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院长访谈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名校院长访谈范文

专业学位硕士百所名校院长访谈——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随着教育部的要求,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接近13万人,增幅超过16%。专业硕士计划增幅如此之大,很多高校也感受到生源的压力。院校的特色专业与优势成为考生报考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网特举办“深度解析专业硕士特色与招生优势”的系列访谈活动。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宋远方老师。为考生解读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硕士的特色及招生优势。宋老师您好。

宋远方:您好。

主持人:首先请宋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人民大学院校基本情况以及硕士的培养情况。

宋远方:各位网友大家好,受中国教育在线网的邀请,我们做关于人民大学专业硕士招生和人民大学总体情况的介绍。

人民大学大家都知道是全国非常著名的人文社科类大学。人民大学起自于抗日风火的年代,1937年。建校以后,在1950年的时候,中央人民政府重新命名为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在人文社科方面有非常深厚的底蕴,很多学科是建国以后人民大学的首创,类似于现代管理,对于国内经济贸易金融等这些体系的建立,都是人民大学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开的先河。

目前有22所专业学院,14个跨学院的研究机构,另外还设立了体育部、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国际学院和深圳研究院一些学院。学校设有学士学位6,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的学科点168个,另外还有博士学位学科点104个。应该说在人文社科这方面,在中国的大学里是名列前茅,首屈一指的。

每年我们在重点学科的评比当中,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个大学的专业设立硕士点以后,还有一个重点学科的评比,这方面人民大学也都是名列前茅的。

另外人民大学在师资方面,刚才我们说了,在人文社科有非常强大的专业能力,所以最重要的表现在师资方面。师资方面有很多在人文社科类具有很深造诣的教授。这些教授最大突出的特点就是跟中国非常深厚的,历史悠长人文的背景有密切的结合。所以不管什么专业,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所以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是中国问题,所以一般来说,人民大学教授对于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都有深厚的了解。我们又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所以还需要更宽广的视野,在这方面人民大学的教授,应该说能够非常好的结合国际视野,同时立足本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我想这是人民大学教育的特色。

当然刚才主持人说了,确实以后专业学位的教育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在这方面人民大学有很深厚的底蕴,我们也欢迎考生报考人民大学。

主持人:刚才宋老师介绍的非常详细,我们人民大学专业学位的招生类别和专业主要有哪些呢?

宋远方:人民大学的专业硕士招生,目前有19个。比较老牌的,专业学位有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大家对硕士的概念,传统的观念理解,我们去一个大学看招生目录的时候看硕士,当年我们称之为叫做理论,或者从学科的角度来划分的。现在跟国际接轨以后,现在教育部要做的事情,就是大力推广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很多人比较熟悉了,像MBA、MPACC、MPA,还有法学硕士等等这些已经很大众化的概念,只不过过去大家直接说MPA、MBA这些概念,其实这些在中国已经运行的非常成熟的专业学位,像有的已经有近20年非常成熟的专业学位。像我们人民大学,在刚才提到的老的专业学位,应该说办的很成功的,像MBA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在法学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MPA也是。

在整个国际化的背景下,强调应用,强调实践的,现在新增的项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这些,我们人民大学目前有19个,不一一列举出来了,大家可以到我们的网站上去看,很容易查到。这19个里有的是老的,有的是新增的。刚才老的说过了,还有新增的一些。这些跟原来的不同的侧重点,强调的是从就业,从深入实践,能够马上尽快的进入社会,在专业领域里能够尽快的工作,这方面都是很有特色的。

主持人:人民大学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师资优势有哪些呢?

宋远方:专业硕士是这样的,刚才我们说了从理论方面的硕士和专业方面的硕士,差异在哪呢?按照早期我们的教育模式,上普通的硕士,我们叫普硕。普硕上完以后,应该接博士,重点重点做学术方面的研究。而专业硕士,像美国、欧洲国际上通用的习惯,就说我们在学完大学本科以后,因为你的知识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缺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专业硕士,像会计这样的课程,更注重于应用和实战,这就是专业硕士按照专业划分的特色。

在这方面对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模式有新的,跟我们所说的硕士不一样的地方。教学首先要求老师不仅仅具有理论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一些案例,通过实际的参与,到其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在这个领域里,怎么样学习,学完以后有什么样的知识,然后接触实战,应用实战。

刚才我说了,人民大学,我们的教授本身就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的了解。当然对于现在中国国情的了解,这都是人民大学本身教授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硕士的教育,恰恰是需要这种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同时跟我们走出去,走出课堂,不仅仅在课堂内进行教学,还有在专业硕士中提倡双导师制,除了我们教理论在校的老师之外,还有跟企业,或者说你是什么类型的专业,比如保险,就是保险专业的人士,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的专业人士做我们的导师。还有像实验的基地,这些都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需要加以贯彻的。所以教师的环节,不是一个单一的环节,是一个系统的,应该说从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不同教师的组成,来构成我们的教学体系,所以这方面应该说人民大学很有特色。

主持人:刚才宋老师介绍了很多人民大学的情况,网友最关心的可能是录取问题了,2011年人民大学录取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宋远方:因为现在有的大学按照国际习惯考虑录报的情况,但是在国内用起来不是十分的恰当。因为有的时候,各个专业之间,有时候会有调剂,而且刚才主持人说到,教育部目前来说对于专业硕士,在今年是一个大力发展的一年,所以有些新增专业本身,考生并不是很了解,报考人数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不了解,所以考生没有去考。 一些老的专业硕士,比较成熟的专业硕士,像MBA、MPA这些还比较有实际的意义。像有一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大家不熟悉的情况下来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十分的恰当。

今年大概有几千个专业硕士,比如说报名几人,录取多少人,这个数据还需要详细的查一下,可能是一千多人。这还需要查一下。

主持人:2012年的招生计划和政策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宋远方:也许我们采访时间稍微提前了一点,因为最后的录取还没有定,所以目前招生计划,按照每个大学目前的状况,像人民大学,明年的招生不会少于今年。但是具体的计划,因为今年最后有的专业还没有发,所以还是拟录取的过程,以后会有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字,在人民大学的网站上都可以见到。跟考生说一个放心的问题,招生的数量不会减少,应该略有增加。 主持人:人民大学在专业学位的培养上有什么特色呢?

宋远方:专业学位不是突然出现的模式,一个大学需要有特色,需要有一个很长的延续。我们讲到大学的特点,或者说某一个专业的特点,肯定跟这个大学的师资方面的沉淀,还有大学本身整体方面的文化和它的价值观,都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MBA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如果我们再把西方MBA引入中国来看的话,应该有二十多年了。像人民大学最早引入MBA教育和国际结合的大学来说,这方面的沉淀是非常深的。专业学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本身有它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刚才说了它跟普硕有差异,普硕原则上我们可以从课堂到课堂,当然因为不同的专业不完全一样,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它如果从课堂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因为本质设计这些措施的初衷是跟博士相结合的。那么专业硕士本身需要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和模式,教师的体系需要做一个整体上的改变。

当然这方面,我们人民大学在MPA、MBA和法学硕士方面,目前都是教育部专业硕士重点,要做试点单位,三个项目是示范试点项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言而喻,这三个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其实是可以借鉴的。当然教育部作为试点项目,某种程度上,希望在所有的硕士中间进行推荐和借鉴。在人民大学有19个专业硕士,首先要学的就是这三个,我们已经很成功的做了

一、二十年的专业硕士。

具体的一个是教学基地的建设,不管哪个专业硕士,既然需要从课堂上走大事件中,应该建教学基地,某个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基地,这个是有历史积淀的。你如果跟企业,跟社会,跟各种组织,不同专业硕士接触的社会组织部一样,会有不同的衔接。我想如果你原来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理论会非常的广。这是一个就是基地的建设。

第二,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有没有从社会上来的双导师,这也是一个特色,或者说也是需要加以建立的。我们这些老的专业,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双导师制,像MBA肯定有一些企业导师,法学方面肯定有法学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方面的结合。这都是很好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专业的硕士可以参照这样的模式做这方面的工作,就说我们怎么样跟实战相结合,同时请来在这个领域中间,把保险的,把国际商务的,有没有这方面的官员,从业人员,高级的专业人士进行双导师制。因为我们在老的专业硕士里已经建成了一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行之有效的模式,所以其他的专业,在做这方面工作的时候,应该说水到渠成的事,这是我们人民大学专业硕士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人文底蕴。因为所有的专业,尤其是我们开设专业硕士,刚才说了我们人民大学最大的特点是人文社科类的大学,而我们19个专业硕士基本上集中在社科类,包括提到的工程硕士,对人文方面的学习,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地上,对中国的文化有没有深入的了解做事情是很困难的,而你如果仅仅就这个专业考虑专业的话,会造成毕业生视野比较狭窄。很多问题,尤其从专业硕士的角度来说,需要触类旁通。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所大学人文底蕴很厚的话,学科之间是可以交叉,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的。我们人民大学在整个大学范围内之间是可以互相借鉴,可以交叉听课,参加其他学院的实践活动。这是第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四个方面,国际视野。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所以如果你没有很广阔国际化的视野的话,立足于中国也做不好事情,因为你是要接触,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必然要跟国际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因为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国际视野,有一种博大的胸怀,这点很重要。所以在这方面像我们老的专业,有很多课堂是跟国际接轨的,有的是把国际上的教授请过来,有的时候作为游学的方式与其他的大学进行交换,或者把一些课程放到外国的大学去,在这些方面,对于文化交流,视野的拓宽,实战的经验都有很好的帮助。

以上就是我们人民大学作为专业硕士方面的主要特点。

主持人:现在大家除了考虑学校的情况,更多的也会考虑就业情况,人民大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

宋远方:这个问题分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学校针对就业做什么工作。第二方面,大家上一个大学以后,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身上都有大学的烙印,或者背着大学的品牌走向社会。我们这些老的专业来说,比如像MBA、法学、MPA这些,目前来说,就业一直不是问题。原来有这方面的工作,在学位读完以后,转换自己的职业,开辟一个新的人生职场,这方面做的很成功。我没有发现这些老的专业硕士在就业方面有什么样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就业有一个非常好的就业指导形式,有就业指导办公室进行就业的指导。比如说MBA,我们和企业家的结合,跟企业家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有专门的若干个企业家开企业家专场就业指导会,对学员都有很好的就业的引领,开拓了非常好的市场。这是学院对老专业做的工作。

刚才说了,人民大学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有自身的特色,这些市场都是相通的,而且人民大学本身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大学,比如金融、经济、法律方面,社会上主流专业方面,都有很强大的校友团队和关系,应该说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大的优势。这是从学校方面看到的。

就学生来说,我想通过我们前面说到的教育体系和培养体系,我们做完这些以后,如果跟着这个体系,实实在在的学下来的话,从你自身的素质上,从技能上,都应该有很大的提高,我想这些会帮助你更好的就业。

主持人:最后请宋老师给备考2012年的考生一些建议吧?

宋远方:好,对专业硕士选择的同学,对专业考试进行准备的同学来说,首先你得热爱自己选择的专业,你对专业的渴望和热情,可以化为非常好的动力。如果你完完全全为一个职务而考一个专业硕士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没有一个本源的动力,即使你考上了,在学习中也会有困难,另外即使学出来的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因为你不热爱这个专业,所以在工作中也很难优秀,这是第一个跟大家所提出的。

第二,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目标。我们的人生很多情况下,由很多小目标构成的。考专业硕士本身是在你人生的旅途上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你立志于考专业硕士的话,拿我们曾子说过的话“心诚之,„不远议”,就说你首先真的要考的话,真的是全力以赴,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说在考的过程中还左顾右盼。刚才说了,如果有你的源动力,就是非常热爱它,第二,就是要心诚,要有目标,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从锻炼自己的能力来说,还是,真正的改变人生的角度来说,真正的投入。只要你去努力,去耕耘,我觉得肯定会成功。这是我想从目标的角度说的。

第三,方法。大家要学习,学习必然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这方面跟前面老的考生,还有包括能够搜集到的资料,还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因为我想很多考专业学位的考生,有一些是工作过的。既然在学习中,我认为学习方法不仅仅对学生,应该对所有的人伴随一生,会学习的人,掌握学习的学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第三方面的情况。

这三方面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的话,考一个专业硕士,实现人生一个小的节但的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主持人:非常感谢宋老师作客我们今天的嘉宾聊天室,同时也感谢大家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第二篇:医院评审访谈——院长访谈内容范文

院长访谈内容:

1.请描述医院的组织框架,查看医院组织结构图。

2.作为领导,请你解释审批医院运作的制定和规划的流程。 3.医院是否有总体发展规划?计划?所有规划、计划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符合医院的宗旨与愿景?查看总结与实施情况的资料。 4.如何确保科室计划与医院计划、目标、宗旨和愿景的一致? 5.请说明全院及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框架,提供证据说明其可行性、有效性及改进成果。

6.医院领导是如何支持和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改进和患者安全工作的,查看相关文件,如:

(l)院领导班子是否召开“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方面的专题会议?

(2)医院层面是否召开质量讲评?有哪些人员参与? (3)医院领导如何接受质量改进方面的培训?

7.医院是否采用任何一种形式规定每个部门要提供的服务的流程?如何知道这些形式是有效的?

8.如何以书面形式规定每个部门服务范围?你如何了解这些文件是否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9.安全不良事件。

(1)如何处理出现的意外事件(包括死亡)、不良趋势和偏差? (2)作为医院领导是如何管理、控制这些安全不艮事件的? (3)如果病人发生不希望出现的并发症、趋势、变化时,有没有进行一个全面的根本原因分析?请说明医院如何开展根本原因分析过程。

(4)医院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员工对这类事件的自愿通报率? (5)医院对这类事件的原因分析是否反馈给工作人员? 10.作为医院领导您是如何了解医院的整体经济运营情况?

11.医院如何确保正确、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所有预算是由谁负责管理/决策的?可跟踪至财务部门查看:

(l)近几年预算与事业发展计划及本单位业务规划、工作目标的符合性。

(2)近几年预算执行资料和预算调整报批资料。 12.医院如何正确的分配奖金?依据是什么?查看分配资料。 13.医院如何确保对患者的合理收费?可以继续追踪抽查出院患者的收费情况,以及抽查价格管理人员对岗位职责和价格政策的掌握情况。 14.医院对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管理和工作流程如何?并有哪些人员参与?抽查重大经济事项的立项论证报告。

15.医院每年投入信息化建设、运行及维护的经费是否有预算?是否达到有关部门的要求?查看专职技术人员及培训经费配臵情况,培训资料。

16.医院目前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哪些?这些信息系统的建立是由谁决定的?现场查看:

(1)信息系统的工作、运作情况,是否能确保所有信息的连贯性、及时性及有效性?

(2)查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能及时查询相关信息、医疗业务动态以及质量控制信息。 17.若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因素导致医院无法正常运作,病人应如何安臵?

18.医院有针对所在社区的各种紧急状况、流行病爆发及自然或其他灾害的救助演习吗?请举例描述。

19.医院是否有紧急事件处理指挥小组?组长和组员分别由谁担任? 20.医院领导如何支持对专业伦理方面的事项进行监控? 21.医院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如何判断员工是否胜任指定的工作? 22.作为医院领导您是如何根据病人的需求来调整人员配备的? 23.医院是否有外包服务?如果有的话,包括哪些外包服务项目?对于与院外机构签订的外包服务是如何进行监控的?

24.请描述你们与社区及其他单位负责人在满足社区健康需求方面的计划过程。

25.是否有对口社区服务内容与评审评价记录?

26.查看相关社区服务的师资队伍名录、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 27.描述有关员工聘用、留用、个人发展和继续教育方面的流程。 28.与员工沟通

(1)作为医院的领导、管理者,您是如何看待员工对您以及对医院的意见的?

(2)您是如何与员工进行沟通与交流的? (3)员工又是如何了解医院的情况及发展的?

(4)医院是如何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并且作为医院领导,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数据的呢?可以查看资料。 29.与病人沟通。 (l)医院是如何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与期望的?

(2)病人满意度主要针对哪些病人?包括哪些方面?

(3)除医院自身以外,是否还有第三方进行公开的社会调查与评估?

(4)医院是如何使用病人满意度的数据的?查看相关资料。 (5)如果病人第一次来医院看病,病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他们所需的服务途径?医院采取哪些措施将病人所需的内容进行告知?可以结合现场查看的结果。

(6)病人若有问题、意见需要投诉、提意见的话,医院是否有提供投诉信箱或院领导接待日?

第三篇:民营医院院长访谈题纲

本地卫生主管部门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我院是民办非企业医疗单位,在市政府、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被授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医疗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农村贫困妇女 ‘两癌’普查定点医院”、“农村孕产妇补助定点医院”等,享有与同级公立医院一样的医疗服务平台。

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具体困难。

1、从资金来源来看,民营医院的资金全部来自于社会资本。

2、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民营医院尚有一些偏向性的观念,致使舆论导向对民营医院的负面报道较多。

3、民营医院现在的服务项目,主要是公立医院的拾遗补缺。服务的病种相对比较少,主要集中在男科、妇科、骨科、肛肠科、口腔科等专科。

4、民营医院的人才架构制约其发展壮大,很难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专家多数是公立医院退休医生返聘过来,老龄化明显,护理人员则多数是刚毕业的年轻护士。民营医院要招到优秀的医生、护士,很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多层次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与此相对照的是“全省人民上华西”的现象还在上演,医疗服务市场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民营医院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在占尽先机的公立医院面前,无论是人才机制、设备准入、科研立项、职称评定、还是税负减免、政府投入,民营医院都属于“弱势群体”。让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体现了政策的进步。同时,民营医院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给予公平待遇,卸下政策负担,让民营医院在执业准入和医生自由执业、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平等竞争,用制度的公平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大力推行医生多点执业,更好地配置医疗资源,更好地形成公平的服务市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促进医院的有效竞争、优势互补,

推动医疗服务的转型以及医护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第四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我是这样打造名校的

运城中学

黄孟强

运城中学是山西省原首批重点中学、山西省劳模单位、省示范高中、省德育示范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多年来,我们紧扣“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总目标,依据“以人为本,打造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办学理念,激励教师终生学习,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全力培养具有全球眼界、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优秀公民,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在运中获得成功,让每一名学生从运中展开腾飞的翅膀。高考达线人数曾连续五年雄居全省之冠,有10000余名学子从这里升入了大学,140多名英才从这里考入了清华,走进了北大。运城中学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河东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之所以成为一所三晋名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我校现有正高级职称1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1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23人,省级教学能手31人,省级骨干教师28人,运城市名师1人。在多种教师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都自信满满,成绩优异。2014年,共有45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其中阴磊老师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教师,李彩娟、李海霞老师被确定为山西省名师培养对象。“运中的教师”这一称谓,在运城已成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校长,自己首先应该是教育者、引领者,其次才是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执政理念和过硬的执政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渠道、广泛搭建平台,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一、坚持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形象地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非凡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的终身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尤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筑牢这条教育底线。仅在去年,我们就先后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来校作“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与幸福的教师”的讲座,上海七宝中学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为教师做心理辅导培训讲座,北京清华附中赵谦翔做了题为“敬业、创业、乐业”个人成长规划讲座等,同时,多次开展 “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扬师风”系列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教师“安于其业、乐于其业、勤于其业、精于其业、日新其业”,努力造就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幸福感。抓好“五业”,全力为这五业服务,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就是为队伍建设养精、聚气、凝神。

二、坚持平时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结合。教学科研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决定着高效课堂建设,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也就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加大教研密度,才能确保课改方向不走样,才能及时排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生成。我校的学科教研方式为“一周一小研,一月一大研”。我们对学科教研时间进行了细致规划,每一年级的每一学科一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每一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三个年级的同学科教研。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又观照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同步交流,共同提高。

三、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相结合。课改要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主导和平等首席,教师的观念、知识水平、驾驭新型课堂的能力是全面落实新课程的重要因素。每一,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力行杯”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举行一次骨干教师展示课,今年已经是第九届。在活动中,参赛教师积极推出崭新的教学方式,努力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全程评价和指导。随后依托赛讲活动开展教研,各学科组组围绕课标、教材、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展开争论,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教研阵地。

四、坚持“手牵手”师徒结对和同伴互助相结合。对于进校不满三年的教师,我们为其指定专任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和导师相互听课。导师必须要有听课记录和指导意见,青年教师在听导师课的同时,还要对导师的教学特色进行总结。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听课资料展览,对于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师徒对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伴互助是每个学科组内教师自主形成的学习团队,主要是在平时针对某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以主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协作,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提高。这种教研方式是我校教研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五、坚持读书引领和交流反思相结合。五年来,我们坚持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精神品位。在倡导教师个人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给教师发放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坚持每月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教育专家的书籍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构建、新课标的解读到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以案例或经验的形式发表在我校的校刊杂志上。截止今年底,《教育科研通讯》已出版86期。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升。

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近5年来,我们先后派100多名教师前往英国、北京、上海、江苏、宁夏等地见习学习2周到一个月,通过和名校教师交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丰富学养。邀请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黄厚江、陶维林、商友敬、郑杰、平克虹、白涛、叶佩玉等几十名教育专家来我校,以亲自授课、诊断课堂、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视点决定视野,视野决定人的成长质量。要想往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得有更开阔的胸襟和更高远的追求。走进名校、走近专家,专业引领带来的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给予,更是一种学术的感化,这种感化能激发和唤醒教师,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名校是教师珍惜的乐土、教师成长的热土、教师发展的沃土,名师是名校的魂魄,运城中学正是通过大批名师的人品、学识、风度、气质等精神凝聚成了名校的招牌。

第五篇:打造“名师名校长名校”的体会思考

“十一五”期间,我区以创建教育先进区为平台,最终实现教育强区为目标,部署了两大战略和四项工程,以此来带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人才兴教”战略中明确提出了要倾力打造“三名工程”。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走向名校才有保障,只有名校长的引领,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为现代化教育品牌学校的打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建设“三名工程”,就是要精心打造?教育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优质的教育品牌不仅能帮助社会了解学校,而且还能在学校内部培养一种使命感,给整个学校更明确的方向和更强大的动力。

目前,全市几届名校长评选,我区无一人当选,名师评选,我区仅有??一人。我区教育品牌无论外在的声誉和影响,还是内在的品位和质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较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导致我区一些优秀学生外流他区。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有责任改变我区的教育现状,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更应该打造“三名工程”,精心磨砺教育品牌。要提高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就要加强激励,加大投入,为教师和校长成为名师和名校长搭建发展的平台,鼓励教师和校长修德研教、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成名成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也将为我区推行中小学教师真正的聘用合同制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打造“三名工程”,政府要在激励机制上有所作为。

为了打造“名师名校长名校”工程,我市一些区纷纷设立了专项经费,如?区为了打造名师设置了100万元的专项经费,建立了首席教师制和名师工作室。

“三名工程”专项经费可从以下几方面投入:对创办名校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市区教育部门及广大群众认可,示范效应发挥好,能带动1所薄弱学校走出困境的名学校,政府应从办学经费、办学设施、人才引进、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供更为宽松的办学环境。要确立人才是宝贵资源,鼓励人才冒尖,对人才实行重奖的意识。推行首席教师制和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是良好的载体。对特级教师实行年薪制,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实行津贴制,校长实行职级制工资标准。

其次,打造“三名工程”,我们要学会有效地经营教育品牌。

学校无小事,教育重细节。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必须能干会说,特别是?、?等校,必须善于总结和宣传,做好品牌管理。教育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我们不能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要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和名校的引领、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形成品牌效应。

第三,打造“三名工程”,要加强机关和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

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三名工程”才能顺利进行。 我区要创建教育先进区,实现教育强区的目标,必须加强机关队伍和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机关的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教育管理者服务教育的水平,坚决地对机关和中小学干部中不适应者进行调整。加速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措施,特别要加强对占教师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生活上多关心、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以“培养名教师,树立名校长,打造名学校”为重点,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激发教师潜能,创造骨干教师梯队,为实现“科教兴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只要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研究、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将“三名工程”建设好,就一定能打造?东部教育高地展示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就一定能为建设“和谐?”、增强?在全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主监督管理范文下一篇:民政基本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