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观课报告

2022-10-06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品德与社会观课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观课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

究》结题报告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其聚焦点为各国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水平高,数量多的创新型人才,而真正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使得学生品德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开放的信息社会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和自由创新,将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生动的主体的需要,真正尊重并发挥了教育对象的自主性,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中种种道德冲突,使道德教育成其为真实有效的德育。然而,当前的品德教育说教化仍然比较严重,道德认识脱离道德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本课题的提出即针对学生知识性记忆能力强,而实践运用能力较差这一实际情况,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格为主阵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自我探索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体验与感悟,提高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正确的道德自主建构,以最终实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与研究,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课题组成员及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创新教学”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基本上树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学科教学思想,较为自觉地运用新理念组织教学。

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究。

构建“自主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形式单

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开辟一条从抽象的理论研究走向学生现实生活具体的重要路径。

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主动建构打下基础。

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场景”,运用建构的德目规范,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事实证明一切抽象、理性的事物只有转变为每个人的个体的能动性,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的创造潜能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释放。

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以往的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笔头上,一旦进入现实生活,却往往得不到预想中的效果,道德认知仍然游离于学生道德体系之外,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建构。现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为载体,全程调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可大大提高教育效益。

构建起一整套“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经验范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运用教育创新的思想、教育系统论的观点从深层次上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突破与创新,藉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效益。以自主建构为主导学习方式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必将有利于小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有利于小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四)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自主建构:是指学习者在其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理解的,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同新信息的进入发生和改变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简单地从外部搬到自己的记忆中进行直接的翻版,而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理解、建立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学习的建构过程不仅包括具有相关性、比较概括的结构性知识的建构,还包括大量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非正式经验背景的建构。诸多道德情境中的道德问题对学生的两方面建构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品德自主建构”则是指道德学习主体在教育者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不断主动地改造自己的品德心理图式,不断提升道德人格的过程。

探究性教学法:是利用探究的方法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教学呈现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探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自主创造精神,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引入探究性教学方式,旨在使学生在对道德问题的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认识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二者不可或缺。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发展至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该学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并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成的;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的情境进行建构,而不仅是提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只有着丰富的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这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道德行为自学性的发展极有裨益。课本知识不是唯一的正确结果,学生学习是在自我理解基础是的检验和调整过程。思品教材中道德命题的内化应成为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假想道德情境中自我理解,主动检验、调整的建构过程。

2.创新教育理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为基本指向的教育。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趋势分析

1.关于建构主义的研究

在维果茨基研究的影响下,社会性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被建构、不断被改造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他们认为应十分注重建构过程中的社会性活动对学习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是在成人或较成熟的社会成员的交往中获得形成于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公共文化知识的,激进建构主义更是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起来的,并指出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关于探究型学习方式的研究

关于探究型学习方式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专家论述很多,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纵观各科领域研究的成果,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探究型学习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具有如下特征:在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言语信息比较少;探究教学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认知策略贯穿整个过程。

3.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提出的自主建构与建构主义普遍认为的“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将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纳入学生的自主建构范畴之内;本课题中的“探究型生活化教学”与一般的“探究型”教学研究一样注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区别:针对性。本课题切中当前品德教学的流弊,以此为突破口,研究教学优化因素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是自主建构主义的实践性研究。已有的研究着重阐释的是“探究性教学”本身的规律、要素、途径等,本课题主要指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课型”中的探究,重点着眼于均衡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讨方法不同。已往的品德教学模式空洞说教的多,情感体验的少,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已有道德认知体系难以与新的认知融合,自主建构新体系的能力相对较弱。本课题研究旨在生活场景设置及一系列情感体验活动中探究一条适合学生自主建构道德规范的新途径、新方法。

迁移性。本课题具有思想学科独有的人文特征,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其它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具有相互迁移的特征。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自主经历了品德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建构,培养了“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首创“前所未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对其他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和推动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具体教学的角度为其提供可资操作与模仿的理论模型。

进一步丰富“生活基础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本模式的构建旨在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自主探究解决道德难题,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为丰富新课改理论体系提供感性积累、经验范式。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领域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借助教育资源实现学生道德规范的重建?

三、研究程序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

1.“教学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创新理念确立,课堂呈现方式操作行为、结构类型突破。对内容侧重点不同课型的共性与个性进行研究。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化质量教学评价研究。体现“教学创新”的听课评课新机制研究,建立个人跟踪成长记录袋。

3.品德自主建构的个案研究。对教学个案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现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4.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教学、生活化教学、主体自育型教学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1.文献研究阶段 时间:2007.8—2008.9 达成目标:明确研究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拟写方案。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拟写研究方案。形成当前思品教学弊病调查报告。 2.教学策略研究阶段 时间划分:2008.9—2009.9 达成目标:分别完成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主体自育型的教学研究。

阶段成果:相关典型课例、案例,子课题报告,相关论文。 3.模式构建阶段

时间划分:2008.9—2010.3 达成目标:构建“自我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教学”模式。 阶段成果:课题论文,相关典型课例、案例。 4.总结、结题阶段

时间划分:2010.3—2010.9 达成目标:全面总结三年研究的成果,通过平行对照班的终端对照实验假设。 阶段成果:总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1.历史研究: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学习方式的精华,展开研究、总结。

2.文献研究:汲取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来分析现状,对症问题,引申出一般问题。

3.准实验研究:以临沂第六实验小学(原罗庄区第二实验小学)为实验基地,通过教学实验、个案分析、跟踪调查、平行对照等方法来验证实验成果。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明确研究问题、确立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品德教学中存

在的弊病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分析。从品德教学的意识形态、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学科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一)传统思品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师观念的落后僵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品教学都是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东西进行灌输,内容往往是高姿态的,呈现的事例大多是英雄的伟人的事例,教材中德育口号很响,和时代挂钩、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轨的内容却涉及的很少。受教材设计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科教师的思想意识依然囿于一个狭窄的教与学的圈子内,课堂教学也固于一定模式之中,明显的弊端是教师道理讲得多,学生实际参与少;书面作业多,行为督促少。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少有生气,枯燥乏味,致使“知”和“行”脱节,这种板着脸孔的说教方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很难体会到道德教育的兴趣,因而降低了品德教育的质量。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时常在生活中反映出来,例如,小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里,总是发展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之下,无法展示自身的能动性。教育者看到的只是小学生的幼稚,却看不到他们的活力和具有的多方面发展可能,没有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新课改以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尽管在教材编写等方面对此有了相当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由于教师观念的偏差,也导致了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仍然落实在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标准上,而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

(二)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教师观念中有了“生活”,但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把儿童的生活作为课程的第一来源,按照儿童的生活逻辑来构建课程结构,而且强调这种生活“是儿童所感受到的,所观察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体验与反思,因此,生活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与归宿。

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品德与生活的“两张皮”现象:教师有了“生活”意识,却忽视了学生经验与品德教育的和谐统一,表现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学生对生活实际表象的认识,而不能把这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为思想道德层面的认识,教师过多注重孩子的体验活动,却忽视对这种活动的进一步总结,点拨和升华,导致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课后细细品味,却无法感知课程的内在教育意义所在,这显然有悖于综合课程所倡导的“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认同并在教学中渗透“生活”的意识,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整合的能力,而使品德教育游离于儿童的生活之外或者忽视在儿童的世界中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

教师有了“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但较难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即教师通过进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以学生为本”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所有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喜欢”怎么样,教师就怎样做,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意味着学生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教师只可以肯定,赞美学生,而当学生有错误的观点或价值表现出来的时候,教师也绝不可以说“不”。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看不到教师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看不到教师采用灵活多样、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组织形式;只是更多地听到了“你真好” “你真棒”等简单的毫无发展性和指导意义的赞美性的语言。这样的做法,当然不是“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本质所在,也必然使课程的实施走进误区。

(三)影响小学生道德自我建构的因素分析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我国德育界主要信奉的还是一种品德“转化”理论,即片面强调和无谓夸大“价值引导”的功能,认为德育过程就是一种学生观念的转变过程,否认自主建构的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1.德育内容空洞、贫乏,忽视学生道德建构的自我需要。

在日常的品德教学中,设计内容无法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说教出发,使道德内容空洞、贫乏,缺少人情味而远离童心,缺失童趣而游离于小学生自我建构的意趣之外。

2.德育方法简单、琐屑,漠视学生道德建构的主体地位。

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富含人性关怀的教育。然而品德教学的现实中还是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粗暴的灌输,琐屑的行为训练以及消极的防范,使得道德教育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深沉的感召力,从而影响良好品质的建构。

3.德育过程“缺头少尾”,无视学生道德建构的起始经验及践行目标。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在教师专业化设计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其中,积极的自我概念是自我建构顺利进行的保证,践行道德认知是自我建构的最终目标。然而,现实中,品德教学的初始往往忽视学生的经验系统,忽视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阶段性终结阶段则很少为学生提供道德践履的机会,整个德育过程显得“缺头少尾”!

五、分析和讨论

(一)尝试开放性的品生、品社教学

开放性的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德教学的某些弊端,使品德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德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2.互动式的动态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

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互动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生活情境的再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 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品德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塑造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作业设计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品德学科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品社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品德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生、品社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学科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学科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践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尝试生态化的品生、品社教学

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情境的自然和谐、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我们努力在品生、品社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追求这一理想目标,力争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外显特征。研究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意图的隐蔽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明确目标与隐蔽意图的和谐统一”,努力创设一种真实的和不露痕迹的

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积极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

2.教学行为的自然性。生活是道德的生长点,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渗透在生活之中,体现道德行为养成的真实、自然和循序渐进,而非在生活之外,来不得作秀、脱离实际和急功近利。在教学中要做到教育的生活化、真实化和自然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生活气息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把课前、课上、课后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成为“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自然化的教育中,经受道德的熏陶、社会的洗礼,提高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间接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化发展不能靠知识的灌输、道德的说教来完成,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和社会化发展的结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熏陶、榜样的感召、主体的体验等多种间接的手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的,寓教育于活动中,突出体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地方实际、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活动形式和内容,通过恰当的手段,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要求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照图讲图、枯燥说教的情况,要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活动,自己去感悟做人的道理。

4.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使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成为学生喜欢上的学科。

5.注重学习的体验性。体验是该学科教学的核心。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 体验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以生命存在为前提,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到的东西是深刻的,将之内化便会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体验学习具有亲历性(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个人性、默会性。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为全体学生创设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尊重学生体验后的不同感受,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发展。

(三)设计与实施关注基点、重视践行的品德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自我肯定或自尊的需要是小学生自我建构德性的基点,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德育过程的轴心。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概念”,但这种对自我的认识可能是模糊、孤立和片面的。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对自我的

认识越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为此,我们从改革评价方式入手,重视过程性评价,加强自评。如我们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让学生记成长日记,充分运用自编的“人格发展辅导手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建构。

同时,学生道德的发展是教师化育和学生习得共同作用的结果。“情通理达践履”是自主建构的最终目的,为此,在日常的品德教学工作中,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强化:

其一为两难判断。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进行选择和判断。如学习《尊敬长辈》一课时让学生回答:妈妈病了,需要休息,而当天的电视正好是你最喜欢,而且是老师布置要看的,你该怎么办?学习《诚实守信》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当你得知可敬的父亲为了弥补一次工作上的疏忽而说谎时怎么办?引导学生自主活动,由道德情感逐步升华为道德准则,进而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其二为行为操练。道德情感只有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总是针对课内道德情感培养内容,设计一些行为践履项目。如在《师恩难忘》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三个练习题: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发生在你和老师之间的一件难忘的往事?

2.在学校生活中,你怎么做了会给老师带来欢乐和欣慰?怎么做了会使老师发愁或生气?今后应当怎么做?

3.请注意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说的“师恩难忘”的承诺?

当孩子们完成了这三道题目,就会以“内化”的道德情感作为动力,体察教师劳动的艰辛,进而最大可能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增加快乐。

六、建议

通过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真义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其中,“价值引导”是真实有效的道德教育的条件, “自主建构”是德育过程发生变革的本质。因此在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价值引导,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强化自主建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道德教育效果。

而我们的研究,较多地关注了学生品德自主建构的途径、方法及策略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价值引导”的理论及策略研究,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七、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美]苏珊·赛森格.坦呈自我[M].李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伯黍等.道德发展与道德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王仕民.德育文化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6.田爱英.鼓励孩子自主自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7.[美]阿玛斯.自我的真相[M].胡因梦,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 8.屈凯.中小学班委会的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9).

9.陈桂生. 学生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比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张志亚.新课程下普通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从新课程引起普通高中班级编制的11.变化谈起[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 12.傅兆兰.和谐班级:班级管理新追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问题的提出 】

话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2、在德育课程中努力打造“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具有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把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

1、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我们必须用社会资源去发展学生认知框架,达到资源的优化。

2、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这是“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性环节,是向生活延伸的最直接方式。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资料法、活动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实践】

2011年11月—2012年1月,本课题进入实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是实验提高阶段经过五个多月的试验和研究,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围绕本阶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下列工作。

一、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优化课内课外,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

(一)用“活”已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1.重视教师这一重要资源。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教师对学生会有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高尚的人格堪为学生楷模,深博的学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好与坏。所以我们把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调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以自身的人品、智慧、灵感和创造性生命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要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自然、社会、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品德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著名教育者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学生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他们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化的感性认识,有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品德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已有的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尊重他们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尊重他们对教学内容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将掌握的这些情况作为重要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认知欲望和发展需求。我们还看到,学生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越好,受益越大。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品德生活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植物学家、医生、技术人员、„„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特长明显: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擅长喂养小动物,他们完全有能力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长的人品,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意见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挖掘新的可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它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社区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宝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多彩的活动都能成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特色素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景中开展一系列品德探索体验活动,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增强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蕴涵着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多种资源,学生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以往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对社区资源往往视而不见,新课程解放了师生的思想,社区资源进入了我们教育的视野。还有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熟悉的家乡名圣等都是不可不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广泛的可利用资源。

(三)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环境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人类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面对满眼的“资源”,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辨良莠、分虚实、定取舍。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首先,我们对零散的课程资源,比如个人、家庭、自然、社区、媒体等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变通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适合性。其次,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活力,再者,对现有的可以利用资源做了变通,嫁接,使其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二、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新的世纪,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打好基础,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而少先队活动恰恰符合这个要求,因此,我校把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作了一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下汇报。

(一)富于饱满热情,关注学生成长。

我们深知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我校少先队特色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结合教育的热情非常高。如品德与生活“生日快乐”单元,本单元通过“祝你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过去的故事”、“红领巾的故事”这四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了解革命故事,从而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引发热爱祖国之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全国上下纷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举行各种活动的同时,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推广,开展了以“铭记抗战烽火,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击醒了在场每一位教师和队员的民族意识。全校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了解一个抗日战争故事;观看一部抗日战争影片,浏览网络中的抗日战争资料,办一份抗战手抄报,写一篇抗战征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举行一次主题中队会。我还以大队集会的形式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队员们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唤醒民族意识,击醒奋发向上之心。

(二)紧抓有利时机,内化道德品质。

结合品德课二年级下册“春天的种植”、四年级下册“在公共车上” 、“家乡的变化”等内容,我校打出了“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的小主人,做文明公民主力军”的旗帜,以“手拉手创文明,红领巾在行动”为主题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利用宣传单、黑板报向附近的居民宣传创城的重要性;对社区周边的小广告和垃圾进行清除;用照相机将身边的一些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以宣传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参加植树活动;手抄报比赛等等。虽然这些活动占据了大家很多的休息时间,但学生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队员们感到无比自豪。丰富的活动,使思品教学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少先队员更富于朝气。思品课与少先队建设相辅相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为队员思想、道德认识的继续提高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三)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暑假怎样过”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一内容标准。我校结合实际提出的“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的活动主题,提出了“活动在社区,快乐在社区,收获在社区”的口号。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深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发展其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当然要想活动收到实效,明确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我校不仅考虑到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还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活动的形式要活泼有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要科学有效,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获得知识、得到体验。我们和城管一起清除楼道里的小广告,为的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和队员们一起到图书馆里读书,为的是让队员们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组织队员到幼儿园里体验当一日小老师,为的是让他们懂得道理、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学校获得了肥城市“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奖,还在全区的社区活动总结会上做了经验报告。

(四)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教育效率。

带领队员们将传统的活动创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品德教材中也有相关教学内容,如:湘教版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的“我有一双小巧手”、四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二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小创造”等等。结合这些内容我们在校园内,社区里发出了“全体动员,人人行动,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让队员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人人节能,家家有福’春节送福送节能窍门”、“变废为宝DIY时装表演”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队员们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队员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

(五)重视教育科研,加强理论指导。

优秀的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将活动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会使今后的工作更富有特色。在课队结合、加强实践的同时,我校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使“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渐渐渗入了队员们的心中,队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少先队活动和“课改”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课队相互贯通,不失为全面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课题中期研究成效】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为学生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开展了风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有了自己的品德课程教学模式,并且撰写优秀论文,开展主题讲座,极大的拓展了教育资源。我校于2011年被授予“德育先进集体”。

【研究中的反思】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德育教育水平上升了很多,表面出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很多活动的实效性还不强,没有深入部分学生思想深处,有“水过地皮湿”的感觉,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学生不良习惯的反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的经验性材料还是比较少,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措施,实施德育工作的创新,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系列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以此推动全局发展,促进师生实际生活效率的提升。我们将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工作交流以及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广泛听取、收集多方面意见,整理、汇报实验研究的成果。 【课题研究经费及其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我镇是泰安市的教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有完善的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

(二)时间和经费保障:镇教办重视教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聘请市教研室路元宏老师为此课题的理论指导工作。 于习文: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

李玉峰、杨君、卢风伟、刘春是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观课感悟

在认真观看、学习六节优秀的课例后,感觉到这几节课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确下了很多的功夫,都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都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 感目标三维目标去组织教学,创造出了和谐、高效的课堂。 结合六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首先是课堂都是重视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学习。我感觉这六节课的情境创设都比较好,尤其喜欢临沂市三十五中学的郭桂方老师那节课《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导入方式,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把学生真正引入到情境当中。

其次是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引领,围绕目标设置问题,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 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围绕目标预设问题及活动设计,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 理。项目组推送的六节课堂实录充分体现了以上几点。如王绪英老师《党的基本路线》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尤其是其核心内 容及其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联系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生命线,从而激 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再次是感悟教学方式多样,重视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分享高科技中来,充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和喜悦,从而实现课堂 教学的快捷、高效。六节课中老师们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其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让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益。

另外是教学设计和案例的选取及多媒体运用上看 ,要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选取案例,并且融合贯通,运用多媒体及时展现。教学设计上要有课前导语、悬念设置、内容展示、课堂语言、授课方 式、课后小结等。都是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在这6节课教学设计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形式,将课堂所要讲解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 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去探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的选取上,充分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选取始终加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合 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如柳春玲老师的《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思路清晰、活动设计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

与意 识。

我从这六节课当中还收获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最感触的是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融,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学会关心”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关心自己的健康 ②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朋友 ③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④学会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⑤学会理解别人 ⑥学会说服别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诚信是金》中“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言必信,行必果 B.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诚实不需要理由

3.曹雪芹写《红楼梦》经历了10年的艰辛,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时间,徐霞客用27年写完《徐霞客游记》,司马迁写《史记》15载忍辱负重„„这些事例说明( )。

A.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 B.失败是成功的阶梯 C.胜败乃兵家常事 D.失败了不要灰心丧气 4.20世纪末,激光照排彻底超越了传统的印刷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把中文印刷术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它的发明者是( )。 A.王永明 B.比尔·盖次 C.王选 D.裘伯君

5.( )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6.西班牙被称为旅游王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西班牙文化。其中有代表性的是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②米开朗琪罗的《胜利女神》③毕加索的绘画 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⑤斗牛( )。

A.②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7.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 )。

A.因材施教 B.为人师表 C.创新与实践 D.教会学生学习 8.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这句话表现的主要是( )对人成长的影响。 A.养成教育 B.人道主义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情感教育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火把节”是( )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蒙古族 D.傣族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 )。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乔羽 11.如果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作为教学《放飞和平鸽》的导入,那么,围绕主题的问题设计比较合适的是①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 ②歌曲的主题是什么?③歌曲的风格是什么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 ⑤听此歌时,你有何感受? ⑥你愿意生活在歌里所描绘的世界中吗?为什么?(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12.“祝你平安”设计了模拟打电话的活动,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应准确、及时,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报警程序是①拨通电话122 ②说明受伤程度 ③说明确切地址 ④说明肇事车情况(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3. 环境保护是贯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主题。

是( )标志。 A.回收标志 B.中国环境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D.中国节水标志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就是( )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的“气象名城”有好几个。其中“日光城”是指( )。

A.重庆 B.乌鲁木齐

C.南京 D.拉萨

16.民谚“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五月船”指的是( )举行龙舟赛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他所表达的意义是( )。

A.相信自己 B.认真负责 C.珍惜时间 D.谦虚谨慎 18.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往往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如果不懂得适当宣泄和自我调节,将对健康不利。下列( )是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①合理宣泄 ②乐观对待 ③自我暗示 ④理性升华 ⑤换角度思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 19. “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干涸”。这句话表达的主题意义是:要成功演绎自己的社会角色,就要( )。

A.学会独立生活 B.学会团结合作

C.学会独立思考 D.学会包容宽厚 20.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国际消费者联盟确定每年的(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A.12月4日 B.4月22日 C. 3月15日 D.5月31日 21.《在一根细绳面前》是“公共生活讲道德”单元的一个主题材料,讲的是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不搞特殊化,自觉( )的故事。 A.遵守公共秩序 B.爱护公共设施 C. 注意公共安全 D.保护公共环境 22.“让墙三尺又何妨”是一个通俗易懂的美德故事。说明邻里之间应该( )才能和睦相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相互谦让 C.热心帮助 D.互相关心 23.“大自然发怒了”主题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从而增强生存能力。被掩埋在废墟中,不正确的求生避险方法是( )。 A.敲击旁物 B.保护头部 C.大声呼救 D.轻移重压物

24.主题“听听它们的呼唤”中,教材用 “蛙满塘,谷满仓”提示学生:青蛙多了,害虫少了,庄稼丰收了。浅显地渗透了( )知识。 A.植物学 B.动物学 C.生物学 D.生态学

25.开展“退卡还林”活动,有利于保护森林,让学生了解森林是“地球的肺”,它有( )等作用。①防风固沙 ②涵养水分 ③调节气候 ④净化空气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6.从“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到“卢沟桥事变”日寇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发生在( )的“南京大屠杀”至少有30万中国同胞被杀害。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A.1937年12月13日 B.1931年9月18日 C.1937年7月7日 D.1945年8也15日

27.《只有一个地球》单元“我们不要被红牌罚下”主题文字中有这样的描述:连续三天,我们看到了地球妈妈亮给我们的三张黄牌!也许有一天,她会亮出红牌!这三天指的是3月21日、3月22日、3月23日,它们分别是( )。 A.世界森林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湿地日 B.世界环境日 世界水日 世界人口日 C.世界森林日 世界水日 世界气象日 D.世界水日 世界人口日 世界气象日 28.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合作。国际上,有许许多多的组织在为人类的和平而努力。( )是属于为和平服务的组织。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②联合国安理会 ③国际红十字会 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⑤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9.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就是( )人创造的。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30.《学会合作》单元“背风站着的麻雀”中,老麻雀的话:“世界上的树很多很多,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麻雀也是一样,何必强求别人跟你一样呢?他只是背风站着,有什么不好啊!”表现的主题意义是( )。 A.合作需要求同存异 B.合作需要配合默契 C.合作需要团结一致 D.合作需要齐心协力

二、判断说明(判断下列观点正确与否,并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理由。10分) 31.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它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请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哪些?(4分)

②结合教学,试就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举例说明。(6分)

33.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案例: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天,看到一群小孩用弹弓打树上的小鸟,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又有一天,白居易到池塘边喂鱼,并欣赏鱼儿,正好遇上一群小孩在那里垂钓。他又做了一首诗:“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个案例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

②有人说:我们对待万物应该是“爱它不一定要拥有它,养它就不应该抛弃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8分)

四、分析说明(15分)

34.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诚实的经典故事,其中“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学生不诚实的行为会导致不幸。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有时,人们撒了谎而并没有受到惩罚。

你认为怎样解释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五、教学活动设计(25分)

35.试着运用《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文明遗产知多少”的教学设计。

提示:《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人类文明的足迹》共有四个二级活动主题, 分别是:“灿烂的古代文明”;“伟大的科学成就”;“绚丽的文学艺术”;“文明遗产知多少”。其中“文明遗产知多少”主题下的两段提示文字分别为:“人类的文明就像蜿蜒前行的灿烂长河。沿着前人的足迹,我们可以寻找文明遗产,可以饱览历史长河中那绚丽的风光。”“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资料卡片,与前面制作的一些卡片合成一个小题库。有了小题库,就可以开展‘文明遗产知多少’的擂台赛了。如果有兴趣,把小卡片装订起来,这样,我们就又多了一个集体创作的小手册了。”

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

第五篇:鄂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含全册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爱长辈,爱祖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注重呈现现实与历史细节,让学生站在生活面前,与生活对话。

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长辈,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 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六、课时安排:

一周一课,其间另安排一些办报、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教案:

1 健康生活伴我行 教学目标:

1.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的道理。

3.知道科学吃饭、喝水、睡觉的方式,并能做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吸烟有害健康"、"酗酒有害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健康歌》导入。

1.同学们,早晨老师在上班途中路过广场的时候,听到了一首特别欢快的歌曲,你们想听吗?请你们仔细听听歌中唱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希望每一天都健康快乐地生活,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课《健康生活伴我行》。

3.健康生活伴我行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可是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却很不健康。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4.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

二、吸烟的危害

1.你们看到过你身边的什么人吸烟?那么,你们一定想知道吸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吧!请看(出示课件)请你们说说吸烟有什么危害?

2.吸烟能够诱发多种疾病。课前,老师请你们查找有关吸烟有害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3.谁能说说?请把书翻到第5页,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吸烟有哪些危害,然后自己填写。

4.既然吸烟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就让我们远离吸烟。

三、酗酒的危害

1.你们喝过酒吗?想知道酒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吗?请看(出示课件)。

2.酗酒可以破坏身体机能,影响人的健康,使人得病,那么酗酒还有哪些危害呢?谁能说说?

3.既然酗酒对人体有害,让我们远离酗酒。

四、运动和锻炼的好处。

1.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

2.谈谈科学吃饭、喝水、睡觉的方式有哪些,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五、小结提醒,加深印象。

1.吸烟、酗酒、吸毒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们既危害身体健康,也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边的亲人一起去创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2.我们还要掌握科学吃饭、喝水、睡觉的方式,让健康生活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

2 天天拥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遇到困难,不害怕。

2.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处理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学习设计"开心卡片",提高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保持一份好心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剪刀、白纸、水彩笔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创设活动情境:齐唱活动主题歌《啦啦歌》,呼喊活动口号。 2.组织学生以"快乐小精灵"的身份参加"开心就好"的活动。

二、我的心情我知道。

1.以"与学生聊天"的方式,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了解学生生活中的不顺心的事。 2.教师介绍自己的烦心事。

3.遇到烦恼和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你会分掉一半的烦恼。

三、感受好心情。

1.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自己高兴一点? 2.活动:传递快乐

3.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与他们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好心情我创造。

1.交流:说说使自己开心的小窍门。 2.活动:设计"开心卡片" A."开心卡片"可以设计哪些内容?(如写上喜欢的小幽默和小笑话等) B.学生设计、展示交流"开心卡片"。

五、活动总结。

1.学生畅谈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 2.齐唱《幸福拍手歌》和开心谚语。

3 阳光少年知荣辱 教学目标:

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行为。 教学重点: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准备: 收集古今爱惜自己名誉的人物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本节子课题:爱惜自己的名誉。 2.你知道好名誉从哪里来吗?

二、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

1.阅读P14页或听老师讲郭鸣和冯新的故事,思考:好名誉从哪里来?

2.教师小结: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都能获得好名声、好名誉。板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都能获得好名声、好名誉。

3.为了获得好名誉,你做过哪些努力?全班交流自己获得好名誉的故事。

三、讨论与辨析。

1.阅读P15页,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吗?你怎么看,怎么做?

2.小结:获得好名声的正确途径:好名声背后是个人的努力。虚荣与名誉是有区别的。

板书:好名声靠个人努力

3.读名言:爱惜衣裳要从新的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起。 4.故事会:学生谈感受。

四、活动拓展。

1.请同学讲一讲"他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

2.朗读(俄国)普希金名言: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起。

第二课时

一、板书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P17页,板书:知耻而后勇 2.故事导入:阅读P17页,听老师讲故事。

二、设想一下 ,丛林会怎么做。 1.丛林会怎么做?为什么?

2.学生交流:你有过类似的错误而使你感觉不安和愧疚希望弥补的经历吗?

3.小结:每个人在做错事之后会感到愧疚和不安,正是这种愧疚和不安令人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羞耻心。

三、读P17页"名言集锦"。

1.阅读教科书P18页,当你做错了事,有了愧疚之意,你有勇气承认吗?为什么? 2.小组交流:如果承认了错误却并没有得到两结合宽恕,你下次还会选择承认吗?为什么?讲出你的故事。

3.全班交流:如果承认了错误却并没有得到两结合宽恕,你下次还会选择承认吗?

四、小结:犯了错误能主动承认是勇敢的表现,即使受到惩罚也是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因此会获得一份心安。

五、课外活动。看一看,找一找,访一访,我们身边的少年哪些能算阳光少年?介绍给大家。

4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长辈给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感受亲情。 2.赞美家庭中的亲情,从亲情故事中感受爱。

3.学习照顾、体贴、理解父母长辈,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赞美父母、感谢父母,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感悟父母的亲情无价,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读单元教学内容。

1.板书单元课题:我和长辈之间。

2.导入本课:这是第二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的课文,即第四课《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提出学习课文后的情感、行为要求。

1.体验家庭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悟家庭中的亲情。

2.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尽力为父母分忧,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建议。

三、情感引入:母爱如佛的故事(课件显示)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朋友,名字叫燕燕。请看大屏幕…… 2.教师引导学生换观看燕燕的故事。 3.抽人讲故事梗概。预设:

燕燕早上起来,妈妈让她不要穿裙子,因为今天天气要变凉了,而且还有雨。燕燕不听妈妈的话,非要穿着裙子去上学。下午天气转凉了,燕燕冷的直打喷嚏,结果晚上发烧了,爸爸妈妈冒着风雨把燕燕送到医院,医生说燕燕患了重感冒,要住院打吊针。爸爸妈妈只好请了假,陪着燕燕在医院打吊针。燕燕看到爸爸妈妈疲倦的样子,难过的掉下了眼泪,她真后悔呀……

3.引导思考:燕燕后悔什么?你能理解燕燕妈妈为什么要求燕燕穿衣服而不穿裙子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形?你能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

四、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爸爸妈妈的心吧。

第二课时

一、情感探究,情境演示。

1.指导学生观看教科书22----23页上的情境,说一说:如果孩子努力学做一件事,作为父母、长辈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

2.如果晚上孩子迟迟不回家,父母、长辈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回来之后父母、长辈会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能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证。

4.教师适时鼓励发言的同学,让学生体会父母在夸赞与生气背后所蕴含的爱,感受拳拳父母心。

三、教师质疑,道出困惑。

1.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对父母、长辈的某些行为感到困惑与不理解?学生说说自己的困惑与烦恼。 2.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你能说说父母、长辈为什么这样做吗?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让父母、长辈了解自己心情的好办法。

4.让学生在列举出自己的烦恼与不解,然后让学生换角度思考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从而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

四、教师引导,换位思考。

1.同学们刚才都相互交流了自己的见解,我想了解同学们是否知道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

2.你们自己想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先猜测你的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

3.对比一下,看看你究竟理解爸爸妈妈有多少,看看谁对爸爸妈妈最了解。

4.教师小结:原来爸爸妈妈和我们一样,也有很多愿望,也有自己的爱好与烦恼。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使爸爸妈妈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呢?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1.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理解爸爸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了吗?让我们不再为爸爸妈妈增添烦恼而努力吧!

2.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交流,并把交流的过程以及你的感受。

5 我有一份责任 主题目标:

1.了解父母的难处和忧愁,知道父母也有自己的苦恼和困难。

2.懂得尽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是承担家庭责任的表现。 3.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为父母分忧解难。 第一课时

一、我为父母分忧--我爱我家。

1.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不辞辛苦地操持着家务,还要赶着上班工作,心里却时刻牵挂着我们,这一切的一切我们怎能忘记! 2.谁来说说你们家和你们的爸爸、妈妈?让我们大家都来分享你们家的幸福和快乐!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着爱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你们,为你们成长操碎了心,我爱我的家!

二、我为父母分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

1.在我们的家中充满欢声笑语的同时,也难免会遇上一些不开心的事,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种情况在我们每个家中都会发生。

2.你们想过没有,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在家里他们既是子女也是父母,既要赡养老人又要照顾小孩,工作和家庭都得顾着,真不容易呀!

3.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运用你喜欢的方式去了解父母的难处,谁愿意将你们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交流。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问题梳理分类。

三、我为父母分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

1.从同学们的交流汇报中,老师发现你们观察、了解、并体会到父母的难处。还真不少,涉及到方方面面,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

2你作为爸爸,妈妈的儿子和女儿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小结谈话,念好家庭经。

1.这次调查采访工作大家收获可真不少,家庭中不仅有美好和温馨,也有坎坷和风雨,可爸爸妈妈平时将烦恼和忧愁藏在心底,面对我们永远是一张笑脸,给予我们欢乐和幸福。

2.我们是家庭一份子,有责任帮助父母减轻烦恼和忧虑,让我们的家庭天天充满欢声笑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金点子发布会"。

1.幸福的家庭是大家共同努力营造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妈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去为父母分忧呢?

2.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想想金点子,帮助这些同学解决他们家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金钥匙".

二、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1.规则:小组长上黑板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自由发言达成一致,动脑想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写在哭脸娃娃卡的反面(笑脸娃娃)。

2.全班汇报交流,分小组进行,逐个解决问题,变哭脸娃娃为笑脸娃娃。 3.你还有什么金点子?请课后与同学们交流。

三、小结肯定,为父母分忧。

1.今天大家可真动脑筋,想了这么多金点子,不仅帮助同学解决了家中现实存在的烦心事,同时也找到了适合自己家的"金钥匙",主人翁责任感很令荣老师欣赏。 2.你们可以尝试用这些方法去为父母分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争做家庭"开心果",让爱永住我们家。

四、朗读《贴心小提示》儿歌,结束全文学习。 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批评教育不顶撞,感谢父母要求严; 父母恩情重于山,儿女责任勇承担。

6 当矛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父母长辈的劳动和情感。 2.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常与父母交流。 3.学会与父母长辈沟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难点: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活动准备: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烦恼小屋"。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对了,都是你们投入的在家庭中发生的烦恼的事情。

2.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烦恼,好吗?

二、烦恼转盘活动。

1.这里面的烦恼卡没有署名,请同学们转动前面的转盘,我们转到多少数字,就拿出相应的烦恼卡,共同来解除烦恼。

2.大家对上面的内容共同讨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烦恼,谁在生活中有好的办法解决它。

3.对于有些矛盾,同学经过讨论,能够找到化解的方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将这样的烦恼卡投入到"开心小屋"。

4.在同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对待矛盾的方法。

三、做个心理信箱小老师。

1.教师出示情景(如教科书第38页内容)。

2.请学生做个小老师,根据上面共同总结出来的好方法,给赵刚出个好主意。

四、架起我和父母之间的彩虹桥。

1.我们学会了处理和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的一些方法,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和父母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不仅会减少矛盾的产生,还能够化解矛盾。

2.让我们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上自己的心里话,和父母开始第一次沟通吧!

7 祖国,您好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地理概况,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

2.认识中国地形图,我国的主要地形,并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了解其基本特点,从中体验我国幅员辽阔。 3.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关于中国地形的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导入课题。

1.课件播放儿童歌曲《祖国真大》,画面以中国的地形图为背景,穿插出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等图片,字幕出示歌词---。 2.这首歌的名字就叫"祖国真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为什么说祖国真大。(板书课题:祖国真大)

二、算一算,感知祖国疆域的辽阔。 1.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我国的领土从最东端到最西端相距约5200千米,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相距约5500千米。陆上疆界长达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绵延曲折,总计长度18000多千米。 2.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说明祖国疆域辽阔)

三、想一想,算一算。

1.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祖国的最北端走到最南端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4个多月)

2.如果火车按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从我国的最东端到最西端要用多长时间?(约43小时)

3.从计算结果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祖国大)

四、 找一找、填一填,感悟祖国之大

1、再现中国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的形状象什么呢?(像公鸡)

2.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中国的地形图,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你能说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吗?(黄色代表高原,淡黄色代表盆地,浅绿色代表丘陵,绿色代表平原)

3.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有纵横交的山岭、雄伟广阔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和缓的丘陵。

四、完成填表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一找,把一些著名的地形名称找出来填在课本43页表格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下文。

1.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地形复杂多样) 2.祖国地形复杂多样,你有什么感悟?(祖国真大)

二、说一说,演一演,感受祖国之大

1.我们班上有不少留守儿童,下面请出几个代表来告诉大家他们父母打工的地方。(分别是在南方、北方的)并说说那里的区别。

2、表演课本44页的"差别真大"。

3.三个同学上台表演:春节刚过,爸爸和叔叔都出差了。爸爸去、了哈尔滨,叔叔去了海口。有一天,他们都给家里打来电话。 爸爸说:这里太冷了,穿羽绒服都不管用。 叔叔说:这里太热了,真应该把游泳裤带来。

4.通过表演,同学们想说什么?(我国的气候温差大)(板书:温差大)你有什么感受?(祖国真大)

三、知识积累,体验祖国之大。

1.是呀,我们祖国南北温差实在太大。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读一读课本44页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

(1)华北平原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适合种植什么?

(2)长江中下游气候怎么样?水源怎么样?适合种植什么? (3)北方适合种植什么?为什么? (4)南方适合种植什么?为什么? (5)北方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6)南方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六、总结提升,歌曲激情。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幅员辽阔,总面积大约1260万平方千米,其中包括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和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

她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益处,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热土。身为中国人,我们为之深感自豪和骄傲。

2.记得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大中国》,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起高歌,一起来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附板书设计: 祖国真大

路程远 地形杂 温差大

(我爱祖国)

8 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

2.搜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3.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能尝试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宣传广告词,并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讨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能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对家乡河流的情况进行调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皮肤科护士工作总结下一篇:平度市委副书记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