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

2023-09-23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方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从两个方面决定了课程性质, 一是从课程目标看, 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 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 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

新的课程目标, 在以前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大的修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自尊自主”改为“自尊自律”,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将“热爱祖国, 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热爱家乡, 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 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将第一条中“能够初步认识自我,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 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将第二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等。为降低难度, 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 改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 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目标: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删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作了调整, 以简化内容。

二、回归孩子生活, 结合孩子已有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就应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去观察社会, 感受社会, 研究社会。“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 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从而使教学收到实效。

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结合学生了解的跳绳、跑步、听音乐、打麻将、灰色儿歌等等, 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有益的, 哪些是不文明的,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有益的休闲娱乐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的空间也拓展到了社区, 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可以让学生的社会知识不断积累, 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现象, 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 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 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 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如《不能忘记的屈辱》, 让学生调查收集, 在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点, 列强所干的让中国人屈辱的事件。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 讨论, 寻求有关的答案。如《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让学生去收集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里变化。我们也可以布置让学生去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谈活动中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 要转变教学观念, 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 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提高学习的实效。

四、采用多元评价,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三方面。明确把学习态度、能力和方法列为评价内容, 是为了确保全面实现本课程目标的要求, 也是与这次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的, 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关注。本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 开放性的评价。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描述性的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 改变过去评价只看学习结果。

作为教师, 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教师只有蹲下身来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 以人为本, 以心为源,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 怎样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怎样让我们的教学收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效果?现就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谈谈自己的看法。1、专研课程标准, 把握课程性质和目标。2、回归孩子生活, 结合孩子已有经验。3、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采用多元评价,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关键词: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领导班子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其发展策略中就强调了对国家某些濒临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内容。“猫头狮”贵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目前国家及地方对它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小学的教育启发方面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和实施“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教学策略,结合多年的经验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课堂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流传年代久远,是比较少见的地方传统舞狮艺术形式,它流传于客家文化体系中,所以被称为客家狮,而因狮头的形状和猫非常相似,又叫“猫头狮”。在地方民俗中,猫头狮具有驱邪避鬼的功能,每逢集会庆典或者元宵佳节,地方民间就会以舞狮的方式进行庆祝。2011年,从化的猫头狮入选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归纳分类为传统舞狮。2015年,从化的猫头狮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把从化区鳌头镇民乐小学作为“猫头狮”传承基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团体、群体甚至是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能、知识、表现形式、表演和各种实践活动,同时也包括与此相关的工艺品、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代代相传的背景下随着历史变化、所处环境的演变而寻求创新突破,丰富人类的创造力,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前提条件。学术理论界曾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龙先琼认为,传承性、整体性、民族性和本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刘晶认为,动态性和非物质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笔者将其进行综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一个特征。“猫头狮”作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个人、群体以及人类集体传承百年,并且还在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在这一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来的特征非常相似,都具有可传性,并且都以物质为传承的载体进行传承,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对遗产的固有特征进行了保留。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指“精神文化”的传承。

2.社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表现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社会的依赖性比较强,是群体认同力、认知能力和人类创造力的集中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是由文化的内容决定的,是人类实践价值的充分体现。广东的“猫头狮”就是人类实践价值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创造实践和传承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

二、“猫头狮”的保护现状以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一)“猫头狮”的保护现状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猫头狮”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文化生态环境的流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其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生活,文化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势必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猫头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身授,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都趋向于学习一些新鲜的事物,例如现代文化等等。加上“猫头狮”的民间艺人群体年龄结构老化,导致“猫头狮”这项传统的舞蹈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虽然“猫头狮”在2011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在“猫头狮”的保护上依然存在资金不足的困境。虽然广州市每年都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保护措施,但是这些资金都是由区文化馆统筹,很少深入到一些当地的村镇当中。当地政府和村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也并不重视,这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3.当地民众对“猫头狮”认识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多数存在于一些比较古老的村落,这些地区的村民都是客家人,客家人非常朴素,很少去主动学习吸收外界知识,导致观念比较陈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不高,更不会为了使“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去主动招收学徒。加上广东当地的政府对于“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一些基层地区几乎很少进行宣传,导致这些地区的村民消息闭塞,对于“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也缺少一个清楚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速度[2]。

(二)“猫头狮”的传承和发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的现状

“猫头狮”是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传承基地该如何将“猫头狮”进行传承和发展,笔者通过对本校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情况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本校学生对“猫头狮”的认知情况

笔者就本校学生对“猫头狮”的认知情况展开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猫头狮”这个传统舞蹈,而且都是通过学校从各方面的介绍知道的,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笔者进一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清楚,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知道“猫头狮”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学生对“猫头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笔者就非物質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以及保护意义对小学生展开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走进小学课堂是因为国家的要求,学校要遵守国家相关指示,几乎没有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没有清晰的认识。

3.小学生对于“猫头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情感

笔者通过对了解“猫头狮”传统舞蹈的学生进行调查得知,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这项舞蹈,而大部分学生喜欢的原因是因为“猫头狮”这个舞蹈非常有趣,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上述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谈一谈相关的教学策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自知之明”,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顺利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让学生对“猫头狮”的发展历程以及其重要性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换言之,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小学生自我创建、自我反省和自我觉醒的过程。让小学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对其文化进行主动、深入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文化精髓,并主动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据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比人们预想的要高得多,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朴素的情感和朦胧的认识,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唤醒他们的审美期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建立明确的认知体系,并发掘其中的美好本质。

(二)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小学生认知面狭窄,理解能力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做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校邀请了从化“猫头狮”的传承人李水木老师走进校园带进课堂,跟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时要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科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等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意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科任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基础上做到主动参与,即会唱、会说,掌握舞狮的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创新。

2.创新教学手段

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都有其固定的模式,比如模仿传承、符号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和自然传承等。但是在当前社会,这些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合课堂教学,科任教师必须要不断加以改进。引导学生在“猫头狮”表演中加入自己的特点,令每一个学生所表演的“猫头狮”舞蹈都各有风味。

(三)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和质量。通常来说,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小学艺术老师的责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提高小学艺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文化素质。除此之外,当地的文化部门也要对此加以重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的培训工作中,比如建立传承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或者聘请一些民间的老艺人对小学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进行培训,提高小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3]。

综上所述,“猫头狮”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更是我国祖先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需要代代相传,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引进小学课堂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希望在未来,像“猫头狮”一样的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被引入我国教育体系,发挥其文化价值,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13-16.

[2]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1):9-11.

[3]武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 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J].实践(思想理論版),2009(3):30-34.

注:课题编号:16A05,课题名称:“和乐”文化理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编辑 温雪莲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想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根本,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世界产生一定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对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优势;不足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与他人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审视自我,认清社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对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代表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再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生活启迪。(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更多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发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是教育活动开展却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没有从学生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效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对于小学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充分展现出来。

2.教师不注重教学细节,指导方法应用不当

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视程度。一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所重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进行分类,也没有对学生收集素材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以及对采访情境进行模拟。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只能揭示学生生活的表象,不能使学生明确其背后的内涵所在。例如,在讲述《圆明园在哭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某一名学生承担记者的角色,然后要求这名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经常会直接引导出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关教育人员需要明确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使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孝心敬老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询问爷爷奶奶的梦想和期盼,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在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对以往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唤起学生对老人的尊重、爱护之心。

(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存在的生活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点,并且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融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以过马路为线索,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情景进行再现。教师让一些学生扮演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变形金刚是很多学生都喜爱的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车型。还有一些学生需要扮演过马路上的行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现在交通与以往交通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感悟周围生活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并且教会学生一些过马路的知识。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找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4-15.

[2]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22.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作为课改的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

1 教师要倾注心血备课

实施课改的教师要用“活”教材, 让教材的内容更贴近生活, 走进生活, 适合于学生的学习。那么教师就要倾注心血备课。记得在以前讲“自然灾害”时, 我对地震、沙尘暴、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查阅书籍资料、从网上搜集等, 终于找到了需要的内容, 有人曾问我:“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准备教学内容, 究竟有多大作用呢?”我认为:教师照本宣科, 的确“轻车熟路”,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 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设计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就要加工改造素材, 教师要花力气, 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 挖掘生活素材,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学生熟悉的, 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 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要具备灵活驾驭课堂, 科学处理教材的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 学习素材注重学生情感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比如通过玩具、故事、谜语或者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五年级《从小爱科学》一课中, 我采取了让每一位学生动脑筋、找材料, 收集科学实验或者自创小发明, 并让他们把收集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 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很高, 都积极的去准备。上课了, 一位男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 又用一张纸放在杯子上, 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都抢着上来, 可上来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 底下的学生也紧张地看着, 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 那张纸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此时, 我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 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近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例如:在《尊重他人有礼貌》一课中, 我课前让学生以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形式, 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演出来。其中有一组的七、八位学生共同编排了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到站了, 上来一位老奶奶, 同时又上来几个小学生。当时, 车上没有空位, 而且也没人给老奶奶让座。到了下一站, 空出了一个空位, 这几个小学生主动把空位让给了老奶奶。学生编排的小品虽然很幼稚, 但学生演的认真, 看的也认真, 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教室里还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3 挖掘课程资源, 教会观察生活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好的素材, 挖掘课程资源。在《尊重老师的劳动》一课中, 我把自己上中学时和老师的合影以及我从教后与学生的合影拿给学生看, 并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老师对我帮助与教育的一些事情。学生马上被照片和我的趣事吸引住了, 紧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老师对你又有哪些帮助?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趣事。于是, 课堂上又是一片欢声笑语。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对现在的生活进行思考、反省, 从而理解老师劳动的辛苦。在《手拉手、情谊深》一课中, 我了解到这个班有部分学生是从离校较远的磨山脚下的贫困村出来的。因此, 我先请几名家境贫困的学生讲讲在老家的生活经历, 以及现在的生活情境。当这几位学生介绍完后, 我把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其中的学生捡粉笔头的片段放给学生看, 学生看后情绪都很激动, 都忍不住各抒己见。事实上, 只要我们更多地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认真地收集素材, 我们就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 从而达到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4 及时转变观念,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 教师是主导,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须知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觉悟的转化, 只能建立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 否则, 教师只能是“一厢情愿”, 教学效果如何, 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亲其师, 信其道”, 师生关系首先须民主。在思品教学中, 我总是想方设法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 通过和学生谈心、聊天、讨论, 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透视他们的思想动态, 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竭力融入他们的生活, 使课堂活起来。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让知心的话儿说出来, 开心的歌儿唱出来, 优美的动作舞起来, 在活动中产生体验, 产生感动, 形成冲动, 最终化为行动。这才能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的意义。

5 在活动中感知,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新课标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 帮助学生提高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树立法律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师占据讲台, 一人空洞的说教, 实在乏力、乏味, 不如主动让贤, 充当导演, 将讲台让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潜能, 将知心的话儿说出来, 实现自我教育。我在教学《爱之链》课文, 学生分组进行, 各述心声, 气氛非常热烈。通过活动, 学生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会使人增加直接面对困难勇气。战胜挫折的场景剧, 小品都能够创造出一种与教育主题相关的情境, 让潜在的道理以生活的形式, 鲜明的表现出来。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面对的是不断扩大范围的学生的社会生活, 但是其核心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体人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随着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但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 促进有效的学习。

在德育新课程教学中, 我们要以活动作为教与学, 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活动, 从学生生活入手, 关注学生,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体验成长的快乐, 实现道德的生成。

摘要:新版的品德与社会注重以儿童生活为主线, 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本文就该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教学观念老旧

在许多的小学, 品德与社会科任老师都是非专业的老师, 他们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的老师所担任的, 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所以这些教师们都不明白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认为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 上课就随便的让学生看一看, 划一划就是了。就算是有专业的教师上课,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比较传统老旧的, 因为每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 特别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他们都熟悉自己的教学模式, 所以不愿意麻烦的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也不寻求突破, 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 让学生跟着教师反复机械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能适应新课改后的要求的, 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 最后导致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2、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细致

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钻研是很重要的, 因为只有教师反复的钻研教材, 深入的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要求, 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提问, 如果教师不能够熟透教材、钻研教材、了解教材, 那么教师对教材的教学重点是很难把握的, 进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案和问题设计都会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 让学生不能掌握学习的重点。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学习兴趣

教学是两方面的事情, 既要老师教的好, 也要学生配合得好, 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够新颖, 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教学效果一定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教师的教学缺乏新意, 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 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 自律能力也是较差的, 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没有稳定性的, 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就决定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生活化, 不能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只是一味的在书本中学习, 则很容易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 于是不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与课堂脱节, 进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相应的降低了。

二、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1、实现教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一个人学习和坚持下去的最好动力, 不管是学习还是别的工作, 只要有兴趣, 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所以想要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 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必然的。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 不同的环境可以创造不同的个性性格,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的学习立足生活、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学生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就一定能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比较无聊和枯燥的学科, 如果只是单一的使用课本来进行教学, 那无疑只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无聊。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一天天的进步, 课堂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比如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等电子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进行上课, 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

在实行新课改后,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学方式, 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 掌握一套全新的、适应新课改要求的、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改善。而且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与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 勇敢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意见, 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能保证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总结

我相信在明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后, 只要全体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乐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并深深的融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作为一门社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因为小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大多都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只有教师的教学贴近生活, 立足生活, 才能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目前, 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待提高, 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并得出了以下观点, 以期给予众多的教师以借鉴。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参考文献

[1] 如何打造高效小学思想与社会课堂, 杨云街, 速读旬刊, 2015 (08)

[2] 德育课程中的实践之思——来自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教学的思考, 施会华,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4 (04)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所谓“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 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几年来,经过笔者对小学思品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开放式教学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各种情感教育

1.1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中 , 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要想进行开放式教学, 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如,在六年级上册《不能忘记的屈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及现在我国的巨大的军事成就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落后必将挨打”的道理,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对我国目前的国力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1.2 教师要把握相关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很多文本都可以进行感人至深的人文教育,教师要努力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的片段,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情感融入不断生成的语境以及语流当中。教师在备课当中,要能设置能够容易跟学生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些教学环节中能够得到人文教育,并能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更新教育观念,做开放型的现代教师

现代媒体往往把师生关系的比喻为“一桶水和一杯水”或“一条小溪与一杯水”, 都只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单向给予 ,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因此笔者更欣赏"灯芯和煤油"的比喻,从某种程度上教师更依赖于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扮演好主持人、学习者等去为学生服务。

2.1 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可以多一些创意, 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老师只不过是一个主持人——课堂教学的主持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

2.2 扮演学习者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学校和教师显然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社会化场所,新的交往形式,例如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宽了一代人的学习和交往空间。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如果不学习,那么他过去所拥有的知识或许就不能成为今天“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确实,有些现代信息,我们的学生比我们老师知道得多,看问题也现实得多。

3开放教学过程,突出立体性

思想品德课要从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 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开放。六年级上册《走进新时代》一课,笔者是这样开放课堂的:

3.1 课前向家庭开放

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以“我家乡的改革开放”为题,写小调查报告,让课堂教学有一个相应的起点。

3.2 课中向学生开放

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手段的开放,实施情境教学。课始听《春天的故事》, 投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像及其名言 ,看“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的视频片段 ,课件PPT展示 ,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资料。课终师生同唱《走进新时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层层递进的道德情境中接受情感熏陶, 在心中油然升起“改革开放好”的激情。

3.3 课后向社会开放

结合课外读书读报、社会调查等活动,开展“改革开放在我心中”班队主题活动,通过“小展览”“小演讲”“小辩论”“小表演”等形式 ,寓教于乐 ,努力使学 生对教育 主题既“信 ”又“慎”且“用”。

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更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呆板,随着多项信息渠道的打通,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都能展示自我,各尽其能,相互启迪,各有所获。因此,只有实行开放式教学, 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并受到健康情感的陶冶。

新的世纪,新的千年,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在“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基础上,提出“以德治国”的科学论断。这一富有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给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崭新的命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无疑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应做一个勤奋的“思想者”和“探索者”。

摘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创设开放式教学,首先就要创设各种开放式教学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各种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课下也要创设多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延伸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

上一篇:贫困村脱贫年度计划范文下一篇:平安家庭创建承诺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