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综述论文

2022-04-2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综述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2014年7月,由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克莱蒙特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综述论文 篇1:

中学击剑特色课堂中体育品德的培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培养与健全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将核心素养有效、准确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是当今教育者肩负的重大使命。中学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中学体育品德包含了体育品德的认识、体育品德的情感、体育品德的意识、体育品德的行为。文章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击剑课中有效培养体育品德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击剑课堂;体育品德;核心素养

为了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号召,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笔者通过调查,把中学击剑特色课堂中落实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情况进行分析比对,找到击剑课增强学生体育品德教育的内容和策略。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综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7年就启动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初步构建的相关工作。经过多方面的科学研讨与论证,于2003年形成研究报告《素养的界定和遴选》,主张核心素养是每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在各个领域的实践应用价值较高,包括宏观的政治、竞技、文化,以及具体到个人的多种情况等。综合世界经合组织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信心素养框架结构,国外的核心素养大多体现在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社会参与和实践、情感与专业水平等方面。

国内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最近几年才有所涉及,而在体育课程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内容,主要涵盖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部分。2017年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核心素养”由教育部课程标准评定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任务与重点。初中体育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如表现出公平、诚实、友爱、礼貌、尊重等行为。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建议推行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真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其学习并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及锻炼方法,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养成不畏艰难的体育精神,发展坚强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形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核心素养最早由世界经合组织研究提出,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我国提出核心素养,特别是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在2016年,但是真正要践行下去并取得成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体育品德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二、体育学科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了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游等)、健康行为(符合自身情况的锻炼习惯并能形成终身体育)、体育品德(合作能力、坚持到底、尊重对手等)。

(二)击剑项目核心素养

击剑项目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在移动中合理运用战术并得分的能力)、健康行为(在每天的生活中明确自己体能某方面的缺乏,能科学地设计锻炼计划并实施)、体育品德(规则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意志品质)。

(三)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学生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准则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体育道德品质在个体行为中的反应,是个体道德学习的结果。它主要包括体育道德认识、体育道德情感、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行为。

三、在中学击剑特色课中培养体育品德的策略

(一)制定严格的使用剑的规定

在中学击剑特色课中,学生的规则意识表现在如何听教师的口令,如拿剑、放剑、使用剑等一切行动都要听教师的口令。中学生的探索意识很强,但是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不多,中学生拿到剑后会非常兴奋,忍不住想找个对手较量一下,但是在没有穿戴好击剑服装和面罩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要想完成一节有效的击剑课,教师在拿剑、放剑、使用剑之前必须要制定严格的使用剑的规定,并且口令尽量简短、精准。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规定口令,规范课堂的纪律,引导学生把击剑的侠客精神、贵族气质与击剑特色课堂的规则意识相结合。击剑是绅士运动,需要有侠客精神,更需要有尊重规则的意识。教师在学生正式拿剑前就要把击剑课使用剑的规定说清楚,什么口令做什么动作,学生都清楚了,就能顺利地进行教学了。

(二)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做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中学击剑课的教学内容有击剑基本技术学习、击剑规则学习、击剑操学习。击剑课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能做出准确的击剑技术动作,同时应该着装整齐,精神面貌良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循循善诱,不可辱骂学生,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和引领。在教师组织教学中,如果把技术要点用简短精练的口诀说出来,同时带着学生一起学习技术动作,教学效果会比教师先讲解再示范,学生再模仿要好很多。以学习击剑自编操为例,如果教师对着学生做经镜面示范,并喊出简练的口诀,学生学习起来效率会提高很多。在中学击剑课学习中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精准的示范和口令非常重要。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具体,可操作性强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具体列出体育品德的目标,例如:与人合作的愿望及能力、规则意识的情感和行为、永不言弃的精神等。在击剑课教学中有双人练习的时间,就是学生分为两个人一组,一方做进攻动作,一方做防守動作。这个练习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进攻方用百分之五十的力量来进攻,让对方能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握防守动作的正确步骤。第二个步骤是进攻方加快进攻动作的节奏,看看防守方能否完成防守动作并得分。而在第一个步骤时就是两位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需要相互配合。教师要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明确学生对于规则意识的和合作意识的掌握,并及时给予评价。

另外,教师可以制定学生规则意识评价量规:

(四)抓住一年一度的击剑联赛进行体育品德教育

南屏中学击剑联赛是学校一年一度的重大赛事,是班级之间的对抗赛。比赛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志愿者全部来自于学生。教师利用比赛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教育,特别是规则意识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好的机会。首先,比赛中比分胶着时,需要场上队员集中注意力争取战胜对手,无论比分领先还是落后,对于参赛队员来说都需要一种坚持到底的斗志。其次,在比分落后时,场下的啦啦队不放弃,与场上形成一个整体,就会让场上队员更有斗志,从而使比赛结果有逆转的可能。在啦啦队喊口号的过程中,如果指导学生语言文明、组织有序,能有效带动场上的气氛,使比赛队员充满能量,更能赢得比赛的胜利。一场比赛就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团结合作的集体荣誉感和语言文明、尊重规则的意识,能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蒋永红.“核心素养”概念本土化及甄选和构建原则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6(12).

[2]王勇慧.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建构[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

[3]李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孙超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综述论文 篇2:

过程哲学视阈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探索

2014年7月,由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克莱蒙特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紧紧围绕着“过程哲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五十多篇,有三十多位学者做了大会报告。学者们就过程哲学的德育观、中西方的道德教育实践、生态文明时代的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程哲学比较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下面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过程哲学的德育观

过程哲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20世纪中叶创立的一种新哲学。过程哲学是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基础,作为一种相互依赖的宇宙观,过程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教育等领域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过程哲学与教育特别是与德育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关于道德教育的目标,鲍勃·麦斯里教授认为,道德教育是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伦理认识,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伦理观点。道德教育目的在于让孩子更有同情心。共情(Compassion同情)是传统智慧的核心概念,应置于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不是为了让受教者适应一个无情的世界,而是培养道德主体赋予世界以更多同情心和爱心的能力。道德教育要求人们将共情从自我、家庭、社区扩大至陌生人甚至敌人。只有让受教育者有共情能力,才能解决“我们怎么做人”、“我们希望孩子怎么做人”、“我们希望构建怎样的社会”这三个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凯文·克拉克博士则从自我概念出发论述了共情的生成过程。他强调自我概念的生成、更新性质。“自我”是一个旧我不断抛弃,新我不断生成的过程,万物均在联系之中,自我离不开他我。认知则是对外在世界的情感吸纳的过程,认知从情感开始,对德育教育的启发就是自我不断学习并与他我感同身受的共情过程。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王治河教授从过程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论证了过程教育的道德属性。他认为,过程哲学强调尊重他者的价值,是一种欣赏差异、尊重他者的教育。他者,既包括他人,也包括大自然。尊他教育要求对己对他、对人对物一视同仁,尊他教育教育出来的人对人不会贡高我慢,对物则不至于狂妄地视自然为征服对象,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尊他教育有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

过程教育所传递的其他价值观念也揭示了其德育本质。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密切相关。陈伟功博士认为,道德知识是“知识的知识”,即如何运用知识的知识,德育的目的是教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的主题不是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从过程哲学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对更高的价值的感受能力。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常常感受伟大崇高等更高的价值。这种培养不能仅靠讲解、论证等方式,更重要的是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即受教育者自己的经验感知,这种感知不能由教育者代劳。

上海社会科学院孙抱弘研究员认为,过程论的主要立场可简明地概括为:强调主体性、关注主体间性、突出动态生成——过程性。从过程论的观点来看德育,必须将德育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过程转变为对话式、平等交流的教学过程。只有在独立思考、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教学过程中,人的独立人格和共同体意识才可能形成,共生共荣、互利双赢的意识与行为才可能生成,人的素质才有可能从生存竞争层面上升到伦理合作层面,一个个具有这些现代素质的良好人才有可能养成,一个良性有序运行的良好和谐社会才可能出现。

二、中西方的道德教育实践及比较研究

道德教育必然要具体化为道德教育实践。会议围绕当代中西方的道德教育实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师范大学王秀阁教授认为,首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是有机教育,其首要原则是“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后现代有机教育将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视为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性的人,将后现代有机教育的观点应用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厘清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认识,有助于教育者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在教育工作中切实做到与教育对象人格平等,以教育对象为本;此外,也有助于教育对象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在教育合力的形成中自觉发挥正向作用。其次,和谐教育是后现代有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指的是多样化的协调,是共赢。和谐教育反对你输我赢的“竞争教育”,反对二元对立的“排他教育”,强调现实中的矛盾双方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和谐教育也反对以“个人为中心”的绝对自由主义教育,反对个人绝对自由,强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再次,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是整合教育。整合教育的实质是强调全面教育,反对碎化教育即片面教育。从内容来看,整合教育强调身心教育相统一;强调传授知识与启迪智慧、倡导自由和遵守纪律、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

杨仁忠教授认为,从过程哲学来看,中国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具有过程思维方法的特征,过程哲学与儒家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过程哲学所具有的过程性、自组织性、自我生成性、关系性、关联性、整体性、综合性等思维特征,都能够在中国儒家道德教育方法论体系中或明或暗的找到。这说明了以怀特海、柯布过程哲学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在理论上和道义上不是狭隘的、孤立无援的,而是有着思想文化的同盟者——东方智慧和中国哲学;同时,它也表明以中国儒家哲学为核心内容的东方智慧具有跨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时空限制的理论影响力,它能够为人类社会解决当前危机与困境提供有益的思想营养,能够为人类共建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一种超越现代主义思维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民卿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养成路径及其当代价值作了系统分析。金民卿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格完善和道德养成,注重至高目标与现实路径相统一,标准规约与自律慎独相统一,环境熏陶与虚心涵泳相统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道德养成路径。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把形而上的至善追求和形而下的务实理性有机统一起来,内圣与外王结合、形上与形下统一、理想与务实兼顾的文化特点,在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方式上,形成了至高目标与具体步骤相结合的特色路径。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养成路径上非常注重标准力量,强调榜样作用,提出了圣贤标准、君子人格、大丈夫风范等,把尧舜禹汤文周孔等作为圣贤君子的榜样供人们恭敬效仿。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成长环境的选择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涵养润育功夫,注重潜移默化,强调润物无声。

哈尔滨工程大学陈坤教授认为,过程哲学的核心命题是过程,过程具有动态变化性、内外关联性、主体创造性。以此反思中国传统德育可以发现:第一,传统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道德感的传递;第二,传统德育注重群像式的描述,掩盖了个体的差异;第三,传统德育一刀切式的考核方式,缺乏对道德过程性的尊重。通过对传统德育问题的反思,陈坤教授认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注意把握三个层次:即道德意识的唤醒、道德理解的建构、道德自觉的生成,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才能更具成效。

天津大学孙兰英教授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国文化由典型的封建宗法文化转向资产阶级民主文化,封建教育由只重伦理道德、典章制度开始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现代教育转变。第二次,从五四运动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中国由近代步入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文化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旧民主主义教育开始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转变。第三次,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向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正统的学院式教育开始向又红又专、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式教育转变。孙兰英教授认为,教育理念的变革图新是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制约的;社会在不断前进,教育也要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中新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国的教育要适应培养新时期既具有高科技知识,又具有高尚情操、道德素养的接班人的需要,必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创造性转换的基础上,实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三、生态文明时代的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变暖、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危机、森林资源锐减、物种灭绝加速等一系列具有区域性甚至全球性影响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美国格雷斯兰德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鲍勃·麦斯里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指出,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问题上,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将全面改变世界面貌。尽管中美两国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但通过沟通交流,就能对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起一定作用。中美两国学者围绕生态文明与思想品德教育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过程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David R.Griffin)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拯救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南大学刘魁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经典《周易》倡导的“天地之大德”的盛德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盛德价值观是指奉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生灵昌盛、生命永续为最高价值与最高道德的一种宇宙观与价值观,是对《周易》强调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万物化生”、生命永续的一种概括。盛德价值观所倡导的过程主义、重生主义、自然主义、道德主义思想对于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元伦理、多方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程哲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东北林业大学陈文斌教授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首要的任务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科学的理论与哲学观点的指导。过程哲学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观把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生命共同体、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实在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利益,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这种强调过程、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思想破除了传统的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为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提供了生态伦理学基础。

天津理工大学杨明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育以新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除了教授传统品德教育观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从过程哲学的观点来看生态文明教育,要突出以下几点:第一,在思维方式上,突出生态学思维,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将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整体。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对自然要尊重和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第三,在价值观上,摒弃那种只承认自然只具有工具价值的外在价值观,要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即自然之中的万物以它自身为尺度,具有存在的价值。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程哲学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程哲学的比较问题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富斌教授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怀特海的哲学思想作了详细比较。杨富斌教授认为,马克思和怀特海的哲学都是对当代科学的哲学反思,都坚持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之上的过程和有机思想。从本体论来看,过程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坚持以过程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论”与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有诸多契合之处。尽管怀特海侧重探讨的是有机宇宙论,马克思侧重研究的是社会有机体论,但两者都强调现实存在的关系性、有机性和动态性,强调现实事物的相互作用是发展的终极动因,都强调现实事物的“自己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生成”。从认识论上看,马克思和怀特海都坚持从主体出发去认识世界,把现实存在、客观对象、客观事物看作能动的、处于生成和变化之中的主体,坚持在互为主—客体关系的意义上来看待人的认识的现实关系和过程,把认识主体和客体都看作是在认识过程中生成的,脱离了现实的认识过程便没有真正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从方法论上看,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方法论,最典型、最形象的概括是:“真正的发现方法宛如飞机的航行:它从特殊的观察基地起飞,继而在有想象力的普遍性的稀薄空气中飞行,最后降落在由理性的解释使之更为敏锐的新的观察基础之上。”杨富斌教授认为,怀特海的飞机航行方法坚持了方法论的过程性和发生学性质,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的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存在着一致性。

天津师范大学陈尚伟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程哲学都把现实的世界看成是关系和过程的集合体,秉持一种关系和过程的实在论,这样就使它们在很多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上有许多的共同点。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物的“辩证哲学”,过程哲学作为一种“机体哲学”,提供了一种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世界观。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过程哲学作为一种“创造哲学”,提供了一种不断创新、永恒流变的世界观。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程哲学作为注重关系和过程的世界观,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思维范式,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

责任编辑:宋   奇

作者:谢江平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综述论文 篇3:

国内外中小学生性教育研究进展及对策

〔摘要〕为了解中小学生性教育的现状,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外中小学生性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开展中小学生的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生;性教育;对策;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生遭受性侵犯、实施性犯罪的案件屡见报端,农村青少年性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未婚先孕现象普遍,由于性无知而造成的悲剧屡屡上演,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性教育效果不佳。这提醒我们,对中小学生加强性教育已迫在眉睫,从性教育开展的时机考虑,青春期是进行性教育最为理想、最为有利、最为重要、也最为恰当的时机。

一、国外中小学性教育研究综述

国外性教育始于20世纪50~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多数发达国家都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性教育体系。

(一)美国的青春期性教育

美国的青春期性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时值西方国家兴起“性自由”“性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直接后果是少女怀孕逐年增多,每年有一百多万少女怀孕,65%的婴儿是私生的,美国女孩中很少有人愿意保持处女贞洁[1]。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美国开始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生、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授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知识。高中时期讲授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性变态等知识,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到了大学阶段,凡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性教育课程。当时被公认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目标有:减少性病,减少私生子和性适应不良行为,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异性、和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和能力等。

近年来,美国关于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有两派意见,他们都赞成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但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存在差别。一派以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委员会(SIECUS)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为”综合性教育目标,他们强调个人的权利,认为“性关系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或被剥夺”,因此,宁愿告诫学生使用避孕套或其他避孕方法,即“安全性行为”的方式。另一派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MISH)为代表,他们提出性和品德教育目标,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促进学生保持童贞,直到结婚时再发生性关系。他们认为,性行为是由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由科学知识决定的,必须教育年轻人运用核心伦理道德观,如尊重、责任来控制自我。目前,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即采取禁欲方式进行性教育。

(二)瑞典的青春期性教育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了性教育,1970年性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校。他们的性教育有三个突出特点:非常实用;从幼儿就开始;性科学教育一步到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性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瑞典性教育的成效十分显著。自1933年开展性教育以来,20岁以下女孩子怀孕生育的情况几乎没有;HIV阳性患者从1985年到1999年的14年间 ,整个国家仅发现5132例;瑞典的堕胎率极低 ,每名妇女平均堕胎0.16次[2]。

(三)日本的青春期性教育

日本的青春期性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叫做“纯洁教育”,强调对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使其保持身心纯洁;第二阶段为60~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冲击,开始了以传授性科学知识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性指导”阶段,不仅让学生懂点性科学,还要懂得友爱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在性教育中特别强调性约束、性道德,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讲究男女平等,而性的卫生教育是第二位的。他们制定的性教育目标为: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给予综合看待,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的人格[3]。

国外的青春期性教育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对象低龄化。瑞典性教育从幼儿开始,美国、荷兰儿童从六岁开始接受性教育。2.在内容上性教育被定位为人格教育,包括性知识,与性有关的价值观、态度和分辨能力,责任(性道德)。各项内容都要从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三方面进行讨论,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并使之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行为。3.从途径上看,都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4.非常重视儿童性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美国的性教育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实施,他们一般毕业于高等院校的性健康教育专业,具备系统的人类性学知识,接受过性教育的哲学和方法的训练,而且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的性教育。

二、国内中小学生性教育研究进展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教育的禁闭阶段 (1949~1977年)、性教育的萌动阶段(1978~1987年)和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一)青少年性教育的体系、原则、途径和方法

徐春等[4]提出,要构建以性道德为核心,性生理、性心理教育为基础以及包括性法制教育的青春期性教育体系。王素华[5]提出,性教育应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平常性原则、神圣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冯新平[6]提出,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辅。陈义平等[7]指出,开展专题讲座、演讲会、心理咨询,设置答疑信箱、热线电话等,都是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有效途径。王克利等[8]用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同伴教育方法对初中学生性教育的有效性,认为同伴教育在形式、流程、控制、场所和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从性教育体系到性教育方法,中国青少年性教育已经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性教育调查情况

徐莉等[9]对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学校教育、同学朋友、父母、展览、医生、录像带、互联网;获得性知识途径的重要性排序则是学校教育、报刊杂志书籍、同学朋友、父母、电视和录像带。宋桂荣等[10]对大连市四区的中小学生进行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约50%的青少年不能正确回答性知识问题,高年级的答对率明显高于低年级,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以传媒为主(41.6%);大部分青少年持有正确的性态度,86.4%的学生未发生过与异性拥抱、接吻等行为。严光为[11]对368名青春期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家长缺少基本生殖健康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84.5%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仍有30.2%的家长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可能会诱发过早的性行为。

刘文利等对北京、上海和西安三个城市841位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做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父母具备一定的性生殖、艾滋病和性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对性持较为开放的观念;对在家庭和学校开展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持肯定态度;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性知识水平越高,对性教育的态度就越积极。同一调查[12-13]还发现:85%的父母自称,他们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在家庭中,在对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母亲比父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性知识水平和对性教育的态度与性教育实践相关,那些具备更多性知识和对性教育持更积极态度的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效果更好。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家长和教师;调查内容涉及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展、性知识、性态度、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方法多为问卷法等量化研究。对校外青少年的调查很少,质性研究还比较缺乏。

四、对策

(一)转变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明确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实施性教育,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者的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性教育的意义。中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自发地理解身体的变化,不懂得性生理卫生知识,如果家长、教师坚持自己的“不懂为美论”和“诱发论”,一味回避学生的性疑问,会使学生对性更好奇,他们便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寻求答案。本调查中,41.6%的学生从网络、录像厅等其他途径获得性知识。

性是一门科学,性教育的目的是将这门科学传承下去,这是家长和教师的义务。家长和教师在平时应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科学地实施性教育,同时全社会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错误认识,树立科学的性教育观。

(二)教育部门发挥作用,使学校成为性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虽然存在性教育师资力量短缺,课时、课程不稳定,没有相应的教材等问题,但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普及性、系统性等优势,是开展性教育的主阵地。

1.教育部门与高校全力合作,加强性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为我国性教育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争取将中小学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性教育体系并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使性教育课程、课时获得政策上的保证。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制定性教育课程标准,编写切合实际的教材,供学校参考使用。各基层学校应根据学校师资水平和当地实际条件,编写切合实际的教材,开发本土课程,促进性教育的开展。

3.性教育途径方面,基层学校要重视下列渠道的作用:(1)保证性教育课程能顺利实施,达到一定课时。

(2)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杜绝各种不健康文化进入校园。(3)电视、电影、互联网和书刊报纸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宣传媒介,对学生进行性教育。(4)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儿童性心理中的本能性和朦胧性、矛盾性和文饰性、冲动性和易变性等特点,往往易导致性心理矛盾的产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4]。

4.开展性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村,许多留守儿童无人照管,无法从亲人那里得到性教育,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性教育。(2)学校应该在家庭、社会等教育力量中发挥好协调、桥梁作用,使各方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发挥合力作用。(3)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时应特别注意全面性,从性生理、性心理、性法律等方面全面开展,同时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坚持教育的适宜、适时、适度性。

(三)提高家长的性知识储备,做好儿童的性启蒙老师

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具有血缘优势、早期教育优势和个别辅导优势,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交谈或保持自身卫生习惯等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性教育。在学生期待的性教育方式调查中,61.2%的中小学生希望父母多讲性方面的知识。家庭性教育优势明显,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开办的各种家长学校、电视讲座等增加自身的性教育知识储备,加强自身修养,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性教育中,要注意及时性和方法的灵活性,随时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15]。

主要参考文献:

[1]闵乐夫.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1,(11):20.

[2]廖艳华.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17.

[3]张德伟.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6,(6):12.

[4]徐春,汪芳慧.青春期性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初探[J].生物学杂志,1999,(5):16.

[5]王素华.论性教育的几个原则性问题[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

[6]冯新平.青少年的“性”问题及其性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

[7]陈义平,甘慧媚.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研究进展:1995~2005[J].青年探索,2007,(2):76-78.

[8]王克利.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实施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4.

[9]徐莉,刘爽.对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6):11-13.

[10]宋桂荣,程然等.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4,(6):5-16.

[11]严光为.青春期学生家长的性知识及其对性教育态度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5,(1):17.

[12]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7,(5):48-52.

[13]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城市父母对孩子性教育的实践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6,(9):76-80.

[14]郑友富,俞国良.国外儿童性教育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2,(7):50.

[15]李建华.家庭性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J].青少年研究,2004,(4):17-18.

(作者单位:甘肃陇东学院教育学院,庆阳,745000)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

作者:黎晓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与基础会计论文下一篇:高中对外汉语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