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道安全防护措施

2022-12-18

第一篇:安全通道安全防护措施

人行通道安全施工方案

南京直立猿人化石大遗址博物馆

人行通道安全施工方案

设 计:

审 核:

批 准:

重庆佰汇劳务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一.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5、《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1)

6、建设单位颁布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7、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安全规范、规程等;

二.工程概况

本人行通道工程位于南京市汤山区,设计的人行通道工程作为大遗址博物馆与猿人洞遗址景区的连接通道,是直立猿人化石大遗址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要求,为向世人展示南京人及古人类乃至文明的发展、演变的历程,通过修建山体人行通道来联接大遗址博物馆区与雷公洞、葫芦洞考古遗址展示区。

本通道工程长度为150m,按单洞形式设置,最大埋深约30m。通道包括进口明挖段15m,洞身暗挖段126m,出口明洞9m,出口洞口设计采用27m大管棚进洞。采用矿山法开挖,暗挖法施工,本通道设计分别为Ⅲ、Ⅴ级围岩。

三、隧道开挖安全技术

1、当隧道穿越节理发育、易于风化的岩层时,施工作业层及现场施工、安全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观察、监测。

2、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施工工艺。

3、根据设计位置、中线、水平、地质等情况,依据可能产生的下沉量和施工误差来掌握施工部位的尺寸,保证开挖和衬砌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应根据所选的施工方法和所配备的开挖方式和步骤,确定循环进尺,以便各工序互相配合。

4、安排专人负责找顶片帮,对开挖面和衬砌面要经常检查,要把爆破后的工作面及其附近作为检查的重点,发现险情及时上报经理部。

5、工作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要首先检查工作面的安全状态,并详细检查支护的牢固情况、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的石块或裂缝应予以清除或支护。

6、为了防止超、欠挖,采取加强施工测量和顺帮打眼、光面爆破等措施;拱脚以上1m

第二篇:幼儿园安全逃生通道

大连枫叶兰溪文苑幼儿园安全逃生通道逃生线路图 逃生通道:

一F楼梯位置:正门左侧,学前班外侧,厨房与卫生间之间。(楼梯可均通往2F) 二F楼梯位置:会计室外侧,N1班外侧,K2A寝室外侧。(楼梯均可通往1,3F) 三F楼梯位置:教师办公室外侧,多媒体教室外侧,卫生间外侧。(楼梯均可通往1,2F) 紧急逃生门:

一F紧急逃生门:正门——门卫室侧门——学前班侧门——厨房储藏室侧门。 三F逃生路线:

三楼K1A由教师办公室外侧楼梯到达一楼正门逃生

三楼T2,T3.又三楼卫生间外侧楼梯到达一楼正门(厨房储藏室侧门或学前班侧门)逃生。

二F逃生路线:

二楼N1由N1班外侧楼梯到达一楼经一楼学前班外侧门逃生。二楼K2A由会计室外侧楼梯到达一楼正门逃生。

二楼N2由K2A寝室外侧楼梯到达一楼正门 (厨房储藏室侧门或学前班侧门)逃生。

一F逃生路线:

一楼T1由厨房储藏室侧门逃生。

一楼K2A由大厅正门逃生。

一楼K2B由本班侧门逃生。

以上为兰溪文苑逃生线路图,逃生路线基本以此为准,个别班级逃生线路以当时情况而定。

第三篇:办公楼安全通道施工方案

安全通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市公交锦泰公交花园3#楼、办公楼、地下车库,位于双塔西街以北,解放南路以西,南沙河以南。

该工程3#楼,建筑面积28688.75㎡,建筑高度69.35米,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层高3.9米,地上22/18层,一层层高4.8米,

二、三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2.9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8度。办公楼建筑面积11909.69㎡,建筑高度53.85米,为框架结构,地下车库层高

5.25米,地上15层,一层层高4.8米,

二、三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

3.3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8度。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4800.4㎡,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防水等级二级,建筑耐久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

由于办公楼西边紧邻主施工道路,人员、车辆过往较频繁,为了保证主体施工期间过往车辆、人员安全,特搭设安全通道,通道长24m,宽5.8m,高6m。

二、材料准备

Φ48×3.5钢管、旋转扣件、十字扣、密目网(1.8×6m)、50㎜厚松木板、竹架板、油漆

三、施工方法

(一)、技术措施

1、通道设双排钢管架立杆间距1.5m,在20㎝处设扫地杆,以上每隔1.7m设置一道大横杆至高度5.3m处。

2、5.3m以上每600㎜设置一道大横杆,共二道。

3、在5.3m、5.9m处大横杆之间设立杆钢管连接,间距1500㎜,上

满铺50㎜厚的松木板,并每间隔1m用12铅丝捆绑牢固。在5.3m处松木板下方设置密目网并捆牢。再在第二层满铺设竹架板,并用铁丝把竹架板相互连起来捆绑牢固。

4、通道出入口在6m处大横杆之间设钢管连接。

5、在5m~6m处四周之间外挂密目网并捆牢,另在5.3m、5.9m处四周设300㎜高挡脚板。

6、在通道两侧每3m设置一道斜向拉结钢管。

7、所有钢管均涂刷黄色油漆两遍。

8、具体见附图

(二)、安全文明措施

1、搭设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并派专人看护搭设现场,以防碰坏旁边的物体,碰伤行人,并防止坠物伤人。

2、搭设人员要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现场严禁吸烟。

3、搭设人员不得随便移动、拆除周边的物体。

4、严禁酗酒操作,不得在搭设时打闹喧哗。

5、施工人员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

安 全 通 道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锦泰公交花园项目部

2009年6月3日

第四篇: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

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

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

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

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 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

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

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3.4.1.1的要求

3.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厅内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按通过人数0.8/100人计算,且不宜小于1m;其厅内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最小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65m/100人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8m/100人计算,且均不应小于1.4m;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4.高层建筑每层疏散楼梯最小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各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表3.4.1.2的要求。

(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

1.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最小净 宽应按通过人数0.6m/100人计算,且不应小于1m。当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通道的各自最小总宽度,应按表3.4.1.3的要求计算。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计入观众厅的疏散门。

2.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以及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最小总宽度,应按表3.4.1.4的要求计算。

3.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室等民用建筑楼梯、走道,以及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各自最小总宽度,应按表3.4.1.5的要求计算确定。其中底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一层的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室等民用建筑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表3.4.1.5中的指标计算确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4.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除外)和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m。

(三)工业建筑安全疏散指标

1.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3.4.1.6的要求计算确定。当各层人数不等时,其楼梯总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宽度按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底层(即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疏散门的最小净 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

当使用人数少于50人时,厂房疏散楼梯、走道、门的最小净宽度可按表3.4.1.6的要求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0.8m。

2.对于飞机停放与维修厂房,其飞机停放与维修区内的安全疏散及辅助建筑的安全疏散可按上述要求确定。飞机停放与维修区的飞机安全疏散应根据飞机实际进出需要设置通道和出口的高度与宽度。

3.库房由于平时使用时人员较少,且一般都有进出货物的大门,其疏散楼梯、走道、门的最小净宽度只要满足正常人员通过和使用要求即可。但室外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6m. 第二节 安全疏散设施

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楼梯间防火和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因此,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层数,正确运用规范,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辅助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

4.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 下室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 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造成拥挤,堵塞通道,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形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10度,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宽度不应小于220mm。

8.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二)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在低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由于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无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应设封闭楼梯昌、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外,其余一般建筑均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梯段之间的水平净 距不宜小于150mm。

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三)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

1.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及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2.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高层工业建筑(厂房、库房)。

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4.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住宅除外)。

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宜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7.高层建筑的裙房。

8.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9.人防工程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等。

对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四)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一般应设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有:

1.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3.塔式高层住宅。

4.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

5.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

6.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7.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停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8.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平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层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 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五)室外疏散楼梯

室外疏菜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使用。

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 要求:

1.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

2.在楼梯周围2米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3.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米,倾斜角一般不宜大于45度,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米。

二、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

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要从房间等部位向外疏散,首先通过疏散走道,所以,疏散走道是疏散的必经之路,通常为疏散的第一安全地带。

(一)一般要求

1.走道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转折,否则会造成疏散阻力和产生不安全感。

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3.走道的结构和装修。因为走道是火灾时必经之路,为第一安全地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耐火性能。走道中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并全部填实所有空隙。

4.走道的宽度一般应计算确定,具体要求参见本章第二节有关内容。

(二)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直接影响疏用时间和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因此,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正确的运用规范,根据不同建筑提出具体的要求:

1.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高层建筑与人防工程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3.4.2.1的规定。

为保证通廊式住宅建筑的人员能迅速安全疏散,当小楼梯设在户外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当小楼梯设在户内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最远一个房间门算起。小楼梯一段的疏散距离可按其1.5倍水平投影计算。

2.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人防工程内最远一点到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3.一般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3.4.2.2的规定。

4.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3.4.2.3的规定。

5.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三、安全出口

所谓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除按要求设置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外,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志。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3)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的公共建筑。

2.塔式高层建筑内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实体墙分隔。

(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实践证明,高层建筑采用剪刀楼梯作两个安全出口,是一种既节约建筑面积和投资,又能满足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较好措施,但由于有的设计人员对剪刀楼梯在安全疏散上应具备的功能不甚了解,在设计上出现了一些缺陷。例如:有的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没有用隔墙隔开,不能形成每座楼梯的上面和下面为各自独立的楼梯间,起不到真正两个疏散楼梯的作用;又如有的剪刀楼梯只有一个与电梯厅合用的前室,失火时一旦合用前室被烟火封住,人员无法通过楼梯疏散脱险等等。

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房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5.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6.高层建筑(除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塔式住宅和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7.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米。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米。

8.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

(1)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米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米。

(2)

二、三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表3.4.2..4的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3)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设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的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2.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九层及九层 下的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宿舍,可设一个楼梯。

3.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至屋顶。

4.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5.体育馆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设计时,规模较小的观众厅,宜采用接近下限值;规模较大的观众厅,宜采用接近上限值。

6.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一个。

地下室、半地下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人数不超过30人,且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垂直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三)厂房、库房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厂房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

(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平方米,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

(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平方米,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2.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使用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

3.地下室、半地下室如用防火墙隔成几个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库房或每个隔间(冷库除外)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宜少于两个。但一座多层库房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的防火隔间,可设置一个门。

5.库房(冷库除外)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时可设一个。

(四)设置要求

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3.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

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 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四、消防电梯

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消防电梯的用途在于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用的。因为普通电梯在火灾时由于切断电源而停止使用,如果消防队员只靠攀登楼梯进行扑救,往往因体力不足和运送器材困难而贻误灭火战机,影响扑救火灾及抢救伤员工作,因此,高层建筑必须设有专用或兼用消防电梯。

(一)消防电梯的设置场所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1.一类公共建筑。

2.塔式住宅。

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4.高度超过32米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5.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及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库房。

(二)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置数量的要求

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一台。

2.当大于1500平方米但不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两台。

3.当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三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三)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1.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3.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4.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米的通道通向室外。

5.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6.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公斤。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1.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第五篇:教学设计: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

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

城内学校

吴综会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公共危险标志、及安全通道的用途,并保护它们。

2.与危险标志、安全通道交朋友,做安全的小小宣传员。

教学重点: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难点:危险标志的识记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相关的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课件 .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师:前几天老师看到一则新闻很受触动。指名读

新闻发布

据资料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全国各地的调查发现,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其中重要因素。教育专家认为,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约有80%的事故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

师:是的,这些危险是可以预防、避免的,生活中我们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和措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大家熟悉吗?这是同学们利用周末拍的一些我们身边的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牌,这些标志图案醒目并配有文字,让我们一目了然,提示我们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师:有些同学可能对它们还不太了解,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去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

生:齐读课题——《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公共危险标志、及安全通道的用途,并保护它们。

2.与危险标志、安全通道交朋友,做安全的小小宣传员。

指名读

师:这节课老师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在身。我呀,要在咱们班招聘“公共安全宣传员”,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公共安全知识,保护好自己。

师:想要当安全宣传员必须得通过有关“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的知识考核才行。招聘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第一项基础知识考核!

活动一 认识标志 安全你我

师: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认识了哪些安全标志和设施,赶快把你新认识的 朋友介绍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吧。说说它们的名字和作用。

生:(小组内介绍安全标志和设施)。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可真激烈呀,想不想把你认识的安全标志和设施朋友介 绍给更多的同学认识呢?

生:想(生踊跃上台介绍安全标志与设施。)

生1:我是“红绿灯”标志,我常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秩序,告诉人们红灯停, 绿灯行。(贴标志)

生2:我是“消火栓”安全设施,我常出现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发生火灾时, 我可以为消防员接上消防水管灭火。(贴设施)

生3:我是“安全出口”标志,在一些场所和通道内,如果发生了危险,我常提 醒人们逃生的方向。(张贴)

生4:我是“当心落石”标志,提醒过往的车辆要当心山体滑坡或是有落石掉 下。(张贴)

生5:我是“安全灯”设施,我常在一些施工地段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张 贴)

生6:我是“禁止燃放鞭花爆竹”标志,我提醒人们在一些场合不能燃放鞭花 爆竹,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或是火灾。(张贴) „„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呀。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一分钟之内记得多?(出示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图片) 生尝试记忆,指名说标志牌含义。

师:这么多标志牌,怎么区分呢?有没有记忆小窍门呢?谁能试着把这些安全标志分一下类?(师引导看颜色分成四类)

危险标志主要是禁止类和提示类。危险标志有的是用图形,有的是用文字,还有的用图形加文字的形式表示。

禁止类标志形状分为圆形、八角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除个别标志外,其颜色均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 含义: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

举例:禁止烟火在很多地方都使用,因为公共场所一般人流量都很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很严重,而且抢救和逃生都很困难。禁止烟火标志为红色圆形加一根燃着的火柴或一个火柴盒,中间加一斜杠。

公共场所一般也严禁吸烟,保持空气清洁。禁止吸烟标志为红色圆形加一根燃着的香烟,中间加一斜杠。

红色就是千万不能这么干!

警告标志:警示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其形状为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黄色

正三角形边框)

含义:警告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 在有电压器或高压电的地方,设有“防止触电”“当心触电”的标志。

在上楼梯或电梯时,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挂着“小心碰头”的牌子。

在火车站或铁道路口会看到警示标志。 黄色就是小心点,不然容易出事!

指令标志:蓝色

圆形边框

含义: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某种防范措施 必须穿防护服、系好安全带、行人通过、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戴上安全帽、必须穿上救生衣

蓝色就是必须按照这个规定做!

绿色通道:绿色

正方形边框

含义:发生火灾时人员脱险逃生的通道,也是抢救火场被困人员的必经之路。 可动火区、紧急出口、安全通道、避险处 绿色就是不知道怎么办?跟我走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帮助我们记忆! 《小标志儿歌》 小标志,大学问, 一定要认清!

红色标,是禁止, 看到要喊停!

蓝绿色,提醒你, 千万要注意!

黄黑色,是警告, 万事要小心!

师:同学们,认识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那就要按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提示去做。这 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活动二 请同学们来当一当安全小卫士,给他们放上标志牌(场景模拟)

师:同学们,现在要对大家进行第二关的考核,要考考同学们的现场处理能 力,有没有信心,那就赶快随老师到现场去看一下吧。(课件播放组图)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能会造成什么结果?发现了我们可以怎么 做呢?你们小组里互相讨论讨论。(学生小组里激烈地讨论。)

四个场景

场景一:地下台阶

当心危险、当心坑洞、当心坠落 场景二:河边

水域危险请勿靠近、禁止跳下、当心落水、当心滑倒、当心危险 场景三:电梯正在维修

请勿攀登、当心危险、严禁烟火、禁止入内、 场景四:火车轨道

当心火车、当心危险、禁止通行

活动三 聘公共安全宣传员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交上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这么多的好朋友,现场处理的 能力也不错。现在老师以“公共安全宣传员”招聘负责人的身份郑重宣布:聘全 体同学为公共安全宣传员,掌声鼓励自己。

师:现在让我们进行庄严的宣誓。请你们左手抓住标志牌,右手握拳举起。 (领学生宣誓)

生:跟着老师进行庄严的宣誓。

我志愿加入学校安全宣传组,成为一名小小宣传员,在 平时的学习、 生活中,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向大家宣传安全知识,保护身边的安全设施,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注意公共安全,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为把我们学校创建成“平安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宣誓人:三(1)班全体师生

2017年4月 19 日

[一个隆重的宣誓仪式,一次庄严的宣誓,已让学生感受到公共安全宣传员 的神圣和光荣。]

师:同学们,祝贺你们,成了一名公共安全宣传员,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宣传 吧。

师:是不是有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我们就绝对安全了呢?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危险标志牌和安全通道牌? 我们应当学会保护标志牌,不能有以下行为: 损坏标志牌 乱画标志牌 移动标志牌

引起注意 高度重视 严格遵守

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校园里或校外哪里容易发生危险,你想用什么安全用语来给大家宣传?

板书设计:

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

禁止 黄

警告 蓝

指令 绿

安全通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项目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安全预警预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