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朋辈心理辅导最显著的优势包括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回归人本主义正确定位及借助持续性渐进式取得渗透化的教育效果。这一创新形式有助于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数量不足的缺陷,并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

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朋辈心理辅导

摘 要: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经逐渐被各高校重视,但是如何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优势让其更好地服务自己和他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题。文章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与特点,其次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然后概括了目前高校中朋辈心理辅导的常见模式(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心理健康协会),最后从三个角度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心理辅导

大学新生希望摆脱对家长、老师的依赖,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虽然他们也知道未来的人生路上还有许多时刻需要亲人的陪伴。大学生在学校里通过结交朋友,拓展人际交往来寻找可以相互倾诉的人,他们在摸索过程中,急需相对专业的同辈站在同龄的角度上与他们一起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现在高校校园心理咨询老师稀缺,无法满足庞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学校也需要一支来源于大学生群体,能够站在同龄人的角度上,以专业的角度深入学生群体引导有需要的学生尽快走出困惑,摆脱不良情绪。因此,在高校中构建朋辈心理互助体系,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力量势在必行。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与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指的是在一定选拔基础上的大学生经过短期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培训,对身边有需要的同龄同学、朋友、亲人等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形式的帮助活动。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它建立在对来访者的尊重、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热情基础上,认为来访者经过朋辈心理互助成员的引导,凭借自己的自我潜能,可以自己改变自己。朋辈心理互助成员与来访者所构建的互相信任的氛围是重要前提条件。朋辈心理互助的形式一般有团体辅导、一对一个体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

二、高校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朋辈心理辅导相信个体的潜能是无限的,个体可以通过同辈群体的引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同辈间的聆听、认同、陪伴、经验借鉴等方式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构建一种和谐、温馨、积极的关系氛围,发挥参与者的“他助-互助-自助”心理辅导机制,凸显出朋辈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自身的优势。该种心理互助方式,不仅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的有益补充,更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保健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有效预防

首先,为了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干预机制,有的是五级干预机制:宿舍长-班长-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有的是三级干预机制:班长-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无论哪种形式,干预机制上面的基层人员(宿舍舍长、班长)都是朋辈心理互助队伍中的一员,有利于从学生群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对心理危机起到预防与干预作用。

其次,朋辈心理互助队中的每个人都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他们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利用专业技能在同辈间建立一种比较放松的环境为来访者做咨询,一般来说效果较好,再加上都是同龄人,有共同的生活、学习经历,更容易产生共情,咨询效果大大提升。

(二)朋辈心理互助是高校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充分体现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本质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模式通过团体和个体辅导相结合、現场与线上教育咨询相配合的柔性化管理方式,关注学生之所需,尤其是在学生入学的新生适应期、即将毕业的顶岗实习期,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有效地通过同辈群体的力量,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技巧,及时倾听、指导、帮助同辈群体排解心理困扰,陪伴同辈群体体验其中的每一个经历,感悟自己在每个阶段的成长与收获,充分体现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本质。

三、朋辈心理辅导的常见模式

(一)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指的是各个学校在现有自然班级基础上,通过班级竞选而产生的专门负责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与宣传的班委成员。一般每个班级设置两名,一男一女。心理委员在接受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相关技能培训后,协助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及时发现本班同学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除此之外,心理委员还需要每月上报本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表,便于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全院学生心理状态。心理委员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高校五级危机干预机制,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朋辈心理咨询员

朋辈心理咨询员是指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在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与督导后对本校学生开展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朋辈心理咨询可以在固定的心理咨询室面向同龄人开展也可以在自然情境中开展,属于一对一咨询,具体的咨询方式有网络咨询、聊天、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等。朋辈心理咨询员由于具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可以在简单培训后直接上岗,既弥补了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让心理咨询师更贴近来访者的现实生活,同时也为这些朋辈心理咨询员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了实践平台。

(三)心理健康协会

随着各高校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学校都成立了以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为目的的心理健康协会,还有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协会隶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此外各个学校的心理健康协会也可以相互参观学习,共同致力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策略

(一)清晰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现阶段我们讲的健康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指一个身心健康的个体是如何积极有效的适应社会的,即个体的社会适应性。而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精神疾病,还指个体所具备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个体所具备的那种持续、高效、满意的心理状态,并且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个体具有与此年龄阶段相符合的生命活力、各种未开发的潜能在这种状态下得以被挖掘,生命的价值和成就感得以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健康的表现越来越具体,其与生活的联系更紧密,更多的时候它反映的是我们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时候,及时向学生区别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其本质,还要进一步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表现,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分类后更清晰的看待心理咨询。

(二)积极探索有效的朋辈心理服务模式

班级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委员都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得力帮手,也是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上岗的,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引导和发挥好这一群体的心理咨询潜能更有效地服务全院学生是高校心理培训中的一个难题。我们学校一般通过学长导师制让高年级的班级心理委员担任大学新生的班主任助理,然后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制定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团体辅导方案,并对高年级的心理委员开展培训,再由他们面向大学新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校园,让班级同学尽快熟悉。

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创建了学院特色的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手语操比赛,该活动由班级心理委员主要负责,每年的11月份,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不同的班级在积极排练手语操的身影,手语操活动以班级或社团为单位,要求参赛人数达到90%以上,手语操采取先初赛再决赛的形式,保证普及全院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不同班级在此次活动后班级凝聚力明显提升,积极性更高。

此外,学院还通过心理委员危机干预专业培训、心理委员团体辅导打造专业化的朋辈心理咨询队伍,通过每年的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525-“我爱我”活动日,通过心理漫画、心理演讲比赛、心理情景剧、心理DV、《心聆》报纸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我们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公众号,开设了网上预约与咨询。

(三)开展高校心理服务进社区活动,助人自助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学时期主要以引导和预防为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但这种意识的养成和提高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体验还不够,还需要大学生通过实践和教授他人来最终将這种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内化。为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进行宣传之外,还将心理服务送入社区,让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深入社区对社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工作坊、讲座、谈心谈话等活动让大家在服务中感受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别人,让每一名参与者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以服务促进学习,以学习推动服务,最终达到自我服务、自我调适,助人自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清,姚金凤.同伴教育与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性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5):96-97.

[2]岳柳.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246-247.

[3]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4-8.

[4]丰怡,刘凤娥,杨莹.微信平台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教育,2015(3):69-71.

[5]张华,张继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艺术院校心理朋辈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4):51-55.

[6]申雯,彭阳.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176-177.

作者:邹艳荣 李平 李玉茵

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运用

【摘要】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朋辈心理辅导最显著的优势包括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回归人本主义正确定位及借助持续性渐进式取得渗透化的教育效果。这一创新形式有助于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数量不足的缺陷,并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具体实践策略除了建立健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培养机制外,也包括构建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走实践化道路、营造体验式心理健康文化氛围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朋辈  心理辅导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团体心理沙盘游戏疗法对高职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干预研究”(项目编号:SQ181046)的研究成果。

所谓“朋辈”亦可称之为平辈,即同龄人、同辈人。采取朋辈心理辅导最早出现于美国高校,是迫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匮乏而不得不借助大学生自身群体资源的临时举措。不过历史的偶然促成了必然。由于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这种一反常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逐渐成为美国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日常配置,且日益受到包括我国在内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传统模式存在的种种不足正在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因而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内高校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之举。

一、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优势

(一)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回归人本主义正确定位

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密切依靠高校学子群体自身资源,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借助大学生同龄人之间展开心理咨询,少了面对师长、专家、医生等长辈极易产生的局促感、压迫感,学生更加容易放松心情,以最真实和自然的心理状态接受来自同学或学长的帮助。

(二)借助持续性渐进式取得渗透化的教育效果

传统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类专业学科相似,都是采取教师(专家)课堂授课等形式集中展开。然而对于人心理状态的干预基本无法在短短数十分钟教学中立竿见影。教师或专业人士的咨询或辅导总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严格限制,与培养健康心理的客观要求间并不同步。而同龄人的心理咨询或帮助则不同。相同或相邻院系、班级、教室甚至寝室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决定了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持续性、渐进式的影响。随着时间日积月累,这种集腋成裘的点滴之功便能取得渗透式的教育效果。无疑,这才是健康心理养成最具成效的路径之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重要性

(一)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数量不足的缺陷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之所以在美国高校出现,其客观背景正是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者数量严重不足,校方迫于无奈才不得已借助大学生的资源优势。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我国不仅人口基数远超他国,且随着高校扩招持续进行,每年新进大学生都在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存量。而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士数量却不可能无限增加。这就注定出现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应对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不良状态。

可见,一对多的困境不仅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而且很可能出现专业咨询师为应对越来越多学生的辅导要求而被迫缩短单个求助者的咨询时限。更为极端的情况则可能是,专家疲于奔命的咨询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一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疏忽甚至漏洞;而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疏解,积少成多演变为心理疾患等。反之,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数量众多的同龄人则可以为身边的大学生同学提供更加及时、周到又耐心细致的心理咨询与帮助。按照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在不足五十个小时的专业培训后,非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面对常见、普遍的心理问题时,其能取得的辅导效果常常与专业人士相当。

(二)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

近年来的中医养生领域中,“治未病”正在成为业界内外达成的普遍性共识之一。防患于未然显然比出现问题后手忙脚乱的应对更加从容且低成本、高成效。身体出现小毛小病之初及时就医用药,不仅省时省力省经费,且更易将身体损伤降至最低。同样的道理,心理上出现小问题及时干预,有时只需寥寥数语就能让当事人迷途知返、豁然开朗。相比坐等小问题拖成大麻烦之后再仓促挽救投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早期干预可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迫切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存在

心理健康出问题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近年来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自小学阶段起,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便伴随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同步生成。大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差别只是指向目标和轻重程度等。而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专门教育则只是近年来的新兴科目,且不少学校、教师还存在认识误区。比如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有了思想政治课程便不需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层面的观念缺失、匮乏的专业人员等综合影响之下,快速充实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队伍、不断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傳统模式成效欠佳

在不少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时常被列入政治思想教育的附属组成部分,以若干节课程的形式一带而过。少数院校甚至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仅成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而一些高校里的专业心理咨询则时常带着有色眼镜审视接受辅导的学生,似乎一旦在心理健康层面有咨询与辅导的需求,则求助者必定存在心理疾病。这种简单粗暴的病态诊断心理更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培养机制

要使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强有力的助推力量,保质保量的人员基础必不可少。套用一句企业营销管理的宣传语,就是要“保存量、激增量”。即,每个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成为培养校内非专业心理辅导员的导师。这些经历了相对系统化培训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有需要的同窗开展相对普遍、常规的心理咨询,并保持足够活跃的交流互动,同时在其中累积经验提高水平。而接受辅导的学生则可逐步培养起个性化的健康心理养成机制,且其中资质出众的佼佼者又可成为新一批朋辈心理辅导者的补充资源。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育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形成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培养机制方面往往不具有可复制粘贴的范本。

(二)构建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作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原产地”,美国高校拥有各不相同的体系构建形式。以哈佛为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肌体健康、环境健康等融为一体,依托哈佛健康服务中心,下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交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学习咨询处等若干机构与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共同开展工作,并保持着充分和密切的交互活动。无论具体构建形式为何,这些高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模式都具有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共通性。因此,国内高校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时,也需在遵循核心原则基础上构建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三)走实践化道路、营造体验式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近年来一档名为“非正式会谈”的真人秀节目时常在网络刷屏。这既是由于该节目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十余位外国青年畅谈中外文化差异,也因其中设计了心理专家的总结性讲话而大幅提升了节目的深刻性和哲学性。在其中一次涉及中外大学生奇葩心态的主题讨论中,心理学专家李松蔚的总结性发言堪称点睛之笔。作为国内不少高校特聘的心理咨询师,李老师时常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然而“只有体育大学的学生心理问题最少”。

这固然说明了体育运动对于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至关重要,却也可从另一角度理解,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动口,还需要动手、动脑、动脚,需要走实践化道路、营造体验式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现实中,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恰恰是最能激励大学生甩掉负面情绪、振作精神意志的一剂良方。尤其是这些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更时常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像,甚至可以实现振臂一呼、一呼百应。而当这些个中翘楚承担起朋辈心理辅导的职能时,即便不开口,只需通过身体力行也往往能够响应者众。无疑,这种润物无声式的健康心理引导亦是创新朋辈心理辅导的又一举措。

创造性地采取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科学定位的优化之举。借助同龄人的引导与帮助,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更好地实现心理问题早期干预。这不仅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而且有利于弥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的客观局限,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内高校不妨大胆尝试这种超越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融入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的行列,使其成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燎原之火,也成为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杨雪龙.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9(05):42-44

[2]韩争艳.论心理咨询技巧在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启发和作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03).6-7

[3]孙炳海,孙怡昕.朋辈心理辅助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9(06):49-51

[4]曾秋燕.積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文教资料,2019(07):16-17.

作者简介:

贾志平(1979-),女,汉族,河北崇礼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贾志平 张梦

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朋辈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索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很多学校格外的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素养。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起到积极影响。而且加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运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不断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将朋辈心理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引言

现阶段,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也各不相同,为有效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增大,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需要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这样有利于发挥出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与倾诉的沟通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心理问题和压力进行倾诉,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逐渐增大的问题。

一、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意义

学生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利于缓解交流过程中的紧张心理和压力,不断获取朋辈心理辅导中,来自朋友或学生的心理帮助和引导,从而全面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解决所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且在新时期背景下,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通常采用单一化的方式,向学生普及理论知识和教育内容。未能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难题,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改变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效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发挥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相关学生和辅导人员的行为示范作用,在心理和思想上给予良好的引导和支持,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向辅导人员求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朋辈心理辅导与教育质量。另外,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进步的发展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学习环境中,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效性。

二、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

首先,在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中,学校要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并且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给予大学生良好的朋辈心理辅导和教育。比如,在选修课或第二课堂中,可以引导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膀臂心理辅导,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其次,在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当中,也可以发挥大学生俱乐部、学生会的优势,促使学生在各项组织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模式,不断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将心理问题和压力更好传达出去。最后,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做好心理问题调查了解的方式,合理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积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还可以通过选取典型学生群体的方式,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辅导人员和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让试验的大学生群体成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运用的发力点,不断发挥出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

(二)组织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活动

在应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校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活动,不能将活动仅停留在开辟第二课堂或开展选修课等方面,而是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辅导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一方面,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各个高校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高校之间共同合作组织心理健康辅導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中,发挥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优势和价值,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且在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方式,由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学生将所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讲授出来,从而就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与帮助。另一方面,在心理辅导活动组织的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朋辈心理辅导方式,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联系与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朋辈心理辅导人员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三)构造和谐与积极的校园氛围

加强和谐与积极校园氛围的营造,对于合理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而且通过校园氛围的熏陶,也有利于缓解学生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难,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在积极和谐校园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朋辈心理辅导教育机制和评估体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朋辈心理辅导教育机制阐述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难,然后让经验丰富的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对学生进行有效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化朋辈心理辅导平台的方式,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对于和谐积极校园氛围营造的优势与作用。在网络化朋辈心理辅导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与朋辈心理辅导人员进行网络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解决所存在的各种各样新的问题,而且通过网络平台,也有助于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定期向学生分享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并且能够通过案例讲解和实践讲解的方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不断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单一、人员不足等问题,发挥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对于大学生正确心理素质的引导作用。

结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对于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优势,让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实现对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教学。还要通过营造积极乐观校园氛围、组织多样辅导活动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宁.新形势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368-369.

[2]李冰清.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219.

[3]曹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培训中的应用[J].才智,2018(07):56-57.

作者:张煦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保障制度下的居民消费论文下一篇:思政课生命教育与感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