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基本管理制度

2023-03-14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培训机构基本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培训机构基本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培训

一、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掌握)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的类型可分为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3、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5、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6、一般包括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7、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8、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9、质量保证: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0、 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1、 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方法多种多样)

12、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3、 合格:满足要求

14、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 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 质量义务与权利

△ 动履行质量职责,预防为主,严把质量关;

△ 主动学习质量知识,掌握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 主动了解质量信息,掌握质量变化趋势; △ 主动发现问题,组织质量改进,并确保改进效果; △ 主动优化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 主动提升工作质量;、 △ 主动沟通、协调; △ 开展质量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效率。

△ 流程之间、工序之间为“供方”与“顾客”的关系,任何“供方”都应积极主动为其“顾客”提供必须的产品、服务或信息。 △ 有权拒绝执行不合理的作业指令;

△ 有权要求各职能部门给予技术、资源等支持服务; △ 有权对无效配合、无效处理进行投诉; △ 有权获得本部门有关质量信息。  质量管理的天条(禁令)

△ 未经过设计评审的新产品不锝移交、批量生产。 △ 未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ODM/OEM厂商不得向其采购。 △ 未经过物料确认的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 △ 未经检验的产品、零部件不得放行或使用。 △ 不合格品未经批准不得放行。 △ 不得相互扯皮推委。

△ 对“应知不知、知而不行、行而无效”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 △ 对未按要求执行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 即便没有明文规定,也将因质量意识淡薄、扯皮推委、未能有效履行应尽的质量义务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使用的

 质量管理涉及的范畴

△ 文件要求:质量手册、文件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

△ 管理职责:管理承诺、以客户为中心、质量方针、质量策划(质量目标、质量体系策划)、职责和权限和沟通(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内部沟通)、管理评审;

△ 资源管理:资源的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 △ 产品实现: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标识和可追溯、客户财产、产品防护)、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的控制、改进(持续改进、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 质量管理方法

△ 目标管理 △ 激励与约束机制 △ 教育(意识、方法) △ 系统管理 △ 流程管理 △ 过程管理 △ 信息管理 △ 改进项目管理 △ 技术状态管理 △ 标准化管理  不合格品控制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目的: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标识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 不合格品: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或成品。 △ 挑选使用:将批不合格物料中的合格品挑选出来使用,不合格品退货或报废的一种处理方式。

△ 让步接收:在不影响整机主要性能,而又生产急需的情况下,对批不合格物料采取让步许可使用的一种处理方式。

△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返工后的产品可作为合格品。

△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修复措施,返修会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 批量不合格物料处理原则:不合格物料采购业务员应优先采取换货方式进行处理,尽量不办理让步接收,只有生产急需且无法及时组织新物料的前提下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不会引起顾客投诉的方可提出让步接收。

△ 批量不合格物料处理流程,谁提出是否让步接收的申请→谁负责技术评估→谁负责质量风险评估→谁确定处理方式→谁审批? △ 批量不合格技术评估、质量风险评估。

△ 批量不合格物料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报废、返工/返修、让步使用、挑选使用等。 品质管理的意识

一、产品品质与制程品质的差异 1. 产品品质与制程品质的差异

产品品质是什幺?

是指产品的机能、作用、寿命、形象。 -产品完成后显示出来。

即产品的功用、使用法、使用期限、品牌信誉。 制程品质是什幺?

是指产品生产的准备、制造、确认、管理。 -产品制造中隐藏着的。

即工程标准、作业安全性、检验能力、品质意识。

2. 品质管制系统简介 2.1 设计管制 * * * 检讨,制订产品制造中各个工程阶段应达到标准。 鉴定样品,印证制造程序。 评核制造工程变异大小。

2.2 进料管制 * * 鉴定材料,零件进厂是否维持合用的水准-不接受不良。

提供生产者(供应厂商)有关生产产品的品质情报,协助生产者改善管理。

2.3 制程管制(含最终检查) * 维持正常的生产力与检查能力

不制造不良也不流出不良。 * 机会教育的实施-制程规定的稽核、检查结果的稽核。

2.4 成品管制(含出货管制) * * 产品机能测试、评比、报告与成本统计之回馈。 客户使用时之服务、分析。

2.5 品管稽核 * 品管作业程序、品保系统、品质标准的检讨。 * 品管方针,目标的管理。

3. 作业中的品管责任 3.1 三不责位-作业意识 * * * 不接受不良:阻止不良延伸,扩散。 不制造不良:预防不良发生。 不流出不良:确认没有不良现象。

质量检验的培训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对样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实验或度量,或者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各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活动。

1. 质量检验的方式

1)质量检验的方式按检验的数量、质量特性值以及检查方法的特征可有如下几种划分: a.全数检验:就是对待检产品批100%的逐一进行检验。全数检验存在如下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检验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占用的检验人员和设备多,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虽然投入了很大的检验力量,但由于受检个体多,往往导致每个受检个体检验标准降低,或检验项目减少,因此反而消弱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程度;检验的质量鉴别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差错难以完全避免,在全数检验中,这个问题往往更加突出,由于错检和漏检的客观存在,全数检查的结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靠;不能适用于破坏性的或检验费用昂贵、时间长的检验项目;对批量大,但出现不合格品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产品,全数检验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由于上述原因,在质量检验中,一般不采用全数检验的方式,全数检验常用于下列场合: 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需要对不合格交验批进行100%重检及筛选的场合。

b.抽样检验:是按数理统计原理预先设计的抽样方案,从待检总体(一批产品、一个生产过程等)取得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中每一个个体进行检验,获得选题特性值的样本统计值,并和相应标准比较,从而对总体质量作出判断(接受或拒受,受控或失控等)。由于抽样检验只检验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认为,全数检验的缺点或局限性恰恰是抽检检验的优点和长处。然而,抽样检验也有其固有的缺点。抽样检验的缺点主要反映在2个方面,一方面,在被判为的总体中会混杂一些不合格品,或反之;另一方面,抽检检验的结论是对整批产品而言,因此错判(如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而拒收,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面接收)造成的损失往往很大。虽然运用数量统原理精心设计抽样方案可以减少和控制错判风险,但不可能绝对避免。一般而言,抽检检验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不经济工无法实施的场合,应用非常广泛,一般企业生产中都是采用抽样检验。 2)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特征划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点值或计件值的场合 计量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的场合。 3)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

a.理化检验,是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对受检物进行检验,理化检验通常测得检验项目的具体数据,精度高,人为误差小。理化检验是各种检验方式的主题,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理化检验的技术和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

b.感官检验,是依靠人的感官器官对质量特性或特征作出的评价和评判,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污损、锈蚀和老化程度等,往往要靠人的感官器官来进行检查一评价。感官质量的判定基准不易用数值表达,在把感觉数量化及比较判断时也常受到人的自身“及个性及状态”的影响,因此,感官检验的结果往往依赖于检验人员的经验,并有很大的波动性,虽然如此,但由于目前理化检验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以及质量检验问题的多样性,感觉检验在某些场合仍然是质量检验方式的一种选择或补充。 2.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实际的企业生产活动中质量检验可分3种类型,即来料检验(Incoming Quality Control,IQC),工序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IPQC或PQC)和成品检验(Out going Quality Control,OQC)

a. 来料检验,是对外购物料的质量验证,即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等入库前的接收检验。

b. 工序检验,目的是在加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工序检验不仅要检验在制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还要检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工序因素(5M1E),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的受控状态。工序检验的意义并不是单纯剔除不合格品,还是在工序质量控制乃至质量改进中的作用。

b.1首件检验,是指每个生产班次刚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或加工过程中因的换人、换料、换活以及换工装、调整设备等改变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首件检验的制度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系统性质量因素导致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先由操作者自检,再由班组长或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复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

b.2巡回检验,要求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检验人员应按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并做好记录。

b.3末件检验,是指主要靠模具、工装保证质量的零部件加工场合,当批量加工完成后,对最后加工的一件或几件进行检查验证的活动。末件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下批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保证下批生产时能有较好的生产技术状态。

c.成品检验,是全面考核半成品工成品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标准的重要手段。由于是供方验证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是质量保证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质量检验规程

1.质量检验规程的内容

编制合格的质量检验规程,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批次大小;总体抽样方案;检验项目;分抽样方案;检验方法、步骤、示意图;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合格状态描述;不合格状态描述;合格判定依据或不合格判定依据(量化)总体合格判定依据或不合格判定依据或允收水准;编制审批栏。

2. 质量检验文件

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质量检验的实施要求形成文件,有关检验要求应在文件中详细规定:

检验项目;抽样方案及数量(包括取样方法);检验方法(测量位置、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和仪器);检验环境;检验器具;检验数据的处理;结果的评定;检验后的处理。 3. 编制质量检验报表

是记录检验结果的一种格式清晰、明了、详实的检验报表,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4. 质量检验标准

一个完整的质量检验规程,检验标准是不可或缺的。检验标准,载于检验文件,用于规定及指导检验作业的执行,以便在繁杂的检验作业中,不易招致遗漏及处理上的混乱。分企业内部使用和来自企业自问验收用。

三质量检验的实际操作

1. 制程检验管理程序

一般包括规划、实施、不合格的处理以及质量分析等内容。 1) 规划,

新产品制程;就在制程中适当定点实施检验;制程中的检验就依据产品的特性;使用管理图表;强调工艺标准 2) 实施

A每日首件产品须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生产, B制造单位的作业人员依据检验规范要求执行检验工作

C制程检验人员使用最新版本的质量文件、检验规范等执行检验与测试工作

D制程检验人员或班组长依规定频率检查作业人员的使用材料、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及测试设备(5M1E)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规范的要求,同事抽检在制品以随时了解质量状况,适时发现问题,做好防治不良作业

E使用图表等以点线的变动监视产品及制程的善,并提供调查问题与解决对策有用信息。 3) 不合格的处理

A作业人员或制程检验员发现产品不合格时,要求予以区分或隔离生产线

B当发现属制程不良,即重复不良或5M1E生产条件失控时,应立即反馈,并通知生产线改善。

C若为制程本身或材料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事件的再发生,立即发现生产异常单给相关责任单位要求在取其内处理完毕

D当制程变异对产品质量有不良影响时,经确认后,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相应措施,待问题解决并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恢复生产。 2. 成品检验管理程序

包括入库检验和出库检验2道程序

1) 入库检验

A核对待检品,制造部门要对待检品进行报检,OQC核对报检单与待检品的型号、数量等是否符合检验规范要求

B检验准备,根据单的型号民,使用相应的检验规范,准备必要的设备与测试程序 C执行检验,根据检验规范要求的批进行抽检 D允收批处理,OQC依照检验规范检查允收后,在该批粘贴经OQC签名的允收标签,并填写检验报告,交车间办理入库手续。 E拒收处理

E1.OQC依检验规范检验后,检验批为不合格水准时,即拒收该批,并粘贴经OQC签名的不合格标签。

E2.OQC对该拒收批填写OQC返工通知单和成品检验报告,传递给制造部门。 E3.制造部门初步分析不良原因,若为可控因素,应立即改善,或非可控因素,转交工艺或研发部门分析,并由责任部门指定改善方案。

E4.责任单位填妥返工通知单后传递给OQC,经OQC确认改善对策有效后,制造部门方可进行返工返修。 2) 出货检验

按公司规定,库存半年上的产品出货前需要仓库报检,合格后方可出货。

四不合格品处理

不合格品,是指产品未满足规定的要求。不合格品管理就是要规范不合格品能由责权单位迅速加以管制,防止不良品流出,确保出货产品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 1. 不合格品签定 2. 不合格品标识 3. 不合格品隔离

拒收处理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4.

5. 不合格品的统计

第二篇: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培训小结

培训小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根据市卫生局统一安排,2014年3月24日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全体成员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专题培训,培训完毕后经积极准备,我院于2014年3月27日在五楼会议室举办了临清市中医院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暨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培训会,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副院长李永康主持,姜桂芹院长作了重要讲话,现将有关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一、 认真学习、领会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医务科主任李法治结合我院实际,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为全体职工做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

(一)组织管理

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 2.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3.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对全体职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二)基础设施

1.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 2.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后消毒; 3.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4.基础医疗机构供应室的要求;

5.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区放置;

(三)重点部门

1.手术室 2.产房 3.中医临床科室 4.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5.普通病房

(四)重点环节

1.安全注射 2.各种插管后感染预防措施 3.手术操作 4.超声检查5.医疗废物管理

二、领导高度重视,对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姜桂芹院长指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使临床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当前我院正积极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也是创建“二甲”的重要内容,大家要抓住这个契机,按照有关要求和创建二甲的规范,扎实的做好工作的落实,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和医院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副院长李永康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大家要按照姜院长的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落实,并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了具体安排。

三、 及时测试,了解职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会后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学习内容的考试,考试结果显示:成绩合 格率100%,优异率90%以上,达到了培训目的。

临清市中医院 2014年3月28日

第三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机构基本信息

根据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潍坊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潍发〔2010〕3号),将潍坊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潍坊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管理处合并,组建潍坊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县级规格。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国务院和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原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原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管理处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三)增加在市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负责市级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拟订市级机关事务工作和后勤体制改革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机关事务工作。

(二)按照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具体承担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工作。根据规定和授权管理市级机关有关国有资产;负责对房产管理范围以内的住房资金提出使用计划,经财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市级机关有关房产的综合管理工作。拟订市级机关有关房产综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按规定负责集中办公用房的建设项目审核、计划编制,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的统一建设、购置和集中管理使用;负责集中办公用房的权属登记、使用调配、租金管理、维修管理等工作。

(四)负责市级机关集中住宅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管理市级机关周转房。

(五)在市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节能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能耗监测、统计、公布等工作。

(六)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住宅区人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七)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市级机关政府采购工作。

(八)参与市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接待任务的总务保障工作。

(九)负责市级机关有关办公区、住宅区的安全保卫及生活保障服务工作。

(十)管理市机关幼儿园。

(十一)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和维护稳定工作。

(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部机构设置

根据上述职责,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设9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拟订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规划、办法并组织实施;对全市机关事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协调机关日常工作;拟订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负责局机关文秘、档案、保密、机要通信、应急管理、政务公开、机关车辆管理、督查督办、接待、会务、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性文稿的起草等工作。

(二)财务科(挂市级机关政府采购办公室牌子)。负责市级机关有关基建房产、生活服务项目的计划、审计工作;按照规定配合有关部门,承担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工作;根据规定和授权管理市级机关有关国有资产;对房产管理范围以内的住房资金提出使用计划,经财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拟订市级机关的办公用品及办公设备采购计划,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实施采购招标工作;负责局机关的财务工作;对局属单位的财务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组织人事科。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组织指导本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指导所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党务、群团、维护稳定工作;负责所属人员的计划生育等工作。

(四)公共机构节能科(挂市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牌子)。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全市公共机构节能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能耗监测、统计、公布工作。

(五)房产管理科。拟订市级机关房产管理相关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按规定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用房的建设项目审核、计划编制,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的统一建设、购置和集中管理使用;负责市级机关集中住宅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住宅区人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市级机关危旧房屋及旧院落的改造工作;负责市级机关有关办公用房及附属用房的权属登记、使用调配、租金管理、维修管理等工作;负责全局的绿化美化、爱国卫生等事务工作。

(六)安全保卫科。负责协调市级机关大楼保卫处的治安工作,保证集中办公大楼和楼内办公机关的安全;负责市级机关集中住宅区的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责市级机关集体户的户籍管理工作;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和住宅区的消防设备的管理、维护、运行、维修等工作;协调、监督外协服务单位的工作。

(七)生活管理科。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和住宅区生活管理、服务工作;协调、监督外协服务单位的保洁工作。

(八)设备运行维修科。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设备的管理、维护、运行、维修,协调、监督热力公司、电梯维保公司、保洁公司等外协服务单位的工作。

(九)会议服务科。负责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公共会议室的管理运行,为市级领导和市直机关提供会议服务。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事业编制32名,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3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0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5名。

第四篇: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展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要求。本要求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一、组织管理

(一)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咨询、指导二作。相关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组织的院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二)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手卫生、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源性感染监测、医源性感染暴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医务人员职业生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

(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体职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二、基础措施

(一)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

(二)环境与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标志清楚,定位放置。

(三)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达到如下要求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有关规定执行。

(四)基层医疗机构设消毒供应室的,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消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规定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并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5.8.1.压力蒸汽灭菌”节选见附件1)。没有设置消毒供应室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委托经地级市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

(五)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

(六)从无菌容器中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针(镊)。从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入无菌容器(包装)内,应重新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证明文件,并进行质量验收,建立出入库登记账册。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口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应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不得使用。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使

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八)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所用的消毒剂必须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具体选择原则和适用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367-2012)“附录C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的要求(节选见附件2)。

(九)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

(十)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特别是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有关要求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节选见附件3)。

(十一)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十二)诊疗工作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防护工作。

(十三)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立即弃置于符合规定的利器盒内。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落实防止锐器伤的各项措施。

(十四)医务人员应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重点部门

(一)手术室

1.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3.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 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

(三)普通病房

1.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浩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

2.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城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

四、重点环节

(一)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6.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

(二)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

1.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者应采用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且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呼吸机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对危重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

2.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3.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消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三)手术操作

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清洁手术部位皮肤,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手术切口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手术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的要求做好洗手和外科手消毒(节选见附件3)。

2.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术后保持引流通物,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3.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四)超声检查

1.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

2.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五)医疗废物管理

1.当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后,置于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周转箱内,并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交接登记,记录单至少保存3年。

2.自行处置的医疗废物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可采取消毒并毁形后填埋处理。

3.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相关要求进行,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行监测,登记项目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五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培训实施方案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做好我区第二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卫生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 总体目标。

为切实保障我牧场各族群众基本用药,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从制度上、体制上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性、可及性,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通过规范基本药物使用,促进药物流通优化整合,改革医疗季后以药养医现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加快推进我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 具体准本工作。

(一) 积极开展宣传培训。

采用贴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向群众宣传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使基本药物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药品。同时要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基层医护人员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处方集及国家有关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规定的培训,规范医护人员处方行为,确保医护人员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二) 制定绩效考核办法。

建立以医疗质量、用药规范、工作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三.转变服务模式。

转变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药物、基本诊疗服务,使我

院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四.改革人事制度

实行定岗定编不定人,能进能出全员聘任的人事管理。

五.清理库存药品。

对库存药品进行盘点,建立药品台账,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和《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2010年版),

科学合理配备药物,制定药物采购计划、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配

备和使用,严格控制非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和金额。

六.调整药品价格。

做好调整药品零售价格的准备。库存药品销售按照我区最近一轮

招标采购药品中标价执行。要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进行

价格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实行网上采购。

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工作监督管理晢

行办法》(新卫医采(2010)2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药物

网上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基层试行)》(新卫医采购(2010)3号)

的有关规定,通过自治区药品采购中心对所有药品进行网上采购并由

具有资格的企业统一配送。要配备专用联网电脑,安排专人负责网上

药品采购工作。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

意义,加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制定本

年度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主体,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顺利推

进国家基本药物的实施。

(二)把握时间进度。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加

强工作指导,确保进度和质量,扎实推行我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

施。

(三)强化督导检查。要及时开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

价和月报工作,动态监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及时评价实施效果,

上报工作信息,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报,推动国

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

果子沟卫生院

二0一一年四一月二十五日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

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

(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

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

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

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 乙方%。作为确定盈余分

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

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

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

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

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

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

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2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培训需求评估内容说明下一篇:培养幼儿核心素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