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物流模式解析

2022-09-13

第一篇:海尔的物流模式解析

《国际物流》海尔国际物流的运作模式

“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

——海尔国际物流案例分析

09物流管理欧健良0705020038

当国际物流在中国碰上全面的体制冲突时,海尔却用自己企业的边界营造出了一片国际物流的蓬勃园地,并绕开了中国的体制困扰,在海外和方兴未艾的第三方物流接上了口,可以说是在中国企业中第一个完成了国际物流对一个制造业企业的全面改造,使自己不但加速向国际性的企业集团演进,而且正逐渐朝可以得到更丰厚的第三种利润的服务性企业靠拢„„国际物流在海尔却有一点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全面引入国际物流的观念和做法以后,海尔已经被业内称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

虽说海尔在业内称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但纵观所了解的许多案例中,海尔的案例并不说明许多问题、它也不能给国际物流在中国遇上的体制碰撞提供什么解决思路,因为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企业内部自营物流的一个做得很好的典范而已。但当我详细研究了海尔的案例以后却得出了并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如果中国的体制一如海尔在引进国际物流那样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脱胎换骨的流程再造的话,那么中国经济也许会因为国际物流所提供的升级动力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阶段。

在海尔物流阔步前行了两年多后,仍然使人感到海尔人对其战略起点的回答颇具深意。所谓站得多高,决定最终能看到多远,海尔实施物流重组,从一开始就突破了单纯降低成本的概念,将其定位在了适应新经济时代需要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上。

传统企业一般是按计划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由于不重视定单的概念,导致大量的采购其实是没有定单的采购,采购回来的这些物料到底给谁也不知道,只能作为库存;同样,大量的制造业也是没有定单的制造,天天非常忙,却等于是在忙着增加库存;最后的销售,因为不知道卖给谁,说到底也无异于处理库存,削价便成了唯一的出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就这样被无奈地拖进了一轮一轮没完没了的价格战。但是海尔没有去玩这种以亏损、停产为结局的“危险游戏”,海尔另辟蹊径、消灭库存,使定单真正成为驱使企业采购、制造、销售运作的动力,让采购回来的每一个零部件和生产线上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有主的。国际物流作为实现为定单而采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浮上了海尔的战略层次。

海尔为了其整个物流系统的顺利运作所建立的仓库、立体库和各个物流结点设施,以及为了公司物流网络的效率而搭建的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而且在平时的实际作业当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种投入都是相当巨大的。那么,海尔为什么不向发达国家的制造商那样与专业的物流公司合作,由物流公司合作来承担起物流业务呢?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未成熟。

无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第四方物流,在中国发展尚需时日。我国的物流是近几年才热起来的,物流被社会所重视并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的时间并不长,还无法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而海尔这样一个以国际化经营为战略方针的大企业,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坐等第三方物流发展起来之后才进行物流业务,所以自己做物流就成为一种必然,或者说是出于无奈。

2、物流外包一个度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现代供应链条件下的系统性的物流运作,物流外包总是有限度的,不能认为物流外包无所不能,它总有能够外包的部分和不能够外包给别人来做的部分。如果物流无限延伸就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比如,从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尤其是在中国目前信用制度并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上的商业机密性的信息是不能轻易告诉其合作伙伴的,这可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3、海尔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没有公司能完成。

企业外部物流可以外包,但是企业内部的物流也可以外包吗?显然,在目前条件下是不现实的,首先是没有哪个企业有能力为海尔做物流。以用于国际市场的国际采购为例,由于外贸和外汇制度,中间环节必然产生关税,这样,就会占用更多的资金,加大成本。即使不是,国内的供应商能够独立完成国际采购和物流,并且可以在网上交易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从道理上讲,作为制造企业,海尔应当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专业化的合作、专业化的经营。但是,事实上很可能是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或者愿意承担海尔所要求的物流。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一看海尔已经建设的物流设施,单就其独自投资的自动化立体库就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国内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按照海尔的标准为海尔做物流服务。

应该说,海尔物流几年来搭建的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网络、投资过亿元的物流执行系统,再加上运作海尔集团物料管理的经验和能力,都是海尔物流社会化后的竞争力所在。

下面,我简单介绍下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概况:

一、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概况

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位于青岛海尔工业园区内,于2001年投入运营,配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的调度及各项业务流程都在计算机的管理控制下进行,并与海尔的ERP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存取、自动输送以及信息的自动处理等功能。

物流中心库区面积:148米×120米。按物料管理方式,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原材料自动化仓库和成品件自动化仓库。

原材料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海尔工业园内各生产企业和车间的生产原料存储及搬运需要。该系统按照总部指令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原料供运量及库存量,并及时将库存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使原材料可以方便的进行调度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为海尔工业园内各生产企业和车间的成品提供存储功,存储的产品品种包括冰箱、空调、小家电等制成品。同时该仓库作为青岛海尔集团产品配送的一级仓库。通过该系统,对集团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相关各部门可以实时获得产品库存信息,为产品的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 海尔自动化仓库的技术创新与收益

(一)海尔自动化仓库的技术创新

海尔自动化仓库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如典型的创新项目是新颖的AGV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先进的激光导引方式、完善的小车调度管理软件。AGV具有结构紧凑、高速、行驶路线自由灵活、充电时间短和持续运行时间长等优点,同时,采用该系统的柔性化,能够满足未来自动化仓库出入库能力增加的需求。

新颖的AGV运用了单双托盘混合辊道式激光导引运输车型,提高了AGV的使用效率;采用多重安全保护装置,提高了AGV的安全性;采用智能交通管理技术,上位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调度,具有远程控制功能;采用了自动快速智能充电系统,提高了AGV的使用效率,减少了AGV的配置数量。

(二)自动化仓库带来的收益

海尔自动化仓库的库区面积仅为148米×120米,但它相当于平面仓库近30万平方米,每天的吞吐量相当于40多个同样面积的普通平面仓库。库内原材料

4小时可以送达车间工位,仅需要19名员工,其中叉车司机9名,其作业效率令人叹服。

自动化仓库的使用对海尔物流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海尔物流的标准化运作水平

物流的标准化主要是指货物单元及托盘的标准化。由于采用了标准器具,所以顺利实现了搬运工具及物流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实施了标准化以后,大大的降低了入库的工作量,验收、清点、堆垛、抽检、出库等一系列程序作业的工作量,减少了人工成本。

2、 增强了海尔物流服务能力

自动化仓库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刚开始设计立体仓库时考虑的只是放空调事业部的货物,但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后,只占很少的库容,海尔马上把冰箱、洗衣机、电脑全部都放进去,很快减少了这些厂的外租库。整个效果非常明显。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进军物流行业已成为海尔进一步发展并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家电市场厂家的疯狂降价,家电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快要降到极点,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增加利润的办法和途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想要增加盈利,不外乎是增加销售量,就是说挣得多一点;要么就是减少支出,就是节约一点,降低成本。在激烈的行竞争情况下,要想让销售额大幅度增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相关的费用开支也会比初期增加不少,也就是所谓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从长远看,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成熟,企业采取诸如广告、价格战之类的营销策略会逐步地变成童话,而企业运作的成本就成为各家竞相追逐的焦点。而且成本完全是企业自己的内部事务,其来源和出处比较清楚,是可以加以控制的;但销售所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市场终端,这个环节企业是无法控制的,所以相对来讲降低成本就显得更为容易一些,成为企业的首选。因此关注物流、进军物流就成为必然。

我国社会正处在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长期以来计划经济造成的烙印不能一下子抹掉。传统上我国就是一个重生产、轻流通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处于卖方市场,只是近几年才由卖方市场转入到买方市场,但整个社会的重心还在生产领域。对流通的忽视导致我国现在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企业在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必然要加大自己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首先

从自己做起,既然认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就要努力把它改善,使得企业的运作实现合理化。

总之,海尔大踏步地进军物流行业,并做得相当的不错,这得益于全国物流发展的热潮。在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物流发展的大环境下,海尔物流跟随时代的脉搏,应运而生。任何企业都是为一定的经营目标而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海尔进军物流行业同样也是出于企业自身的需要。做好物流,使得海尔更加拓展了企业的经营范畴,而且企业所涉足的各个领域相互衬托,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促进整个集团的整体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尔家电的明天会更好,海尔物流的发展会更快,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一步推动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成为世界名牌,进军世界500强。

第二篇:海尔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要.................................................................................................................... I 引言........................................................................................................................ I 第1章 家电物流.............................................................................................

1.1家电行业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物流特点.............................................1.2我国的家电物流企业模式.................................................................第2章 海尔国际物流运作模式.....................................................................

2.1 海尔物流的物流模式我们分内向的和外向的两部分分析:........

2.1.1内向物流..................................................................................2.1.2外向物流..................................................................................2.2海尔国际物流中心.............................................................................

2.2.1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概况..........................................................2.2.2海尔自动化仓库的技术创新与收益......................................2.2.3销售物流..................................................................................2.3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的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2.3.1实现了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零库存..........................................2.3.2提高了海尔物流的标准化运作水平......................................2.3.3海尔利用供应链发挥整体效益..............................................

第3章 海尔选择自营物流运作模式的原因.................................................

3.1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未成熟............................................................3.2 物流外包一个度的问题。................................................................3.3 海尔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没有公司能完成。....................................第4章 海尔国际物流运作模式带来的启示.................................................

4.1完善规范化的物流运作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4.2配合供应链整合,拓展物流空间。.................................................第5章 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今世界呈现出国际化,贸易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的采购、仓储、配送的范围更加广阔。外商抢占中国市场,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间的协作关系日趋复杂,而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单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着物流能力的竞争。国际物流的运作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走向集约化大型化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国际物流在中国还方兴未艾时,海尔却用自己企业的边界营造出了一片国际物流的蓬勃园地,可以说是在中国企业中第一个完成了国际物流对一个制造业企业的全面改造,海尔被业内称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本文通过对海尔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到海尔物流对我国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家电行业

海尔物流

海尔国际物流中心 影响效益分析

启示

I

引言

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服务定位而建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适合的运作模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独立于供方与需方以外的专业物流企业,它通过与客户的合作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使得国外物流巨头纷纷加快市场进入和扩张步伐,通过多种方式抢滩物流市场的战略高地。外资的进入对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由于成长背景不同,国内各物流企业的专长与实力有很大差别,少数物流企业的佼佼者通过一系列的重组、并购等方式迅速壮大起来,并根据自己的市场战略定位逐步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成长为特定领域的主流企业。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毕竟还处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换过程中,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然是规模小,管理差,服务水平低,自身战略定位不明确,对运作模式的建设不够重视;结果导致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之间盲目竞争,物流市场秩序混乱。

由于物流服务过程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领域的广泛性以及服务技术的高端性,使得各物流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有适合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彼此之间既有分工协作又有相互竞争,才能共同形成理性、健康的物流市场。随着国外物流巨头的进入和国内少数大型物流企业的崛起,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必然是日趋激烈,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明确市场定位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从而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I 第1章 家电物流

家电行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从2000年起,我国家电业在历经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就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随着家电业的微利时代全面到来.家电生产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利润源泉,纷纷把目光投向过去并不为人注意的物流环节,向流通要利润是我国家电企业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是目前我国家电产业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1.1家电行业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物流特点

(1)家电类产品季节差异比较明显。家电类产品中有许多产品具有季节性特点,比如说空调,其销售旺季在每年的4一7月之间,在高温下的销售高峰,每天的出库量高达60一70车(72米卡),而入库且也有15一20车。这与淡季的日配送3车5车形成鲜明对比。同理,家电产品的“假日经济”特点也很突出。以彩电为例,在“金九银十”和春节前后,彩电的销且也会猛增.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快速物流配送的新要求。

(2)家电类行业产品库存周转率低。家电类产品的销售有很强的季节性,可是家电类产品的生产却不能随季节的变化而转移。目前还没有哪个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夏季只生产冰箱、空调,在冬季只生产电热器。销售的季节性和生产的连续性使绝大多数家电企业库存周转率偏低,进而影响企业现金流。若信息滞后,则会进一步增加库存。

(3)家电类产品销售网络庞大。销售网络庞大,需要有健全的物流网络与之相适应。只要有产品的地方,就存在物流服务需求,而物流体系的搭建与维护,例如仓库的选址建设、运输车队的管理、IT系统的规划等等.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2我国的家电物流企业模式

总体来说,我国家电企业物流存在两种模式:自营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及工商企业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使用自己的设施和工具来完成

- 123取、自动输送以及信息的自动处理等功能。

物流中心库区面积:148米×120米。按物料管理方式,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原材料自动化仓库和成品件自动化仓库。

原材料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海尔工业园内各生产企业和车间的生产原料存储及搬运需要。该系统按照总部指令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原料供运量及库存量,并及时将库存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使原材料可以方便的进行调度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为海尔工业园内各生产企业和车间的成品提供存储功,存储的产品品种包括冰箱、空调、小家电等制成品。同时该仓库作为青岛海尔集团产品配送的一级仓库。通过该系统,对集团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相关各部门可以实时获得产品库存信息,为产品的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2海尔自动化仓库的技术创新与收益

(一)海尔自动化仓库的技术创新

海尔自动化仓库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如典型的创新项目是新颖的AGV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先进的激光导引方式、完善的小车调度管理软件。AGV具有结构紧凑、高速、行驶路线自由灵活、充电时间短和持续运行时间长等优点,同时,采用该系统的柔性化,能够满足未来自动化仓库出入库能力增加的需求。

新颖的AGV运用了单双托盘混合辊道式激光导引运输车型,提高了AGV的使用效率;采用多重安全保护装置,提高了AGV的安全性;采用智能交通管理技术,上位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调度,具有远程控制功能;采用了自动快速智能充电系统,提高了AGV的使用效率,减少了AGV的配置数量。

(二)自动化仓库带来的收益

海尔自动化仓库的库区面积仅为148米×120米,但它相当于平面仓库近30万平方米,每天的吞吐量相当于40多个同样面积的普通平面仓库。库内原材料4小时可以送达车间工位,仅需要19名员工,其中叉车司机9名,其作业效率令人叹服。

2.2.3销售物流

在销售物流的管理上,海尔成立了物流推进本部储运部,负责整个集团的成品销售物流或者分销物流,将集团所有产品从青岛或者他生产基地分拨到全国各地的周转仓库。再到客户,储运部接受来自销售部门的指令,统一协调和控制运输业务,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配送保障,实现成品的JIT配送,形成了自己的物流配送网络。

2.3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的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2.3.1实现了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零库存

海尔改变了传统仓库的“蓄水池”功能,使之成为一条流动的“河”。海尔认为,提高物流效率的最大目的就是实现零库存,现在海尔的仓库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它只是企业的一个配送中心,成了为下道工序配送而暂时存放物资的地方。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之前,海尔占用50多万平方米仓库,费用开支很大。目前,海尔建立了2座我国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现代化、智能化立体仓库,仓库使用面积降仅有2.54万平方米。其中一座坐落在海尔开发区工业园中的仓库,面积1.92万平方米,设置了1.8万个货位,满足了企业全部原材料和制成品配送的需求,其仓储功能相当于一个30万平方米的仓库。这个立体仓库与海尔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联网,进行同步数据传输,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机器人技术、巷道堆垛机、通信传感技术等,整个仓库空无一人 。海尔的流程再造使原来表现为固态的、静止的、僵硬的业务过程变成了动态的、活跃的和柔性的业务流程。

2.3.2提高了海尔物流的标准化运作水平

物流的标准化主要是指货物单元及托盘的标准化。由于采用了标准器具,所以顺利实现了搬运工具及物流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实施了标准化以后,大大的降低了入库的工作量,验收、清点、堆垛、抽检、出库等一系列程序作业的工作量,减少了人工成本。

- 6789

第三篇: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模式

2000年家电全行业亏损,有关专家认为没有解决好物流环节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内物流服务市场不完善,物流号称是制造企业最后的也是最有希望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环节。零库存、低损耗、及时准确送抵目的地,成了家电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国内家电企业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尝试组建物流公司。

海尔物流就是海尔集团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成为家电行业自营物流的典型模式,也是近年来物流业界异军突起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一举一动无不引起物流业的关注,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出了三个JI丁(Justintime)的管理,即JIT采购、Jj丁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通过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服务。

在供应链管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网”的管理模式。海尔集团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改进的过程之中。建立ER尸系统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功实施ER户系统的基础上,海尔建立了SRM(招标、供应商关系管理)、B2B(订单互动、库存协调)、扫描系统(收发货、投入产出、仓库管理、电子标签)、订价支持(订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发各个环节的控制)等信息系统,并使之与ER户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以强大的网络技术为依托,自2002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日F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以解决成品物流过程中面临的准确率、实时性、高效性和问题可追溯性的要求。2003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发货的准确率达到100%,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率。同年底,海尔物流开始进行先进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2004年初在全国42个配送中心进行推广,全面实行严格的先进先出管理,加快了库存的周转效率。

好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市场。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度、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不断完善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采购平台。海尔目前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3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厂的采购全部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进行,全球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一方面实现了采购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全球工厂的规模优势增强了海尔采购的成本优势。

海尔通过整合全球化的采购资源,建立起双赢的供应链,多产业的积聚促成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使海尔的供应商由原来的2200多家优化至不到800家,而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至82.5,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五分之一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2003年,海尔物流在发展企业物流的同时,成功地向物流企业进行了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目海尔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正迅速拓展至l丁业、食品业、制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在不断拓展第方物流业务的同时,海尔开始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同第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更能开

拓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它帮助客规划、实施和执行供应链的程序,并先后为制造业、航空业领域的企业提供了物流增值服务,现在来看物流业务已经为海尔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篇:海尔物流采购模式

海尔物流产业链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

一、海尔JIT采购

海尔物流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供应商的结构得到根本地优化,能够参与到前端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供应商比例从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

海尔实行并行工程,一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

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7天。战略性物资如钢材,每个月采购一次,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JIT采购要考虑销售的淡季和旺季问题,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预算,海尔目前一个月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0%;三个月的预测精度为50%。另外,海尔的JIT采购一般不能退货,无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订单。

二、海尔供应商管理

海尔从1998年开始供应商网络的优化,打散原来的供应商体系,重新选择供应商,以形成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海尔的供应商从2200多家优化到721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9家,从侧重质量转向侧重全过程的激励与控制。对供应商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通过配额分配,配额比例由原来的人工统计数字到现在的由系统根据质量考评、供货考评和价格排名三个综合因素决定;而价格排名根据BBP平台网上招标的结果来确定。

海尔对供应商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仅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降了10亿元。

海尔对供应商的评价主要侧重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否参与到早期设计过程等方面,具体考核指标包括:设计控制、文件和资料控制、采购和仓库、顾客提供物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序控制、检验与试验、内部质量审核、培训等10个方面。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包含在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考核评价里面。海尔对三个月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严格淘汰,对存在一定问题的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整改保障供货的准时性。

三、海尔电子采购平台

海尔物流与供应商还搭建起了公平、互动、双赢的采购协作平台。在企业外部,CRM与BBP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的桥梁。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状态,及时补货,实现JIT供货;供应商在网上还可接收图纸与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传递时间缩短了一倍;另外,海尔与招商银行联合,与供应商实现网上货款支付(实现网络结算的供应商占70%~80%),一方面付款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约供应商上千万元费用。通过BBP采购平台,海尔不但加快了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双赢。

近期,海尔又搭建起了全球网上招标平台(),使全球供应商可以网上注册登记,查看合作招标项目、在线模拟招标、在线招投标,网上反向拍卖(海尔大部分零部件价格通过网上招标和反拍卖实现),网上查询招标公示„„全球网上招标平台建成后,不仅使海尔供应商网络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实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原则,提高招标过程的透明化,使海尔广纳全球网络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海尔的电子采购平台,物流本部订单周期缩短,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以前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需要5~7天,现在供应商第2天就可以到BBP网站上查看从ERP系统自动传到BBP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并打印送货单,准确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四、海尔产业链供应模式

随着海尔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流程再造,海尔物流从2001年开始,除不断优化内部的供应链外,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打破了与分供方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贵州等制造基地建设以海尔为中心的产业链,引进爱默生、三洋等数十家国际顶尖供应商在当地投资建厂,建立配套工业园,而供应商可以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尔内部来讲,产业链的建设使海尔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供应商在周边地区建厂后,由于距离的缩短,实现了JIT的准时供货,园区内的供应商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向海尔的生产线按订单补货,实现线到线(line to line)的供货,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全球用户的订单;同时供应商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与开发中,海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与供应商零距离沟通,保障了海尔整机技术的领先性,如爱默生参与到海尔洗衣机电机的开发中,形成技术领先的变频洗衣机;三洋参与到海尔冰箱的设计开发中,变频冰箱技术领先创造了市场;另外一些电源线等厂家参与到海尔标准化的整合工作中,使海尔零部件的数量大大减少,通用化大大提高,增强了海尔成本的竞争力。由于零距离的响应,在物流成本与物流质量方面实现了零库存与零缺陷,做到了与供应商的双赢,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增强。

对于海尔的供应商来讲,通过与海尔合作可享受到青岛市提供的优惠产业政策以及实现了与海尔的零距离,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竞争力,不但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海尔内部的大订单,而且还可获得全球其他企业的订单,保证了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其新材料与新技术可以优先应用到海尔的各种产品上,实现了技术优先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竞争力。

通过海尔近7年家电产业链的建设,在青岛周边地区的家电产业链正在形成以下的特点:

1.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用压缩机配套基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2.全国最大的家电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塑料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3.全国最大的家电用钣金加工配套基地,钣金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4.全国家电最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垂直整合5层上下游的供应商。5.产业链到产业平台逐步升级,初步融入大青岛的跨国采购中心的框架中。由于海尔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出口份额逐年增加,海尔物流全球采购额的不断扩大,这些均与大青岛的跨国采购迅速接轨,形成产业链,带动跨国采购与出口的半岛产业平台。

五、海尔分销物流网络

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扩大,海尔集团的分销物流网络不断延伸,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到国际,海尔物流正在向全球进军。从国际方面来说,海尔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销售网点3万多个,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在迪拜和德国汉堡港设立了物流中心。通过汉堡物流分拨中心,海尔向欧洲客户供货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在国内,海尔已拥有全国网络化的配送体系,共设立42个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分拨物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物流体系。

通过对集团内外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海尔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配送体系,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保障。同时海尔还与邮政联合,开辟了B2C销售物流的全新模式。到目前,除了与国家邮政局签订的物流(配送)框架协议外,海尔与山东、大连等24个省市的邮政部门分别签订了产品配送和产品销售两个协议。随着与邮政合同业务量的逐步扩大,海尔集团与邮政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产品配送渗透到了海尔的分销链中。海尔生产部门按照B2C、B2B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产品将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这样,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分销商、用户形成的分销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海尔集团依靠JIT物流以信息代替库存,使仓库成为一条流动的河,以时间消灭空间。

物流已成为海尔销售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安全的分销物流体系为海尔将获得的订单及时转变为产品,及时配送给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给客户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概括地说,海尔分销物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顾客为中心。海尔采用面向过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运用物流最优的系统思想,提高了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以达到成本最低、快速响应的目标。

2.实现JIT分拨。海尔在全国建有42个配送中心,每天能够将上百个品种3万多个产品配送至全国1550个专卖店和9000余个营销网点。(原)配送到全国各地的货物原来平均需7天时间,现在中心城市可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各地4天内配送到位。海尔成品配送实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务按订单执行。由于是按订单生产,产品从生产线下线直发到用户,实现了库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标,海尔成品库只是某些特别产品的中转配置库,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3.拓展分销物流服务。在社会需求进入多品种、少批量的情况下,客户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注重产品的物流服务。海尔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如商场、专卖店、分销商、行业经销商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对市场的响应周期。海尔销售渠道建设强调的是服务,包含对最终用户以及中间渠道的服务,所有服务都实现了数控化。面对新的市场空间,海尔利用集团信息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4.加强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建设。物流网络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拉近企业与顾客的距离,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能力。海尔已基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即生产、销售企业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支持运作。其内部采用由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实现了以订单为中心,各部门信息同步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对订单的响应时间。物流速度的提高使海尔2001年的订单比2000年同期提高了50%以上。外部则采用B2B平台,订单100%从网上获取,网上付款达80%以上。海尔的ERP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管理,使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带动物流的快速流动,提高了物流效率。

六、海尔分销物流模式

1.配送中心模式。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是目前国内家电业最大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由原料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组成。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针对各配送中心所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实物出库配送。物流中心整个系统的调度及各项业务流程都在计算机的管理下进行,并与海尔的ERP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存取、自动输送以及信息自动化处理与传送等功能。

海尔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按照总部指令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成品库存量,并将成品库存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使产成品可进行灵活多变的调度和管理。在成品出库时,计算机系统根据提货清单对立库巷道堆垛机系统发出指令,巷道堆垛机根据指令从巷道中提取成品托盘,并送往成品出库站。

2.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订单反应速度,海尔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产品下线时不经过成品仓库而直接装车发往各地配送中心。海尔直接发货的配送安排主要根据前一天生产事业部提交的次日生产和直发货计划,JIT分拨物流部和资源管理部由此作出次日车辆的调配、安排。产品下线时,由接口调度员根据下线产品确定具体的订单(订单拆分),然后进行配载直接发货。货物到达后,配送中心仓库的数据审核员与库管员将进行收货。

3.出口分销物流模式。海尔的出口分销主要包括国际货运、报关业务、订单执行、保险策略等业务流程模块。其中,“国际货运”、“报关业务”和“保险策略”属国际物流作业,其余为国内物流作业。由于国际物流中仓储、运输环节的先期投资较大,而且需要投入较大的管理成本,因而海尔将国际物流作业分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由海尔统一进行协调管理。针对不同的渠道结构以及产品特征,海尔采取不同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运输资源的配合,将这两段物流作业进行了有效整合,为产品的出口分销提供了顺畅的流通渠道,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无论是在解决方案的层次,还是在运输资源的层次,出口业务的外包使海尔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物流战略部署

第五篇:海尔创新物流同步模式

青岛海尔集团日前在青岛总部举行海尔现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暨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启用仪式,与会专家认为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而海尔独创的「海尔一流三网同步模式」,对中国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国际物流中心

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位於海尔开发区工业园内,由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整合国内外资源建设而成。高二十二米,拥有一万八千零五十六个标准托盘位,其中原材料九千七百六十八个,成品八千二百八十八个,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两个自动化物流系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技术开发的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巷道堆垛机、机器人、穿梭车等,全部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流三网管理

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徵:「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电脑信息网络。「三网」同步运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可以实现四个目标:

一是为订单而采购,消灭库存。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六千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七千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十五万多种。海尔物流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百分之七十三点八,仓库面积减少百分之五十,库存资金减少百分之六十七。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七千二百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於三十万平方米的普通平面仓库,海尔物流中心只有十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二是实现双赢,赢得全球供应链网络。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二千三百三十六家优化至九百七十八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GE、爱默生、巴斯夫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百分之三十二点五。

实现四大目标

三是三个 JIT,实现同步流程。由於物流技术和电脑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三个 J IT,即 JIT采购、 JIT配送和 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目前通过海尔的 BBP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 ERP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

板管理四小时送料到工位;生产部门按照 B2B、 B2C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客户手中,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八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二十四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四天以内到位。目前海尔在内地已建立了四十二个配送中心,每天可将五万多台产品配送到一千五百五十个海尔专卖店和九千多个营销店。

四是电脑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在企业外部,海尔 CRM(客户关系管理)和 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目前,海尔百分之一百的采购订单由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十天降低到三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百分之二十。在企业内部,电脑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联合国驻中国总协调员莱特娜以及全国物流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海尔的国际供应商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回到目录

我要发表评论 我要留言 我要投稿

物流经营者服务不足

美国供应链管理网络集团行政总裁彼逊表示,虽然资讯科技已广泛应用在物流过程的支援上,但现今的物流经营者仍未能完全掌握货物的流程,不足以为出入口商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他日前在加州一个物流研讨会上表示,顾客期望物流供应商提供全球多式联运的单一平台服务,以使他们能准确计算出最适合的货运模式。可惜,在实际环境操作上,要准确计算出最低成本的运输模式、了解货物实际的传递透明度及如何控制交通工具的延误,仍然是物流业上的一大重要难题。他认为,虽然资讯科技在整个物流流程的角色,是作为供应商与货主的中间人。但可以肯定地说,供应商要有效运用资讯科技为货主提供全球支援的服务,仍是难以达到的。

在同一场合上, freightdesk.com行政总裁卡达尔则表示,要解决全球化不同资讯的难题,以达至完善的供应链讯息系统,方法是结合不同的资讯科技单位组成物流联盟,以提供准确的资讯。他表示,在联盟运作上,每一位物流供应商都在供应链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发挥其本身擅长的一环,从而为顾客提供一套稳健的物流服务,包括全面金融服务、最低成本运输模式及准确资讯服务等。

回到目录

我要发表评论 我要留言 我要投稿

IT管理―零配件物流的灵魂

在当今这个网络和电子商务时代,客户对于货物的交货时间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特点在零配件行业更为突出。不远的将来,唯有那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准时、可靠交货的零配件物流经营人方可生存。

因此,近年来零配件生产厂家和经营人花费巨资,用于优化他们的物流系统。一些商家甚至购买网络系统,与其他物流经营人共用网络系统更好地服务客户。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经营人,而物流经营人通常同时为多个厂家服务,因此可以有效地为单个厂家节约这方面的成本。IT管理的出现,更使最大化节约成本的愿望成为现实。

去年,德国物流集团Fiege利用SAP软件创造了电子商务系统,适用于网上零配件的B2B交易。此前,该集团一直为3家生产叉车、开凿机和底盘车的美国公司提供零配件的仓储和分拨服务。其位于曼海姆的物流中心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包括挑选原料、采购、货物进口、仓储、接单、分拨、报关、销售、技术支持和财务结算,其庞大的客户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多种语言服务,每年为全球750名客户分拨数十万件产品。但其中的工作程序之复杂、费用支出之巨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Fiege去年推出的网上交易系统显示了价值,不仅解决了语言障碍,而且避免了相关的分拨错误。客户可以随时在网上下订单,不管在哪个大洲、哪个时区,而且客户可以经登记后即刻查出所订购的货物是否有库存和库存多少。如果客户对货物有特殊要求,也可在网上注明。经过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客户对网上交易系统表示了满意。

德国曼海姆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初级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导致对配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少;随着服务标准的日益全球化,传统的高水平服务因手法陈旧、成本过高日益失去优势;电子商务和IT管理系统的出现不仅产生了物流业的新诠释,而且将物流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很显然,掌握IT管理,创新IT管理,才能在未来物流领域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零配件物流经营人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好闺蜜生日快乐祝福下一篇:化肥厂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