开放,大众传媒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外交决策较难考量。其次是因为外交决策的信息资源分布尚不均衡,体制内政治精英有更大的优势可以同时对大众传媒乃至大众直接施加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无论如何,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将使得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大众传媒在决策过程中也会因此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注释:

[1] 本文是在提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6年10月举办的“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18次),http://www.cnnic.org.cn/uploadfiles/doc/2006/7/19/103601.doc (2006年8月20日)。

[3] David M. Lampton, “China’s Foreign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ing Process: Is it Changing, and Does It Matter?”in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4-10.

[4] Joseph Fewsmith and Stanley Rosen, “ The Domestic Contex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oes ‘Public Opinion’ Matter? ”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pp. 172-175.

[5] Junhao Hong, “The Internet and China’s Foreign Policy Making: The Impact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s as a New Social Force”, in Yufan Hao, Lin Su ed., China’s Foreign Policy Making: Societal Force and Chinese American Policy, Burlington: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p .97.

[6] Eugene R. Wittkopf, Charles W. Kegley, Jr., James M. Scott,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Pek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4.

[7] Arnold Wolfers, “The Goals of Foreign Policy,”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2, pp. 67-80.

[8] 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记·1958年》,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580/5581/20010606/483231.html (2006年8月29日)。

[9] 由于资料来源的限制,该部分以及下面有关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历史沿革的论述主要依据网络资料整理而得,资料主要来源为: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44/0509/20243.html(2006年8月29日),该资料来源经求证外交部相关部门人士核实后基本可信。

[1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http://www.hzxjhs.com/dangzhibu/wenti.htm

[11] 王焰等编著:《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402页;《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页;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200-300页。

[12] 中央电视台:“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http://www.cctv.com/specials/50th/bwl/17.htm

[13]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谈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46-149页;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0-351页。

[14] 《中国互联网大事记1986-1993》,http://www.cnnic.org.cn/html/Dir/2003/10/22/1002.htm

[15] 张清敏:“中国修宪:提升首脑外交”,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8期,第62页。

[16]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谈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46-149页。

[17]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997年、2004年、2006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数据统计报告,见http://www.cnnic.org.cn/download/2003/10/13/93603.pdf,http://www.cnnic.org.cn/download/2004/2004072002.pdf,http://www.cnnic.org.cn/uploadfiles/pdf/2006/7/19/103651.pdf

[18] [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郑志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45-65页。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chl&Gid=49335

[20] 沈丁立:“朝鲜核试验和中朝关系及中国的选择”,载《青年参考》2006年9月5日,资料来源: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7/4789770.html (2006年10月2日)。

[21] 2006年10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资料来源:http://www.fmprc.gov.cn/chn/xwfw/fyrth/t275579.htm (2006年10月15日)。

[22] 主张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学者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时殷弘:“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冯昭奎:“论对日关系新思维”等,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洪明:“重振河山待后生——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随后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开始进行反驳,代表性的包括:林治波:“对‘对日关系新思维’之九点质疑”,载《时代潮》2003年第14期;张睿壮:“从‘对日新思维’看中国的国民性和外交哲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2期。

[23] 2006年2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http://www.fmprc.gov.cn/ce/cgngy/chn/fyrth/t235695.htm (2006年8月29日)。

(作者简介: 蒋昌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沈逸,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讲师,上海,200433)

同为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教师需在机械工程训练、机械工程涉及以及机械工程实验的基础上对教学体系加以完善,不仅教会学生关于机械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水平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标准,切实符合社会需求。

一、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从当前情况看,大部分中專院校开展的机械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也没有彻底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转变出来,只是照本宣读,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无法主动进行思考,动手实践也成为一纸空谈,学生也无法更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机械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这两方面原因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首要因素,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如缺乏了这种引导便会徒劳无功,教学也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学生的学习观念存在问题,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自身不重视实践练习。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教师要想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脱离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过于呆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可归纳为两方面:(1)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足,没有重视互动教学;(2)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思路,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需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机械设备以及实践场地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经有很多中专院校进行了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但是缺乏现代化机械实践设备,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受阻,教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受到影响,因此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掌握和操作质量不高[1]。另外,学校缺乏健全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大中专院校忽视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发展失衡,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专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三、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次接触机械基础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较为陌生,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首先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知识时,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与双曲柄机构的制作。虽然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却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实践促使其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各类模型展示出来。教师从双摇杆机构模型中随机抽选两个进行演示:其中一个跟随机架的变换,既可变成曲柄摇杆机构,又可变成双曲柄机构;而另外一个对机架进行变换却仍为双摇杆机构。这样一来便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两个都是双摇杆机构,为什么一个可以变换,而另一个却不可以?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先为学生讲解曲柄存在的条件,并利用教具作进一步演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并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对模型的构件进行测量,计算相关数据,探讨模型变化是否与所得结论相符。

(二)注重理论中蕴含的实践趣味,让学生举一反三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机械教学更为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有意识地突出实践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艺术源于生活,学习也是一种艺术,与生活有密切关系[2]。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并总结理论,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身边事物,形成良好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知道机械是构成生活的一部分,能够利用机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机械基础学习产生兴趣。对此,教师可采用举例教学法,也就是运用生活实例开展教学。比如,在教学“金属材料”相关知识时,首先进行举例,联系到我们平时用的门锁大多是由铜制作,不锈钢盆的原材料是钢材,继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逐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对机械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完成不同材料强度、性能、可塑性等特点的探究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三)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深入了解,知晓相关要求,在教学时达到“精讲多练、引导自学、分析探讨”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探索新知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3]。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机械的构造进行精讲,对课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步骤和细节都做到全面、细致的讲解,当然只对一个典型例子进行重点讲解,其余的例子则由学生举一反三,也可通过小组或者个体完成作业。此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可一味追求教学进度,需关注教学方式的合理性,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现象的发生,确保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同时,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有效分析、探讨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利用具有较强概念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其课后思考解答,在下次课程开始前,抽取学生上台讲解演示。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也能够开拓全体学生的学习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设置疑问,建立良好的开端

教学开端直接影响后续教学质量。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产生,才能有兴趣开始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发展性教学模式中将质疑分成以下几类:质疑自学、质疑归纳和质疑探讨等环节[4]。通过质疑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与个体间、群体与群体间的互动交流。仍然以“金属材料性能”讲解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疑问:哪种材料是机械重要部位必备的材料?何种情况下必须保证高强度系数?哪种情况对可塑性有哪些要求等。在進行碳素钢相关研究时,便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向学生提问日常生活的家电中需安装哪种螺丝,对机械零件有哪些要求等。通过有效问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调动其学习的兴致。

(五)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丰富教学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课堂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简化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对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不光具有以上特点,还能使学生观看到具有较高难度技术的焊接方法,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操作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电弧焊有充分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焊接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优化措施[5]。对有些课本知识如果光凭口述讲解将会枯燥无味,学生兴致不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难点也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应注重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应用,提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丰富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六)注重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建立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的管理与投资。首先,设定一批全新理念的、经典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足够的重视,并提升实践教学的标准化程度。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人力、物力资源,使机械实验室设备更加先进,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物质基础。最后,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使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而要想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还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规范的操作制度作为保障,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有规可循,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有关键性影响。因此,还应注重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抓紧建设“实习指导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6],定期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也可与大中型企业取得联系,让教师实地观摩学习,掌握当今企业生产技术与观念,并融入教学。

综上所述,当前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还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教师应认清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在新时期下急需为社会培养实践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放到课堂主体位置,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引导,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晖.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之浅探[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8):14.

[2]王冠周,王琼凤.浅探微课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05-206.

[3]杨代春.浅谈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J].科学咨询,2017(53):106-107.

[4]杨桂华.浅谈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09.

[5]陈伟忠.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J].科技视界,2016(11):171.

[6]郭静娥,蒋琼宏.机械基础专业课教学方法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5.

编辑 冯永霞

上一篇:大学生驻村总结范文下一篇: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范文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