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特级教师心得

2022-08-08

第一篇:学习特级教师心得

学习特级语文教师心得

学习特级教师于漪心得

说起于漪老师,大家都知道她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楷模,多年来她的为人正直、关爱学生的崇高师德;为教育事业的呕心呖学、爱岗敬业的精神一直是大家赞颂和学习的。这次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细细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文后,再次为这位尊敬的教育前辈的所思所做,深深地折服了。

在〈〈岁月如歌〉〉一文中,于漪老师写出了自己生活中的悲欢和酸甜,这在求学的艰辛与欢乐、初遭疾病的磨难等章节中有体现;在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的章节中,写出了于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成败与得失;在飞来的“机遇”、 灵魂洗礼、拷问感情与责任等章节中,写出了于老师的怎样为人师表,如何忠诚敬业;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这些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如何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于老师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来自勉:

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最强烈的刺激„„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自己要在教育教学上做到日有长进,月有长进,年有长进,当然要着力那“最强烈的刺激”,那就是坚持自我教育。

青年教师中有脱产学习一年的,不仅每堂课,各种类型的课,包

括作文指导、作文讲评、复习课等都听,而且作业批改、考试命题、试卷分析都参加讨论;不仅参加集体的语文课外活动,个别指导也参加,全方位的教学实践。于老师的每一次讲座都认真做准备,既有教学实例,又要提升到理论上认识。因为,于老师说:

与其说对青年教师讲课,不如说是自己总结,反思,学习,提高。付出的是时间与经历,获得的是了解信息,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有句话说得非常好: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我送青年教师的离香气袭人的玫瑰差得很远,但自己在实践中确实有所提高。当自己付出的劳动对同行有些微作用时,觉得有天地之气凝聚在心中,心灵得到安慰,深感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有人评价:于漪教书简直教得着魔了!是于漪老师酷爱和迷恋语文教育实践和研究,对学生挚爱的真实写照。“现在应当再加上两句:于漪学习,简直着魔了!于漪思索,简直着魔了!”

于老师学教育出身,先教心理学,又教中学历史,然后是中学语文教师,其间虽然做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教导主任、校长、名誉校长,但“中学语文教师”是于漪老师认同的惟一终身头衔。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尊敬,因为她淡泊名利,拒绝名人所累。“于老师她不愿谈自己的业绩、荣誉,远离繁文缛节,始终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那样生活,住着老式的公寓房,菜炒得很好吃。这20年来,她太忙了,但是依然不肯离开讲台”。

于老师有强烈的理论渴求,但她从来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研究,是一个始终不曾离开教育教学一线的研究

者。于漪老师在当代语文教育界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透过于漪老师的辉煌,透过于老师的文字,我还是真切地体会了“从怀揣着毕业证书,非科班出身,站在语文教育起跑线上”的于漪老师,到“实践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立在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的于漪老师。

于漪老师真情告白“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自己的感受是:于老师“学做教师”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回顾与反思”。细细读来,感觉于老师的“回顾与反思”也是不断精进的,似乎有这样三个层面:

①于老师用“教后”记录下自己教学上的点点滴滴,逐步清晰教学中的是非得失;②于老师不断地用“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比”与“量”的过程中,找自己的不足,学别人的长处;③于老师在学理层面上,积极表达、提炼,那么多年的不停追问,学习与反思,最后让于老师有了创造性的突破,实现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奠定了于老师独特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第一,于老师的“教后”。于老师每学期有两大本教案,红笔作修改,写“教后”。于老师的“教后”很丰富,她记‘教’记‘学’,记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况,记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记对教法的选择与运用,记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思想上的火花。于老师说:“教后做点记录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

可能长篇大论,只要有所侧重地记下有价值的材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就天长,对教学中的是非得失就会逐步清楚”。

课前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创造的有益经验十分重要,而及时并持之以恒地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至为重要。课有时上得很‘顺’,学生全程关注,或神采飞扬,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自己也心情舒畅;有时课上‘毛’了,疙疙瘩瘩,学生或无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课堂气氛呆滞,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来认真地静思回味,寻求答案。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许多是来之于语文教学实践。于是,有了“教后”,课后不断地记录下教学实践的种种情况,积累资料,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强自觉意识。于老师写“教后”好似登山一步一陟一回顾。“一步一陟”,站得高,眼前境界就开阔起来;“一回顾”,看到自己艰辛走过来的路就分外亲切,信心倍增,抖擞精神攀登更高的山峰。“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多少年来,于老师就是以这种累寸累匹的精神要求自己,一步一步艰辛地在教学道路上跋涉,不停步地前进。

第二,于老师的“两把尺子”。我在好几个场合听过于老师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这累累的创伤就标志着你生命前进了一步。于老师说:“我确实是累累创伤,我随便打开自己的文章、教案,可以讲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这些缺陷、不足,激励我向前奔跑”。于老

师说: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比的,可是比什么,和谁比,我觉得其中非常有讲究。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于老师就是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于老师说:“我横比竖比,量别人量自己,越比越觉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动力”。

第三,为了从学理的层面,也就是从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基点上说清楚教文育人这一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于老师进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这种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反思——批判精神,是后续教育行动的内在动力,又是后续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种” 。积极表达,将自己已有的思考、智慧整理出来。这是一个无休止地自觉地向自我挑战的开始。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那么,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的成长则需要的是读书,这样才能沿着世界大师的足迹,来完成我们的育人事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与其庸碌一生何不让生命放出光彩?那么,怎样才能让生命放出光彩?首先就是读书。读书可以使人思想生成;读书可以使人知识生成;读书可以使人有智慧;读书可以造就人生。所以,读书成了教育成长的必需。读好书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拉长生命。读世界大师的书,我们可以受到大师的指点,这样天天汲取,人生就会丰富起来,就可以缩短我们与大师之间的距离。所以文化的力量无所不在,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读书是一种何等美好

的事情呀!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面对学生,首先要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于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主张每位学生都应成为学语文的“发光体”。作为一名教师,绝不能偏爱、溺爱学习好的同学,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作为教师就应该很好的因材施教,发挥其所长,避其所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要把爱洒播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她常援引的一句名言是:“撒播阳光的人,首先自己心里必须充满阳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爱学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天才,学生学习差,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作为教师首要的就是上好自己的课,于漪老师讲在课堂上一定要“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当有点含糊的时候,那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为什么废话最多呢?因为自己吃不准,有点含糊。你废话最多,学生就如坠五里雾中,所以就每次记下自己的不足。所以每当教完一堂课后,回过头来再看一看,真是遗憾多多,所以我每上一堂课以后,都是有一个“教后札记”,很简单就是记上学生的闪光点,记下自己的不足、缺陷,然后根据这些来学习、弥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篇: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学习心得

巡回讲学活动学习心得

2014年5月8日—9日,我在学校的组织下很荣幸地参加了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广水市讲学点讲学活动。此次活动中,我观摩了四节课。另外,让我兴奋不已的是,竟有幸的听到了省教研室刘丽老师的讲座,让我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这次讲学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深化了我的教学思想,而且让我在各个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益。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此次参加活动的一些感受: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以人为本”“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在如今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把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变成现在的“会学”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流程中设置“自主、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在已知中寻求未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譬如,实验中学的别老师将弧长公式的计算时,并没有直接给出弧长公式,而是罗列了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自主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弧长公式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扇形面积公式的自主探索提供了类比的基础。另外,胡望林老师讲《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时,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里,胡老师首先给出了探究的步骤和探究结论的表格,让学生类比圆柱侧面积的求法并按探究步骤合作完成实验,填写实验结论,然后代表小组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中充分领悟了数学的思想,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此次活动给了我太多的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完善自我,努力的向我们的特级教师看齐,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推向更高的层次。

第三篇:学习全国特级教师心得体会

张沟府完全小学

李茹玲

通过对全国特级教师网的学习,我们不仅吮吸到了知识的甘霖,更沐浴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当我们走进了他们的课堂。那富有磁性的语言、满含深情的眼神和面带微笑的表情,让老师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谆谆善诱的引导和巧妙优美的衔接过渡,既看不出有雕琢的痕迹又显得那样浑然天成。而学生更是像鸟儿一样轻松愉快,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迫不及待的样子,我们不禁感叹: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吗?可是在平时的教 学中我们又有多少能够达到如此的程度呢?

特级教师的讲课各有特色,但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他们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他们热爱学生,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他们尊重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批评,没有怒斥,只有鼓励与表扬。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灵动的色彩,教师像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家,学生则像是一个个演员,师生倾心配合,共同奏出了华丽的乐章,听他们的课,不仅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特级教师们的讲授,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他们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更让人看到了大师的风范,看到了他们身上蕴藏的知识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我们又能做到如此吗?没有,这的确应该值得我们反思,提高我们的教学水要从讲课中挖掘,只有敏锐地洞察别人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才能取长补短,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各位特级教师精彩纷呈的讲解中,我变得不再迷茫,也更加明确了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应该是用语文的方式来教学;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我们必须做到:

(一)课前精心预设,避免低效。

1、深度解读文本的内涵。从整体入手,找准教材的核心,准确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局部深入,读“厚”教学内容,把自己当学生,以自然段的学习为重点。

2、巧妙地取舍教学内容。忌“一视同仁”宜“另眼相待”,忌“循序渐进”,宜“整合变换”。

3、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找准切入点,设计粗线条教学思路,找准教学点,精心设计预设教学细节。 (二)、把准年段目标,实现有效。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达成实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有机”参与,给学生个性思维的舞台,有“效”参与。

(四)、体现学科的特色,凸显成效。

(五)、学习课堂的掌控艺术。

总之,这次的学习,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不应该是授给学生“鱼”,而应该授之以“渔”,教师不应该是板着面孔的先生,而应该是和颜悦色的朋友,语文的课堂也不应该是鸦雀无声,而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灵动的色彩。而这一切都要源于教师天使般的心,对学生深深的爱。对讲课的特级教师,我由衷地感到敬佩,他们和蔼可亲的面庞、委婉动听的声音将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

第四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济宁市特级教师浙大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嘉祥县第二中学 张中尚

2014年11月10日,我们济宁市特级教师一行93人,带着献身教育的神圣使命走进了浙江大学,开始了八天的紧张、愉快、充实的研修生活。能来到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校园体验学习生活,一直是我的一个梦,一个期盼已久的梦。八天紧张的学习生活,专家高水平富有前瞻性的报告和讲座,参观名校后那种惊叹和向往,学后的那种热血沸腾,那种对工作的美好想法,还时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

(一)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未去之前还在为自己是一名特级教师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课堂教学已是走在了前列,有了足够“得瑟”的资本,可是通过这八天研修中专家的解读让我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差距。唐泽静老师、崔庆芷老师、赵光磊老师以严谨的作风、细致周到的安排、沁人心脾的人性化管理,激励着我安心研修、热心研修、潜心研修!勉励着我把“以人为本”、转化为对同事、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二、收获颇丰

开班仪式上刘局长对我们特级教师当前的现状、发展的思路和成长的目标都作了细致的讲解,对我们的学习研修指明了方向。在浙江大学为我们做报告的专家,为我们提供参观学习的学校,都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示:良好的思维方式,全新的教育理念,新时代教学管理的前瞻性,并以这种思维方式指导着学校和教师的行为,这才诞生了名校、培育了的名师。在学习中,我的收获至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特级教师要有求真意识。

在东北师大学习的这几天,无论是专家的报告,还是到学校实地考察,给我的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工作的求真意识。

李元昌、邹春红两位老师的讲座都体现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求真意识,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务实,解决了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对我们走回工作岗位很有指导意义。我们看到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多年来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为了一个教改项目,几十年如一日,不断的追求和探索,逐步的完善和改进。学校的领导者始终站在教学的前沿,以超前的眼光,以极其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在他们的眼中,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不是为了头上的光环,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聆听到了教师高水平的授课,欣赏到了富有诗意的校园文化建设,面对这些,我们都会由衷的发出赞叹,学校太好了,我们真的比不上。

我们毕竟是农村学校,不可能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赶超人家,有这种想法也是不现实的。但有一样我们可以想,也可以去做,那就是求真的意识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我时刻在想,如果我们做教学校长的每天不为检查所累,不为形式所累,真正一头扎进课堂,扎进学年组,扎进老师们中间,认真的听每一节课,研究每一节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又一个真诚的帮助和指导,我们的工作该和会多么的充实。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认为应该在工作中,让自己学到真知识,开展真教研,研究真问题,通过一定的努力,克服办学条件上的不足,真正朝着内涵式发展不断努力。

2、特级教师要有研究意识

其实作特级教师,我们缺少的不是实践性的知识,而是与实践相关联的教学理论。于伟教授建议我们背诵《学记》,让我们适当的读一读《论语》,这对于我来讲其实就是最好的理论上的提升,我们需要了解2000多年来中国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我们需要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和实践。

于伟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两个人物 ,一个是吕型伟、一个是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从事教学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部分,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将研究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自身来讲,我认为应该学习黄保国校长,对照人家,自己是无地自容,深感惭愧,这不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吗?因为黄校长有研究的意识,我们看到了他在上海学习中每天的《研修日志》,看到了为此付出的种种的努力,感受到了他身上研究型、学者型特级教师的气质和风范。其实,自己也是有一定研究意识和研究基础的,那些曾经发表过的文章、那些曾经出版过的专著,是促使我今后在研究的领域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坚实的后盾。在研究中,我缺少的是每天素材的积累,缺少的是定期对素材的梳理和提炼,思想形成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思想不能简单的复制,更不能简单的批发,但却可以给我们以启迪。思想经过这么多年的沉积,真的需要去清理和打扫了.。东北师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这次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真正打扫了肉眼看不到的我思想上的垃圾,及时的理清了我忙乱甚至还不甚清晰的工作思路,感谢东北师大,让我在新课改的大路上又一次扬帆启程!

三、思考颇多

我现在任教数学学科,我面对自己教学的工作,我思考了很多,并且上班后我就把一些想法实施了。

1、受杜郎口的启示,根据我班小组的人数,将教室的白板划分出四个条形区域,让学生也都能在白板上充分、透明的完成展示与练习。这几天的试验效果很好,学生积极性也很高。

2、处处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要求学生发言声音要洪亮,回答问题要流利,不能磕磕巴巴,适当运用肢体语言,语速要慢,确保原来不明白的学生能听懂。我在每周周末都会给学生布臵一定量的小楷练习。同时,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做就要做到最好。

3、运用合理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学生在每节课的主动回答问题都会有统计,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会为小组加1分。这个措施我已经在课堂上实行开了,效果很明显,很多过去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一些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学生为了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而注意听讲了。

4、让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问题档案”,有不会的问题可以记录在这个本上后来问我,明白后在本上正确完成后,就能为小组加1分。“问题档案”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不仅开始问题了,而且积极性还很高。

5、在我班我根据上次的月考成绩以及这几个月对学生的了解,将小组重新划分并确定,在小组内建立了互助小组,以便学生间的互助提高。

6、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在杜郎口中学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懒惰”的班主任,才会有一群“勤快”的学生,班主任要学会“偷懒”。所以在回来后把班级的一些事物分配给班级干部自己想办法完成,有时班会也会由班级干部及课代表来组织召开。

7、准备在我班开展专项的数学活动。在期中考试前每小组制作一期有关数学的手抄报,在期中考试后每小组制作一期有关数学的黑板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此次研修让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发现了很多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以此为契机,让鲜活的教育理念在我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五篇: 学习特级教师于漪的心得体会

走近于漪,在于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于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将时时鞭策着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和研究!

一个教师穷其一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已属不易;而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能形成多种风格,且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更属难能可贵。于漪就是当代教坛中难得的一位兼具多种风格的教师;而且于漪的课堂教学不论是什么风格、不论从哪个角度说都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可以这样说,美是于漪课堂教学的总体倾向,是她多风格教学的总的风格。

通过对于漪老师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教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于漪老师指出:我们办教育就是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成为素质良好、有中国心的人。做人要有基本准则,“德”要放在第一位。通过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知识这一载体,将理想和信念种在学生心中,让学生拥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有民族精神的根和爱国主义的魂。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哪个班的学生像哪个班的班主任,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行为方式,甚至是穿着打扮。所以,一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勤奋扎实、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目标和要求的教师,肯定会带出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优秀学生。

再次,在教学上,作为教师要从教材、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保持自己和传统教学方法优点,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又要有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经过自己不断的整合、实践、调整,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要做到这些,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热爱学生。于老师说:“只有对学生真心一片,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做教师的我们要放低姿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明白他们的渴望和需要,尊重每个人的与众不同,挖掘他们的潜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最后,我想借于老师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危房报告制度下一篇:学校文明礼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