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论文范文

2023-09-17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备受中小学班主任的关注,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典型特征,随之在区内数所中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二次筛选,分析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意义,并提出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管理的干预策略,最后认为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的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策略能够让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管理干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常常被称为“青春期”或者“叛逆期”,原因为中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处于这个时期中学生的意志与情感均处于过渡阶段,而中学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自我调整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过激的叛逆性言行。这也给中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团体心理辅导,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1]。通过在区内数所学校所开展的抽样问卷调查以及观摩在广州市名班主任(朱霞云)工作室在广州石化中学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主题班会研讨活动,笔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

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一)一定的范围内扩大教育效果

一般来说,导致班级管理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很难找到一种固定的模式应用后就能有好的班级面貌与好的班风学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能够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个班级成员共同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发挥个人价值以及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情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从集体成员互相帮助的角度出发,每个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行为举止比对自己的特点,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法去帮助其他学生。集体的力量会让每个学生的困惑都尽可能展现出来,通过分享大家会发现,原来我的懒惰毛病别人也有,我的某个学习障碍也是别人的困扰。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情景,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共同摸索解决困扰的方法,这样一来,班主任也可以有更多精力去管理班级的其他事务。

(二)同等的时间内提高教育效率

与面对面、一对一的个体辅导相比,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同时解决若干个学生的若干问题。虽然个别辅导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但是在我国目前大班制教学的前提下,一个班主任在日常繁重无比的教学工作压力下通常要面对五十甚至更多的学生,一个一个去关注学生内心的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多个为共同目标而来的成员聚在一起作为团体进行活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大幅度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目的。同时,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在听到别人的忧虑与烦恼的同时观摩他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间接学习受到启发与领悟。

(三)较长的周期内巩固教育成效

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情景,成员能够逐渐掌握自身领悟或通过模仿其他成员而获得的技巧,这些技巧的反复练习与拓展,能够延伸到班级以外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巩固班级管理的教育成效。另一方面,逐渐成长起来的成员可以通过分享与反省的方式去帮助其他成员,通过不断地巩固教育成效,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影响下的班集体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班级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策略

(一)实践出真知

1. 策略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的是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与其他伙伴的互动获得自我意识更新与自我发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自我评价达到学生能够自我改善的目的。通过亲自实践与他人交往的干预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通过了解社会规范来适应社会生活。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与伙伴进行无障碍交流、欣赏并且模仿伙伴的某些行为、审视自己的不足、尝试不同的沟通渠道来创造新的人际关系。

2. 应用案例

由于目前的各种升学考试强调的就是一个中考或高考的分数,一个最终的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能否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府。目前还没有哪个学校愿意降低录取分数来招收一些思想品德高尚及其他方面素质优秀的人才。在这种大前提下,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或者只要主科分数高就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表扬,至于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自己根本无所谓,不喜欢和同学聊天也几乎不参加社会综合实践等集体活动。此举导致的后果就是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心理上常常感到孤立无援。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打破这种冰冷的关系,通过集体性的游戏互动改变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引导认知的层次和需求往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并让学生改变看待问题的态度。

(二)可持续发展

1. 策略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的是学生在辅导过程中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后续心理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通过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引导与思维启发后,学生能够自我接纳与自我赋权,找到合理的自我发展需要,并建立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2. 应用案例

许多中学生对于“挫折”的认知都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不少学生在遇到学业或生活上的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去找第三方的原因。例如有的学生将挫折与困难归结于运气不好、同学看自己不顺眼、老师刻意针对自己等,因此导致有的学生则喜欢通过研究星座、塔罗牌、属性相克等方式来给自己一个借口逃避挫折与失败。团体心理辅导能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适应环境以及挫折应对。当学生拥有了这些能力以后,能够明白人人都会遇见挫折与失败,如果能够冷静面对、自我反思,这些挫折将会成为自己成长的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这些能力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而进行良性发展,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人生的多元化价值。

(三)注重小细节

1. 策略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的是在细节上预防班级管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通过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适应性行为,提高更多的素材让学生去与伙伴进行交流与倾诉,并提高集体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应用案例

笔者常常听不少班主任都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比较自私,很少会关心他人的感受,也不愿意为集体出力,地上的垃圾只要不是自己扔的就绝对不肯去捡。笔者所带的班级也出现了这种问题,初一的时候班级参加各种拔河比赛、校运会、篮球赛等活动,总是觉得全班像一盘散沙,没有拧成一股绳的感觉。笔者在班会课上设计了一个简单游戏: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几个人出来或者全组一起,发一张报纸。第一回合报纸整张铺开,第二回合报纸对折一下,第三回合报纸再对折一下,直到报纸小到只能容纳一双脚,每次必须所有人都站在报纸上停留10秒钟才算成功。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之间都会互相埋怨,但是到了后来渐渐都明白在同一个班级中,如同一根绳子上的蚱蜢,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在困境中同心共渡难关,迎接胜利的未来。通过后续数次的班会课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笔者的班级在后来的多次学校集体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班级也越来越团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四、结束语

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对个体有很大的支配力,团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会有彼此交互影响的作用,个体的行为受他从属的社会团体的影响和制约,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强烈的个人主张与自我意识,但是心智与心理又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见解与判断往往具有片面性,班主任采用单纯的说教、谈心等传统教育的方式往往不能起到好的效果,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应用游戏、体验、分享开展活动,辅导者与受导者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能较愉快地接受教育。笔者认为,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的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策略能够让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占伟,冯超.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概念的区分[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2):69-71.

[2]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3:301-311.

[3]翁宗琮.从文化认同谈中学生德育的引导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9):52-53.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2篇

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评选揭晓

科研课题挂帅,专题讲座精彩。

论文专著丰厚,心育创新人才。

刘翔平 1959年生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与临床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全国儿童学习障碍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咨询与测评研究,研究领域为中小学生学习障碍与情绪障碍。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阅读障碍研究”,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儿童学习障碍的认知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项目重点课题“学习障碍的个别化教育方案研究”,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障碍研究”等多项课题。

在学习障碍领域,曾发表《紧急援助学习障碍儿童》、《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诊断与矫正》、《学习能力与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语言评估模式》、《ADHD:概念与进展》等论著近百篇,被誉为中国学习障碍研究第一人。

在情绪障碍方面,在国内率先引入积极心理学思想,并撰写了国内第一部介绍积极心理学著作《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发表《感觉良好——认知改变心情》、《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取向》等论著数十种,并为中小学校长、教师、管理者、大学生举办积极心理学讲座近百场,被誉为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

孟万金1963年生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社长,美国佛州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外语教学、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和特殊教育。

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课题“中国教育创新案例研究”,教育部课题“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评价研究”及世界银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十余项。参加了“全国校长发展论坛”、“百年中国教育论坛”和首届“中国英语教学法论坛”的工作。在“全国科研型骨干教师培训”、“中美教育学术交流”以及与美国著名大学、教育技术开发机构合作开展“英语多元智能教学体系”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培训丛书及其他心理与教育专著合计二十余部,在《心理科学》、“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近百篇。

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教育技术开发机构和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2005年春季应邀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肯尼索州立大学、美国复兴教育技术开发中心等进行学术交流及讲座。

周红五1951年生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兼任浙江省学校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心理卫生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校心理学联合会(ISPA)中国代表。

主要从事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编写《浙江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书籍十余部。主持编写的《中小学生平安100分》,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2005年优秀图书。为英国SAGE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Psychology》撰写《School Psychology in China》。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1992年创建杭州市第一个学校心理辅导室,1998年开始从事并负责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具体工作指导,为省教育厅起草各种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件,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到基层单位和学校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在部分省市为教师、学生、家长开设各类讲座上千场。先后到过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校心理学会议、发表演讲和开设讲座。2006年在杭州主持第26届国际学校心理学学术年会,与国际学校心理学界保持着密切联系。

韩似萍 1958年生人,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书记、副所长,杭州市教育学会学校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副校长,“奥迪”家庭教育指导热线88825885主持人。

主要研究方向:

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研究。承担的课题“学校对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曾获得浙江省教科规划“九五”重大研究成果一等奖;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被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个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和“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成果有:主编《家长学校教材(初中册)》、主编《影响家庭教育的12个话题》、主编《择学与择业指导》、主编《让家长更理解教育——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模式》。

二、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承担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课标制定、教材编写、课堂设计、教师培训以及家庭资源开发等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指导。同时还担任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成果有:主编杭州市高中德育综合教材《人与社会》、主编《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手册》、主编《让每一个学生懂得性健康——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姚本先1963年生人,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进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8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至2001年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并任教科所所长、心理学系主任,2000年至2004年担任教育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2004年至今担任科研处处长。

先后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主要著作有教育部规划“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心理学》(五次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等,编著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科学普及教材与读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快乐人生的良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等近十部。姚本先教授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研究”。

黄辛隐 1958年生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临床心理学。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副主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团长。

1995年4月至1996年4月赴日本进修临床心理学。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赴日本进修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效性。2004年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资格培训班,获“职业培训师资合格证书”。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3年,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心理咨询经验。在江苏省几十所中小学指导学校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长期在政府机关、妇联、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曾在苏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黄老师工作室”。

在学术研究方面,已出版专著或编著教材17本,发表论文共五十余篇。主持和承担过教育部“十五”、江苏省“九五”、“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苏州市和苏州大学等各级各类的课题18项,并获得过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大学的先进个人奖11次。1996年和2005年分别以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为研究主题出国访学,并多次应邀在国外一些著名大学讲学和研究。

郑洪利1965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青岛市科协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特邀审定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青年专家服务团首批专家。任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客座教授等学术兼职。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的首批注册督导师。

郑洪利师从国际著名的心理辅导与治疗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长期从事心理辅导和治疗的实践、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学校多项课题研究。近年来,发表《青少年心理辅导与治疗中的本土化思考》、《心理辅导与治疗产生成效的基本条件》等论文 三十多篇,多篇论文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主编参编《学校心理教育论》、《小学生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等论著十多部,有的被教育部审定为高等院校教材。多次应邀参加在香港、台湾等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田丽 1965年生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教育学硕士。负责黑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课题实验、业务检查与评估等项工作。

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 “以人为本”,立足中小学实际,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已成功举办九期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班,培训近三千名中小学教师,培养146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建立198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研基地。

2006年1月在俄罗斯的《远东高教学刊》上发表论文《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八篇;在省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五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其中独著一部,合著一部,主编十部,参编一部。

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两项,均已结题并获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参与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实验工作。

2006年4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规划办公室授予“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5年9月被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孙时进 1958年生人,1990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法学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督导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心理会副会长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探新》杂志编委,《大众心理学》杂志编委。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的推广与应用”项目负责人。

出版《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概论》、《管理心理学》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研究领域是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研究兴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以及超个人心理学;精通团体心理咨询、催眠和内观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赵淑兰 1966年生人,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方向)。现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教研员,重庆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务工作。自199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小学师生心理辅导,坚持研究与实务结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基础,实践经验丰富,擅长团体辅导、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及课题研究。

近年来,先后独立主持三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并先后参与主研了重庆市政府规划课题“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究”和多项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研究的课题成果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重庆市优秀教改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参与主研的课题成果获重庆市政府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一项、重庆市优秀教改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并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主编或参与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三套、专著一部。先后荣获中国心理学会“全国普及应用心理科学教育先进工作者”和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3篇

意向对话是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吸取了心理分析技术、催眠技术、人本心理学等理论。意向对话心理辅导技术多用在一对一辅导的情形,而在中职德育课堂的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意向对话,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心理辅导者兼顾团体内每个学生的心理差异,避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对个别学生产生伤害。实践证明,意向对话在中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具有开放性和实效性,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意向对话在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优势

1.符合中职学生的思维特征

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心理还不够成熟,加上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状态非常活跃,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比较强,思维逻辑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所以意向对话在中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也更容易被中职学生所接受,心理辅导者在与学生进行意向对话时,也会变得比较容易。

2.运用条件比较开放和方便

在中职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心理辅导者可以开展“一对多”的辅导,用象征性的语言进行交流,引导多人进行想象,实现的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靠的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真诚的态度,这对心理辅导的教育效率非常有利。同时,心理辅导者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时,不必拘泥于教室,完全可以来到校园的某个角落、草坪或者户外,只要环境幽静且能让学生放松身心即可,所以意象对话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比较开放和方便。

3.历时短,效果好

意向对话技术重在心理辅导者对学生意象的理解与适当的介入,在爱与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从而达到互动与交流。尤其是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心理辅导者运用意象直接作用于来访者的人格深层,不仅可以实现“一对多”的辅导,而且所需时间不是很长,避免了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繁琐,能够有效缩短学生咨询时间,且心理辅导的效果更加稳定,很多学生在经历几次意向对话后,心理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4.教育方式很具人性化

在中职德育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意向对话的心理辅导过程更像是一个游戏,并没有直接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训练或者进行直接的心理干预,所以这种教育方式更具人性化。在意向对话的过程中,中职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所以在接受心理辅导时会更有安全感,能够合理宣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可以说,心理辅导由教条式辅导向人性化辅导的转变,更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意象对话在中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策略

1.运用意向对话,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

很多中职学生由于还没有成年,容易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所以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发现自我,而通过常规的心理咨询方法,很多学生在进入咨询室后常常不愿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对于情感问题更是不愿告诉他人,这无疑会给心理辅导者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而意向对话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身心、打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内心冲突、情绪特征等表现出来,然后通过意向投射测验,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如在一个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先让学生放松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到两眉之间,开始进入想象……想象你现在看到了一个房子,你看清楚这个房子的样子了吗?这个房子是坐落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建筑结构是否牢固?周围有些什么?在这样的意向对话情况下,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特征,达到让学生发现自我的目标。

2.运用意向对话,让学生接纳自己

让学生接纳自己,指的是让学生在团体心理活动之后,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不会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也不会因为优点而骄傲,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状态。中职学生常常因为无法接纳自己的某一特征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及情感造成困惑。如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无法接纳自己不受异性的关注,这时便可针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问题,开展关于“青春期困惑”的意向对话,让学生对自己身体特征的变化以及情感变化有一个理性、全面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接纳自己。

3.运用意向对话,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是否拥有自信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就业及人际交往。学生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在内心产生强大的前进动力,不断地超越自己。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不自信,甚至常常产生颓废心理,因此,可以通过意向对话,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长处,使其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如关于“种子”的意向对话: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粒种子,想象自己的形状、大小、颜色,所处的土壤的温度,自己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正是如此轻松的沟通与交流,使我们的中职德育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进而相信自己,敢于挑战自己。

总之,中职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意向对话在中职德育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能够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心理空间,让他们打开心扉,让辅导者及时发现有特殊“意向”的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与辅导,进而为中职德育教学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职业学校团辅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案例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HXS2015055。)

(责编 周继平)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職学校教育工作属于职业教育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中职学校内部学生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部分学生想要升学,继续求学之路,而一部分学生想要进入社会就业,在这种需求不同的情况之下,中职学校的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其能够有效提升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效率,并且对中职学校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故此,对中职学校的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中职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这一点对广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来说也是异常重要的。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升学指导;就业指导;人才资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同时也使就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竞争,中职学校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就变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机构来说就更需要做好相关的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使中职学校人才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中职学校的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进行阐述,也会提出一定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对策。

一、中职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就业教育大环境

国内的就业形势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并且变得日益复杂,但是很多的中职院校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在中职学生实际的教育工作当中非常片面地将就业教育理解为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而没有将就业教育大环境融入其中,这使中职学生也难以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就业指导工作也难以发挥出其主要作用。另外,缺乏就业教育大环境还会使就业指导机制的缺陷比较突出,再加上国内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本就不是在十分的乐观情况之下,会使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成为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1],而且从这一方面来说也是不利于中职教育机构的发展的。

(二)教材内容枯燥乏味

众所周知,就业指导工作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其中不光会涉及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还会涉及比较多的实践内容。由于我国整体教育事业沿用的是应试考试的教育制度,这使中职学校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过度重视学习成绩,从中职学校就业指导教材中也能够看出这一点,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占据其中很大一部分,课后练习部分比较少,甚至一些中职学校中根本没有就业指导练习,缺少了实践教育之后,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缺失非常大[2]。

(三)教师综合素质不达标

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光需要其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足够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就业指导教师还需要足够的心理知识。但是就目前来说,国内中职学校中的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比较低的,这样是没有办法体现就业指导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例如,一些就业指导教师完全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就业指导,在这种情况之下,中职学校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就会比较困难。

(四)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在实际的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心理教育、指导应该贯穿就业指导的始终,但是很多中职学校的心理教育指导工作往往只进行一个学期,由此,中职学校学生在就业工作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就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中职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够合理,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安排,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比较低[3]。

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改进措施

(一)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需求

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是存在比较大的不同的,因此,对当代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需要其帮助中职学生了解社会就业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实现中职学生的精准就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得以显现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点,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需要深入社会中了解就业形势,积极地采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且在就业指导进行过程中,将这些信息和数据传递给中职学生群体,使其能够清晰地知晓社会的需求,自身的学习也会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例如,中职学校的毕业季校园招聘会,除却应届毕业生之外,应该让低年级的中职学生也参与其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就业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其学习的动力也会加强[4]。

(二)加强师资力量方面的培养

对任何教育、指导工作来说,教师都是最重要的实践者和指导者,因此进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方面的培养。在培养师资力量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提升,这是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前提。另外,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教师具有比较强的心理知识、技能,在这种情况之下,校方可以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5],久而久之,就业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就能够得到比较大的提升了,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所以中职教育机构需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三)增强职业选择技巧教育

从年龄层面来说,中职学生的年龄偏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比较少,这会使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目前虽然中职学生开展了职业礼仪课程,但是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并不是很强,所以中职学校需要加强职业选择技巧的教育,例如,校方可以开展职业选择实训课,教师可以扮演面试官,以此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技巧。另外,还需要让中职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和招聘会,以实践内容促进其择业技巧能力的增强[6]。

三、中職学校升学指导工作的优化和完善

根据美国2017年相关招生报告可以得知,大约50%的美国私立学校至少雇用了一名专门负责学生升学指导的教师,即便是在公立学校,这一数据也能够达到30%左右,从中不难看出,升学指导工作对广大的学生群体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但是我国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当中并没有专门负责学生升学指导的教师,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师往往是教学主任等其他职位的教师,这些教师原本的工作任务就比较繁重,再加上升学指导相关工作,没有专职的教师其实是非常难以胜任的。国内的中职学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校园内配备专门的升学指导老师帮助中职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一)中职学校升学指导教师的重要性

对中职学校的升学指导工作来说,专职教师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考虑到现代学术环境的竞争性质,再加上中职学校毕业生面临的压力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中职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认为自身的工作职责就是:完全集中在帮助毕业生选择一个合适的升学学校,并指导学生的申请过程,帮助中职学生完成高层次的升学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升学方面有着多年申请经验的顾问老师在指导工作中也能够分享他们在申请路上的小故事[7],或是讲述他们与中职学生在申请季中的酸、甜、苦、辣,这样容易让中职学生接受升学指导教师的意见,对中职学生的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升学指导是一个陪伴过程

作为中职学校的升学指导教师,其需要知晓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还需要意识到所谓的升学指导并不是帮助学生把学校申请流程走一遍,然后中职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求学之路,升学指导其实是一个辅助和陪伴的过程。在这个申请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升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和家长一起度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挖掘个人的兴趣点,陪着他们走完全程。更重要的是,在申请学校期间所学习的技能,其实对中职学生后期的成长更为重要,因此升学指导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计划性,还有心态。因此,升学指导工作不仅仅只是辅助学生走过申请流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并且和学生真正完成一次从青年到成年的蜕变,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升学指导对中职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升学指导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升学指导工作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工作其实是具有比较多的区别的,除却传授中职学生必要的升学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排解中职学生在升学过程中的各种升学问题。因此,中职学校中的升学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这一过程中,升学指导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因为中职学校学生不但面临学业压力,而且有个很重要的时期会使他们心理负担很重,那就是青春期,所以当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进行升学,还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这个压力可想而知。所以,适当的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家长在学生的升学过程中有时候比孩子还显得更为焦虑,因此升学指导教师需要告诉中职学生家长,相信孩子,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孩子较为轻松的升学环境。升学指导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定期了解,以便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状况,进而改变或适应升学的具体计划。

综上所述,目前为止针对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升学与就业指导合理开发人才资源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宏观角度上来说,中职学校在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比较多的,这不利于中职学生后期的个人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并且投入一定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从而使中职学生的个人发展得到保障,这对中职学校的人才资源开发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崔宇.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J].中外交流,2019,26(41):48.

[2]白玉.当前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问题研究[J].神州,2019(32):168.

[3]朱娅.中职网络营销学的就业规划与创业指导[J].神州,2019(24):268.

[4]张玉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创业就业指导服务质量方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170-171.

[5]闫娟娟,苏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为例[J].青春岁月,2019(35):94-95.

[6]侯萍.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6):216.

[7]杜盛宗.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J].速读(上旬),2019(4):46.

◎编辑 马燕萍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研究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研问卷、人际信任量表(IT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90项症状清单(SCL-90),以及简版父母教养方式(S-EMBU)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缓解该类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机制。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维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症狀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其他(睡眠等)等方面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情绪、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

[关键词]留守经历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项目:本研究得到《陕西省留守经历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干预机制探索》项目的资助(立项号:2017P006)。

引  言

“留守儿童”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凸显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对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则较少。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成因分析,以及在政策水平上,探究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缺乏从实证角度探索缓解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机制。

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干预机制进行探索。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研问卷、人际信任量表(IT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90项症状清单(SCL-90)、简版父母教养方式(S-EMBU),从人口学变量、人际关系、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据此选定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主题,制定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通过连续性的团体辅导干预,探索缓解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机制,为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陕西科技大学为采样单位,选取有留守经历且有一定困扰(主要集中于情绪困扰和人际困扰)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数量相等、各方面因素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主,实验组21名,其中文科学生5名、理科学生6名、工科学生10名,男生8名、女生13名;对照组42名,其中理科学生1名、工科学生41名,男生27名、女生15名。

2.研究工具

自编基本信息调研问卷:考察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变量以及留守经历情况。

人际信任量表(ITS):考察研究对象的人际交往现状。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包含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两个维度,考察研究对象的情绪状态。

90项症状清单(SCL-90):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其他(睡眠及饮食情况)等10个因子,考察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简版父母教养方式(S-EMBU):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每部分各21个条目,题目相同且都包含情感温暖、拒绝、过度保护三个维度结构,考察研究对象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

3.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同的前测问卷调查,以考察研究对象总体的心理健康基线水平。实验组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为期四周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包含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对应该类学生群体的主要困扰),以针对性解决实验组学生们的心理困扰。与此同时,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四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们做相同的后测问卷调查,以验证本研究实验干预方法的有效性。

对实验组主要运用团体活动、热身运动、分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进行心理辅导,主题是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时长为四周,每周两课时。活动过程除采取量表测查的结果评估外,还采取了小组分享、主观评估等过程性评估方法。全部测查评估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1.人口学变量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1)性别、是否有留守经历、年级、科类、长期生活社区类型、留守时年龄、外出人、留守时长、照顾人、父母回家频率等因子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不显著;是否有留守经历、年级、科类、留守时年龄、外出人、留守时长、父母回家频率等因子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不显著。

(2)是否独生子女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维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3)性别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是否独生子女在症状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其他等方面差异显著,均表现为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长期生活社区类型在人际信任症状总分上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显示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显著高于乡镇、农村;留守时期照顾人在强迫上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显示自我监护者显著高于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者。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主要是进行实证研究,此后的研究可进行更加精确和大范围的数据调查,以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2.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差异显著性的结果分析

(1)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①在团体辅导干预前,实验组的前测躯体化、前测强迫症状、前测抑郁、前测焦虑、前测敌对、前测恐怖、前测偏执、前测其他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②在团体辅导干预前,实验组的人际信任症状总分(p<0.05)、正性情绪(p<0.01)、负性情绪(p<0.01)、症状总分(p<0.05)、人际关系敏感(p<0.05)、精神病性(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实验组正性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为了学生实际收益考虑,本研究实验组中心理约谈筛出的有心理困扰的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组、对照组的比较。

(2)团体辅导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①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人际信任症状总分、负性情绪、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其他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正性情绪(p<0.01)、症状总分(p<0.05)、抑郁(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正性情绪低于对照组,症状总分、抑郁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也是由于本研究实验组中通过心理访谈筛出的有心理困扰的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对较多,即使团体心理辅导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缓解,但由于消极心理状态的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所以造成数据比较的偏差。

(3)团体辅导前后对照组组内比较

团体辅导干预后,对照组的正性情绪、症状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均显著降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多集中于工科班级,可能本身参与本实验的对照组、群体集中到了一起,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指导其完成实验,四周后再次集合,群体集会可能使他们的某些轻微困扰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缓解,有待进一步探索。

(4)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组内比较

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方面均显著降低(见表1)。这表明本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方面效果显著。

表1  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组内比较的差异性检验

分析与讨论

1.留守经历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非独生子女更易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和父亲的拒绝,其在症状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其他等方面上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刘振红、刘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非独生子女SCL-90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是保护因素(P=0.007),父母拒绝否认是危险因素。

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存在较多心理困扰,可能由于其在家庭中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忽视,父亲的拒绝和否认,可能使其产生敌对、攻击、愤怒等负性情绪。

父母若能及时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理解和支持,可缓解其不良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需注重引导和鼓励兄弟姐妹间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培养健康人际交往技能,温暖融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在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中,家庭因素至关重要。该类群体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正尝试探索如何适应社会、规划未来以实现自我价值,家庭成员间的关心、理解、有效沟通所建构的温暖支持性家庭氛围提供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安全感和勇气,激发其内在潜能,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对于该类群体的心理健康成长作用显著。

2.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克服负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维度效果显著,对其他维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以实证研究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留守经历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的有效性。

从团体动力学角度分析,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参与者在人际互动中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与发展,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留守经历大学生由于早年经历和后天经验形成的心理困扰多表现为情绪和人际等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提供其安全释放自身情绪、探索人际互动模式、走出原有认知定势,生成新体验,并将新技能迁移至日常生活,提升其社会功能的机会。此后的研究可以据此深入,以进一步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有效干预机制。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2-149.

[2]刘振红,苏便苓,李拥军,等.农村高中独生女与非独生女个性与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36-338.

[3]张驰,许英美,陈斯琪,等.非独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102-1107.

[4]劉霞,张跃兵,张国华.家庭因素对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0):1536-1539.

[5]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227-233.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上一篇:行为心理学下一篇: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