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

2023-06-11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海尔森《催眠工作坊》练习小组已经成立一个月了。在这四期的训练中,我们一起去锻炼催眠能力,一起去研究催眠理论,一起去领悟催眠技巧。共同成长,一同进步。

想见证催眠师是怎样炼成的吗?体验催眠的过程,体验那种舒适而温和的感觉。那神奇而又平凡的催眠,等着你来感受。

别在犹豫了,参与进我们的活动吧!海尔森《催眠工作坊》训练小组等着您的到来,欢迎您以一个体验者的身份加入我们。

催眠体验须知:

1.本次体验为海尔森《催眠工作坊》为学员教学训练提供,作为体验者无需任何费用。

2.体验时间基本为晚上,或周末,并且由于是教学训练,将有工作坊学员参与,人数在10人左右。

3.请仔细填写报名表,由于每次工作坊训练只有2次机会,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所以并不是每一个报名的朋友都有机会参与到体验的,望见谅。 4.咨询体验报名请将信息发至healthzx@vip.qq.com 联系人:贾老师,刘老师

有意向参与《催眠工作坊》培训者请拨打029-88348841进行报名

催眠体验前行准备

无论在进行催眠体验或是催眠治疗,假若希望它能够真真正正地帮得着你,前行准备是不可缺少的,花点时间去预备又何妨?

准备篇 准备篇

催眠的理想时间: 要进入催眠,必须让身心完全放松,将催眠安排于空闲的日子,轻松自在、心情平静地进行,令自己更容易地进入潜意识深处。 活动编排得密麻麻的日子、「赶下场」都不是安排进行催眠的理想时间。

催眠体验的前一个晚上,要睡觉好的:睡得好、精神好,才能容易集中,催眠效果更理想。 别以为没睡好,迷迷糊糊的比较容易进入催眠,没睡好,这只会把催眠催眠变为睡眠!

进行篇 平常心

信任自己的直觉: 明白整个过程是由你才是真正的主导,催眠治疗师只是协调整个催眠体验的过程。

催眠体验是一个十分轻松而享受的过程,你只需放松自己,以享乐的心情进行,便可以轻易得到良好的效果,信任和投入是成功的重要元素。

暂待篇

目前尚不适合接受催眠导引,如有精神病史;

主观及批判无法放下;

无法接受自己需要调整及改变;

目前并不想改变。

有人什么感觉也没有,在催眠过程中,百无聊赖,希望整个催眠赶快结束。

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心情不够放松、身心的准备程度还未足够 时机尚未成熟:潜意识抗拒。

温馨提示

请着宽松衣裤,令整个催眠过程感觉更自然轻松

请勿涂香水,你的香气会影响跟你同时进行催眠的朋友。 请勿空腹或吃太饱来做催眠。不饿不饱令催眠更容易成功。

当天请勿喝含咖啡因饮品如茶 、咖啡及可乐,让自己更放松更集中。 请带备外套或披肩以防场地冷气太冷。

感冒与严重咳嗽者,当天不适合做催眠,请提前通知改期。

海尔森高新校区正式启用:

/Train/news/news_1/html/20110926/20110926115524.htm 《海尔森教育》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359649540 《海尔森教育》腾讯微博:http://t.qq.com/haiersenjiaoyu2009 《海尔森教育》咨询邮箱:mailto:healthzx@vip.qq.com 《海尔森教育》语聊YY :39487241 招生咨询热线: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中学;角色认同

一、问题提出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指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转介、诊断、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1]。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是中小学精神卫生三大体系之一,其他两大体系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2]。2016年12月,国家22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3]。可见,学校心理咨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服务,这项服务需要一支专业化、具备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从现状来看,心理咨询工作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学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角色,其内涵主要是指学习生活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4]。学校心理咨询从目标来说,既包括解决某种特别的行为问题或心理危机,又包括促进普遍的身心健康发展[5];在形式上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对于中学心理教师来说,要从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进行一对多辅导的心理健康服务教师之间进行角色转化,他们在精力、专业能力、角色定位和角色实现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探讨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问题。

张淑华等[6]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定义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阿什沃斯(Ashforth)认为,角色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自我在角色中的定义,它包括和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周永康将角色认同分为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积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定向、情感体验和角色适应,消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冲突、角色懈怠和角色对抗。身份认同具有层次性。一是对身份认同的认知,这是形成身份认同的基础。它包含两个部分,主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归属群体的认知。二是主体对自我归属于某一角色身份或群体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三是主体在这些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行为模式[6]。本研究认为角色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身份认同。

在近些年的文献中,对于中学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研究不多,研究更集中在中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上。中学心理教师是否认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认同的情感层面是积极还是消极,以及他们在履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这一角色并对角色进行认同时,在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是本研究关注的内容。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质的访谈和分析)关注个体的语言文本的意义和主观经验,区别于量化研究,以弥补量化研究无法真实详尽主观经验的不足,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素材。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预访谈1名从事中学咨询工作的教师,正式访谈7名从事中学咨询工作的教师(分别用C1到C7代表)。7名正式被试分别从长沙市的7所中学抽取,进行个案访谈。其中,6名来自市属中学,1名来自区属中学。全部正式被试均满足三个条件:从事学校心理咨询的专职人员;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从事学校心理咨询五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正式被试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周个案数为2到5个,入职以来平均从事心理咨询年限为8.29年,最短的为5年,最长的为16年。

(二)工具与方法

使用电话录音软件和“讯飞听见”文本转录软件。本研究采用阿什沃斯对角色身份认同的定义,从与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几个方面确立访谈问题的维度。通过对一名被试进行预访谈后,确立正式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访谈者即作者本人。访谈者与受访者约定好时间,进行电话访谈并录音,要求受访者尽量排除外在干扰。

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和工作相关信息调查;(2)与角色有关的规范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3)与角色有关的能力认知,“您认为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中学心理咨询工作?”;(4)与角色有关的价值观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5)与角色有关的目标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目标是什么(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6)与角色有关的信念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拥有怎样的信念?”(7)对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主要访谈题目是“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是怎样的?”(着眼于当下);“您认为中学心理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着眼于未来)。在访谈时,访谈人员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适当追问,以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

(三)步骤

首先,作者在獲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电话访谈,并对访谈进行录音。其次,对录音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录。最终转录完成的原始文本资料共7个访谈录音。文本资料共2.5万余字,访谈时间在8分钟到28分钟。最后,使用系统的文本浓缩方法得到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的表现。

系统的文本浓缩法操作步骤:(1)阅读所有材料,了解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表现;(2)确定代表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在不同层面的意义单位;(3)为这些意义单位编码;(4)浓缩和概括每个编码组文本片段意义;(5)总结每个编码组的内容,以全面描述反映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表现[7]。

三、访谈分析

(一)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认知表现

1.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规范的认知

访谈对象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一个是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中学心理咨询师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从受访者的回答来看,中学心理咨询师其实是一个多角色的职务,更合适的称呼是心理咨询专职老师,它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于一体。中学心理咨询师除了遵守咨询伦理外,还需了解学校教育的伦理要求,以及掌握处理两种伦理相互关系的能力[8]。

2.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目标的认知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目标的认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只是做个体咨询工作,其角色目标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初级目标。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处理一般性心理问题;评估、鉴别各类心理问题,及时转介。

中级目标。熟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能够处理一些严重心理问题。

高级目标。灵活运用各主流流派的咨询技术,进行整合,高效解决问题;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具备治疗胜任力;具备督导能力。

第二种情况,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辅导教师角色整合,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最高层级的角色目标是面向广大学生的。

中学心理咨询师,如果真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他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推进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探索。把它做得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或者是整个社会的、学校的需求。可以去探索一种模式。(访谈对象C2)

因面向学生进行工作,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的角色不能仅仅限定在个体咨询上。实际工作中,除了个体咨询,还可以做团体咨询,此外还需要探索现代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模式,促进普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能力的认知

与陈海德等[9]的研究一致,通过访谈得出中学心理教师更多的是从自身的从教体验来定义心理咨询能力,所以强调对中学生更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比如,在知识维度上,还须充分学习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以及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知识;在技能维度上,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成熟或生活经验不足,还须掌握引导学生来访者领悟的技巧,以及能够与儿童和父母良好沟通交流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在对自身咨询能力进行评价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具备咨询严重心理问题的能力。

4.对心理咨询师角色定位的认知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认为心理咨询专职老师无法处理的问题应通过引进兼职心理咨询专家来解决。

在我的认识观念里面,中学心理咨询师和中学心理老师是区分开来的两个职业。虽然我们的现状是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会觉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中学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老师是分开的。部分个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专业程度会相当的高,这是大部分心理老师没办法去做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由学校心理咨询师去填补空缺和遗憾。(访谈对象C3)

第二种,认识到心理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存在局限性,限定其职能范围,主要是针对一般性心理问题进行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再者,心理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时,要尽量避免双重身份带来的破坏作用,保证专业性。

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做专业的心理咨询。更多只是做了一些鉴定性的工作,或者就是解决一些比较轻微的学生的心理困扰。可能做不了非常专业的咨询。(访谈对象C2)

学生走进咨询室,你首先要跟他区分一下,现在跟他对话的是老师,还是一个咨询师。学生也不大明白这两个角色怎么区分,咱们要跟他说明一下,咨询师一般是怎么跟学生工作的,跟在教室里讲课时教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访谈对象C6)

第三种,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多种角色,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性咨询上。这类咨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目的是通过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追求完善的发展[10]。

应该成为推广者或者是宣传者这样的角色会更好。一己之力很难帮助更多的人。以一己之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我觉得是最好的。不仅在中学,只要是一对多的情况下,都应该去思考,怎样把这个工作由消防员变成推广者。(访谈对象C4)

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评估和鉴别这样简单功能的实现,可能更多的还是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供一个视野,让孩子自身能够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应对生活和适应生活。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很多咨询技术,课堂上设计进去,做团体辅导。(访谈对象C7)

结合受访者的回答,更为全面的认识是,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一方面要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同时也要把重点放在发展性咨询和适应性咨询上,并借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也可以运用在教育和教学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未来工作中,我们设想部分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作为资深学校心理咨询师将具备处理严重心理問题的能力(严重心理问题本在心理咨询范围内);兼职心理咨询专家将对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及神经症进行有效干预;学校心理学家将着手处理教育心理干预中的棘手问题并对骨干心理教师进行高端培训。只有多方力量进行配合,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中学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兼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在处理双重关系时需要接受培训和督导。这也是完善我国现行伦理守则需进行的工作。

(二)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情感表现

有一部分受访者不认同自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是主要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则是次要的。

我首先没有把自己简单地指定为一个中学的心理咨询师。我觉得面向中学生的咨询,只是我日常工作中一个小的部分。而且我觉得我不具备处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危机个体的能力。(访谈对象C1)

我觉得我们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心理咨询师。我们的心理咨询做得也并不是很规范的,它只是说类似于心理咨询的一种心理辅导。所以我会更认同我自己教师的身份,其次再认同咨询师,因为我理解的咨询师应该是做得很专业的。(访谈对象C2)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更为心理老师接受和认同。目前我国对心理教师的定位主要是授课和推广,一些心理老师还被分到处室处理行政事务。心理咨询工作并未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带来更明显的社会效益,自然而然,心理老师会相对弱化心理咨询师角色。另外,将学校心理咨询师主要定位为做个体咨询,忽视团体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的作用,会使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产生消极认同。

(三)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行为表现

受访者均提出了自己在协调多个角色时的发展目标,并且呈现出个体生涯规划路径的多样性。有三种可能的角色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认为心理咨询只是心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不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发展作为生涯发展的重点。

我觉得不是每一个中学心理老师都会把重心放在咨询这一块。对我来说,心理咨询工作并不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我自己还是先按一个老师的要求做好,然后再通过咨询的途径给学生一个不同视角的帮助。 (访谈对象C1)

对我来讲,我可能并没有想要把心理咨询发展成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排位置的话,他可能会排到第三位。前两位,第一个应该是心理教学,第二个应该是团体心理辅导或社团这种学生集体活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群体性、预防性的工作,这会更为重要一些。然后是这种个体性的,要去做,但是應该不是工作中最主要的事情。(访谈对象C2)

第二种方式,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适当分离,成为更为专业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分离是将心理咨询师的部分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与教师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分离开[11]。

首先专业能力要有,然后不断地学习,进行个人成长。在做个案的时候,最好有专业督导的支持。在处理中小学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时候,学校老师比医生本身更具有优势。(访谈对象C6)

我觉得还要有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按照自己的特点需求,选取比较主流的咨询技术,重点掌握,不用五花八门。适应学生需求的几种比较经典的流派和技术,我就觉得挺好的。(访谈对象C7)

第三种方式,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整合,同时履行多个角色,结合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干预。

我个人认为,作为中学的心理咨询师,不像大学的心理咨询师那样有一个更好的定位。就现状、要求而言,我认为可以把咨询师的角色往班主任身份,还有专干等管理者的身份去做一些带入,这样可能便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访谈对象C4)

由于我国目前对心理教师岗位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规范的专业标准和严格的督导评价,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着漫长的探索,未来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因而呈现出生涯规划的“多样性”。

受访者均对自己的生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尝试对多角色进行调和,但是要分清各角色的权限、责任与义务,在整合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角色澄清分离,对心理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陈海德等[8]指出,我国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有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形成良好的角色特征,即承担多种角色任务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避免造成角色混乱。

四、结论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

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

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本位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五、讨论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的素质,促进其健全发展的自我教育为基本精神;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两条基本途径相结合;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支持为保障[1]。

这一模式下,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当是中学心理教师十分重要且主要的专业角色。依据最新政策和现有研究,中学心理教师应定位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教师。他们既是学校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也是教育心理专业干预人员,还是心理辅导教师。三大专业角色的工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评估、咨询、干预、辅导、教育、矫正几大工作的专业性均要予以保证;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工作模式同等重要。中学心理教师应该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上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广大教师应该都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教育心理干预技术的实践中来。

中学心理教师应立足一线,对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个专业角色进行澄清、发展与整合,积极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本位化心理健康服务总模式和分模式,并可结合自身所长和兴趣在各个角色间有所侧重,各有专长。

构建现代中学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对心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我们要从理念引领、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和督导监管等多方面入手,逐渐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J].教育研究,1998(1):42-47,57.

[2]罗晓路,廖全明,郝敬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4):974-976.

[3]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701/6a5193c6a8c544e59735389f31c971d5.shtml.2017-1-19.

[4]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4-7.

[5]朱赤.美国学校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5):98-103.

[6]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1):21-27.

[7]Binder P,Holgersen H,Nielsen G. Why did I change when I went to therapy?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ormer patients'  conceptions of successful psychotherapy[J].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2009,9(4):250-256.

[8]陈海德,方晓义,胡伟,等.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的结构及测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3-100.

[9]方晓义,王锦,赵晨,等.中学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38.

[10]陈传林.试论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6(4):31-34.

[11]韦耀阳,杨邓红.论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冲突[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2):34-36.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长沙,410008)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中学;角色认同

一、问题提出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指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转介、诊断、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1]。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是中小学精神卫生三大体系之一,其他两大体系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2]。2016年12月,国家22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3]。可见,学校心理咨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服务,这项服务需要一支专业化、具备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从现状来看,心理咨询工作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学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角色,其内涵主要是指学习生活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4]。学校心理咨询从目标来说,既包括解决某种特别的行为问题或心理危机,又包括促进普遍的身心健康发展[5];在形式上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对于中学心理教师来说,要从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进行一对多辅导的心理健康服务教师之间进行角色转化,他们在精力、专业能力、角色定位和角色实现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探讨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问题。

张淑华等[6]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定义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阿什沃斯(Ashforth)认为,角色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自我在角色中的定义,它包括和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周永康将角色认同分为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积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定向、情感体验和角色适应,消极认同的构成因素包括角色冲突、角色懈怠和角色对抗。身份认同具有层次性。一是对身份认同的认知,这是形成身份认同的基础。它包含两个部分,主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归属群体的认知。二是主体对自我归属于某一角色身份或群体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三是主体在这些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行为模式[6]。本研究认为角色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身份认同。

在近些年的文献中,对于中学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研究不多,研究更集中在中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上。中学心理教师是否认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认同的情感层面是积极还是消极,以及他们在履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这一角色并对角色进行认同时,在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是本研究关注的内容。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质的访谈和分析)关注个体的语言文本的意义和主观经验,区别于量化研究,以弥补量化研究无法真实详尽主观经验的不足,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素材。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预访谈1名从事中学咨询工作的教师,正式访谈7名从事中学咨询工作的教师(分别用C1到C7代表)。7名正式被试分别从长沙市的7所中学抽取,进行个案访谈。其中,6名来自市属中学,1名来自区属中学。全部正式被试均满足三个条件:从事学校心理咨询的专职人员;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从事学校心理咨询五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正式被试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周个案数为2到5个,入职以来平均从事心理咨询年限为8.29年,最短的为5年,最长的为16年。

(二)工具与方法

使用电话录音软件和“讯飞听见”文本转录软件。本研究采用阿什沃斯对角色身份认同的定义,从与角色有关的目标、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几个方面确立访谈问题的维度。通过对一名被试进行预访谈后,确立正式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访谈者即作者本人。访谈者与受访者约定好时间,进行电话访谈并录音,要求受访者尽量排除外在干扰。

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和工作相关信息调查;(2)与角色有关的规范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3)与角色有关的能力认知,“您认为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中学心理咨询工作?”;(4)与角色有关的价值观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5)与角色有关的目标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目标是什么(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6)与角色有关的信念认知,“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拥有怎样的信念?”(7)对时空和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主要访谈题目是“您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是怎样的?”(着眼于当下);“您认为中学心理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着眼于未来)。在访谈时,访谈人员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适当追问,以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

(三)步骤

首先,作者在獲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电话访谈,并对访谈进行录音。其次,对录音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录。最终转录完成的原始文本资料共7个访谈录音。文本资料共2.5万余字,访谈时间在8分钟到28分钟。最后,使用系统的文本浓缩方法得到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的表现。

系统的文本浓缩法操作步骤:(1)阅读所有材料,了解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表现;(2)确定代表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在不同层面的意义单位;(3)为这些意义单位编码;(4)浓缩和概括每个编码组文本片段意义;(5)总结每个编码组的内容,以全面描述反映受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表现[7]。

三、访谈分析

(一)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认知表现

1.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规范的认知

访谈对象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一个是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中学心理咨询师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从受访者的回答来看,中学心理咨询师其实是一个多角色的职务,更合适的称呼是心理咨询专职老师,它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于一体。中学心理咨询师除了遵守咨询伦理外,还需了解学校教育的伦理要求,以及掌握处理两种伦理相互关系的能力[8]。

2.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目标的认知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目标的认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只是做个体咨询工作,其角色目标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初级目标。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处理一般性心理问题;评估、鉴别各类心理问题,及时转介。

中级目标。熟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能够处理一些严重心理问题。

高级目标。灵活运用各主流流派的咨询技术,进行整合,高效解决问题;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具备治疗胜任力;具备督导能力。

第二种情况,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辅导教师角色整合,认为中学心理咨询师最高层级的角色目标是面向广大学生的。

中学心理咨询师,如果真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他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推进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探索。把它做得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或者是整个社会的、学校的需求。可以去探索一种模式。(访谈对象C2)

因面向学生进行工作,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的角色不能仅仅限定在个体咨询上。实际工作中,除了个体咨询,还可以做团体咨询,此外还需要探索现代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模式,促进普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能力的认知

与陈海德等[9]的研究一致,通过访谈得出中学心理教师更多的是从自身的从教体验来定义心理咨询能力,所以强调对中学生更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比如,在知识维度上,还须充分学习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以及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知识;在技能维度上,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成熟或生活经验不足,还须掌握引导学生来访者领悟的技巧,以及能够与儿童和父母良好沟通交流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在对自身咨询能力进行评价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具备咨询严重心理问题的能力。

4.对心理咨询师角色定位的认知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认为心理咨询专职老师无法处理的问题应通过引进兼职心理咨询专家来解决。

在我的认识观念里面,中学心理咨询师和中学心理老师是区分开来的两个职业。虽然我们的现状是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会觉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中学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老师是分开的。部分个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专业程度会相当的高,这是大部分心理老师没办法去做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由学校心理咨询师去填补空缺和遗憾。(访谈对象C3)

第二种,认识到心理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存在局限性,限定其职能范围,主要是针对一般性心理问题进行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再者,心理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时,要尽量避免双重身份带来的破坏作用,保证专业性。

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做专业的心理咨询。更多只是做了一些鉴定性的工作,或者就是解决一些比较轻微的学生的心理困扰。可能做不了非常专业的咨询。(访谈对象C2)

学生走进咨询室,你首先要跟他区分一下,现在跟他对话的是老师,还是一个咨询师。学生也不大明白这两个角色怎么区分,咱们要跟他说明一下,咨询师一般是怎么跟学生工作的,跟在教室里讲课时教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访谈对象C6)

第三种,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多种角色,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性咨询上。这类咨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目的是通过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追求完善的发展[10]。

应该成为推广者或者是宣传者这样的角色会更好。一己之力很难帮助更多的人。以一己之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我觉得是最好的。不仅在中学,只要是一对多的情况下,都应该去思考,怎样把这个工作由消防员变成推广者。(访谈对象C4)

中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评估和鉴别这样简单功能的实现,可能更多的还是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供一个视野,让孩子自身能够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应对生活和适应生活。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很多咨询技术,课堂上设计进去,做团体辅导。(访谈对象C7)

结合受访者的回答,更为全面的认识是,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一方面要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同时也要把重点放在发展性咨询和适应性咨询上,并借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也可以运用在教育和教学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未来工作中,我们设想部分中学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作为资深学校心理咨询师将具备处理严重心理問题的能力(严重心理问题本在心理咨询范围内);兼职心理咨询专家将对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及神经症进行有效干预;学校心理学家将着手处理教育心理干预中的棘手问题并对骨干心理教师进行高端培训。只有多方力量进行配合,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中学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兼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在处理双重关系时需要接受培训和督导。这也是完善我国现行伦理守则需进行的工作。

(二)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情感表现

有一部分受访者不认同自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是主要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则是次要的。

我首先没有把自己简单地指定为一个中学的心理咨询师。我觉得面向中学生的咨询,只是我日常工作中一个小的部分。而且我觉得我不具备处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危机个体的能力。(访谈对象C1)

我觉得我们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心理咨询师。我们的心理咨询做得也并不是很规范的,它只是说类似于心理咨询的一种心理辅导。所以我会更认同我自己教师的身份,其次再认同咨询师,因为我理解的咨询师应该是做得很专业的。(访谈对象C2)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更为心理老师接受和认同。目前我国对心理教师的定位主要是授课和推广,一些心理老师还被分到处室处理行政事务。心理咨询工作并未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带来更明显的社会效益,自然而然,心理老师会相对弱化心理咨询师角色。另外,将学校心理咨询师主要定位为做个体咨询,忽视团体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的作用,会使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产生消极认同。

(三)对心理咨询师角色认同的行为表现

受访者均提出了自己在协调多个角色时的发展目标,并且呈现出个体生涯规划路径的多样性。有三种可能的角色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认为心理咨询只是心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不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发展作为生涯发展的重点。

我觉得不是每一个中学心理老师都会把重心放在咨询这一块。对我来说,心理咨询工作并不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我自己还是先按一个老师的要求做好,然后再通过咨询的途径给学生一个不同视角的帮助。 (访谈对象C1)

对我来讲,我可能并没有想要把心理咨询发展成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排位置的话,他可能会排到第三位。前两位,第一个应该是心理教学,第二个应该是团体心理辅导或社团这种学生集体活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群体性、预防性的工作,这会更为重要一些。然后是这种个体性的,要去做,但是應该不是工作中最主要的事情。(访谈对象C2)

第二种方式,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适当分离,成为更为专业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分离是将心理咨询师的部分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与教师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分离开[11]。

首先专业能力要有,然后不断地学习,进行个人成长。在做个案的时候,最好有专业督导的支持。在处理中小学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时候,学校老师比医生本身更具有优势。(访谈对象C6)

我觉得还要有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按照自己的特点需求,选取比较主流的咨询技术,重点掌握,不用五花八门。适应学生需求的几种比较经典的流派和技术,我就觉得挺好的。(访谈对象C7)

第三种方式,将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整合,同时履行多个角色,结合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干预。

我个人认为,作为中学的心理咨询师,不像大学的心理咨询师那样有一个更好的定位。就现状、要求而言,我认为可以把咨询师的角色往班主任身份,还有专干等管理者的身份去做一些带入,这样可能便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访谈对象C4)

由于我国目前对心理教师岗位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规范的专业标准和严格的督导评价,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着漫长的探索,未来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因而呈现出生涯规划的“多样性”。

受访者均对自己的生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尝试对多角色进行调和,但是要分清各角色的权限、责任与义务,在整合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角色澄清分离,对心理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陈海德等[8]指出,我国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有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形成良好的角色特征,即承担多种角色任务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避免造成角色混乱。

四、结论

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

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

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本位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五、讨论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的素质,促进其健全发展的自我教育为基本精神;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两条基本途径相结合;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支持为保障[1]。

这一模式下,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当是中学心理教师十分重要且主要的专业角色。依据最新政策和现有研究,中学心理教师应定位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教师。他们既是学校心理咨询专职老师,也是教育心理专业干预人员,还是心理辅导教师。三大专业角色的工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评估、咨询、干预、辅导、教育、矫正几大工作的专业性均要予以保证;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工作模式同等重要。中学心理教师应该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上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广大教师应该都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教育心理干预技术的实践中来。

中学心理教师应立足一线,对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个专业角色进行澄清、发展与整合,积极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本位化心理健康服务总模式和分模式,并可结合自身所长和兴趣在各个角色间有所侧重,各有专长。

构建现代中学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对心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我们要从理念引领、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和督导监管等多方面入手,逐渐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J].教育研究,1998(1):42-47,57.

[2]罗晓路,廖全明,郝敬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4):974-976.

[3]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701/6a5193c6a8c544e59735389f31c971d5.shtml.2017-1-19.

[4]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4-7.

[5]朱赤.美国学校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5):98-103.

[6]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1):21-27.

[7]Binder P,Holgersen H,Nielsen G. Why did I change when I went to therapy?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ormer patients'  conceptions of successful psychotherapy[J].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2009,9(4):250-256.

[8]陈海德,方晓义,胡伟,等.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的结构及测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3-100.

[9]方晓义,王锦,赵晨,等.中学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38.

[10]陈传林.试论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6(4):31-34.

[11]韦耀阳,杨邓红.论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冲突[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2):34-36.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长沙,410008)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刘刚

这次培训使我收益匪浅的莫过于学习新的知识。在短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我学习了心理学的起源、发展,了解了各大学派的理论观点,掌握了心理咨询的一些技能、技巧,并且把这些知识系统、有选择地应用到案例分析上。难得有时间静下来好好学习一门技能,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能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当然较好,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可能有些帮助,拿不到的话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也将受益非浅,其中的《发展心理学》对处理家庭关系和子女教育也将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在参加培训的时间里,使我感受到这个团体也是一个家,这个团体是温馨的家,是联系团体成员情感的纽带,是避风的港湾,是温柔的港湾。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个人都可以与众不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莫老师,他是一位资深历深的博士,也是一位善教巧教的老师。他知识涵盖面广,使我们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两个月下来,他成了我们所有学员都挂在嘴边称赞的一位老师,一位长者,一位朋友。

当然这次培训,我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学期短,内容多,基本上是两天一篇课文,星期六,星期天也不间断培训。那段日子每天晚上基本上要到12点左右才能休息,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现在回想起来,这恐怕是我有史以来参加培训最认真的一次吧!

如果说当初来报心理咨询师班的意图还有点朦胧,目标也不明确,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有一种冲动想把掌握的科学观念宣传给周围的人,去帮助别人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当得知当今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存在心理问题,有那么多孩子心灵扭曲地成长着甚至夭折了,我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的人生理想由此确立,我要帮助周围的人顺利地渡过人生低谷。当然我也非常清楚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必须努力地学习,认真地实践,不断地成长。我的路还很长,我会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的路也还很长,许多心理现象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许多心理疾病还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是只要同道们携手并进,勇于探索,总能实现学科的发展。

心理咨询是一个特殊的心灵修炼过程,是我一生一世的功课,我会一如既往地去学,去做,为了我的自助,为了助人。 学心理咨询的人都知道助人自助这句话,是说咨询是帮助别人自寻成长之路,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咨询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自我成长。而参加心理咨询师班最先获益的就是我自己了。

前些天,见到网上一位自救成功的人表示对别人的问题不能同情,言外之意是认为别人的那点问题根本算不上什么。要是在以前我也会这么想,可是现在不同了。我回复她说:“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一样,也许我们做不到同情,但应该允许别人有问题。”对别人我俩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态度,我想那是因为我学习了咨询,而她可能没有。我从教材上多处看到过认知对人的影响,从岳晓东的书上了解到有一个非理性思维的概念,从老师的讲座中听说过“秀才遇棺材”、“太棒了”的故事。我懂得了人为什么会不同,渐渐的我也喜欢从认知的角度去发现别人的问题,对别人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宽容。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是结合一些例题,讲解《职业道德教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要点 二是根据《职业道德考试指导》并结合以前的考卷,作一些分析说明 三是进行一些课堂练习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道德始终被社会所重视,将其看作是做人的根本 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是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提出做人的准则,即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果有人突破了道德规范,就要受到批评教育、舆论谴责或自责

道德的约束主要靠自律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将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二、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一)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是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二是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

三是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滞后性,道德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改变态度和言行,具有自觉性和事前性

(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

一是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三是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道德评价 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

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职业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四)职业道德的特征

1、鲜明的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4、一定的强制性

5、相对的稳定性

6、利益相关性

四、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一)导向功能

其一,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企业和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坚持社会文明前进的方向。

其二,根据企事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引导企事业和从业人员集中指挥和力量,促进企事业健康发展,推动从业人员取得事业成功。 其三,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符合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确保从业人员岗位活动不出偏差。

(二)规范功能

一是通过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使从业人员明白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二是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违规处罚规则,让从业人员了解职业行为底线,避免受处罚。

(三)整合功能

一是通过企业目标吸引员工的注意力、促进组织凝聚力;

二是通过企业价值理念调整内部利益关系,高扬精神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消除分歧,化解内部矛盾; 三是通过硬性要求,增强威慑力,抑制投机、“越轨”心理,以有效消除偏离正常轨道的思想和行为。

(四)激励功能

激励的功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是通过教育引导,帮助从业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是通过榜样、典型的示范,提供鲜活、明确、具有感召力的行为参照系。 三是通过考评奖惩机制,促进从业人员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行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职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

(二)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七、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

(三)当代西方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加强道德立法工作、注重信用档案体系建立、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八、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

一、社会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职业道德建设

1、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

2、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

3、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定

4、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

(二)职业道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党中央提出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是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它们适用的范围不同。与社会公德相比,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要小。职业道德是对特定的从业人员的要求,而社会公德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

其次,它们反映的利益不同。职业道德反映的是特定职业的利益,而社会公德反映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最后它们存在着相通性。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下列几个方面,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1)文明礼貌 (2)勤俭节约 (3)爱国为民 (4)崇尚科学

四、集体主义

1、集体主义的内涵

(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二)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

(三)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2、集体主义的要求

(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

(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五、执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一、职业化的特点与职业精神

1、职业化的特点

职业化包含着3个层次的内容。其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等是职业化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认证或者被认可大致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二是资格认证;三是社会认证。

3、职业化行为的规范要求遵守行业和组织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动作三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

职业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今后企业竞争的重点。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

三、现代职业观与职业精神

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愿意付出,是现代职业观念的基本价值尺度。职业精神一方面是指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四、职业化的内涵与职业道德素养

一、德才兼备

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才能的重视,是职业化的核心。它是一种新型的德才兼备。按照职业道德的准则行动,这是德才兼备的一个基本尺度。

二、职业道德准则

忠诚是基本的准则。 诚信是中国古代基本的职业道德。

敬业要求职业化的员工应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勤勉和承担责任。

追求卓越是一种优秀的职场文化。正直表现为坦诚、坦率和勇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

纪律在我们职场文化中称为一切行动听指挥,在需要听指挥的领域坚持按照纪律行动,是取得好效果的坚实保障。

三、自主与动作

服从团队任务目标和体现团队协作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自主与协作都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四、职业化与人力资源伦理

职业化对人力资源伦理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职业化还促进了标准化的培训体系的建设,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我国正在推进法制化建设,因此,企业实施职业化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职业化管理

自我职业化和职业化管理是实现职业化的两个方面。

一、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化管理在文化上的体现是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

职业化管理还包含着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职业化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职业化管理和企业有职业化的文化是三位一体。

二、建立职业化标准

建立职业化标准是实施职业化管理的关键步骤。企业员工的职业化就是按照系统化的标准和规范建设管理制度,包括自我规范管理和企业的规范管理。

三、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化的促进

重视职业道德与科学管理的统一,是职业化的核心,也是促进从业人员职业化素质和行动的根本保障。

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一、职业技能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1、职业技能的内涵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 职业知识包含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包括人文素养等在内的其他知识。职业技术是指驾驭本职业或岗位的科学技术。

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它不仅指某种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还指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 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专业能力、自主性和承受能力等。

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三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素质体系。

2、职业技能的特点:1) 时代性2)专业性3) 层次性4)综合性

3、职业技能的作用

⑴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①职业技能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②职业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⑵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①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②职业技能有助于增强竞争力③职业技能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二、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

1、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3、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职业道德之所以能够对职业技能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增强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三、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

1、脚踏实地(在工作中学习、端正态度)

2、勇于进取(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自信坚定,持之以恒、勇于创新)

3、与时俱进(立足时代、立足国际、立足未来)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一、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长成才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治、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

下 篇 第六章 敬 业

一、人在职场——敬业的重要性

1、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

2、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业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②敬业是人生的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③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3、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

①敬业促进企业效益提高。②敬业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③敬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二、把握精髓——敬业的内涵

1、敬业的含义(恪尽职守、勤奋努力、享受工作、精益求精)

2、敬业的特征(主动、务实、持久)

三、践行规范——敬业的要求

1、强化职业责任(了解职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2、坚守工作岗位(遵守规定、履行职责、临危不惧)

3、提高职业技能(要勇于实践、要开拓创新)

第七章 诚 信

一、人在职场——诚信的重要性

1、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

①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②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③诚信是企业组织绩效的保证

2、诚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

①遵守诚信之规是人的社会化的必需②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谋得职业的必需③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职业发展的必需

二、把握精髓——诚信的内涵

1、诚信的含义(许诺需要发自内心;承诺的力度要量力而为;有承必践、有约必履)

2、诚信的特征(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三、践行规范——诚信的要求

1、尊重事实 ①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②澄清事实,主持公道;③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2、真诚不欺

①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②塌实肯干,不搭便车③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同事信赖建立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不说同事坏话②同事间不存误会③彼此看重对方④不随便批评同事的言行⑤不造他人的谣言⑥同事间不分派系 ⑦同事间可进行辩论,但不留下后遗症⑧经常彼此商量⑨开诚布公相处

3、讲求信用

①择业信用②岗位责任信用③离职信用

4、信誉至上(理智信任;积淀个人信誉;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第八章 公 道

一、 人在职场——公道的重要性

1、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①公道是企业构建和谐外环境的保证②公道是企业构建和谐内环境的保证

2、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

①公道正派是从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品质②公道正派是外资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

3、公道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

4、公道与否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

二、把握精髓——公道的内涵

1、公道的含义

职业公道就是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职业的规章制度,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给予工作对象应该得到的而不给其不应得到的行为和品德。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分为公道的制度、公道的行为和公道的品德。公道的品德是公道的最高表现,是员工长期遵守公道的职业规范,在工作中公道地做事、待人接物,逐渐形成的稳定公道正派的心理特征。

2、公道的特征

①公道标准的时代性②公道观念的多元性③公道意识的社会性

三、践行规范——公道的要求

1、平等待人

①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②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位的平等观念③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

2、公私分明

①要有法律意识;②要有慎微意识;③要有大局意识。

3、坚持原则

①坚持原则,立场要坚定②坚持原则,要以德服人③坚持原则,方法要灵活

4、追求真理

①追求真理,要加强学习 ②追求真理,要敢于牺牲 ③追求真理,不盲目从众

第九章 纪 律

一、人在职场一纪律的重要性

1、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2、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3、遵守职业纪律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

4、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

第一、 严守职业纪律,是职业成功与发展的基础。 第

二、 严守职业纪律,是正确职业发展观的反映。 第

三、 严守职业纪律,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能力。

二、把握精髓——纪律的内涵

1、纪律的含义

职业纪律是指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所必须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纪律是评价职业活动状况的基本行为尺度

2、纪律的特征(社会性、强制性、普遍适用性、变动性)

3、员工树立纪律观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以便遵守制度和纪律,促进事业发展 ①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和适应制度、纪律,不无视制度和纪律的存在。 ②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制度和纪律,不做不值得做的事情。

③以科学心态对待制度、纪律,通过合理合法途径提出改进制度和纪律的意见或建议。 ④还要以坦诚的心态接受违纪行为的处罚,并勇于改正自身的不足。

三、践行规范——纪律的要求

1、学习岗位规则

①原原本本学习岗位规则②完整、准确、细致把握岗位规则③反复研读岗位规则

2、执行操作规程

①牢记操作规程②演练操作规程③坚持操作规程

3、遵守行业规范

4、严守法律规范

①要树立法制观念。②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③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情与法”的关系。

第十章 节 约

一、人在职场——节约的重要性

1、节约是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

①节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②节约使企业增强成本意识;③节约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④节约促使企业创新技术;⑤节约增强企业竞争力。

2、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

3、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①节约使员工珍惜时间资源;②节约使员工珍惜物质资源;③节约使员工产生创新的动机。

二、把握精髓——节约的内涵

1、节约的含义

职业活动的节约,是指从业人员爱惜和节制、节省使用企业财物及社会资源的行为。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节约的品质,是衡量其是否具有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理想的重要尺度。

2、节约的特征:时代表征性、社会规定性、价值差异性

三、践行规范——节约的要求

1、爱护公物:强化爱护公物意识、对公物要爱护使用、不占有公物。

2、节约资源:具备节约资源意识、明确节约资源责任、创新节约资源方法。

3、艰苦奋斗:正确理解艰苦奋斗、树立不怕困难精神、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十一章 合 作

一、 人在职场——合作的重要性

1、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

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合作;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间的密切合作;③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广泛的跨国、跨地区的密切合作。

2、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 ①合作有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 ②合作使员工相互学习,提供工作能力; ③合作使员工相互信任,实现互利双赢。

3、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

①团队合作确保个人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 ②团队合作确保成员能力的发挥与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合作品质: ① 成员对团队强烈的归属感; ②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把握精髓——合作的内涵

1、合作的含义

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就社会生活的某一内容、范围、目的或对象,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通过某些具体方式,彼此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联合行为或过程。职业合作使一种重要的伦理规范,是在职业生活中培育和发扬人的合群、协调、尽责、全局观念的过程。

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职业合作可氛围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两种。

根据合作参与对象的不同,职业合作又分为群体间、群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三种合作形式。

2、合作的特征

职业合作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

处理好个人与团队、个人与他人关系,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端正态度,树立大局意识 ②善于沟通,提高合作能力 ③律己宽人,融入团队之中

三、践行规范——合作的要求

1、求同存异

从业人员做到求同存异,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胸怀宽广,学会宽容;和谐相处,密切配合。

2、互助协作

互助合作是团队合作的体恤,它要求从业人员应把握以下几点: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竭尽全力帮助他人。

3、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需要从业人员在职业行为中树立团结合作、争先创优的意识。为此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在竞争中团结合作;在合作中争先创优。

第十二章 奉 献

一、奉献的重要性

1、奉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奉献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1、奉献是企业发展的道德要求;

2、奉献提升企业的道德境界。

2、奉献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

从业人员讲奉献,就要在职业活动中辛勤劳动,努力工作,但不斤斤计较于付出与报酬的数量。具有奉献精神能激发工作激情。

3、奉献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奉献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 ①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

②具有奉献精神,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 ③具有奉献精神,能使个人价值荣誉集体价值之中。

二、奉献的内涵

1、奉献的含义

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奉献是在职业活动中,不以追求报酬为最终目的而付出劳动、付出时间,以创造成果的思想和行为。奉献存在于履行本职工作中,但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如何,直接决定了是否会做出奉献行为。

2、奉献的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

三、奉献的要求

1、尽职尽责

从业人员要做到尽职尽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要明确岗位职责 ②要培养职责情感 ③要全力以赴地工作

2、尊重集体

尊重集体,就是要坚持集体利益至上的道德原则,胸怀全局,大公无私、以整体利益为重。要形成尊重集体的品德,每一个从业人员应当做到下列几点:

①以企业利益为重;②正确对待个人利益;③要树立职业理想。

3、为人民服务

职业道德建设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从业人员应从以下几点做到为人民服务: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②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第十三章 职业道德应试指导

一、职业道德培训和考试的意义

二、命题原则与基本思路

职业道德考试从三个层面来了解和把握考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及其倾向性: 第一个层面,职业道德认识层面。 第二个层面,行为态度倾向层面。 第三个层面,个人素质特征层面。

三、考试内容与鉴定比重

2003年以来,职业道德试卷的命题构成,在保留原有职业道德知识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四种新的测量要素。这些测量因素(共五种)依次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认识领域,行为习惯领域,能力应用领域,态度取向领域,个人素质领域。

专题练习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党的十六大报告有关论述 一是指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二是确立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三是规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是确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两条主要途径,即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五是提出了保证公民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三项主要举措,即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第二部分

职业道德考试的几点分析 第一类:职业道德知识部分。

上一篇:二级建造师学习材料下一篇: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