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稽留流产的病因分析探讨

2022-10-15

稽留流产发病人数逐年增多。而确切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为探讨其感染因素, 本文对稽留流产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 (CT) 和解脲支原体 (UU) 的检测, 并同人工流产孕妇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住院的稽留流产患者共552例。选择340例作为分析对象, 这些病例均进行了妇科检查, B超检查[1]确诊为稽留流产, 同时行夫妇染色体检查, 核型分析无异常, 内分泌检查无异常, 排除器质性疾病, 年龄22~38岁、平均 (24.5±3.7) 岁, 孕周8~20周, 流产次数0~4次。人工流产组176例, 年龄20~42岁、平均 (25±4.1) 岁, 孕周6~11周, 人工流产次数1~5次, 无稽留流产史, 2组年龄、孕周、流产次数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2 实验方法

(1) 标本采集:稽留流产组340例, 来源宫颈分泌物220例, 窥阴器扩张阴道后, 先用棉拭子将宫颈口处的分泌物拭净, 弃之。再用一根棉拭子插入宫颈内1.5~2cm, 旋转棉拭子30s以上, 放入4个无菌试管内分别进行CT和UU的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培养的监测。来源绒毛和蜕膜的妊娠产物120例, 稽留流产患者流产后取少许妊娠产物放入4个无菌试管内分别进行CT、UU的PCR和细胞培养的检测。人工流产组176例, 来源宫颈分泌物112例, 来源绒毛和蜕膜的妊娠产物64例, 同法采集标本。

(2) 试剂与设备: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美国PE公司Gene Amp57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检测CT、UU基因拷贝数。细胞培养法:CT采用新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CHLAMYGEN衣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方法。UU采用新世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计数、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的方法。

(3) 结果判定:荧光定量PCR定量范围0~1010m L基因拷贝数 (CP) , 细胞培养以阳性和阴性判定结果。

(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全部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 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

3 结果 (表1、2)

从表1中可见采用培养法, 稽留流产与CT、UU及CT+UU感染有关 (P<0.05) , 采用PCR法与CT+UU有关 (P<0.05) , 与单纯CT及UU感染无关 (P>0.05) 。

从表2中可见采用培养法, 稽留流产与CT、UU感染有关 (P<0.05) , 与CT+UU混合感染无关。但差异接近显著性水平 (P=0.053) 。采用PCR法与CT+UU有关 (P<0.05) 与单纯CT、UU感染无关 (P>0.05) 。

4 讨论

4.1 孕妇沙眼衣原体 (CT) 感染对胚胎的影响

CT是一种特殊的寄生微生物, 具有DNA、RNA和完整的细胞膜, 它抑制细胞内的溶酶体, 从而避免了本身的被破坏, 以致能稳定的寄生于宿主细胞内, 发病缓慢,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 CT不侵入鳞状上皮而偏向于柱状上皮, 最常潜伏在宫颈管的上皮内, 可引起宫颈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2]。宫颈管内感染CT约有30%~40%延伸至子宫内膜, 同时孕期增多的激素可使CT的毒性增加, 损害发育中的胚胎[2]。本研究中表明稽留流产孕妇不论宫颈分泌物或妊娠产物, 采用培养法CT阳性率均高于人工流产的孕妇 (P<0.05) 、采用PCR法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 (P<0.05) 。

4.2 孕妇解脲支原体 (UU) 感染对胚胎的影响

UU是一种条件致病微生物。主要寄生于泌尿生殖道黏膜, 一定易感条件下才会发生感染。当达到一定值或混合其它微生物感染时可导致子宫内膜炎, 急性输卵管炎。这种慢性的、潜在性的感染对子宫内膜可产生有害的炎性反应, 可损害生长中的胚胎或干扰胚胎的植入, 也可能干扰母体免疫系统保护胚胎的调节机制而导致早期流产[3]。本资料显示稽留流产孕妇宫颈分泌物或妊娠产物采用培养法UU阳性率均高于人工流产的孕妇 (P<0.05) , 采用PCR法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 (P<0.05) 。

4.3 孕妇沙眼衣原体 (CT) 和解脲支原体 (UU) 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稽留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胚胎死亡停止发育, 病因十分复杂, 除染色体异常, 母体内分泌失调, 解剖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外, 感染所致的流产, 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3]。而CT、UU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关注的与稽留结局有关的病原体。漆洪波报告[4]潜伏在细胞内的CT感染活化可上行感染侵犯胎膜引起绒毛膜羊膜炎, 孕妇生殖道CT感染容易合并UU感染, 后者感染侵犯宫腔后, 引起炎症反应, 对子宫内膜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损害胎儿的生长, 引起胚胎发育停止而流产。CT、UU感染与流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看法不一, Kundsin等提出生殖道CT、UU感染可使妊娠过程恶化, 认为与流产有关。他们发现自然流产患者的胎膜组织中CT、UU检出率高于人工流产的孕妇。也有人认为下生殖道CT、UU感染与流产无关。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关系密切。本资料表明不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 不论来源哪种组织标本, CT+UU混合感染与稽留流产关系密切,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其中稽留流产妊娠产物采用培养法 (P=0.053) 接近显著水平, 不排除病例较少的原因。

4.4 CT、UU混合感染对胚胎毒性增加, 可作为稽留流产的病因之一, 单纯CT、UU感染可作为诱因之一

正如杨慧霞报道的生殖道仅有支原体寄生并不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妊娠期支原体阳性者应检测其它细菌、衣原体等, 如不伴有其它微生物感染, 则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4.5 建议孕前孕期常规筛查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尤其对于不明原因流产的患者, 需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才能确定病因

为排除CT、UU感染因素, 作者认为准备结婚的夫妇应进行婚前检查, 准备怀孕的妇女常规妇科检查, CT、UU常规筛查, 以便及时发现, 及早治疗无症状的携带者, 降低稽留流产结局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沙眼衣原体 (CT) 和解脲支原体 (UU) 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并试图寻找预防和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 的方法和细胞培养的方法对稽留流产患者340例和人工流产的孕妇176例的宫颈分泌物和妊娠产物同时进行了CT、UU的检测, 并进行与稽留流产的相关分析。结果 稽留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比较, 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培养法, 稽留流产与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有关 (P<0.05) 。采用PCR法, 稽留流产组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 (P<0.05) , 与单纯CT及UU感染无关 (P>0.05) ;妊娠产物标本:采用培养法, 稽留流产与CT、UU感染有关 (P<0.05) , 与CT+UU混合感染无关, 但差异接近显著性水平 (P=0.053) 。采用PCR法, 稽留流产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 (P<0.05) , 与单独CT、UU感染无关 (P>0.05) 。结论 孕妇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稽留流产,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参考文献

[1]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0:100~103.

[2] Sweet RL, Gibbs R S.In factions Disease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M].4thed.Baltmiore: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04:67.

[3] Mallard K.Development of real-time PCR for the differential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U reap lasmaurealyticum and U reaplasm a parvum[J].J M icrobiol Methods, 2008, 11 (8) :13~15.

[4] 漆洪波, 路炜.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的母婴传播及预后[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9 (8) :345~34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学费收缴问题研究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的特点及语言表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