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文化论文范文

2023-03-19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为何电影“脱颖而出”

动画片主要以儿童和低龄少年为主要受众, 自新媒体产生以来大众化路线逐渐为小众化趋势所取代, 大多数媒介开始深挖和细分受众, 在这样的背景下, 迪士尼公司却别出心裁, 及时调整策略, 不再以儿童和低龄儿童为主要受众, 而是以整个年龄层为受众市场, 制作出“大锅烩”“一锅端”的动画片。曾执导于《超人总动员》的导演布拉德, 他说“我们不是专门给孩子拍电影, 我们为自己拍电影。”[1]。《疯狂动物城》中的动物种类多达64种, 为20多个动物, 重新绘制了独特的形象, 他们有的软萌, 有的逗比, 可以说不管男女老少都会爱不释手。

文化传播的策略

不再讲传统的英雄主义, 而是普通人的成长故事。却又将好莱坞式的国际超级冒险、动作、悬疑侦破大片, 糅合进影片当中。故事熟悉, 人物亲切, 让每个人觉得就是在讲自己, 却又不失刺激性的故事情节和画面, 整部电影描述了两个线索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在乌托邦式动物汇聚城市中, 动物门都和谐相处,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一个层次, 故事简洁但确实很温馨熟悉, 是每一个现实社会中成长必经的故事, 第二个层次的故事, 是在平凡、温馨、和谐的社会下, 黑暗和阴谋被揭发的故事, 电影简单却有层次, 温馨又刺激, 动画可爱又细心, 不仅吸引了大批儿童与低龄少年, 也把老中青三代紧紧吸引。

动画形象瓦解受众固有认知, 却又用角色解构现实, 让其在瓦解与重塑之中, 潜移默化影片中传达的文化、信念, 达到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狐狸的形象一般是狡诈的代名词, 并与兔子是对立面, 而动画中尼克却是能够在生死关头和兔子朱迪化敌为友, 尽心帮助朱迪。狐狸与小白兔的画面瓦解了人们对固有形象的认知。温柔瘦小的小绵羊副市长总是被强势的大狮子市长欺压, 这符合大众本身对动物的认知, 绵羊弱小, 狮子是草原之王凶猛强壮, 然而随着影片的递进很快发现小绵羊把狮子市长、野牛等这样看起来强壮的形象都掌握在他的控制之中, 她才是整个动物世界的大老板。

美国传播学家李普曼有个观点是“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疯狂动物城》这部动画电影以大荧幕为媒介, 有意识的选择社会事件与现实问题, 通过电影讲述我们的日常故事, 引起观众共鸣, 在某种层面上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比如, 树懒“闪电”做事超慢, 折射现实政府和某些企业程序繁冗办事拖沓, 效率低;副市长山羊, 带着羊皮的狼, 和善的外表下是掩盖不住的丑恶, 牛局长却是外强中干, 这在生活中很常见, 告诫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可能媒介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思考, 但是媒介却总能影响我们思考的范围。[2]

内容为王, 讲好故事是电影占领市场, 传输文化的关键。形式永远只能是工具和手段, 新技术层出不穷, 比如3Dmax、VR、H5等, 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追求技术的极致, 新的电影呈现形式确实能增强电影的表达能力, 但技术始终只是呈现内容的手段[3], 创新内容、讲好故事才能赢得受众。《疯狂动物城》刻画了众多的动物形象, 并通过两个层面来讲故事, 第一个给人以励志温馨的场面, 兔子朱迪, 虽然柔弱, 却始终以成为除暴安良的警察为理想, 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弱点最终成功的故事;第二个层次, 是温馨的背后, 狐狸尼克发现了鲜为人知的黑暗与阴谋, 并和兔子朱迪一起破案的故事, 这个层次的故事跌宕起伏, 画面刺激。

传播上敢于增加现实因素和热门元素, 这也是其传播迅速的一个重要策略——创造”拟态环境“, 增加受众接受度。影片中局中局, 动物们使用的手机虽然不是直接套了苹果的标志, 但却使人想到苹果品牌, 因为相似度很高, 一个是被咬了的苹果, 一个是被咬了的胡萝卜;手机上使用的搜索引擎“Zoogle”和搜索引擎Google只有首字母的差异;动画中的主播, 在日本是狸猫形象, 在中国则是大熊猫, 这也是其跨国传播迅速的根源。动画中人气天后夏奇羊就是以夏奇拉为原型, 并请到了本尊为夏奇羊配音, 这些熟悉的品牌和现实因素为观众创造了和生活相似的拟态环境, 使其相信这一切, 并乐此不疲地享受, 从而使观众潜移默化的接受和认可电影中所传输的文化和观念。

参考文献

[1] 谢舒敏.《玩具总动员》20年背后的商业故事[J].玩具世界, 2015 (12) :40.

[2] 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曾静平, 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姓氏文化陶艺教学《百家姓》

一、缘起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陶艺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书法、雕塑、设计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儿童陶艺教学是对儿童进行的陶艺教育,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思维的启发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从生理机能上来说,可以锻炼儿童的手指活动能力、手脑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从作品的形式来说,儿童创作的陶艺作品具有一种原始的活力和自然的艺术感染力,顺应儿童的天性,开启儿童的思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教师需尝试用泥材等材料,通过揉、搓、压等方法丰富造型活动。

二、教学思路

在孩子的眼里,世上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喜欢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本课教学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把握“泥巴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孩子们通过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姓氏的文章,成文于北宋初,共收集姓氏五百余个。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百家姓》融入到儿童陶艺教学中,让孩子在玩泥巴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同时真正感受到中华姓氏的源远流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活动中心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书画社的孩子具有一定的绘画和书写基础。学生年龄为7至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一颗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四、教学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都是百家姓的传承人。课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姓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姓氏的重要性,对中国汉字的结构更加了解,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转变传统的陶艺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百家姓》为依托,让孩子们在课程中体验玩泥巴的乐趣,同时又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五、重点难点

1.陶艺与文字的结合。泥条组成汉字的结构,学会运用拍泥板、搓泥条、捏花、借助陶艺工具按压等不同的立体造型方法来完成作品。将姓氏文字合理组织构图,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2.陶艺与绘画、书法相融合。掌握“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过程

《陶艺百家姓》课程共计四课时,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了解姓氏文化、画一画和写一写、创作陶艺百家姓、讲述中华姓氏树。

1.了解姓氏文化

中国人的姓,大多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据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五千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伏羲氏时期。姓氏的来源分为13类,即来源于图腾、部落、居住地、官职、皇帝所赐、避难改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等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大有创作的《中华姓氏图腾》,依据的是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和《鸟虫书》以及刻在出土文物上的族徽,还有就是口口相传的神化传说。从姓氏图腾中,我们可以看到姓氏汉字的演变,是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演变过程。

陶艺《百家姓》造型特征的灵感来源于汉代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筒瓦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尤其汉代瓦当图案优美、质朴浑厚,孩子们在制作陶艺的时候可以从中借鉴其艺术造型特征。

2.画一画,写一写

孩子们对姓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接着让孩子们画一画自己的姓氏。孩子们的画笔下呈现出一幅幅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姓氏作品。然后,写一写自己的姓氏,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具有一定的书写基础,一笔一划下呈现出自己的姓氏。

3.创作陶艺百家姓

(1)揉泥球,拍泥板。将泥巴揉搓成圆球状,用泥拍拍打,用力均匀,拍打成型,制作出一块厚薄适中的泥板。

(2)写汉字,刻姓氏。先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以免用泥条塑造文字的时候遗漏笔画,再将自己的姓氏用竹签刻画在泥板上。

(3)搓泥条,塑文字。取适量的泥块,双手搓泥条,要求粗细均匀,不断开,用泥条来拼贴出自己的姓氏汉字。

(4)压花纹,添装饰。将泥板的外围和空缺处进行装饰,借助陶艺工具按压出一些花纹。这样一件《我的姓氏》陶艺作品就完成啦!孩子们的作品文字匀称,图案优美,朴素稚拙。一件件姓氏作品呈现出汉代瓦当般的质朴浑厚,古朴之中蕴含着孩童的艺术气息,散发出一种生动、自然的艺术感染力。

4.讲述中华姓氏树

最后,一起观看《姓氏树》图片。姓氏树,我们的姓氏从哪儿来,祖先是谁,根在哪儿,它都能给你提供一定的线索,树上有很多的叶子,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姓氏,有你的,有我的,有大姓,也有小姓,所有的叶子依附在一根根的枝条上,枝条又依附在树干上,树干的根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根,所以说中华民族万姓同根。希望通过陶艺《百家姓》这节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中华万姓一家,同根同源的道理。

七、教学反思

将《百家姓》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儿童陶艺课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既锻炼了动手创作的能力,又对自己的姓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赋予了自己姓名更多的文化色彩。同时,这样的陶艺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动的美育。所以,我认为运用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艺术修养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融合雕塑、审美、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在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艺与能力。陶艺涉及的素材很多,与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有联系。如何在陶艺教学的过程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值得教师去思考的问题。我会一直在探索中学习,力求把陶艺课做成一门有特色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泥土的朴素和原始中寻找快乐。

八、结语

我們是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在传承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我们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姓氏是构成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民族的传人,成为了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走进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国俚语 社会文化特征 文化多元性

美国俚语是一种非标准语言,这也是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俚语的运用愈加广泛,它作为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极为浓厚的社会文化特征。针对此研究和探讨,有助于通过这一语言桥梁更好地去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内涵。

一、美国俚语的基本界定

在语言文化体系中,俚语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语言形式,不同于不规范用语,它是一门非正式的口语表达语言形式。传统意义上的俚语介于标准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隶属于词汇语言中极为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在美国语言文化中,美国俚语隶属于非标准英语范畴,是针对标准语言的有力补充。俚语形式不仅体现在口语表达层面的语音、重读和语调之上,同时更是丰富的词汇和语义的演绎和表现。美国俚语的形态表现极为多样化,包括单音节词、首字母缩略词、词素重叠、借词、新造詞、逆构词、截断词、词尾缩略词等多种表现形式,具备极为浓厚的生活化运用特征,独具风格,同时极具新颖感和时髦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美国俚语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之词,它们在当代美国日常生活之中都承担着重要的交流功能作用,在新闻电视广播和文学作用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实质上,任何语言形式的出现和运用都与其当前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美国俚语与美国社会的联系极为密切,甚至可以说已渗透到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探讨美国俚语中的社会文化特征具备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美国俚语中的社会文化特征

1.体现说话者的身份,强化群体认同感。实质上,语言的使用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独立过程,这属于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美国俚语作为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这也隶属于社会行为的范畴之中。在美国俚语中,其社会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说话者的社会群体性之上,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美国俚语的运用过程中也会使用差异化的语言内容,用以更好地表明说话者的身份及社会地位,从侧面强化社会群体的集体认同感。在美国俚语中,如果说话者是学生身份,那么在俚语使用过程中会更具生活化气息,例如fender-bender(一件小事

情);flunk sb.(给某人打一个不及格的分数);brutal(非常棒)等俚语词汇,这些词语在学生群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同时对于说话者而言也是充分自然和恰当。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也会有自身语言体系中的俚语词汇,例如艺术家群体,爵士乐成员也可使用Gabriel(喇叭手)这一类专用俚语词汇,在直接表明说话者身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加强集体认同感,集中体现相应的文化特征,给人以极强的身份认同感。

2.体现幽默化的态度和情感。在美国文化体系中,幽默感是极为显著的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也成为了美国人国民个性的重要体现。在美国俚语的实际运用之中,也体现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及人们的态度情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这也容易引发心理层面的焦虑、自卑以及抑郁等情绪。美国俚语的灵活运用能促使人们摆脱标准语言体系的约束,在语言交流这一社会行为中宣泄自身的情感,传达自己的态度,以更为幽默和轻松的俚语表达方式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例如在对待死亡等沉重话题时,美国俚语用看似轻松的词汇“the narrow house”缓解了压抑的情绪、再例如在美国社会日常生活之中,美国俚语也会充分运用发音和音节等要素让语言表达显得更加充满趣味性。在指代优秀的人或事的时候可以the bee’s knees这一俚语形式表达,在指代喜欢看热闹的人这一群体时,也会充分发挥语言的幽默特性,应用rubberneck这一俚语来表达,以“橡皮擦的脖子不停转动到处看”来生动描述,从而让语言表达更加诙谐有趣。

3.体现美国及其民族的文化多元性。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民组合而成的社会,各个民族的移民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和渗透,但同时也保留着自身的的独立性,因此美国文化极具多元化特征。在美国俚语的运用过程中,文化多元性也体现得极为充分。例如意指“汉堡或牛肉饼”的美国俚语burger一词是来源于德语体系;而表示“迅速地”意义的pronto则来源于西班牙语体系。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为美国本土化俚语的产生带来了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土壤,外来语和俚语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特征。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美国俚语的语言体系也得到了拓展。美国俚语作为美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集中体现了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针对其进行相应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美国社会文化,有效形成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及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素真.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4:21-22+27.

[2]杨莉.《老友记》中的美国俚语及其语言文化特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57-158.

[3]秦毅之.美国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113-114.

[4]刘沁.美国俚语的语言特点和社会功能及学习策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04:144-147+156.

[5]成汹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J].外语学刊,2015,03:66-69.

作者简介:王艳(1979.11-),女,汉族,重庆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美国国家认同的宗教边界、文明冲突范式、社会舆论和外交政策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影响美国穆斯林社会整合的制约因素,指出宗教少数群体的社会整合不仅需要少数群体采纳合适的文化涵化战略,而且主流社会也应作出调整以促进少数群体的社会整合。

关键词:美国穆斯林;社会整合;制约因素

本文的“社会整合”是指一个国家内的宗教少数群体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与主体社会发生普遍而深入的联系,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认同。这种联系的程度可以用政治参与、人际网络、公民参与、国家认同、归属感等指标加以测量。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美国穆斯林社会整合的制约因素。分别是美国认同的宗教边界、文明冲突范式、社会舆论、外交政策。

一、“美国国家认同”的宗教边界

在美国这样一个主要由移民构成的国家中,如何将来源不一、存在文化差异的移民群体融合成为分享更多统一文化特征的国民,一直是美国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内容。另外,“谁是美国人”的定义和内涵也一直在演变当中,直到今天似乎也没有达成共识。塞缪尔·亨廷顿2004年的著作《我们是谁?》就是美国主流社会对国家认同危机焦虑情绪的投射。

美国执行国家和宗教分离的政策,但是在国民的意识和情感中,宗教(基督教)与国家的联系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早期形成的以白人、盎格鲁一萨克森和新教徒为内核的美国国民认同曾占居主流地位,历史上犹太教徒、天主教徒,还有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许多亚洲人,都承受过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歧视。

1955年,威尔·赫伯格(Will Herberg)在他的著作《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中提出美国有一个“共同信仰”,这个“共同信仰”建基于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共享的价值。赫伯格认为,尽管这三大宗教团体是不同的,“但是具有同样的正当性,都是美国人,并且他们所支持的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本质上是一致的”。今天,犹太一基督教传统被许多美国人认为是美国文化的内核。实际上,这样的主张具有的排他性,仍然显而易见,如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等就被排除在外,成为美国文化的“他者”。

自国家建基,基督教徒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宗教团体。正如杰瑞米·布鲁克·斯特朗(Jeremy BrookeStraughn)和斯考特·L·菲尔德(Scott L.Feld)在关于“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美国国家认同的宗教边界”一文中认为,“多数美国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并不令人吃惊”。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将美国视为“基督教国家”的美国人比例在增加。皮尤调查显示,1990年代中期,有60%的受访对象视美国为“基督教国家”,到2002年同意这种观点的人达到了67%。2005年达到峰值71%,2006年又回到了67%。看似增加的比例并不显著,但是“美国宗教认同调查”显示,1990年86%的美国成年人认同自己是基督教徒,2008年则下降到了76%。在认同自己是基督教徒的人数下降1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将美国视为“基督教国家”的比例上升了7个百分点。相较之下,增幅比较显著。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宗教多样性的快速增加。今天美国的人口比1990年增加了30%,而非基督徒增加的比例是50%。另外,9·11事件,也增加了美国人的宗教认同,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言:“9·11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们主要用文化和宗教定义自己……对于美国人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他们认同中的宗教成分增添了新的意义。”杰瑞米·布鲁克·斯特朗和斯考特·L·菲尔德对1996年“一般社会调查(GSS)”的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有53%的回答者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来说,作为基督徒是相当重要(15%)或者非常重要(38%)。他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基督教徒中,几乎有62%的人相信,作为基督徒对于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来说非常重要(44%)或者相当重要(18%)。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几乎有66%的非基督徒觉得基督教信仰对成为一个美国人根本不重要。

发生在奥巴马身上的一件事也很能说明宗教认同的重要性。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之时,关于他的宗教背景曾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因为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穆斯林,继父是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并且他的姓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rak Hussein Obama)中,巴拉克(Barrak)是阿拉伯文,“吉庆”的意思。侯赛因(Hussein)是一个穆斯林常用名。早在2007年,就有人发表文章称奥巴马小时候在印度尼西亚上过极端的伊斯兰学校。后来又有传言,说奥巴马的印度尼西亚继父是一位激进穆斯林,并宣称奥巴马在就任议员时面对《古兰经》宣誓,他的教会成员身份只是为了掩盖他的穆斯林身份。后来证实所有的说法都毫无根据。事实上,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所上的学校是天主教学校,但是根本没人拿此说事。皮尤华盛顿宗教与公共生活论坛的高级研究员约翰·格林(John Green)在分析此现象时说:“大众对穆斯林的反感为这些谣言得以持续流传提供了助力。”有记者还曾就奥巴马的宗教信仰问题采访过曾在布什政府任国务卿的鲍威尔。鲍威尔否认了猜测,并补充说,在意总统候选人宗教背景的做法“不够美国”。当了美国总统后,奥巴马仍然不能消停,因为有人继续质疑他的宗教信仰。2010年9月,有位基督教派别的领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己怀疑奥巴马是一个基督徒,因为他认为从奥巴马身上看不到多少基督徒的影子。

在美国,反对宗教少数群体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整个美国历史中,对犹太人和天主教徒的敌视是公开的,主流媒体可以坦然地大谈犹太人和天主教徒对美国的威胁,以及犹太教和天主教与美国主流价值的不协调。这种情况在20世纪的下半叶才得到改观。今天美国主流社会喜欢将犹太一基督教传统作为美国文化的内核。就在犹太教和天主教地位得到明显改观的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1970年代以后,伊斯兰教和穆斯林逐渐成为美国媒体充分展示美国主流社会傲慢与偏见的最新目标。在美国的影视业中,与穆斯林“恐怖分子”斗智斗勇成为塑造美国英雄的最佳素材。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诚然,穆斯林成为美国大片的“新宠”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但是寻找潜在的“他者”似乎一直伴随着美国人建构“美国认同”的历史。

今天,在美国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把基督教作为“美国人”的要素,从历史来看,这一认同观的包容性得到了扩展。但是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是其他宗教的移民在美国明显增加。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佛教徒等所谓“非西方宗教”的信徒不时地在基督教徒中掀起阵阵涟漪。实际上,过去的20年中,在美国人中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的相对比例在下降,但是视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的比例却明显上升。这与美国国内宗教版图发生的变化息息相关。

美国穆斯林的社会整合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就是美国社会民间舆论中所设定的“美国人认同”的宗教边界。美国的选举政治为政客迎合民间舆论提供了可能。由于一部分基督教支派领袖对伊斯兰教的敌意,也由于美国在穆斯林国家存在复杂的利益纠葛,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穆斯林也不时地被抛向美国舆论的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势必对美国穆斯林的社会整合产生消极影响。

二、“文明冲突”范式的话语霸权

1993年,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当时的学术界对亨廷顿用“文明冲突”范式来探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表示不屑。但是9·11事件发生后,没有问号的同名著作立即成了畅销书,而且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全部自动地采纳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范式来解释9·11事件。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最初招致学术界的多方批评。政治学学者指出,即便是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主导者仍然是政府。政府追求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而不是文化的利益。福阿德·阿加密(Fuad Ajami)认为,不是文明控制政府,而是政府控制文明,并以此反驳亨廷顿的主张。法瓦兹·格吉斯(Fawaz Gerges)认为,政治受到“利益冲突”而不是“文明冲突”的塑造。历史学家认为,亨廷顿只是重弹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宏大历史的老调。罗伊·摩塔海德认为,亨廷顿作为一个政治学学者涉入了一个对其历史所知甚少的地区。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的专家共同认为从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视角对问题的解释力远大于这一新的“文明范式”。也有学者认为,亨廷顿只是将19世纪盛行的黄祸论、黑祸论和褐祸论的恐惧症对象在今天替换为伊斯兰、印度和非洲文明。文化分析领域的先驱——人类学家和社会历史学家指出,当他们已经放弃将文化视为一个关键概念的时候,亨廷顿“发现”了这一概念。在人类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已不再将文化视为具有核心本质的固定实体,而亨廷顿所做的正是要将复杂和充满分歧的文明本质化。

伯纳德·路易斯(Bernard Lewis)比亨廷顿更早提出了文明冲突的范式。亨廷顿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的三年前,路易斯在《亚特兰大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穆斯林愤怒的根源”一文,将伊斯兰教视为西方和穆斯林世界的冲突之源。9·11事件之后,路易斯撰写了大量的文章,还出版了新书《出了什么问题?》路易斯成为“媒体明星”,接受了大量的媒体采访。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夫威茨称赞路易斯是一个“伟大的盎格鲁——美国学者”。路易斯避开巴勒斯坦及其被占领土问题,大谈伊斯兰教和民主的不相容,中东的政教不分,军事失败的屈辱与拒绝现代性和对恐怖主义的痴迷等。耶鲁大学著名的欧洲史教授保罗·肯尼迪在为《出了什么问题?》一书撰写的书评中,赞扬路易斯向人们揭示了西方与伊斯兰的冲突持续了许多世纪。

与媒体一样,美国政府自始至终坚称,9·11事件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没有联系。2001年9月20日,布什在对国会和美国人民的演讲中说:“我们被攻击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是什么。”他在演讲中问“我们为什么被攻击?”接着自己回答:“因为我们相信进步、多元和宽容。”他还说,恐怖分子“仇恨我们的自由——我们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选举自由、集会自由和持不同意见的自由”,并认为反恐是“一场世界的战斗,一场文明的战斗,也是一场所有信仰进步、多元主义、宽容和自由的人的战斗”。他后来在联合国的演讲中也提到,他宣战是为了保卫文明。“文明”一词在他的演说词中至少出现了五次。他说:“我们面临的敌人不是恨我们的政策,而是我们的存在、我们对开放的宽容和我们有创造力的文化。”布什的申明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达到了他们预期的效果。9·11事件刚发生后,68%的美国公众认为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是美国遭受攻击的重要原因。到同年的10月下旬,这个比例下降到22%。

为什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范式”能够赢得美国媒体、政界的青睐并在主流学术界有那么多的响应者?美国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厄万德·亚伯拉罕米安(Ervand Abrahamian)的分析直指问题的症结。他说,亨廷顿的专长是他具备不用讨论现实中的政治问题就能分析国际政治的能力,特别是他根本没有提及关于阿拉伯一以色列冲突的现实政治问题。亨廷顿剔除了政治问题之后讨论国际关系,这一点正中媒体和布什政府的下怀。它们都有意识地决定将阿以问题和美国在中东不受欢迎的一般问题与反美的恐怖主义问题隔离开来。任何将阿以问题与美国的不受欢迎联系起来的举动都被视为闯红线。利用亨廷顿的范式就可以非常自如地讨论与9·11事件有关的所有问题,同时无需提到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和定居点,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这样一些让人不安的概念。媒体报道了伊斯兰教的神学、中世纪的历史、伊斯兰教在美国西班牙裔社区的传播、对《古兰经》的多种解释、圣训和沙利亚法等等,而政治问题则被刻意地回避。亚伯拉罕米安发现欧洲的学者在分析9·11事件时就能很好地将政治问题与9·11事件联系起来,如大卫·赫斯特(David Hirst)在英国《卫报》撰文称,巴勒斯坦问题是9·11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另外,弗莱德·哈立德(Fred Halliday)也在《卫报》撰文,表示9·11危机能够用围绕巴勒斯坦的政治对立来解释,根本不用类似“文明冲突”这样的“陈词滥调”。

政府、媒体和学界用文明冲突范式解释9·11事件,在两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方面,由于将9·11事件限定在伊斯兰教的框架之内,使得所有的穆斯林都成了嫌犯,不可避免地对美国穆斯林社区产生了强烈冲击。尽管美国政府再三向公众保证这不是一场反对穆斯林的战争,而是反对极端穆斯林的战争,是极端穆斯林败坏了真正的伊斯兰教,但是将9·11事件与伊斯兰教捆绑在一起的事实已经造成,并且捆绑已经对穆斯林造成了极大的损害。9·11事件后穆斯林的遭遇就是明证。

亚伯拉罕米安认为,文明冲突范式在知识领域造成的后果更加令人不安,因为在一个多元社会中人们接纳了这样一个范式。这个社会看起来有自由和开放的媒体,但是事实上又在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之间暗自画了一条红线。对于研究中东的专家来说这一后果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在伊斯兰教的框架内解释危机的专家被边缘化,结果形形色色的所谓专家粉墨登场。即使曾经批评亨廷顿的学者分析美国在中东不受欢迎的原因时也不会提到巴勒斯坦问题。由于美国学者对9·11事件的政治原因集体失语,结果《卫报》的乔纳森。斯迪勒说,纽约使他想起了勃列日涅夫的莫斯科。

显然,尽管其解释能力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文明冲突”范式在美国是一个强势话语的现状短期内不可能有所改变。作为宗教少数群体的美国穆斯林深受这一强势话语的消极影响。美国穆斯林对媒体的看法就是一种直观表现。爱德华·赛义德说:“今天,伊斯兰教被人负面地定义为与西方相矛盾。这样确立的框架严重地限制了人们对伊斯兰教的知识。只要这种框架存在,伊斯兰教,作为穆斯林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就不可能被人了解。不幸的是,这种现象在美国真实地存在,在欧洲的情况略微好一些。

三、舆论环境不友好

2003年10月,助理将军威廉姆·保金(William Boykin)在一个基督教福音派教堂说,穆斯林崇拜的神是“偶像”。对此言论,时任国防部长的道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不仅没有表示道歉,反而称赞保金的资历。2011年1月,美国共和党议员彼得·金(Peter King)在国会的听证会上引用1999年谢赫.卡巴尼(Sheikh Kabbani)的轻率言论,称大多数美国清真寺的伊玛目宣扬极端思想。虽然事后彼得.金修正了自己的说法,但是对美国穆斯林的偏见仍然溢于言表。美国政客能够坦然地拿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说事而不担心自己有什么政治风险,甚至还有可能为他们得分。爱德华·赛义德在他的《报道伊斯兰》一书中说,“对于伊斯兰教怀有恶意的泛论变成了诋毁外国文化最后一个可以接受的形式”。基督教基要派牧师派特‘罗伯逊说伊斯兰教“不是一个与人和平相处的宗教。只有当他们能控制和支配并有能力摧毁对手的时候,才会与人共处”。罗伯逊还告诉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穆斯林比纳粹还要糟糕”。派特.罗伯逊曾是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是一位重量级的政客,经常与总统和议员会面,宣称能对数百万选民施加影响。罗伯逊对伊斯兰教的敌视赢得了一些犹太人的喝彩,这些人在《纽约时报》刊登了整页广告感谢罗伯逊,理由是他“对以色列始终如一的支持”。

路德宗教会(The Lutheran Church)是美国南方最大的教会之一,它将自己的一位主教从教会开除,原因是他与一位伊玛目参加了9·11事件纪念仪式。电视福音布道者杰瑞.法威尔(Jerry Falwell)宣称是7000万基督教基要主义者的代言人。他说,自己经过充分的研究发现,与服从律法的摩西相比,穆罕默德是一位“沉溺于暴力和战争”的“恐怖主义者”。2010年5月1日,在全国祈祷日纪念仪式活动中,有一位妇女做了这样的祷告:

我们忏悔因为在我们在选举国家和州一级官员时没有用好神圣智慧……结果导致明尼苏达州将穆斯林首次选进了国会。为此,主啊!我们向您忏悔!

该仪式活动由美国宗教右翼团体“国家祈祷日特别工作组”举办。该团体的名誉主席就是上文提到的富兰克林‘格瑞海姆。全国祈祷日由美国国会指定,目的是彰显美国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但是右翼团体利用这一活动赤裸裸地表达对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国会议员凯斯·埃里森(Keith Ellison)的仇视和偏执。宗教右翼团体对穆斯林的敌视不需要任何掩饰。

克林顿在其任总统期间,对国内穆斯林团体采取了一些亲民举措,激起了一些人的不满。1996年,斯蒂文·爱默生(Steven Emerson)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克林顿的穆斯林客人是哈马斯的朋友。斯蒂文·爱默生一直仇视美国穆斯林。1994年就在PBS播放电视节目《吉哈德在美国》,指控世界上几乎所有穆斯林

以上列举了一些政界和宗教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敌意言论。实际上美国公众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消极看法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2002年2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 News)民意调查显示,30%的美国人对伊斯兰教有好印象,33%的人印象不好,37%的人不能确定。2004年,康奈尔大学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有44%的美国人支持对美国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公民自由进行某种限制。调查还发现有74%的人认为伊斯兰国家压迫女性;50%的人认为穆斯林是暴力的、危险的和狂热的;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多数的穆斯林仇视美国。只有27%的人同意穆斯林与基督徒的价值观是相似的。47%的人表示伊斯兰教比其他宗教更有可能在信徒中间鼓励暴力。这些数据显示至少有一半的美国人将伊斯兰教视为危险,并且认为伊斯兰教的价值与西方/基督教的价值有根本差异。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对穆斯林有负面感觉的可能性要高于对佛教徒、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两倍。53%的美国人说自己对伊斯兰教的看法“不太好”(22%)和“根本不好”(31%)。40%承认对伊斯兰教所知甚少,23%一无所知。另外,66%的人不同意“多数穆斯林包容其他宗教”的说法。更有81%的人不同意“多数穆斯林相信女人和男人应该有平等权利”的说法。2010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期间“沙利亚法”一度成为媒体热门话题。共和党参议院候选人莎蓉·安戈尔(Sharron Angle)称“德克萨斯州的法拉克福和密歇根州的德尔班市已经为沙利亚法占领”。虽然德尔班市市长出面驳斥安戈尔并邀请她亲自到德尔班市看个究竟,安戈尔没有接受邀请。实际上,德尔班市有7座清真寺和60座教堂。法兰克福是一个小镇,只有一座教堂和一块墓地而已。甚至有候选人发布电视广告宣称伊斯兰对西方构成威胁等。类似的事件不是个例。

针对美国社会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存在的敌视现象,爱德华·赛义德一针见血地说道:“当然从未有人将琼斯镇惨案或俄克拉荷马爆炸案@或印度支那的毁灭等同于基督教,也没有与西方或美国文化等同起来。这一类的等式从来都是专为伊斯兰教‘保留’的。”此类敌视现象不仅存在于部分政客和基督教右翼领袖身上,美国的学术界在研究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历史和文化时同样存在问题。爱德华曾批评美国学术界“仍然有可能拿伊斯兰教说事,而这样的做法对于犹太教、亚洲人、黑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也仍然有可能在漫不经心地撰写关于伊斯兰教历史和社会的研究著作时不理自尼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以来在阐释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每一个重要进步。”约翰·埃斯波斯托说:“当基督教极端分子称自己是上帝的卫军,炸毁堕胎诊所,我们将基督徒的主流信仰与狂热份子对宗教的歪曲利用区分得很清楚。但是关于伊斯兰教,作出同样的区分并不经常发生。”杰克·沙恒(Jack Shaheen)教授对美国媒体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形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指出,从1960年代晚期一直到本世纪初,在美国的电视和电影中,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是唯一可以被赋予负面刻板印象的群体,美国社会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爱德华。赛义德对敌视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人所惯用的手段进行了精辟的剖析,他说:“故意制造伊斯兰教与原教旨主义之间的联系保证了普通读者将伊斯兰教和原教旨主义视为本质上一致的东西。将伊斯兰教简化为一大堆清规戒律,各种刻板印象,还有关于这个信仰、它的创立者和所有信徒的轻率结论,然后强化每一个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负面评价,如暴力、原始性、本土性(nativism)、威胁性等,并将其永久化。所有的这些都没有严肃地定义什么是原教旨主义,也没有为激进主义或极端主义给出精确的意义,或将这些现象放在特定的背景中。”

美国政界、学界、宗教界和媒体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偏见与傲慢,对美国穆斯林的相关认知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表1显示,90%的人认为美国媒体所展示的伊斯兰教形象是带有偏见的和负面的。51%的人认为在美国的教育体制内,关于伊斯兰教的观点带有偏见(见表2)。

表3显示,53%的人认为美国的非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传播有点疑惧,32%的人认为美国的非穆斯林反对伊斯兰教的传播。总之,85%的穆斯林认为非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心存戒备。

表4显示,有93%的穆斯林认为,美国大众只听说过伊斯兰教,对它的风俗和信仰不熟悉。伊玛目哈桑·卡兹尼说,曾不止有一个人想知道“伊斯兰”和“穆斯林”这两个宗教的区别。

表5显示,52%的穆斯林因为自己的宗教或种族背景遭遇歧视。皮尤调查了穆斯林在美国社会中所遭遇的基于宗教原因的偏执。调查发现有一半的非洲裔穆斯林说自己在过去的12个月当中曾是偏执的目标,白人穆斯林遭遇歧视的比例是28%,亚裔穆斯林的比例是23%。赛尔楚克·斯林研究发现其访谈对象中88%的青少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是穆斯林而遭遇过歧视。67%的访谈对象说自己在学校遭遇过歧视,54%的人说在购物时遭遇歧视。

当主流社会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消极看法较为普遍,同时大多数穆斯林也是如此认知主流社会的态度时,我们相信,缺乏信任感的情况下必然会对穆斯林的社会整合产生消极影响。

四、外交政策

利弊互现的共和党和民主党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穆斯林的政治参与。在中东政策方面,美国穆斯林注意到共和党政府表现得要比民主党政府更有能力制约以色列。1956年,是共和党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坚持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停止对埃及部分地区的侵占并迫使以色列人从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侵占的西奈地区撤退。同样是共和党的尼克松对巴基斯坦持同情立场,在1971年的印巴冲突中反对印度。还是共和党的总统乔治·布什反对以色列在阿拉伯人领土上非法建设居民点。另一方面,是民主党总统杜鲁门为1947年以色列建国开绿灯,由此为60余年的阿以冲突、巴勒斯坦人的灾难和巴以之间的仇视埋下伏笔。同样是民主党的总统林顿·约翰逊帮助以色列六天之内赢得了1967年的“6月战争”,导致加沙、西奈、戈兰高地和西岸的阿拉伯领土被占领。民主党的总统克林顿比以往任何总统都要接近于默许以色列在阿拉伯人的被占领土上建居民点。克林顿甚至一度考虑认可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所有这些事实说明,在外交领域,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人更像是穆斯林世界的朋友。但是,在国内,民主党更多支持少数人群体和世俗国家的理念,对国内族群的多样性表现得更敏感。例如克林顿政府被认为自林顿·约翰逊政府以来最亲以色列,但是在国内它对穆斯林的亲善举措超过以往任何政府。1995年夏天,副总统戈尔访问了一座清真寺。1996年斋月期间克林顿总统问候穆斯林。1996年4月,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白宫主办了开斋节庆祝活动。美国军队的第一个穆斯林教职人员(chaplain)也是在克林顿当政期间上任。总统在白宫接待阿裔美国人讨论国内和国际的问题。克林顿的安全顾问安东尼·雷克(Anthony Lake)与穆斯林讨论波斯尼亚危机。此外,“美国穆斯林理事会”代表与国务院和司法部官员会面,表达对反恐法案的关注并游说废除对穆斯林不公的条款。以上事例说明民主党的国内政策或许比共和党对穆斯林友善,而在外交政策领域,共和党比民主党更有利于穆斯林。对于美国穆斯林社区来说,美国的外交政策虽然呈现出政党轮替的特点,但是基调并无大的变化,偏袒以色列并支持与美国合作的穆斯林国家的独裁政府的政策并没有改变。表6显示,81%的穆斯林认为美国针对中东和穆斯林世界的外交政策导致了美国穆斯林的疏离感。表7显示,84%的人认为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导致一些美国穆斯林的信仰和行为走向极端。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外交政策在笔者给出的5个原因中位居榜首。

美国外交政策不仅影响了国内的穆斯林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和评价,而且格吉斯(Gerges)发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美国人对穆斯林的负面看法的起伏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语

罗伯特·吾斯诺(Robert Wuthnow)和康拉德·海克特(Conrad Hackett)在研究了美国非西方宗教的信徒的社会整合之后,强调社会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是美国社会多数一少数群体关系的结果,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少数群体的特点造成了社会整合问题。美国穆斯林的社会整合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由主流社会的特点而形成。为了更好地实现美国穆斯林的社会整合,美国主流社会需要在外交政策、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和尊重、美国认同的包容性等方面迈出积极的步伐。美国社会在上述领域的进步也意味着美国主流社会更好地践行了平等、宗教自由、多元等其所倡导的美国价值观。

当然,我们还必须看到美国宪法对宗教自由的保护以及美国的法制传统。宗教自由是宪法赋予的基本人权,这是美国主流社会的共识。美国政府态度鲜明地支持这一基本人权。也有更多的宗教团体和个人公开呼吁穆斯林宗教自由的权力应该得到尊重。媒体本身也有大量的比较全面中立的报道。总之,美国穆斯林面临的舆论环境虽然大体上是不友好的,在局部地区也遭遇了其他宗教社区的刻意排斥,还能不时地听到有政客和基督教领袖对伊斯兰教大放厥词,但是大多数美国穆斯林认为作为一个美国穆斯林挺自在,他们将这种自在归于美国的法制传统、宗教自由和美国人民的友善。

责任编辑:王伏平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品格;核心素养

所谓文化品格就是学生所能够体现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以及文化行为取向。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以其为手段,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理解其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也能够促进其认知理解其他不同的文化。但是,针对英语文化品格的养成以及发展,必然要建立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辅助与其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最佳的培养效果。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阅读以及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教学实践的验证,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培养形式。在比较中,重点突出的是中西的文化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是为了了解不同的民族风情;在情景模拟中意在學以致用,因此将其引入高中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一、开展对比教学,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自主建立对比意识,能够对比较对象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任务设置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使学生可以感知二者之间的异同,既有助于深化对本国文化的认知,还能更好地解读他国文化。在选择比较的切入点时,应该是学生常见的点,可以是衣食住行,也可以是日常交际等。

(一)对比英语词汇内涵,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进入高中阶段,词汇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更是语言表达的基石所在,在词汇中实际上也潜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英语词汇,也能够就此发掘中西文化方面的异同。

(1)搭配差异。以“free lover”为例,英语含义为“滥爱、泛爱”,这一点与“自由恋爱”存在本质区别。(2)认识差异。面对相同的现象或者事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使人们的认知也会存在显著差异。以“peasant”为例,很多中国学生会用它表示“农民”一词。实际上,在西方,其更多地意指处于中下等地位、非常贫穷的农业劳动者,甚至还可以译为“乡巴佬”,带有一定的贬义。(3)联想差异。某些词汇除表面意思之外,还包含了其他隐含意思,以green为例,在英语短语green-eyed,green-eyed monster中,其还带有“嫉妒”之意。但是在汉语中,含有此意的短语常常表示为“眼红”,突出的是“红”,如果直译,则写为red-eyed,很显然这与英文表达中的green-eye的完全相反。此外,英语中的“绿色”还可以用于表达“缺乏经验,知识浅薄”等意。(4)背景差异。英语中的某些词汇同时还具有相应的历史意义,蕴含了社会文化背景,但是,有些词汇会呈现出某一文化中,而在其他文化中并不存在,这也是致使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例如Thomas,这是耶稣12门徒中的一位,性格多疑,所以doubting Thomas,可以将其翻译为“多疑的人”,或者也可以是怀疑主义者。

(二)挖掘语篇文化信息,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在一国的语言中,所体现的是本国的文化价值、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意识、观念等等,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可以展现其中的集体与个人观念,在文章中讲述了父母出去度假,只留下子女独立在家的故事。在西方父母为了放松娱乐,常常会留下子女自己出去度假,这所体现的就是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也揭示了西方父母特别重视对子女独立性格培养的观念。但是,在我国,所倡导的是集体主义,是为了家庭可以放弃自我、放弃娱乐的意识观念。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编排了很多话题,这些都与跨文化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动物、购物以及职业、科学等等。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扣语篇,充分挖掘潜藏于其中的文化信息。同样以牛津版高中英语为例,在教学Module 1 Teenage experiences时,从中可以揭示不同国家的社会生活;又如Unit 1 School life,描述了一段英国的学校生活,就此可以揭示中西方国家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不同。

(三)对比英语语法特点,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英汉语句的基本表达结构为主语、谓语和宾语,但是其在句子结构形式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情况下,汉语更偏重意合,而英语偏重形合。汉语的句法关系是以语义词序进行表达,只要能够达意即可,不会过多地要求表达形式的完整性;但是在英语句子中,特别强调的是合乎逻辑的完整表达形式,虽然其中的构成部分也存在独立性,但是会利用形态的变化,用于揭示其中的语法关系。

例如:①Her father has given her a volleyball.(她的父亲给了她一个排球。)②Her brothers often give her presents.(她的哥哥们经常送她礼物。)通过上述句子可知,在英语语法中,随着主语的变化,需要配以不同的词形变化。此外,主谓结构也非常严密,如句②,主语为复数Her brothers,谓语使用的是give。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如句①,谓语则需要转化为has given。这一点与汉语存在本质不同。针对词性的规定,英语也相对宽松,可以是形容词、名词,还可以成为动词,只需要结合相应的语意搭配以及位置调换,所以,不管句①句②中主语数以及人称发生如何变化,动词的形式都未曾改变。

二、深化语篇阅读,体验西方民俗风情

在不同的国家最突出的异质文化特点之一,就是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和风情,因此对这些国家展开探究,体会其民族风情,是感知体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课内以及课外自主搜集和民族风情相关的文章并进行阅读,更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风情,也能够以此实现培养文化品格的目的。

(一)深研教材文本,发现西方民俗风情

在当前的英语教材中,被选编其中的文本大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当然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提炼,也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中的“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语篇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节日以及不同的庆祝方式。Festivals of the Dead、Festivals to Honor people以及Harvest Festivals等等,阅读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各部分内容,提炼出不同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特色,很多学生发现在新年这一天,不同的文化常常展现出不同的风俗特色,例如,在中国,人们会贴喜庆的春联,会相互问“过年好”,会走亲戚、赠礼品,还会给年幼的孩子压岁钱等等;在西方,圣诞节是比较隆重的节日,人们会装饰圣诞树、挂彩灯,相互问候Merry Christmas,或者赠送圣诞礼物;在圣诞节前夜,还会在床头挂上一只袜子,祈求圣诞礼物等等。学习过程中,需要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引导其发现文本之下的文化知识,提炼出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解读本国文化以及他国文化。

(二)进行适度链接,走进西方民俗风情

对学生而言,当其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便不再满足于课内学习,需要就教师精选课外阅读素材,以实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高中生这一群体,常常会对知识产生更为强烈的渴求,渴望了解更丰富的知识量,所以在课外选择时,应当推荐优秀的内容。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Music”这一单元所涉及的是不同的音乐类型。一种音乐类型能够体现其所诞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等。以rap为例,这一音乐形式的突出特点就是说唱结合,特别讲究词汇的押韵和节奏,能够展现说唱者的心境或者用于发泄其情绪。Rap这种形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在黑人聚居区,所呈现的是街头文化。因为在当时的时代,黑人备受歧视,再加上生活困苦,常常渴望表达自己的看法、认知以及观点等等,由此诞生了具有说唱特点的rap,也为黑人带来了心灵慰藉。可见,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体现了民族价值和取向,也自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俗。实际上,在中国,很多音乐也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以蒙古族为例,他们的乐曲大都具有悠长的曲调、质朴的歌词,这与蒙古民众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中,使他们拥有极其豁达的心胸乐观的情怀,所以在这些音乐中能够充分展现蒙古族人民质朴豁达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搜集和教材文本具有密切关联的文章,推荐给学生,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感知潜藏于其中的民俗风情,也能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三、借助情景模拟,打开西方文化视角

真实的情境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强的代入感,如同身临其境,所以,基于情景模拟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打开文化视角,更利于凸显其个性化特征,还能够真正实现塑造文化品格的重要作用。在创建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辅助媒介,如电视、网络等等,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操作、自主设计。

(一)借助媒体创境,打开文化视角

对于当前的时代而言,网络电视是了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在网络、电视中能够观赏到很多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也可自主浏览与其相关的网页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文化视角。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9的“Australia”单元中,主要是以澳大利亚为对象,介绍了其发展历史以及特色动物等等,但是仅仅依赖于文字,能够带给学生的感官冲击非常有限,如果引入视频的方式,常常可以呈现出意外的教学效果,如《Australia》这部电影,具有典型的文化特色,呈现的是特定背景下的特殊历史事件。通过电影观赏,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同与主角共同征服蛮荒,能够使学生更亲密地接触澳大利亚的迁徙民,感知其与土著之间的微妙关系,体会其独有的自然风情以及风俗特征。

上述教学案例中,充分借助了多媒体这一重要教辅工具,再加上直观、生动的影视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他国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二)开展自主英语活动,打开文化视角

由学生自主操作这种方式能够更充分地张扬学生个性,能够呈现更显著的学习效果,体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班级内朗诵优秀的英文诗歌,或者也可以自己创编诗歌,体会诗歌中所潜藏的文化特点。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的“poem”这一单元中所介绍的就是英文诗歌。诗歌本身在内容方面极其凝练,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英文诗歌朗诵会,可以由学生自主朗诵诗歌。在朗诵英文诗歌时,需要提前完成学习,体会诗歌中所潜藏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够使其更积极更主动的深入诗歌,体会潜藏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掌握更丰富的文化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对学生而言,良好文化品格的塑造与其文化观具有密切且直接的关联,而文化观又会关联学生对其他文化的接受程度,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必要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和塑造,可以结合任务设置,也可以精选语篇、模拟情境等等,使学生可以深入其中拓展文化视角,感知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周积富.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9(08).

[2]王博佳.从汉英语法结构差异看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王俊飞.培养文化品格发展英语核心素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8(32).

上一篇:电影欣赏论文下一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