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欣赏论文范文

2023-03-19

电影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更是产生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认识教学反思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反思教育理念;反思备课教案;反思教学组织。

[关键词]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程标准 策略

政治是一门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学科,长期以来政治教师一味的说教让这门课变成了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而教学反思的出现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需要改善现行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及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并以此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新时代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本命题,在课改势风厉行的今天更具实践意义。

“经验+反思=成长”,不懂得教学反思的教师定不会成为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政治教师唯有通过不断反思,对教学工作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做到“去粗取精、由此及彼”,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二、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的建议

那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呢?

1.反思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行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摒弃以往教师是课堂主宰的可笑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在政治课堂上,笔者会多设计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行探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不对任何答案做统一规定,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多赞扬欣赏少批评指责,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反思教学教案,增加教材备课的科学性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增加了许多亮点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初高中政治教材内容的不紧密衔接又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反思,科学地分析新旧教材的优点和不足,改变以往读教案的做法,将新课改精神在新教材内容教学中呈现出来。

例如在学生缺少课程先备知识时会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从而出现较大学习障碍,学习兴趣也随着降低。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反思这一因素,适时补充学生先备知识。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时,新教材的编写并没有对“文化生产力”这个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在对第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笔者明显发现学生对“文化生产力”的文字解释不易接受,于是笔者再次修改教案,以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著作等文化产业对这个名词加以说明,使教材知识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让教材知识能够很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显然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满意的。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较快地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可以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实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3.反思教学组织,重视课堂教学灵活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传统政治课堂中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消失殆尽。“教无定法”,能符合学生思维和特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就是好方法。好的教学方法不在于一节课问多少、学多少、练多少,而是在于问学练的过程中是否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驱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反思、探索出恰当的教学方式和高超的教学技巧。

例如,笔者在教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并未以直接告诉学生案例中的消费行为具体要怎么分析,而是让学生自行组成讨论小组,谈谈自己对以上消费行为的看法,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在真实生活中与案例相似的消费行为。最后教师总结教材观点,学生互相交流心得。这堂课没有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教师的成长是自我反思、自我引导、自我完善的过程,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教学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 袁 妮)

电影欣赏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视听说课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英文电影欣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听说能力 英文电影欣赏课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开设了英语视听说课程,目的是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主要侧重在基本生活场景和职业场景中英语应用能力。可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课程教材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以及高职学生自身拥有的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乐观。如何培养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一步完善听说环境,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阐释英文电影欣赏课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

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听说学习缺少兴趣,及格万岁是他们的目标。

(二)传统的英语听说教材的缺陷性

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视听说教材基本都是单纯的分模块、分话题或者分情景,这些教材中除了一些日常情景话题之外,也涉及面试等工作情景的话题,教学视频光盘也仅仅是情景对话的小片段。这样的听力材料和情景对话毫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因此无法吸引学生听的兴趣,也不能激发学生张口模仿英语。

(三)学生未来生活与英语听说关联性不高

当今就业压力之大,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严重和专业脱节,学生未来生活与英语听说关联性不高的窘境让学生缺少英语听说学习的动力。

(四)客观方面的原因

有些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室设施齐全,可是基础英语配套软硬件还不够完善,语音室里面的英语资源太少,没有为学生配置足够的英语听说资源。

三、英文电影欣赏课的优势和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语言丰富生动、难度適宜

在电影的选择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英文电影,这就需要了解和把握如今90后大学生的口味和喜好。根据问卷调查,90后学生最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前三位分别是科幻动作片、战争悬疑片、浪漫爱情片。二是要根据专业班级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电影的类型,一般来说男生多的班级或者理科班适合选择动作、战争片,而女生多的班级或者文科班适合选择爱情、动画片。三是要选择健康、积极向上的影片,这就需要课前要对所选的电影或片段进行筛选或剪辑。四是要选择有文化教育意义,而不应仅仅依据故事的情节。五是最重要的一点,要选择语言丰富生动、难度适宜的影片,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有一定的语言接收量,所以长时间的武打动作片不适合在课堂上用作素材。如《电子情书》《歌舞青春》《功夫熊猫》等比较适合英语初级学习者,《泰坦尼克号》《美女与野兽》《音乐之声》等比较适合英语中级学习者,《卡萨布兰卡》《傲慢与偏见》《触不到的恋人》等比较适合英语高级学习者。电影中丰富生动的语言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张开嘴模仿学习其中的单词、短语或句子表达。

(二)西方文化的魅力有吸引性

中国学生由于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方面面保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在欣赏西方英文电影的同时,也被西方文化深深影响和吸引着。西方的当地风景、建筑风格、饮食习俗、家庭观、爱情观、朋友观、宗教信仰等都让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如风靡一时的大片《阿凡达》,除了3D的科幻效果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影片了解当地的民族政策、宗教信仰、爱情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平衡发展以及影片所反映的环保意识。

(三)明星、歌曲、舞蹈、歌剧等的吸引力

年轻人大多有自己喜欢明星,歌曲种类,舞蹈类别,以及歌剧。电影中自己的喜欢的明星喜欢看美剧,学生也会喜欢看美剧,电影中自己喜欢的歌曲,学生会把英文歌曲学得非常棒,电影中的精彩舞蹈,学生会在话剧表演和晚会中重新改编,电影中的歌剧情节和故事也会让学生流连忘返。比如青春偶像校园歌舞剧《歌舞青春》一二三部都非常适合大学生观看,不仅语言难度适合,话题也都是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电影的男女主角都非常青春靓丽、多才多艺,电影的几个话题如篮球比赛、升学抉择、爱情自由都非常接近大学生的生活,电影里的歌曲让人百听不厌、大型舞蹈歌剧更是精彩绝伦,许多学生在课后会专门学习里面出现的英文歌曲。

(四)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

在播放电影时要保证学生听到的一定是英文,同时注意中英文字幕的切换,可以中英文间隔交替播放,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看着汉语字幕模仿原音或者翻译成简单的英语,也可以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配合电影画面翻译成汉语。可以在电影播放前用PPT播放介绍电影的年代、类型、主要演员、历史依据和背景等,可以选择精彩片段或目的片段播放,学生可以分组模仿角色配音,重新演绎精彩片段,可以挖掘电影的主题进行主题演讲或者辩论,等等。在所有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总结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并对电影中反映的文化、教育意义、主题加以总结,也可以就从何种角度来欣赏播放电影来做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1]陈奕曼. 电影在英语视听说课中的应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07(2).

[2]武晓燕. 英语电影教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新模式[J].电影评价.

[3]杨玉国. 电影语言与《英语视听说》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6).

电影欣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麦兜;借鉴;动画电影音乐

中国动画曾经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和80年代呈现可喜的发展势头,创造了大批优秀动画片,其中的电影音乐也让观众记忆犹新。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的迅猛发展呈现迟缓趋向,经典的作品寥寥可数。

“麦兜”系列电影自2001年首部上映以来,至今已发行了7部。该系列电影在票房和口碑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曾获得多项国际与国内电影奖项,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典范之作,其电影原声带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追捧。本文将以麦兜系列电影为例,重点研究影片的音乐特色,探讨其对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借鉴意义。

一、音乐类型的多样化

(一)古典音乐的借鉴、改编 。麦兜系列的电影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 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在电影中被大量借用与改编,耳熟能详的旋律与质朴、可爱的原创歌词相得益彰,不仅形成了该系列电影音乐的自身风格,而且极大地增强了电影音乐的流行度,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

以首部麦兜电影《麦兜故事》为例,电影原声带中改编自古典音乐的达7首之多,占全部音乐比例的50%。如传唱度最高的电影主题歌《麦兜与鸡》就是改编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钢琴小曲《乐兴之时F小调第3号》;插曲《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改编自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儿时情景第1号》。

其他系列电影《麦兜菠萝油王子》中《一闪一闪小星星》 是直接借用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C 大调变奏曲 K256》;片尾曲《悠悠的风》旋律来源自著名作曲家勃拉拇斯的39首圆舞曲中的第15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麦兜响当当》里搞笑的《一身猪腩肉》则改编自莫扎特著名的作品《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麦兜当当伴我心》中的《鸭鸭鸭鸭》是改编自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车车车车》则改编于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著名的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二)世界民族音乐的广泛运用。麦兜系列的电影音乐运用了大量来自不同国家与民族的音乐素材,让观众得以领略电影深厚的文化根基、音乐的风情万种,体现了其电影音乐类型的绚烂多姿。

电影《麦兜菠萝油王子》中的插曲《落街冇钱买面包》是根据古曲《妆台秋思》改编而成。在《麦兜响当当》中,开场白则由詹瑞文以广东地区的传统曲艺品种——龙舟说唱形式表现;《麦太口服液》改编自我国著名音乐家金砂先生的成名曲《牧羊姑娘》;《月光光》是来源自一首客家地区家喻户晓的客家童谣。《麦兜当当伴我心》中的合唱曲《Mary是我表姑姑》是翻唱自美国儿歌《玛丽有只小羊羔》。电影《麦兜我和我妈妈》中的歌曲《M River》改编自泰国民歌《相思河畔》,吉他、巴西沙锤和钢琴的运用,让整首歌曲弥漫着异域风情。

(三)流行音乐的吸收、融合。在麦兜系列的电影音乐中,乡村、民谣、舞曲等多种流行音乐风格都有所涉及,但并不是完全照搬欧美流行音乐,而是体现出中国流行音乐与欧美流行音乐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特点。麦兜系列的电影音乐以其曲调朗朗上口,节奏鲜明,色彩丰富,歌词生活化,易于听者接受和传唱,显现出浓郁的娱乐性与商业性特征。

电影《麦兜响当当》中,由尹光演唱的《the tennessee waltz》 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乡村音乐的代表作。《麦兜当当伴我心》中的《美丽梦中人》是翻唱自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创作一首民谣歌曲。黄磊和女儿多多演唱的电影《麦兜我和我媽妈》主题曲《扭腰歌》翻唱自美国的《Yum Yum Cha Cha》,歌曲旋律保留了恰恰舞曲活泼、热烈的特点,配合谢立文填写的中文歌词,体现出可爱、俏皮的风格特点。

(四)原创音乐的独具特色。麦兜系列电影音乐的成功与其音乐创作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同心协力,不仅创造出具有麦兜个性特色得以广泛流传的音乐,而且得到业界的一致肯定,获得多项电影音乐方面的奖项,可谓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002年,麦兜电影的御用音乐人何崇志凭借首部系列电影《麦兜故事》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之“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的奖项。何崇志的原创音乐以简单细腻的风格,诠释出电影角色的内心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香港独立音乐人The Pancakes善于制造纯真趣致的音乐,她凭借电影《麦兜菠萝油王子》之主题歌《咁咁咁》获得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大奖。形成古典与流行乐的冲突,元素碰撞之妙令人忍不住拍手称赞。

二、演唱、演奏形式的多元化

麦兜系列电影音乐在演唱、演奏形式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演奏方面,擅长运用钢琴、萨克斯风、爱尔兰长笛、手风琴、小号等乐器以独奏、重奏、合奏等多种形式的组合为影片渲染欢乐与忧伤、卖萌与怀旧共存的气氛。演唱形式方面则采取独唱、小组唱、表演场、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运用粤语、普通话、英语等多种语言演唱。

电影《麦兜故事》的插曲《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改编自德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曲家尼克的唯一传世作品《邮递马车》。在介绍麦太生活工作状态及其不容易时出现。曲子开头由小调转入大调又马上转回小调,在原版钢琴独奏的基础上加入大提琴的拨奏和手风琴的拉奏,使得音响色彩更加的丰富。而钢琴急促的柱式和弦、手风琴充满苏联气息的拉奏及副歌钢片琴疯狂的敲击也成功营造了一种快节奏生活的紧张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运用男女声混唱的形式,则使得充满古典气息与搞怪的歌词、搞怪的演唱方式形成强烈的冲突,加强了戏剧冲突感与滑稽感。

电影《麦兜故事》之《黎根之歌》以男高音独唱的形式,结合歌词朴实的哲理,巧妙精确地描写了当时麦兜的心理活动。而其中萨克斯和轻爵士打击乐的编配,则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表达了对麦太的怀念。

对经典歌曲的翻唱也形成其自身特色。《麦兜菠萝油王子》中的《我的心里没有他》翻唱自1955年巴拿马人Carlos Eleta Almarán的原创曲。《麦兜当当伴我心》中的《热情的沙漠》翻唱自日本乐队ザ·ピーナッツ(The Peanuts)1973年发行的《情热の砂漠》。

三、电影音乐的多重美学功能

动画片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而音乐对于这些场景的描绘也是非常擅长的。首先乐器的音色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其次,在某些场景转换时,音乐还能发挥蒙太奇的作用,即由音乐来衔接和交代故事情节,表现画面之外的情景转换。

动画片中的人物,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会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刻画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正是音乐最擅长的优势。旋律被称为音乐的灵魂,通过旋律线的上下起伏,不同音调的色彩特征,节奏的张弛变化可以有效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个性。

电影《麦兜故事》之《就系麦太临盆既时候》出现在麦太临盆时,音乐起到了描绘场景的作用。竖琴刮奏引出回忆的时空穿梭感,弦乐不停的拉奏“对位”仿佛似飞盆摩擦空气发出的呲拉声。此处,弦乐的拉奏与拨奏推动了整个情节的发展,而长笛时隐时现的演奏也让整个动画充满童真与灵气。麦太许愿时,“胶盆”没什么表示,此处紧跟的电子下滑音效巧妙的描写了麦太失望的心里活动。接着,朦胧的双簧管和弦乐衬托了紧张神秘的氛围,马上使此处有一种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既烘托了气氛,又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格调。随后,电子键盘、弦乐拨奏与转调运用音乐描绘人物心理活动的特殊功能表达了麦太心情的忐忑与内心活动的复杂。最后,以长笛为首的管弦乐一串下行音合奏,顺应了胶盆的落地。“叫做麦胶,还是算了,胶胶多难听”这里也出现了一串由不协和音程构成、以长笛为首的管弦乐快速下行旋律,来衬托麦太矛盾的心情。此处运用了音画结合的手法,增强了人物的趣味性,在渲染背景氛围的同时增加了动画的连贯性。

《麦兜与鸡》作为“麦兜系列”的一首“名曲”,改编自弗朗茨·舒伯特的著名作品《乐兴之时F小调第3号》。“我个名叫麦兜兜,我阿妈叫麦太太。我最喜欢吃麦甩咯,一起吃鸡一起在歌唱……”这首歌的出现交代了人物背景,把人物的名字及爱好在朴实的语言中表达得清晰有趣。作为本影片出现的第一首插曲,它奠定了滑稽的基调,也为其后麦兜把“射足球”理解成“撒尿” 的情节做了感情铺垫。此曲也以钢琴演奏作为片尾曲,使整部影片幽默诙谐的情绪得到了升华。

四、总结

在影视界许多主流媒体都给予了“麦兜系列”电影音乐非常高的评价。一来,麦兜乐天派的精神、可爱的形象与哲理的语录令人为之着迷,麦兜的“名言”成为影片中经典的歌词;二来是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典型性、流行性特征。

所谓的动画片不仅仅是能给小孩子打发时光的,而是要反应正确价值观或者深刻哲理能让孩子们思考的,甚至能让许多大人也能回头细细品味的。“麦兜电影系列”里面就有许多用孩子的语言深入浅出詮释人生哲理的句子。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必须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

艺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体现为艺术典型。电影里的“人”不应该是某一个特定的个体,而更应该是某一类人在社会上的倒影与缩体。如“麦兜”给人就是一个蠢萌蠢萌慢半拍的形象,可是若是深究就是一代香港人对生活的无奈。在音乐中以“主题曲”这一形式最能代表艺术的典型性,往往耳畔响起音乐眼前就呈现出影片的主人公形象以及故事的基本内容。

麦兜系列电影音乐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典型性、流行性。音乐类型的多样化、演唱演奏形式的多元化、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的流行化,让许多孩子在观影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通过借鉴大量的古典、民族音乐元素,对这些名曲进行改编并配上形象化的歌词。高大上的经典作品与生活化的歌词有机的结合,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令人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王慧萍.动画片中民族元素分析及效果再现:【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07.

[2]林深.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5.

[3]凌逾.跨媒介整合艺术——港派麦兜与台派几米[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4]项筱刚.论中国商业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外援现象”[J].音乐传播,2016(02).

电影欣赏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是文化产业兴盛发达的根本保证。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国内各种文化市场蓬勃发展,但是,相对来说,我国文化市场的国际竞争优势还不显著。为了全面开掘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潜力,积极培养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水平,我们必须进行电影管理体制的创新。而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则是电影所有管理规则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管理创新;分级制;软实力;竞争优势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电影文化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去年以百亿的票房大关凸显其巨大的经济价值作用。但是,与欧洲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市场及亚洲的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甚至印度电影市场比较,我国电影文化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电影市场价值潜力最大的国家,但是,我们目前最多挖掘出了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因为中国电影管理体制的一些因素,中国电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没有很好的竞争力量,从而影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为了全面开掘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潜力,积极培养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水平,我们必须进行电影管理体制的创新。而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则是电影所有管理规则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改革。

一、中国电影文化管理体制必须进行创新

客观地说,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谁也无法抹杀的。文化部及广电总局,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出台各种政策与法规,刺激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发展。与过去相比,中国电影文化行业的市场开放度明显提高,电影市场准入的政策门槛有所减弱,电影文化生产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我国电影产品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年产40多部发展为500多部,中国电影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即将赶上印度、美国。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对电影产业提出具体规划。“产业化”指包括生产数量、产品质量、产品流通、产品销售及产品制作企业等各个层面都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市场运转中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的生产销售流通。2009年、2010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成绩证明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可是,透过表象的繁荣与虚拟的票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实现了产业化吗?事实上,中国电影管理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不对中国电影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再思考,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电影产业化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是一种“伪产业化”,是一种文化的“政治走秀”。产业化需要集约化、大规模和国际竞争力,而中国的电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首先,国产电影拍摄数量增多而资本血本无归。据相关统计,2009年电影产量增加幅度较大,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较2008年增加50部,是2001年故事片产量的5倍多,成为世界第三电影产量大国。除故事片外,全年生产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52部以及供电视播映的数字电影110部。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一共生产了526部电影,但其中真正走进影院的也就260部左右,大约只占总数的1/2 。每年拍摄的电影数量如此之大,但大多数却无法上线,不知广电局当初在审批的时候依据什么批准了这些无法与观众见面的电影,这些电影的投资血本由谁来买单。虽然媒体大吹特吹中国电影2010年的收入已经超过百亿大关,可是除了《阿凡达》、《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几部电影外,谁还记得其他电影?《日照重庆》、《人在囧途》、《海洋天堂》、《如梦》等一些小电影,艺术手法及艺术水平都不错,但是,因为没有像《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那样的轰轰烈烈的商业炒作,也没有冯小刚、张艺谋那样的实力,这些电影虽然获准上院,但其结果依然是可能勉强还回血本甚至血本无归。另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多刚上演的电影甚至在上演之前,盗版漫天飞,使得中国电影的生命周期最多两周时间,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的观众是观看盗版影碟的,这也使得很多电影蒙受损失。

其次,国产无法上线的电影也无法进行海外销售。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标志,应该是中国电影占领全世界电影市场,可是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其实,中国电影从来没有占领任何国际市场。中国电影商把中国本土市场当作世界市场,而世界真正的电影大国则是把世界当作自己的市场。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影视产品的出口与进口严重不平衡。中国国内的电影票房主要靠进口大片来支撑,而中国十余年来的出口影片非常有限,即使海外发行的影片也是中外合资的影片,而并非纯粹的国产影片。由于中国电影缺失国际竞争力,中国又要实现电影的“伪产业化”,只好加大对好莱坞影片的进口开放,这样中国电影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2010年,美国进口大片在中国创下了历史票房新高。根据某娱乐决策智库统计数据显示,各类进口分账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累计票房达36.8亿元人民币。今年,大批好莱坞大片蓄势待发再闯中国。那么,如果从深层原因去寻找,中国电影没有国内票房价值,也缺乏国际竞争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每年400多部无法进入影院的电影,或者无法进入CCTV6电影频道的数字电影,更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大多数没有轰动效应,都是广电局出钱的“行政计划”电影,是为了养活各个电影厂的一些闲人的电影。这些电影在审查的时候,都是非常中国化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主题特色,拍摄完后,连广电局自己就觉得国内观众都无法接受,无法让这些片子进入电影院,怎么还有可能性进入国际电影的市场呢?即使那些被批准进入电影院的作品,绝大多数也都是“昙花一现”的“一日游”,上线一天即刻撤线。国家电影产业的收入主要靠海外引进的大片和十几部稍微好一点的贺岁片、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特色片”,而90%的电影投入则是浪费钱财和精力。

第三,某些国产计划电影拍摄的目的就是为了洗钱。2006年4月3日《沈阳晚报》报道,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部主任陆红实近日语出惊人:近两年,我国每年都有100多部滥片子不能上院线,原因之一恐怕是:“不少人拍片是为了洗钱”。陆红实表示,我国在2005年平均每1.4天就有一部新电影产生,但其中却有38.5%不能在电影院放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洗钱“洗”滥了中国电影。经济学家黄苇町认为,靠投资电影洗钱,一般方法是拍摄那种预算很高的电影,但在真正的电影场面中,胶片和设置布景只用很少的钱。大量的钱用作其他方面,这些钱就变成了那些相关公司的合法利润。中国电影真的没有希望了,几千万投资拍摄出来的却是“尴尬

作品”。现在许多公司投资电影都是为了洗钱,所以心不在剧本上,更不在“支持中国电影事业”上。这则2006年的新闻报道的情况,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且愈演愈烈,每年近600部国家投入的影片,只有十几部能够赚回成本,而这500多部电影的亏空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责?

第四,电影虚拟票房与自相矛盾令人无法相信。以2009年为例,影片《建国大业》票房达到4.2亿,与暑期档的美国纯娱乐性商业大片《变形金刚2》不相上下,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新纪录。影片《风声》在“谍战片”类型的包装下票房超过2亿。此外,《沂蒙六姐妹》、《高考1977》、《铁人》、《袁隆平》等影片票房成绩累计超过10亿元,相当于产业化改革之初的全年电影票房总额,超过50%的献礼影片进人主流院线排映。事实上,这样的统计具有说服力吗?谁会相信《建国大业》的票房会达到4.2亿?有多少人去观看过《沂蒙六姐妹》、《高考1977》、《铁人》、《袁隆平》等影片,而相信其票房超过10亿元?不知2009年国产的哪些电影居然在海外销售收入达到27.7亿元?这些部门发布的票房数字虚拟性太强,使人无法弄清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时,同一部电影的票房,在发布票房的时候也自信矛盾,如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几天就惹出争议,该片首日票房3620万元的数字遭到媒体质疑虚高,导演冯小刚不得不在自己的微博上反击,透露影片在中国内地票房达2.4亿元。到底中国电影票房的统计,有多少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也许谁也无法搞清楚。

第五,投资成本小的电影在中国没有活路。虽然,今天影视传播行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行业,无数年轻的影视媒体人热血沸腾,千万百计凑钱投资拍摄自己心爱的电影,但结局几乎都一样,无法上演,根本不能进入影院,即使被允许放映后,票房价值也非常惨淡,如《好雨时节》、《米香》、《熊出没注意》的收入不足10万。叶京曾批评内地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集体把中国电影做死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其他行业有反垄断,而中国电影行业的权力资本与大腕资本的联手,将中国其他无数导演、电影作品及观众都送进了死胡同,强迫国人只能接受他们的权力产品。另外,电影的权力腐败与各种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著名作家王朔在2007年6月10日在自己的博客上状告广电局审片组受贿每年可达3亿,他气愤地说:“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王朔最后是否诉讼到法院没有下文,但针对王朔的公开批评,至今也没见到广电局的正面回应。

第六,中国观众渴望进入影院却大多数被拒之门外。中国是所谓的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中国拥有13多亿庞大的人口,可是,中国观众有多少人真正经常进入电影院去欣赏电影呢?所谓的2010年电影“百亿”收入,到底是怎么突破的呢?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看电影的观众很少,每个人看电影的次数很少。不是中国观众不喜欢看电影,是电影产业化后畸形发展,对无数观众拒之门外。中国的电影票价比美国、法国、香港的电影票价还贵,犹如中国的房价直冲云霄,而中国普通百姓的收入不可能看得起电影,是高票价将观众拒之门外的。中国人均两年进入电影院一次,远远低于世界观赏电影的人均水平。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五倍,而美国的电影票房则是中国的七倍。诚然,有电视冲击及盗版泛滥的原因,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还是渴望进入影院观赏,他们选择盗版也是一种无奈。

二、中国电影分级制实施与国际竞争优势

文化竞争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一种战略,文化产业竞争是文化竞争的载体和焦点。比如美国,即把文化贸易作为国家战略,以此宣扬美国的文化价值观。目前,中国经济蓬勃发达,世界瞩目,但是,中国的文化输出并不强大,特别是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电影作品是最好的国际性文化产品,电影语言是国际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群心灵交流的最好语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电影还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年,WTO规则是世界性的规则,是国际竞争的公平原则,追求贸易的公正性与反倾销、反垄断法则。中国电影产业如果要真正实现产业化、要真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要真正能够让更多年轻导演看到未来的前景,那么,可以从电影体制管理的改革着手,与世界电影管理体制接轨,实现中国电影的分级制管理。这样,可以极大地解放中国电影生产力,极大地解放各种电影题材的禁区,极大地探索人性的各个层面,极大地满足中国与世界观众对中国民族电影不同层次内容的审美需求。电影分级制不等于“政治意识形态”,也不等于“道德的沦丧和堕落”,仅仅是为了促进电影管理发展的一个手段。电影分级制实施,对中国电影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首先,电影分级可以促进中国儿童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在中国,电影分级应该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观影心理健康,而且可以更多地开发儿童类型的电影。中国是世界上儿童、青少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是,我国适合儿童、青少年观赏的影片却非常可怜。除了数量很少,很多导演不愿意拍摄儿童题材的电影,并且即使拍摄出来的儿童影片也失去了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几十年来儿童影片走的是《鸡毛信》、《小兵张嘎》及《闪闪的红星》这样的传统革命题材的老路子,儿童影片成了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基地。拍摄的儿童电影很少,题材狭窄而虚假,缺乏电影分级制度,致使大量成人电影不对儿童限制,当今儿童及青少年们过早性成熟与电影没有分级,成人、儿童混合观看电影有一定的关系。电影分级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青少年或者儿童的观影心理健康,由于中国没有实现电影分级制度,往往使用“儿童不宜”来提醒观众。可是,从《寡妇村》开始的“儿童不宜”,逐渐风行多年的全国影坛,不是真正为了关爱儿童,而是成了电影“性趣”的活广告,于是,呼吁中国电影界实行分级制度从那时开始。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任何儿童都可以观赏的电影《英雄》、《少林寺》及《长江七号》,在美国、港台是受限制的,进行了严格的分级管理,很多儿童是不能观赏这些电影的,因为这些电影里充满了暴力、打斗与血腥;《色,戒》、《非诚勿扰》除暴力、杀虐外,还有过重的性暗示台词或者性暴露、性展示及性表演,在国外更是严格分级的,但是,中国允许任何儿童都可以自由地进入影院观赏,甚至和父母们一起观看,而父母们却毫无尴尬的感觉。

如果实现电影分级,则鼓励更多的导演去投入儿童、青少年的电影创作与拍摄,严格区分成人影片与儿童影片的镜头语言,根据中国儿童的心理特征,拍摄出更多适合他们的电影。中国儿童电影一定会在世界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让世界儿童大国也真正成为世界儿童电影的大国。这样,可以真正促进中国儿童电影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并参与到国

际儿童电影的市场与竞争中去。

其次,实现电影分级制度是解放电影生产力的第一步骤。电影生产力是电影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包括电影劳动者、电影生产的科学技术及电影产品。而要促使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必须调动电影人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而电影的体制管理创新、电影创作题材的创新及电影审美精神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则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前提。中国目前所谓的电影产业是靠每年大力进口的影片和国内观众“被喜欢”的政治宣传片拉动的票房。很多题材是禁区,很多现代、后现代的个性艺术电影被否定,真正的电影人在中国拍摄电影实质上是非常压抑的,特别是第六代及新锐导演们的电影,长期被压制在“地下状态”,无法在自己祖国的国内院线上映,这是极其悲哀的事情。电影审查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权力垄断的专制,是既得利益团体坚守的财源阵地,是以政治意识去扼杀艺术意识的电影“暴力”机构,是一个非常容易滋生腐败的管理中心。如果取消电影审查制度,而建立起电影分级制,在电影话语面前人人平等,则可以解放电影生产力,让更多的不同类型电影满足更多的观众。中国电影将真正地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也可以相信中国在电影分级后,一定会出现伟大的电影大师,也会出现更多的艺术家站在奥斯卡及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奖台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超过印度,相信中国的电影也可以超过印度,甚至中国的电影与国家的GDP一样,进入世界电影大国的前几名位序。

第三,电影分级制可以按照级别有重点地拍摄精品并参与国际竞争。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全年影片立项达1800部,涉及制片单位超过1100家,其中,民营制片单位超过1000家,风投公司、基金公司、房地产商、煤老板都开始关注投资电影,但在现有体制下,电影投资风险非常大,很多时候会可能形成电影投资泡沫。如果没有分级,盲目投资,最后无法审查通过,或者遭到《色,戒》那样的严酷指控,将精心拍摄的艺术细节删除,严重影响了审美观赏,影响了观众人数,造成甚至一些有钱人士不惜花钱坐飞去去香港观看完整版《色,戒》的局面,这样的电影投资风险真是难以预估。如果进行电影分级,在分级制的范畴内进行电影创作与投资,则可以规避这类审查的风险。中国在电影分级后,由于题材的宽泛,电影镜头语言的丰富,电影创作自由度的开放与导演、演员的艺术个性的解放,中国完全可以拍摄出更多的电影精品,积极参与到国际电影的竞争中去。根据《综艺报》2010年12期报道,2010年国产片海外销售收入35.16亿元,共有17家制片单位在海外销售47部影片(其中合拍片46部)销往61个国家、地区,共计205部次。一些合拍大片如《功夫梦》、《叶问2》、《锦衣卫》、《十月围城》等的强势推出,使得2010年海外票房冲破30亿元大关,达到了35.16亿元。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市场依旧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三个传统地区。如果中国电影实现分级制后,让更多的中国导演按照海外市场的需求拍摄电影,按照世界通行的“人性”法则去拍摄电影,探索生命、战争、死亡、性爱等多重更深刻的主题,探索中国百姓历史层面及现实层面的生存禁区与灵魂禁区,那么,中国电影的受众将更加广泛,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在文化内涵上可以获得更大的沟通,中国电影至少可以参与更多的国际竞争,拥有更多不同层面的国际观众。中国除了“功夫”题材外,还有更多的题材予以展示。因此,电影分级制的实施是中国未来电影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

第四,唯有中国电影分级才可能促使国内电影市场的放开。由于严重的权力与保守思想,中国电影到目前还无法分级,如果说还存在一个级别的话,则是电影的“垄断”级,行政权力资本与大腕资本的联合,挤压打击其他导演、打击全国观众的“迫害级”。可是,中国13亿多观众的电影审美权力就被电影局和这几个大腕一手遮天了吗?从第六代开始的导演,就别指望广电局给他们光明的前景了。为此,我们必须呼吁电影分级制的实施,让所有热爱电影的导演都能按照自己的艺术愿望去拍摄电影,让所有热爱电影的观众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艺术欣赏愿望去观赏电影,让所有的电影院线都全面放开,而不是为那几个人独霸天下的局面开绿灯!一些媒体及官方报道说,中国电影的票房价值越来越好,电影产业方兴未艾,犹如《广州日报》最近报道的那样:“近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电影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全球总裁米勒·奥克斯预测:中国电影票房将在10年内超越美国。而部分中国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空间和增长速度表示乐观,但对于未来10年中国票房究竟能不能超越美国,不少受访者持审慎态度。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已经持续多年。根据广电总局今年初的报告,电影产业化改革8年以来,全国城市票房增长了10倍,年均增幅超过35%。而回顾过去5年的两国票房增长速度,与停滞不前的美国电影市场相比,中国内地的市场简直是突飞猛进。在2010年,这个市场增长到10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65%。”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价值也许的确在“突飞猛进”地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些票房价值能说明的是,在中国一线、二线城市,电影观众人数较多,并且,大多数是靠各种节日片、假期片或者贺岁片而赢得的票房。而对全国最多的三线城市、各个县城,电影业依然并不乐观。目前体制下,中国电影生产与发行、放映的票房收入集中在大城市,并且价格较高。所放映的电影多是商业影片,追逐利润成了唯一目的。可是,中国十三亿人口,庞大的大多数潜在观众都被忽略。如果中国电影分级,可以促进电影生产力的解放,可以调动更大的积极性,可以让潜在的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电影的类型生产增多,观众群体增多,电影市场则更为活跃,这样,中国电影事业才会真正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而不是主要靠引进国外几部商业大片捞取票房。近年来,中国的电影管理宏观规划再次面对电影分级制度的呼吁。“从中国电影市场的长远发展考虑,电影分级制既是中国电影创作者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观众乃至电影主管部门的迫切要求,是一项多赢策略。同样,对电影主管部门,在有明确的电影等级评定标准为依据的情况下,就可以避免少数几个人根据自身好恶来评判电影‘生死’的情况。而对于电影制作者、播放者来说,电影分级制一旦出台,他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年龄的观众群,可以采取不同的创作手法和播出方式。出台这样一个分级制度,不仅有利于电影产品的丰富和多样化,而且对规范放映市场也有好处”。电影分级制的出台,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可以根据电影等级来选择符合自身意愿的观赏方式。

第五,中国电影分级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必然。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编剧王兴东在2003年将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作为政协提案上交,他认为我国的影视分级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无条件允许任何年龄人士观看的;二是有条件允许青少年儿童观看的,即14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观看,影视产品必须向家长提出警示:影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语言和性爱相关内容;三是严格禁止儿童及青少年观看的,即影视产品包含显而易见的暴力、性爱等内容。王兴东说,影视产品分级是文化产品分级的基础。当前我国对广播、网络、短信、出版印刷物等都没有建立分级管理体系,给了一些不法商人传播不健康内容的可乘之机。如果影视分级制度得以实施,我们可以将其相应地推广到其他文化产品领域,影视分级的经验可以对其他文化产品的管理提供参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这么多年来,多少电影人都在一直呼吁电影分级制的实施,为什么在中国就如此难产呢?著名学者及媒体专家尹鸿曾这样分析:在中国,一方面电影与国家政治之间的直接联系已经成为传统,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使电影产品的消费市场管理具有相当难度,所以,尽管行业内一直呼吁中国电影实现电影分级制,但是分级管理仍然难产。难产的原因,首先,中国管理部门不可能用分级制替代审查制,中国的文化宣传管理实行的是前期监管而不仅仅是后期惩罚的制度,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策略是整个政治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分级意味着电影产品对某些消费者(如青少年)会有害。这种“有害”的假设,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中,使分级制很难被所有人认可。第三,标准操作的难度。如何确定分级的标准?谁来确定标准?如何使用标准?如何在市场上保证这些标准被实行?更重要的是,中国由于社会进程变化巨大,不同的人对文化商品的接受能力、有害无害的承受能力差距巨大,标准难以统一。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电影的许可证制度必然会长期存在,也决定了电影分级充其量是对现有许可的电影内容的一种标识性指示,不可能超越目前中国电影的内容许可范围。作为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委员,尹鸿是非常理性的,客观的,指出了中国电影目前分级制难产的原因:政治原因、社会原因及观众原因。可是,仅仅是这些原因我们就停滞不前了吗?我们就继续坚持色厉内荏吗?继续阻止历史发展的脚步吗?

总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根本不算产业化,而是一种权力与大腕结合的垄断化,从而,扼杀了电影生产力和全国观众的多种审美需要,导致在海外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在中国已经加入WTO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的文化道路并不理想,艺术道路并不宽阔,电影产业化道路并不真正顺畅,电影的一切都在浮躁虚幻的喧闹声中尽显百态。为此,中国电影必须首先实行分级制,取消审查制,打破电影院线少数几个人的垄断局面,让电影在自由竞争中解放电影生产力,让更多的导演拍摄出更多的不同风格的优秀电影,满足国内外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唯有如此,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中国电影文化的软实力才可能真正提高,中国的电影产品才可能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并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政府门户网,2010—01—25

[2]网易新闻中心,2011—01—27

[3]国际在线论坛,中国时报,2011—01—27

责任编辑:梁习琴

电影欣赏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泛指中国音乐家所创作的音乐和具有中国五声色彩的音乐,就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而言,大抵可归结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类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载体之一,具有强烈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也经常应用在我国电影音乐创作上,并产生很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电影音乐是一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重要纽带,对影片有着至关重要的表现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电影音乐对电影的意义是任何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影音乐构思又需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与视觉形象相吻合,体现出综合性的美感原则,使其成为综合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我国电影音乐创作中,具有中国特色、带有民族音乐元素的音乐创作手法成为作曲家探索电影音乐创作的方向和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或利用汉民族五声性音乐結构,或利用少数民族音乐曲调,或直接选用民间音乐中的山歌小调加以编排,或结合本民族音乐元素和文化神韵,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走向国际化音乐风格。

一、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大师——雷振邦

说起较早探索这一领域并在这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音乐家,笔者首推雷振邦先生。首推雷振邦先生的原因不仅在于他较早地涉及这一领域,写下众多的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和电影插曲,还在于他脚踏实地的严谨的创作态度。

雷振邦先生生于1916年,1939年赴日留学,1943年学成回国,抗战胜利后,雷振邦先生进入其创作高峰期,从1955年到1980年,他谱写的电影音乐作品多达一百余首,包括《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景颇姑娘》《达吉和她的父亲》以及《金玉姬》《小字辈》《花好月圆》《董存瑞》《马兰花开》《吉鸿昌》《赤橙黄绿青蓝紫》等40余部电影插曲,其音乐风格涉及白族、壮族、彝族、拉祜族、塔吉克族、朝鲜族等众多少数民族音乐。

雷振邦先生出身于环境优渥的家庭,却为着自己的信念和“音乐来源于生活”的创作信条,不辞劳苦长年采风民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畏各种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从不放弃对理想音乐的追求,他走过最边远的山区和荒原,也和许多民间歌手艺人喝过酒唱过歌,只为记录和挖掘那些日渐失传的民间曲调和古老的歌谣。于是,那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风情的素材在雷振邦先生的笔下变得鲜活生动,成为他日后在中国电影音乐领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一点可以在雷振邦先生的创作风格上得以认证。

雷振邦先生善于挖掘我国各民族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多声部音乐形式,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同时,不但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还加深了他们对影片的理解。真正做到音乐与人物对白、旁白、心理感受的有机结合,逼真而充分地烘托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具体的现场气氛,尤为难得的一点在于,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脱离电影而独立存在后,仍然不失为一部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单独地演奏演唱供听众欣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从中也再次说明雷振邦先生对中国民歌小调创造性运用非同寻常的能力。譬如雷先生《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刘三姐》中《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样的作品。

作为雷振邦先生的名作,曾经风行大江南北广为传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便采用新疆塔吉克舞曲的素材,将原曲的速度适当放缓,之后根据歌词句式的需要加以改编,大胆使用并强调中古七声调式增二度的音程进行,使作品具有了打着强烈烙印的、独特的异域风情;在作品的结构上,雷振邦先生选择分节歌的技术手法,通过曲调一次次地重复,不仅加强了作品的语气感受,同时,也使歌唱者的感情抒发更为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中雷先生的另一首名作《怀念战友》,同样采取感人至深的新疆民调元素,悲壮地诠释出守卫边疆的战士冻死在边界,手中依然紧紧握着自己的钢枪时的动人画面,当那句高潮迭起的“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唱歌”的塔吉克族民歌风旋律响起时,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表现力和直击心灵深处的震撼。

雷振邦先生创作于1960年《刘三姐》的电影音乐取材于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其中,那首耳熟能详的主题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曲调,就改编自广西柳州民歌《石柳青》和《柳州有歌鲤鱼岩》。在这部作品中,雷振邦先生不仅使用了当地少数民歌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词,还在传统的“一领众合”的创作基础上,直接采用凸显当地少数民族风的对唱风格。如刘三姐唱到“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山歌塞断(那个)九条河。”(众合)之后,莫老爷请出的三个秀才的开始滑稽戏似的对唱(众再和),刘三姐反唇相讥(众又合),带有分节歌句式的民众合唱使原本短小分开的对唱乐段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作品,同时,彰显出活泼而灵性的广西风情和当地浓厚的生活气息。

电影音乐不同于传统的音乐创作,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写作构架,雷振邦先生驾轻就熟的音乐创作在较为完美地实现对电影情节、剧情心理把握的同时,也注意并创造性地使用电影语言所特有的音乐结构和细致入微的表述节奏,比如上文提到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一曲便不同于传统音乐所常用的方正性乐段结构,该曲为五声徵调式,依照歌词本身的特点,雷振邦先生不拘一格地采用长短不同的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七个小节,半终止严谨而规范,第二乐句十小节,全终止结束,高潮部分具有典型的旋宫转调的写作特点,自由却不突兀,与电影中的其他乐曲风格统一,毫无突兀感。再如电影《芦笙恋歌》的主题曲《婚誓》,该曲的主题音调取材于拉祜族民歌《我把荷包送给你》,先生在保留民歌基本曲调的基础上,将原民歌的散板统一为动力感十足的3/8拍,因而使作品具有了舞蹈艺术的表现风格,更好地诠释了男女主人公飞扬而纯洁的爱情生活。同样,这种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也体现在他后期的电影音乐创作中,如在《董存瑞》《吉鸿昌》《小字辈》《五朵金花》中均有不俗的表现。

作为中国电影音乐早期创作的扛鼎者,雷振邦先生的作品有曲调优美、婉转轻柔、美中见秀、秀中显雅的艺术特色,为人类最本质的爱情观、友情观、亲情观进行了深刻而有益的探索,尤其在结合民族风的音乐创作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典范之作和他的创作理念无疑对之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可以说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高潮,如刘炽先生的《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英雄赞歌》(《英雄儿女》)、《让我们荡起双浆》(《祖国的花朵》)、《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铁道游击队》)、《九九艳阳天》(《柳堡的故事》)、《洪湖水,浪打浪》(电影《洪湖赤卫队》)、《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日》)等不朽之作。

二、运用汉民族音乐素材代表人物——赵季平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视)音乐创作再度崛起,作曲家赵季平带着他的《黄土地》横空出世,掀起已贫瘠许久的中国电影音乐的又一次高潮。

赵季平先生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剧研究室,专业作曲,对中国民歌和各类民族乐器多有涉猎,其生活轨迹也在关中与陕南陕北一带,因而,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关中汉子的无法掩饰、也掩饰不住的狂放与桀骜不驯,其创作风格正踩在那一特殊时期人们在心底压抑了许久的锣鼓点上,于是,赵季平的电影音乐作品恰到好处却又突如其来地挟着原始部落的彪悍,挟着蔑视一切世俗规范的刚猛气质,昂首踏入大众的视野。

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始于为陈凯歌《黄土地》的配乐。1984年,陈凯歌请赵季平先生担任《黄土地》的作曲,赵季平初战告捷。有了《黄土地》的成功,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一发而不可收,1987年,张艺谋开拍电影《红高粱》,再度邀请赵季平谱曲,于是,《九儿》《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轿歌》《酒神曲》不胫而走,广泛流传。

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成功绝非偶然,长期在陕西的生活经历,使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的民族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秦始皇兵马俑的恢弘气势,汉阙唐陵的雄浑博大,唐三彩和墓葬壁画的绚丽多彩,以及秦腔、碗碗腔、眉户、铜川梆子的气象万千,造就了赵季平与众不同的粗犷却又不乏细腻的艺术气质和音乐文化修养。

完成《黄土地》和《红高粱》的配乐后,赵季平又先后与30多位影视导演合作,为各类型影视作品成功配乐,接二连三地创作出电影音乐标志性的名作,如《大阅兵》《野狼谷》《青衣》《秦颂》《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炮打双灯》《大话西游》《孔子》以及《三国》《荆轲刺秦王》《水浒传》《风月》《大宅门》《大秦帝国》《一九四二》《大明王朝》这样的不朽之作。

赵季平,1961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学习民族器乐,并在乐队中担任打击乐手,1965年学习作曲,师从郭石夫、屠冶九,1970年分配在陕西省戏剧研究所专职作曲,期间成绩斐然,198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民乐与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结构。此外,在山、陕、关中一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浸淫下,也使赵季平先生形成了“把音乐写到老百姓心坎里”的“接地气”的音乐创作理念。

据统计,中国影视剧作品的配乐和走红的主题歌,有近乎一半出自赵季平的作品,导演张纪中曾做出这样的评价:“他(赵季平)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无法抗拒的音乐力量。”客观地说,赵季平,或者说,赵季平与和他同时代其他探索中国电影音乐领域的音乐家们,共同开创了“80后”中国影视音乐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关于赵季平先生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接地气”的创作理念,我们或者可以从以下事例中窥豹之一斑。

1997年,央视电视剧《水浒传》剧组请赵季平担任作曲,最初完成的两首插曲《天时地利与人和》和《公道在人间》中规中矩,比较顺利,但写到全剧的主题曲时,赵季平进入了创作上的瓶颈期。水泊梁山英雄好汉聚义造反的画面自需以热烈火爆的音调加以描绘,其风格不同于秦腔,应在创作上符合山东音调的特点,赵季平反复考虑了很久,始终定不下主题。一天,偶然从嘴里跳出一句“说走咱就走”的山东方言,不觉茅塞顿开,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由地方语言渗透出旋律”的《好汉歌》。

赵季平先生事后回忆说:“我小时爱看豫剧,豫东与鲁西的音调相差不大,一旦有了那种感觉,我便死死抓住不放,将(想到的那个)山东地方小调《锯大缸》反复吟唱,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好汉歌》的旋律音调。”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在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谱曲时,赵季平正在生病,他躺在床上,脑子里萦绕的全是电影画面中阴森昏暗的场景,还有京戏里的京胡过门,赵季平陡然抓住这一灵感,将电影画面配以反复哼鸣京戏过门的女子低吟,赵季平的这一神来之笔顿时使电影画面鬼气森森,寒气袭人,营造出一种说不出却又挥之不去的诡异气氛。

在电影音乐中使用中国传统戏曲音调,在赵季平早期电影音乐创作中便有所尝试。1987年,在电影《红高粱》插曲《酒神曲》中,赵季平已尝试使用河南豫剧和民间小调《抬花轿》的音乐元素体现中国精神,将中国男性的豪迈气概酣畅淋漓地发挥到极致。之后,在影片《风月》《梅兰芳》《霸王别姬》《活着》,电视剧《大宅门》中,赵季平又多次使用纯粹的京剧曲调和曲艺元素,成为其音乐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性技法。

赵季平的另一创作特色在于他对中国民族乐器使用的偏爱。1987年,赵季平在《红高粱》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中,为了体现山区汉子的那种原始的狂放而张扬的生命力,赵季平先生在当地《打夯歌》的基本行腔中,不仅采用山东地区戏曲柳腔、茂腔和秦腔花腔的唱法,还破常规地运用30只唢呐、4支笙和一面中国大箭鼓一起鸣奏,使作品达到出人意料的听觉效果,与画面形成极为狂放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为了保有影片的纪实性拍摄风格,赵季平又创造性地设计出用月琴配以关中碗碗腔领唱的不俗技法。首战告捷,赵季平开始全无忌惮地在作品中天马行空地使用民间器乐,比如他在电影《活着》中对陕西高唐镇皮影戏的运用,在《风月》中对苏州评弹评话的青睐,以至到电视连续剧《大宅门》,赵季平在主题歌中居然揉进七种音乐元素——京韻大鼓、京剧、评剧、豫剧、梆子、民歌和通俗音乐。

还有,《菊豆》中的埙,《五个女子和一条绳子》中的南音八,《天出血》中的排箫,《往事如烟》中的三弦,《心香》中的古琴,《活着》中的板胡,《风月》中的琵琶,《月光山鼓》中的马头琴,均独具特色。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霸王别姬》描述了两个京剧名伶的人生悲剧,却是赵季平先生电影音乐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部作品中,赵季平先生的配乐不仅很好地使用了昆曲和中国京剧的元素,还异常明显地采用中西乐器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中国传统的音乐风格与西方的音乐写作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个中西音乐风格水乳交融的全新境界。

或许,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西部特色”的赵季平成就了中国第五代电影人,而中国第五代电影也成就了赵季平。

《霸王别姬》中有一段名为《起幕》的音乐,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一把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京胡与西方弦乐、打击乐发生对峙,并在不同音色的纠缠及强烈对比下,又出现多调性碰撞的写作技巧。京胡的离经叛道、执拗而脆弱的表现,诠释了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的怪诞性情,而弦乐和“急急风”处理的打击乐则表现出程蝶衣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悲剧命运。此外,音乐中箫的低吟浅唱,琵琶的曼妙挑情,童声无伴奏合唱的情绪积累,织体结构上的史诗性的大气编排,也从不同的角度加强了该作品音乐的深度和广度。

赵季平先生电影音乐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他音乐所特有的独具匠心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语汇,中国几千年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是他的巨大财富,也正是由于他对音乐民族化的坚持,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出神入化的运用,才使他中国电影的主题与音乐达到完美契合,成为运用中国音乐元素创作电影音乐最成功的人。

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民族风电影音乐创作,还必须提到王酩先生(《妹妹找歌泪花流》《绒花》《知音》、王立平先生(《牧羊曲》《送战友》《枉凝眉》《红豆词》)、徐沛东先生(《篱笆墙的影子》《命运不是轱辘》《得民心者得天下》及雷振邦女儿雷蕾先生(《重整河山待后生》《少年壮志不言愁》《好人一生平安》《投入地爱一次》)等名家名作,他们为我们找到了视听语言中所饱含的真挚情感,虽然沧海桑田,但也难改其伟大,向他们致敬。

三、使中国电影音乐走向国际化音乐的先驱——谭盾

在当代电影音乐中,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使用现代作曲技术手段,使中国电影音乐走向国际化音乐的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不能不说到谭盾。

1995年,谭盾开始涉猎影视音乐领域,受约为吴子牛的电影作品《南京大屠杀》创作音乐,谭盾作品的出现,意味着我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创作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所达到的又一个新高度,使中国的电影音乐走向更为国际化的道路,并成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和“中国文化的名片”。

谭盾,出生于湖南湘潭,毕业于湖南长沙第一中学,中国文化特别是楚文化对他的音乐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1978年,谭盾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师从作曲家赵行道、黎英海。198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师从大卫多夫斯基、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之后,赢得国内国外多个音乐奖项,并成为当时全球最重要的十大华文媒体公认的“2006年影响世界的十大华人”当中的一个。

在接受吴子牛《南京大屠杀》邀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谭盾均流连在拍摄剧组和南京周边,深入这个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城市,并在其中寻找不同于以往经验的创作灵感,完全沉浸在电影所要表达的那个时期的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南京大屠杀》的主题音乐采用男低音独唱、童声合唱与男低音合唱三种表现形式,并以二胡与乐队的交响协奏贯穿全曲,形成低沉、压抑却又隐含巨大抗争力的主题音调,与电影画面形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撼人心魄。

如果说,《南京大屠杀》的主题音乐使谭盾在中国电影音乐创作领域小试锋芒的话,那么,他在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音乐表现,已打上具有鲜明烙印的强烈的个人主义风格,中国特色的曲风与西方特色的写作技巧达到了高度统一,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民族性和戏剧性而又非常独特、细腻,向观众传达出属于谭盾的音乐文化民族诉求性的创作理念,并因此于2001年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谭盾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观念中,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他创作的源泉,这也是他的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卧虎藏龙》的音乐主创,谭盾的创作可以使我们感受到那种人生的凄惨悲凉、无可奈何,中国式的缓慢音乐节奏可以让观众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感受到人生的艰难险阻,人生的无可奈何,人生的惶惑无策,还有人生的铁血江湖。比如说,其中那段《穿越江湖》的配乐。

民族乐器箫的运用,箫所演奏出来的音乐效果萧瑟凄凉,更加为这种江湖纷争的生活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男主人公李慕白优雅地舞着青冥剑伫立在江南竹林的上面,似乎抱着一种看破红尘,超然脱俗的心态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而玉娇龙则是身段轻盈,左进右击,两个人在竹林上面的一动一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伴随《穿越竹林》主题音调的响起,两人打斗的画面增添了不少清新脱俗的味道。

还有《丝绸之路》与《夜斗》,这两部作品都采用葫芦丝进行演奏,葫芦丝细腻轻柔的音色,伴以弦音的奏法,使人心底产生一种莫名的、难以描述的悸动,就如流动的绸布,顺滑无比却又捉摸不定,因而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又如《南行》,采用传统乐器竹笛作为曲调的主奏乐器,音乐声调清脆悦耳,曲调委婉动人,不仅与电影中江南美景的明朗画面十分匹配,还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清丽脱俗的心理感受。

特别突出的是,在《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中,用了非常多的鼓乐,鼓的运用非常有特点,基本上每一个打斗的场面都用到了鼓乐,在这部影片中最经典的鼓乐运用就是玉娇龙盗取宝剑被发现并被追逐的段落。玉娇龙潜入贝勒府,盗取青冥宝剑并顺利到手,继而被人发现,双方交手的那一段音乐,伴随着两声古琴的清脆鼓音滴答响起,随着双方打斗场面激烈度的增加,一只鼓、两只鼓、三只鼓……时而单只鼓简单交代;时而多重鼓连声袭来;时而暗哑压抑;时而节奏紧张,让观众感受到我国传统宗教音乐法鼓①的特点和魅力,使影片节奏神秘又具有魅惑力。观影者在强烈的具有法鼓特色的打击乐演奏中,随角色的武打动作而眼花缭乱,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完成《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后,谭盾又领衔张艺谋第一部武侠电影《英雄》的音乐主创,《英雄》讲述的是,战国末期,七雄并起,唯秦国最为强大,急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为对抗秦国的吞并,六国各地侠客欲刺杀秦王的故事。这部由谭盾作曲的影片运用了很多中西方的乐器,并且把中国的和西方的乐器进行有机结合,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的戏剧音乐。运用多种中西乐器,其中包括:编钟、古琴、小提琴、马头琴、二胡、中国大鼓、定音鼓等,使整部电影音乐沧桑、粗犷、多层次,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使我们想起了北方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同时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向世界做了比较全面诠释,也将中国的鼓乐与西方的弦乐进行融合。

结语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影音乐出现的时间虽然并不久远,可是在中国电影音乐作曲家的努力下,从不缺少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情和无与伦比的艺术特色。正是由于中国电影人以及从事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艺术家对中国民族特色的精准把握和输入,成为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市场的文化标签,同时,也印证了只有坚持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才是中国电影音乐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

【作者简介】 吕 力,男,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津门法鼓发展现状及生存对策研究”(编号:A20024)

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电影院论文下一篇:美国电影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