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工国庆60年征文

2023-06-25

第一篇:公司职工国庆60年征文

机械厂职工国庆60年征文:同地,同树

对着这株小树,我久久凝望。

看着这些照片,我深深怅想。

这是一株楝树,实体就在离我住处约略百米之遥的浴室墙根下。

这浴室,当年曾是我们的福利,也曾是我厂兴旺的骄傲,现在,它已经青春不再。

因为妻子将工厂曾用于倾倒垃圾的闲地清理成了一片耕地,并使地里长出了令附近农人也啧啧称奇的各种庄稼。在油菜花一片金黄

,紧接着菜籽荚频频示意之后,我帮妻子选定这浴室前的水泥地面可以用作晾晒和脱粒菜籽的场所,并着手清理台阶和地面的杂物时才偶然发现它的。

因为难以搁置的感慨,我开始常常留意它,并将它的倩影请入到我的微米hdv-h20和供奉到我的电脑中的。

2009年4月30日14点22分,第一张照片,在贴着瓷砖的高墙与水泥地面的接缝处,它挺立着,三个瓷砖的高度,比鹅蛋还大的根球,两条健美的枝干挺直成倔强的v字。我几度思忖,为之写下了下面几句:“生存多危难,坚壁一线间;营养苦不足,信念坚能v”。

时隔9天,我拍下了第二张照片,那时的它,高度长了半个瓷砖,身材宽阔了一个多瓷砖。我的心也宽泛了许多。

油菜籽收打完以后,我晨练时还常常会目光扫描扫描它,但没有再记录它又长高长大了多少。

2009年6月1日,一个至今仍然让我难以释怀的日子,清晨4点多钟,我讶然发现它从根球往上都被人弄断了,两条健美的枝干赤条条地平行躺在了水泥地面上。“命运多蹇世道难,何期又遇劣童顽,毁去身躯命何堪!”在这第三张照片上我痛苦得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心中的呜呼!

值得庆幸的是,它没有沉沦,它选择了顽强。

2009年7月2日,我感慨万千地为它拍了第四张像片。它的勃勃雄心,它的不屈进取,使我倍增了希望,使我无限地遐想。

啊,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理想,以及为争取她建立她建设她而浴血奋斗而含辛茹苦而披荆斩棘的前辈们,境遇也曾和它一样啊,条件也曾与它相象!

生存多危难,坚壁一线间,营养苦不足,信念坚如山。摄于09年4月30日,厂浴室下。

同一株树,摄于浴室下,时间09年5月9日

命运多蹇世道难,何期又遇劣童顽,毁去身躯命何堪?摄于09年6月1日。同地,同树。

31日还旧貌。摄于09年7月2日。同地,同树。

同地,同树,摄于09年7月29日。比原先还高了,宽了。

其实,如果条件好些,它本可以长成这样。09年7月18日摄于500米外某处。

第二篇:发电公司献礼国庆60年朗诵征文

开拓者之歌

我曾经是茫茫大漠中身负重载的骆驼

在漫漫的暗夜中我艰难而执著的跋涉

我也是矿工手中“突突”掘进的风枪

在开拓的路上我高唱着改革开拓的歌!

推开光明的拥抱我依然走进昏黑的巷道

沿着父兄开拓的掌子面继续朝前开掘

着红柳,我一步步顽强的向未来走去

清脆的驼铃摇奏出一线琦丽浪漫的曙色

我不是稿纸上那虚伪做作的临摹

我是竞技场上那惨烈而顽强的拼搏

我是船,我不会停泊在宁静的港湾

我要跟着麦哲仑去风浪中颠簸!

开拓的路上尽是高山也尽是大河

又怎能阻挡开拓者改革的列车

莫道山多高,水多深,路有多远

看轧路机正轰隆隆的从岁月的头上碾过

诚然,我深知我最终会累死在开拓的路上

可在开拓的路上我宁死也不会退却

我会把我手中的接力棒传给我的子孙

他们会沿着我开拓的路走向新的开拓

黎明,机组启动

调度命令

黎明,机组启动

启动一台超高压的大型发电机组

启动,生活旋律的第一支奏鸣

启动,彷徨多年的蹉跎岁月

启动,历史重新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我庄严的将火把投进炉膛

让信念的烈焰在心中升腾

点燃炉火,点燃希望和激情

点燃太阳,也点燃我心中的黎明……

呵,启动,机组安全运行

红绿灯,是华能秦电人希望的星星……

当黑夜退去漫天朝霞燃起

黎明,六点整

和着国歌的旋律

太阳在升起,机组正启动……

第三篇:职工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我一直想拥有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作为我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写些文字的所在。

每当城市溶入苍茫青冥的夜色中时,我便轻轻打开台灯,敞开浩瀚广阔的心灵空间,任思维自由自在地驰骋。我深深地感到,这是我在奔波劳顿、繁忙艰辛的工作之余最能产生灵感,激扬情感的幸福时刻。

岁月是漫长的,而人生却很短暂。“林花谢

了春红,太勿匆。”然而,短暂的生命中也有明亮的光芒在闪烁,象流星那样。“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这不正是冯骥才先生生命中闪烁的光芒,他的诗篇保存了岁月,也保存了生活。

岁月的穿梭已在我的额头留下磨难的痕迹,但是改不了的是我对写作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人生道路的跋涉。我相信“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我永不停息的跋涉,哪怕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那是一鼓无畏的力量,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

无数个静谧的夜晚,就如同今夜一样,我不止一次的思索着人世的变故,生命的意义。

人生短,日月长,在岁月的长河中波翻浪涌过的华彩斑斓的幻想,如今,不甘寂寞的心也渐渐复归平静,不在张狂,不在好高骛远,回归我的秉性,亮开鲜活的生命,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

冰心老人说,作文必将具有“平常心”,方能达人情,上境界。这原是生活的本源,是生命的灵根所在。

如诗如梦的岁月是明快的,只要我们时刻都在不停地思索,我们就不会在明快的岁月中迷失自我。

第四篇:钢厂职工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旧粮票

前几天,在家里翻出几张旧粮票。透过粮票陈旧的表面,看着粮票上印有“1968年”的字迹上方有一名钢铁工人手持钢钎忙碌工作的图景,想起了30多年来我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变化,脑海里的思绪迅速飞越过了30多年前的时空。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的吃、穿、住、行等条件都很差。那时,人们与吃有关的粮食、菜蔬

和与穿有关的制衣布料、鞋袜等都要凭票购买。平日里,人们粗茶淡饭,一个星期都很难吃上一次肉。穿的衣着非常简朴单调,只有黑、灰、蓝色的四个袋子的罩衣与直筒裤,大人穿的衣裤补丁上打补丁。即便到过年,家里条件稍宽裕一点的小孩才有新缝制的衣服穿,倘若家里有了几个小孩,往往是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老三穿打补丁

的,正是人们所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七十年代初,在我朦胧的记忆中,父亲每月工资大概三十元钱左右,除去父亲每月按时给老家一个年过八旬的伯爷爷寄的五元钱后,剩余的二十多元钱便是全家四口人的生活开支。那时,为了生活,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地上门为人们缝制衣服,通过日以继夜的辛勤劳作,赚来一份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为了解决好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在购买回凭粮票供应的粮食外,父亲还需想方设法在外面购买一些计划外的粮食与菜蔬,我和妹妹至今还清晰记得父母俩人,都会在每个月的某一天的清晨到厂区外几十里的乡下去购买计划外的粮食,到下午太阳西斜时刻,父亲准会挑着两袋大米汗流浃背的回到家中。除此之外,父母还在离家不远的一块堆满了废弃矿渣石的地方,进行移渣屯土种菜。每当到了蔬菜采摘的旺季,父母安排我拿一

些新鲜蔬菜给邻居们送去,调节一下生活。当时,为解决生活问题,尽管父母整天劳碌奔波,但邻居们却很羡慕我家。

时代在前进,**在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和妹妹都参加工作了,随着家庭经济购买力的提升,随着市场上粮食、蔬菜、肉类、衣裤、鞋袜等生活物质的日益丰厚,吃穿问题迎刃而解。再不为吃穿问题困忧的**职工,随着家庭积蓄的增加,已有部分职工购买了摩托车,人们的出行条件慢慢得到了改善。这时,住房条件也有了较大改观,告别了低矮平房,烧煤球的居住生活环境。一家人住进了烧煤气,带卫生间的家属楼。特别是**跨越年产钢百万吨大关后,随着生产经营与技改发展的突飞猛进,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整齐、规范、漂亮的青山生活区应运而生,周围青山公园,体育馆,青山综合运动场的建成,标志着**人的居住环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今,**在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热轧、冷轧生产线的基础上,又投入到更先进的“十一五”技改发展中,随着技改后的投产,**将生产出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板材与电工硅钢,前景十分喜人。目前,人们在生活居住环境上有了质的飞跃,已形成青山、月琴山两个公园;一个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场馆;一个中心文化广场。居住区域形成了洪家洲、花庙冲、桔园等三个树木繁茂,清爽宜人的老生活区;形成了青山、奶牛山、仙人阁、盛世嘉园等四个高楼鳞次栉比,私家小车穿梭如织的多功能新生活区。在家休息的人们,茶余饭后,走出家门,漫步在家属区内,满眼是草坪、绿篱、花卉树木,阵阵清香迎面拂来,令人神清气爽;离家不远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典雅而富有诗情画意;还有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及湖中的睡莲,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今天,我手中的旧粮票,已成

为我生活在**过往烟云的往事。我们一定要发扬“旧粮票时代”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继承一代又一代钢城儿女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挥洒着智慧和汗水,与时俱进地将涟水河畔这片热土,编织成最壮美、秀丽的一幅现代化钢铁工业场景的崭新画卷。

第五篇:党校职工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选举·民主·作主

——观《共和国是什么?》笔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的国号,这个国号告诉国民,国家的“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但“主人”“作主”如何体现?读了俞可平的《共和国是什么?》(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版),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笔者认为,“主人”“作主

”应体现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前提下,让人民在政治上真正享受到知情权、表达意见权、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等权利上。本文谈谈“选举”。

“选举”是公民依法选择、决定自己“代表人”权利的过程。选举的实质是人民将自己的部分权力委托给自己所信任的代表,由他们代表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选举”应该是:候选人应由“选举人”、“自下而上”提名推荐;候选人公开的、公平的、自由的竞争即“差额竞选”;最后让选举人自由自主地选择。

目前,我们不少地方部门的选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提名,名义是群众,实际上是上级指定或单位领导;形式上是酝酿,实际上是服从;如投票,表面看是等差额选举,实际上是等额(有些候选人是被作为“陪选”的)。另外,有些“候选人”百姓都不知道何方“神仙”,更不“了解他们的个人特点、优缺点”,只是依据大会的简介,猜测领导的意图划上一个“圈”了事。

十七大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但我们许多人并没有“生命”之感,而更多的是感到是一个“道具”;感到“民主选举”不是在行使权利,而是在听从“公仆”的指示命令,在履行“法定”的义务;感到“民主选举”在“做戏”去实现“某些人”的意图,但又无可奈何。毋庸讳言,现在平民百姓是法理上“当家”了,但在选举中还未能“做主”。有资料说,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有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能不能过好市场关和民主关。如何经受市场关的考验,我党和政府许多的同志已有相当的准备,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了,但如何经受民主关,可以说我们许多领导干部准备是很不足的。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人民群众选出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他们参政议政,间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二是在基层的农村、社区、企业事业单位,实行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去办,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即民主有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

“人民能否真正成为管理国家的主人,取决于他们选举的代表是否真正代表人民”(封丽霞:《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学习时报》2006.1.16.),取决于他们选举的代表是否有能力代表人民。这里所言的“代表”应包涵着“官员”。如何让人民“当家”,让人民群众自由自主地“作主”。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官员们树立民主意识肯放权。权力集中必然导致权利的萎缩,必须“把权力下放给基层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94版,第18页)。杜绝我是领导,是“一把手”,应由“我做主”,“我说了不算、谁说了算”的“官本位”思想;改变借民主程序民主形式实现个人或少数人意图的所谓民主的想象。从“代替”、“包办”人民当家作主,转变为“帮助、组织和支持”人民自主地当家作主。

完善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候选人提名工作是民主选举的序幕,对选举结果有决定性的意义。让人民群众有真正的提名权,尊重自我提名,倡导竞争提名,实行公开性提名。扩大差额的比例,坚决杜绝变相等额选举的现象,要让候选人进行竞选。使提名及竞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公平公正公开。

保证人民真实的广泛的知情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凡涉及选举的一切事宜都通过简易明白的形式让人民群众知道,让选民或代表切实清楚候选人的特点、主要业绩能力及廉政勤政等信息,让选民自己思考选择。

要完善投票形式。选举的民主还有一个标志,就是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自由自主地选择。实行真正真实的无记名投票,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防止“一把手”说了算或“正确的引导”的“一面倒”,“绝对统一服从”的现象。

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素质。民主是人们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政治诉求。民主与公民的文化素质有一种正相关关系,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与行使民主权利、政治参与的关系是密切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能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还不耍私情”(张怀满:《党在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学习时报》2008年4月14日第3版)。“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民主选举发展完善的程度,反映了也取于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开放程度。但愿在“民主选举”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我党比任何资产阶级更民主,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使人民真正体验到“选举”的“生命”力,真正说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民道德20字基本规范下一篇:国家5a级景区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