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范文

2023-05-12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1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爱长辈,爱祖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注重呈现现实与历史细节,让学生站在生活面前,与生活对话。

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长辈,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 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六、课时安排:

一周一课,其间另安排一些办报、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教案:

1 健康生活伴我行 教学目标:

1.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的道理。

3.知道科学吃饭、喝水、睡觉的方式,并能做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吸烟有害健康"、"酗酒有害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健康歌》导入。

1.同学们,早晨老师在上班途中路过广场的时候,听到了一首特别欢快的歌曲,你们想听吗?请你们仔细听听歌中唱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希望每一天都健康快乐地生活,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课《健康生活伴我行》。

3.健康生活伴我行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可是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却很不健康。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4.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

二、吸烟的危害

1.你们看到过你身边的什么人吸烟?那么,你们一定想知道吸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吧!请看(出示课件)请你们说说吸烟有什么危害?

2.吸烟能够诱发多种疾病。课前,老师请你们查找有关吸烟有害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3.谁能说说?请把书翻到第5页,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吸烟有哪些危害,然后自己填写。

4.既然吸烟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就让我们远离吸烟。

三、酗酒的危害

1.你们喝过酒吗?想知道酒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吗?请看(出示课件)。

2.酗酒可以破坏身体机能,影响人的健康,使人得病,那么酗酒还有哪些危害呢?谁能说说?

3.既然酗酒对人体有害,让我们远离酗酒。

四、运动和锻炼的好处。

1.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

2.谈谈科学吃饭、喝水、睡觉的方式有哪些,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五、小结提醒,加深印象。

1.吸烟、酗酒、吸毒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们既危害身体健康,也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边的亲人一起去创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2.我们还要掌握科学吃饭、喝水、睡觉的方式,让健康生活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

2 天天拥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遇到困难,不害怕。

2.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处理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学习设计"开心卡片",提高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保持一份好心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剪刀、白纸、水彩笔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创设活动情境:齐唱活动主题歌《啦啦歌》,呼喊活动口号。 2.组织学生以"快乐小精灵"的身份参加"开心就好"的活动。

二、我的心情我知道。

1.以"与学生聊天"的方式,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了解学生生活中的不顺心的事。 2.教师介绍自己的烦心事。

3.遇到烦恼和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你会分掉一半的烦恼。

三、感受好心情。

1.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自己高兴一点? 2.活动:传递快乐

3.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与他们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好心情我创造。

1.交流:说说使自己开心的小窍门。 2.活动:设计"开心卡片" A."开心卡片"可以设计哪些内容?(如写上喜欢的小幽默和小笑话等) B.学生设计、展示交流"开心卡片"。

五、活动总结。

1.学生畅谈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 2.齐唱《幸福拍手歌》和开心谚语。

3 阳光少年知荣辱 教学目标:

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行为。 教学重点: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准备: 收集古今爱惜自己名誉的人物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本节子课题:爱惜自己的名誉。 2.你知道好名誉从哪里来吗?

二、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

1.阅读P14页或听老师讲郭鸣和冯新的故事,思考:好名誉从哪里来?

2.教师小结: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都能获得好名声、好名誉。板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都能获得好名声、好名誉。

3.为了获得好名誉,你做过哪些努力?全班交流自己获得好名誉的故事。

三、讨论与辨析。

1.阅读P15页,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吗?你怎么看,怎么做?

2.小结:获得好名声的正确途径:好名声背后是个人的努力。虚荣与名誉是有区别的。

板书:好名声靠个人努力

3.读名言:爱惜衣裳要从新的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起。 4.故事会:学生谈感受。

四、活动拓展。

1.请同学讲一讲"他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

2.朗读(俄国)普希金名言: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起。

第二课时

一、板书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P17页,板书:知耻而后勇 2.故事导入:阅读P17页,听老师讲故事。

二、设想一下 ,丛林会怎么做。 1.丛林会怎么做?为什么?

2.学生交流:你有过类似的错误而使你感觉不安和愧疚希望弥补的经历吗?

3.小结:每个人在做错事之后会感到愧疚和不安,正是这种愧疚和不安令人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羞耻心。

三、读P17页"名言集锦"。

1.阅读教科书P18页,当你做错了事,有了愧疚之意,你有勇气承认吗?为什么? 2.小组交流:如果承认了错误却并没有得到两结合宽恕,你下次还会选择承认吗?为什么?讲出你的故事。

3.全班交流:如果承认了错误却并没有得到两结合宽恕,你下次还会选择承认吗?

四、小结:犯了错误能主动承认是勇敢的表现,即使受到惩罚也是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因此会获得一份心安。

五、课外活动。看一看,找一找,访一访,我们身边的少年哪些能算阳光少年?介绍给大家。

4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长辈给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感受亲情。 2.赞美家庭中的亲情,从亲情故事中感受爱。

3.学习照顾、体贴、理解父母长辈,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赞美父母、感谢父母,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感悟父母的亲情无价,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读单元教学内容。

1.板书单元课题:我和长辈之间。

2.导入本课:这是第二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的课文,即第四课《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提出学习课文后的情感、行为要求。

1.体验家庭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悟家庭中的亲情。

2.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尽力为父母分忧,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建议。

三、情感引入:母爱如佛的故事(课件显示)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朋友,名字叫燕燕。请看大屏幕…… 2.教师引导学生换观看燕燕的故事。 3.抽人讲故事梗概。预设:

燕燕早上起来,妈妈让她不要穿裙子,因为今天天气要变凉了,而且还有雨。燕燕不听妈妈的话,非要穿着裙子去上学。下午天气转凉了,燕燕冷的直打喷嚏,结果晚上发烧了,爸爸妈妈冒着风雨把燕燕送到医院,医生说燕燕患了重感冒,要住院打吊针。爸爸妈妈只好请了假,陪着燕燕在医院打吊针。燕燕看到爸爸妈妈疲倦的样子,难过的掉下了眼泪,她真后悔呀……

3.引导思考:燕燕后悔什么?你能理解燕燕妈妈为什么要求燕燕穿衣服而不穿裙子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形?你能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

四、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爸爸妈妈的心吧。

第二课时

一、情感探究,情境演示。

1.指导学生观看教科书22----23页上的情境,说一说:如果孩子努力学做一件事,作为父母、长辈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

2.如果晚上孩子迟迟不回家,父母、长辈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回来之后父母、长辈会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能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证。

4.教师适时鼓励发言的同学,让学生体会父母在夸赞与生气背后所蕴含的爱,感受拳拳父母心。

三、教师质疑,道出困惑。

1.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对父母、长辈的某些行为感到困惑与不理解?学生说说自己的困惑与烦恼。 2.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你能说说父母、长辈为什么这样做吗?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让父母、长辈了解自己心情的好办法。

4.让学生在列举出自己的烦恼与不解,然后让学生换角度思考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从而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

四、教师引导,换位思考。

1.同学们刚才都相互交流了自己的见解,我想了解同学们是否知道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

2.你们自己想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先猜测你的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

3.对比一下,看看你究竟理解爸爸妈妈有多少,看看谁对爸爸妈妈最了解。

4.教师小结:原来爸爸妈妈和我们一样,也有很多愿望,也有自己的爱好与烦恼。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使爸爸妈妈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呢?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1.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理解爸爸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了吗?让我们不再为爸爸妈妈增添烦恼而努力吧!

2.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交流,并把交流的过程以及你的感受。

5 我有一份责任 主题目标:

1.了解父母的难处和忧愁,知道父母也有自己的苦恼和困难。

2.懂得尽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是承担家庭责任的表现。 3.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为父母分忧解难。 第一课时

一、我为父母分忧--我爱我家。

1.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不辞辛苦地操持着家务,还要赶着上班工作,心里却时刻牵挂着我们,这一切的一切我们怎能忘记! 2.谁来说说你们家和你们的爸爸、妈妈?让我们大家都来分享你们家的幸福和快乐!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着爱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你们,为你们成长操碎了心,我爱我的家!

二、我为父母分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

1.在我们的家中充满欢声笑语的同时,也难免会遇上一些不开心的事,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种情况在我们每个家中都会发生。

2.你们想过没有,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在家里他们既是子女也是父母,既要赡养老人又要照顾小孩,工作和家庭都得顾着,真不容易呀!

3.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运用你喜欢的方式去了解父母的难处,谁愿意将你们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交流。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问题梳理分类。

三、我为父母分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

1.从同学们的交流汇报中,老师发现你们观察、了解、并体会到父母的难处。还真不少,涉及到方方面面,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

2你作为爸爸,妈妈的儿子和女儿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小结谈话,念好家庭经。

1.这次调查采访工作大家收获可真不少,家庭中不仅有美好和温馨,也有坎坷和风雨,可爸爸妈妈平时将烦恼和忧愁藏在心底,面对我们永远是一张笑脸,给予我们欢乐和幸福。

2.我们是家庭一份子,有责任帮助父母减轻烦恼和忧虑,让我们的家庭天天充满欢声笑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金点子发布会"。

1.幸福的家庭是大家共同努力营造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妈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去为父母分忧呢?

2.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想想金点子,帮助这些同学解决他们家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金钥匙".

二、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1.规则:小组长上黑板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自由发言达成一致,动脑想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写在哭脸娃娃卡的反面(笑脸娃娃)。

2.全班汇报交流,分小组进行,逐个解决问题,变哭脸娃娃为笑脸娃娃。 3.你还有什么金点子?请课后与同学们交流。

三、小结肯定,为父母分忧。

1.今天大家可真动脑筋,想了这么多金点子,不仅帮助同学解决了家中现实存在的烦心事,同时也找到了适合自己家的"金钥匙",主人翁责任感很令荣老师欣赏。 2.你们可以尝试用这些方法去为父母分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争做家庭"开心果",让爱永住我们家。

四、朗读《贴心小提示》儿歌,结束全文学习。 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批评教育不顶撞,感谢父母要求严; 父母恩情重于山,儿女责任勇承担。

6 当矛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父母长辈的劳动和情感。 2.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常与父母交流。 3.学会与父母长辈沟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难点: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活动准备: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烦恼小屋"。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对了,都是你们投入的在家庭中发生的烦恼的事情。

2.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烦恼,好吗?

二、烦恼转盘活动。

1.这里面的烦恼卡没有署名,请同学们转动前面的转盘,我们转到多少数字,就拿出相应的烦恼卡,共同来解除烦恼。

2.大家对上面的内容共同讨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烦恼,谁在生活中有好的办法解决它。

3.对于有些矛盾,同学经过讨论,能够找到化解的方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将这样的烦恼卡投入到"开心小屋"。

4.在同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对待矛盾的方法。

三、做个心理信箱小老师。

1.教师出示情景(如教科书第38页内容)。

2.请学生做个小老师,根据上面共同总结出来的好方法,给赵刚出个好主意。

四、架起我和父母之间的彩虹桥。

1.我们学会了处理和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的一些方法,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和父母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不仅会减少矛盾的产生,还能够化解矛盾。

2.让我们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上自己的心里话,和父母开始第一次沟通吧!

7 祖国,您好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地理概况,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

2.认识中国地形图,我国的主要地形,并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了解其基本特点,从中体验我国幅员辽阔。 3.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关于中国地形的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导入课题。

1.课件播放儿童歌曲《祖国真大》,画面以中国的地形图为背景,穿插出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等图片,字幕出示歌词---。 2.这首歌的名字就叫"祖国真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为什么说祖国真大。(板书课题:祖国真大)

二、算一算,感知祖国疆域的辽阔。 1.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我国的领土从最东端到最西端相距约5200千米,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相距约5500千米。陆上疆界长达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绵延曲折,总计长度18000多千米。 2.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说明祖国疆域辽阔)

三、想一想,算一算。

1.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祖国的最北端走到最南端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4个多月)

2.如果火车按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从我国的最东端到最西端要用多长时间?(约43小时)

3.从计算结果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祖国大)

四、 找一找、填一填,感悟祖国之大

1、再现中国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的形状象什么呢?(像公鸡)

2.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中国的地形图,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你能说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吗?(黄色代表高原,淡黄色代表盆地,浅绿色代表丘陵,绿色代表平原)

3.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有纵横交的山岭、雄伟广阔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和缓的丘陵。

四、完成填表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一找,把一些著名的地形名称找出来填在课本43页表格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下文。

1.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地形复杂多样) 2.祖国地形复杂多样,你有什么感悟?(祖国真大)

二、说一说,演一演,感受祖国之大

1.我们班上有不少留守儿童,下面请出几个代表来告诉大家他们父母打工的地方。(分别是在南方、北方的)并说说那里的区别。

2、表演课本44页的"差别真大"。

3.三个同学上台表演:春节刚过,爸爸和叔叔都出差了。爸爸去、了哈尔滨,叔叔去了海口。有一天,他们都给家里打来电话。 爸爸说:这里太冷了,穿羽绒服都不管用。 叔叔说:这里太热了,真应该把游泳裤带来。

4.通过表演,同学们想说什么?(我国的气候温差大)(板书:温差大)你有什么感受?(祖国真大)

三、知识积累,体验祖国之大。

1.是呀,我们祖国南北温差实在太大。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读一读课本44页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

(1)华北平原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适合种植什么?

(2)长江中下游气候怎么样?水源怎么样?适合种植什么? (3)北方适合种植什么?为什么? (4)南方适合种植什么?为什么? (5)北方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6)南方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六、总结提升,歌曲激情。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幅员辽阔,总面积大约1260万平方千米,其中包括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和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

她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益处,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热土。身为中国人,我们为之深感自豪和骄傲。

2.记得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大中国》,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起高歌,一起来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附板书设计: 祖国真大

路程远 地形杂 温差大

(我爱祖国)

8 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

2.搜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3.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能尝试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宣传广告词,并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讨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能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准备: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2篇

)رۈٍوّ 17(.رلاڭۇرۇذىوت يّرلاّۇروئ شوب : هبئوس1 -

.ۇذىتىسرۆم يّرلا )(،)(،)(،)( بسىوب رلاٍۈٍوب لىىرەھەز1)

.رۇذىرىيىچۈغرۈق ڭىْىتىَىرۈھٍۈج قىەخ اۈخڭۈج رلاىچپلاىقْىئ ًەدەقطىپ قىىربتبق )( ، )( ،)( ،ڭۇذېزۋبٍ2)ەۋ )( ۈَىگسىَىزۆئ ،ًبَىبق لاپىيېم پىيېئ )( ەۋ قىيىبضۈخ ەم )( ،بغرلاىقضبب ،شۈىوبلىيپەدەئ)( ڭىٍْبئارغوت : هبئوس2 -

.()ُەٍَەَّەَىئ سىگرەھ بغڭىّۈئ ُەٍ ىذٍەئ ، ىذىبق ِىذٍەچّەطىئ ڭىْېٍ ٌىتېق ۈب ۈئ1)

.()ىذيىرېب

پۈٍوق لىيتەَىقىپپەۋۈٍ ٌىتېق يجىۈت يسىَېم ًەىبئ لىيٍەدبئ ُبغىسبٍ پىيىق قىقتەت بغىذىبئ زۆئ سىَىتىىۆد اذٍبئ10 ڭىٍْبئ.()ىذىۈٍوق بغىوٍ ٌىَسەر يّۈم1 ييىٍ -1991 يّۈّبق شاذغوق يّرەيّەگىَتەٍ بغىٍاروق4) .()قوٍ يْىَىز قاذّبقچېھ ەگسىب ڭىّۈئ ، يتىَىىبئبپ تەھارىتسىئ وىخ رىب شبٍْوئ ڭبَجبٍ5)

)رۈٍوّ15 (. ڭلاىبت يْىسىرغوت ، ارغوت لاىسرىب تەقەپ ڭىّرلاپاۋبج ينىذّەۋۆت : هبئوس3 -

()يتخەتٍبپ ڭىْىَىيىگّەئ1)

ٌىر: Cژىربپ: B ُوذّوى: A()تەىۆد ڭوچ ڭەئ يَىىۆم قۈيقۇرۈق ينىدبَّۇد2)

ادبّبمەَىسسور: B وگڭۈج: A

.يترۈٍ ڭىّرلاقىيىقىرفبئ بسىوب3) ()

بقىرفبئ: Cبَىسبئ: Bبپۇرۋبٍ: A

.ىدرۈق يْىسىزبب چّبٍبت ٌىبلاىقْىئ ُەطڭبگڭىج ،پىرېب ەگّەطڭبگڭىج پۈىوب ِىَېمييىٍ: B1928 - ييىٍ: A1926 -

()تەىۆد ُبغىذىيىق دبقىتېئ پلاغۈىۈئ يْىىبم ينىدبَّۇد5) ەَىزوّوذْىھ: Cروپبگْىس: Bُبتسىذْىھ: A

)رۈٍوّ 23(. ڭىرېب پاۋبج ەچىقسىق بغرلاىبئوس : هبئوس4 -

)رۈٍوّ 30(. ڭىرېب پاۋبج بغرلاىبئوس : هبئوس5 -

)ُۈسىَىوب زبئ ِىتضەب ( ؟ۇذىْىىرىگىچ ُەيىب رەيتەىۆد يسٍبق ينىذىپارتەئ ۈئ ، تەىۆد ڭەم يْىَېز سىَىتىىۆد1 .

)ُۈسىَىوب زبئ ِىتچۈئ( ؟سىسىيىب يْىرىيىسٍبق ِىدرلاضۈىۇرۈق قىيڭاد ينىدبَّۇد 2 .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3篇

曹杰

一、参加测试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检测四年级共有38名学生参加,这些学生总体素质较好,对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也十分感兴趣。这次测评,人平61分,其中60分以下19人,60-69分7人,80分以上5人,针对这些情况,特对试卷进行细致分析。

二、对试题的看法

本试题共分五大题,题型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能根据书中丰富多彩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及平时搜集整理的资料,做得比较不错。从整体上来看,本试卷对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20分,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大部分的学生会做,有少数学生出现错别字或记忆不牢,导致失分。第二题填空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2分,共15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第四题,知识积累题,共10分。考察学生的对孔子名言的了解。第五题,社会实践题,考查学生生活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弱,不愿记忆导致丢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有38人参加考试,合格率达50%,优秀率13.8%,最高分92.5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选择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 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

2、

7、9小题。第2小题“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正确答案为A,有许多同学误选了C,原因可能出在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能够清楚的分辨说法的正确与否。第7小题是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问:家里最好采用什么方法净化水,许多学生选择沉淀。看来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待提高。第9小题“下列植物,我们吃的哪些是根。学生的错误太多,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四、改进办法及措施

1、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

3、强化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4、严格管理,加强学生的记忆。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源头、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等源流情况

2. 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3. 了解对黄河不同河段相应的治理措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黄河的主要特点,黄河产生的水患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

[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

[板 书]二 黄河的治理

1.源流概况

[过 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 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提 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

不能。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 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视频连接:黄河)

[承 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

(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

[板 书]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 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提 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归纳小结]

1.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说明位置特点),并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板画示意梯级开发,并指出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是梯级开发集中地段,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水电站,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市的特点。)

2.黄河另一个方面的奉献是提供了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的干涸土地展现了生机。早在二千多年前,宁夏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也正是黄河水塑造了“塞上江南”。

[承 转]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直至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忧患(板书)。

[板 书]3.黄河水患

出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动画链接:黄河地上河),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10米。因此,黄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几次大决口都发生在下游地区,都与河床远远高出地面有直接的关系。

[展示资料]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时房倒屋塌,人们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

[提 问]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示学生从黄河含沙量大,联想到泥沙来源,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来考虑。 [教师小结]黄河下游地上河-------泥沙含量大(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展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貌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黄土属粉砂性土壤,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②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覆盖很差,加大了冲刷之便;③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往往集中于7—8月份的几场暴雨,冲刷力强,加剧了冲刷程度;④本区支流众多,冲刷量大。因此,一遇暴雨,黄土高原上泥沙俱下,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启发提问]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地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会怎样变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分析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河” [提 问]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组织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治理措施: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加固堤防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和减淤方面就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另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正在建设之中。请看来自小浪底工地的报道。 [录 像]小浪底截流实况录像,小浪底工程模型及其防洪、减淤、防凌、供水、发电、灌溉功效介绍。

[课堂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但由于它饱含泥沙,下游成为“地上河”,始终有决口的危险,因此它也是中国的一大忧患。治理黄河,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各段治理措施不尽相同,其中中游保持水土是治黄的根本。 [布置作业]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水患问题了,如近年来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断流现象,局部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进一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板书设计】

黄河的治理

1. 源流概况

2.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 黄河水患及治理

上游

中游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5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第一次参加品社与社会优质课观摩受益很多。在代表着全市最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上课时感觉很茫然,不知走什么套路,不知用怎样的方式和活动来更形象的表达课本知识。通过这次学习,首先理清了我上优质课的思路,帮我建立了一堂好课的基本模式。在这里我要结合我的讲课经验与市优质课堂做对比谈谈我的收获。

本次学习共听17节课,每堂课都有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徐晓玲老师的《平安每一天》,教师将24名学生课前分成6组让学生有一种分组竞争的意识,课前准备充分。当真正上课时以小朋友喜欢的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做为情境,让学生附和同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安全引出课题“平安每一天”,设计自然简洁。之后的课堂体验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像国家权威统计及发生意外的案例,让学生说说感受并引起共鸣。并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说说哪一些是危险情况,应不应该做,让学生产生想告诫别人得想法(节节相扣)。在学生说感受时教师不断点评,语言恰当自然听起来让人很舒服,我想学生在这种评价和鼓励下学习应该是更加舒服。看完图片引起共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危险情况,学生的情绪又被调动起来。这节课又提到了危险标志,遇到危险情况是怎么样自救等知识,对本课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做安全卡片并展示,在制作和讨论中伴有轻音乐,听起来很舒服,看来音乐在教学中能够

发挥一部分作用的,我的课堂上缺少这些。最后又以一首与课题紧密相连的歌曲《祝你平安》结束课程,并出示课后践行要求。整堂课流利有趣,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我想让我上这堂课就不会上出这些效果,我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

《我们是邻居》这堂课也不失为经典,课前准备环节以猜老师后面的名字的字谜拉近与学生的感情。与学生互相交谈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并与学生交朋友。真是自然,切入点之好是我不断努力而未做到的。这些课中让我感到我最不足的是语言功底,每一个授课教师的课堂用语都是那样的标准,那样的具有语言感染力,这是我欠缺的是我努力的方向。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最为推崇的教学课件是《送你一个微笑》课件以动画卡通小列车形式以带学生旅游为主线。每一个活动里面都包含了课本知识,活动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极大地吸引力。在小组活动中,小组和小组形成竞争之势。还有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贯穿始终,学生受到鼓励后学习兴趣高昂,课堂学习氛围热烈。我回校以后要试着学习她的教学方法,真正将优质课学习的经验用到教学中去。

在听课过程中我感觉有的课也有瑕疵。在听的一节《它们的呼唤》时优点有很多,但是一堂完美的课要让学生听出学的是什么知识。我对这堂课的感觉是没有主题,在课堂上展示的是学生的情景剧但是在完成之后老师要点明里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表扬。教师的语言很好,但是对课题的意义理解不深刻,以至偏离主题。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语言表达的过于悲伤有点矫揉造作,挺起来很不舒服。语言

感情的运用要恰当,这样才具有感染力。就像蒙阴的倪红老师的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师语言非常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在上课不娇柔不造作,课堂看起来很实用并没有那些流于形式的表演。在每个过程教学中课件的展示签到好处,很好的配合了教师的讲课,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上一篇:军事论文下一篇:公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