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2022-09-14

网箱养殖最早起源于柬埔寨等国家, 随后传入各国, 我国于1970年初开始接触网箱养殖。网箱养殖具有很多优点, 其资金投入少、产量高、利润大。近年来, 我国的大型水库养殖发展迅速, 但随着网箱养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 水库网箱养殖的现状

1990年初网箱养殖进入我国水产行业以来,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品种在不断增加, 养殖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 极大地促进了水产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不断地扩大养殖规模, 严重污染了水库的水质。此外,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管理也缺乏秩序, 管理混乱, 水产养殖人员的绿色养殖的观念薄弱, 养殖结构也复杂多样不易管理。许多因素造成了水库网箱养殖的压力过大, 使水库发生严重变质, 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2.1 水环境

水库的整个环境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过多的水产养殖产品投入会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打破生态平衡条件[1]。从投饵料的影响看, 水库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增加养殖产品的体重, 而且饲料的投喂量也没有减少, 但对不用投饵的水产养殖品种来说, 水库系统增加了滤食性生物的总量, 消耗了大量的浮游动植物。所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库环境的影响处于动态平衡中, 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 对水库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2.2 水体生化耗氧量

水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它们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这一过程消耗的氧称为升华耗氧量 (BOD) 或者是生化需氧量, 它也是在水质测定时所需要遵循的重要标准之一。微生物的好氧呼吸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 第二是通过硝化细菌的消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或通过亚消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2.3 水体化学需氧量

大型水库中被氧化物氧化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消耗的氧气的量称为化学需氧量 (COD) 。在水库中, 各种有机物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 与生化耗氧量相比,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不受水体水质条件的限制, 测定的时间不长, 但也存在不能分别氧化和被氧化生物的缺陷, 无法显示具体的氧化的有机物的量, 而且化学反应也不能进行完全, 严重时还能氧化某些还原性物质。在水质测量时, 可以使用化学需氧量的方法对水质环境进行测量而且所受限度不大。

2.4 水体p H值变化

大型水库中, p H值主要是指氢离子浓度的指数, 它是溶液酸碱程度的量度指标, 也是水库水质测量的一个重要项目。水体的p H值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型水库网箱中养殖产品的生长状况, 网箱养殖的最适p H值接近碱性, 在8.0左右, 但大型水库的缓冲性能很强, p H的变化程度较小。

3 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影响水质的原因

3.1 养殖品种所需饵料

在大型水库网箱养殖过程中, 会对网箱进行多次投喂, 在不同的时间段投喂的次数也不相同。投喂的饲料主要为活物饵料、植物饲料、动物饲料、各种添加剂等。植物性饲料大部分是大豆饼、菜籽饼、麦麸、花生饼等, 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 产量可达1500万t以上, 其中的30%可用于鱼用饲料;动物性饲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 主要由鱼粉、血粉、骨肉粉等组成, 动物性的饲料资源量可达500多万t, 它们含有丰富的钙、磷等元素, 因为鱼类饲料的利用率很低, 投喂饲料过多, 造成残饵富余过多大部分沉积到水中, 对水质环境影响很大, 极易造成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

3.2 养殖品种所需肥料

大部分养殖的鱼类品种包括鲢鱼、草鱼、鳙鱼等, 主要摄食大型水库中的浮游动植物、水草等天然饵料, 但这些天然饵料远远无法满足养殖者的利益需求, 还需要向水库中投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肥料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肥料可以促进水中浮游动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 从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资源, 大大提高水产品产量。肥料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类, 无机肥包括很多化学元素, 如N、P、K、Ca和Na等营养元素, 无机肥主要是家禽的粪便、绿肥等, 这会迅速加重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

3.3 排泄废物

养殖品种摄食后, 通常会有1/3的饵料随粪便排入水中, 这些是鱼类消化不了的, 饲料的饵料系数越高, 饲料的浪费也会越多, 这样就会造成水库网箱养殖的二次污染, 使水体质量进一步遭到破坏。养殖品种饲料、粪便在水底的大量堆积又不能及时分解, 造成大量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不断地向水体释放大量的氮、磷等元素, 造成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

4 改变大型水库水质环境的对策

4.1 调节水产产业结构

大型水库的网箱养殖一直是养殖用户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水产养殖的产业变化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及政府要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调整当地的水产经营结构, 向养殖者普及绿色养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的难题, 发展新型的水产经济, 改善大型水库的水质环境。

4.2 加强大型水库的网箱养殖管理

在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针对大型水库的发展, 政府要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建立并完善专业的水产养殖管理机构, 加强对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管理, 以水库环境为主体, 设立环境保护机制, 时刻监督水库环境, 必要的时候要对水库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同时, 还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水产养殖用户进行技术和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指导, 规划合理的养殖面积, 保障水库的环境质量, 促进水库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

4.3 正确处理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规划面积

在大型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时, 不但要考虑养殖产品的产量, 还要做到保护好水库的环境, 在此过程中, 若想实现水库网箱的高效养殖, 必须以保护水库环境为最终目的, 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做到以水养鱼, 以渔养水的程度, 计划好水产品的养殖面积, 在水库中实施合理的养殖范围, 保证水库生态环境的稳定。

4.4 改变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结构

在水库网箱养殖的生产实践中, 水产养殖户要运用科学理论知识, 改变原用的鱼料, 同时指导水产养殖户使用专业性较强的大型水库养殖方式, 解决饲料过度浪费的情况, 同时减少水体的富营养程度。根据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变化控制水产品的养殖密度, 选择适合生存的生物品种进行养殖, 改变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结构, 防治水库污染的加深, 不断改善水库水域生态环境。

4.5 加强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到目前为止, 我国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普遍现象是水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 同时水库水质在不断地恶化, 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 若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成功案例的经验措施采取设立水库水域的防护带、人工湿地等修复水库的措施, 渐渐改变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劣情况。

5 结语

大型水库的网箱养殖要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 改善水库的生态环境, 进行绿色养殖, 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的大型水库养殖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水库网箱养殖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给水库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 它严重污染了水库的水质。基于此, 分析大型水库网箱养殖的现状和水库网箱养殖对水的污染, 发掘水库网箱养殖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效果, 并找出改善水质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大型水库,网箱养殖,水质

参考文献

[1] 汪卓然, 陈开健.网箱养殖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研究[J].北京农业, 2015 (11) :11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下一篇: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