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上第10课

2023-06-26

第一篇:人教版语文六上第10课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0《宇宙生命之谜》优质课教案

10宇宙生命之谜

【教材分析】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认读“嫦娥、磁场、陨石、干燥”等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2个词语。

2.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重难点)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浩瀚无垠的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吗?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齐读课题,正确书写“谜”字。了解“谜”的意思,区分“谜”和“迷”,指导书写。

二、交流预学,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御、斑

(3)解释词语。(课件相机出示“猜测、抵御、倾角、沧海一粟”等词语的含义。)

(4)资料袋。课件出示“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解释。

2.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默读、勾画、概括,提取关键信息)

三、浏览课文,聚焦内容

1.浏览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和解决疑问是否有关系。

2.结合课后第一题第一个“泡泡”的内容和课文第一个旁批,继续浏览课文,判断哪些段落对解决“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有帮助,并做上记号。(第2~9自然段)

3.默读课文其他旁批,说说学习伙伴提供了哪些帮助。(梳理文章思路,指导阅读文章的策略)

四、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

1.默读课文第二处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1)提问:从这处旁批中你读懂了什么?(阅读时注意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2)追问:怎么找关键句呢?有些段落也可能没有关键句,怎么办?(回顾找关键句的方法)

2.默读第2~9自然段,用“”画出各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3.交流指导。

(1)学习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每一个批注,找到需要的关键词或句子。

(2)相机指导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词语意思,指导书写。

五、借助旁批,边读边想

1.圈画关键词。

(1)通过找关键词句,我们知道第3自然段介绍了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我们仔细读一读。

(2)自由读第3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圈画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2.提取关键信息。

(1)也就是说只要有星球符合以上必备条件,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2)结合旁批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找出其他星球上为什么不存在生命的原因。

(3)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读第5~8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提取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及火星的表面特征、气候、土壤等关键信息。

(4)综合信息,解决疑问。(除地球外,目前,其他星球上没有生命存在。)

3.围绕思考,引导查找资料。

(1)默读最后一处旁批,思考:这篇文章中提供的材料只到1975年,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如果想了解最新的研究,应该怎么办?

预设:问老师、问家长有哪些相关的书籍可以阅读;自主查找资料。

(2)结合课后第一题第二个“泡泡”的内容,谈谈如何判断相关资料是否准确。

预设:核实材料中的数字是否准确;核实材料中的例子是否真实;对比材料中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成果之间的异同。

4.

小结:这节课,我们带着疑问,借助旁批的提示进行了“有目的地阅读”。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阅读策略继续解决其他疑问。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根据自己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迁移阅读,解决疑惑。(重难点)

一、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1.回顾:上节课,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们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

2.结合课后第一题和旁批提示,谈谈自己的启发。

预设:先带着疑问浏览课文,进行材料的筛选,然后运用旁批提示和学过的方法,仔细阅读相关内容;接着找出关键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最后综合信息作解答,完成阅读目的。

二、选择问题,自主阅读

1.默读课后第二题,任选一个问题。

2.再次浏览课文,找到和疑问相关的内容。

3.细读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解决疑问。

三、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1.汇报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1)浏览全文,聚焦第4~8自然段。

(2)默读第4~8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预设:科学家先按照四个必备条件排除六大行星;再根据理论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接着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然后根据因素推论和着陆取样分析,得出火星也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的判断是一步步进行排除的,有先后顺序和步骤。

(3)回顾阅读过程,说说: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

预设:先筛选材料(第4~8自然段),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相关关键词句,最后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总结科学家的判断方法和特点。

2.汇报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1)浏览全文,聚焦第5~8自然段。(和火星有关的段落)

(2)默读第5~8自然段,圈出关键句和关键词。

(3)自由读第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对照表。

必备条件火星情况是否具备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4)自由读第8自然段,摘录对火星考察的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表面取样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5)综合信息,得出结论: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3.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个策略解决了两个问题,明白了尽管是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也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

[教学板书]

10宇宙生命之谜

浏览课文

圈画关键句

提取关键信息

查找资料

……

[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侧重引导学生怎样根据阅读目的去选择及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并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不足之处在于只在课内习得方法,未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求发展。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引领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才能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如果再进行教学设计,我会补充拓展阅读《桃花坞木版年画》,链接相关材料,练习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篇:人教版六上第2单元单元复习要点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一、字词部分

1.一类字(看拼音写词语)

第5课

shīnáoyōngjiānyìchǎn

()工阻()居()关()巨()然()平liârějījiāngchà

恶()()人()笑泥()()道

第6课

zhìqǐnpínmãnglóngqī 真()()不安席()来入梦()()()凉piānbān

()章可见一()

2.多音字组词āo()āi()áo()

要塞ài()ào()â ()ào()

ìng()ā()àn()劲哈纤ìn()ǎ()ān()

āng()

àng()

3.易读错音(选择正确读音)

第6课:奔丧(bēn sāngbân sàng) ..

第7课:水灵灵(línglīng)啧啧(zãzâ) ...

第8课:女娲(wāwō) .

4.积累四字词语

第5课:()山()涧悬崖()()狂风()()黄沙()()攀()越()

第6课:食不()()寝不()()终天()()思潮()()可见()()心潮()()

第7课:碧空()()波涛()()水落()()

第8课:牙牙()()百折()()()歌()舞竞相()()

5.“读读写写”中的词语(除一类字组词和“四字词语”外)

杰出修筑设计控制轰动勉励避免引用强烈

6.“读读记记”中的词语(除一类字组词和“四字词语”外)

勘测调节沉闷分享抚养纯洁热烈刚劲领略复苏先驱迷恋 装点 惊叹

7.重点的理解词语

第5课

(1)杰出:有出众的才能、成就。

(2)阻挠:阻拦,使不能进行。

(3)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去做不愿意的事。

(4)毅然:坚决地、肯定地。

第6课

(1)弃养:父母逝世的婉词。谓父母死亡,子女不得奉养。亦泛指尊者﹑长者死亡。

(2)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近.

义词:管窥一斑、管中窥豹。

(3)怅望:失意,伤感地望着。

二、积累背诵

1.第5课《詹天佑》按原文填空:(要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建议背诵第4自然段)

詹天佑不怕(),也不怕(),()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哪里要(),哪里要(),哪里要把()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进行()。詹天佑经常()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儿()。‘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带着学生和工人,()着标杆,()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塞外常常(),(),一不小心还有()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詹天佑始终坚持()。白天,他(),();晚上,他就在油灯下()、()。为了寻找一条()的线路,他常常()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

2.《回顾拓展二》之《日积月累》“爱国名言”(除会默写外,要掌握作者。)

(1)我们爱我们的(),这是我们()的源泉。---(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我()地爱着我的()和()。---()

(3)唯有()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起来,中国才有()。---()

(4)我爱我的(),爱我的(),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更无

法()。---()

三、阅读与表达方法: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句”,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解释文章核心意义的词句;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句。“关键词句”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最能体现文章特点,表达作者感情,这类词句直接指向文本的思想感情,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并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

以关键词为抓手,由浅入深,由词到句展开品析,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品读感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一般的方法是:

1.阅读文本,找准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理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及表现方法。

2.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记号。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3.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理解句子后再回到文本,

整体体会语篇的思想感情。同时,关注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然后结合句子的语境,想想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比如:表达作者思乡、爱国之情,结合上下文体会。

四、文学常识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

五、写作训练

1.续写《彩色的翅膀》,想象海岛在战士们的守护下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2.口语交际-习作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或读后感。

第三篇:「新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2《桥》优质课教学设计

12桥

[教材分析]

《桥》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威信、沉稳、果断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语文要素】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

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

(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2.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课文结构。

(第1~6自然段:山洪逼近;第7~13自然段:疏导撤离;第14~23自然段:桥塌殉职;第24~27自然段:祭奠亲人)

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

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舍生忘死,这座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谈话交流: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像泼。像倒。”两个字就是一句话。

②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像泼。像倒”,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又怎么说呢?

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突出当时情况危急)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来势凶猛)

②思考:“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哪个词可以体现出来?(跳舞)

②此时的洪水跳的可不是优雅的舞蹈,而是——死亡之舞。

③像这样的拟人句,文中还有哪些?(学生交流)

3.师小结:是呀,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洪水的凶猛吧。(齐读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

4.洪水迅猛地向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人们需要做的是什么?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形?(逃生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此时,桥就是人们的希望,而这时的人们有什么表现呢?(自由读,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四、课后思考

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重点)

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难点)

一、衔接导入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唯独谁例外?(老汉)老汉早已先群众一步站在了木桥前。

二、感受老支书的光辉形象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7~27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批注对老支书的印象。

2.交流: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对比村民的反应,体会老支书的临危不乱,心系村民。)

(2)“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看出老汉说话简短有力,为了能让群众快速地脱离洪水,老汉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局面,组织群众有序地撤离。指导朗读:三个短句,读得坚定、干脆、有力。)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党员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老汉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恼火)

②这个小伙子是谁?(老汉的儿子)你是从哪儿得知的?(课文最后)他像一座山一样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哪怕这个人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父爱如山)

3.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归纳:临危不惧、坚定果断、舍己为人、不徇私情……)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临危不惧、坚定果断的语气读出老支书先人后己、沉着冷静的气概吧!(学生齐读描写老汉的句子)

4.指名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配乐)

(1)课文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巧设悬念)

(2)假如你是获救的村民,你现在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三、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1.课文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2.总结: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座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时刻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

[教学板书]

12桥

桥老支书

窄窄的木桥像一座山

开始发抖冲上去揪出一个小伙子

痛苦呻吟用力推小伙子上桥

轰地塌了被洪水吞没了

(不朽的生命之桥)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先从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描写洪水的词语和句子,接着学习有关描写老汉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整体感悟,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展开学习。在这节课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强,在理解句子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如课堂引导的语言表达不够简练,讲解课文的高潮部分还欠火候,对课文的解读还不够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善这些不足之处。

第四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精品学案

25.《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预习提纲】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2.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3.熟读并尽量背诵。 4.整理重点字词,写在下面。

【合作展示】 《咏雪》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3.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4. “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6.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 《陈太丘与友期》 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3.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检测反馈】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

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释词:(4分) 日中:( )

舍去:(

) 无礼:(

)

引之:(

)

。(3分)

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6.“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3分)

7.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分)

(二)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4分)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大未必佳(大: ⑵韪大

) )

。(3分)

(大: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 ⑷诣门者(诣: )

)

) ⑸奕世为通好(奕世:

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4.译文:(4分) 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5.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分)

6.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分)

【学习心得】

25.《世说新语》两则

【合作展示】 《咏雪》

1.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2.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3.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4.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喻而“笑乐”。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5.有两种相反的意见。(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6.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像鹅毛漫天飞舞;像蒲公英子 《陈太丘与友期》

3.(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4.有两种看法。(1) 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 【检测反馈】

(一)1.元方,语言和行为 2.守信用、讲礼貌。 3.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4.“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5.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6.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二)1.陈韪;聪明 2.年老未必佳 3.⑴大:长大⑵大:非常,表程度深⑶语:话;语:告诉⑷诣:前往,到⑸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⑹盛名:很大的名望 4.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 6.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10课松鼠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0课

《松鼠》教学设计

英山县石头咀镇中心小学

占明磊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讨人喜欢的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

3、激发学生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会抓住特征生动形象地描写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动物世界吗?见过小松鼠没有?能把你了解的松鼠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

今天我们将随着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一起走进他的《松鼠》,具体全面地了解松鼠这种动物。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3)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学习,同学研究、

3、集体交流

三、自主阅读,适时点拨

1、那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特征呢?

2、哪些语句体现了松鼠的漂亮。(齐读)哪位同学能摸拟松鼠的语气向大家介绍它漂亮 的外貌,老师给出以下词语提示:

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体态

吃相 清秀

闪闪有光

矫健

轻快

美丽

坐着

用前爪送

3、漂亮的松鼠真讨人喜欢,那么作者又如何体现它驯良的习性呢?(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伤害人畜)

4、除此这外,松鼠还有哪些讨人喜欢的地方?文中是如何说明小松鼠乖巧的?

过水方法

用尾巴当帆和舵 警觉性强

逃 跑跳敏捷

善于爬树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如果我们在生物课上面来学习认识松鼠,你还会喜欢吗?为什么? 对了,正是由于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尤其是把松鼠拟人化了。你能否找出这些句子或词语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呢?

2、本文正是有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让我们对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深为喜爱。但作为说明文来说,它主要是用来向人们介绍某种事物的,这就要求说明要有分寸,所以对说明语言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准确。本文的语言也符合这一基本要求,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句子吗?

学生思考、交流。

五、小结

作者笔下的松鼠可爱又有价值,很讨我们的喜欢。其实,大千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动物,对待它们,我们也应该充满爱心。

六、作业

你肯定也有喜欢的小动物吧?请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七一建党90周年演讲稿下一篇:汽车4s店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