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国有企业战略管理

2023-03-14

第一篇:剖析国有企业战略管理

剖析国有企业战略管理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纵观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国有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情势下谋求发展,必须要依靠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着眼长远,为适应企业自身形式而做出的整体性规划。战略管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市场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计划;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

什么是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与战略实施两个部分。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定义为一门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它主要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跨越如营销、技术、组织、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综合性决策问题。

从目前中国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大致有三种管理结构:一是国有企业管理结构,二是民营企业管理结构,三是跨国公司的管理结构。这三类管理结构各有优缺点,应该相互学习,本文主要探讨第一类型——中国国有企业管理结构。

国有企业,又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和发展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解放战争中,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组建了最初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改变长期贫困落后的状况、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全面封锁,党提出了用比较短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为此,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国有重点企业。仅“一五”时期,全国由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大军,建设了904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一五”时期,国有经济总投资为612亿元,新增国有固定资产492亿元,其中对工业建设投资260.1亿元,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42.5%,用于工业22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85%。同时,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了国有企业。国家通过新建和改造两种形式所建立的国有经济,使我国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支撑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保证了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资金。显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突出的主体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围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在几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国有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虽然国有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中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在战略管理方面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是没有战略管理,而是没有完整的战略管理。当时国有企业战略的制定是由上级或上级的上级完成的,而且非常清晰、明确,几乎不可更改。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只有战略实施,而这种只具有战略实施功能的组织是不具备真正系统的战略管理能力的。因此,如果上级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或企业能影响上级制定优秀的战略方向,企业就比较成功。反之,情况就会像我们看到的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市场经济的到来让他们“措手不及”。很多企业甚至不知道其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自身的优劣势在哪里,最后逐渐走向破产改制的局面

其次,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短视行为。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理是通过行

政任命的,而不是通过市场竞争产生的。为了能在任期内搞出政绩,产生经济效益,提高自己的价值,这些高层管理者往往只顾及眼前利益,以获得短期的、能在近期内产生效益的利益,而对一些企业发展的长期变数,如产品的更新换代、今后的资源供应、寻找及开发新市场、对预期市场及其容量的预测等等,均不加以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极易造成多家企业目标集中在一个狭小的市场,形成一哄而上的竞争局面,常常导致促销战和价格战,如我国近几年的洗衣机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器大战。这样一种竞争状况严重削弱了这些行业的获利空间,并导致人、财、物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另外一些消费者的需求被忽视,得不到满足。相反,若每个企业都能根据环境的变化,结合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合适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发现不同偏好的市场,通过差异化来满足目标市场,则不仅可以避免在某些产品市场上的过度竞争,而且有利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较长时间内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些企业领导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整天忙于日常事务的管理,事无巨细皆过问。我们调查一个国企领导一周的工作计划就不难发现,他大量的时间仍然会沉湎于企业的各种具体事务中,所谓“放心交给下属去做事,自己只负责制定企业的战略方向”的说法,只是MBA的课程要求,而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有过实际企业操作经验的人都会发现,由于国内企业总体基础素质较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以及企业运行规则的不健全,使得企业领袖大量的时间用于应付来自各方的问题。任何一个在电视机前大谈企业战略的领导,他真正坐下来研究企业战略的时间有多少他是很清楚的。由于企业没有长期的发展目标,或把战略简单地等同于长期计划,这样,即使企业会在短期内出现繁荣,但由于难于适应现今多变的环境,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

另外,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存在先内后外、先硬后软现象。先内后外主要是指在战略的制定与选择过程中,国有企业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条件,即企业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与能力,而对于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却缺少关注。 先硬后软主要是指企业最重视的内部条件是财务状况,其次是生产和设备、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职工素质位居其后;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目标和战略排在末位。可见,高层经理人员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考虑企业内部条件的先后顺序大致是由“硬件”(资金、设备、市场等)到“软件”(研究与开发、组织结构、职工素质等)。相反,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战略规划的应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软件”因素正日益受到重视,它们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力之增长明显快于企业内部“硬件”因素的相应增长。

国有企业要想摆脱困境,提高其“生存”能力,必须要注重战略管理,克服其在战略管

理中存在的误区,首先确定做正确的事,再以正确的方法去做事。

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呢?

首先要根据国有企业自身特点进行战略分析,从而了解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所处位置,进而明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并使战略管理按照经济规律来指挥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战略分析的数据和结果一定要真实有效,不能马虎应付,否则影响企业今天发展的方向。

其次要有准备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就是将企业的产品、形象、品牌等在预期消费者的头脑中占居有利的位置,它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选择,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企业做事如何吸引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企业处于行业领先者,要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必须引进现代经营战略,开展经营方式创新,通过文化影响力和社会亲和力,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种种弊端,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激励员工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如企业自身处于追赶者地位,应积极发挥自身“小、快、灵”的风格,通过不断的渗透,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另外,实施战略管理要依靠科学理论。战略管理是一种以思想性创新为主的管理,所以必须依靠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目前的战略管理理论还不是很成熟,还在发展之中。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的不确定因素大增。因此,实施战略管理还必须要应用统筹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相结合才更加有效。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科学有效地运用企业战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古往今来优秀的军事战略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个优秀的商场战略者,运用企业战略管理技术,亦能够在没有硝烟的商场中获胜。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没有进行企业战略管理的企业,往往只能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利益。反观那些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明确而有力的企业战略。人们意识到: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长久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战略观、指导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只要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协调发展、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2]聂正安.管理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何玉长.国有公司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7]李健.公司治理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第二篇: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异同之剖析

刘凤娟

[摘要]企业战略起源于军事战略,战场上适用的军事战略对企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商场并非战场,商业活动与军事、政治活动存在本质的不同。无论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军事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其最终目的是消灭或者征服对手,是一种零和博弈。商业活动却是创造性的,是非零和博弈,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关键词]企业战略;军事战略;异同剖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除了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外,还应该有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即通过企业的战略目标使自己在商战中保持不败。有一句行话叫“商场如战场”,就是把企业竞争比作军事战争。的确,商场与战场在指挥原则与发展规律等方面有些相似之处,所以,战场上适用的军事战略对企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其中,我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指导作用最为显著,许多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源头都在《孙子兵法》。但是商场毕竟不是战场,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商场上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利润”,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可以是竞争也可以是合作。但在战场上,斗争的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可能出现“竟和“的局面。所以对于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这两个概念应当加以区别,不能混而用之,有些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是共通的,可以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有些军事战略不能直接应用,只对企业管理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对几个概念的理解

1、战略:根据《韦氏新世界词典》中的定义,战略是“计划和指挥大规模军事行动,在与敌人进行实际作战之前,将力量调动到最具优势位置的科学”。它原本是一个军事术语,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在中国它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后来指军事力量的运用。现在,战略一词已经开始泛化,其应用面已经很广泛,尤其是企业领域,目前企业战略问题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与核心。

2、军事战略:我国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是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积极防御思想为指导,以打赢高级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建设与运用军事力量,为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而对战争实施全局与全过程的运筹和指导。其实,军事战略就是为保卫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和平生活而制定的防御外敌侵犯的计划。

3、企业战略:对于企业战略,不同的学者与经理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理论界和企业界多数人的意见,企业战略可定义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而我认为,企业战略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超越对手和发展自我为目的,以企业的未来发展为着眼点,为争夺顾客、市场并寻求和维护持久竞争优势而展开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的和长远性的谋略。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谋划或方案”,它具有总体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稳定

()性等特点。[1]P18

二、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的比较

1992年,从某旅科长位置上转业的杜克荣并没有想到,当初领着8名下岗职工,从4000元转业费干起,经过9年的艰苦创业,能够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拥有3亿元资产的大公司,而且他所开发建设的鑫茂民营科技园,去年被评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科技园,他个人也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并被聘

请为西部大开发顾问。 回想这个充满艰辛和收获的过程,杜克荣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我是靠带兵的方法来管企业,运用战略技术闯市场。”这只是军事战略运用在企业管理上的成功范例之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由此可见,有许多军事战略、战术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从而形成企业战略。可以说,企业战略是军事战略在商场上的延伸,是其应用范围的扩展。正因为军事战略在商场上的成功使用,才导致了众多企业家纷纷效仿军事化管理,然而其军事化管理并未将所有的效仿者引向鲜花之路。成功者不少,但失败者也不乏其人。巨人集团的失败,三株集团的垮台更加深了人们对军事管理的猜疑:到底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的界限在哪里?军事化管理是鲜花还是毒草? 为了拨开笼罩在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头上的这层谜云,我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一下他们两者的异同。

1、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的相似性

(1)企业战略起源于军事战略,两者都具有总体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首先,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之间存在着历史渊源。尽管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企业战略中的确应用了许多军事战略思想,但凡古今中外都能找到例证,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多的军事战略思想被应用到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中,例如企业中的组织管理方式就很类似于军事战略中的组织管理方式。

其次,都是涉及长远的一种谋划。企业与军事都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谋划长远的发展。因为企业与军事都会遇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关系的问题,既不能只想今天不思未来;也不能只放眼长远,不顾目前。怎样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军事的兴衰,是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都是系统工程。在企业与军事中,战略既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又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把各种复杂多变的因素考虑在内,做出整体的评估与判断,进而决策。这就必须把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统筹谋划,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决策。

第四,制定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时都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孙子强调在制定战争决策前必须“经

()之以五事”,[2]P8即在用兵前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研究胜负的情况:一是政策是否符合人心,二是天气是

否适宜,三是地理环境是否有利,四是是否有德才兼备的将才,五是队伍的组织是否职责明确、制度严明。这五个方面是判断战争胜负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战争谋划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历史上记载武王伐纣时“牧野倒戈”就是利用了人心的力量,让纣王的军队掉转长矛,敌我合一攻入朝歌,终于获得胜利,建立了周朝。所以,军事战略的制定必须从整体出发,着眼于未来,只有这样的战略才能对战争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企业战略的制定也是一样,它必须考虑战略环境的影响,因为战略环境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动态的,它不仅能影响企业的现在,而且涉及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例如,瑞士钟表也曾独霸世界钟表市场,当消费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已不将钟表看作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仅将其视为普通用具,从而增加了走时准确的功能要求时,瑞士钟表业并未觉察到这一战略环境的变化,反而被日本钟表生产企业抓住机遇,率先发展石英表树立了有利的战略地位。瑞士钟表这一失误是灾难性的,它丧失了世界钟表业的老大地位,至今未能追上日本钟表企业。

(2)两者都有战略目标

首先,其战略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指明方向,以最有效的手段配置资源,并协调组织中的不同人员所作出的各种决策。 军事战略的目标是消灭来犯之敌,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卫领土和主权完整。企业战略的目标是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从发展这一角度来讲,企业发展无疑会增强企业活力,而军事战略目标的制定如放在发展上,则不免带有“扩张”的色彩。

其次,其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竞争,竞争是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的本质。政治、军事活动与商业活动的最大相同点,在于其竞争的本质。竞争便是兵道与商道的交点,而这一交点,使军事战略与思想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市场竞争原则下,企业竞争显得尤为残酷,同一行业,同一产品的竞争有时令人触目惊心,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优胜劣汰的选择。据资料统计,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都很短。相对于企业竞争,军事竞争显得“悄无声息”,但实际上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争空前的激烈。不论是军事还是

企业,竞争都将持续下去,都将日趋激烈。

(3)争利是作战和经营的起点和终点。

追求利益是驱动人们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最终驱动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军事战略的制定是为了使某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受外敌侵犯,而是保障社会的和平状态,他的实施最终也是为了这一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本企业和集团不被其他的所兼并,并是企业不断改善经营和管理,不断发展和完善。归根结底,二者都是使自身利益不断满足的过程。

(4)二者的发起人均认为存在力量上的强弱。

人类之间的战斗亦是为了生存。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化致使人类之间相互争斗,一般也是以较强的一方击败较弱的一方为结果。故往往是“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各势力方面或各企业之间不存在力量上的差别,战争的结果会是两败俱伤。这是任何能预见到这一结果的军事或企业领导人都不会主张采取战争行动。按《孙子兵法》的观点,企业管理者在未展开竞争或商战前,应衡量决定商场竞争胜败的五个基本因素,然后将本身与对手的优劣条件作估计比较,以探索竞争胜负的可能性。《孙子兵法》名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3](P36),这反映出未战先算及比较敌我双方条件的重要性。

(5)二者的争斗遵循着一般规律。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不管是军事战争还是企业竞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些规律就有可能取得胜利;违背这些规律,即使是较强的一方最终也会失败。了解走好自己的路,需要掌握主动,不为敌所动,不然,你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陷入被动的局面。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下,科技发展迅速,企业面对的市场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必须在市场中掌握主动权。某航空公司准备在纽约奖励一座大型航空站,要求爱迪生电子公司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电力。该公司认为航空公司有求于己,于是采取 部合作的态度,要挟提高价格。航空公司见此情况,便改变策略,主动终止谈判,扬言将自行兴建电力公司,这将比依靠电力公司更划算可靠。电力公司听到消息后,担心失去赚钱的机会,转而改变态度,表示愿意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电力。此例正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航空公司巧妙利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策略,化被动为主动。

2、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差异性

(1)目的不同。

军事战略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或者征服对手,是一种零和博弈,而企业战略的目的是盈利,结果可以是一种"竟合"的局面,是非零和博弈,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商业活动与军事、政治活动存在本质的不同,军事战争的目的是取得对方的地盘,比谁强大;而企业的竞争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市场,比谁的成本低。老子说,兵者,天下之凶器。无论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军事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其最终目的是消灭或者征服对手,是一种零和博弈,二战名将麦克尔瑟甚至认为战争没有赢家。但是,商业活动却是创造性的,是非零和博弈,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TCL在无绳电话上被称为“电话大王”, 但“爱多”、“步步高”等企业纷纷推出无绳电话,在此情况下,甄龙先生则认为,无绳电话这个新市场需要多家企业共同做才能做大,大家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可分摊广告宣传支出,分担培育市场的任务,这无疑对TCL利大于弊。如果一个企业战略思维是以“敌死我活”为商场竞争的潜在假设,就会出现非理性竞争,于是乎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最后是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有的甚至借用黑社会的力量伤害竞争对手,如此种种,最终偏离商业的本质。

战争也好,政治斗争也好,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排他性,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纵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核心也在于一个“屈”字,就是使人屈服。战国争雄也好,三国演义也好,最后都是要消灭敌手,要“大一统”。商战则不同,商业活动是创造性的,是非零和博弈,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很多时候,对手

()是可以共存的,甚至是必须互存的。前几年,微软就差点被分拆,因为它强大到差点“一统天下”[4]P22。

(2)制定原则及运用的手段不同。

军事上讲“兵不厌诈”,玩弄一种骗术,用骗术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兵者,诡道也”[5](P17),孙子全部作战之思维,是以“奇袭”为经,以“诡道”为纬交织而成。“奇和诡”的思想贯穿《孙子兵法》全文。历史的

经验表明:兵需用诈,兵不厌诈。而这条在企业经营中是万万行不通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以诚为本”。日本的雪印公司是一家以主要经营牛奶制品的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他们不去考虑如何改善经营,而是通过变换包装来欺骗消费者,骗取国家的补贴,结果以倒闭而告终。由此可以看出,军事战略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坑蒙拐骗”运用各种战术以迷惑敌人。而在企业战略中如若加进了这些成分,企业就走上了不归路。

军事对抗不仅采用的战略或手段比较隐蔽,有时甚至不择手段。而企业竞争是和平竞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受到法律和伦理的约束。在军事对抗的情况下,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和手段主要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较少受第三方的制约和影响,而企业竞争时双方除了考虑对方可能的反应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认可,同时受政府相关法律和制度及舆论的制约。事实上,为了保护企业之间的正当竞争和消费者的利益免受不正当商业活动的损害,各国政府普遍对企业的商务活动做了大量立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及药物法案、反托拉斯法案、肉类检验法案等。在企业竞争过程中,为了一时的利益而采取的某些不为社会公众认可的竞争手段和方法将给企业的形象和长期利益带来重大的危害,有些直接与法律相抵触的竞争对手即使在滞后一段时期才暴露其不良后果仍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相反,在军事对抗的情况下,社会公众和法律的约束要弱化得多,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公正的第三方作为调停人,同时战争双方所采用的手段和信息也很难被第三方或社会公众所知晓。实际上,企业竞争过程中双方的行为不仅受法律的制约,同时还要受社会伦理的约束,如某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应的促销活动虽然有时并不违反具体的法律条款,但却与社会伦理有悖,这样的产品同样难以成功地进入或持久地占领市场。

(3)时间上的不同。

某场军事战争会有明显的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并且在两场战争之间一般会有一段较长的和平时期。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有表现的明显或不明显之分,永远不会有结束的时间。这是因为,现代企业的领导人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敌人,也不仅仅是一次战争,而是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军事对抗、战争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尽管有时须打“持久战”,但大多是在短期集结力量抢占高地,赢得战役。企业经营则是一个永续过程,或是一个“持久战”或“马拉松赛跑”的过程。不少企业家尤其是个别优秀企业家总是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希望通过组织几大战役,搞一个大会战、大行动,或施展一两个强有力的战术手段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浮躁的经营心态,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4)影响成败因素不同。

影响军事战争成败的因素远不如影响企业成败的因素多。军事战争的领导人有时可支配与战争有关的所有环境和资源,而任何企业都不能支配其所处的环境和竞争所需的资源,因此环境分析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要比在军事战略中的地位高。另外,企业战略必须考虑自身状况,必须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 ,必须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政府的政策变化,以及其他因素,必须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受法律约束。不能像军事战略一样,可以采取战争以外的手段,如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国际手段等等,更不可能采取讹诈威胁手段,不可能 置身规则之外,他更多的受外部因素制约,需要更多注意外部环境。位日益提高,合理的资源配备成为企业战略的永恒主题。

(5)影响对象及影响程度不同。

军事战争是由社会统治者的意愿所决定的,政治的结局也会影响社会的每个成员。而企业竞争基本上是企业行为,其结果一般只会较大地影响个别企业及他们的员工。

企业战略失误导致企业的灭亡,一般国家不予以干预,企业的战略是企业内部的事务,对社会的影响有限;而军事战略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军事战略上的任何失误国家都要直接出面干预加以纠正,这涉及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任命生活的安宁与幸福。由此可看出他们的影响深度很不相同。

(6)对有些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

由于战争的目的是消灭对手,所以采取的战略和手段比较隐蔽,同时,对抗双方会千方百计地封锁消息,发出“虚假”情报来麻痹对手,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信息比较公开,如上市公司要定期向社会披露公司的重要信息,同时对方也比较容易从市场、社会、甚至对手那里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换句话说,军事对抗双方的有关信息具有隐蔽性,而企业之间的信息则往往比较公开和透明。因此,企业比较容易察觉对手的

动态,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而军事对抗则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一方容易对另一方发起猝不及防的攻击。

三、走出军事管理误区,合理借鉴军事艺术

因为企业战略起源于军事战略,并且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军事战略中的精华,并将其用于企业管理中;同时,针对它们存在的差异,警惕兵法管理的陷阱,以避免盲目套用,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借鉴军事智慧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谋略是人类竞争智慧的精华,其中的许多原则可以在企业竞争和商战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如同心与分治原则、造势原则、伐谋与领导原则、权变与奇兵原则等。

首先,企业在竞争活动中应建立一个共同的团体目标,因为只有在同心的基础上才可以达到分治的目的。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就是要求企业各部门的负责人应具备适当的权力,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动来迅速调整其战略战术,提高适应力与机动性。

其次,企业在竞争活动中必须懂得如何依靠有利的形势与时机来争取胜利。“善战者,求之于势”,企业的领导者对市场环境的变动必须时时留意,本身自然应该具备具有鉴定形式作何种方向变动的能力。从主动的观点来看,企业应有能力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例如良好的中间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对敌手展开攻击时,就会发生“势”的力量。[6]

第三,《孙子兵法》把“上兵伐谋”列为上上策,显然是欲避免与敌手直接交战而造成资源的消耗,而设法用不消耗资源的谋略来战胜敌手,例如预估对方的战略,而拟定对策应付等等,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商战谋略。同时,它还强调“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即身为企业的领导者应具备沉着冷静的性格与严格公正的管理。重视组织领导者的修养与风度可说是“中国式竞争模式”的特点,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第四,《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就要求企业在作竞争活动时应具有高度的机动性, 而非固定于某一战略或战术。竞争环境与对手的战略有所改变,企业也应作相应的变动,正是以变应变。而当企业与对手竞争所采用的手段彼此相同时,如果企业能出奇制胜,使用不为人所预料到的手段,例如与众不同的产品设计,保证方式、信贷办法、推广手法等,就很容易使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2、走出军事管理的误区

尽管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许多借鉴作用,但在把军事战略用于企业管理中时,也应区分他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警惕其中的陷阱,避免陷入军事管理的误区。

首先,兵法管理推崇“术”与权谋文化,兵法权谋中有很多“术”的东西,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术”的盛行,也使企业经营管理充满了随意性,投机盛行,缺乏整体和长远的战略管理能力。

其次,兵法管理强调“猴性管理”[7]中国的兵法与水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水是流动的,无形的。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包含着几重意思,一个是不局限于规则,另外一个就是讲究实用,非常灵活。国内企业借用兵法管理,使企业管理也具有这个特点,形成一种猴性管理。但兵法权谋中“水”的特性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对于规则的蔑视,最后,“兵无常势”发展到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所谓“手段”,结合现实功利主义,很容易衍变为“诡道”。最后,形成崇尚智巧,蔑视规则,不讲道德的习气。第三,军事管理崇拜威权。无论用兵也好,从政也好,最后都逃不出一个权字。在企业中,很多企业家都有很浓厚的权力情结,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没有从事政治军事活动,与直接掌握社会领域权力的机会擦肩而过。于是,便在企业内大搞兵法权谋,过一把政治军事领袖的瘾。这些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为社会创造价值,还有一个很隐秘的情怀,就是可以当这个企业的国王,做企业的惟一主宰,企业不过是他们满足权力欲望,做领袖人物意淫的“淫具”而已。

第五,把商战等同于战争。军事战争具有非常强烈的排他性,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纵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核心也在于一个“屈”字,就是使人屈服。战国争雄也好,三国演义也好,最后都是要消灭敌手,要“大一统”。 商战则不同,商业活动是创造性的,是非零和博弈,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很多时候,对手是可以共存的,甚至是必须共存的。前几年,微软就差点被分拆,因为它强大到差点“一统天下”。

总之,军事战略是人类竞争智慧的结晶,是竞争艺术的总结。在竞争日益扩大化和复杂化的时代。有许多军事领域的战略在商场竞争中屡建奇功,正所谓“商场如战场”“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就是对其最好的描述。但是,并不是所有军事战略都能在企业领域取得成功,一些在军事斗争中屡试不爽的谋略也会在企业竞争中遭遇失败,比如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倘若将其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就不符合管理的规律,必然遭至失败。所以,军事战略用于企业领域还必须符合企业管理的规律,与企业管理的自身特点相符合。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警惕兵法管理的陷阱,不可生搬硬套。只有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灵活变通,与企业融为一体,才能使企业有更强的竞争力,更适应世界这个大市场,长久的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1)

[2]沈杰.万彤.《孙子的智战人生——孙子兵法的谋略艺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12)

[3]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质疑企业兵法管理》 [J]. 《经理人》杂志.2004,(7)

[5]沈杰.万彤.《孙子的智战人生——孙子兵法的谋略艺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12)

[6]程振清.《“孙子兵法”与商战》[J].《甘肃社会科学199706》

[7]《兵法管理8大陷阱》[J].《经理人》杂志.2004,(7)

第三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

和解决方法探究

摘要:中小企业在用人观念落后,领导者管理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水平,健全人力资源系统,规范标准,强化考核、激励,加强培训学习和企业文化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经营和管理的不平衡,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问题 方法

人是创造和发展的实施者,企业管理的根本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市场中博弈的资本,对于企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应当认识到这一点,深刻剖析自身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

1、领导者用人观念比较落后,管理素质不高。

人的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思想观念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小型企业往往以企业领导自己的观念意识为主导,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如果没有科学的用人观念和较高的管理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1乡土味和亲缘性

中小企业创业初期,多由家族型和关系型建立起来,用人唯亲,用人的感性化比较强,企业富有浓郁的“乡土”特征和“亲缘”性,领导者家长作风浓郁,符合领导者口味的被推崇,而不同的声音被排斥。以个人喜好用人而落入封闭的小圈子,缺乏开放的眼界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1.2缺乏“人”治

虽然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强调“以人为本”但总是停留在口号的层,往往以自我意识为本而不是人本,容易造成如下的现象:

1.2.1适得其反的“人资储备”

杀鸡用牛刀,花大钱招大才,委以小用。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认识到人

才的重要性,不惜高薪聘请资深人才,但是却没有适合的岗位可安排,也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大材小用,对社会而言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企业而言加大了人力资源成本。往往这种情况高薪却不能留住人才。因为人才本身除了薪资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外,更需要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并得到自身的发展。

1.2.2一相情愿的“发挥潜力”

杀牛用鸡刀,赶鸭子上架。人的潜能可以无限,但是能发挥出来的却是有限。过度地赶鸭子上架就会让鸭子摔死。有一个实例,某小企业一个新聘员工,有一定的驾驶技术,不甚精通,但是企业招聘进来却急于让他常驻外地做办事处司机,结果该司机出交通事故,导致车毁人伤。

1.2.3自以为是的“伯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让千里马吃糟糠拉货物,鞭笞它认为它没用是千里马的悲剧。把正确的人放到错误的岗位上,结果认为人才无能,是人才的悲剧,也是管理者的悲剧。

2、人力资源系统不健全

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追逐利益经营而忽视人力管理。中小企业常抱怨员工无法调动,人才流失严重。其实很多中小企业就像是半身不遂,喜欢让腿脚跑更多的路,却不喜欢给大脑供更多的氧,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大脑缺氧而瘫痪。

2.1人力资源部门建设投入不足

中小企业往往重视利益经营而忽视行政管理,对于没有直接利益效益的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滞后。企业不肯投入资金用于人力部门建设,甚至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往往将综合办公室,后勤采购,甚至财务与人力资源合并。从而造成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者往往身兼数职,岗位职能交叉混乱,无法专一地投入人力资源工作,并且极大地影响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专业化水平。

2.2聘用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部门不健全,人员素质专业化不强,因此往往聘用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化,没有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计划。人力招聘亲缘性、随意性强,流程混乱,缺乏对应聘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核。

2.3绩效考核标准化低,缺乏薪酬激励。

2.3.1由于家族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评估中受到“人情”、“关系”、“亲戚”等种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绩效评估过程受到人际互动方面的非绩效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绩效评估的公开公正性不高。在具体的评估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随意性突出,评价标准模糊,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常常凭企业领导的意志和个人喜好设计。且整个体系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2.3.2没有合理有效的薪资系统。仅仅停留在年终奖和绩效提成等等手段达到短暂的经济效益。企业不会按照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员工的不同激励措施, 未能与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目标关联,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

2.4不重视培训或培训不科学、不系统。

有的企业根本不搞培训。有的企业一把抓,所有好讲师的光盘都拿来看,听了百家之言,员工的思想却一片混乱。有的盲目培训脱离企业实际,曾有一家中型汽车服务企业高薪外聘保险讲师培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关于经营,结果一小时的时间讲师都在讲保险、讲卖保险,一节课下来,员工觉得很像听了一小时保险推销。

3、没有健全的企业文化

没有了精神,人就会形同植物,没有了信仰,人会空虚甚至疯狂,企业也一样。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所以缺乏凝聚力和精神鼓舞,当企业规模扩大或遇到困境时容易产生动摇情绪。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

是否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否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有明晰而准确的认识,与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密切联系在一起。要切实提其素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1中小企业领导者要下决心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中小企业领导者发自内心地要求,并认真去做,才能确实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确实将先进的思想认识渗透到企业的管理中。

1.2针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需求设计课程。在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教育时,必须从其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

1.3中小企业管理者要走出思想的误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摆脱惟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相对缺乏。企业发展壮大后,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让那些拥有较多管理水平、技术的人承担起企业决策与管理的重担。并且注重企业管理的“人”治,变控制为尊重,变管理为服务,从而留住和吸收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使人才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2、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要加强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而言:

2.1完善机构设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决企业人力管理问题,必须要把人力资源组织机构这个利器建立起来,并且聘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开展工作,避免后勤、财务、人力一把抓的现象。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出的基础性投入。

2.2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要根据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经营计划,分析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市场变化趋势,掌握科学技术革新的方向,确定各种程度的人力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等具体业务规划。

2.3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选用机制

2.3.1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科学选人的基础。摆脱唯亲思想和个人喜

好,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公正公平,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的人才评价标准。

2.3.2评价是手段,选拔使用是目的。企业选拔使用人才当明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正规化招聘流程,从业绩、能力、潜力三个不同角度对人才进行全方位考察,注重实效和德才兼备。

2.4标准化考核,构建长效激励

2.4.1中小企业想要留住人才,保持企业人员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忠诚度,就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标准,改变主观爱好和唯亲思想评定员工的方式,使企业员工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发展机会,真正发挥考核对员工工作的督促和工作成效评定的作用。

2.4.2构建长效激励,要明确企业计划和战略,根据人力资源计划,明确岗位需求、职责,并且为岗位设定职业发展通道和空间,使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目标相统一,给员工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精神方面注重感情投入与人文关怀,提高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物质激励方面,要进行激励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红利、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2.5构建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

2.5.1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

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制定各项学习内容的先后次序,制定培训目标,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具体项目和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

2.5.2选择正规培训机构。

通过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课程质量、企业反响、实际效果进行考察。

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以及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培训课程。注重培训目的和效果而不是培训本身,避免通吃通学和不切实际。

2.5.3培训制度化,提高前瞻性。

培训是提高全员素质,预防各种问题,改变落后思想和产能的直接手段。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做法坚决不可取,出现问题时候亡羊补牢的培训方式也非上策。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必须要列入到制度规范中,作

为企业长期执行的工作之一,并且严格执行。同时将培训与考核和激励相结合。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前瞻和预防作用。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信仰,是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精神力量。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并大力宣传企业精神,使企业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观念贯穿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个体系和所有环节,努力创造奋发向上、和谐、合作的环境和氛围, 从管理上充分体现对员工尊重,加强管理沟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总之,中小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本质性作用,时刻自省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逐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稳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丰源茂,浅谈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03)

[2]朱瑞珍,蒋晗晖.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 (01)

[3]李书治,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民营经济,2007,(02)

[4]李鸿雁,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OL].考试周刊,2010.01 这个网址

[5]邓泽生,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B/OL].论文网,2009.12

[6]任鸿飞,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探讨[DB/OL]. 论文网,2009.08

第四篇:优秀:深刻剖析思想建设和谐社会与优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

优秀范文:深刻剖析思想建设和谐社会与优秀范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合集

优秀范文:深刻剖析思想建设和谐社会

自第一阶段以来,本人按照《xx市xx镇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切实抓好全镇教育活动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先进性教育必讲习篇目,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座谈,通过自查、帮查、互查,特别是通过学习牛玉儒、任长霞等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认真剖析进一步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使自己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思想上存在的差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作风存在的不足。这些差距和问题如不尽快加以克服和改正,无论对事业、对整体,还是对个人都是十分有害的。

一、存在的主要差距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分析评议,自己对过去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对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差距:

1、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思路不宽、步子不大、发展意识不强,市场没得到跨越式开拓,没有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二是没有从区域经济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就经济抓经济,就农业抓农业,缺乏大农业观念,不能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xx求发展,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发展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忽略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三是招商资方面没有大力度,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山区的地方优势,镇域经济没有较大突破。一个镇,经济发展快慢、事业成功与否,关键看这个地方的决策层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真正更新,这次征求意见时,一些基层

第 1 页 共 8 页 干部和群众对我们提出了很多期望和建议,要求我们进一步争取上级扶贫政策,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山区的经济。我作为一个镇的党委书记,必须正确估价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挑战,着眼大发展、理清大思路、制定大举措,使我镇尽快摆脱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局面,在镇域经济突破上取得新进展。

2、行为表现与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还存在不足。经过反思,自己觉得很多地方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有时对待群众反映的小问题没有足够的耐心,态度生硬。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淡化,不能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真正树立“群众要求无小事”的思想,把自己摆到公仆的位置,这与我们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这样下去很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一个党委领导的形象。

3、工作实际与群众的期望存在差距。这次调查走访,我了解到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的期望值很高,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我所做的工作虽然整体上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距群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当前,镇辖28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经济收入的路子,乡镇财政实力不强,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漏洞,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有执法不严问题,有办事不公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降低我们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势必失去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影响全镇经济健康发展。在工作上,如果镇党政机关工作实绩不突出,干部群众不满意,我作为镇党委书记应负主要责任,因此,我必须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通过学习和党性分析, 第 2 页 共 8 页 自己感觉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浮躁,安排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指导指挥的多,身体力行的少,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二是工作深入不下去,只抓到了表面,没有抓到实质,平时忙于事务多,深入基层时间不够多,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重视程度还不够。三是围绕上级中心工作抓得多,围绕本镇工作重点抓得少,这种工作作风直接影响了各项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5、民主意识与班长职责不相适应。在方式方法上,我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得不够好。每年能开好一次民主生活会,但其他时间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得比较少,质量不高,班子成员之间缺乏经常性思想交流,没有真正做到时刻坦诚相见,齐心协力解决实质性问题。二是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缺乏必要的勾通,在广开言路方面还存在差距,有些重大问题不经充分时间勾通就急于落实。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党性分析,自己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自身建设找到了新水准;奋斗方向确立了新目标。今后我要努力当好六个表率:

1、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着眼于大思路、大视野、大举措来推动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大发展。要努力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举措;要立足资源,瞄准市场,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船埔求发展,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招商引资;要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带出一个敢干敢为、争创一流的好班子。

2、树立楷模的理念,做严格自律的表率。坚持严以律己,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非份之想不想,非份之财不取、非理之事不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踏踏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努力为班子做出榜样。

第五篇:企业资质办理事宜剖析

企业资质办理事宜剖析(宁夏)

1、资质申办的硬件条件

公司注册资本金、办公场所、自购或者租赁设备情况、经管类以及技术类人员和建造师人员数量种类达标、其他未尽事宜。

2、资质办理的重点与难点

对于新注册的公司申办各类施工资质,首要解决的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那就是人员的配备。无论是通过招聘全职或者现在常用的“证书挂靠”方式,资质要求的经管技术类人员和各专业建造师的数量无疑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度最大的一个障碍,某些紧缺专业的建造师、技术人才证件更是千金难求。尤其像宁夏对于各类人员的社保要求,更是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资质办理的难度。

3、资质办理的过程、流程

主管部门对于申请的资质的审核过程是免费的,审核的主要标准目前也基本是基于考核企业的硬件指标是否满足、达标。硬件的中重中之重、审核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人员数量的达标方面。人员的社保关系、建造师注册、职称技术人员的审核、相关文件的整理(安全、管理、质量等等),步骤明确。

4、资质办理的时间控制

企业筹备的硬件满足要求后,资质办理的时间是基本可以控制的。把握好各类人员保险的缴纳时间、跟上各部门审核的频率,研究厅里上会的时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整个资质的办理时间不会偏差太多。

5、资质办理的资金控制

企业在筹备办理资质前期要对整个资质办下来的大概费用有所了解,房租、设备、全职人员工资保险福利、挂靠人员的保险以及挂靠费、资料、材料、文件整理费用,这些都是很容易准确计算出来的,再加上部分不可控的费用,企业要做到心里有数。接触过很多公司,为了省部分建造师以及职称技术人员的挂靠费,申办周期无限延长,更有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员数量、社保方面弄虚作假,导致整个资质办理的搁浅、暂停甚至是放弃,他们在这方面走的弯路不言而喻,帐没有算明白。

6、资质的维护与信誉

资质办理完毕对于资质的维护无非体现在对聘用人员或者挂靠的证件的维护以及各相关部门关系的处理方面。其中主要还是表现在对各类人员数量的维护上面,作为企业来讲往往忽视这一点。现在的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的接近,信誉、口碑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忽视这一点企业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7、关于资质代办方面(讲在最后)

银川驰鹏经济咨询中心最早就是通过资质代办起步的,对于申报资质的研究可以说走在行业的前列,毫不讳言我们也是通过资质代办掘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客观的说资质办理如上述所讲,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能满足、理会上述所列条件,整个资质的办理是不麻烦的。动辄数十万的资质代办费、以及资质代办的门槛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个行业是没有前途的。我们也是基于这一点认识专门成立银川驰鹏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搭建了宁夏建造师挂靠网,专业提供人才猎头、证件的挂靠,从源头上解决资质办理的难点,打开企业资质办理的瓶颈,互利多赢,依靠我们的资源与智慧为企业资质办理节约整体的成本,本着“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体现个人以及企业的价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培养高中化学学习兴趣下一篇:培训机构岗前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