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2023-01-16

第一篇: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小班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培养

淮安市实天津路小学幼儿园张佳佳

摘要:个性,广义上说,就是一个人意识的倾向和各种稳定的心理从而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狭义上说,个性就指一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通常大家经常说的能力特征,兴趣爱好等都属于个性发展范围内。由于个体之间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别,每个人才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独特性只有和群体的丰富相结合才能得以显示。简而言之,个性就是个体的心理特色。正因为个性是如此重要,发挥个性才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成为了各国现在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个性发展也存在关键期,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最关键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样,幼儿教育要发展幼儿个性的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小班幼儿的个性发展变化比较快属于不稳定期,而在这个时候才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的黄金期阶段,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到大,六岁看到老。”这也说明了学龄前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针对现在社会我们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发展也日益趋势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善于倾听、更不愿意与人交流等。鉴与此我们应该更多的研究讨论出关于学前幼儿个性发展与培养的良策。

关键词:个性个性教育关键期

一、 什么是个性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就是一个优秀人士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更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成功者,没有一个人不是在良好个性的支配下,经过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才取得了今天事业上成功的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此外,培养人的个性也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教育观念,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和需要„„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可见,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也要具备丰富的个性。

而目前,我国大量独生子女的个性品质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有的幼儿自尊水平比较低,自信心极差;有的幼儿胆小如鼠,做任何事都缺乏独立性意识;还有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不会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没有同情心,有的甚至还

有极强破坏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等等,我们班现在具有破坏行为的幼儿挺多,这都是一些令人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幼儿从小都有一个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比如说做事要有信心、有主见,能敢于面对困难,不怕吃苦,更能勇于创新并坚持到底;以及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具有责任心、懂得礼让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身心极为健康的孩子,成为一个能在将来的激烈竟争中站稳脚步的孩子!

二、幼儿个性教育的现状

如果我们每顿饭都吃同一种东西,你还会很感兴趣吗?即使是制作得再精美的菜肴也会让人索然无味;当我们欣赏一个画展,如果每一幅画都是千篇一律,即使画得再美也会让人厌倦。成人的世界如此,孩子的世界更是如此。因此老师应做一名画师,他笔下的孩子都应具有不同的个性,而不应只做一名画匠,把每个孩子都画成同一个样子。有时,我们会在不经意中对孩子们这样说:"你们都应该xx小朋友那样,看他坐得多好看,看他想出的办法多聪明"。其实,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其他的孩子都跟同一个孩子一样呢。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出他的潜能。

我现在所在班级是小班刚升入中班,在小班刚来的时候,我班的幼儿有好几个还在包着尿不湿,自理能力也很差,有的孩子还不会说普通话,更别说所谓的幼儿个性了,家长过多的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只会听从命令服从命令,有一个叫思思的小女孩,孩子长的很可爱,而且也不哭闹,一天除了自己安静的坐着以外什么都不会,你说“思思吃饭了哦!”她就对你哦一下,几分钟后看到的还是坐在那里,“思思你饿吗?”“恩”,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我帮她把椅子搬到桌子前,把碗拿到她面前,看上去似乎有点饿了,但还是不动,在做什么呢?当然是等喂饭呀,整整一个学期,都是如此。无论和家长怎么沟通也没有用,孩子完全像个漂亮的机器娃娃一样走着家长给的路线,哪里还有发挥幼儿个性的空间呢。

就上述说的那个女孩思思,其实我们发现这个孩子还是很要强的,并且她对音乐乐感很有天赋,有着一付天生的好嗓子,然而家长遏制了她的这种天赋,拼命让孩子学画画、学舞蹈,反而越学越差,越学孩子越厌恶,索性她就不动,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到了今年中班的时候成了什么也不做的小胖墩,现在她的父母正在为孩子的减肥而烦恼,如果当初按照孩子自己本身的个性加以指导发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没有这么多的可是,所以培养幼儿的健康、丰富的个性是多么重要的。

正因为个性是如此重要,发挥个性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教育

观念,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所有现在的教育都重视个人了,关注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而受教育的这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三、对幼儿个性教育的看法

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同样要承担培养,发展个性的任务。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使幼儿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全是由大人一手包办,久而久之幼儿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大多数都是依赖性很强,与同伴交流能力很差,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纵容这种个性成长下去,那么未来的孩子们在社会生存就会很困难,不能承受失败,受挫能力会很差,为什么现在我国的孩子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了,就是没有重视幼儿时期的个性教育。

(一)多给幼儿一点自由和主动权

做为老师我们不能用死板的纪律来约束幼儿,给幼儿增加压力,应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要把集体、分组、个人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如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中主导的特殊作用

游戏会给孩子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游戏中,幼儿是最开心的,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逼真地扮演着各种成人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引导幼儿的创造力。例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协商角色分配。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会使孩子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幼儿自信心,增强独立性和坚强性。

(三)给幼儿创造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发挥小伙伴的作用

许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进入幼儿期后,孩子便开始与别的孩子玩耍,模仿小朋友的行为习惯,同伴间成了他们评价的参照物。例如:我们在户外活动时或共同摘草莓我们组织非同龄伙伴共同游戏、自由交谈。通过每个月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大有提升。也促进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多多组织幼儿参与讨论活动

多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幼儿答案,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幼儿受身心发展水平限制,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这些能力都会是最初形成阶段,行为较多的是受成人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比成人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是顺从型。1岁前儿童的一切行为是依赖成人而实现的,这个时期的儿童表达自己的愿望,一般也不抵抗成人的意思。可是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独立性

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要求“自己来干”的动作,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无论能不能做。根据幼儿的特点,促进幼儿独特性的发展,现在就是需要把握从顺从向独立性转化的过度环节。而互相讨论是在轻松氛围下进行的,这样幼儿不仅没有心理压力,又能得到应有的锻炼,还会形成健康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

(五)如何了解幼儿个性差异及其原因,应采取怎样措施

幼儿时期的个性虽然刚开始形成发展,但在爱好、兴趣、气质能力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简单的个性培养,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或阻碍幼儿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做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然后,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措施。例如:对胆小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应该对幼儿多多鼓励、多给他们更多的爱,多创造机会设法让他们去尝试解决问题,以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多表扬他们,增进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使每个幼儿都在不同的起跑点上自信满满、嬉戏和学习。

(六)如何加强家园互动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与一个家庭沟通的纽带,所以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求、教育环境尽可能的要保持一致。创办家长学校,采取园长讲座、现场活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等,让家长了解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重要意义以及个性培养要求与方法等知识,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幼儿个性的形成是一条及其漫长的过程,幼儿在家里的时间毕竟比在幼儿园的时间要多一些。家长的培养极其重要。因此,应加强家园合作教育,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培养。

四、幼儿个性教育后的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到幼儿个性发展和培养,关键是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和驾驭幼儿在这个领域中成长规律,另外家长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良好的个性在老师的教育中能够形成,那么也要在家长的手中进行巩固才能把根扎的更牢了,都是为了孩子,我们愿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勤劳耕耘,让孩子们活泼、健康、全面成长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个性,使每个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但现实中家长工作的难度远远的超过我们的预计,所以是否在培养幼儿的个性之前先来矫正家长的教育观,这是这次研究之后对我带来的最大困惑。

五、参考资料

(1)陈学法.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8.3.

(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柳斌.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4)期刊《学前教育》、《早期教育》、2001-2010

第二篇: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教学教材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案例:曾经有人描述了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儿童。这个儿童叫乔伊,他们的说法就是他是个机器般的儿童。他母亲说,“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对他的父亲来说他的出生同样没有产生影响。他的父亲是陆军文职人员,到处驻防,无固定场所。他出生后,他母亲宣称“我不想去看他,也不想去照顾他。” 在他出生的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在小床或围栏里,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身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的父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训练了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经过3

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 新生儿:兴奋 ―― 抑制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 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 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 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 。 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 。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 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 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 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 比如:学前儿童喜欢谁不喜欢只要是从自我出发的“XX爱和我一起玩,我喜欢他;XX不给我玩具,我不喜欢他。”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 “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他不守纪律。”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做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 《十里长街送总理》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例如:在玩得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情绪也很外显,情绪常常表露在外。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班干部为完成教师委托的任务,会耐心、细致地帮助后进生。

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者对儿童的道德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

1、小学儿童道德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2、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

3、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

4、小学儿童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有人曾统计了一个五岁的男孩一年内共提出了4043个涉及到25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儿童的理智感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上。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

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

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3、从对具有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

4、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

5、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审美发展的特点如下:

1、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很好地欣赏动物塑像,而且与高年级儿童的感受体验十分接近。随年龄的增长美感欣赏能力还会逐渐发展。

2、在音乐美感欣赏上,小学儿童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对民族乐曲接触不多,而且缺乏人生的体验感受,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

三、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并进入角色。 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使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当情绪的发生; 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检查与调节的习惯; 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 培养学生的羞耻心,主要是让他们懂得什么行为卑鄙,什么行为可耻,要启发学生对错误的内疚、后悔的情绪体验,要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挖苦、讽刺、羞辱和体罚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此外,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 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自满和自卑等。 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 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 讨论:

如何帮助小学儿童克服消极情绪?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亲子关系

三、同伴关系

四、师生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零点接触阶段

2、单方相识阶段(注意阶段)

3、表面性接触阶段

4、亲密、融合阶段

5、漠视、冷谈

6、疏远

7、分离

二、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变化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亲子关系的变化

1、交往时间的变化

研究发现5-12岁儿童的父母比学前儿童的父母在教导儿童,为儿童阅读、与儿童谈话,与儿童做游戏的交往时间少了一半。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减弱。

6岁以前,父母替儿童做出决定,6-12岁在父母的监督引导下做出决定,12岁以后儿童更多的是自己做出决定。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积极肯定和接纳的,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缺少关注与爱,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偶尔对儿童提出纪律要求却不能坚持下去。 讨论: 父母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同伴关系

(一)小学儿童的友谊

(二)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

(三)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

(一)小学儿童的友谊 友谊是人际关系深化发展的结果。儿童友谊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稳定阶段(3~7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同伴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短暂的游戏关系,在一起玩的那就是朋友。 第二阶段:单向帮助阶段(4~9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满足自己需求和愿望的才是朋友。 第三阶段:双向帮助阶段(6~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带有明显功利性,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长久保持如一。 第四阶段:亲密共享阶段(9~1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应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此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第五阶段:友谊阶段(12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性逐渐增强,选择朋友更加严格,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 在群体中,小学儿童的择友通常有四个标准:直接接触关系、接受关系、敬慕关

第三篇:家长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

【摘要】研究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孩子的个性是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和谐的环境形成的,我们不能忽略了家长带给孩子个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性的形成80%是源于父母。要想孩子的个性获得良好的发展,家长必需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态度。

一、家长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拥有良好的个性能使他们受益终生。父母的一言一行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家长是最初与幼儿发生感情联系的,我们的孩子将从父母那里获得许多情感的体验还有行为方式和语言。父母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在教子育女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了解孩子,并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

二、儿童的个性发展

我们平常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是精神和气质的全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论理观、道德观、信念、兴趣、能力等等,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形成不能完全排除先天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及主观的努力。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职业、个人努力等的不同,使每个人形成与其他人不同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特点的总和便是个性特征。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应该从胎儿期就算起。父母的基因、母体的心理、生理素质都会影响到胎儿。这时期是母子共栖阶段,胎儿靠母亲供给一切,母亲心理与生理的变3 -

人。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吧,问问我们的孩子:你累了吗?你开心吗?

5、成人化。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从自己出发,来要求他们。可我们往往忘了自己已经是成人,我们身上有太多社会所带来的束缚。而我们的孩子天性好动,他不可能象我们一样中规中矩,他的道德意识正处于萌芽时期。童年对与人生只有一次,也是最幸福的时光,我们何不放下成人社会的种种,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呢?

五、引导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

1.尊重儿童。

成人在抚育儿童方面总是强调如何限制和约束他们,不许他们随意接触事物。其实儿童需要有自己的权利,他们需要发挥自主性、首创精神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2、家长要做儿童的榜样

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各方面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因为家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不但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神情,还会模仿语气、态度等等,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非常重要。

3、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儿童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不要因孩子做徒劳无益的工作,而加以阻止或干涉,这样会有碍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不管孩子是长得好还是不好,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发展自己,家长应该以发展性的眼光5 -

是对别人过多的责怪,将失败的理由推到别人身上。

六、小结

儿童的个性发展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家庭的共同努力的。当我们赋予了他们良好的个性的同时,也给社会造就了人才。拥有良好个性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家长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教养方针,为孩子创设和谐的环境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前进人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U]。北京人民教育版,1989.5

[2]高 岚:学前教育学[V]。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3]刘晓静: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J](家庭教育2004.7.8)

[4]俞群、林玲:好父母不是天生的[J](家庭教育2005.9)

- 6 -

第四篇: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五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动力方面特征的表现: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气质特征不是指一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表现,而是许多情况下的一贯特征。

◇气质的类型及表现

1、希波格拉底的体液气质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生于肝的黄胆汁过多——容易激动,好发怒,不可抑制;——胆汁质;

生于心脏的血液过多——热情、活泼好动——多血质;

生于脑的粘液过多——冷静、沉稳——粘液质;

生于胃的黑胆汁过多——敏感、抑郁——抑郁质;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学。

巴甫洛夫在自己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

根据这三个特征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其中最典型的有四种: 强、不平衡、兴奋占优势——不可遏制型(兴奋型)

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

弱、不平衡、抑制占优势—— 弱型(抑郁型)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稳定性:气质与神经系统得先天或遗传特征有关,一经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可塑性: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强烈转变会产生气质的掩盖现象

二、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受好坏的价值判断

2、具有相对稳定性 】

◇性格的分类

·按内外向分:

1、外向型:感情外露,不拘不节,勇于进取,适应环境快,但有时轻率。

2、内向型:深沉老练,处事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灵活性差。

·按独立性分:

1、独立型:有主见,不易受外来因素干扰,有坚定的信念,独立判断事物,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顺从型:缺乏主见,易受他人意见左右,依赖性强,易与人相处。

·按功能分:

A型性格:为取得成绩而不断奋斗;有竞争性;不耐烦;时间紧迫感;过度的敌意和过旺的精力;对人、对已、对工作过高要求。

B型性格:按部就班,从不加班加点,将生活看成是享受而不是战斗。放松坐着与人谈话。 C型性格: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性格与气质

区别:

1、先天获得还是后天形成;有无好坏之分;

2、相对独立性

联系:

1、气质使性格显示独特色彩

2、气质促使人更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掩盖和改变气质

三、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例如:唱歌——旋律感、节奏感、才能: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共同具有的最基本能力(智力、运动、操作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需的能力。

【例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属于特殊能力。】

2、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运动、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操作、制作和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等都是操作能力

智力: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最主要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能力与知识、技能

◆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传统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巴甫洛夫发现的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类型相吻合。 ◇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分

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的三种气质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 气质特点受到环境的影响可以弱化或被掩盖 ,到6~7岁时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的儿童,气质掩盖的情况会越少

·活泼型: 是名副其实“连哭带闹”来到人世的,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用力踢,用手推开护士。他一旦睡醒就哭,在夜深人静时常常能听到他没有停顿的啼哭声 。

·安静型:孩子出生时就不那么活跃。他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

1.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第一,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第二,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

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不足之处

3.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胆汁质:训练自制力(站岗),不大声训斥,抑制急燥

多血质:表扬适度,批评具体,担任班干部。粘液质:参加集体活动,提供发言机会。 抑郁质:多鼓励、少批评,找个伙伴,安排具体工作,不看刺激的画面。

◆第三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儿童性格的萌芽

·儿童的性格是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

·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个性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是辩证统一的。

·幼儿期的典型性格也就是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幼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①好动②好奇、好问③好模仿④好冲动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

·学前儿童的性格已经开始形成,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性。

·性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和气质特征紧密联系的性格特征,更多受遗传的影响,是比较稳定的。由此形成儿童性格与周围环境相互助循环性影响,使最初形成的性格特性不断得到加强而逐渐稳固。

◆第四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意识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区别之所在。个性的形成有赖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调节。它包括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狭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内我调节。

◇自我认识的发展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2.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4.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婴儿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发展到意识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 ◇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包括三种形式:掌握因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作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

(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二)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三)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自我调节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自我调节包括许多方面,如起动或制止活动,动作的协调,动机的协调,活动的加强或削弱,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经,积极性的加强或减缓,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和校正等

第五篇: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

【摘要】家庭是儿童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几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说明了良好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 个性 本文的儿童不同于常识所指的“儿童”(如幼儿、小学生),而是指从出生到12岁,即弗洛伊德提出的从口唇期到潜伏期。这段时期儿童的个性特点是:

一、对一切新异事物都感兴趣,爱问为什么。

儿童由于年纪小,经验少,许多事物在大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但他们却可能不理解。他们对一切不理解的新异事物都感兴趣,都会提出问题。

二、心理活动缺乏目的性。儿童由于缺乏明确的活动目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从兴趣出发,易受客观因素的干扰。

三、喜爱与学习有关的游戏。儿童时期是长身体时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是他们总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又保留着学前期爱玩好动的特点。

四、意识的倾向性还不明显。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纪小,知识经验、智力发展的局限,心理活动一般还没有明显地倾向于某一方面,即使一时对某种事物有兴趣,也还很容易动摇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较单纯,独立性较差,对师长的话(特别是老师的话)百依百顺,较易于模仿成人的行为,许多行为只是习惯所影响,并没有成熟的动机。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及社会性。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体貌特征、智力和创造性、与人交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动机、志向、兴趣、信念和人生观,还包括自我意识。

儿童的个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先天素质和气质、体貌特征和成熟速率;二是社会化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团体组织和机构,广播、影视、报刊的宣传等;三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的状况和活动的意识。 家庭是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场所,因为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早期儿童与父母的互相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儿童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父母本身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成功因素、性别的价值标准等都会强烈地影响他们的后代。

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另外,儿童的性别、家庭规模大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和温暖。19世纪50年代,Parsons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情绪比较敏感,适合处理与孩子间的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适合制定规则。

(一) 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国学者刘金花认为评定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有两个:控制(对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和爱(即是否关心、信任和理解孩子),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1、 权威型——控制+爱(接受)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

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明确,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时,会严格按规则说服教育;而对其良好行为,则表现出真心的支持和肯定。这种高控制、情感上便于接受的温暖式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易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

2、 专制型——控制+不爱(拒绝) 控制有余,爱心不足。这属于高控制教养方式,但在情感上父母倾向于拒绝和冷漠孩子。父母往往表现出缺乏热情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要求孩子无条件地遵循有关的规则,如果违反规则,父母就会采取强硬措施,有的甚至动用暴力。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儿童往往会有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变得怯懦又不诚实,大多缺乏主动性,容易胆小、抑郁、不善于与人交往。

3、 娇宠型——不控制+不完全爱 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过分娇宠,任其呼风唤雨,对小孩的任何要求不假思索的答应。例如,有一位下岗女工,平时在菜场买菜总是和小贩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能省一分是一分,舍不得买质量好的菜。但是,和孩子去买东西时,却“慷慨大方”,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一次就是几百块钱。这样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生扭曲,使孩子形成了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心理行为,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懒惰、自私、任性、撒娇、为所欲为,形成一系列不适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4、 冷漠型——不控制+不爱 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较强的冲动性、攻击性、不顺从、自傲、自狂、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心理,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

我国教育家程华山等研究了上海市区幼儿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通过对201名4岁幼儿家长在“权威”和“关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分类,得出溺爱型、忽视型、严厉型、关爱型,理智型五种教养类型。与刘金花老师从“控制”和“爱”的维度上分的四种类型相似,溺爱型与娇宠型相似;忽视型与冷漠型相似;严厉型与专制型相似;关爱型同理智型结合与权威型相似。

根据以上教育家的结论分析,我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父母最理想的。因为这种教养方式在教育孩子时,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尊重爱护幼儿。宽严并济、放管结合,把幼儿看作一个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个体对待,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支配孩子,也不能完全失去控制,而是适度对孩子提要求,提供必要的照顾与帮助,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例如,孩子刚从幼儿园回家后,爸妈先随孩子的喜好,允许先玩半小时左右,再去画画,听故事,而不是硬逼着先画画、听故事,再玩;至少孩子在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只要不是有危险的东西,父母可以不干涉,让其自由自在的玩。父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应该允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逼,孩子不是逼出来的,应该和孩子和睦相处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看动画片。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养出来的孩子,能友好的与人相处,能体谅别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自信、自强,独立性强,宽容大方,懂事。所以,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给孩子以好的影响,促进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刻而长远的,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出提高、干预父母教养方式的方法。

父母教养方式受到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而不同,也与城市、农

村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关[16~19]。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孩子采用负面教养行为越少,教育困惑也越少,但高中及中专文化的父母却比初中文化的父母对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权威、挑剔挖苦、限制干涉等负面教养行为,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年级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不同,说明教养方式与子 女的身心发展有关,也进一步证实了教养方式是双向的,受到父母和子女的共同作用,教养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来选择,而且也是可以调整和变化的;地区特点、民族的因素也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说明对教养方式的研究要结合文化背景,充分挖掘民族中的有利因素和结合地区特点来提高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学校类型的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也存在差别,因此在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整上要结合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干预的共同作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创造的环境及提供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指导就体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通过这些指导,儿童的认知能力才能超越现有水平而向上发展。因此,要理解儿童的发展,就必然要关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供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

大量的针对学业不良或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20~24]显示学习成绩不良与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父亲的过分干涉明显高于学业优秀学生,而情感温暖和理解较低。辛自强[25]等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发现,一般儿童家庭的行为方式多属灵活型,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行为规则,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也很灵活。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行为控制方式常是不健康的。温暖和理解使子女产生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惩罚、否认、拒绝和干涉则使差等生有逆反与自卑感,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进步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来起作用的,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影响学业成就[26]。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说服、民主、鼓励、宽容、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而惩罚、打骂、羞辱、拒绝、专制和过度保护、包办、溺爱、不问不管等方式造成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高[27]。

中国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西方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关于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有显著的相关[28]。谷传华、陈会昌等[29]通过历史测量学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考察显示,在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成长过程中,“严父慈母”这一传统的家庭教养模式总体上占主要地位。总体来看,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够给孩子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是创造型家庭的共同特征。 上述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奖赏指导和适当的反应,这些教养方式影响了儿童能力的发展,而对儿童的适当要求可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特别是当要求和对儿童的支持与反应结合时更有效。

2.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显示了品德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过程,而且也从中获得了行为方式的各种成分,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家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其实质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影响,也即家长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孩子。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中国曾开展了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关颖[30]等专门探讨了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性,数据显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社会性得分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从而看出在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好处,但这种孩子缺乏教育,不负责任,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影响较少。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这与西方的研究是一致的。1995年北师大的林磊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避免了以往心理学所使用的根据单一维度得分来划分的做法,考虑了父母教育行为的各个方面,从而避免了划分上的绝对性。从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七个维度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评价、定型,用快速聚类法归纳出五种教育方式: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他的研究表明,积极型的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而其它类型则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积极型的教育方式约占40%,其它四种类型约占60%,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31]。

除了具体评估教养方式的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国内研究者还涉及到它与社会化的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如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32~36]的关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的支持、鼓励和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而粗暴的不支持行为则会阻碍儿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37,38]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此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39]。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期所受抚养方式有明显关联,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的父母的温暖,较多的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40]。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给他们的教育影响,形成并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父母更多的教育、照顾他们,教育方式对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2.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时期。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格维度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与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1~44]。长期不当的父母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从而为人格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病前人格基础。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就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父母采用高压策略多、表达负性情感、积极情感少,而使子女对人产生消极认知,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倔强并因此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理解、情感温暖能促使子女性格的平衡发展,可减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情绪乐观而稳定,易与人打成一片,待人热诚,成熟,适应力良好,谨慎实际,但也易出现对生活自满自足,无所追求,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过度干涉和保护,就将导致子女对生活境

遇持消极态度,不信任他人且无自知力,偏爱易使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受到过分的照顾和溺爱,容易产生任性、自我中心、依赖性和缺乏韧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过度保护可阻碍子女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以致子女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因此,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亲应该共同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人格健康发育。

2.

4、 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学生学业成绩出现差异的因素有许多。从内因来看,它包括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如思维、记忆、观察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意志等。 如:刘志华、郭占基:《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隋光远:《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隹木斯师专学报》。刘志竹、张锋:《小学生性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综合来说,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均能预测学业成绩,但以后者的预测力为大;而非智力因素中、学业性部分 较非学业性部分更能准确预测学生学业成绩。特别是学习独立性在预测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时被排列在 第一位,其次是智力因素,接着是学习自律性、学习情绪稳定性和学习有恒性。

从外因来看,它包括社会环境,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文化传统等;家庭教育环境,如家长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价值观、人才观、期望值等;学校教育,如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素质、校长办学思想等等。如:俞玲珍 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 学习成绩 相关性》[45]目的:了解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 EMBU)对某中学 65 4名学生进行测查 ,并统计他们的学习成绩 ,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养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且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的因素之一,王东宇《中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关系》[46]探讨心理健康、家庭环境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为学绩不良的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建设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以 2 3 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学绩优良生 1 1 8人 ,学绩不良生 1 1 6人。男生 1 1 8人 ,女生 88人。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家庭环境量表 (FES— CV)进行测查。结果:学绩不良组与学绩优良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环境的某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学绩不良组在情感表达、独立性、文化性、组织性四项家庭环境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学绩优良组 ,而在矛盾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学绩优良组 ;学绩不良组的 SCL— 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七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学绩优良组 ;不同的家庭环境因子与 SCL— 90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学绩不良组存在较多的家庭环境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改善不良的家庭环境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内外因相结合研究的:如凌辉《学生智力、家庭环境与学习成绩关系》[47]探讨智力及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 40名学习成绩低下儿童 (低分组 )和 40名学习成绩优良儿童 (高分组 )进行测评。结果:高分组儿童家庭情感表达、成功性二维度得分高于低分组儿童 ,矛盾性和独立性二维度得分低于低分组儿童 ;高分组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以及除填图、拼物之外的所有分测验量表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儿童。结论:智力及某些家庭环境特征与儿童学习成绩均有明显的关系。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吸取传统和现代意识中的科学合理的教养精华,有意识地接触新时代的教育理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融洽的家庭氛围,担负起培养和发展儿童良好个性的

重任,在儿童个性发展尚不稳定的时期,施加适度的影响,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U]。北京人民教育版,1989.5 [2]高

岚:学前教育学[V]。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3]刘晓静: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J](家庭教育2004.7.8) [4]俞群、林玲:好父母不是天生的[J](家庭教育2005.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俄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下一篇:房地产案场管理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