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论文范文

2023-03-02

电影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2、浅谈中国影视投融资发展现状

3、互联网时代动画电影营销转向探索

4、“票房过亿”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空间

5、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转变与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

6、关于数字3D电影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7、新时期我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8、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9、探索中国数字电影服务外包发展之路

10、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影视新媒体艺术散论

11、数字化时代我国商业动画的现状与创新发展探究

12、解读2016年度电影产业关键词

13、对“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影院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

14、论儿童影视作品的安全警示义务

15、青年导演成长之路:扶植计划评述与胜任特征解析

16、电影企业资金活动的风险及防范初探

17、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18、互联网对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

19、浅论中国电影产业链的问题及对策

20、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影营销现状及国际启示

21、印度电影产业发展及对我国启示

22、“合拍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3、价值、方法和实际问题:基于义务教育体系的青少年影视启蒙教育模式初探

24、我国院线制现状及其对电影产业链的影响

25、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出路

26、发展我国电影产业的政策建议

27、论新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8、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基于电影票房收入的期权合约设计

29、我国电影产业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30、浅谈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以及策略分析

31、我国电影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32、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数字电影初探

33、国产动画电影的现状及对策探析展

34、试论我国电影产业的市场运营战略

35、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中国大陆高校电影人才培养

36、浅析影响我国电影贸易的因素

37、中国国内动画电影市场的特性分析

38、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文献综述

39、建构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阐释模型

40、我国电影的法律定位探析

41、动漫产业发展形势与动漫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2、基于PESI的中国电影产业现状研究

43、电影院线:未开发的钻石矿

44、中国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缺失与完善路径

45、扬弃而非抛弃: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关系再思考

46、新社会阶层休闲文化产品需求与对策研究

47、浅谈我国翻译行业现状对笔译质量的影响

48、电影产业网络研究综述

49、韩国电影在韩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电影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作为三大金融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如何进一步深化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认识,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机制,推进保险业与文化产业合理有效衔接。本文分析了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保险的现状,进而分析目前这类保险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简述了保险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

【关键词】保险;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份,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要求各保险机构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保险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1.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保险的现状

1.1 文化的大繁荣必须要把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我国现在文化产业化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一是文化领域的价值创造占GDP比重还比较低。二是文化产业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力比较低。三是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对国家软实力贡献度比较低。

1.2 我国保险业对于整个文化产业的支持明显不足。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介绍,在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投资任何一个文化产业项目都是保险先行,许多保险公司都有针对各项演出、影视制作、展览、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的配套险种。但在国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却一直种类不多、总量不大,业务亟须拓展。

1.3 文化产业往往存在缺乏资金支持、竞争过于激烈、风险规避能力弱、可抵押资产少、贷款融资难度大、产品创意风险大等问题。据统计,在我国文化产业中,中小企业的比例达到90%以上。另外,由于文化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一直存在人员流动频繁、行业操作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使得保险公司在进行履约赔付、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业务拓展时也面临较大的困难。

2.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保险的作用与对策

2.1 提供风险保障,开拓创新,大力开发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逐步建立文化产业保险市场运行机制和制度。按照《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保险机构可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服务领域,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在风险保障方面,现在在文化產业发育程度高的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文化产业多个领域,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多环节、全流通的风险管理服务。拿影视制作来说,在产品制作前期,为了保障影视剧制作完成,投资商一般要求生产企业购买制片的履约保障保险,成本占到制片预算2%左右。

2.2 寻找文化产业化与保险的契合点。保险的本质属性就是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和风险保障,保险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有风险才有保险。推进文化产业化,他的核心就是要不断深化文化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将市场化手段贯穿于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和流通全过程。同时,这意味着这保险与文化的产业发展有更多的契合点。

2.3 在财产保险方面,除现有的传统财产保险业务之外,可以进一步研究开展知识产权侵权保险,演艺、会展、动漫、游戏、各类出版物、印刷、复制、发行和广播影视产品完工保险、损失保险。在责任保险方面,开发适合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经营特点的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公共场所人身安全责任保险等。在人身保险方面,可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高管和员工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新型险种。

2.4 优化管理,推出便捷服务,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提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服务水平。吴定富强调,保险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要优化管理,提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服务水平。针对宣传文化部门重点扶持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保险机构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险机构要建立文化产业保险承保和理赔的便捷通道,建立文化产业保险风险数据厍,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对于信誉好、风险低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适当降低费率。

2.5 加快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服务创新,促进文化企业海外投融资业务发展。鼓励保险机构为文化企业制订一揽子保险计划,支持保险公司深入进行相关行业风险研究,协助文化企业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支持为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

3.发挥融资功能,支持文化企业融资,发挥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功能

3.1 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保险还可与信贷、债券、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相结合,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功能,为文化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可投资文化企业的债权和股权,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还可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融资功能。

3.2 保险公司可以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融资方面的不足,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保险保障支持。建立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保险监管部门的合作,保险机构主动与当地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和协调本地区的文化机构和企业,引导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和审计流程,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为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3.3 汇聚信贷、证券、保险等多种市场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优势互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发挥金融的功能和作用,推动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效对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是金融业服务“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责任,也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的内在需要。

3.4 保险可以改善文化企业外部融资条件,保险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构筑连接文化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服务的桥梁。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影视制作的前期,为了保障影视剧作制作完成,投资商一般都要求生产企业购买制片的履约保障保险,费用约占制片预算的2%。各项保险还贯穿在影视制作的全过程中,如演员的人身保险、影片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信用保险等等。同时,在发达国家,保险还是产业发展的一种融资渠道。如制片方在进行银行借贷业务时,除了有专门的保险公司,还有再保险公司。为防范制片方无力还贷的风险,保险公司将找再保险公司合作,将自己的风险再度分散,以便届时共同分担债务。在产业融资方面,中国的保险公司也曾有过成功的尝试。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曾为电影《夜宴》的海外发行提供了一年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额在1500万至2000万美元。这是该公司首次涉足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中国内地金融机构首次为单个电影投资项目提供授信。也正是这份保额,使得《夜宴》制片方获得了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的贷款。

参考文献

[1]保监会.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挥重要作用[J].中国网,2010(4).

[2]胡利民.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可发挥独特作用[J].金融时报,2010(5).

电影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文化产业愈发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化产业竞争力问题也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广州市及国内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制约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一、引言

随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文化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渗透着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文化越来越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赋予了文化更加丰富的特征,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成为新常态。同时,技术的不断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文化产业孕育而生,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是一国文化的基本形态,不仅是一国提升自我“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正在演化为各国的产业实体。在文化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追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既有一般行业的产业共性,也有科普知识、传承文化,激发大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特殊性。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实现文化产业自身实力的增强,提升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外溢效应,通从而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底蕴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文化服务业得到快速壮大,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文化市场异常活跃。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24.52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913.28亿元,占全市GDP的5.05%,文化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广州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对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研究,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综合相关学者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了解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找出影响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就此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促进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的不足,难以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研究采取直接评价法。因此,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往往成为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方法,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也能够找出文化产业竞争力低下的原因。由于研究者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时目标及决定要素的差异,在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也有所不同。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主要五种。一是以宋彦麟(2006)、李宜春(2006)、祁述裕(2004)、毕小青、王代力(2009)为代表,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或者改进的模型为基础构建文化产业评价体系。钻石模型或改进模型为基础并没有突出文化产业竞争力本身的结构模型,构建的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目标性有待遇进一步研究。二是以朱小娟(2001)为代表学者采取份额分析方法,通过市场相关份额等为评价指标直接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层次分析法过度强调市场份额来衡量竞争力,过于简单绝对化,难以概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三是以花建(2005)、王颖(2007)为代表应用层次分析法,花建构建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等要素评价体系,而王颖采取3×3模型构建19个产业能力指标体系等都是产业不同层次能力的表现。层次分析法能力体系的构建只是单纯的把潜在的竞争能力与其决定性因素简单的线性分析,难以紧密联系一起。四是以徐萍(2006)为代表,通过潜在和现在竞争力混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反映文化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规模、效率、效益需求基础等17项指标为基础形成评价的指标体系。混合的分析法虽然在分析上全面把握竞争力评价,但相关的指标体系可能会存在不合理的效应。五是以赵彦云(2006)、李卫强(2012)为代表,从文化产业的运行过程和运行环境的角度来评价,从市场、人才、政府、消费、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把文化产业所涉及领域都囊括其中。但相关竞争机制的构建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尽管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国内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使用间接评价法时,指标的选取缺少相关的理论背景和科学依据,而被普遍使用的波特钻石模型,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假说。同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过于宽泛,相关评价机制并不成熟,造成评价的不严密。

三、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国内学者对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科学性、指导性、层次性、可定量化等原则,并考虑政策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得等,综合借鉴赵彦云、李卫国、毕小青的相关研究建立表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6大主要因子,15个影响因素,36个具体指标构成。

(二)变量说明

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主要从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消費、市场收益、文化产出、文化资源与设施、文化创新与人才等六个方面。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并没有把政府纳入其中,主要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竞争力产生的是外部效应,而不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也是根据《2016年广州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数据的可得而形成36个指标。

四、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用几个因子去描述相关指标和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就少数几个因素来挖掘原资料中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测度文化产业竞争力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子有哪些,在对比权重大小后得出因子的具体影响力大小。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由于城市之间文化产业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本文在参考毕小青《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数据处理方法,选取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文化统计年鉴,及各市2016年统计年鉴、文化统计概览中的一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重庆、武汉和广州的数据排成一个36×8的矩阵,并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首先通过SPSS19.0软件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对系数矩阵进行KAO检验,得出KAO=7.86,说明所选择的相关系数关联性较大,适合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通过6个相关系数矩阵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见表3),得出相关因子对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小。

由表2可知,根据计算得出6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68%可以看出,6个因子已经反映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评价体系中选择6个主因子可以代表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36指标。

由表3可知,通过旋转后的载荷因子分析后,在第一个主因子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施工项目数有较大载荷,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到0.95;在第二个主因子中,电影观影人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书册文献外借册数都有较大载荷,超过0.5;第三个主因子中,电影票房总收入、文化艺术表演收入有较大载荷;第四个主因子中,报纸总印刷数、电视播出时长、文化艺术表演团演出场次有较大载荷,超过0.8;第五个主因子中,电影院数量、美术馆数量、艺术表演团、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有较大载荷;第六个因子中,文化创意与设计项目数、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副高级以上人数均有较大载荷。

通过所选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重庆、武汉等7个主要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应用表1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广州与之做比较。由表4,根据主要城市因子分析结构可知,广州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处于前列。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也相对较为均衡,除去市场收益排名第五位外,在文化实力上排名第三位,公共文化消费排名第三位,文化产出排名第二位,文化资源与设施排名第三位,文化创新与人才排名第二位。

综上所述,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在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位,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还是比较强。在6个主要因子中,广州文化产出、文化创新与人才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消费、文化资源与设施虽然仅排名在北京、上海之后,但在得分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市场收益排在8个主要城市的第五位,是制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市场收益、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消费、文化资源与设施等因素的支撑,巩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与人才,提升广州文化产业整理竞争力,推动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五、提升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国际文化枢纽城市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聚焦“三中心一体系”、“三大战略枢纽”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增强文化自信,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创新驱动与跨界融合,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文化交往,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提升全球文化资源配置能力,擦亮“广州文化”品牌,将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枢纽城市。

(二)推动文化制度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优先向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实现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保值增值。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許的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文艺院团、演出场所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通过PPP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我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

(三)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促进商业模式互联网化。大力支持“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利用互联网整合开发资源。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文化创意企业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鼓励传统文化创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手段,不断探索新型贸易和供应链模式。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向状元谷、云埔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电子商务园区及平台集聚。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实施新媒体营销,实现虚拟网络营销全覆盖。

(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平台,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文化产业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使广州成为国内甚至全球文化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的重要培育地;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大文化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交易,引进和培育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社会公信度的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为产权交易、产品展示、贸易提供成熟的全方位服务,全面实现文化市场各要素、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共享;建立文化贸易发展平台,围绕文化交易、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重点方向,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推动跨区域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卫强.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03).

[2]王猛,王有鑫.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35个大中城市的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1).

[3]杨凤,欧阳博强,侯元元.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J].经济师,2014(09).

[4]周锦,闻雯.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 (02).

[5]杨晓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6(03).

[6]秦瑞英.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州城市文化竞争力比较研究[J].开发研究,2013(04).

[7]毕小青,王代丽.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企业经济,2009(09).

[8]花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02).

[9]毕小青,王代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与分析方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10]毕小青,王代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5).

[11]顾乃华,夏杰长.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2).

[12]李芳凝.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13]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4).

[14]戴钰.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3(04).

[15]徐咏虹.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7)[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电影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随着市 场的多元化发展与院线票房节节攀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电影政策的不断推进,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电影产业链深化拓展,电影IP(Intellectual property)开发和版权交易都有明显增量。今天,如何挖掘电影产业潜力,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科学管理电影产业,打造优质的产业运营结构,设计特定区域的电影发展规划,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建设和进一步提升文化格局的关键。本文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组织的结构原理,结合电影产业经营与管理规则,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电影产业集群 经营管理 聚集效应 文化辐射

1 发展湾区经济应利用电影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

电影产品形成的复杂性及受众需求的多样性和产业链结构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国电影产业绝对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需要互动协作和行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地理集聚效应。在此,历史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借鉴。例如,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瑞典的“Fiv”、韩国的“忠武路”等(杨柳.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3),都是借助有效的区域及群模式,形成强有力的经济纽带,使当地的电影产业得到良性循环而产生一系列特色的品牌,获得国际市场号召力,集群化和规模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当代中国电影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实现更大程度的突破式跨越和颠覆性创新,离不开产业集群式的规划与执行。现在,必须重新整合资源,利用集群效应的聚合优势,推进电影产业经济,走创新型产业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影视基地、电影主题公园初具产业集权的规模。但是,尚未形成真正的集群效应。电影产业的空间集聚形式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行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外部的跨界融合之外,更重要的是政策引导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规划、战略选择和市场运营。

2017年2月27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人赴广州南沙调研,强调要把自贸区打造成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马喜生,黄少宏.广州,大湾区建设的火车头.珠江水运,2017(8))。南沙要围绕门户枢纽定位,把南沙建成高水平的国际化城市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支撑和引领全省新一轮对外开放。

2017年3月5日,在党中央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邓志新.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发展的新引擎.广东经济,2017(5))。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朱明敏.珠三角与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研究.广西大学,2013)。这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陈章喜.共建粤港澳旅游休闲新湾区.新经济,2017(1))。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提供强劲的助力。

关于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学者作出了研究。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enc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中,最早系统地阐释了产业集群理论(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12)。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纵向的产业链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方面,还是横向的价值链在竞争、传播、辐射作用方面,都与其所在地有密切联系。美国学者艾伦·斯科特(Allen J.Soctt)在《城市文化经济学》(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具体阐释了从文化、经济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文化生产与城市产业集聚之间的密切关系,评述了现代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经济逻辑和经济结构,说明了世界性城市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祥地的根本原因(艾伦·斯科特.城市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其中,指出文化产业常常会在地理上进行聚集,并且很有先见地指出电影产业的发展要依靠全球發行网络,电影业应该突破地域限制,寻求跨区域、跨国家式合作发展(李璨.国内外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商,2014(24))。

进行产业结构在经济运行基础上的社会调整,增强文化地理在区域赋能方面的竞争优势。随着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加剧,电影产业集群将纳入全球价值链。推进中国全球化进程,打造湾区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电影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进行海外推广(黄培.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研究.北京大学,2010)。

2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电影,作为生产运行方式与文化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文化的主流消费元素之一。电影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苏丽.中国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

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影投放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很大程度上反映产业聚集的鲜明特征。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经历了繁荣—低谷—再繁荣的时代考验。想要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稳固在世界影坛的国际地位,结合时代经验和发展趋势对电影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进行调整。从市场运营、战略规划、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影文化传播等方面,探索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模式、新出路。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深化和拓展(莫莉芬芳.中外电影产业全球化政策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0);有利于促进电影行业内部的相互协调;有利于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进步。充分释放地理优势,形成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电影产业集群生态效应;整合区域资源,促进电影行业竞争与合作;降低电影产业在各个环节中的风险;增强电影管理创新和优秀人才引进;形成相对完善的电影投融资体系,是当今中国电影产业参与经济循环的商业反映(张步丞.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运行原理研究.美与时代(上),2017(4):25-27)。学者托马斯?布伦纳(Thomas Brenner)的著作《地方产业集群》(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一书,对于电影业集群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深刻地说明了产业集群将为电影行业人力资源雇佣问题带来变革与创新的可能(Brenner T.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2004)。为此,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这个文化新引擎,刻不容缓。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随着现代社会高度集中的消费升级,这种发展趋势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是根本性的。集群战略是产业发展的归宿,基于地域集聚的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集群效应,从整体上推进行业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产业的综合实力。塑造区域品牌和营销市场应对转型升级,产业内部结成强大的关系网络,增强创新性。产业外部共同承担风险提升竞争力,形成在地城市的新型文化生态布局。未来电影行业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博弈,而是区域对区域,集群对集群的较量。从世界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大区域电影产业集群的崛起,将深刻改变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吴春集.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复旦大学,2014)。空间组织形式横向发挥集聚功能,纵向进行产业的开发和延伸,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打造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区域品牌、衍生品交易市场和创新人才矩阵,利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电影管理模式组织运营,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走向成熟的有效路径。

3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市场运营的资源整合

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在21世纪非常明显的吸收和借鉴了国际经验,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成功运营模式。联动市场竞争,从长远的角度思考电影业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中国电影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及保障机制,协调电影产业链发展。在同一区域聚集的相同和相似企业与其上下游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之间,实施竞合战略,平衡创造价值与争取价值间的博弈,提高相关行业的创新驱动力,打造既有艺术品质,又有商业价值的区域品牌。利用电影产业集群协助电影产业内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它的形成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杨昌明.产业集群资源支持力评价.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全产业链能够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实现横向和纵向延伸、上下和周围资源平衡配置,通过创意行为和知识产权对于从起点到终端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韩晓黎,陈飞,吴纯举,张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现代电影技术,2013(4):3-6),最大限度地提升行业在各个方面的附加价值。

相较于国外而言,国内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近些年来得到明显重视。越来越成熟的社会结构和消费市场,需要获取越来越专业的产业运营。以集群形式发展文化产业降低边际成本已经获得共识,依照文化产业集群的特点,将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由里及外地分为知识要素层、制度要素层、资源要素层以及市场绩效层(付婧,刘召飞.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初探.商业时代,2009(10):82-83)。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灵活的组织形式、配合成熟的社会资本网络,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关键(周任重.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导报,2017(3):53-56)。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创新资源聚集的独特优势,这些有利条件带来各项红利。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内部制度的差异与跨境要素流动性的障碍等一些突出问题。要保障和实现现代化的自由贸易和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根据跨境创新要素流动,在创新服务体系、创新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创新管理活动以及区域融合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当然,作为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限制性条件(区域资本市场、特色项目孵化、电影IP开发、院线风险评估、配套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等)。但是,对电影管理者而言,行业领域中的限制性条件很有可能就是强有力的机会窗口。目前来看,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产业手段,基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首要目的,立足时代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依据电影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要素,寻找区域优势中实际的有利因素,树立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影产业集群发展,才能作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建设和文化进步。推动电影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认可和口碑效应,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成为关键。对于一级市场的电影从业者来说,文化吸引资本,机遇与挑战并存。

4 粵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问题

电影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协助内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它的形成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全产业链能够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实现横向和纵向延伸、上下和周围资源平衡配置,通过创意行为和知识产权对于从起点到终端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张立波,陈少峰.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何以可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1,09(4):94-98)。最大限度地提升行业在各个方面的附加价值。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斯多普(Michael Storper)和他的同事克里斯托弗森(Susan Christopherson)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通过对美国好莱坞影业的垂直分离和外包活动中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的反身性作用的辨析,指出了影响本地电影公司的具体方式和基本规律。说明了产业集群在投资、机遇、容量和市场规模上都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另外,印度最大的电影产业集群宝莱坞(Bollywood)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行销与资金链整合,发挥手机媒体与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形成不受专业性限制的企业联盟,对于连接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具有更高的工作效度。电影与数字化制作,合理配置创意与管理优势,放大区域条件,助推商业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行销。尤其是在发行环节,运用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等),搭建数字化平台扩大市场份额。实际上,这些世界范围的成功案例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要推动内地与港澳间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张锐.世界湾区经济的建设经验与启示.中国国情国力,2017(5):31-34)。还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杜戴.大湾区经济:粤港澳合作新方位.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7(4):20-21)。2017年,首次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是泛珠三角城市群建设2.0版本的进一步提升。基于目前国内经济的稳速增长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时代背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势必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顶层设计的“新抓手”。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势必首当其冲建立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

当然,如果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就不得不考虑到在地更合乎实际的具体情况。其中,文化经济如何协调生态环境;城市空间资源如何有序配置;是否立刻开发和建立电影产业专属用地;如何快速搭建互联网+影院融合的电商平台;电影传播及海外推广;电影管理规划(市场运营、品牌设立、融资渠道、保障体系)及创意人才储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配置)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意义重大,国家在东南沿海9市加2个特别行政区划定经济版图的明确定位,不单是区域内部发展的问题,还是实现社会与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化发展在两个方面可以辅助在地城市的整体成长,一是电影产业资源的聚集效应,助推区域赋能;二是电影文化传播的辐射作用,增益价值重塑。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正在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系着中国东南沿海11所城市的区域经济。现在,以全球化和产业集聚并存的机遇与挑战,与其他产业不同,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发展逻辑与演化规律。把握产品的生命周期,为激活商业变革,迎接市场挑战,提供了全新的创新空间。在此,重组资本结构,确定核心价值、建立产业集群,都要求我们积极配合党中央的领导,切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Harald Bathelt.On Hollywood:The place,the indust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May 2005.

[2] Carbonara.Innovation processes 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a cognitive approach.Technovation,2004,24(1).

[3] Gina Neff,Elizabeth Wissinger,Sharon Zukin.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 L a b o r a m o n g C u l t u r a l Producers:“Cool”Jobs in “Hot”Industries.Social Semiotics,2005,15(3).

[4] Rai A.Producing Bollywood:Inside the Contemporary Hindi Film Industry.American Ethnologist,2014,116(1).

[5] 魏后凱.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6] 王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经贸,2017(8).

[7] 巴曙松,刘孝红.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业[J].新经济导刊, 2007(2).

[8] 朱明敏.珠三角与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3.

电影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在票房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结构性的失调,艺术电影的缺失昭示着中国电影的深层危机。中国电影需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创新电影艺术,把艺术电影纳入商业运营模式之中。在支持、保护艺术电影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艺术电影 电影市场 结构失调

一、艺术电影的缺失

据国内院线汇总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28日,张艺谋导演的艺术电影《山楂树之恋》总票房已破亿元,创下近十几年来中国文艺片票房的新高。这对于当前艺术气息稀薄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不啻为一剂强心针,它在商业上的成功,如同当年顾长卫的电影《孔雀》一样,再次证明了精致艺术的市场号召力和产业价值。

自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上映以来,中国电影界掀起了大制作商业电影的热潮,此后,《七剑》、《功夫》、《神话》、《十面埋伏》、《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孔子》等商业大片纷至沓来,使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化气息变得越发浓重。很长时间以来,在中国似乎只有贾樟柯、王小帅等少数导演仍然在坚持记录时代,他们为数不多的《任逍遥》、《三峡好人》、《十七岁单车》、《青红》等作品仍然坚守着艺术的操守,并传递出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人近乎绝望的呼声。过分的商业化取向导致了缺乏危机意识的盲目自信和轻视艺术的短浅眼光。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和制作上的“两极分化”日渐明显:一边是投资上亿元的商业大片,一边是较低成本投入的艺术片。在2009年,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几近颗粒无收,唯一的奖项是获得“最佳编剧奖”的娄烨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其资金来自法国,以香港电影的名义参赛,而内地电影更是缺席。

2004年成为中国的“电影发展年”,因为中国电影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电影产量首次突破200部,达到了创纪录的212部,比2003年的140部提高了60%,是中国电影年产量的最高记录。但是,这种只是向数量和盈利看齐的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育,却酝酿了疯狂的乐观情绪。随着商业电影对艺术电影的不断挤压,商业电影越发成为创意不足和文化意识贫瘠的借口和遮羞布,并诱导中国电影观众不断地向娱乐文化和媚俗文化靠拢。电影艺术的激情与真诚被抹煞,耳目视听的粗暴符号泛滥于影院内外。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表面上看来,中国电影近年来似乎出现了繁荣局面。但是,就各种类型电影的市场份额来看,艺术电影微乎其微的比重却昭示着深层的危机:诸多著名导演是否在冒着毁坏自己品牌的危险去获取短暂的商业辉煌(即所谓“赢得了市场输掉了口碑”)?纯商业电影的道路能否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繁荣?这种路线能引领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走多远?结构性失调,已经成为限制国产电影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野蛮而激进的商业化,撑起了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繁荣盛景,但伴随着的是中国电影最有力量那部分的消亡。如果中国电影的繁荣是以这样的代价得来的,那么,既使中国电影很快达到它所推崇的好莱坞似的格局,但它也只会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特色的好莱坞的替身。”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了中国艺术电影的萎靡不振。

其一,认为观众文化素质低,没有能力欣赏艺术电影的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艺术电影作了极端狭义的理解,同时也过于低估了受众的欣赏水平。曾经的《可可西里》、《孔雀》、《青红》,以及今年的《山楂树之恋》,都可以说是很纯的艺术电影,但依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商业的运作是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电影本身具有普遍的欣赏价值。另外,以青年人为主体的中国观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品位也在迅速提高。当购买并收藏影碟逐渐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时尚和爱好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只是美国大片,而且西方文艺电影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也正在逐渐加强。艺术电影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其二,受到近年来大制作商业电影票房成功的激励,认为中国电影就应该硬碰硬地与美国电影竞争,走商业化道路的观点。这其实是一种冲动,甚至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盲目自信,没有看到深层的危机。首先,中国商业电影所谓的“高投入”、“大制作”与美国大片相比,不过是“小儿科”,而一系列商业运营模式也远不够成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极其有限的。其次,能够采取这种方式制作电影的中国内地导演大概也只是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极少数的导演,旗帜一倒,局面马上崩溃。再次,就某些所谓的“大片”而言,即使不从艺术性上深究而单从商业大片的角度评价,其观赏性也难以令人满意。表面上票房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太多的东西。以张艺谋近年来的几部商业大片为例,从根本上讲,那种商业上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靠以往的文艺片所积累的品牌效应,以及大规模的包装宣传,但如果用缺乏艺术价值的电影连续地破坏这个品牌,那么,不管在文化意义上还是商业价值上,张艺谋的电影在以后都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为,票房成绩不等于艺术品质,赢得票房不等于赢得观众,“好看”的电影不等于好电影:赢得票房很多时候靠导演的声望和市场营销策略,赢得观众需要的则是影片本身的艺术品质。然而,并非所有的商业电影都在艺术性上苍白无力,美国很多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商业片同样也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品质,比如《阿甘正传》和《辛德勒名单》。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商业电影的错,而是商业电影本身所能达到的审美价值高度。很显然,观众对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著名文艺片导演的期待值是较高的,当他们转型从事商业片制作时,必然冒着更大的风险。一旦没能达到观众的期待值,这种商业电影就会多少砸了他们的品牌。张艺谋和陈凯歌以《山楂树之恋》和《梅兰芳》重新回到艺术片的老路上,本身就说明了那种危机的存在。

其三,从深层原因上而言,当前艺术电影的严重缺席则是消费时代到来、世俗享乐主义高扬、审美走向日常化、诗意黯淡而散文泛滥的结果。中国艺术电影在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那里有着辉煌的历史,并从那里开始走向国际电影舞台。时代的变迁改变着市场、观众口味、电影制片倾向,同时,一种样式的电影艺术也有一定的“时效性”,第五代导演的影像造型表意的表现方式难有新的开拓空间,张艺谋“黑匣子”寓言式的艺术电影已经成为过去,而新的以第六代导演为代表的艺术电影样式尚没有完全成型。在大众文化成为文化主导的时代,市场更容易受

到时尚的左右,于是,市场选择的当下性和艺术追求的久远性就发生了龃龉。世俗文化和商业文化占据了几乎各种文化领域的主要阵地,电影亦复如此。

其四,此外,客观上的原因还有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不完善,这是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极大障碍。不健全的发行放映体制还导致艺术片得不到更充分的宣传,进而票房惨淡。这涉及到中国电影改革和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举措问题。

二、发展艺术电影的必要性

就艺术电影而言,早在几年前,《可可西里》、《孔雀》、《青红》就有力地说明了艺术电影也并不缺少观众,关键是艺术电影本身是否质量优良,是否具有市场价值,而《山楂树之恋》再次证明了这一问题。随着中国电影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电影正在实现从政治向产业过渡的历史性转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市场观念的确立、商业和市场运作模式的摸索,都说明产业化必然要求中国要创造自己的主流商业电影类型,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艺术电影就无足轻重或者会阻碍产业化的进程。实际上,把艺术电影纳入商业运营模式之中,在支持、保护艺术电影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繁荣局面。

首先,就电影的社会功能而言,由艺术电影承载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当今中国的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具有某种充当火车头的意味,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世俗文化和市场逻辑支配的文化产业中,秉持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始终应该是中国电影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夏衍曾经这样说道:“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包括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的人物性格,将典型的中国环境中的典型的中国人物呈现于银幕之上,反映出不同于外国人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表情语调、风俗习惯,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得到社会容纳与群众认同。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生产者来说,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番话至今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不论电影是否产业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内在的价值乃是审美的,而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的审美文化也必然是“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的,而非仅仅“悦耳悦目”(李泽厚语)。

其次,从国内电影市场来看,艺术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电影界目前有一种重电影商业性而忽视艺术性的倾向,这其实是一种“唯票房是举”的绝对的功利主义思想。这种观点的论据往往是:艺术电影在西方国家比在中国更受观众欢迎,就是因为中国观众文化素质低,所以在中国拍艺术电影无利可图。实际上,目前这种状况并非只是和观众的文化素质有关,也和艺术电影本身有关。这涉及到艺术电影的制片策略的问题,孤芳自赏、远离观众生活的实验电影是艺术电影,而面向百姓、贴近生活的电影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艺术片,如《孔雀》。所以,问题的真正关键在于,拍摄艺术电影需要担负比商业片更大的经济风险,而市场逻辑总是要“趋利避害”的。然而,正是因为优秀的艺术电影在中国是极少的,只是“偶露锋芒”,所以才预示着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所需要的是发现观众内心呼声和精神深处需求的眼光,和敢于尝试并担负一定风险的勇气。当然,对于这样有益但却有更多风险的尝试,国家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扶持,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保障,以达到保护民族电影的目的。

再次,从国产电影走向国际而言,艺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开路先锋。中国电影真正走上发展之路并取得一定的国际影响不过是从张艺谋、陈凯歌早期的代表作开始,至今时间也不长。张艺谋的商业大片《英雄》和《十面埋伏》在海外获得骄人的票房业绩,和他早期的艺术电影在国际上所获得的声誉息息相关。由于资金、技术、规模、操作等各个方面的局限,中国的商业电影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在海外形成稳定而庞大的市场,而如果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上频频缺席,则不能产生持续的国际影响力,不能形成稳定的品牌形象,所以,偶尔的大片输出,虽然得到目前的经济实惠,但如果电影本身乏善可陈,则有可能丧失掉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可见,面向国际,拍摄艺术电影,争取国外电影界的奖项,并非是某些简单的观点所理解的“崇洋”,而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虽然,“走向国际”本身就带有某种“后殖民”的味道,但这是历史和时代所造就的现实。类似于《英雄》、《十面埋伏》那样的大片是让中国电影打入外国票房榜,并让普通外国人接纳并喜爱中国电影的一种方式,也是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大局做出的切实努力,然而在目前的状况下,这步棋只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不应该将这种电影视为拯救中国电影的救星,更不应该因此忽略艺术电影的制作。

中国电影正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境地:内部面临由“事业”向“产业”转变,外部要抵制好莱坞电影的冲击。某种程度上而言,目前中国电影在大众文化泛滥的当下呈现出的艺术和市场的对立局面是必然的,而沿着产业化的路往前走,学会跟资本结盟,也是必然的,然而,却不能因此而片面强调市场和票房。在产业化的大旗下,在开拓电影市场的路上,必须由艺术电影开路,商业电影大军才可随后而行。中国电影需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创新电影艺术,而且从观念到体制、从管理到经营,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观众的需求,优化电影市场的结构,只有这样,国产电影才能实现良性的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最终的繁荣。

上一篇:化学实验论文下一篇:电影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